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爸爸》:女性主義電影如何安放「父權」

[摘要]但我們需要注意到的是,真正的女性主義電影總是包含著一種毫不妥協的社會批判向度,它表現為情節中規訓與挑釁所構築的張力關係的設定。

口碑與票房雙豐收的《摔跤吧,爸爸》成為了近期電影市場的最大贏家。電影中對於體育競技場景的惟妙惟肖的刻畫,展現了印度電影近年來在電影語言和技術上的巨大進步。當然對於普羅大眾而言,更為直觀的不是電影語言的技巧,而是其所映射出的印度文化中女性意識的覺醒。在一個長久被種姓制度所佔據,階級、性別等級化鮮明的文化形態中,這樣一部電影的出現,無疑彰顯了印度文化的革命性變革。

但這一影片是否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女性主義電影?這並非是一個不言而喻的問題。影片中,生活在封閉山村裡的兩個小姑娘,被懷抱著世界冠軍夢想的父親嚴苛的訓練為兩名優秀的世界級摔跤選手。在此,兩個女孩藉助對「摔跤」這一充滿著男性荷爾蒙運動的介入,完成了對男性世界的入侵與挑釁,這樣的對抗所取得的成功很容易被視為是一種女性解放的意象。

圖源自網路

然而,實際上在這一對抗中,兩個女孩的勝利卻建立在其對於男性世界基本規則的遵循之上:放棄女孩原本被規定的生活方式和軌跡,轉而開始磨盤滾打式的力量性訓練,(在女性與男性之間做簡單的二選一的選擇本身恰是被當代女性主義所詬病的性別壓抑之一)以至於女孩的長髮都成為了其走向勝利之途的一種障礙:姐姐在留起頭髮之後竟會陷入首場不勝的魔咒。更為重要的是在兩個女孩向男性世界挑戰的道路上,從始至終無法擺脫、甚至需要有意順從的是男性統治的另一個核心權力象徵:父親的角色以及其所特有的統治方式(這種統治方式甚至表現為父愛的形態)。

影片中曾有一度讓姐姐出現了短暫的俄狄浦斯式的反叛,但在更大的權力統治——奪取世界冠軍的壓力之下,重新回到了父權統治的管轄範圍之內。換言之,如果兩個女孩的生活軌跡被置換為兩個男孩的成長曆程,這一故事將具有同樣的勵志效果:其所要克服的疲勞、睏倦、傷痛、因失敗而帶來的心裡落差都是完全一致的。因此將整個故事設定為兩個女孩的成長曆程只是為整部電影增加了些許風趣性和獵奇性,以及可能為其帶來更多關注與榮譽的女性主義色彩。

從電影發展史上看,帶有女性主義色彩的電影總是國際大獎的大贏家。一部帶有女性主義色彩的電影總是為票房和口碑預先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因此在今天的電影市場中沾染些許女性主義底色,無疑是一個聰明的選擇。但我們需要注意到的是,真正的女性主義電影總是包含著一種毫不妥協的社會批判向度,它表現為情節中規訓與挑釁所構築的張力關係的設定。這一向度或者如《羅拉快跑》一般,雖無劇烈的矛盾衝突,卻挑釁著男性世界作為他者眼光所塑造的女性形象;或者如《男孩不哭》一般,剝開人們寬容的偽善,將其對於同性戀問題的歧視展露無餘。現代社會如陽具一般高聳的大樓象徵著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男性世界,那麼所有在其中打拚的女性都可以視為一個獨立的女性主義的戰士,她的每一個故事都一定包含著規訓與挑釁的對抗性。

規訓與挑釁近乎成為了女性主義電影共有的基礎腳本。其批判力度隨著與之抵抗的對象的不斷擴張而擴張著:最先或許是單純的男女對立,隨後則拓展為父權制的壓抑,現在以性別問題(同性戀)為核心的鬥爭將少數群體、社會邊緣人對整個社會體系的對抗都納入到了女性主義話語體系當中。由此,女性主義電影的涵蓋範圍也頓然擴張了。但不管怎樣,規訓所帶來的壓抑與挑釁帶來的反抗卻總是其從未更改的電影情節。因此我們不要急於給任何一部以女性成長為主題的電影貼上一個女性主義電影的標籤,這樣或許可能給它帶來更大的榮譽,但也可能為其帶來更多的批評。(文/夏瑩 系清華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返回騰訊網首頁>>
推薦閱讀:

為什麼天涯和知乎上的女人容易高估自己的顏值?
『健康貼士』一招改善痛經,經期更輕鬆~
看了女人和狗群里的聊天記錄,有心理陰影,怎麼辦?
為何盧安達議會中女議員比例高達63.8%?
瑪格南的女性攝影師們

TAG:電影 | 女性 | 女性主義 | 摔跤 | 主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