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農婦馬慧娟:手機寫作成就「網紅」作家
▼馬慧娟在夜裡一個人坐在炕頭用手機寫作。
▲馬慧娟在工地打工間歇用手機寫作。王鵬攝賈麗張麗坤一個只有初中文化,終日忙於種地、打工的寧夏回族婦女,6年來在田間炕頭堅持用手機寫了40多萬字的隨筆和散文,光手機就摁壞了7部,記錄了像她一樣的西北回族女人生活的酸甜苦樂。富有濃郁鄉村生活氣息、積極向上的文字,讓許多網友成為馬慧娟的「鐵粉」,鼓勵支持著馬慧娟堅守著她的文學夢。如今,馬慧娟已在《黃河文學》《朔方》等文學刊物上發表散文20餘篇,成為有名的草根作家。15年前,馬慧娟一家從寧夏固原市涇源縣移民搬遷到紅寺堡區紅寺堡鎮玉池村。與其他20多萬移民一樣,在羅山腳下、黃河岸邊的一片荒漠上紮下根來,種田、養牛、養羊、打工成為她的生活常態。除了和自己一起幹活的搭檔外,她還有另外一個好搭檔,那就是手機。馬慧娟的第一部手機是2008年用打工積攢下的錢買的。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手機在馬慧娟的手裡從通訊工具變成了寫作工具。馬慧娟說:「農村女人的生活狀態就是種地、喂牛羊、伺候老人,更要照顧一家人的吃喝。」每天重複著這樣的生活,讓她看不到未來。她說,作家們筆下的田園生活在自己眼裡只是無盡的重複和勞累,看著自己的朋友們一天天蒼老的面孔、疲憊的神情,自己從心裡覺得痛。她就想,如果能寫下生活中的喜怒哀樂,等老了,再讀給後代聽,也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其實,勞作之苦也算不得什麼,心靈的孤獨才是我所不能忍受的。我從小就喜歡讀書,但是我們村的村民普遍文化程度低,借本書比借錢都難。周圍沒有人認可你,你也無法把思想交流出去。」馬慧娟說。於是,她在打工間隙,坐在田間地頭寫;做完家務、喂完牛羊,坐在自家屋檐下寫;有時靈感上來了,三更半夜趴在炕頭上寫……文字從幾十字發展成幾百字、幾千字的隨筆和散文。2010年一個偶然的機會,馬慧娟從侄子那裡得到一個QQ號,以網名「溪風」,將自己的感悟寫成文字,發表在QQ空間里。這一舉動使她找到了與外部世界交流的空間,很多網友經常給她留言,對她的寫作給予評價。馬慧娟從那時候開始文學創作,作品主要以散文和隨筆為主。「2014年年底,我的4篇小文章第一次變成鉛字,發表在《黃河文學》上,編輯部寄來了930元錢的稿費。當我把這個消息在我的空間里發出來後,網友們沸騰了,紛紛為我喝彩。我第一次如此強烈地感受到了自己的價值,感受到了寫作的力量。」馬慧娟激動地講述著這幾年發生在她身上的事情。在馬慧娟心中,一直有一個深埋多年的夢想,那就是有一天能到江南去看那裡的春天。她說,只因一位南方的朋友在空間發了一句:一墨煙雨、一紙江南……自己便猜想江南的春天必是滿眼的柳綠花紅、草長鶯飛,如果有機會一定要親眼看一看。對於未來的生活,馬慧娟說,她將繼續種地打工,但寫作是不會放手的,她會繼續把在生活中的喜怒哀樂通過手機記錄下來。
推薦閱讀:
※回族「清真文化」淺論
※和穆斯林朋友一起看《麥兜》系列電影適合嗎?
※有沒有回漢通婚,現在過得很幸福的?想多點正能量。?
※迤西回族茶俗
※關於漢族和回族的血緣有什麼關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