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人生沉思實錄》19

109.【苗實:讀書與雅量】常常讀書幽思,偶爾覺得,學問越是深湛,越是黑暗,越是悲觀,越是凄苦。於是就去翻《西山群仙會真記》,上面有一句話很好,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虛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論天下之事;潛其心,觀天下之理;定其心,應天下之變;恆其心,成天下之功。什麼意思呢?放寬心胸,容納天下事物;謙虛謹慎,接受天下仁善;平心靜氣,分析天下事情;潛心鑽研,縱觀天下事理;堅定信念,應付天下變化。還去翻了《菜根譚》,上面有兩句話也不錯。第一句,天理路上甚寬,稍游心胸中,使覺廣大宏朗。人慾路上甚窄,才寄跡眼前,俱是荊棘泥塗。一苦一樂相磨練,練極而成福者,其福始久。一疑一信相參勘,勘極而成知者,其知始真。什麼意思呢?天道就像一條寬敞的大路,只要人們稍一用心探討,心靈深處就會覺得豁然開朗。人世間慾望就好像一條狹窄的小徑,剛一把腳踏上就覺得眼前全是一片荊棘泥濘,稍不小心就會陷進泥淖寸步難行。人的一生有苦境也有樂境,只有在苦境與樂境中不斷磨練得來的幸福才能長久,求學中既要有信心也要有敢於懷疑的精神,只有在不斷考證釋疑中得到的知才是真知。第二句,地之穢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無魚,故君子當存含垢納污之量,不可持好潔獨行之操。什麼意思呢?一塊堆滿了腐草和糞便的土地,才是能生長許多植物的好土壤。一條清澈見底的河流,常常不會有任何魚蝦來繁殖。所以,一個有修養的君子,應該有容忍庸俗的氣度和寬宏他人的雅量,絕對不可孤芳自賞自命清高,不跟任何人來往,而陷入孤立無援的狀態。有位僧人問雲門和尚,佛是什麼?雲門回答道,干糞。這則公案有許多種解釋,本來清凈之物而要求遠離這一觀念,卻說佛是干糞一塊,是污穢的沒有用的東西,也就是說雲門是為了打破僧俗一貫持有的有關佛的觀念與概念而這樣回答的,這種解釋離題萬里。雲門和尚僅僅是離開了一切思考與分別脫口而出,說佛是干糞而已。還有人認為以污穢之物代清純之物,以低俗之體注釋高妙之體,這是雲門宗的宗風。下來再講幾個故事,第一個,楚莊王平息大臣斗越叔的叛亂後,大宴群臣,並讓自己最寵愛的妃子許姬,給大臣們敬酒。這時忽然一陣風吹來,把蠟燭給吹滅了,小將唐狡見許姬長得漂亮,乘著酒興與黑暗,拉住許姬的衣袖,許姬大吃一驚,趕緊把袖子扯回。同時把這個人帽子上的纓花拔了下來,並暗告庄王說,我去給大臣敬酒,沒想到有個人竟然對我無禮,趁黑扯我的袖子,我已經拔下了他頭上的纓花。只要蠟燭一亮,您就知道他是誰了。庄王卻大聲說,今天這個宴會,大家不必拘束,都把帽纓取下來丟在地下,喝個痛快。等到大家都把帽纓丟在地下,楚莊王才叫人把蠟燭點亮。這樣,到底是誰扯許姬的袖子就不得而知了。後晉楚交兵,庄王為晉將先蔑追襲,唐狡捨命救駕,以報不殺之恩。第二個,狄仁傑能當宰相,得益於婁師德在武則天面前的竭力推薦,但狄仁傑對此事卻一無所知。他認為婁師德不過是個普通武將,很瞧不起他,一再排擠他到外地。武則天察覺此事後,便問狄仁傑,師德能識別人才嗎?狄仁傑說,臣曾經和他是同僚,沒有聽說他能識別人才。武則天說,朕之所以能知道你,其實是由於師德的推薦,他也算得上是能知人的了。狄仁傑退朝後,喟嘆道,婁公真有大德,我被他包容這麼長的時間,還看不出一點兒蹤跡。第三個,曹操在官渡之戰打敗袁紹後,從袁紹遺下的圖書中撿出書信一束,全是自己軍中之人與袁紹暗通之書,左右都勸曹操按信逐一點名殺之,以解不忠之恨。可曹操卻說,當時袁紹之強大,連自己都覺得不能自保,何況他人乎?對這些書信連看也不看就命人將其全部燒毀,不予追究。曹操的寬宏大量,使得這些曾有過異心的人感恩戴德,以死相報。第四個,一位老和尚一天夜晚在寺院里散步,見牆角邊有一張椅子,便知小和尚違反寺規越牆出去了,老和尚也不聲張,走到牆邊,移開椅子,就地而蹲。不一會兒,果然有一小和尚翻牆,黑暗中踩著禪師的背脊跳進院子。當他雙腳著地時,才發覺剛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師傅的背脊。小和尚頓時驚慌失措,張口結舌,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老和尚並沒有厲聲責備他,只是以平靜的語調說,夜深天涼,快去多穿一件衣服。這溫和的關切聲中,更傾注著師傅殷切的期盼。果然從此以後,小和尚再也沒有做過違反寺規的事情。 110.【苗實:我與柏拉圖的愛情觀】柏拉圖說,若愛,請深愛。若棄,請徹底,不要曖昧,傷人傷己。我苗實認為,老天爺如果要折磨誰的話,最好的辦法,不是狠狠把誰打一頓,甚至斷胳膊斷腿,而是給誰一個曖昧的愛情,傷到心有餘悸。所以,愛情與其婆婆媽媽,不如乾乾脆脆,有就干到底,沒有就拉倒。柏拉圖說,人生最遺憾的,莫過於,輕易的放棄了不該放棄的,固執的堅持了不該堅持的。我苗實認為,放棄了,就是應該放棄的,堅持了,就是應該堅持的,無怨無悔,沒有遺憾。柏拉圖說,既然愛,為什麼不說出口,有些東西失去了,不會再回來。我苗實認為,如果愛誰,就鼓足勇氣,大膽說出來。否則,該讀書就讀書,該幹活就幹活。機會抓不住,就當什麼也沒有發生吧。柏拉圖說,有些失去是註定的,有些緣分是永遠不會有結果的,愛一個人不一定會擁有,若是擁有了一個人就一定要好好的愛她。我苗實認為,愛情分兩種,沒結果,有結果。如果沒有結果,那就是臭狗屎,一文不值,還可能受盡折磨,那就趕快逃離,越遠越好。如果有結果,珍惜機會,愛到永遠。柏拉圖說,我們的生活有太多的無奈,我們無法改變,也無力去改變,更糟的是,我們失去了改變的想法。我苗實認為,愛情過去了,就過去了,不必回頭,更不要去挽回。如果改變,對誰都是傷害。柏拉圖說,人生不止,寂寞不已,寂寞人生愛無休,寂寞是愛永遠的主題,我和我的影子獨處,它說它有悄悄話想對我說,它說它很想念你。原來,我和我的影子都在想你。我苗實認為,抽刀斷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或許,誰都有過這種悲苦,但是過了就了了,無影無蹤,就放別人一馬。而且,自己更需要安寧。柏拉圖說,時間會慢慢沉澱,有些人會在你的心底慢慢模糊,學會放手,你的幸福需要自己成全。我苗實認為,爭取愛情,是大丈夫,而勇於放手,更是英雄所為,歲月流逝,一切終將平平淡淡,回到起點,自己快樂,就是幸福,不必企求別人。柏拉圖說,人生短短几十年,不要給自己留下什麼遺憾,想笑就笑,想哭就哭,該愛的時候就去愛,無謂壓抑自己。人生的苦悶有二,一是慾望沒有被滿足,二是它被滿足了。我苗實認為,人生就是苦樂相伴,明白就好,沒有什麼遺憾。慾望,滿足也罷,節制也罷,都是為了不再痛苦,過得更快樂。柏拉圖說,走在一起是緣分,一直在走是幸福。我苗實認為,相聚固然甜蜜,但是分離也是歷練,更是財富。人,誰無難處,分離其實是尊重。柏拉圖說,我以為小鳥飛不過滄海,是因為小鳥沒有飛過滄海的勇氣。十年之後我發現,不是小鳥飛不過滄海,而是滄海的那一頭,早已沒有了等待。我苗實認為,愛情就是百米賽跑,利利索索才好,農村叫猛上炕。如果搞成馬拉松,實在不必要,浪費時間。畢竟,男人有自己的事業,如果因此而被耽擱了,是不可估量的損失,不划算。所以,小鳥自己快樂就好,何必要飛過滄海,那一個愛情的滄海。如果是事業的滄海,當然要力爭飛過去。 111.【苗實:我與周國平的世界觀】周國平說,許多人的所謂成熟,不過是被習俗磨去了稜角,變得世故而實際了,那不是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和個性的夭亡。真正的成熟,應當是獨特個性的形成,真實自我的發現,精神上的結果和豐收。我苗實認為,作為知識分子,首先要有懷疑精神,其次要有批判意識,最後要有足夠的雅量。當然,真實自我的發現,乃至精神大豐收,就是不斷懷疑,大膽批判,厚德載物,雅量容人,功到自然成的結果。當下中國,這樣的知識分子不多,極有可能與不太寬鬆的大環境密切相關。周國平說,一個不曾用自己的腳在路上踩下腳印的人,不會找到一條真正屬於自己的路。我苗實認為,凡欲有所成就,必腳踏實地,十年如一日。否則,走不出自己的路。周國平說,在這個沒有上帝的世界上,誰敢說自己已經貫通一切歧路和絕境,因而不再困惑,也不再需要尋找了,我將永遠困惑,也永遠尋找,困惑是我的誠實,尋找是我的勇敢。我苗實認為,一有困惑,二有尋找,才能有真正的追求,才能有不竭的動力。譬如,學習研究經濟學和國學,就是困惑「路在何方」,就是尋找「前進方向」。長此以往,必有結果。周國平說,我們最熟悉的事物,往往是我們最不了解的。我苗實認為,熟悉是正面,不了解是反面,始終存在。正因為如此,才學無止境,在永遠探索。經濟學家既是經濟研究的老手,又是一無所知的新手,不敢懈怠,不斷琢磨,才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成長為名副其實的經濟學家。周國平說,可以沒有愛情,但如果沒有對愛情的憧憬,哪裡還有青春。可以沒有理解,但如果沒有對理解的期待,哪裡還有創造。可以沒有所等的一切,但如果沒有等待,哪裡還有人生。我苗實認為,愛情也罷,理解也罷,等待也罷,誰都經歷過。但是,有無結果,可能不只是努力,還依賴於天命。世事盤根錯節,豈是個人能輕易左右?周國平說,在神話時代,神替人解釋一切,安排一切。神話衰落,哲學興起,人要自己來解釋和安排一切了。他幾乎在躊躇滿志的同時發現了自己力不從心,面對動物或動物般生活著的芸芸眾生,覺醒的智慧感覺到一種神性的快樂。面對宇宙,它卻意識到了自己的局限,不得不承受由神性不足造成的痛苦。人失去了神,自己卻並不能成為一個神。或者用愛默生的話說,只是一個破敗中的神。我苗實認為,做神的附庸,還是做自己的神,都要經歷艱難困苦。不同的是,前者依賴,後者自主。至於適應什麼,就選擇什麼,選擇對了,就是幸福。周國平說,儘管人的智慧有其局限,愛智慧卻並不因此就屬於徒勞,智慧的果實似乎是否定性的。理論上——「我知道我一無所知」,實踐上——「我需要我一無所需」。然而,達到了這個境界,在謙虛和淡泊的哲人胸中,智慧的痛苦和快樂也已消融為了一種和諧的寧靜了。我苗實認為,人人都在尋求智慧,但是再有智慧,還是擺脫不了局限性。在這種情況下,依然,該痛苦痛苦,該快樂快樂,一旦知足,就會歸於寧靜。周國平說,就像使沙漠顯得美麗的,是它在什麼地方藏著的一口水井。由於心中藏著永不枯竭的愛的源泉,最荒涼的沙漠也化作了美麗的風景。我苗實認為,只要愛著,就能不斷成就。否則,極有可能就半途而廢。學習研究經濟學,誰愛得深,愛得久,誰就會擁有成就。周國平說,在一個精神遭到空前貶值的時代,倘若一個人仍然堅持做「精神貴族」,以精神的富有而坦然於物質的清貧。我相信他就必定不是為了虛榮,而是真正出於精神上的高貴和誠實。我苗實認為,做精神貴族,不僅僅個人有代價,而且家庭有代價。但是,精神貴族,可以把自己的精神財富分享給全世界,去影響千千萬萬的個人和家庭。如此看來,代價值得付出。周國平說,名人是寫下了名著或立下了別的卓越功績因而青史留名的人,判斷的權力在歷史。明星則是在公眾面前頻頻露面因而為公眾所熟悉的人,判斷的權力在公眾。我苗實認為,名人也罷,明星也罷,都是通過發光,去照亮眾人前進的道路。至於獲得什麼評價,不必計較。畢竟,眾說紛紜,千奇百怪。周國平說,人們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種能力,卻忽略了獨處也是一種能力,並且在一定意義上是比交往更重要的能力。反過來說,不善交際固然是一種遺憾,不耐孤獨也未嘗不是一種很嚴重的缺陷。亞里士多德稱,離群索居者不是野獸,便是神靈。我苗實認為,獨處的確是一種能力。而且,就讀書而言,還是一種強大的能力。凡是讀書讀出成就的人,無不是獨處大定之人。當然,干其他工作,也離不開獨處。畢竟,通過獨處,有利於思想轉換,從而成功調整自己。周國平說,苦難可以激發生機,也可以扼殺生機,可以磨練意志,也可以摧垮意志,可以啟迪智慧,也可以蒙蔽智慧,可以高揚人格,也可以貶抑人格——這全看受苦者的素質如何。我苗實認為,置之死地而後生,是強者。如果是弱者,置之死地,極有可能就是死。所以,成事不成事,還存在具體情況,不是任何人都可以經歷「艱難困苦」,而後「玉汝於成」。周國平說,對於一顆高傲的心來說,莫大的屈辱不是遭人嫉妒,而是嫉妒別人。因為這種情緒向他暴露了一個他最不願承認的事實,他自卑了。我苗實認為,人外有人,強中自有強中手,再高傲的人,都有自卑的時候。當然,自卑,知不足,也是好事。周國平說,沉默的原因有所不同,因為不讓說而不說,那是順從或者憤懣。因為不敢說而不說,那是畏怯或者怨恨。因為不便說而不說,那是禮貌或者虛偽。因為不該說而不說,那是審慎或者世故。因為不必說而不說,那是默契或者隔膜。因為不屑說而不說,那是驕傲或者超脫。我苗實認為,沉默是金,尤其是讀書人,不要在口舌上爭勝負,唯一需要做的是,把書讀好,把文章寫好。況且,唇槍舌劍遠不如事實更能說明問題。前人說得好,事實勝於雄辯。周國平說,對於一個洋溢著生命熱情的人來說,幸福就在於最大限度地窮盡人間各種可能性,其中包括困境和逆境。目極世間之色,耳極世間之聲,身極世間之鮮,口極世間之譚,依照自己的真性情痛快地活。聖人者,常人而肯安心者也。我苗實認為,幸福,既在於追求,又在於不追求。如果安心於學問,就擁書自雄。至於其他,淡然處之。周國平說,真正的悟者能夠從看破紅塵獲得一種眼光和智慧,使他身在紅塵卻不被紅塵所惑,入世仍保持著超脫的心境。我苗實認為,做學問,必須超脫,遠離社會,否則很難做出真學問。西方學問人,為什麼成就卓著,就是敢於遠離,獨處幽思,日有進步,長此以往,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112.【苗實:我與尼採的世界觀】尼采說,盲目地一味勤奮的確能創造財富和榮耀,不過,許多高尚優雅的器官,也同時被這唯其能創造財富和榮耀的美德給剝奪了。我苗實認為,勤奮好學,當然是好事。但是,好事之中也有壞事。譬如,讀書久了,近視眼,神經衰弱,交際能力低下,等等。尼采說,智者問傻子,通往幸福的途徑是什麼?傻子毫不遲疑,就像別人向他打聽去附近那個都市之路似的,答曰「自我欣賞,再就是東遊西盪。」智者嚷道,「住嘴,你要求太多啦,自我欣賞就夠啦!」傻子回答說,「沒有一貫的蔑視,又怎能不斷的欣賞呢?」我苗實認為,身處逆境的人,自我欣賞更是一種迫切需要的能力。說白了,就是善於發現自身的優點或長處,並利用各種有利條件加以放大,最終取得可喜的成績。當然,能夠如此,自然幸福。尼采說,每一位深刻的思想家較為害怕的是被人理解,而不是被誤解,後者可能會傷害他的虛榮心,但前者會傷害他的心靈,他的同情心。他的心靈總是說,「你怎麼也和我受過同樣的苦?」我苗實認為,即便是思想家,也需要理解,哪怕百萬之五六。如果真的沒有一個人理解他,極有可能更受傷害。畢竟,再深刻的思想家,他的靈魂深處,也渴望共鳴,甚至有時候,是自己轉換身份,變成旁觀者,來理解自己。尼采說,人與人之間是應當保持一定距離的,這是每個人的「自我」的必要的生存空間。一個缺乏「自我」的人,往往不懂得尊重別人的「自我」需要生存空間。你剛好要獨自體驗和思索一下你的痛苦,你的門敲響了,那班同情者絡繹不絕的到來,把你連同你的痛苦淹沒在同情的吵鬧聲之中。我苗實認為,自我需要獨處來修補,尤其是在社會博弈中傷痕纍纍的時候,更需要如此。一個人,與其用皮鞭管教他,不如喚醒他內心的自律。尼采說,你們尊敬我,可你們尊敬的人某一天倒下了,那又將如何呢?當心啊,別讓一根雕像柱把你們壓死。我苗實認為,一個國家需要以人為本,激發每個人的創造性,來共同營造一個繁榮的社會,而不是依賴於人為塑造的貌似無所不能的某個領導人。的確,如果他某一天真正倒下了,豈不是讓萬民掉進痛苦的深淵而無法自拔。真是如此的話,不堪設想,這是一個怎樣的社會。尼采說,如果我們整天滿耳朵都是別人對我們的議論,如果我們甚至去推測別人心裡對於我們的想法,那麼,即使最堅強的人也將不能幸免於難。因為其他人,只有在他們強於我們的情況下,才能容許我們在他們身邊生活。如果我們超過了他們,如果我們哪怕僅僅是想要超過他們,他們就會不能容忍我們。總之,讓我們以一種難得糊塗的精神和他們相處。對於他們關於我們的所有議論,讚揚譴責希望和期待都充耳不聞,連想也不去想。我苗實認為,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怎麼辦?難得糊塗,深居簡出。尼采說,千萬不要忘記,我們飛翔得越高,我們在那些不能飛翔的人眼中的形象越是渺小。我苗實認為,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也許,我們自以為是的地方,恰恰在別人看來,錯得一塌糊塗。尼采說,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是一座橋樑,而非目的。我苗實認為,在他人眼中偉大的人,不是他本身多麼優秀,而是善於樂於服務好他人而已。試想,一個沒有利用價值的人,誰還會說他偉大。尼采說,我的靈魂平靜而明亮,宛若清晨的群山。可是他們認為,我冷酷,是開著可怕玩笑的嘲諷者。我苗實認為,一個智者,可以去啟迪任何人。但是,至少有一小部分人不喜歡他,甚至詛咒他。尼采說,人的情況和樹相同,它愈想開向高處和明亮處,它的根愈要向下,向泥土向黑暗處向深處向惡延伸。我苗實認為,高級知識分子是社會的受害者,因為他們最先敏銳發現社會的漏洞,但是又不敢大聲嚷嚷,甚至小聲說都是被認定不識趣,他們就是這樣一群人,一眼望著光明,一眼穿透黑暗。尼采說,誰明知恐懼而制服恐懼,誰看見深淵而傲然面對,誰就有決心。誰用鷹眼注視深淵,用鷹爪摳住懸崖,誰就有勇氣。我苗實認為,勇氣不是被賦予,而是長期訓練的結果,尤其是經歷過巨大困境的人,他的勇氣無與倫比。如果是一個小孩,別人大聲說話,他也害怕。尼采說,自我崇拜是達到性格之詩意和諧的一種手段,我們應該協調性格與能力,保持和增強我們的一切,方法就是崇拜。我苗實認為,有了一定成就,但是壓力又非常大,那就正需要自我崇拜。可以肯定地說,這是良藥,還不苦。尼采說,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我苗實認為,天道酬勤,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永遠不會錯。尼采說,假如人們是哲學家,正如人們過去一直就是哲學家一樣,那麼人們就沒有觀察過去事物的眼光了,也就是沒有觀察未來事物的眼光了。我苗實認為,經濟學家也一樣,一開始,對各種問題都有獨到見解。但是,日子久了,就習慣了,完全適應了社會,見怪不怪了,自然也就沉默了。尼采說,真正的思想家最最嚮往的是閑暇,與此相比,平凡的學者卻迴避它。因為他不知道如何處理閑暇,而此時安慰他的是書籍。我苗實認為,學者更多是傳承知識,其中只有極個別有巨大原創性思維的人,會成長為思想家。而且,作為思想家,最喜歡閑暇,也最會利用閑暇,做出常人難以企及的事情出來。 113.【苗實:接受現實挺好的】對於人生,走到哪裡,就到哪裡,懂得珍惜貌似不完美的當下,享受目前貌似不完美的生活,就是得到了真幸福。無論怎樣的人生,自己過好了,也就是好的,無所謂標準,無所謂窮富,無所謂高下,無所謂雅俗。貌似不完美,本質還完美。只是我們那雙幼稚的雙眼,被遮蔽了,才如此。如果是雙慧眼,自然另當別論,一定會看到不完美表象背後那實在的完美。佛家講,不分別,不執著,要放下,是一個方便法門,可以幫助我們眾生脫離苦海。為什麼苦,就是因為眾生有不完美與完美的分別心,執著於不完美,放不下,就像晚上睡覺的時候,有塊石頭壓在胸脯上,怎能不苦。其實,所謂的不完美是虛妄,用我們的智慧,把它遮蔽掉,就見到實在的完美了。那麼,石頭搬走了,晚上自然可以睡個好覺。其實,接受現實,挺好的。如果做到了,坦然了,也就是不完美到了忽略甚至根本不在乎的時候,完美就在身邊。說白了,完美本來一直都在,只是自己眼拙,今天才發現而已。佛教微博有言,我們的生命中有他們。恩人,給你幫助。敵人,幫你清醒。友人,與你攜手。親人,伴你左右。貴人,使你添福。能人,治你毛病。小人,使你謹慎。愛人,給你力量。賢人,解你迷津。眾人,助你成功。所以,假期里多看看平時無暇顧及的親朋好友。新的一年,善待身邊每一個人,因為是他們成就了你的人生。有一篇網文《不完美的完美》,是劉墉先生寫的,上面講,我有一個朋友,單身半輩子,快五十歲時突然結了婚,新娘跟他的年齡差不多,徐娘半老,風韻猶存,只是知道的朋友都竊竊私語,那女人以前是個演員,嫁了兩任丈夫,都離了。現在不紅了,由他撿了個剩貨。不知道是不是話傳到了他耳里,有一天,他跟我出去,一邊開車,一邊笑道,我這個人,年輕的時候就盼開賓士車,沒錢,買不起。現在呀,還是買不起,買了輛三手車。他開的確實是輛老賓士,我左右看著說,三手,看來很好哇,馬力也足。是啊,他大笑了起來,舊車有什麼不好,就好像我太太,前面嫁個四川人,又嫁個上海人,還在演藝圈二十多年,大大小小的場面見多了。現在老了,收了心,沒了以前的嬌氣和浮華氣,卻做得一手四川菜和上海菜,又懂得布置家。講句實在話,她真正最完美的時候反而被我遇上了。我說,別人不說,我真看不出她竟然是當年的那位艷星。是啊,他拍著方向盤,其實想想我自己,我又完美嗎,我還不是千瘡百孔,有過許多往事,許多荒唐,正因為我們都經歷了這些,所以都成熟,都知道讓,都知道忍,這不完美,這正是一種完美啊。不完美正是一種完美,我們老了銹了,千瘡百孔,隔一陣子就需要去看醫生,來修補我們殘破的身軀,我們又何必要求自己擁有的人事物都完美無瑕沒有缺點呢。看得慣殘破,也是歷練是豁達是成熟,是一種人生的境界啊。還有這樣一個故事,有個人非常幸運地得到一顆碩大而美麗的珍珠,他卻覺得遺憾,因為珍珠上面有個小小的斑點。他想,若除去這個斑點,它該是多麼完美呀。於是,他颳去了珍珠的一部分表層,但斑點還在。他又狠心颳去一層,但斑點依舊存在。於是他不斷地刮下去,最後斑點沒有了,而珍珠也不復存在了。此人於是一病不起,臨終前,他無比悵悔地對家人說,當時我若不去計較那個小斑點,現在我手裡還會攥著一顆碩大美麗的珍珠啊。其實,我們每個人的腳邊都有彩貝,手裡都有珍珠,只是我們不懂得珍惜,不善於享用,因而錯過了多少好運,辜負了多少美麗。季羨林先生有篇文章《不完滿才是人生》,是這樣的,每個人都爭取一個完滿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內海外,一個百分之百完滿的人生是沒有的。所以我說,不完滿才是人生。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一個人都是孤獨的旅客。對於人類的前途,我始終是一個樂觀主義者。我相信,不管還要經過多少艱難曲折,不管還要經歷多少時間,人類總會越變越好,人類大同之域決不會僅僅是一個空洞的理想。但是,想要達到這個目的,必須經過無數代人的共同努力。有如接力賽,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一段路程要跑。又如一條鏈子,是由許多環組成的,每一環從本身來看,只不過是微不足道的一點東西。但是沒有這一點東西,鏈子就組不成。在人類社會發展的長河中,我們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任務,而且是絕非可有可無的。如果說人生有意義與價值的話,其意義與價值就在這裡。人活得太久了,對人生的種種相,眾生的種種相,看得透透徹徹,反而鼓舞時少,嘆息時多,遠不如早一點離開人世這個是非之地,落一個耳根清凈。根據我個人的觀察,對世界上絕大多數人來說,人生一無意義,二無價值。我在這裡發現了一條定理,年齡大小與處境坎坷同對世態炎涼的感受成正比。年齡越大,處境越坎坷,則對世態炎涼感受越深刻。反之,年齡越小,處境越順利,則感受越膚淺。任何一個人,包括我自己在內,以及任何一個生物,從本能上來看,總是趨吉避凶的。因此,我沒怪罪任何人,包括打過我的人。我沒有對任何人打擊報復,並不是由於我度量特別大,能容天下難容之事,而是由於我洞明世事,又反求諸躬。假如我處在別人的地位上,我的行動不見得會比別人好。走運有大小之別,倒霉也有大小之別,而二者往往是相通的。走的運越大,則倒的霉也越慘,二者之間成正比。我認為,能為國家為人民為他人著想而遏制自己的本性的,就是有道德的人;能夠百分之六十為他人著想,百分之四十為自己著想,他就是一個及格的好人。為他人著想的百分比越高越好,道德水平越高,百分之百所謂「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人是絕無僅有。從歷史上到現在,中國知識分子有一個「特色」,這在西方國家是找不到的,中國歷代的詩人文學家,不倒霉則走不了運。對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屬還是朋友,都應該有一個兩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真者,以真情實意相待,不允許弄虛作假。對待壞人,則另當別論。忍者,相互容忍也。總之,謙虛是美德,但必須掌握分寸,注意東西,在東方謙虛涵蓋的範圍廣,不能施之於西方,此不可不注意者。然而,不管東方或西方,必須出之以真誠,有意的過分的謙虛就等於虛偽。把成功的三個條件拿來分析一下,天資是由「天」來決定的,我們無能為力。機遇是不期而來的,我們也無能為力。只有勤奮一項完全是我們自己決定的,我們必須在這一項上狠下功夫。信緣分與不信緣分,對人的心情影響是不一樣的。信者,勝可以做到不驕,敗可以做到不餒,決不至於勝則忘乎所以,敗則怨天尤人。中國古話說,盡人事而聽天命。首先必須「盡人事」,否則餡兒餅決不會自己從天上落到你嘴裡來,但又必須「聽天命」。人世間,波詭雲譎,因果錯綜,只有能做到「盡人事而聽天命」,一個人才能永遠保持心情的平衡。 114.【苗實:恪守本分的趙大夫】太白山下,眉塢鄉間,有一位趙大夫,看病已經有五十多年了,為人和善,醫術高超。只要是自己能夠醫治的病人,都會得到滿意的服務。方圓幾十里,交口稱讚。他是上世紀六十年代畢業於寶雞衛校,先是在縣人民醫院工作,接著支援農村,回到村醫療站。改革開放後,農村大集體散夥,他就在生產隊自己家裡開了個人診所,懸壺濟世,造福鄉里,三十多年下來,救治病人成千上萬,贏得了「醫者仁心活菩薩」的美譽。常言道,高手在民間。在我看來,趙大夫就是名副其實的民間高手。如果他為了所謂的名利,以他的才華出眾和良好聲譽,完全可以把小診所辦成大醫院,但是他沒有,一直還是那個小診所。如果他為了多掙錢的話,可以適當給病人多開藥,或者宣傳推銷自己,以增加收入,但是他沒有,一直住著舊的磚瓦房,連農村裡普普通通的二層小洋樓都沒有蓋。而且,大家都知道,他診斷病相當準確,而給病人診斷病,從來不收費。由於只是小診所,醫療設施簡單,有些病診斷出來後,只能去大醫院。這種情況,他不開藥,就婉言推託讓病人去大醫院看。也就是說,病,能治就好好給治。條件如果不允許,就立即說明,讓趕快去大醫院,也不耽擱病人。人人可敬的趙大夫,現在已經快八十歲了,身體也不是很好,依然堅持為病人驅趕病痛排憂解難,父母親經常向我誇趙大夫,他是大善人,凡是病人,只要登門,不論窮富高下,都平等對待,服務周到,一視同仁。在這裡,祝願趙大夫他老人家,健康長壽,開開心心。每每想起他對國家民族人民的奉獻,我都要從靈魂深處豎起大拇指,真是佩服得五體投地。這樣偉大的人,安於一處,默默地為社會奉獻一輩子,踏踏實實,無怨無悔。像他這樣的人,越多越好。構建和諧社會,正需要更多乃至千千萬萬這樣的棟樑之才。如果幸運,我希望自己,抱道不曲,擁書自雄,教化大眾,奉獻社會。山西有位趙沖的大學老師講道,知識分子一向以創造或傳播知識為己任,雖然會延伸出其它的欲求,但不能丟了本分。如果說,今天的知識分子群體存在混亂,大多數知識分子個體不合格。原因無它,全因失了本分。失了本分,才會與商人攀比富貴,才會與官員衡量品銜。進一步,才會心神不寧,人不象人,鬼不象鬼。知識分子與商人比富與官員比銜,猶如美人與力士較力,自討苦吃不說,還會亂了陣腳,失了方寸,敗壞形象,貽害後生。學校里,有不少知識分子如同職場的小人,以讀書多為悔,以無知為榮,還以為這樣才能向老闆官員看齊。真是奇怪,做老師的喜歡學生叫老闆,做老闆的喜歡下屬叫老師。很明顯,老闆願意成為有見識的人,屬於正向追求。知識分子願意成為有權勢的人,屬於下流慾念。守不住本分的人,當然不是知識分子。任何人只有守住本分,才能心安理得,才能不卑不亢地做人,知識分子同樣如此。溫家寶總理有一次在一所大學的座談會上對同學們說了一段話,我希望同學們記住六個字——此時此地此身。此時,就是現在應該做的事情就立刻做起來,不要拖延到以後。此地,就是從你們所處的崗位做起,為國家為人民作出貢獻,不要等到別的地方。此身,就是自己應該而且能夠做到的事情,就要勇於承擔,不要推給別人。南懷瑾先生稱,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清,即是如來大乘道。有所謂也錯,無所謂也錯,安心本分祖師禪。一般人根本不知道慚愧,就是儒家講的無恥。每個人都覺得自己了不起,難得有一下自己覺得臉紅,那個臉紅是慚,還不是愧。愧是內心對自己所作所為感到難過,若無這種反省就是無愧。做錯了事,想辦法掩飾,經過了多少年,還要去掩蓋它,心裡不光明,不坦蕩,自己在陰暗中,把光明磊落之心蓋住,所以叫覆。人們都會有這種毛病,這就是修行最大的障礙。一輩子標榜學佛修道,結果搞了半天,到頭來錯用心,不敢面對集貪嗔痴於一身赤裸裸的自己,白白浪費時間而已。
推薦閱讀:

怎樣能讓自己的一生極富傳奇色彩?
人生九則,激勵你,鼓勵你。讓你走向成功!
人生不抱怨勵志感悟的句子
人生四得
人生的厚重

TAG: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