標籤:

月亮,女人和水

我們都知道嫦娥奔月的神話傳說,嫦娥是天上的仙女,月亮就和女人聯繫起來了。我們怎麼形容女人的,前面說過了,女人是水做的。男人體內的水也不少,為什麼不說男人是水做的呢?肯定有其中的道理。我們形容女性的溫柔,怎麼說呢?我們講似水柔情。女人和水又聯繫起來了。月亮,女人和水,這是多麼浪漫的情景。

《淮南子·天文訓》說:「水氣之精者為月。」

《說文》講月是「闕也,太陰之精。」

原來月亮,女人和水的關係是有悠久的淵源的。男人為陽,女人就為陰;水為陰,火就是陽;月有圓闕故屬陰,太陽常圓故為陽。陽光暖熱為陽,月光清冷為陰。那麼,從陰陽的角度來看,月亮,女人和水之間有什麼關係呢?

從能量的角度分析,太陽送給地球的光和熱多,我們感覺溫暖,為陽;月光帶給地球的光和熱就少得多,我們覺得寒涼,就是陰。

從引力的角度分析,太陽距離地球遠,引力小,而月球距離地球近,月球對地球的引力是太陽的2.25倍,反而還大一些。太陽的可見光為陽,月亮不可見的引力就可以看作陰。陽以太陽的光和熱為主,陰以月亮的引力為主。

太陽的光和熱的變化我們可以直觀地感覺到,月亮引力的變化怎麼能夠知道呢?這種引力的變化就表現為海洋潮水的漲落。

從潮汐這個詞來看,白天的漲潮為潮,晚上的漲潮為汐。這說明一天有兩次漲潮,是一種半日潮。而我國東部沿海,也就是黃海和東海地區的潮汐類型大部分都是這種每天漲潮兩次的半日潮。

潮汐產生的主要原因是月亮的引潮力。海水除了受到月亮的引力以外,由於

月亮繞地球公轉,使海水還受到一種離心力,這種離心力與月亮的引力方向正好相反。(請注意,這並非地球自轉產生的離心力,地球自轉產生的離心力與地球對海水的引力基本上相互抵消,不會引起潮汐,可以忽略不計。)那麼,怎麼理解這種引起潮汐的離心力呢?我們在白天看到太陽從東邊轉到西邊,在十五的晚上看到月亮也是從東邊轉到西邊,好像太陽月亮都在圍繞地球轉動。實際上我們知道是地球在圍繞太陽公轉,月亮在圍繞地球公轉,並不一樣。這說明了什麼呢?說明運動的形式是相對的。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其實就是在講這個相對運動。月亮繞地球公轉,如果以月亮為參照物,也可以說是地球在繞月亮運轉,準確地說應該是地球在繞著地月的公共質心轉動。這個引起潮汐的離心力,就是地球的這種繞月轉動產生的。對地球上任何地方的海水來說,它們受到的這個離心力都是一樣的,也就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什麼方向呢?就是和月球對海水的引力正好相反的方向。潮汐實際上就是由月球的引力和地球產生的這種離心力共同引起的。

在地球上正對著月亮的這一面,海水離月球近,所受到的月球的引力大於地球產生的離心力,所以海水就上漲(背離地球的方向);在地球上背對著月亮的這一面,海水離月球遠,所受到的月球的引力小於地球產生的離心力,所以海水還是上漲(背離地球的方向);而在地球沒有正對月亮的兩側,這兩個力的合力是指向地球的,所以海水下降,就是退潮。如果從月球往地球的方向畫一個長長的箭頭,那就可以說,月亮指到哪裡,潮水就漲到哪裡(實際上應該說月亮轉到哪裡,潮水就漲到哪裡),而且是在所指的方向上,地球相對的兩面的海水都在漲潮,也就是同時有兩個潮。但是這兩個潮,我們在地球上無法同時看到,我們看到的是,隨著地球的自轉,一天之內有兩次漲潮,而漲潮的時間就是月亮通過上中天和下中天的時間。這就是我們前面提到的半日潮。

但是潮水的大小也不是每天都一樣,按照陰曆,每個月的月中,也就是月亮最圓成為望月的時候,還有月末,也就是看不見月亮成為晦月的時候,這兩個時間,潮水漲得最大,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潮水還受到太陽引力的影響。

地球繞太陽公轉,海水因此會受到一個離心力,這個離心力與太陽對地球的引力方向正好相反。這與前面我們講地球繞月亮運轉而引起潮汐是完全一樣的情況。由於太陽距離地球太遠,太陽對地球的引力,還不到月亮的一半。所以,從引力大小的角度來說,我們完全可以把太陽看作另外一個小月亮,太陽轉到哪裡,相應的在地球和太陽連線的方向上,在地球相背的兩面,也會同時產生兩個小的漲潮。因為這個潮比較小,所以我們平時察覺不到。在陰曆的月中和月末這兩個時間,太陽、地球和月亮三者基本上在一條直線上,太陽與月亮引起的漲潮正好疊加在一起,所以就形成了每月的兩次大潮。

這種每月兩次大潮的規律,在《黃帝內經》中也有明確的記載。

《靈樞·歲露論》講:「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日月相應也。故月滿則海水西盛,人血氣積,……當是之時,雖遇賊風,其入淺不深。至其月郭空,則海水東盛,人氣血虛,……當是之時,遇賊風則其入深,其病人也卒暴。」

月滿則海水西盛,月郭空則海水東盛,因為海水都是盛,而不是虛,所以就是講每月有兩次大潮。那麼,為什麼一個是東盛,一個是西盛呢?這就得從 《黃帝內經》中找「東、西」這兩個字的含義。

《素問·異法方宜論》講:「東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魚鹽之地,海濱傍水,其民食魚而嗜咸。」

又說:「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處,天地之所收引也。其民陵居而多風,水土剛強,其民不衣而褐薦,其民華食而脂肥。」

東方是魚鹽之地,海濱傍水;西方是沙石之處,其民陵居。這是以中原地區為中心來描述的,與我國東南是沿海,西北為高原的地貌完全相符。這也說明《黃帝內經》是在我國中原地區成書的。

月郭空則海水東盛。東盛,就是我國東部沿海的海水漲潮了。月郭空的時候,也就是月末的時候,太陽和月亮都在地球的同一側,雖然地球上同時有兩個漲潮的地區,但是面對太陽和月亮的這一面,潮水漲得更高一些。在同一地點觀察就是,中午的潮水比半夜的潮水更高一些。所以,《黃帝內經》中講東盛西盛,這個盛的時間應該是以我國中原地區的中午為準。因此,東盛的意思,準確地講應該是,月末的中午,在我國東海潮水漲得最高。

西盛是什麼意思呢?西邊是高山沙石,我國並沒有西海。這個西海在哪裡呢?在我們看不見的西方,在地球的另一邊。所以我們自稱為東方人,把歐美人叫做西方人,這個來源可能就在這裡。月滿的時候,地球處在太陽和月亮的中間。因為潮水主要由月亮引起,所以面向月亮的這一面,潮水漲得更高一些。在同一個地方來看,就是半夜的潮水比中午的潮水更高一些。以我國中原地區中午的時間為準,潮水應該是在我們看不見的那個西海漲得最高,所以說,月滿則海水西盛。

《黃帝內經》對潮水的描述是如此精確,難道我們不應該對古人肅然起敬嗎?

《黃帝內經》同時又講:「月滿則海水西盛,人血氣積」,「月郭空,則海水東盛,人氣血虛」。月滿和月郭空又和人的氣血的盛衰對應起來了,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日月相應也。」所以月滿則人血氣積,月郭空則人氣血虛。這是從月象上看,人與天地是相應的。如果從潮水的漲落看,就有一個矛盾。因為不管月滿還是月郭空,海水都是盛的,相應的,人的氣血也應該都是旺盛的才對。為什麼月滿人氣血盛,而月郭空就氣血虛了呢?這說明,月象和潮水兩者對人氣血的影響,是以月象為主的。那月象反應了什麼的變化規律呢?

我們能看見月亮,是因為月亮在向地球反射太陽光。這部分太陽光,本來照不到地球上,是太陽本來不打算給我們的,但是月亮總覺得自己和地球是一家人,所以就把自己的那份日光,分了一部分給地球。這部分日光,雖然不多,但畢竟是多了,就像我們在銀行存錢長了一點利息,不管多少,只要是多了,就讓人高興,是好事。十五月亮最圓的時候,地球在太陽和月球的中間,但又不是完全在一條直線上(完全在一條直線上就會產生月食),所以我們能看到整個月亮,也就是月亮反射給地球的日光最多,地球上的熱量也處在最多的狀態,相應的人的氣血就盛。到了月末,月球轉到了太陽和地球之間,月球把日光又反射回太陽去了,所以我們看不見月亮,地球上的熱量相比月圓的時候要少,人的氣血隨之也變得虛了。如果這時候,日月地三者正好完全在一條直線上,就會發生日食,這時候月亮不但沒有多餘的日光給我們,反倒把本來屬於我們的日光還擋去了不少,相應地人的氣血就會更虛。所以古人害怕日食是有道理的。統計資料顯示,日食前後,發生自然災害和重大疾病的概率要明顯上升。

你看,月象原來反映的是我們地球獲得的太陽能量多少的變化規律。月亮帶給地球的這部分能量雖然少,對生命的作用卻至關重要。我們都知道,大部分植物在晚上生長得最快,毛竹在晚上長得最快時,你甚至能聽見它往上長的聲音。所以我們常用雨後春筍來形容事物發展之快。嬰兒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是因為嬰兒在睡著的時候,才能更快更好地生長,這在晚上表現得尤為突出。年輕的爸爸媽媽往往發現,一覺醒來,抱著寶寶突然感覺變沉了,一種喜悅的感覺就會油然而生。

生長在晚生表現得最突出,也許是跟月光能量的能級比較低有關,這種能級的能量更容易與生物體發生共振,從而引發生物的生長。有報道說,月光能夠促進氨基酸的合成,可以作為這種猜測的一個證據。如果說日光屬陽,那麼低能量的月光就可以說屬陰。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講:「陽生陰長」,「陽化氣,陰成形」。

這條經文應該就是對生命的這種運動規律的概括。

對人的氣血而言,氣為陽,血為陰;對光熱和海水而言,熱為陽,水為陰。月滿的時候,光熱是多的,海水是盛的,陰陽就是協調同步的,所以人的氣血也隨之運行正常而充盛;月郭空的時候,光熱是少的,而海水是盛的,陰盛陽衰,陰陽不協調了,所以人的氣血也因此而運行不暢,氣血虧虛。這在女性的月經上表現的尤為明顯。據有關調查資料統計顯示,女性的月經來潮時間以望月日期為中心,呈正態分布。也就是說,絕大多數女性的月經來潮時間是在陰曆每個月的十五左右的。滿月十五,人的氣血最旺盛,滿則溢,所以月經來潮,這也符合我們的常理。

所以,陰陽之間,應該是協調合作而又以陽為主導的。在人類社會中也同樣存在這個規律。我們說這個社會是男人的社會,就是講社會是以陽為主;而作為社會的最小單位家庭,夫妻雙方又必須互敬互愛,才能生活得美滿幸福,白頭偕老,這就是講陰陽必須協調合作才能正常地行使各自的功能。所以我們提倡男女平等,更多的是強調男女的協調合作,而不是那種絕對的平等。

陰陽的這種關係,任何事物都不可能超越。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說:「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道。道者,聖人行之,愚者佩之。從陰陽則生,逆之則死,從之則治,逆之則亂。」

我們經常說的「順天者昌,逆天者亡」,「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其實說的都是這個道理。

中醫養生與治病都一再強調要天人合一,也就是為了順應大自然的這種變化的規律。最典型的例子是《素問·繆刺論》中講的:

「凡痹往來,行無常處者,在分肉間痛而刺之,以月死生為數。用針者隨氣盛衰,以為痏數。針過其日數則脫氣,不及日數則氣不瀉。左刺右,右刺左,病已,止。不已,復刺之如法。月生一日一痏,二日二痏,漸多之;十五日十五痏,十六日十四痏,漸少之。」

月象由月初朔月到十五望月慢慢變大為生,由十五望月到月底晦月慢慢變小為死。而人體的氣血也隨著月象由弱變強又由盛變虛。給患者針刺去邪的時候,就要根據人體氣血的盛衰相應地調節針刺的數目。月生一日一痏,一痏就是一針。這個針數是嚴格按照月象的變化來決定的,因為「針過其日數則脫氣,不及日數則氣不瀉」。就是說,假如病人陰曆初十來求治,你如果一著急給人家扎了十一針,那就過了頭,就傷了患者本身的正氣;如果你比較小心,只給人家扎了九針,那這個致病的邪氣又去不了。所以必須要根據月亮的指示來行事,才能恰到好處。把這個月亮的指示總結一下,就是《素問·八正神明論》中講的:「月生無瀉,月滿無補,月郭空無治,是謂得時而調之。」

古人用陰曆而不用陽曆,原因之一可能就是人們需要根據月的死生日數來養生治病。把月象的變化形容為死生是很耐人尋味的。這說明古人認為月亮到月底就死去了,而月初的月亮,已經不是原先那個月亮了,而是一個新生的月亮了。陰曆一年十二個月,那豈不是十二個月亮?確實如此。

對此,田合祿先生在他的《周易與日月崇拜》中有著非常精彩的論述。田先生說《山海經·大荒西經》載:「常羲生月十有二。」

郭沫若注釋說:

「生月的常羲,後來變成奔月的嫦娥。」

常羲生月與嫦娥奔月都是神話傳說,然而神話傳說不是憑空編造的,而是有其真實的天文學背景的。

推薦閱讀:

不同年齡男人分別喜歡什麼型的女人
男人和女人酒後為什麼都容易亂性?
慧緣命理:女人面相中最容易出軌的爛桃花痣有哪些?
妓女,誘惑男人,也誘惑女人!

TAG:月亮 | 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