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行孝才能將孝心表達得更充分?
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
很多人都抓住「天下無不是之父母」這句話,來批判傳統文化的所謂愚孝,其實這句話並非孔子所說,而是宋朝以後才出現的論調。如果站在「子與子言孝」的角度講,這句話尚有道理,若是從客觀的人倫角度講,這句話就有欠公允。至於「父叫子死子不得不死」這種話就更不妥當,好好的父親為什麼叫兒子死?除非兒子傷天害理或犯了死罪,否則遇到「父叫子死」的情況,還是聽孔子的話「大杖則走」比較好。
那麼如何避免愚蠢之孝,什麼又是真實之孝?要全面了解孝道的問題,最應該研究的經典就是《孝經》,這本書對孝的本意、人子的責任、盡孝的智慧等都闡釋精詳。下面我們來看《孝經》是怎麼說的:
曾子曰:「若夫慈愛、恭敬、安親、揚名,則聞命矣。敢問:子從父之令可謂孝乎?」子曰:「是何言與!是何言與!昔者,天子有爭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其天下;諸侯有爭臣五人,雖無道,不失其國;大夫有爭臣三人,雖無道,不失其家;士有爭友,則身不離於令名;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不爭於父,臣不可不爭於君。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
這是《孝經 諫諍章第十五》中的一段話,在前面十四章中,因曾子的發問,孔子論述了關於如何盡孝、如何讓父母安心、如何立身行道、揚名顯親等問題,所以這裡曾子說:「若夫慈愛、恭敬、安親、揚名,則聞命矣。」就是這些我都知道了,那麼敢問老師:為人子服從父親的指令算是孝嗎?——子從父之令可謂孝乎?
孔子立即回答:這是什麼話!這是什麼話!重複兩次「是何言與!」表示很反對這種說法。接著說,在天子、諸侯、大夫、士這幾個階層,不管是誰都須要有直言進諫的人指正其過失,才不至於國破家亡、身敗名裂。在家庭來講「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作父親的要有規勸自己過失的子女,才不至於做出不仁不義的事。所以,當遇到不合道義的事,子女不能不勸諫父親,臣子也不能不勸諫君主——「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不爭於父,臣不可不爭於君。」最後孔子的結論是「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父母也有不對的時候,只知道順從命令又怎麼算是孝呢?
孔子的意思很明確,與「天下無不是之父母」的論調截然不同。那麼,父母有錯作兒女的要勸諫,固然是責任,但是要明確勸諫的動機和態度,這一點《孝經》上講過《論語》上也講過。如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首先要在父母錯誤微起時,早點勸諫,以防微杜漸,若父母不肯接受,仍要心存恭敬,找機會再勸,哪怕自己再辛苦也不要埋怨,這是義之所在的事。
那麼在勸諫父母這個問題上,如何判斷是非善惡,如何區分義與不義?現實中又如何把握分寸?這就需要一定的修養和智慧,並非單憑個人臆斷或隨波逐流於積非成是的世俗,所能達成。因為我們的道德修養與智慧修養都比較欠缺的時候,就沒有資格也沒有能力去勸諫父母,所以孝道與其它的德行一樣都需要以修身為前提方能做好,舍此一切均為空談。只有深入學習,師法先聖,真正領會中國文化的精神,才能盡到智慧、理性、符合自然之道的忠與孝。
原題: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
推薦閱讀:
※女命傷官表達的意思
※談人際溝通與自我表達
※熟記這些英語口語表達,碰見外國友人也不用慌,愉快交流!
※一杯熱茶暖的是身,一句懂得暖的是心,12星男含蓄表達愛意的方式 ~~
※話語權,即說話(表達)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