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男孩大多不主動追女孩了」?

作者:小雲子,作者授權早讀課轉載。

公眾號:FooAds(ID:fooadscom)

編輯:Dva

前段時間,在知乎上有一個熱門話題:「為什麼現在男孩大多不主動追女孩了?」

當然,後來它又被編輯過,改成了新的名字:

這個問題有很高的關注量,說明大家都還挺關心這個話題的。

而它之所以會如此吸引人們的眼球,就是因為這個問題打破了人們的常規認知:一般情況下,男生會比女生更加主動。

而知乎上的回答呢,幾乎都是從情感方面入手的感性分析,並沒有指出問題的本質。

如要深入研究這個問題,首先我們就應該分析:

為什麼男生一般比女生更加主動?

其實,不僅僅是人類,在自然界中,絕大部分動物也是這樣的:為了吸引雌性,雄孔雀正在主動展示自己的英姿。

為了吸引雌蛙,雄蛙正鼓起氣囊,高唱情歌。(ps,一般只有雄蛙才會叫,雌蛙叫的很少,並且聲音較小)

雄鹿為吸引雌鹿,正與情敵酣戰。(ps,雌鹿在遠處評估它們的實力)

所以,我們不妨把剛才的問題的範圍再擴大一點——為什麼雄性動物普遍更主動追去雌性動物?

在正式回答前,先來看看別人的答案:

有人說:「是因為雄性動物的荷爾蒙分泌的更多,交配意願更強烈。」

這其實是很表象的回答,因為它並沒有說明為什麼雄性動物的荷爾蒙分泌更多。

有人說:「因為雄性必須保證新生的是自己的後代,即自己的基因能夠得到遺傳。而雌性沒有這個憂慮,只要是自己生的就是自己的後代,基因得到了遺傳。」

這種邏輯也不合理,只是在拿現象(雄性更主動)來替代本質,算是廢話。

有人說:「因為現在是男多女少,「資源」稀缺。」

這也不是根本原因,就拿獅子來說,雄獅的數量明顯少於雌獅,但始終還是雄獅之間在相互廝殺,以求得雌獅的青睞。

其實,真正的玄機就在於兩個字——風險。

一、兩性的「風險論」

要想研究透徹,就得從生命的本質出發。

佛洛依德說過這樣一句話:「人類的一切行為都是為了性。」

先別忙著反對!如果把範圍擴大一點,並且稍微委婉一些的話就是:

「生命存在的意義,在於基因的延續。」

的確,每個物種都會很自然的把自己的基因信息傳遞下去,否則也就不會有這些物種了。而其他所有的行為,比如捕獵,進食,學習,工作,社交等都是為了確保自己能在大環境中存活下來,並以此提高基因延續的可能。(即使是子孫滿堂的老年人,還是會有「延續基因」的衝動)

按照這種說法,建立兩性關係的目的就更加明確了——繁衍後代。

不過,在自然界(或者人類的遠古時期),就「繁衍後代」的整個過程來說,雄性動物往往比雌性動物來得更加輕鬆,它們「完事兒」後就沒其他太要緊的事了,最多也就是守護在雌性動物的身邊照顧一下。有些雄性動物甚至根本不需要承擔任何責任,比如藏羚羊和大部分爬行類動物。

但雌性動物就不一樣,她們要承受更大的責任,以及隨之而來的風險。

在懷孕期間,雌性動物會比其他時候更加虛弱,行動更加遲緩,更容易遭受其他動物的攻擊,身體也更容易出各種毛病;在照顧下一代的時候,雌性一般也會比雄性花更多時間和精力。

所以,出於對這些風險的顧慮,雌性動物在選擇配偶的時候會更加謹慎。她們一般都是以觀察者的身份在一旁看著,對眼前的雄性動物進行各方面的評估,很少主動獻身。(那些主動獻身的,由於在選擇時欠考慮,選到劣等雄性的可能性就更高,而這種劣等基因能遺傳下去的可能性較小。所以,能遺傳下來的,大多都具有「矜持」的特徵)

而雄性為了延續自己的基因,就會主動想盡辦法降低雌性動物對風險的感知(如果它們再不主動,那整個物種也就不存在了)。

比如孔雀會秀羽毛,青蛙會秀歌聲,雄鹿會秀戰鬥力,這樣來表達自身的實力,其實就是在說:「親愛的別擔心,有我呢!」

當然,人類的表現形式就更加多樣了,除了可以和動物一樣秀身體素質,還可以秀財產,秀學歷,秀地位等。

所以大家才會說「女怕嫁錯郎,男怕入錯行」,都是從風險的角度出發的。

不過,這種「兩性不對等」的關係正在發生著變化。

二、男女越來越平等

好了,回到當今人類的社會,再來看看最初的問題:

「為什麼現在男孩大多不主動追女孩了?」

的確,相比於以前,現在的男生似乎沒那麼主動了,反而是越來越多的女生更主動,而且也不一定是「女追男隔層紗」了,其難度似乎也在變大。

這又是為什麼?

其實問題的本質還是在於「風險」二字。

一方面,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各項保障機制的完善,人們的基本生活逐漸有了保障,不需要像遠古時期一樣時刻擔心自己會被餓死,更不用怕被天敵吃掉,能被感知的風險越來越小。

另一方面,道德和法制的建設,以及信息的高度透明,也使男性需要對自己不負責任的行為付出更高的成本與代價,這也能降低女性對風險的感知。

這就是為什麼在發達的國家,或者社會保障機制相對完善的地區,男女關係就會更加平等,面對兩性問題也更加開放,根本原因就是社會降低了整體的風險水平。

舉個直觀的例子:

在相對落後的地區,或者思想較為傳統的人看來:男女雙方約會吃飯,都必須由男性來買單。這就是男女關係不對等的直觀表現。(ps,也是直男癌的直觀表現之一)

而在相對發達的地方,比如日本,荷蘭,英國等發達國家,或者就今天的北上廣深,男女AA制是非常常見的現象,有時就算女性來買單,大家也不會覺得有什麼奇怪。

甚至還包括情色文化,為什麼多是出自歐美日韓港?怎麼不是朝鮮?就是因為歐美日韓港都是發達國家和地區,相對完善的社會保障機制降低了人們的感知風險。(當然,你也可以理解為這些人吃飽了沒事做,找刺激...)

那麼,說了這麼久,影響人決策的究竟有哪些風險呢?

在營銷學裡,顧客對產品的感知風險一共有6種,如果我們把「找對象」當成營銷類問題的話(如何讓對方接受自己),那也存在這6種感知風險:

1.功能風險:擔心「產品」不能達到相應的功能(比如養育下一代的能力)

2.身體風險:擔心使用「產品」之後對自己身體不好(比如會長妊娠斑)

3.財務風險:擔心使用「產品」之後,在經濟上無法承擔(比如交不起奶粉錢)

4.時間風險:擔心使用這個「產品」後不滿意,想換一個,但這需要花很多時間(比如守寡三年)

5.心理風險:擔心使用這個「產品」,會給自己的心理帶來負面影響(覺得自己做決定太草率)

6.社交風險:擔心這個「產品」會讓自己在人際交往中變得難堪(比如被認為水性楊花)

而以上所有的風險,隨著社會的良性發展,都能被降低甚至消除:

1.功能風險

以前的女性可能會擔心男性各項素質不好,沒有養育下一代的能力或責任心,就會出現賣兒賣女的現象。而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對道德與責任也更加重視,人們普遍也都有最基本的養育後代的能力,就更不用說那些發達國家還有各種補貼政策了。

2.身體風險

以前的女性會擔心自己在懷孕期間,身體會出現各種不適,分娩的過程更是充滿痛苦,甚至會危及生命。而現在,隨著醫療保健行業的發展和普及,這種風險也在逐漸減小。

3.財務風險

以前的女性擔心自己生育後,沒有足夠的經濟實力去撫養後代。而現在,尤其是發達國家,社會對下一代的關注程度有了質的飛躍,就拿日本來說:在2009年,按照民主黨計劃,在日本每個孩子每年都可以獲得3400美元的政府補貼。當然,這種風險在中國依然沒有被當局很好地解決,所以,可能就需要男同胞們更加努力了...

其實以上三點在物質方面的保障,已經在很大程度降低了女性選擇配偶時的感知風險,足夠促使她們降低自己的門檻,甚至主動追求男性。而隨著這種現象的普及,整個社會的觀念也會隨之改變,進一步催化反應:

4.時間風險

在以前,女性如果想換一個男性配偶,往往需要花費很長時間。比如以前喪夫的寡婦,一般都需要三年守寡(甚至還有被要求終身守寡的),這就迫使她們在選擇配偶的時候會更加在意對方的身體條件,是否有疾病或是否從事危險行業等。現在就不一樣了,並沒有法律要求女性一定要守寡多少年,更不需要從一而終。

5.心理風險

在以前,如果女性在選擇配偶時過於草率,或者主動追求男性,可能會被認為是「水性楊花」。而現在不會,因為已經有不少人都這樣做了,所以就不需要承受什麼心理負擔。

6.社交風險

這個就更沒什麼好說的了,現在即使是潘金蓮,也能大搖大擺在街上走來走去。所以,女性更不會擔心自己選錯了對象又想反悔,從而被社會拋棄。

所以,並不是說主動追求女生的男生變少了,而是主動追求男生的女生在變多。而這一切,都標誌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思想越來越先進,並沒有什麼好擔心的。

最後,一張圖總結本文主要內容,另外,再做一些小預測,比如:隨著我國社會保障機制的完善,以後不想生小孩的人也會越來越多,跟現在部分歐洲國家一樣…

註:本文只是從延續基因的角度去看待男女關係,作者本人並不支持物化女性,也不質疑情感本身的美好,請勿上綱上線。

推薦閱讀:

男孩由丑變更丑是什麼樣的感覺?
怎麼做一個心機boy?
如何教育剛上初一的小孩,包括三觀的引導?
4歲男孩因車禍失去雙腿,用盆子走路,孩子的笑容讓媽媽天天以淚洗面
為什麼可愛男孩會變成糟糕丈夫?

TAG:女孩 | 男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