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普選的十字路口--------紀碩鳴的博客
香港2017年特首普選的前夜成為一場豪賭的博奕。中央政府以基本法為基準,以愛國愛港為首要條件,準備讓香港嘗試中國從來沒有過的一人一票民主參選特首;香港的泛民主派基於香港實行資本主義制度,一開始就推崇能全民參與,期待實施一人一票的具國際標準的西方式民主,更以衝擊香港法治和繁榮穩定的「佔領中環"施壓。普選成為香港何去何從的賭注,中央和泛民尤如莊家和閑家互不相讓地不斷亮出底牌,莊家以基本法為依歸,大權在握,要回歸香港法治的核心價值;閑家則以「民情"要挾,堅持公民提名死守不讓。
因為普選,香港又一次走在了十字路口。
全國人大常委會用一周的時間審議香港政府早前提出的政改報告,建制派很有信心中央將堅守愛國愛港的強硬立場,特首候選人要獲提名委員會半數通過;泛民派亦堅持香港特首普選方案須遵守國際標準,特首候選人要有公民提名,否則抗爭的行動便會一波接一波地出現。火藥味極濃。
審議後的政改方案,可以想像的空間不大,香港未來的結果可能就是:接受中央提出的香港特首普選方案,循序漸進「袋住先"(先接受下來);方案得不到泛民的認同,立法會投票無法獲2/3多數的通過,政改原地踏步;激進民眾發動「佔中"要以玉石俱焚抗衡,香港的繁榮穩定受到威脅。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兼香港基本法委員會主任李飛在深圳參加政改座談會時明確表示,是次關於特首普選的爭議,比歷次爭議都激烈。「表面上是制度之爭、規則之爭,而實質上是政治問題。這個政治問題是:要不要遵守香港基本法,要不要堅持愛國愛港者治港的界線和標準。"這是一個大是大非的問題,「古今中外無數的歷史和現實經驗告訴我們,如果因為有些人威脅發動激進違法活動,就屈服,那隻會換來更多、更大的違法活動。如果這樣,香港將永無寧日,國家將永無寧日。"
泛民也不示弱,來自公民黨、民主黨、工黨、人民力量及社民連等26位泛民主派立法會議員攜手簽署的「政改承諾書」。強調決不會辜負80萬人公投的意願,堅拒有篩選的普選方案。香港立法會議員何俊仁稱:「我們要求有一個符合國際標準的選舉制度,除了一人一票選特首,還包括沒有篩選的提名制度是必須的,是我們的底線,是無路可退。"
政府對政改擺出強硬姿態後,和平佔中發起人戴耀廷向北京發出通牒,警告若人大常委會本月底為政改定出最後框架,作出「提委會過半數提名」或「限制特首候選人人數"決定,就再無任何轉彎餘地,佔中必然進行。學聯、民陣、泛民議員均表明力撐戴耀廷,學聯威脅將發動罷課。
依目前的對峙、對抗的烈度來看,雙方還沒有足夠的智慧可以破局,期待互相妥協獲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可能性極微。最終的結果無論是政改原地踏步、還是佔中破壞香港繁榮穩定,都是下注普選卻沒有贏家的博奕。香港回歸實行一國兩制,一國中包容兩制,本來就是妥協的產物。如今,除了迷戀「博弈」卻丟失了體現包容、諒解為特點的妥協。一場博奕成就沒有贏家的豪賭,賭上的是香港的未來和前途,這有些無奈,卻是十分慘酷的現實。
其實,回歸不到十年,香港就啟動了政改。特別行政區政府於2005年提出2007年行政長官及2008年立法會產生辦法之改革建議,但一開始就沒有得到民間支持。
按規定,政改方案必須在香港立法會獲得2/3的支持才能通過。一直以來,香港立法會的立法會議員中支持政府的議員沒能超過2/3,政府很多政策無法獲得絕大多數人的支持。
由於泛民主派認為政府提出的方案過於保守,加上沒有全面普選的時間表,香港史上第一次民主發展的政改方案最終得不到足夠的支持而在立法會流產,香港政改一啟動就遭遇滑鐵盧。
政改原地踏步,爭議卻一直延續了下來。
新一輪香港政改在2007年掀起,根據基本法,全國人大常委會就香港《政制發展綠皮書》進行討論後發表聲明,確定2012年不實行普選,普選行政長官的時間表定為2017年。針對全國人大的聲明,泛民一直為之爭取普選抗爭,不惜政改不成功再次原地踏步。
到了2010年4月14日,政府提出《2012年行政長官及立法會產生辦法建議方案》。但該方案最初沒有一人一票的普選概念,泛民群起抗議抵制,眼見政改又要流產。
當時在中央授意下,中聯辦副主任李剛就政改方案與民主黨3名核心成員何俊仁、劉慧卿及張文光破冰會面,最終北京接納民主黨提出的區議會功能界別改良的一人二票方案,讓不屬現存功能組別之選民再以一人一票選出立法會新增5席的「區議會功能界別"議席,香港終能試著有小範圍的一人一票「普選",從而換取了民主黨在立法會內的支持,順利通過了那一次的政改方案。2012年讓香港在政改路上往前跨了一小步。
但爭取全面普選的聲音一直在回歸後的香港回蕩。那一次妥協爭取到部分普選的民主黨被泛民派看作是全面普選的罪人,在接著的立法會選舉中,民主黨沒有因此佔到便宜,黨主席要引咎辭職。中央也有人認為他們阻撓了原有方案的實施,沒有跟進繼續爭取民主黨,令較溫和的民主黨覺得走在普選的十字路口裡外不是人。今天這場爭取全面普選的博奕中變得更為堅持,而不願退讓了。
根據泛民主派及港大民調顯示,支持全面普選的市民一直以來均超過六成。根據基本法的要求,因應民意,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決定了香港可於2017年普選行政長官、2020年普選立法會的普選時間表。
根據《香港基本法》第45條,普選行政長官的候選人是「由一個有廣泛代表性的提名委員會按民主程序提名",而社會普遍關注的卻是「提名委員會"是否能夠做到真正的「有廣泛代表性"。中央傾向的選舉方案舉出法理依據,一國兩制下的政府施政,離不開《基本法》。
中央並沒有食言到2017年香港市民可以一人一票選特首的承諾,這與香港泛民提出的一人一票「普選"在形式上趨同。兩者的分歧在於,泛民提出特首候選人必須允許公民提名、普選方式要符合民主選舉的國際標準、候選人不應該有篩選;而北京堅持傾向特首必須由愛國愛港人士擔任,特首候選人必須經過篩選,必須經過半數以上選委會選出,然後才讓香港市民一人一票作選擇。北京此舉根據基本法碓定的提名條件,同時也要確保香港一人一票選出的特首不會和中央背道而馳。北京認為:特首選舉關係到國家安全,你選一個對抗中央的特首對香港和對中國都是災難。在特首候選人產生的方式上,北京和泛民在開始就有極大的差別。
中央和泛民間缺乏互信。中央政府擔憂普選特首被泛民操弄,選出與中央對抗者;泛民強調港人治港,要求程序上顯示普選的意義,恐懼香港被過多的干預。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指出,中央現時只能接受他信任的人參選的特首選舉,即使是泛民當中的溫和派,中央也不會接受該人任特首。中央愈來愈坦白地突出「國家安全」概念,在中央與泛民嚴重欠缺互信下,相信即使是泛民當中的溫和派,中央也不會接受該人任特首。
在這狀況下,劉兆佳稱只能寄望擴大建制光譜,在維持過半數門坎下改革提委會組成,盼可選出一個開明建制派人士當特首,推動社會改革。
強調香港普選涉及「國家安全」不能讓步,泛民陣營質疑中央以抽象虛無概念製造恐慌。泛民認為,當下絕大多數香港市民不希望見到的是政治好惡上的篩選,港人最為抗拒的是對特首候選人進行意識形態的劃線,以參選者是不是「自己人」作為 「入閘」的標準。中央不能因為權力在自己一方,就依持「話事者」的心態,認為可以在普選的提名程序問題上肆意打壓民主派。
前香港特區政府公務員事務局局長王永平表示,普選中國家安全遇到了公民提名,他認為,香港是個國際性城市,要與國際社會接軌。絕大多數民主地區對普選的定義不只是一人一票,還包括不對候選人的資格設有不合理的限制。何謂不合理的限制,可以客觀討論。例如,提名制度不可限制有相當民眾支持的人參選是個合理要求。這樣的國際標準不應該違反《基本法》。現在政改面對的困難是國家安全凌駕所有標準,而國家安全卻好像沒有客觀標準。
在香港普選的光譜下,「佔中"箭在弦上,「反佔中"亦擂響戰鼓,同樣為普選雙方劍拔弩張。香港社會因為政治分歧被撕裂,香港的商業前途可能因為政治遭到前所未有的傷害已是不爭的事實。全國人大正在審議相關香港的普選報告,回歸基本法是前提,各方政治角力都試圖決定香港何去何從,影響由普選掀起的巨浪對香港社會的衝激。香港普選的十字路口,該選擇走向哪裡?尤關中國的安全發展、中國的改革開放,牽動的不僅是北京、香港,全世界都在關注!
推薦閱讀:
※香港TVB八大男神影視作品排名,古天樂屈居第五,前三有誰?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郵件答覆:是播佛號還是播放老法師講經?
※70年代香港四小龍
※夠狠!內地炒股神器惡鬥香港大鱷
※胡定欣為什麼成為不了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