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唯識宗的傳承
┌德慧--安慧--真諦(無相唯識)彌勒--無著--世親 ┤└陳那--無性--護法--戒賢--玄奘(有相唯識)--窺基--慧沼--智周
1.彌勒(Maitreya) 意譯作慈氏。佛陀入滅後九百年頃的印度人,為瑜伽大乘的始祖。於現存漢譯藏經中,造立者注名為彌勒菩薩者,有《瑜伽師地論》、《大乘莊嚴經論頌》、《辯中邊論頌》、《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等;於西藏大藏經中,除上述諸論外,尚有《現觀莊嚴論》、《法法性分別論》、《大乘究竟要義論》。
相傳彌勒為無著之師,創倡瑜伽唯識的教理,後傳授予無著。另據《婆藪盤豆法師傳》所載,無著嘗上兜率天向彌勒菩薩諮問大乘空觀之理,因其師亦名彌勒,後世遂將之視同為當來成佛的彌勒。不過,究竟彌勒是否為歷史上實在的人物,至今未有定論。俄國佛教學者歐帕米勒( E. Obermiller)認為,傳說龍樹因文殊菩薩啟發而著諸論,無著則蒙兜率天彌勒的神力而作諸論。日本學者山口益承此說,將彌勒所作的《中邊分別論》、《大乘莊嚴經論》、《法法性分別論》等的注釋者、論說者,均視為無著一人,而認為彌勒僅為靈感的啟發者,乃一生補處的將來佛。學者拉莫特(E.Lamotte )同意此說,並為作補充說明,認為成立時期稍遲的大乘經典每每具有藉托聖言以為權威的傾向,所以懷疑彌勒的歷史實在性。日本學者宇井伯壽則反對此派說法,主張彌勒論師為真實歷史人物,既創倡瑜伽大乘之教,且造立上舉諸論,由無著筆錄。
彌勒學說的特色:
實踐如來藏緣起的大乘教義(《莊嚴經論》、《辯中邊論》)。
確立阿賴耶識緣起(《瑜伽師地論》)。
2.無著( Asanga ) 音譯為阿僧伽,生於公元四、五世紀頃。為古代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創始人之一, 又稱無障礙。 北印度犍馱邏國普魯夏普拉( Purusa-pura, 布路沙布邏)人。 依《婆藪盤豆法師傳》記載,父名憍屍迦( Kausika ),為國師婆羅門。有兄弟三人,皆稱婆藪盤豆 (Vasubandhu)。
無著初於小乘薩婆多部(說一切有部)出家,因思惟空義,不能得入,意欲自殺。當時,在東毘提訶( Videha )有賓頭羅尊者前來為說小乘空觀。無著初聞悟入,然對此猶不滿意,乃以神通往兜率天從彌勒菩薩受大乘空觀,歸來如說思惟,因而通達大乘空觀。後來又數往兜率天修學《瑜伽師地論》等大乘深義,並集眾宣說,由是大乘瑜伽法門廣為傳播。無著致力於法相大乘的宣揚,又撰論闡揚諸大乘經典。他的胞弟世親本習小乘,後來聽從他的規勸,歸心於大乘,竭力舉揚大乘教義。無著撰有《金剛般若論》、《順中論》、《攝大乘論》、《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顯揚聖教論頌》、《六門教授習定論頌》等多種論頌。
3.世親(Vasubandhu) 音譯為婆藪盤豆、筏蘇盤豆、筏蘇畔徒、婆藪盤頭、婆修盤頭。為《俱舍論》的作者。又稱作天親,古代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創始人之一。四、五世紀頃,北印度犍馱邏國普魯夏普拉人,是國師婆羅門憍屍迦的第二子。與其兄無著,初於小乘薩婆多部出家。其後,無著直入大乘,世親卻入經量部,立志改善有部教義,遂入迦濕彌羅國研究《大毘婆沙論》。四年後歸國,為大眾宣講《毘婆沙》,並作《阿毘達磨俱舍論》。世親最初抨擊大乘佛教,認為大乘非佛所說。後來由於無著的方便開導,始悟大乘之理,轉而信奉弘揚大乘要義。
在玄奘大師著述的《大唐西域記》卷二記載:"脅尊者室東有故房,世親菩薩於此制《阿毘達磨俱舍論》,人而敬之,封以記焉。"幾世紀後,故跡仍然完善保存,可知印度人對世親菩薩的崇敬,歷世不減。無著的論著與注釋的典籍甚多,由此奠定大乘佛教瑜伽派的基礎。重要著述有:《俱舍論》三十卷、《攝大乘論釋》十五卷、《十地經論》十二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廣百論》、《菩提心論》、《三十唯識論頌》、《大乘百法明門論》等四十多種。
4.德慧(Gunamati) 音譯為窶拏末底、瞿那末底、求那摩帝。南印度人,生於公元五世紀後半至六世紀前半。乃安慧之師,唯識十大論師之一。法師幼時敏達,學通三藏,理窮四諦,又擅長於定門。其時,摩竭陀國有數論外道摩沓婆,學通內外,論極幽微,受國王崇敬,敕封食邑二城。師欲挫其銳,遣門人示意,將於三年後論破之。及約期至,乃於國王前對論,至第六日,摩沓婆辭窮,吐血而亡。法師乃請國王將外道的封邑改建為伽藍,王供養甚殷。德慧曾住那爛陀寺,雅譽高極一時,又與堅慧共游止於伐臘毘國的阿折羅伽藍,於其寺中著作諸論,現存有《隨相論》一卷,《中論疏》及《唯識三十頌釋》等。
5.安慧( Sthiramati, 公元四七五|五五五年 ) 音譯作悉恥羅末底。南印度羅羅國(伐臘毘國)人。為南印度遠近聞名的大乘佛教論師。安慧上承德慧,下傳真諦,精通唯識、因明等學,善於論義,為唯識十大論師之一。安慧約與護法同一時代,然與護法的主張有不少相異之處。在心識作用方面,只承認自證分為實有,而以見分、相分為情有理無,所以被稱為"一分家";而護法則立相分、見分、自證分、證自證分等四分,被稱為"四分家"。安慧尊崇世親的教義,繼承其學說,曾著書釋論世親的《唯識三十頌》,即《唯識三十頌釋論》(梵文本迄今尚存,近代於尼泊爾發現。今有法譯本及日譯本)。其他的著述有《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十六卷、《大乘廣五蘊論》一卷、《大乘中觀釋論》九卷等。
6.護法(Dharmapala) 唯識十大論師之一。生於六世紀頃。為南印度達羅毘荼國大臣之子,本與王女有婚約,後來卻在結婚當天落髮出家。精通大小乘教學,於摩 竭陀國那爛陀寺廣布教化,學徒數千人。二十九歲退隱於大菩提寺,專事著述。三十二歲示寂,著有《大乘廣百論釋論》、《成唯識寶生論》、《觀所緣論釋》等。
7.戒賢(Silabhadra) 音譯屍羅跋陀羅。生於公元六、七世紀間,大乘佛教瑜伽行派論師,為印度摩竭陀國那爛陀寺僧。戒賢為東印度三摩呾吒國的王族,屬於婆羅門種姓。少時好學,遊歷諸方,訪求明哲,至那爛陀寺遇護法宣論,聞法信悟而出家。三十歲,因為論退南印一大外道,而獲得國王嘉賞,為他建構伽藍。論師長期住持那爛陀寺,弘揚唯識教義。依《解深密經》、《瑜伽師地論》等,將佛教判為有、空、中三時,並主張五種姓說。玄奘西遊時,大師年已百餘,時為那爛陀寺大長老,眾共仰尊,不直呼其名,而美稱為"正法藏"。
8.玄奘(公元六 二|六六四年) 唐代高僧,河南偃師人。俗姓陳,名褘。自幼出家,遍學《涅盤》、《毘曇》、《攝論》、《成實》、《俱舍》等諸經論。由於當時諸家對佛教經典的解釋不一,眾說紛紜,大師於是發心前往天竺求回唯識學的原典。
唐貞觀三年,大師隻身渡過八百里的流沙,歷經重重的艱難困苦,冒著生命的危 險,到印度那爛陀親近當時唯識學的泰斗戒賢論師,學習《瑜伽》、《顯揚》、《婆沙》等諸論,深究護法唯識學的奧義。貞觀十九年,大師攜帶大小二乘經論六百五十七部回到唐都長安,其中最主要的部分為唯識宗的寶典,如《唯識三十論》、《唯識二十論》、《攝大乘論》、《成唯識論》、《瑜伽師地論》等。大師回到長安之後,二十多年間,一方面培育弟子,一方面從事譯經的工作,一共譯有七十六部一千三百四十七卷的經典,奠定了中國佛教唯識宗的基礎。
根據史傳記載,玄奘大師將要束裝回國的前夕,在印度曾將自己所建立的唯識要義,掛牌向全印度的宗教界宣布:"如果有人能夠把我所立的唯識論說駁倒,我玄奘願以生命向他禮謝。"數周之間,沒有一個人能夠反駁他的立論。大師學養之深,可見一斑。因此聲名遠播,全印度數十國的國王聯合請他開講唯識教義,盛況空前。
玄奘大師是中國佛教史上,第一位到外國去求學的留學生,並且是在國際舞台上,第一位為中華民族揚眉吐氣的人。玄奘大師的貢獻,不僅僅是佛教而已,也是中國文化史上影響至鉅,功不可沒的高僧。
9.窺基(公元六三二|六八二年) 唐代長安(陝西西安)人,俗姓尉遲,字洪道,又稱靈基、乘基、大乘基、基法師。十七歲,從玄奘大師出家,學五天竺語言,識解大進。二十五歲進入玄奘大師譯場,參與譯經。顯慶四年(公元六五九年),玄奘大師譯唯識論時,與神昉、嘉尚、普光三師共同檢文、纂義,以論議不合,玄奘大師乃遣出三師而獨留窺基,於是參糅十大論的釋論而成一本,即《成唯識論》。玄奘大師又為窺基闡說陳那的《因明正理門論》及《瑜伽師地論》等,因此,師亦通達因明之學與五性的宗法。龍朔元年(公元六六一年),玄奘大師主譯《辯中邊論》、《辯中邊論頌》、《二十唯識論》、《異部宗輪論》、《阿毗達磨界身足論》,咸由師筆受,除《阿毗達磨界身足論》外,皆作述記。後游太行、五台山,宣講大法,及返慈恩寺傳授玄奘大師的正義,著述甚多,如:《瑜伽論略纂》、《雜集論述記》、《大乘法苑義林章》、《法華經玄贊》等,時稱百本疏主,或百本論師;而以唯識論為宗,故又稱唯識法師。
唐高宗永淳元年示寂,世壽五十一。葬於樊川北原的玄奘塔側。據說:玄奘大師在傳播唯識教義的時候,深深覺得:尋找一位傳人,以推展弘揚唯識宗,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但是這一個人必須是上根、有智能的人,才能擔當重任。這樣的俊才要到那裡去尋覓呢?大師後來看中尉遲公的兒子,便要求尉遲公答應兒子出家。正當年少氣盛的青年,聽說一位出家人要他出家,便傲慢地說:"笑話!我怎麼會出家呢?"
玄奘大師看出他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便很有耐性的說:"我一定要度你出家,如果你跟隨我出家,我就把唯識宗的教理傳授給你。"青年一聽,鼎鼎有名的唯識學高僧玄奘大師,要將唯識思想傳授給他,於是動了心,但仍然趾高氣昂地說:
"你要我出家可以,但是有三個條件,你能答應嗎?"
"有條件就好商量,請你開出你的條件吧!"
"第一、我所到之處,必須有一輛車子,裝滿美酒,任我飲用;第二、我所到之處,必須有一輛車子,載滿美女,陪侍著我;第三、我所到之處,必須有一輛車子,裝滿書籍,隨我覽閱。"
求才若渴的玄奘大師聽了,不但沒有失望,並且滿口答應說:"所有的條件,我都承認你,你能知道要求一車的書籍,懂得求上進,很好!"大師的本意是"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因此收他為弟子,這就是後來創立法相宗,恢弘唯識哲學的窺基大師。
這麼一個不守戒律、違反戒律的青年,進入了佛門,佛門的弟子當然會很反感。但是連謹守戒律、創立律宗的祖師-南山道宣,也非常擁護窺基大師。有弟子看不下去,就對道宣律師說:"師父!為什麼你老是看重窺基這個不守清規的佛門敗類?
"道宣律師說:"沒有關係,他只是世間的習氣還沒有完全斷除,有朝一日,他將會成為佛門的法器龍象,光大佛教。"如道宣的預料,後來傳播玄奘大師的法相要義,闡揚唯識思想的人,正是窺基大師。
從窺基大師的例子,返觀今日有多少的佛教青年,投身到佛教,偶而有一點過失缺點,常常受到佛教界人士的圍攻、打擊,使他們在佛教里沒有容身之地,而悄悄地離去,佛教因此而損失不少的人才。像玄奘大師、道宣律師,這樣慈悲寬宏、方便攝受,因此能造就曠世的奇才,無怪乎唐朝的時候,佛教人才輩出,顯現出一片光明燦爛的盛況,為中國佛教史上的黃金時代。
10.慧沼(公元六五一|七一四年) 唐代法相宗僧。淄州淄川(山東淄川)人,姓氏不詳。又稱淄州大師。十五歲出家,如法修身,不違戒律,時人以"沼闍梨"稱之。初從玄奘大師受學,後轉依窺基大師習學唯識,能深入堂奧,得其真傳。窺基大師示寂後,圓測大師著作《唯識論疏》反駁窺基大師之說,慧沼乃撰《成唯識論了義燈》破斥其說,以顯法相的實義。曾先後參與義凈、菩提流志的譯場,並任證義,多所刊正。又著有《能顯中邊慧日論》四卷、《因明入正理論義纂要》一卷,論述法相教義;另著有《金光明最勝王經疏》六卷、《法華玄贊義決》一卷、《因明入正理論義斷》一卷等。與窺基、智周合稱為唯識三祖。開元二年示寂,世壽六十四。
11.智周(公元六六八|七二三年) 唐代僧。泗州(江蘇)人,俗姓徐。十九歲受具足戒,二十三歲投慧沼大師門下,精研法相奧義,得慈恩宗嫡傳。後住濮陽報城寺,傳法相宗教義,常事著述,對因明學也有許多補充,世稱濮陽大師。唐武后長安三年(公元七 三年),新羅僧智鳳、智鸞、智雄入唐,就師習學法相宗旨。玄宗開元五年(公元七一七年),日僧玄昉入唐,也參與其會下,親受宗致。智周繼窺基、慧沼後,為法相宗第三祖,生平心繫西方,據傳曾於西方凈土院內造阿彌陀佛、觀音、勢至等五十二菩薩像,感得靈瑞。開元十一年六月二十一日示寂,世壽五十六。著作頗多,有《成唯識論演秘》七卷、《梵網菩薩戒本疏》五卷、《法華經玄贊攝釋》四卷、《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四卷、《因明入正理論疏前記》、《後記》各二卷、《成唯識論了義燈記》二卷、《瑜伽論疏》四十卷等。其中,《成唯識論演秘》與《唯識論樞要》(窺基)、《唯識論了義燈》(慧沼)等,共稱唯識三疏。
推薦閱讀:
※國外論壇上的絕美中國——讓你著迷
※武林新視角_首屆中國俠文化節-天下書盟官方站
※辦公室風水之辦公桌的布局-辦公室風水-巨天中國際
※源源不斷的向外移民到底會對中國造成什麼樣的損失?
※李書福的「中國夢」 今日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