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如何鑒別手工皮具的?
很多朋友有這樣的疑惑,在這之前,我們首先要定義什麼是手工皮具。
顧名思義,當然是純手工製作的皮具,沒有機器參與。然而,事實上,所有市面上你知道或聽過的手工品牌,都100%部分的使用了機器:下料機,削邊機,縫紉機,磨邊機等。包括日本的土屋軳、herz,美國的MAKR,TANNER,世人熟知的最頂級的愛馬仕手工包也不例外。為什麼這些使用了機器的品牌,依然大言不慚號稱手工品牌?
工業化生產的特點是:大批量,不斷追求高效率、低成本。因此哪怕如奢侈品LV、GUCCI之類,所使用的最好的皮料相對於手工品牌也是中低檔的,這不僅僅是因為成本,更是因為高成本的頂級皮料無法滿足量產的數量和品質一致性的要求。他們更不可能為一兩個客人定製皮料、縫線配色等,而少量生產使得部分可定製成為了可能。
因此手工皮具品牌區別與商品皮具品牌的第一個點為:
少量製作vs大批量生產,帶來的部分可定製vs千包一面
這解釋了為什麼MAKR他們自稱手工品牌,然而依然是大量使用機器,只有少部分工序是手工製作。問題是,當機器做的又快又好的時候,我們為什麼要選擇手工?
每個工序手工和機器的比較衡量,其中的細分、思考,足夠我寫一篇萬字以上的論文,這裡就給出我自己的結論吧:
僅僅是情懷是不夠的,通過技藝的磨練,手工花費更多時間精力後可以做的比機器更優秀的地方,才是純手工有意義的地方——最典型的就是手工縫線。
馬鞍針法手工縫線能做到比機器更美觀牢固的,機器車線的一根斷裂,則一扯線頭會全部散開,而手工的斷開也會散開也不影響強度,也容易修復。
然而,這是最花費時間,一般手縫一個包,用機器可以縫30-50個。因此在國外手工皮具品牌中,只有愛馬仕的價格可以無視成本和產量,大部分使用馬鞍針法手縫。
同時,這對技藝要求也較高,據說愛馬仕招募後,不管基礎多好,首先要培訓縫線3個月,才開始接觸其他工藝。(當然,愛馬仕頂級工匠縫的也並非很完美,畢竟,法國人嘛,你懂的……)
所以,高級手工皮具的第二點:
馬鞍針法手工縫線vs機器車線
暫且不談設計、品宣、用料和其他工藝,從這兩點上可以區分出3種類型皮具:
A、純手工:小批量製作,手工縫線,如愛馬仕部分產品
B、半手工:小批量製作,機器縫線,如土屋軳、MAKR等
C、純機械:大批量工業化生產,機器縫線,如LV、GUCCI等
因此從產品成本來說,自然是A>B>C,這裡舉例的都是知名品牌,基本符合,但而中間又有很多模糊地帶,C>B,B>A也都有可能的。
定義清楚了,那麼問題來了,如何辨別是手工還是機器縫線呢?
最簡單和100%有效的方法,自然是跟上面的圖一樣,把線剪開一個口,然後拉一拉試試,整個散了的是機縫的,邊上不散的是馬鞍針法手縫的。
然而,這方法並沒有什麼卵用……
好吧,那隻能傳授給你並不那麼100%有效的方法了=v=,這就要從製作過程說起。
由於植鞣和鉻鞣特性差別較大,以下均針對植鞣皮具。
從製作來說,縫紉機是一根針,利用機器動力,扎穿皮革,兩根不同的線上下走。設置好邊距和間距,沿著邊緣推著走,就可以一圈縫下來了。
而手工則是先用畫好需要縫的線,然後用斬打穿皮革
打斬的時候必須每一次都和皮面垂直,才能保證線跡的平整。
同時,打透的力度也要掌握好,露出1-2mm即可,多了會使正面孔徑過大
然後再用兩根針穿在同一根線的兩頭,以馬鞍針法縫。不同的斬,不同的線,不同的手法力度,都會帶來不同的效果。
所以,主要區別有:
1、機器一針雙線,手縫雙針一線
部分的包尤其是皮帶,正反面是不同顏色或不同粗細,那麼必然是機縫沒跑了,手縫的正反麵線一定是一樣的。但如果機縫用兩根同樣的線,那就要看下一點。
2、機器用針打孔,手縫用斬打孔
這個是土屋軳的鑰匙包,他們的機縫做工堪稱優秀。
放大後,縫紉機的孔和斬打的孔差別還是相當明顯的。
有些人會以是否餃子型線跡(波浪型)判斷,這點其實並不一定。
比如這個機縫包,就是非常顯著的餃子型線跡,高端的縫紉機大都可以做到這點,甚至有菱形針,扎出來的孔和菱斬效果類似。
但是機縫的植鞣皮,正面縫的要好看,代價就是被針扎穿的背面,往往會慘不忍睹。
上面兩個還是做工精良的,相對不以做工聞名的herz,即使不需要放大,也可以明顯看出入針的正麵線跡和背麵線跡的差別。
而手縫的,雖然正反面依然有點不同,但可以通過技藝的磨練去達到接近的效果。可以通過波浪型是向左和向右來區分。
(新做的茶色托斯卡納手機錢包,一體化解決出行攜帶~)
總結、判斷是否手工皮具,可以通過以下兩點:
1、是否小批量製作,是的話大多數可以接受部分定製
2、是否手工縫線,通過放大看線孔細節,看背麵線跡效果判斷
但是手工的一定就好嗎?誠然,手工的可以做到比機器更好,但……
某國產手工品牌淘寶店原圖,嗯,倒是可以確定是手縫的……
天雷滾滾吧?更雷的在這裡,這款產品的淘寶評價……
大部分用戶,對於做工的辨別能力極差,因此使得大部分商家品牌,不必費心去提升產品,只要做好營銷就夠了。
手工皮具,還是要看做工的,這就是花了時間卻沒有用心去做,手工皮匠會這麼幹嗎?顯然是50一天雇的流水線大媽才會縫成這樣。
選擇手工皮具,大都是為了比工廠品牌貨用料、品質更好,而不僅僅是為情懷買單。
手工皮具的前景如何?
奢侈品品牌是怎樣形成的?
個人對手工皮具和奢侈品品牌的區別、定位和理解可以參見這兩個我的知乎回答。
而手工皮具的細節工藝說起來三天三夜也講不完,而一個優秀的作品,是無數細節累加的結果,相比頂級大神,我還只是新手而已。
這裡僅僅舉幾個可以簡單、顯著判斷手工皮具做工的點
1、線跡
縫線上面已經唧唧歪歪講了一堆,各種好的壞的也都有很多圖了,就不再重複。
其實縫線可以有很多風格,每個人喜好也不一樣,日式菱斬、歐式法斬;麻線、滌綸線;各種不同間距,我會根據作品風格去搭配使用,但有一點標準是放諸四海而皆準的:
線跡平整、一致:
包括線之間間距的一致、線到邊距的一致,斜線角度的一致。
做到這一點,就可以視為一個合格的手工線跡,但其中又有許多的技巧訣竅,而手工要每一次都一模一樣,並不是那麼容易,失誤總是難免的。
但如果一小段就縫成這樣,那就屬於無法接受的,而這是一個客人發給我,他跟一名國內一個成名多年的大神定製長夾細節。
說實話要不是大神發了半成品圖,我還真不敢相信,嗯,肯定臨時工乾的……
2、封邊
除了手工縫線,這是第二殺時間的工序,甚至有時候比縫線更多。
封邊一般需要以下過程:
1、打磨找平,讓邊緣平整
2、削邊處理,使得邊緣變得圓潤
3、擼邊,上床面/CMC打磨使得邊緣光滑
4、砂紙磨邊,從600目-1000目-1500目磨上去,越來越細膩
封邊這工序,掌握了基本技巧後,花的時間越多,則越精細。除了時間,對效果影響最大的就是皮子特性了。
比如這個,就是完全沒有封邊處理的,除了視覺上,最大的問題會是邊緣比較咯手。
對比一下,有封邊處理過的短夾。
當然,不封邊也可以看作是一種風格,會顯得更加原始粗獷。比如herz的
吐槽herz是因為這樣做一個最多半小時啊,賣的比我要貴啊,真是羨慕嫉妒恨=。=
剛開始玩時,第一次打磨封出了滿意的效果,激動的啊……
封邊也有很多種風格和技巧,同樣也看個人喜好,曾經也追求亮閃閃的風格
如今則偏愛溫潤低調的封邊,不經意在特定的光線下一閃而過。
你一定以為我主要是來老王賣瓜的吧,哼哼,太幼稚了。
我說這是和上面一個用同樣的手法,花費更多時間封的你信嗎?這就是皮質特性對封邊的限制,之後在我常用皮料介紹里會更詳細的介紹。
亡羊補牢一下。同色的還是可以封的比較漂亮的,其實拍照光線更重要,哈哈。
和縫線同樣,封邊大部分情況下標準是:
皮革邊緣削邊並打磨光滑,視覺上邊緣沒有明顯的毛糙,摸起來不咯手。
這是前段時間知友問的redmoon的副廠pailot river的手工錢包,一個mobile01網友的曬單,對其做工讚不絕口。
現在作業來了,這一張圖裡就有三個槽點,請以上面教的方法判斷並吐槽,第三個是加分題~
3、細節處理
上面的答案第三個槽點是卡位的堆疊處理方式,這就屬於細節處理部分。當然重合堆疊也並非不可以,但需要堆疊處都進行削薄處理,才能使得邊緣厚度一致。
像這樣切割堆疊的話,就需要精準的下料和拼接,同時計算好斬孔位置或勻斬距。
類似這樣的細節,做一個錢包可能會有十幾二十處,每個手工皮匠的風格、要求和處理方式也都會不一樣。很多時候不是技藝問題,而是對細節的容忍度問題,所以越優秀的匠人,強迫症也一定越嚴重=v=
總結一下:看做工好壞,關鍵同樣是放大看細節
一看縫線線跡平整、一致。
二看封邊光滑不毛糙不咯手。
三看細節處理。
手工作品永遠不會完美,做工只是你能看到的一小部分,還有更多的是在工藝背後的設計、理念、思考。我想,真正重要的是,手工職人不斷的追求更好的作品,試圖以雙手,將時光物化,來超越機器的那份初心。
推薦閱讀:
※垃圾賣家,毀我青春,頹我精神,費我錢財!
※手工皮雕皮具入門教程——一個孤傲的鑰匙包
※香港亞太區皮革展(APLF)小記
※「雙波浪縫線十種技法詳解」(上)
※十個生活小物創意皮具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