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校園暴力應注重更多細節
本該內心柔軟、純真的孩子,如何成為令人觸目驚心的施暴者?他們經歷了怎樣的蛻變過程?沒有這樣的「還原」,恐怕「拯救」就無從談起。
最近,有關校園暴力的新聞頻頻見諸報端。每一起校園暴力事件被曝光後,在引起眾怒的同時,也引發各方討論。有介紹國外在防治青少年暴力問題上的經驗,有呼籲在刑罰上對低齡重罪作出回應,有從社會教育角度進行建議等。可以說,基本上囊括了在應對類似事件上的可以期待的辦法,但卻並未阻止事件的繼續發生。
問題到底在哪?有一個細節值得注意,這類事件中的絕大多數當事人,包括施暴者和受害者,都處於一種「隱身狀態」。他們要麼被描述為未成年的學生,要麼被強調已經不屬於在校生,要麼被回應稱已經接受心理治療或心理干預。
必須承認,當事人的「失聲」,與雙方的未成年人身份有重要關係。比如有可能是在家人的保護下拒絕接受採訪,也有可能是媒體從新聞倫理的角度而主動選擇迴避。但從檢討事故發生機制,真正讓未成年雙方都能從「暴力陰影」中走出來,乃至讓社會更好地吸取教訓,聽取當事人的聲音,了解他們的行為動機,是必不可少的。本該內心柔軟、純真的孩子,如何成為令人觸目驚心的施暴者?他們經歷了怎樣的蛻變過程?沒有這樣的「還原」,恐怕「拯救」就無從談起。對於這些未成年人而言,在當前刑法懲戒難以介入的情況下,他們最終基本上還是要回歸家庭,回到他們「熟悉」的成長環境。那麼,對他們的「改造」,就必然離不開對這種具體環境的干預。
譬如,浙江慶元初中生暴打小學生事件之所以發生,就可能與一起未成年人參與的偷盜事件有關。一群不到14歲的孩子為何會成為偷盜者?偷盜行為很可能與暴力存在著內在的聯繫,但卻被各方忽視了。被打男孩的單親父親稱自己無權無勢不想追究打人者的責任。那麼,家長所承受的強烈「弱勢感」與單親家庭背景,與孩子淪為「被害者」之間又有怎樣隱秘的關聯?而在四川樂至女孩被「扒衣合影」事件中,4名施暴者中僅1人為在校生,低齡離校又是如何發生的?包括公共圍觀和曝光之後,對他們及其家庭又將產生怎樣的影響?這些其實都有可能是孩子暴力化的「前兆」與導火索,如果僅僅只是大而化之地談嚴懲與教育,而對具體原因予以迴避,顯然無助於對個案的化解。
沒有可以複製的青春,同樣沒有完全相同的校園暴力事件——儘管其中或許有著太多的共因可尋。因為,每一起事件中的「主角」,若總是面目模糊的「施暴者」與「受害者」,很可能意味著對他們的拯救與干預是隔靴搔癢式的。事件成因越複雜,在尋求解決辦法上,越需要耐心和見微知著,如此才能真正找出規律與破解良方。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