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真理之言

我喚大地為證,今日大地將見證,悉達多如何戰勝摩羅。 大地的存在象徵著:我們,能在對立的事物間保持正中,內與外,喜與悲,都是一體的兩面,因慾望而感歡愉,終以悲傷結局。 生命的意義,眾生皆應明悉,喚醒覺知,遨遊天河,但你必須腳踏實地。 我明了了:喜悅與悲傷、白晝黑夜、善行惡行、真實與虛幻,但其中關鍵,在於中道,那是生命之源,存在於每人的覺知,不在身外。 過去,我曾見識繁花無數,而今,才真正從一朵花中看到了世界。 我醒來之時,自然將因我而變,今日是如此的寧謐安詳,似乎,內心的思緒盡消失不見,有如空中翱翔之鳥,脫出牢籠,自由自在,了無掛礙,邁出那羈絆多年的黑暗。我長眠已久,如今終於醒悟。因我醒來,人類與眾生,也隨我醒來,大地之上,和平與安寧,將行於世間。 我們吃橘子的時候,並沒有集中精神去感受它,對我們來說,橘子是不真實的。如果橘子是不真實的,吃橘子的我們也是不真實的,這就是不專註。如果我們享用橘子時,能全神貫注,那我們和橘子間,就建立了一種聯繫。 當我們不集中精神吃橘子時,我們的意識,會在腦海中不停地湧現。我們擔心未來,悔恨過去,因此,在這一刻,專註吃橘子就顯得重要。 你們能這樣做,你們也是真實的,能在橘子中看到一切,是不專註的人無法看到的。覺醒的人,能從一隻橘子中,看到它整個生命的歷程:橘樹,春天的花朵,照它生長的陽光,滋潤它的雨露,自然萬物都在其中。這個橘子,就像我們的人生,告訴我,這橘子有多少瓣?同樣的,我們一天有24小時,都要全神貫注,好比專註享用每一瓣橘子, 專註於當下的每一刻,不追憶過去,不妄想未來,僅僅,安住在當下的每時每刻,你如此生活,就了解了自己與他人,沒有什麼不同,明白了這些,我們將友好慈愛的對待他人,有了關愛,人們就能相互包容,也懂得了我們,他人和世間萬物,是一種能量,一種來源。 你的心專註地投入到這一刻,不念念追憶過去,不沉浸在未來的幻想中,活在當下吧,就是身心都投進此時此處。真理之言(二)(原劇第35) 摘錄自《佛陀》第35集字幕(原創:三無字幕組) 至高真理,可以獨自證得,而證悟,需躬親踐行,如果你達到了,就意識到一切都是簡單明了,意識到寬恕,即是解脫。 我找到了解脫之道,現在至福之門已經打開,這是每個人的財富,我要喚醒尚處混沌中的人,喚醒他們的思維。 我已身處世間的萬物中,與之合為圓滿一體,美麗,凈妙,簡單。 無明而有苦,誤解、憂慮、貪婪、忿怒、傲慢、妄想、嫉妒、恐懼,都是源於無明, 幻象,則與之相反,此乃兩性,守持中道,不偏不倚如北極星,不餓己身,亦不耽於慾望,專註中道。 如果,認識到邪惡只是摩耶幻象,那一切煩惱自然熄滅。我們便能體會愛與包容,這兩種感覺本質相同,有如此感受,再無怨恨。即使殘忍對待我們的人,也能試圖理解。當智慧之門開啟,只有寬容常伴。 禪定中,思想產生了幻象,智慧,將真理與事物剝離,將我及他人加以區分,並以這種分別誤導我們的生活。 人們常為情感所困,而貪婪,令人遠離真理。 在由生至死的輪迴中,我們畏懼疾病與死亡,這隻會增長我們的無知與恐懼,因此,須破除一切幻想, 一旦,從幻想走出,那生命也將自由,脫離囚籠,清凈,沉定與平和。 四聖諦,即真理。 第一,無可避免,苦,如影隨形; 第二,苦之集聚,執著他物,而無饜足,其終歸易散,又以何為憑; 第三,解脫之道,在於意識思辨,專註自身,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方至和諧圓滿。 第四,有一條道路,可引領我們遠離諸苦,達至真理: 八正道:通過正見,正思維,正念,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定,指導我們的行為。 吾,即佛,吾,即法,將令眾生涅槃解脫。 如蜘蛛輕吐蛛絲,編織美麗的網,而大自然,創造世間萬物,它的美無有盡頭。任何想聽聞真理之人,我們的法門為他敞開。不因他的種姓,而加以區別。 當欲求由心而生,我們都以為滿足它就會獲得快樂,而夢想成真之時,我們的心又空虛如昨,知道為什麼嗎?生起慾望,就像在做一個夢,一旦得到滿足,就失去了那個期待已久的夢, 生命的瞬息,如指間水流,忘記塵世的慾望幻想吧,不隨你生死,給不了你任何東西,畏懼生命流逝,先要否認它的存在,去捕捉那個潛藏的"我"。 人之所見,都是心的選擇。 任何事物的過度,甚至快樂,最終都是痛苦。因此,要秉持中道。你將看到事物本質,獲得無上的寂靜。 所有世間的生命,皆有學習至上真理的權利,只要,能踏出第一步。砍去你的傲慢,將自己的身心交付給老師。《佛陀》第36集字幕(原創:三無字幕組) 佛陀答疑: 迦葉問:那些宗教的儀軌、神通和祭供,它們都有用嗎? 佛陀問:如果有人,想到河的另一邊去,他該怎麼做呢? 迦葉答:要是河水不深,他就趟過去,要是水深,那就划船渡河,或者,游過河去。 佛陀問:如果他,不想趟過河,也不想游過河,也不想划船渡河呢,那他只能向神靈祈禱,河的對岸能出現在他腳邊。 迦葉:這種人我們叫他傻瓜,大傻瓜。 佛陀:同樣的,如果一個人用智慧降伏了慾望和無知,又怎會找不到至高真理和解脫之道呢?一味祭祀或獻祭,他只會永遠停留在原地:他起步的地方。 真理之言(四)《佛陀》第37集字幕(原創:三無字幕組) 我已知善法,非己獨享,天下眾生皆可行持,我得以悟道,經歷了極艱難的考驗,慾望,嗔怒,幻象,貪婪,飢餓,種種顯現在我面前,而我堅住不移,並無動搖。我曾誓言,不惜生命,要證悟無上真理,最終,我獲得了究竟的真理。 整個自然渾然一體,被看不見的線相連,若您秉持善行,如海浪歸於岸邊,時間推移,善業力將生世相隨,直至覺悟。反之,若做下惡行,亦將多生累劫感受苦果。成為下墮之因。如果專註於當下的每一刻,保持平靜安然,將找到內心的中道。不覺悲,亦不覺喜,擺脫業力流轉的束縛,終證得無上真理。 佛陀問:若是對陽光,如何測試它的熱度呢? 阿闍世:這很難說。 佛陀:簡單,非常簡單,世間萬物獲取熱量,是根據自身的需要。草葉儘力生長,也高不過向陽花,棕櫚也是如此。 阿闍世:棕櫚為了獲取陽光,可以長得很高。 佛陀:你說的很對,樹木強壯且寬廣,棕櫚常高入天際,直插雲霄,意味著,自然法則就是成長。 佛陀:世間萬物,有生必有死,這是自然規律,不論老與幼,智者或愚夫,人人皆有一死,如果,我之前告訴你這些,你會相信我說的嗎?明月懸於夜空,就像這無上的真理,每晚升起,日日漸盈,直至圓滿。圓滿後又漸損,終不見蹤影,又周而復始,但它並沒有消失,不過藏在我們視線之外,你的兒子沒有死去,只是 ,活在你的心裡。 婦人:是啊,他的一顰一笑。 佛陀:你冷靜下來,就理解了這些,生命的真相,如人之倒影,苦會伴隨我們的一生。而苦之根源,是對外境的執著。你也懂得,事物皆不能長久。 婦人:尊者,我要怎麼才能解脫? 佛陀:解脫的關鍵在於轉變自心,不論,悲傷降臨,或是喜訊登門,都該在兩者間保持中正。以此而行,痛苦桎梏自解,將了知無上真理。隨著內心思維的增長,你會明白,生與死,聚合,別離,非二,而為一。 真理之言(五) 本文摘錄自《佛陀》第38集字幕(原創:三無字幕組) 舍利弗:您從禪定中得到了什麼,老師 佛陀:什麼都沒有,脫離嗔怒,脫離悲傷,無憂,亦無恐懼,不懼衰老,而後,戰勝了死亡,我的比丘們,我所重視的是一切正行。林中起火,為了持續燃燒,火焰會吞噬沿途的所有植物,吞噬的越多,火苗則燃得越旺,而惡行亦是如此,憤怒,焦慮,貪婪,恐懼,利用我們的燃料,不停地灼燒,仇恨與貪婪之火,永不會止息,直到我們脫離輪迴。假使有人只著眼於物質享受,在生活中儘力獲取更多的錢財,而他的內心,反在糾纏的矛盾中,愈陷愈深,永不滿足,心有戚戚,日夜不得安寢。這些財富消失了怎麼辦?而如果有人能斬斷這些束縛,他既不會擔憂未來,也不承受過去的負擔,平衡自我,專註生命的當下,守持中道,最終,體會到這世間真正的喜悅。 全勝:您所傳授的是什麼?所依原則又是什麼?就我個人而言,我不相信也不依賴任何原則。 佛陀:您確定?您真的不相信 所謂的原則嗎?您相信,您能夠無信仰地生活下去嗎? 全勝:您是在玩文字遊戲。 佛陀:不,這是您智慧的遊戲。 全勝:我的信仰,或非信仰,並不是問題,我只是在問您的原則。 佛陀:如果一個人始終堅持任何原則,他終將失去心靈的自由,變得刻板而獃滯,盲目地遵循這些成見,認為自己的信仰才是真理,對別類事物加以否定,此時,思想的自由也就不復存在,一種見解佔據上風,人的心念受到抑制,而衝突與對抗也隨之而來,盲目的信仰,甚至是非信仰,又愈加抑制。思維是極其強大的,它可以完全將你掌控,而這樣的執念,是修行道路上最大的障礙。如果被它困住,那真理之門,永遠不會敞開。 全勝:如果人們遵循你的教導,還會受到束縛嗎? 佛陀:我所講的,源於自己的感受。我的道路既非原則,也非哲學聖典,只是純粹的感受,亦是無上真理。 全勝:但是佛陀,若有人將您的道路視為原則呢? 佛陀:我的道路,乃是實踐。既不可依止,也無法崇拜,或是,不結合自己實際來追隨,我的知識,就像一條小船,可以用來渡河,但渡過河後,還要將它頂在頭上帶走嗎? 全勝:我想為您行觸足禮,可總有一種感覺,讓我低不下頭。 佛陀:情感有三種之分,喜悅,悲傷與平靜,這三種情感,駐留在我們的身體和思想中,情感,如波浪升起,而後又歸於平靜。我認為,首先,審視情感的深度,理解,了解它們,去追尋它們從何處而來,不論是快樂或是悲傷,都要去尋找,它們的起源,而抵達源頭時,只會發現,一切皆是虛空,所謂虛空,就像這青色天空,雖空空如也,卻能包繞下界萬物。 全勝:像一塊布。 佛陀:繼續依此練習,慢慢地,你會發現,曾經的波浪漸息,那無上的寂靜,在我們內心深處,將不再受到擾動。深入地探究,也就能明白,謬誤所在。最為堅不可摧的,同樣是脆弱易逝。而無明是一切煩惱的根源,我的見解,即通過禪定,禪定可消解無知,禪定以外,祭祀,禁食,還是獻祭,或其他種種均不可行。你沉睡的太久了,全勝。醒來,起身,認識自己吧。 全勝:您就是我的鏡子,佛陀。與您交談後,我第一次意識到自己的信仰是如此膚淺。您讓我不再盲目地生活,請允許我加入您比丘的行列。 真理之言(六) 本文摘錄自《佛陀》第39集字幕(原創:三無字幕組) 某女:荒唐啊,你毀了我們的家庭,人們還都說你是聖人,我丈夫出家做了比丘。 某男:你就是個騙子,你的比丘就會展示神通,誘惑年輕人去做比丘,像你這種騙子必須得重罰,你不是教人慈悲嗎,可你自己,你有一點慈悲心嗎? 佛陀:朋友,如果你贈給鄰居一份禮物,可他拒絕接受,那這禮物該是誰的呢? 某男:當然是我的。 佛陀:同樣,你對我說的話,我也不接受,最終還會歸還於你,辱罵是惡行,它不會得到回應,只能像迴音一樣,讓惡語回蕩在你的心中,就像,人不能脫離他的影子,同樣,惡行也不會離開做它的人,它們還會回來,加重你的痛苦,我想說只是醒悟,認識你自己,邪念,惡行,都會慢慢地消失。 某男:您真了不起!您以祝福回應惡語,真是了不起! 佛陀:你我之間,沒有任何不同,我已經醒悟,你也有醒悟的那天。 庵婆婆梨:最近有些事情困擾我,這些浮華的生活,美貌還有名利,都很重要嗎?如果有一天它們都消失了,會發生什麼? 佛陀:容貌終會色衰,庵婆婆梨。生命中沒有恆常之物,而這樣的無常,使內心時處患得患失,用具和財富可能並無價值,但對美好事物的依戀執著,將我們緊緊地束縛,生起了我慢,並令其滋長,卻只是過眼雲煙,當你進入禪定,會發現,所執著的一切不過是鏡花水月,你的悲傷在慢慢消失,而獲得的喜悅,死亡也無法奪去,更何況是衰老。 庵婆婆梨:我會遵循您的教導,請到我的芒林宮看看吧,我等著您。 佛陀:我會去的。 宰相:您與婆婆梨交談時,平靜自如,不為美貌所動,您的心念超越常人,如此美麗的女子來到比丘面前,他如何能表現得像您一樣? 佛陀:美麗或醜陋,同樣由五元素組成,與世間萬物並無差別,宇宙之簡令人驚嘆,如果我們以藝者的眼光看待,那世間萬物,亦無美醜之分,這雲,這風,這光陽和水,秋日佳木,和這迷人的竹林,都是美麗的,只是我們,未曾注意到它們的美,而最動人心神的,是女子之美,男子若被女子美貌吸引,那男子將偏離自己的道路。如果你深入意識深處,所見外物,就不會再吸引你,而令你保持冷靜,不屈服於妄想。 舍利弗:那什麼是美呢,佛陀 佛陀:美亦是無常,它從不帶來悲苦,那慈悲,自由之心,不為任何事物束縛,這顆心,感受到寂靜與喜悅,即是至高真理,只管去實踐吧,這扇門,為每個人敞開。你只需邁出那第一步。 舍利弗對宰相:感恩您!因您的好奇,我們懂得了美。 宰相對佛陀:我是受命而來,可看看,發生了什麼,我來帶佛陀回迦毗羅衛,現在卻想留在這裡,加入您的僧團,做您的比丘,您會讓我做比丘的,對嗎? 佛陀:當然!待回到迦毗羅衛後。 真理之言(七)(原劇第40) 某男:我是個粗人,尊者,我還能活在世上,這條命就是您給的。 宰相問:你曾見過佛陀嗎? 某男:搖頭。我見錢眼開去殺頻娑婆羅陛下,被當場抓住,陛下本可以將我處死,可他對我放下了劍,還說放我一條生路,因為他答應過老師佛陀,不再任意殺伐。我要皈依您,上主啊!有您的庇護,我能得到解脫。我永遠不會再舉兵刃,再去殺人了。原諒我這罪人吧,上主。 佛陀:當你覺察到,自己犯下罪惡的時候,那時,你就已經走上了自我解脫的道路。 佛陀:請您二位回返迦毗羅衛,為大家傳信,我將和我的比丘一同回去。 宰相:我對佛陀的敬服越來越深。他是那麼平和,就像白雲拂過天空。 佛陀:戰勝憂慮,戰勝貪慾。 宰相:我為慾望奔波了半生,可看到您,您全無羈絆,這世間之力怎能束縛於您。我希望能皈依您,做您的比丘,您回到迦毗羅衛,請一定收下我。成為您的比丘,我的人生才得圓滿。車匿,你不願意做比丘嗎? 車匿:我怎麼能做比丘呢,我是車夫之子。 佛陀:不,車匿,在我的真理之道,不分膚色,不分種姓,這些偏見,是現世的產物,與無上真理絕無關聯。 車匿:即使可以,我也不能做比丘。 佛陀:為何呢? 車匿:沒有耶輸陀羅夫人的准許,我不能擅自決定,我在林中和您告別回到迦毗羅衛,傷心不已,耶輸陀羅夫人儘管心如刀割,還時時在寬慰我,她是陛下和王后殿下唯一的依靠,為羅睺羅既做母親又做父親。在這最艱難的時候離開她,我做不到。 佛陀:你們在追尋真理的路上,都有所犧牲。我虧欠耶輸陀羅。 佛陀:人們出家做比丘,可曾見過,獨以心念為比丘者? 舍利弗:沒有見過。 佛陀:看啊,他就在那,偉大的比丘啊。(佛陀指著車匿的背影而言) 凈飯王:悉達多,我的兒子,你還好嗎?孩子。 佛陀:萬安,父親,您是來帶我回宮嗎? 凈飯王:是啊,當然了。車匿,快來,來吧,孩子。 佛陀:我不乘車,和比丘們一起步行過去就是。 凈飯王:我以為你一回到迦毗羅衛會先到宮裡,激動的見我。你母親為你準備了很多美味。可我從來沒想到會看見,堂堂迦毗羅衛的王儲,竟然要在窮人家乞求施捨。 佛陀:父親,我是比丘,不再是王儲了,我不是孤身一人,我的弟子,我的比丘們都與我同來,和他們一樣,我也要為自己乞食。 凈飯王:這可不是釋迦族的傳統啊。 佛陀:釋迦自有傳統,而對於比丘,也是要奉行的準則。乞行,是一種精神的修習,使我們學會謙虛與平靜,比丘眼中,貧窮富有無有分別,我的道上眾生平等,三界生靈,都有權利學習那無上的真理,得到智慧與解脫。乞行並不是自我貶低。相反,給予布施的人,慈悲與修為卻能得到增長。對他們而言,是一種修行途徑。要相信,不止我可以,人人都有這樣的能力。 凈飯王:但人們還是認為你在討飯啊,孩子。 佛陀:這其中差別甚巨。乞討之人,是為了逃避責任。 凈飯王:所以你和比丘們彙集一切力量,給每個人打開解脫的大門。 佛陀:是啊,父親。尋求施捨,我們內心深處的傲慢自大,隨之捨棄。而對於施捨者,也是他們斬斷物慾,洗脫罪行的方式。真理之言(八)(原劇第41) 閱讀 56 開卷有益 耶輸陀羅:有個問題,一直折磨著我,我可以向你請教嗎? 佛陀:對你,我無問不答。 耶輸陀羅:請告訴我,你是如何做到這些的?住在森林裡,承受這些痛苦,請告訴我吧。難道你不能接受俗世,要奉行禁慾才成正覺嗎?那我不會阻擾你的路。 佛陀:耶輸,女子身處眾多束縛之中,也能得到解脫,但女子和男子的心思卻是有所不同,水不經陽光蒸騰上升,就沒有雨水的形成。我必須斬斷與塵世的聯繫,以諸苦試煉身體,抑止內心的雜音,在獨處之中,將內心降伏,為自己解答,關乎生死的疑問。內心既已解脫,我得成正覺,這無上真理,非我獨有,更屬於芸芸眾生。 耶輸陀羅:這麼說,你不會留在我和羅睺羅身邊了? 佛陀:耶輸,如果我只顧你二人的悲傷,那些世間受苦眾生該怎麼辦呢?這整個世間就是我的家。你非常偉大,耶輸,你不要限制自己。我們因燃燈佛賜福,得以生世相連,而這一世,又有你的堅忍,你的耐心,我方成正覺。我實是虧欠於你。 提婆達多:跟你兄長說說,這七年,你都學了些什麼呢? 佛陀:寂靜 提婆達多:和平?(理解錯誤),嘴裡愛說和平的,都是那些不能用劍取勝的人。 佛陀:你征服了整個世界,卻連自己的心也不能奈何,算是勝利嗎? 提婆達多:那你又贏得了什麼? 佛陀:我離去不為贏取,而是為了失去。 提婆達多:為了失去? 佛陀:是啊,失去了嗔怒,失去了貪婪,失去了嫉恨,失去了憎惡。如今我一無所有。到達了寂靜的彼岸。 提婆達多:懂了。你的意思,你平靜得很,而我,活在憤怒之中咯。 佛陀:這是你所言,嗔怒給你帶來了痛苦。 提婆達多:我不過是爭執幾句。 佛陀:爭執便帶來嗔怒,使人停步於真理面前,僅僅為了自我保護。 提婆達多:我……我沒生氣 佛陀:那是極好的,嗔怒,就像在掌心點火,我們總想把它扔給別人,可在此之前,卻會先燒了我們自己。 凈飯王:你做了什麼啊?孩子。我允許難陀做一月的比丘,可你……讓我孫兒羅睺羅也做了比丘嗎?你就不為我們想想嗎?當年你離家棄絕,我是日夜煎熬在悲苦之中啊。你無所不知,我這樣常人的感受,你必然也了解,我是行將就木了,父子,祖孫間的聯繫,就是我的命根子,我只求一事,以後你要為孩子披剃前,一定得有他們家人的允許才行。 佛陀:父親,羅睺羅堅持加入僧團時,我作為父親,未有絲毫猶豫。 凈飯王:因為你已經選了這條路。 佛陀:這條路上,只有兩種錯誤,第一,半途而廢,而第二:從未開始。羅睺羅已然邁出了第一步。我的道並非眾學,亦非嚴律,我的道,即自我覺知,自我感受。 凈飯王:那你人生的覺知和我們相比,有什麼不同呢? 佛陀:我已經醒來,見識了生命的奇觀,與眾生和諧相處。眼中是世間的種種色彩,我內心無欲,亦無恐懼。 姨母:你解脫了,再無束縛。 佛陀:父親,我尋到一條將生命從諸苦中解脫的道路。我證得的道理,怎能不將其授給我的家人?而羅睺羅和難陀呢,也能走上這條路,並付諸實踐,那無上真理,也將為他們所得。而這真理,便是我的遺物。我會毫無保留的授與眾生。真理之言(九)(原劇第42) 閱讀 49 開卷有益 點擊此處下載高清視頻全集 大臣:我們如何學習政論與治國之道呢? 佛陀:王國,無需治理。 大臣:請您詳述 佛陀:首先,諸位作為統治者,必須懂得,控制自己的情感,喚醒內心的友愛,父愛,與兄弟之愛,因業力輪轉,坐上一國主位,更要盡己之力,拭去人民的淚水,療解他們的憂愁,您在家中,每日身為人父,做著同樣的事情,又為何,身為統治者時,不能生起父愛呢?因為,您將自己與子民視為君臣,故,有此一問。如何成為傑出的統治者,作為父親,不會有這樣的疑問。從父親的角度看,與子女,是以親情維繫,因而應樹立這樣的情感,我即人人,天下憂,即我憂,既已肩擔王者之責,就要一視同仁,為天下謀求福祉。珍惜手中的權利吧。身體的病痛與憂愁,是人必然要經受的。您若能創造,理法公正的社會,便能使人民,時刻生活在喜悅之中。 大臣:這一刻,我永遠不會忘記,您點醒了我。 王叔:您帶我們走進了光明,無論您走到哪裡,都會為世間帶去光明,您應該作為釋迦國王領導我們。這對臣民都是好事啊。 佛陀:多謝諸位美意,您們希望我治理釋迦,能通過政論教法,為臣民造福,難道不希望我,造福天下的人類嗎?假使我,成為釋迦國王,也就將己身,深鎖在釋迦國土之中,而現在,人人皆可皈依於我,我也屬於全人類,我會謁遍諸王與轉輪王,指導他們依真理之法,治理王國。 佛陀:請給施捨 農夫:施捨?你為什麼要求施捨呢?你有手有腳的,怎麼不自己好好乾活,自己謀生呢? 佛陀:我和您一樣,也是農夫,我也要耕作勞動,獲取收成。 農夫:是嗎?那你說說,你怎麼做的? 佛陀:我的人生,是我的農田,我用懺悔和禪定澆灌田野,而無上真理,就是我的作物,我得到的收成,會分發給大家。 須達多:那我們得到您的收成,又會怎樣呢? 佛陀:得到它的人,將從諸苦中解脫,證無上真理,究竟涅磐。 須達多:您的大名? 目犍連:釋迦牟尼佛陀 須達多:您就是那位得成正覺的智者嗎? 農婦:救命啊救命啊,我們房子起火了,我兒子還在裡面,救救我兒子。 農夫:戈帕爾 戈帕爾(孩子的名字) (大火已蔓延) 佛陀:這房子還有其他的入口嗎? 農夫:屋角還有個小窗,就是這個,人是進不去的。 佛陀:但是孩子能從裡面出來對嗎? 農夫:戈帕爾,戈帕爾,快出來!快出來! (小孩完全不明白著火的危險,繼續玩著玩具,看了父親一眼,不搭理) 佛陀:戈帕爾,戈帕爾,你看,父親給你帶玩具來了,這用黏土捏的小車多漂亮啊!我把這個給你吧,來,過來。 (孩子走到小窗前,佛陀一把抱出了孩子) 須達多對農夫:你侮辱了佛陀,他還把你的寶貝兒子救了出來。 農夫:請您原諒我,原諒我。 農婦:是您讓這個孩子重獲新生,聖人。 農夫:您的大恩,我永世難報。您就像上主一樣降臨,要是沒有您的善意…… 佛陀:這就是我生活的目標。 須達多:請您為我們解釋。 佛陀:須達多,慾望,嫉妒,嗔怒,愚痴與貪婪的困縛,我幫助人們脫離此間,這些熾焰,燒毀你們的生命,令無數人葬身其中,我喚出了戈帕爾,也喚出了你們大家,眾生的心靈之門,被這場大火封住了去路,而思想深處還開著一扇小窗,像戈帕爾這樣,願意聆聽我,向我靠近的人們,隨我安然走出火海,解脫之道就在他們面前。 農婦:這樣,他們也能獲得新生,就像我的戈帕爾。 佛陀:還有什麼疑問嗎? 須達多:我有一個請求,我是舍衛城的吠舍 須達多,想請您,前往舍衛城,在那建立您的教法,給百姓們傳授解脫的道理。 佛陀:我會去的,須達多。但我要和比丘們同去。真理之言(十)(原劇第43) 閱讀 128 開卷有益 舍利弗:釋迦牟尼,釋迦牟尼,有好消息要告訴您 佛陀:須達多是個善良真誠的人,他的願望定然達成了吧? 舍利弗:須達多性子羞澀,不會給自己說好話,我來向您解釋事情的經過,拘薩羅的國王,波斯匿,把那片林園給了他的兒子祇陀,不願意把它賣掉,波斯匿還念著和您的舊仇,須達多就為祇園提了一筆交易,引得他有些不快。 波斯匿:你瘋了嗎?須達多,知道自己想幹什麼嗎? 須達多:這祇園,陛下,我發現這園林,適合做我導師佛陀的修行處。 波斯匿:我絕不會把祇園給悉達多的,我還有舊帳沒跟他算呢。 須達多:請恕罪,陛下。他不再是悉達多了,是得了正等正覺的佛陀,將受苦眾生渡往寂靜和大愛。 波斯匿:招一群窮人和乞丐做弟子,當然不難。 須達多:陛下,連頻娑婆羅王都是他的弟子,婆羅門至聖,優樓頻羅迦葉,帶著他所有的弟子,一起皈依了佛陀,做了比丘,佛陀是有無上智慧的人,若是他能到舍衛城來,咱們的百姓將受益無窮啊,陛下。 波斯匿:那好,為了百姓福祉,我就給你這片林園。不過,你必須付錢給我。 須達多:您的要求,陛下,我全部接受。 波斯匿:這園子的土地,你能用金幣蓋住的,就全是你的。不過,記住,哪怕一寸的土地,都不能露出來。 須達多:我會儘力的,陛下。 舍利弗:我很震驚,可惜須達多虔誠的力量,波斯匿卻沒看出來,須達多聽到讚美有點不好意思,把所有的金幣都帶來了,仔細的鋪滿祇園的各個角落,這些金幣用完了,須達多又去變賣財產,再換成金幣,繼續覆蓋森林的土地。 波斯匿:我本來很有自信,你不可能滿足我的條件。 須達多:我的確能力不足,陛下。是佛陀的恩澤,才能讓我履行諾言。 波斯匿:你真的對悉達多那麼敬佩嗎?以至於家產全部都獻給他? 須達多:不是那個悉達多,這些沉睡的人類中,他是唯一的覺醒者,他已經成了佛陀,佛陀腳步所及,處處皆是聖土,聖地,就算您想要我的性命,我也會立刻獻出來,和這些相比,財產算得了什麼呢,陛下。 佛陀:人們的名號,與自身品質,行為往往不相匹配,但對你而言,你的名字飽含吉祥義,給孤獨,孤獨者,是貧苦又謙遜的,而你的財富,常為他們施給,時代逝去,你的英名與美譽,卻永不磨滅。粗茶淡飯,有愛都會變為美味,你能奉獻出心靈,財富,這所有的一切,皆源自你的善意。 須達多:您會到祇園來的對嗎?佛陀。 佛陀:當然!我一定會造訪祇園。 (佛陀的腳被刺傷) 婆羅門:聽說您無所不知啊,佛陀,居然也會受傷,真是開眼界啊。看現在,誰還相信你是大聖人?這地上都是荊棘,在這個村裡,你可不受歡迎。你不是每天都乞食嗎?來呀,走過來吧。 佛陀:我請求你們,請讓我到你們村中乞食。 婆羅門:好啊,你不怕被刺,就進來乞食吧。 (佛陀踩著荊棘而行) (蘇利陀看不下去,趕緊跑過來掃除荊棘。) 婆羅門:哎,蘇利陀,你要敢掃,就別想再回村裡。 (蘇利陀依舊清掃荊棘) 蘇利陀雙手合十:您可以進村了,除了他們,還有很多人願意給您施捨的。 佛陀給蘇利陀摩頂。 蘇利陀:您別碰我,連我的影子都會玷污您的。 佛陀:為什麼我會被玷污呢?你和我們一樣是人,一個人的觸碰,又怎麼會玷污另一個人呢?只有貪婪,仇恨,愚痴和慾望,能將人玷污,像你這樣充滿愛心的人,只會讓別人快樂,而不是痛苦。 婆羅門:你算什麼聖人?對種姓和瓦爾納一無所知,不是穿這身就能當棄絕者,你就是個騙子。 佛陀:從他人身上,奪去人性之人,這是真正的騙子,如果稱我為欺騙者,能讓你們滿意,那也可以,這個人像我們一樣,也是生命,視他低人一等,蔑視他,這也是欺騙。 婆羅門:我跟你說,這就是我們的法。何來欺騙? 佛陀:這片土地孕育了世間的人類,也孕育了他,歧視他們二人,正是在誹謗造物者,我們向天空拋撒塵土,天空不會降低高度,而塵土,卻會落回我們身上,天空向無偏見,像一位父親,蔭庇我們人類,大地之上,產出的穀物,不曾挑揀食用它的人,微風為眾生帶去清涼,水,為眾生消解焦渴,大自然從沒有歧視,我們人類,又為何要互相貶低? 婆羅門:你說著大道理,怎麼不讓他做你僧團的比丘呢? 佛陀:您說的極是,蘇利陀,你願意做比丘嗎? 蘇利陀:我是個賤民,做您這樣偉大的比丘,我哪裡有資格? 佛陀:他人之痛,也能使你痛苦,你有這樣的品性,世間無出其右,我,佛陀,歡迎蘇利陀,成為我的比丘。 (佛陀帶著蘇利陀回精舍剃度。) 蘇利陀:我這輩子,從來沒有人這麼慈祥的對我說話,今天您如此的關愛,讓我第一次覺得自己是個人。但願我,沒做下非法的事。 佛陀:那些非法之事,再不會發生了,人皆有思維,還要體現自己的潛質,重拾自己的尊嚴,我的道,是大愛之道,歡迎一切眾生。恆河,閆牟那河,愛羅婆底河,薩羅逾河,瑪希河,這些河流,一朝流入大海,便不會有身份的區別,同樣,若有決意離家,欲沿真理之道而行者,無論婆羅門或剎帝利,吠舍還是首陀羅,最終也都融入真理之海。每個人的淚都是鹹的,血都是紅色的,製造偏見壓迫他人者,也是人類自己,今日,我廢止這些偏見,蘇利陀的先例,是歷史的創舉,我們面臨的危難還有很多,也會受到鄙棄,而真理,在未來之萬難中依然堅固。 (凈飯王臨終,佛陀回家探望。) 凈飯王:我撐著這一口氣,就為了能見到你。 佛陀:您慢慢地呼吸,現在,您的氣息是最重要的,我,羅睺羅,難陀,阿難,摩訶男,我們大家和您一起呼吸。 凈飯王:我這一生來去匆匆,體會了很多,一心一意地去填平欲壑,到手的是貪得無厭,粗茶淡飯的日子,卻能令人知足。 姨母:悉達多,你離開迦毗羅衛後,陛下生活的非常簡單,用你的道在領導人民。 佛陀:父親,您看著我,看看羅睺羅,看看難陀,看看窗外繁茂的樹木,看看那些綠葉,您看著他們,想一想,生命的腳步何曾停下,它永不止步,同樣的,您活在我們的心中,活在羅睺羅心中,活在難陀心中,您生命的活力,永遠的融入了您的親族骨肉,您看,羅睺羅就是您身體的一部分。 凈飯王:聽你這些話,我內心對死亡的恐懼,已消失殆盡。 (凈飯王去世) 佛陀對眾人開示:生與死,是人生命中的必然,我們深入思考,常省己身,使自己不致迷失於慾望,更要活在平和,喜悅和滿足的生命中。這是法的真義,是生命的真義。它不生,亦不死,不創造,亦不毀滅,不減,亦不增,唯一存在者,是寂靜。真理之言(十一)(原劇44) 閱讀 136 開卷有益 點擊此處下載高清視頻全集 僧團里起了爭執,佛陀開示:最危險的火焰是憤怒,最兇狠的野獸是仇恨,最大的陷井是惡行,最可怕的障礙是貪婪真理之言(十二)(原劇45) 閱讀 142 開卷有益 點擊此處下載高清視頻全集 經師:老師,是戒師先吵起來的,他當著所有比丘的面羞辱我。 戒師:我沒羞辱他,只是提醒他守好戒律。 經師:就這麼提醒,當眾制止經師嗎? 戒師:不然,我能怎樣?你一犯再犯。 佛陀:經師,如果是你的錯,就道歉吧。 經師:老師,我不是有意的。您問問,他們都可以作證。他對我是什麼態度? 戒師:老師,自從他做了經師,"我慢"也一發不可收拾。 經師:他是嫉妒我,就因為我地位比他高。 目犍連:您二位都比我們年長,連佛陀來到面前都不曾注意嗎? 佛陀:言語如利刃,傷人於無形,因你們的行為,僧團不再安定,你們都先冷靜下來吧,大家先回去繼續修行,如果你們真正理解了正道,用心體會,你們的我慢,嫉妒,嗔怒,自大也就不會這樣熾盛。 比丘:老師,您就不用插手了,您安心修行就好,這種小事我們自己能處理。 阿難:釋迦牟尼離開喬賞彌精舍已經很久了,也不知他現在何處,一切可好。 舍利弗:我理解你的擔憂,阿難。有兩次,喬賞彌的戒師和經師,也去找過佛陀,但都含淚而歸。 阿難:他們身為佛陀的弟子,對這些鎖事還要糾纏不休。 舍利弗:佛陀常說,對善念或熟記,或鑽研,卻不能將其運用於生活,是毫無用處的。 佛陀:道理人盡皆知,但並非都能親行。 阿難:您去了哪裡?我們都很擔心您。 佛陀:阿難,你也需要時時獨處,會感悟到很多。 目犍連:釋迦牟尼,花朵怒放之時,滿園飄香,經師和戒師,也被您的芬芳吸引來了,他們希望向您道歉,問題已經解決了。等您同意,才允許他們到精舍來。 阿難:目犍連,您應該讓他們回去,他們侮辱了佛陀。 佛陀:阿難,記住,永遠不要認為受到侮辱。 舍利弗:釋迦牟尼,問題不在於,對您的冒犯,而是,他們是否真的沿法而行。 佛陀:你說得對,舍利弗理解了我的意思,若人心生愧疚之情,那麼勇於承認,就是改正錯誤的第一步,他應謹言慎行。 舍利弗:作為一位比丘,在僧團當眾悔過。 目犍連:釋迦牟尼,這場口諍擾亂了僧團的安定,此事不該再發生。 佛陀:去迎接他們吧,安排好食宿事宜。我在阿那律那裡停留了一月,他和他的比丘們,都是慈愛友善的典範,即將到來的日子至關重要,我看到了久遠的未來,此處父子反目,弟兄仇視,夫妻離心,屋宇焚盡,不法之事滋生蔓延,人人為種姓,語言和信仰攻伐不斷,乃紛爭之根源。和諧相處,要依靠人們的覺悟,而人類如何以愛消除偏見,一視同仁,需要我們開創先例。這個時代,我們的準則將濟世於水火。 佛陀:戒師與經師能夠和解,我感到很欣慰,經師直面己過,選擇了平和的方式,為大家做出了表率,為減少未來僧團的紛爭,我們再立規則,稱它為"七滅諍",阿難會將這七項一一講給你們,須謹記,疑心乃是惡疾,它離間人性,有如毒液,灼毀友情,有如芒刺,侵肌入骨。也不要忘記,是我們的思想,塑造了我們。 經師:戒師說的對,我之前的確傲慢自大。 戒師:經師,您說的也沒錯,我心裡是很嫉妒您,這件事我一樣有錯。 經師:您慈悲為懷,還請您原諒我們。請您賜福。 佛陀:我只是,展示路徑,至於修行,還要看你們自己。 村民:快進來!釋迦牟尼,請原諒,您這會兒,千萬別出去,舍衛城邊境來了個截指魔頭,村民們都怕得很,全都鎖著門哪。 佛陀:截指狂魔是誰?為什麼對人怨念如此重呢? 村民:他是個羅剎,碰上他的,不管孩子,男人,女人,還是棄絕者,一個都沒回來過,連波斯匿陛下的士兵都怕他,不敢去抓。 佛陀:他是為財嗎? 村民:不,他不想要錢,他襲擊過別人,就剁下那人的手指,掛在脖子上,所以他叫央掘魔羅。據說,等他戴上了百指項環,力量就更加強大無比。 佛陀:多謝您告訴我他的事情。 村民:牟尼,別出去了,他也會襲擊您的。 佛陀:能走回頭路嗎?我做不到了。我繼續乞食,能讓大家克服對央掘魔羅的恐懼。 央掘魔羅:喂!苦行者!站住!嘿!苦行者,停下!嘿 苦行者,沒聽到我讓你停下嗎? 佛陀:我已經停下來了,是你沒有停下。 央掘魔羅:你就不怕我嗎?我是截指魔頭。 佛陀:不,你是人。 央掘魔羅:苦行者,你說你停下來了,明明你還在走,又憑什麼說我沒有停? 佛陀:我已經停下了一切傷害眾生的惡行,學著去保護生命,你心懷慈愛去看,眾生都想生存。 央掘魔羅:不!我要殺光他們,人沒有愛,更沒有慈悲,只有殘暴虛偽。 佛陀:你曾經被傷得太深,央掘魔羅。人的殘忍源於無知,仇恨,嫉妒,愚痴,嗔怒,慾望,皆因無知而起,但愛,寬容,慈悲,理解,謙遜卻是與生俱來,截指者,即使世界上最為冷酷無情的人,內心也是善良的,擦亮你的眼睛,仔細的看一看。 央掘魔羅:你不是常人。 佛陀:我只是個普通人,我不過將覺悟向世人展示,世人同樣有覺悟的根性,我的道,將殘忍化為無畏,你停下仇恨的腳步,就走上了仁愛慈悲之路,央掘魔羅。 央掘魔羅:你,你就是佛陀?傳授解脫之道的佛陀?我走得太遠了,殺了太多的人,不可能停下來了。 佛陀:沒有什麼不可能。善行是永不言遲的。 央掘魔羅:我無法再回頭了,太晚了。 佛陀:你能夠清醒地意識到,自己犯下的罪過,意味著,你還有明辨善惡的能力。截指者,你能從今日認真改過,就是從頭開始新的人生。 央掘魔羅:不管我做什麼好事,在別人眼裡還是魔頭,他們不會讓我安寧的。 佛陀:你能夠擯棄暴力,那我就做你的引路人。我會保護你,保護你遠離人們的仇恨,但是路需要你自己去走。 央掘魔羅:您說的是真的? 佛陀:當然是真的,你智慧過人,央掘魔羅,在覺悟之路上定深有造詣。 央掘魔羅:我向您保證,我再也不做惡事了。從今以後,一心奉行您的慈悲之道,請您,請您收我為弟子吧。 佛陀:我不收弟子,人們是自行加入僧團的。 波斯匿王:什麼?截指魔頭居然不殺人,去做悉達多的比丘了? 般度羅:不是悉達多,陛下。是釋迦牟尼喬達摩佛陀。 波斯匿王:我看是訛傳吧 般度羅:是真的,陛下。有佛陀的光芒加護,羅剎變成比丘不是難事。 波斯匿王:我不相信,悉達多肯定是藉此宣傳自己。為何這樣看我? 般度羅:恕我冒昧,陛下。悉達多成了佛陀,您還要針對他嗎?您無法戰勝仇恨,而他是悉達多時,就已經非比尋常了,陛下。我們是他的敵人,但他兩次饒我們不死,他把羅剎都變成了人,這不值得驚訝,陛下。能經歷我們不可想像的巨變,成為了覺悟者,這本不就是奇蹟嗎?陛下。 波斯匿王:除非我親眼所見,否則我絕不相信,截指魔頭能有什麼轉變。毒蛇永遠忘不了咬人的本性。 波斯匿王:不不不,這不是悉達多,是一位天神。 佛陀:蛇類蛻下舊衣,換得嶄新的軀體,人類也可以憑自己的努力蛻變身心,脫胎換骨以得重生。請進,拘薩羅陛下。歡迎您到訪。 波斯匿王:我是來確認一件事情。聽說您給截指羅剎受戒為比丘了。 佛陀:是的,如今他靠自己的努力尋求解脫,您來的正是時候。 波斯匿王:央掘魔羅呢? 佛陀:我們待會兒聊他,先聽我親愛的比丘說幾句。過來,不害。 不害:佛陀曾說,我們所為,即是所想,善念成就善行,惡念成就惡行,這是自然的法則,人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無時無處,不令人迷失。 波斯匿王:您比丘這一番話,確實是言淺意深呀。 佛陀:拘薩羅陛下,這位比丘就是不害,他受戒之前,被稱為央掘魔羅。 波斯匿王:從前我聽到過,殺人犯做了修行人的事,但今天,今天卻有幸,親眼看到這樣的蛻變。央掘魔羅,我願分予你生命與自由。 央掘魔羅:陛下,您真是宅心仁厚。 波斯匿王:不!愛與慈悲的典範,應尊釋迦牟尼 喬達摩佛陀。古往今來,皆以嚴刑苛法,促人贖罪,而喬達摩佛陀,令他們回歸了本心。真理之言(十三)(原劇46) 閱讀 41 開卷有益 佛陀:擦乾眼淚,耶輸陀羅 耶輸陀羅:我情不自禁,為您的莊嚴流淚。請您收下這些花。 佛陀:花是誰送的呢?耶輸陀羅。 耶輸陀羅:是耶輸陀羅所贈。若您不棄,就是一位比丘尼的薄禮。請您為我受戒。 佛陀:既已受戒,你得到的只有寂靜,要放下一切的往事,放下悉達多,這裡,是沒有悉達多的。 耶輸陀羅:睹其容光便得平和安詳,人稱其為上主,所謂聖地,是令人誠心禮拜之處,而見到您,心中所念卻是上主,那就是佛陀啊,佛陀啊,我心已決,畢生追隨您的教誨。前塵如夢,我的眼前只有今日,只有此刻,您的慈悲改變了我,慈悲應解眾生苦,解眾生悲。 佛陀:你的覺悟很高。 耶輸陀羅:若不能生起妙用,則毫無意義。這是您常說的。您還說過,無論拜讀,談論了多少美德,不體現在行為之中,也毫無用處。 佛陀:你可以受戒了。 佛陀:短暫的歡愉掠奪了我們的財富,這財富,就是無上的寂靜。一旦,我們被這樣的歡愉誘惑,讓它深植腦海,也就如一枚長釘,在悲喜間沉浮。 阿難:遇到這種情況,我們該如何是好?佛陀。 佛陀:那時,要專註於你的呼吸,慢慢地吸氣,讓寂靜充滿,然後再慢慢地呼出,達至無上寂靜。 舍利弗:這母女倆利用阿難的善良純真,想把他引入歧途。 佛陀:自性,你深愛著阿難,對嗎? 自性:甚於我的生命。 佛陀:阿難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讓你如此著迷呢? 自性:他的一切,他的眼睛,他的鼻子,他的嘴唇,他的步伐言語,他的一切。他什麼樣子我都喜歡。 佛陀:阿難英俊又品德兼優,無人不愛,你可曾看到他心中無限的愛意?可知,阿難最愛的人是誰? 自性:反正不是我。 佛陀:你說錯了,阿難同樣愛著你,但他對愛的釋義,與你的不同。阿難是獨立的,自由的,他愛意深厚,廣及一切眾生,竭心儘力,為眾生能享有大愛,他的愛不會令他有慾望或悲傷,你的愛卻令你起佔有之念,如果你真的愛阿難,你就會明白這些。也永遠不會阻攔他的愛。相反,能讓他的愛達到更高的境界。 自性:我的愛太自私了,總想把阿難綁在身邊,那我也能像阿難比丘那樣去愛嗎?您能教教我嗎?什麼樣的愛才是無私?能像阿難那樣,愛著眾生,佛陀的羽翼寬廣無際,能接納我這等卑微之人,請您原諒,從今以後,我也會走您的解脫之道。真理之言(十四)(原劇47) 閱讀 297 開卷有益 佛陀:僧團,點亮了許多晦暗的人生,真理之言的宣講,如同獅吼,悉破無數的妄見邪說,獅子有森林之王的美譽,它走出洞穴巡視八方,發出如雷吼聲,聲貫長嘯,眾鳥驚飛。巨鱷深潛於水下,象群聞之,即改變前行的方向。同樣,無上真理之吼聲,震懾偏信與邪見,無律,執著與不安,大道如潮響,令昏惑眾生立時醒覺,驚嘆而自問:在這重重危機,暗無天日之地,是如何生活了那樣長久,以無常為恆常,自認世間存在獨立的我,視謊言為真相,如今是時候,摧毀這堵顛倒無明之牆了。 阿難:佛陀,我們將稱您的教言為獅子吼。 阿難:佛陀,您會應阿闍世之邀去摩揭陀嗎? 佛陀:當然!蘇坦達見解卓越,經此互論,如兩股河流交匯一處,兩種不同的思想將融會貫通。我的救贖之道,亦可從中學習借鑒。 蘇坦達:您,年少於我,如此,請您先選擇題目。請講吧,您想討論什麼? 佛陀:萬安,蘇坦達尊者。請您賜教,一位真正的婆羅門,必需的品質為何?若您願意,盡可給出吠陀的典故。 蘇坦達:喬達摩比丘,真正的婆羅門具備五項品質,樣貌端正,精通禱文祭儀,七代傳承,血統純正,善學識與善業,缺一不可。 佛陀:這五項中,哪項為重中之重呢?若捨棄任一項,還能否稱為真正的婆羅門? 蘇坦達:重者為最後兩項,善學識與善業。樣貌端正,精通禱文祭儀,還有七代傳承,都並不重要。 另一婆羅門:抱歉,蘇坦達大師言之差矣。 蘇坦達弟子:是佛陀故意迷惑他。分別是羞辱婆羅門。 大眾:說得對,這是羞辱。 佛陀:諸位尊者,若大家還信得過蘇坦達,請先冷靜下來,聽他把話說完。倘若哪位持有疑問,也可站出來,就此話題繼續他的辯論。我定知無不答。 蘇坦達:吾友,我的堂弟鴦伽德,就在我們之列,鴦伽德其人英俊瀟洒,彬彬有禮,舉止高雅,容貌莊嚴,只有喬達摩比丘能與之媲美,血統從父母雙方都可追索七代之遠,又精通吠陀,三種品質皆稱完美,倘若細究他的思想卻發現,這位鴦伽德,他嗜酒,殺生,淫亂,妄語,甚至偷盜。以致其餘三個品質毫無價值,因此,吾友們,善業與智慧,才是真正婆羅門的特質。 佛陀:而這兩者間,您認為哪個更為重要? 蘇坦達:善業與智慧,本為同根。如同一隻手清洗另一隻手,一隻腳為另一隻腳搔癢,善業與智慧相輔相成。善業啟迪人的智慧,而智慧指導如法的行為。此乃,人生的奧秘真言。 佛陀:你說得非常好,蘇坦達,善業和智慧,是人生最重要的兩個因素。請您談談,如何將善行和智慧發揮到極致呢? 蘇坦達:噢!慈悲者啊!您將我引入這個話題,我卻只懂得道理原則,而您是證得真理的覺悟者,噢,聖人啊,請您賜教。善業與學識該如何登峰造極? 佛陀:解脫之道有三次第,持戒,禪定與智慧。如果我們持戒正行,禪定修行自然會增長,而禪定中又生智慧,人人擇善而行,也就能戰勝情慾,嗔怒,愚痴,幻象與渴求,收穫解脫,平和與喜悅。 蘇坦達:噢!慈悲者啊,您讓我大開眼界,帶我見到了光明,聖人佛陀啊,請讓我皈依於您,請接納我為僧團一員。真理之言(十五)(原劇48) 閱讀 56 開卷有益 本文摘錄自《佛陀》第48集字幕(原創:三無字幕組) 點擊此處下載高清視頻全集 佛陀:三種事物,絕不會被黑暗掩蓋:太陽,月亮與真相。 如果說厄運有十隻手,那善行,便有百隻。 波斯匿王:佛陀,我有一個不情之請。 佛陀:但說無妨。 波斯匿王:這幾日我父親,時常出現在我夢裡,我詢問過婆羅門,是父親的靈魂沒有安息,我要舉行祭祀,以慰亡靈。您智慧無邊,我懇請您主持祭祀。安撫我的父親,讓他解脫,從生死輪迴中解脫吧。 佛陀:當然可以,陛下。拿兩隻陶罐來,一隻盛滿清黃油,一隻裝上石子。再用布把它們封好,帶到河邊。我在那裡等著你們。 般度羅:我這就去準備,陛下。 佛陀:陛下,請把這兩隻陶罐放到水裡。陛下,將兩隻陶罐打破吧。陛下,您仔細看看,黃油浮在了水面上。現在,您說說,如果請他人來主持祭祀,這些黃油會沉入水底嗎? 波斯匿王:不會,黃油特性如此。 佛陀:非常正確,同樣的道理,舉行任何祭祀或吠陀儀式,可以讓石子浮於水面嗎? 波斯匿王:也不會,佛陀。這是違反自然規律的。 佛陀:我們和自然又有什麼區別呢?我們本是自然的一份。 波斯匿王:您說得對,佛陀。 佛陀:事實上,陛下,若是我們的先祖曾犯下罪行,種下惡果,在他的有生之年,自然如石子一般沉到水底,或是做出壯舉,也就如黃油一樣浮在了水面上。 波斯匿王:種什麼因,得什麼果。 佛陀:不只這具軀體的這一世,更是,在軀體之外的生世輪迴,皆要承受所做之業果。您再來說,這自然規律,又是什麼祭祀,禱文,獻牲,或種種儀式能夠改變的嗎?陛下,即使我,也無能為力。只有善行能為您打開解脫之門。 波斯匿王:您究竟有怎樣的神兵?能於片刻間,去偽存真。若非您悲憫之心,我不知要殘殺多少生靈,幸得您以無形之劍,斬去我的傲慢,多謝您,上主!真理之言(十六)(原劇49) 閱讀 79 開卷有益 佛陀:生命之奧秘,為脫離恐懼。無人能預知未來,無論是我的還是你的,庵婆婆梨,勿依靠他人。你將恐懼拒於門外之時,也就得到了完全的解脫。 庵婆婆梨:無依無著,清凈自由,加持弱者,唯您一人,佛陀。 庵婆婆梨:請您庇護我吧,釋迦牟尼喬達摩佛陀,您能否為我授戒,讓我做您的比丘尼? 佛陀:放下,生自你的心底,庵娑婆梨。 庵婆婆梨:這爾虞我詐的世界,我已經看得一清二楚,我想離開這無盡的輪迴,我想要平靜。本文摘錄自《佛陀》第50集字幕(原創:三無字幕組) 阿闍世:我見過很多國王,學識淵博的尊者,不過在他們臉上,常有焦灼之色,但你們比丘,為何總是如此喜悅安詳?比丘:斬斷從前羈絆,不生起未來之妄念,可否告辭?阿闍世:稍等。您的缽還空著,把這個也拿去吧。(阿闍世摘下王冠),請親手交給佛陀。比丘:阿闍世陛下囑我將這個轉交給您。佛陀:我乞食度日,要冠冕何用呢?走吧,阿難,此時的阿闍世純凈不染。阿難:那他為何不親自前來?佛陀:有一物名自尊,不許他來見我。阿難:而您的慈悲,會帶您去見那個罪人。這樣的人也能走上喜悅之路嗎?佛陀:當然可以!沒有通往喜悅之路,喜悅本就是路。 阿闍世:佛陀,您來了。怎不提前告知呢?來吧,快進來,佛陀。佛陀:我此來,是要物歸原主。阿闍世:不,佛陀!我不要它,對它的慾望,讓我犯下罪行累累,只有我的心知道,我卻從未聽過它,這一生,我將它殘忍地粉碎了。可今天,我的良心又奮起而上,我想要平靜,否則我會瘋的,佛陀。佛陀:平靜心中作,莫向身外求。 阿闍世:我該怎麼做?該怎麼做啊!難道要像狗一樣自舐傷口嗎?佛陀:安住自己。您是一國之君,依正法治國,幸福安詳便自在心中。君安則民安。阿闍世:佛陀,可我的心碎了,我已經奔潰了。佛陀:您喜歡音樂嗎?阿闍世:是啊,我喜歡,佛陀。我會彈維納琴。佛陀:那麼告訴我,維納琴鬆弛了,您還能彈奏嗎?阿闍世:不能,佛陀。它曲調就不再悅耳了。佛陀:說得好。若是弦系得過緊呢?阿闍世:那彈奏時就會斷裂。佛陀:如此說來,系弦應以不松不緊為宜。各弦相互協調,方能奏如是妙音,對嗎?阿闍世:您說的很對。佛陀:現在啊您的弦太緊了,阿闍世。輕彈即弦斷。安住下來,平靜下來,就像維納之弦,調試好心弦,曲調自然悠揚,毫無疑問。 阿闍世:您說得對,但我罪業深重,如何從這愧疚中解脫? 佛陀:愧疚困擾著你,就去尋找它的根。阿闍世,晨起之時,睜開雙眼,自奏妙音,旋律和諧,引正法滋長生髮,一切婆羅門,朝臣,家臣亦將受此正法所感,臣下有正信,子民們也沐於正法之中。 阿闍世:您說得很對,佛陀。 佛陀:切記,王治當用心,而非兵革之利。 阿闍世:我會銘記您的字字句句, 佛陀。我是罪人,圖王位而弒父。我會走出陰霾,做您光芒的一縷。讓我追隨您吧。求您了! 佛陀:你心地不壞,若你在這世上,尋找愛你之愛,而非愛你之人,會發現那個人,只是你,你就是那唯一,值得你愛和原諒的人。好好的記住它。 佛陀:這麼冷的天,他為什麼要浸在水中呢? 村民:這位婆羅門清晨到此沐浴,他浴畢出來,看到一隻蛙被踩在腳下,就感到身心不潔,罪行深重,為了洗滌罪行,決定在水中浸一百零八次。 佛陀:聽我說,您已經冷得發抖了,這樣下去,會生病的。 婆羅門:聖人,我無意間犯了殺罪。這條河是恆河的支流,它能洗掉我的罪孽。 佛陀:如果浸在河中就能洗清罪孽,那您踩到這河中之蛙,又怎麼會變得不潔呢?如果您認為,浸在河中能洗脫罪行,那河中的魚,龜,蛇,蛙,這些生命也都能得到解脫。 婆羅門:您說得對,聖人。 佛陀:聖河水洗不掉你的罪行,洗清罪行,需要喚醒你的。 婆羅門:闡明簡單的事理,定非尋常之人。聖人啊,這麼多年,我們都在墨守成規,是您點醒了我。 佛陀:書卷中的記載,傳授與我們的知識,或代代相傳的積習,都要有心去質疑,做你自己的燈吧。 婆羅門:您真了不起啊,聖人。 佛陀:正法與僧團,住於每人的內心,覺醒之能力,是為佛;覺醒之道路,是為法;將自我身心投入者,是為僧。而三寶皆在我們心中。 真理之言(十八)(原劇51) 閱讀 140 開卷有益 點擊此處觀看《佛陀》全劇簡介 點擊此處下載高清視頻全集 以下文字摘錄自《佛陀》第51集字幕(原創:三無字幕組) 佛陀:目犍連,為何如此悲傷? 目犍連:這些夜晚,我修禪時念頭都是母親。我還是孩子時,有意無意地傷害過她,但,這不是我傷心的原因,她生前我未能盡孝,待她身後我想做些什麼,能讓她的靈魂安息,可每次我都看到,母親吃飯時卻像吃下炭火一般被灼燒,這個夢讓我難以安眠,佛陀。它是何意呢? 佛陀:目犍連,你母親還在世時,可做過什麼惡行? 目犍連:她的言語、行為,只會讓別人難堪,我又怎好強去阻止。畢竟,她是我母親。我該如何消減她的罪業?請您慈悲,為我指明。 佛陀:即使母親言行有差,你對她的愛不減半分,我深受感動,目犍連。父母恩情天高海闊,日日夜夜,人們都不該遺忘,對父母真正的孝敬,莫過於賢良幸福的一生,這樣的生活,就是對父母最好的回報。你的人生正是如此,目犍連。你過著奉獻與平和的理想生活,將你修行的功德迴向給你的父母,他們的罪行會有所抵消。 目犍連:多謝您賜福! 佛陀:選一個殊勝的日子,你和僧團的其他比丘,為你的母親做消業的儀式,修禪和真誠的祈願有很強大的力量,目犍連。能消減你母親的惡業。讓她有機會入正法之途。我們應該安排法事,以便僧團的比丘們,都可以為父母祈禱回報,無論他們在世還是已故。 目犍連:您真是慈悲啊!能為每個人著想。 佛陀:一盞燈能點亮許許多多的燈,目犍連。它擋不住光芒,事實上,反是增輝而閃耀的。歡喜是通過分享傳播的。 國師:陛下,我是不是聽錯了,您居然支持佛陀了?可怕啊!我就不該離開半步,您怎麼能做這種荒唐事?置您的正法於不顧。剎帝利職責,那是無上的榮耀。您的志向,是為摩揭陀開疆擴土,做轉輪聖王。 阿闍世:我的職責,我自然清楚,導師。 國師:看來,佛陀也給您下了迷魂藥。把您迷的神魂顛倒,跟您父親一樣,也給您吹枕邊風。 阿闍世:不要無端去指責佛陀。 國師:陛下,這是事實。佛陀說過很多話,招來了無數疑問,不過,一直沒有答案。 阿闍世:比如呢? 國師:世界是永恆的還是會滅的?宇宙是有限的還是無限的?身體和靈魂是一還是二?我們死後,還會繼續存在嗎? 阿闍世:我不會回答這些問題的,大師。以您的智慧,早已有了答案。佛陀說法的時候,從不提及這些。 國師:如果佛陀對這些永恆的問題也沒有答案,那他講的又是些什麼?對我們能有什麼好處? 阿闍世:佛陀講的是控制身體,控制呼吸,試著感受那數不勝數,令人痛徹心扉的情感,降伏痛苦與嗔怒,經歷生命的起伏,堅毅地活下去。並不是逃避生活,而是保持醒覺。大師,生命就是這些小短句中的珍奇,不是那些鴻篇大論。 國師:小民才去追求那些蠅頭小利,但您是國王,摩揭陀沒有比您位置更尊的。 阿闍世:這種想法也來自人的內心。 國師:依我看,陛下,您是在自斷後路,作為剎帝利,您聽起來倒像個智者。 阿闍世:剎帝利和婆羅門,也是人們自行區分的,我皈依佛陀得到了平靜。 國師:陛下,您想要平靜,那我,可以給您很多建議。 阿闍世:您只會讓我坐立不安,大師。如何讓我平靜?因為您,我害死了守持正法的父親。我一閉上眼睛,父親頻娑婆羅王的臉,就緊盯著我,我已經是日夜不得安寧了。 國師:請恕罪,陛下。作為婆羅門,直言犯上有何可懼?您非難我的原因,不是您父親的死,只是因為庵婆婆梨做了比丘尼。 阿闍世:導師!(阿闍世拔劍) 國師:看來,這就是佛陀教給您的。摩揭陀臣民眾望所歸,可您,卻羞辱於我,那就這樣吧。我也準備好了。 將軍:陛下,看到您的轉變,我真是驚訝。阿闍世王之劍,竟然不沾敵血就回鞘。 阿闍世:殺了國師於我不是難事,但這樣做,就侮辱了我的老師佛陀。 將軍:導師大喊著要走。 阿闍世:不管他們怎麼激怒我,我也不會再訴諸暴力。老師展示給我的,就是我的路。 阿難:佛陀,您弟子須達多的妻子,富娜吉來了。 富娜吉:佛陀,萬安! 佛陀:怎麼了?大姐。須達多還好嗎? 富娜吉:上主,您的弟子須達多他,他快不行了,他最後的這些日子,心裡只念著您,您可憐可憐我們,上主,行行好吧,我是個俗世之人,可我的夫君他,實是全心全意地為您奔走,請您慈悲,最後再見他一面吧,上主。 佛陀:須達多為我和我的比丘們,無私地貢獻良多,他慷慨接濟窮苦,為我們建造精舍,如此品行高潔之人,我一定會親自看望的。 須達多:他,他會來嗎?我這心裡忐忑不安,再看一眼。 富娜吉:您看哪,佛陀來了! 須達多:佛陀,您來了!我最後的心愿,就是能再見您一面。 佛陀:我怎會不來呢,須達多,你的愛和奉獻,我難以回報。為何如此不安?因畏懼死亡嗎? 須達多:佛陀,我是害怕的。可現在看到您,我的勇氣又回來了。 佛陀:不要怕,須達多。你畢生致力奉獻他人,是不會感到痛苦的。想想我告訴你的,觀想我說過的話,你能喚起,面對死亡的勇氣。閉上雙眼,來觀想:我眼非我,我耳非我,我舌非我,我身非我,我意非我。無法專註嗎?集中禪念,須達多。閉上眼睛,我所見,非我。我所聞,非我,我所嗅,非我,我所嘗,所觸,所想,皆非我,我非景象,亦非聲音,非芳香,亦非思想,非美味,亦非意識。 須達多:請繼續,佛陀。 佛陀:我非屬大地,亦非天空,我非風,非水,亦非住於我心,不被任何元素纏縛。生與死不可觸及我,我微笑,因我從未生,亦永不死,生不能使我存在,死亦不能使我不存在,我的存在不依賴生死,亦永不會受其牽絆。還好嗎,須達多?你無法專註嗎? 須達多:我可以的,尊者,您說的每一個詞,都像甘露,灑在我心上,我,悲嘆流淚,只是因為,這些年來,我長伴您左右,而在彌留之際,您那高深的教義,我方能理解,您真了不起,佛陀!了不起啊!您解開了死亡束縛著我的恐懼,離開這世間之前,能見您一面,我也能放心的去了。 將軍:陛下,這些商人有個請求,他們要去跋耆做生意,中途有片叢林,希望有人護送。 阿闍世:跋耆有什麼可怕的? 將軍:是這樣,陛下。前幾個月,匪徒襲擊了一些小村莊,他們拿著刀子匕首,搶了村民財物,還藏在森林裡,幾天後,那些財物就出現在跋耆市集上。 阿闍世:將軍,你去,派幾個探子,扮成民眾,到跋耆去,去打聽打聽那個匪徒團伙的消息,找機會,捉拿他們歸案。 將軍:遵命,陛下。 阿闍世:這件事需要些時間,不過,前往跋耆,不用擔心,我派一支軍隊護送你,他們看到我的軍隊,不會對你們動手。將軍。 將軍:我們的兩個首領,分領兩支軍隊,去護送這些商人。 首領甲:吾友,我在想我們到底過著什麼生活?作為軍隊首領,以保衛王國為名取他人性命嗎? 首領乙:你說的正合我意,阿闍世陛下怕是想錯了,跋耆匪徒兇狠殘忍,有我們在,也嚇不走他們,恐怕還會呈強來交戰,到時候,我們不得不動手,然後,那些商人接著賺錢,背負殺人罪行倒是我們。 首領甲:言之有理啊,吾友。這些負擔都得我們承受著,我們死後進不了天國,還會下地獄。陛下已經找到了解脫之道,做佛陀的弟子了,他犯下那麼多罪行,都能追求解脫,那我們為什麼不行? 首領乙:是啊,陛下已經奉行不殺之道,還給我們灌輸了這些想法。 首領甲:你說得沒錯,只要我們還是兵,就不能違背國王的命令,否則就是叛國,那我只能另尋出路,去求解脫了。 首領乙:眼前就有一條路,要是我們去追隨佛陀,就沒人會強迫我們殺人了 首領甲:這主意不錯。咱今天就受戒做比丘,一定能得解脫。走! 佛陀:怎麼了?舍利弗。能說來你心神不定的原因嗎? 舍利弗:佛陀,我母親近日身體不適,我家那羅村裡沒人照顧她,如果,您能准許…… 佛陀:你無須我的許可,舍利弗,侍奉母親永遠是第一位的。侍奉雙親,是非常難得的機會。舍利弗,如果你懷著真心去做,你的禪定也會有同樣的進境。 舍利弗:有什麼 ,可以讓母親平靜下來嗎? 佛陀:最好的辦法,就是維持身心的健康,不要去哀悼過去,也不要擔心未來,你當下的這一刻,就是你應完全去專註,完全理解的一刻。 舍利弗:蒙您垂憐,我要離您遠去了。 阿闍世:人人都帶著問題和傷痛來找您,您總是不厭其煩地給予鼓勵。 佛陀:如果你用心愛著自己,也就看不到他人的悲傷。 阿闍世:佛陀,我曾見智者無數,卻無與您比肩之人。 佛陀:阿闍世,不論讀了多少典籍,或是記住了多少內容,它們不構成你生命的核心,那其實,什麼都沒有發生,你似乎有些難處,阿闍世。 阿闍世:佛陀,您能讀懂我的心思,摩揭陀國師,為摩揭陀鞠躬盡瘁,他的見解對摩揭陀很重要,可是…… 佛陀:你做了我的弟子,他感到憤怒。 阿闍世:是啊,佛陀。我們凡事都無法達成一致,我和國師,還有摩揭陀婆羅門的對立,已經鑄成了,分歧繼續加深的話,那無辜的摩揭陀臣民,會深受其害。 佛陀:如果你有信心,去消除這些分歧,那麼我有解決的方法,未生怨王。 阿闍世:請您賜教。 佛陀:第一,雙方對面而坐,講清楚問題的所在。第二,要記下,這些分歧因何而起。雙方當事人,都應將其謹記,並冷靜地告知對方。第三,運用智慧,自尋方法,去彌補這條裂痕。第四,若錯誤在你,那麼先承認它,再原諒自己。承認自己的錯誤,是彼此理解的第一步。 阿闍世:您說得對,佛陀。 佛陀:第五,決策做出前,要徵得眾人的同意,併當眾宣讀三遍,如果沒有人舉手反對,才能作為最終的決定。第六,雙方均應始終遵守已定下的規條,並彼此友善。第七,從前我們迦毗羅衛的農戶爭執時,選出那德高望重的,最年長的農戶,站出來說:不要吵了,先停止,放到身後。這樣處理很恰當,阿闍世,可熄滅諍火。鋪上和平的大道。是個能讓對方親近的好例子。 阿闍世:佛陀,您的妙語,將為世間帶來和平。當正法被踐踏,當兩方相持敵對,您的忠告,將彌合一切分別。此法最上,可付諸於行。 阿闍世:大師,我們之間的分歧,已經牽連了摩揭陀。如果你我能握手言和,那是再好不過。 國師:陛下,您的意見我向來是尊重的。 阿闍世:那我們就實行七法來消除爭議。七個步驟,我們共同努力,修補裂痕。第一步…… 國師:可陛下,這七法是何人定下? 阿闍世:佛陀自己。 婆羅門:什麼?佛陀?可陛下,我們為何要遵守佛陀定的規矩?他說了算嗎?受夠了!還有沒有王法? 國師:陛下,如果我們都按佛陀的規矩行事,那我們和佛陀的弟子有什麼區別? 阿闍世:我們就是要根除差別。 國師:陛下,佛陀那所謂的真理之道,是對我們婆羅門的侮辱,他毫不尊重我們的意見,也不尊重我們的文化。那他,又如何能制定規則? 阿闍世:您大錯特錯了。佛陀從未說過婆羅門的惡語。這麼多年,佛陀只是消除了那些被愚弄之人的無知。人們相互利用,自設屏障,他反倒是打破屏障的人,這才是無上真理。諸位都養尊處優,你們挑戰佛陀的榮譽之前,我已經把王冠放在他腳邊了。而佛陀歸還了它。權利,財富的誘惑觸動不了佛陀,就像惡濁之氣無法染近他,他是眾王之王。他放棄榮華,乞食度日,我們微博之力,又何足道哉? 商人:陛下萬歲!陛下萬歲!您答應過,您得給我們做主啊,陛下!我們去跋耆做生意,被洗劫一空,打不過他們,還受了傷,陛下。 阿闍世:我不是派軍去了嗎? 商人:可您的軍隊根本沒來阿,陛下。我們身邊只有五個兵,都被匪賊殺了。 阿闍世:將軍! 將軍:在,陛下。 阿闍世:這是怎麼回事?我的話,白說了嗎? 將軍:請恕罪,陛下。剛收到來報,我們的兩位首領已經受戒做了比丘。我問及他們原因,他們說,我們要追隨阿闍世陛下,行不殺之道。 國師:要是人人都去做比丘,那就大禍臨頭了,我和佛陀無冤無仇,但事實擺在這,佛陀本是個剎帝利,一個剎帝利,行婆羅門之行,王治早晚會土崩瓦解。他怎麼能放任士兵去受戒呢?看看他們,摩揭陀的將士都去做比丘,那摩揭陀誰來保護? 阿闍世:佛陀,國師的問題值得深思,保護者都放下了他們的武器,那誰來保護無辜?我的反對者拋出這個議題,定了新策,現在比丘們的言論,已經影響到了軍中的兵士。佛陀,讓我擔憂更甚的是,此地在我的治下,但願其他國王,不要懲罰那些無辜的比丘。您得解決這件事啊,佛陀。 佛陀:不要憂心,阿闍世。我並不希望,士兵們接受我的不殺建議,而違背他們的正法。不履行對國家、人民和國王的義務,我會在說法時宣布這一規則,比丘們不可對士兵施行教導。阿難,在僧團中聲明這一點吧。 阿闍世:佛陀,我能理解不殺之道,但心中還是疑惑重重。 佛陀:儘管說來,阿闍世。國王,將軍和士兵之責,乃是對抗邪惡。讓一國臣民都歸於王化。您宣講不殺與慈悲,要安撫苦難貧窮之人,那您會允許我懲罰犯罪者嗎?為了保護王國,家人而發動戰爭,合乎道理嗎? 佛陀:曾有一次,阿闍世,某個村中有一條毒蛇,噬咬數人,奪去了他們性命,村民們都十分懼怕,孩童們也不敢再毒蛇棲息的樹旁玩耍。有次,一位比丘途徑此地,就坐在那棵樹蔭下休息,毒蛇爬出欲咬,見那比丘仍是面色如常,很是驚訝,比丘對它言道:當你咬人,給他們傷害時,人們處於極大的痛苦,甚至會喪命。毒蛇起了苦行之心,它由此決定,不再害人,不再咬人。見毒蛇不去傷人,村名慢慢也就不再害怕,它們取笑它,孩童們用腳踩它的尾巴,而它從不傷害任何人。孩子們向它扔石塊,它也不去報復,飢餓和疼痛,令他虛弱無力。到了晚上,便吞下些沙礫,而白天,又會受到攻擊。那條蛇傷得很重,村民們就當它是一條繩子。某天,那位比丘又來到這裡,看到蛇的境況,他很難過,給蛇敷藥時,他問道:"你怎會落到如此呢?"蛇回答:"我已領悟道理,就不去咬人了。"比丘笑了,然後說,"我叫你抑制咬人的衝動,但你怎能斷絕自己的本性呢?你怎麼能不出嘶聲呢?"任何行為的過度,哪怕是不殺,也都會轉變為暴力。罪人應為其罪過受罰,他們理當畏懼你,但要記住,審判不應取決於私仇舊恨,被告是因他們的罪過與惡行而受罰。 阿闍世:若是有嗔怒,嫉妒或貪愚的干擾,我難以判斷。 佛陀:以善勝惡。邪惡佔據上風,人性便蕩然無存。如果你不得不發動戰爭以摧毀邪惡,那就去做吧。但不要因私慾而開戰。這樣的選擇,只是不得已而為之。 阿闍世:佛陀,您出色又充滿智慧的教誨,驅散了內心的黑暗,給我很大的啟發,我的生命中有您,是多麼幸運!真理之言(十九)(原劇52) 閱讀 355 開卷有益 點此播放本集視頻 點擊此處觀看《佛陀)全劇簡介 點擊此處下載高清視頻全集 以下文字摘錄於《佛陀》第52集字幕(原創:三無字幕組) 目犍連:怎麼了?傾目,怎麼不走了? 傾目:老師,我不能去這個村子乞食。 目犍連:傾目,你現在是比丘。比丘,是要排除萬難的。他絕不預設,生活中哪些能接受哪些不能,就算他生活在人群之中,也會平靜,堅定地接受生命中到來的一切。 傾目:這裡就是我的過去。是我丟棄的。 目犍連:傾目,過去的已經過去了,如今你重生之後,是一位比丘,勇敢地去面對過去。現在,這就是你生命的方向。而且,傾目,乞食不是為了飽腹,是難得的機會,去轉變眾生心性。走吧。 阿難:我來拿,佛陀。您每天外出乞食,每天給大家說法,您年紀大了,就不要還這樣辛苦了,您看諸位比丘中,誰能擔起這個職責呢? 佛陀:我一點不擔心這些,阿難。我的雙腳和我一起,走在這悟道之路,而他們,會引導眾生一同前行。他們是第一批,踏足我解脫之路的人。一位是我的將軍,舍利弗,第二位是目犍連,他們明了,且無畏,舍利弗是我的右腿,阿難,而左腿是目犍連。 比丘:目犍連他去了,老師! 佛陀:目犍連的葬禮,我會去參加。 佛陀:目犍連為僧團盡職盡責,不要流著淚送別他。目犍連,就像這火焰,無畏而勇敢正直的前行。目犍連的一生,對你們是有所啟示的。淵博如目犍連者,將得永生。也就是,他與我們同在,是我們的力量之源。目犍連以骨將我們撐起,他的英名也必將流芳百世。 村民:哎,佛陀來了!萬安!尊者!萬安!請來這邊,佛陀,您在這樹下歇會。來這裡歇會兒吧,來。 阿難:佛陀,您稍事休息吧,您很累了,今天就不要說法了。 佛陀:阿難,無上的真理,不在空中,在人們的心裡。 佛陀:你們大家都認真遵守五戒了嗎? 村民:是啊是啊 佛陀:那麼,今天,大家一起來保證,對待晚輩,要給予慈愛,而對待長輩,則要懷著慈悲,我們要體諒,那些作出努力的人。對於弱者,無論他們行為如何,都應該寬容以待,要記得,這些機會,在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的。 村民:上主,有時我們不經意間,做出了不如法的事。 佛陀:如果你對這種舉動,感到愧疚,那做出卑劣之舉時,就要時時修正自己的行為。我們的思想,塑造了我們。我們的思想卑劣,就會反應在行動中,痛苦便隨之而來,就像是小車,跟隨著推車人的方向。我們心懷善念,做出的也便是善業,幸福將永伴我們左右。 村民:那生活中其它的變故呢,也請您開示。 佛陀:最終,只有三點最為重要。第一,我們能否能用心去愛。第二,我們能否圓滿地活著。而第三,我們能否更進一步,去放下一切。 比丘:佛陀,周那沙彌從那羅村趕來,帶來了舍利弗老師的消息。 佛陀:我們之所以生存,為探尋生命的意義,當我們犧牲自我,交付整個心與靈魂,也就見到了生命的真諦。 佛陀:舍利弗帶來了什麼消息?周那沙彌。 周那沙彌:老師,舍利弗他,已證涅盤了。佛陀。老師他到了那羅,晝夜侍奉在母親身邊,可是,他母親還是去世了。之後,他也決定證入涅盤,他喚來我,交代他涅盤之後,將他的遺骨,他的缽盂還有衣物,親手交給您。舍利佛師尊還說,他的願望,就是在佛陀之前離世。 阿難:佛陀,我聽到舍利弗涅盤的消息,震驚的無法自持,如同失去了知覺,頭腦中一片模糊,實在是不知所措。 佛陀:阿難,舍利弗的去世,將你的誓言,你的學識,你的聞知,你的禪定,你的自由,和一切都帶走了嗎? 阿難:不,佛陀,沒有。舍利弗生前,一直守持著正法,為比丘們受戒,教導他們,鼓勵他們,隨著目犍連和舍利弗的故去,僧團都變得空蕩了。您雖然沒有表現,我知道您也是一樣悲痛。 佛陀:你忘了,阿難。還記得嗎?我對你講過,生死如影隨形,聚合終有離散,一切法皆無常,不要執著於它,生 死,日落,日出,你必須超越這些,舍利弗,就像一根粗壯的枝莖,他奉獻了自己,滋養著整棵大樹,而枝條,仍存在於大樹內,那棵大樹,便是修行正法的僧團比丘們,伸展蔓延至世間。阿難,你睜開眼睛,就會看見,舍利佛啊,在這些樹中,在月亮之上,在他教導過的人群之中,在如來之內,在他走過的每條道路上。不要認為舍利佛離開了我們,他一直在我們身邊。 佛陀:我親愛的比丘們,舍利弗已入涅盤,今天我告知你們。要做自己的一盞燈,比戰勝他人更重要的是,戰勝自己。那份勝利,只屬於你自己。任何人都無法奪去。無論是天神,還是提迭,無論在天國,還是在地獄。 阿難:今天您回來得很晚。 佛陀:阿難,今天我在森林,仔細觀察了每一棵樹,而每一棵樹中,我都能看見舍利弗的樣貌。 阿難:您望向天空,佛陀,在看什麼? 佛陀:我在看那些,從自然逝去的面容,已不在世的人們。阿難,我們不住在這裡了,我們去毗舍離。先經過竹林精舍。 阿難:就算失去了左右腿的助力,也無人能像您一樣無礙自如,佛陀。目犍連和舍利弗的離開讓我們悲痛難忍,您更是經歷了太多。那些慈悲,善良,無私博愛的人們。 佛陀:毗舍離景色多麼迷人,連神廟都在閃著光芒。阿難,我在瞻波那廟休息一會。 阿難:您在這休息吧,佛陀,我去乞食。 阿難:地震 佛陀,希望佛陀安好! 阿難:您還好嗎?鳥兒突然間不叫了,四周一下子安靜了,接著就來了地震,佛陀,這是災難的先兆嗎? 佛陀:阿難,坐到我身邊來。 阿難:您說,如來。 佛陀:阿難,我已做好決定,三月之後,我將入大般涅盤。 阿難:如來,您說什麼?我一定是聽錯了。 佛陀:三月以後,我將入大般涅盤。 阿難:您為什麼做這樣的決定?您說這不是真的,您是為了考驗我,對不對?每個人,出生就註定會死亡,阿難,我是覺悟者,但我的身體,已到了年限,我已站在這生命旅程的終點了。這八十年來,我已見了那許許多多的,日升,月落,生而又滅,你也發現,侍奉我不是那麼容易了。 阿難:不,如來,是我向您抱怨過嗎?是我服侍您有不當之處嗎?上主,您怎能離開這個世界?您那麼慈悲,怎麼能丟下您的比丘們呢?請您可憐可憐我們,憐憫您的弟子吧。 佛陀:阿難,來,看著我。你相信你的如來嗎?那就想想,我的每個決定,是否都恰當呢?三月以後,我會捨棄這具軀體,擦掉眼淚,阿難,集中精神,你肩上的責任很重,阿難,去把這一帶的比丘,召集到重閣講堂,我會在那裡最後一次說法。 阿難:我做不到啊,佛陀,我一片混沌,什麼也想不了,佛陀。 佛陀:生命中最大的失敗,就是逃避你的能力。你還不知道,你的忍耐力有多強。 阿難:你就真的要離開我們嗎? 佛陀:阿難,你想走上那條路,就要先成為那條路。 阿難:您又把乞到的食物分給他人了? 佛陀:看著孩子們吃,我也就飽腹了,阿難。 阿難:老師,附近的比丘和比丘尼,都在重閣講堂集會了,您這就去嗎? 佛陀:看毗舍離多美呀,阿難,這是我最後一次望它了。阿難,蛇會蛻下舊皮,轉變新貌,同樣的,你也要放下過去的事,今天講法之後,我們將去波婆城。 佛陀:今日,我見證到,這一滴滴水是如何匯成了汪洋,有三條真理,每個人都應該做到:廣袤之心,友善之辭,以慈悲根性奉獻終生。這三句真言,將重塑人性之本,令眾生友愛,無論貧窮,富有,生命皆有痛苦,所區別處,只是量的不同,我親愛的比丘,和比丘尼們,時至今日,我傳授給你們的知識,要細心研讀,審慎觀察,不斷地去實修,先親身體證,才可分享給他人。今日起,你們就要肩負起,向眾生,弘傳無上真理的重任,不要輕易相信任何事物,即便是我說過的話,直到你運用學識與智慧,加以思辨,確信不疑。我親愛的比丘們,還有比丘尼們,一切法無常,生而後死,起而後滅,你們要時刻精進,以得解脫,現在起三月之後,我將入大般涅盤。 婆羅門甲:你說的正好相反,你相信來世,卻不相信自我的存在,沒有自我,又怎會有來世? 佛陀:您說的沒錯,但這並不衝突,無自我,也會有來世。 婆羅門甲:那是怎樣? 佛陀:您見過芒果嗎?我們重新在泥土裡播種,還會長成芒果樹,再結出許多果實,這難道不是芒果的來世嗎? 婆羅門乙:你這是在否定個性。聖人,您的第一條聖諦就是,一切皆苦,世間皆苦,生為苦,死亦苦,生命處處是苦,這還不是消極的想法嗎? 佛陀:說的沒錯,但在第一個聖諦之後,我又說了第二條,苦是有終結的,說到苦之終結,我先講了什麼是苦,我告訴大家如何去戰勝苦,又怎會是全部消極的呢? 婆羅門丙:你就是來毀壞這個世界的。讓年輕人都去做比丘。 佛陀:我沒有毀壞世界,我讓人們放棄的,是世間虛假的歡愉,引他們探尋生命之源,走上這條路需要極大的勇氣,只有大勇士方能做到。在這廣袤世界,手持缽盂,念念專註自身,如同行走在刀刃之上,一個沒有覺醒的孩子,可能升華他的家人,卻也有可能,帶來極大的損失。同樣的,比丘將整個世間視為他的家庭,一位覺醒的比丘,也會令世間有所升華。 婆羅門丙:您說得對。 婆羅門丁:您說的不殺之道,讓戰士都做了棄絕者,他們想要正義,卻又有負罪感。 佛陀:沒錯,但是,不殺就是一種轉變,暴行永遠無法終止暴行,愛卻能做到這點。這便是自然的規律。人人都畏懼死亡,如果你認識到他人同樣的思想,也就會自覺地放棄暴行。 阿難:如來,您知道我想起了什麼嗎?一次,您來講法,卻保持沉默,一言不發,只從池塘摘起一朵白蓮,拿到比丘們面前,蓮花的根上還帶著泥污,這便稱為"蓮華善訓",我們都沒明白,而大迦葉理解了您的意思。 佛陀:我教給比丘們的,有一些能訴諸語言,有一些,卻無法用語言形容,我將它傳給了大迦葉。阿難,如果花開的這一奇蹟,為我們禪定之眼所觀,你的整個生活也就變了。 阿難:請再多說一些,尊者。 佛陀:那一朵白蓮,它的生命旅程,始於水中,開花,生長,再後來,亭亭獨立於水中,那同樣,我已將那無上真理,住立於輪迴世間,阿難,我要去波婆城了,我的在家弟子純陀,邀我去用午餐。我要在離去前滿足他的願望。真理之言(二十)(原劇53) 閱讀 124 開卷有益 點此播放本集視頻 點擊此處觀看《佛陀》全劇簡介 點擊此處下載高清視頻全集 以下文字摘錄自《佛陀》第53集字幕(原創:三無字幕組) 阿闍世:佛陀,傳言是真的嗎?您,三月後,將入大般涅磐?您怎能就這樣離開?留我們在混沌的世上,您是那唯一的光明,尊者。請您,不要丟下我們啊。一想到您要離去,我的心實在是難以平靜,尊者。 佛陀:阿闍世,所謂生而智慧者,絕不會懼怕死亡。這具軀體將腐爛,但我的聲音,我講說的經典,會永遠閃耀在你的心中。 阿闍世:尊者,讓我隨您一起走吧,我此生,還一善未成,請賜我機會,隨侍您的涅磐之路 佛陀:阿闍世,你若是隨我走了,你心愛的摩揭陀怎麼辦呢?你是位國王,如何能無視國君的職責?你肩上還有人民的重任,那便是你的正法啊,阿闍世。不可推脫。我曾說過,國王守持正法,臣民也將有正行。 阿闍世:尊者,我再也見不到您了,這恐懼令我窒息啊,尊者。 佛陀:生命奧秘之一,便是從恐懼中解脫,不憂心未來之事,不糾纏過去的傷痛,也不要依賴、畏懼你過去的人;而生命的另一真理,阿闍世,你所執著的人或物,最終必將失去,從你不再伸手求助的那刻起,便是得到了解脫。 阿闍世:尊者,連我自己都會離開,但您永遠與我同在,直到我最後一息。您是我心中的一盞明燈,永遠照亮我的前路。 純陀:能見到您,真是我等凡人莫大的福分,請您慈悲憐憫,接受我的邀請。我們都是些小民,您能指引我們通往正法之路嗎?我妻子有個願望,您能為我們講在家生活的要點。 佛陀:純陀,婚姻生活,平等為要,丈夫與妻子的結合是甜蜜的,家庭才有生氣繁榮,這樣的繁榮可以傳播開來,令人人都感到喜樂。丈夫與妻子,在世間的結合,是要超越軀體與金錢物慾的,妻子,是丈夫軀體的一份,丈夫,應給予妻子尊重與榮耀,丈夫,也不應使妻子在人前蒙羞,妻子不違背為人婦的準則,丈夫亦當擔起正法,遠離諸惡習,丈夫的每個決定,要考慮妻子的願望。深愛丈夫,亦是妻子的職責,將丈夫的家庭,視為自己家,常做愛的港灣,對夫家成員關心照顧,禮敬賓客,你們信任彼此,那無上真理,將共屬你們二人。 純陀妻子:尊者慈悲,請告訴我們該注意什麼?才能走上您指的那條路? 佛陀:要親近善友,那些無法專註禪念的人,也會讓你變得怠惰。創造利於修行的環境,你的心境清凈無染,行業也便符合正法,無論做什麼,你的生意,還是日常瑣事,都要先行了解,盡最大努力去完成。比如,烹飪飯食,不要看作是一項工作,而要當作一次機會,去照顧好自己,公婆,孩子,和任何生活中的善緣,萬勿自私自利,只為自己而活。你的幸福、成功和財富要與大家分享。遠離賭骰,飲酒。為人要謙恭有禮,親切而坦率,有機會供養比丘,或是修習禪定,都可以消除憂慮與分歧,最終感受到無上的寂靜。要記住,清晨我們睜開眼睛,眼前是新的黎明,清楚認識自己要做什麼,是很重要的。人們,常會忘記感恩,人需要銘記,所虧欠的事物,樹木,花朵,風,水,天空,都非我們所有。更應該感激著所有的一切,懷有感恩之心,去生活和思考,我們會有所收穫,而非兩手空空,一無所獲,我們豈不是會生病。如果我們病了,那離死亡還遠嗎?我們心懷感恩,也會像美麗的花朵,盛開在這世上。 純陀:上主,請和我們一起用些飯吧。 純陀妻子:看你,怎麼沒把蘑菇給佛陀吃呢,趕緊拿過去。 純陀:啊對啊,我把它忘了。我這就拿過去。 純陀:我忘了給您添上蘑菇。我費了很大功夫從旃檀樹上摘來,滿懷愛意為您烹制的。請您用一點吧。 純陀:暴風,閃電,怎麼這麼突然呢? 佛陀:純陀,這些剩下的蘑菇,就埋在土裡吧,不要再給別人吃了。 阿難:佛陀,您怎麼了,佛陀。 佛陀:阿難,我們在這休息一會,阿那律,你,帶著其他比丘,先行一步,我們和你,在金欄河岸會合。 佛陀:阿難,扶我坐在樹下。 阿難:好,佛陀。 佛陀:我就在這歇一下。 阿難:來這邊,佛陀。 佛陀:阿難,我很渴,去給我打些水來。 阿難:我不能把這些髒水給佛陀。 佛陀:阿難,你取水了嗎?我渴得很。 阿難:佛陀,那邊的水很臟,您不能喝的,您忍一下,等到了迦拘他,那裡水很清甜。等我們一到,我就為您準備飲水沐浴。 佛陀:阿難,去用拿這個缽打水,水就是清的。快去。 阿難:是,佛陀。 阿難:怎麼會這樣?我把缽放進去,水就變清了。 阿難:佛陀,我第一次去那兒,水塘明明是髒的,您再讓我去的時候,缽一入水,水塘就變清了,為什麼有這樣的奇蹟? 佛陀:你仔細聽我說,阿難。我們在弟子純陀家中,一起吃的那餐,就是我的最後一餐了,人們會責難他,說他那一餐是不當的,但你要讓他們知道,我這一生,有兩餐是最難忘的。第一,是我證得無上真理前的那餐,而第二,就是我入大般涅磐前的這餐。純陀不應心懷愧疚,他應該,為我供食了這其中一餐而感到高興。阿難,我們得渡過金欄河了。快要到了。那一年的此時,就在那些樹上,開滿了美麗的花朵,好像琥珀一般,鮮紅,多彩的花啊,我要到末羅城門去,快走吧,阿難。 阿難:好,佛陀。 佛陀:我們要晚了。 佛陀:阿難,把我的衲衣鋪在這兩樹之間吧。我就在這裡休息 阿難:好,佛陀。 (此段為阿那律的回憶) 佛陀:阿那律,一切法之自性,即"如來",萬事萬物,皆從"如是"來,於是,蓮花從"如是"生,阿那律從"如是"生,你們所有人皆從"如是"生,阿難亦然,宇宙皆從"如是"生,既從"如是"中生起,而後又回歸到"如是",便可稱其為"如去",一切法不生起於何處,亦不消失於何處,一切法常住,一如曾經。 阿那律:現在起,我和所有比丘,將稱您為"如來",稱您為"如來",便能提醒我們都具有這"如來"本性。 佛陀:如果我們患了頭痛,我們認為它為"如來"的一部分,疼痛也便終止,原因在於:當我們一半的力量,與疼痛對抗,而另一半去治癒傷痛,這兩股力量,對心智的損害,更勝頭痛。如果我們接受這頭痛,與我們自己皆從"如是"來,便無對抗可言。那我們所有的力量,都能集中於傷痛的療愈。 阿難:來,佛陀。 阿那律:佛陀,您生命中無形的真諦,竟變得如此淺顯易懂,我們貧瘠的靈魂能一覽無餘。 比丘:怎麼了?阿那律比丘。您以耐心著稱,為何,卻在流淚呢? 阿那律:親愛的比丘,我預感到,今夜佛陀將入涅磐。 佛陀:阿難,我的頭要朝向北方,右側卧躺。 阿難:好,佛陀。 佛陀:你看,阿難,春天還沒有來,娑羅枝上的紅花,卻已經開始搖曳,看,這些花兒,就像一滴一滴的雨水,落在我的衣上。這片樹林多麼美啊,還有那裡,太陽向西而落,晚霞照耀著大地,你可聽到這娑羅樹,隨風起舞的樂音嗎?我的心,被這美景喚起的喜悅填滿。我親愛的比丘們,如果你們,真的想表達對我的尊崇與敬愛,就將正法實踐於業行,每時每刻正念專註。阿那律,阿難在哪裡?叫他過來吧。 阿那律:別哭了,阿難。看到你哭,佛陀如何能安寧?淡定些,來吧,他在叫你呢。 佛陀:不要慌張,阿難。我時常提醒你,一切法皆無常,生命,本就是向死之路,聚合就昭示了分離,有潮漲,便會有潮落。若無死亡,有怎會有誕生呢?阿難。你用心和靈魂服侍我,我十分感激,你盡心竭力的幫助,你有很多優秀的品質,多一些努力,去超越生死,證得靈魂的解脫,在每一次痛苦中成長,我知道,這些你都可以做到。也將會是最令我欣慰的事,阿難有四項品質,他言辭柔和,無論得到什麼,都心滿意足,阿難平等地對待每一個人,而阿難的沉默寡言,又為大家所不喜,甚至是我。阿難,你多年來,毫無懷疑地服侍我,我歸於烈火後,許多遺願還要你去完成。 阿難:如來,請不要在這裡入滅,拘屍那羅只是個滿城泥屋的小鎮,還有很多大都城,更適合您入涅磐。王舍城,您喜愛的舍衛城,喬賞彌,瓦拉納西,請您再選一處地方,讓人們能有機會,見您最後一面。 佛陀:阿難,拘屍那羅,是如來認為有趣的地方,很小,還有許多泥屋,你看那些花,一朵一朵的紛紛散落。阿難,在我離開這軀體前,你看它們就這樣落下。阿難,為我辦一件事,到拘屍那羅去,對末羅王說,佛陀在這片林中等他。告訴他,就在今夜,第三分,佛陀,將入大般涅磐。 阿難:今夜三分,您就要入般涅磐嗎? 佛陀:是阿,阿難,所以要儘快告知末羅王。 阿難:萬一我走了…… 佛陀:不,阿難,不會在三分之前,我可以見到未來。我入般涅磐後,末羅王會說:我在他的林中入大般涅磐,卻未告知於他。 阿難:只要阿難活著,您的願望就不會落空。我這就出發,通知末羅王。 佛陀:謹記,我的路,並非讓你們棄世消沉,我深信,人們會因他人的善行或惡行有所轉變,這希望寄託於高尚的靈魂,而人,有何種命運,取決於他做下的業行,我們生於大地,所受皆苦,輪迴世間,苦悲充斥其中,世間卻非痛苦的駐留之處。這世間是覺悟者的居處,但覺悟者須得醒覺。現在,這便是汝等之責。無明生起痛苦,憂傷與妄念。嗔怒,貪婪,傲慢,自負,妒忌,皆由無明而起。幻象將人誘入歧途,雖為二相,但生死無別,竟為一體。我們為妄見所障礙,一旦諸障破除,那我們整個的生命,將無依無著,獨立而生。戒,定,慧及八正道,可破除種種的妄見。我再重複一遍: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以及正定。對失眠者而言,夜晚格外漫長,對疲憊者而言,目的地格外遙遠,而對盲目生存,不解正法者而言,生命中處處皆苦。任何的知識,無論你們自己閱覽,還是聽智者宣講,甚至是聽我所講,都不要輕易相信,要用自己的學識和智慧,去加以分別,驗證。 比丘:佛陀,如果我們在真理的路上遇見了您呢? 佛陀:在真理之路與任何人相遇,都不要輕易去接受,倘若見到佛陀,不要以為幻滅,即使遇到你的父親,也不要因此偏離正軌。你們的生活,掌握在自己手中。不要去依賴任何人。 比丘:人類所載的史冊中,再無一位像佛陀這樣,偉大,無畏,又無私的老師了,他慈悲,走入我們的禪定,向我們再授永恆真理。他身體力行,做出慈愛親切的表率。跨越了時間的阻礙,開示我們未來後輩,該如何依正法而行。真理之言(二十一)(原劇54集) 以下文字摘錄自《佛陀》第54集字幕(原創:三無字幕組) 阿那律:佛陀,末羅王來拜見您了。 末羅王:佛陀,您能降臨此地,小城遍地生輝啊。 須跋特羅:我想見見佛陀,能跟佛陀說幾句話嗎? 阿難:佛陀很累了,您就在這裡瞻仰吧。 須跋特羅:我有極重要的事,對佛陀說。 阿難:但是 須跋特羅:但是,還請您再通報一次吧。 阿難:您如何稱呼? 須跋特羅:我是婆羅門須跋特羅。 (阿難回憶) 阿難:佛陀,有那麼多地方,您為什麼選擇拘屍那羅呢? 佛陀:阿難,我尚有一經未說,還要為最後一名比丘授戒。 佛陀:阿難,讓須跋特羅過來吧。我想跟他說幾句話。 須跋特羅:尊者,我景仰您學識已久,今日親見莊嚴,實是榮幸之至。 佛陀:你有何疑問,須跋特羅。 須跋特羅:尊者,我聽聞富樓那迦葉,末伽梨瞿舍利,阿耆多翅舍欽婆羅,散若夷毗羅提子,尼乾陀若提子,這些舉世聞名的智者,依您之見,他們是否獲得了所謂的真知呢? 佛陀:這問題的答案並不重要,你既已到此,須跋特羅,現時之要,我便教導你以正法持正行,指引你獲得真知,由滅中見不滅,悲傷中見歡喜,殘暴中見人性,醜惡中見至美,無明,遮蔽了人們的視線,我們撥開這樣的幻象,那一切苦,一切憂自然息止,我們的內心,慈愛與寬容開始覺醒,眾生情感,皆是一般,倘若,你非覺悟者,便不能發現覺悟之趣,倘若,你生起覺悟之趣,那你也將成為佛陀。 須跋特羅:尊者,您可願收我為比丘? 佛陀:阿那律,為須跋特羅授戒吧。 阿那律:現在嗎?尊者。 佛陀:此刻,須跋特羅已受戒。他將是我最後一位親授比丘。 佛陀:須跋特羅,覺醒之能力,是為佛,覺悟者住於你的思維。醒覺之道,是為法,將你全部的身心,投入修行者,是為僧。 佛陀:我親愛的比丘們,對我所說正法,還有任何疑問,任何難題,儘管詢問吧,莫誤時機,若有人,心中尚存疑惑,請現在提問吧。以後,不要懊悔。此時立於佛陀面前,卻未發一言。我親愛的比丘們,你們修行中有任何的疑惑,都可以提出來。 阿難:不可思議啊,如來。您重複了三次,卻沒有一位比丘發言,我相信比丘們,相信僧團,皆已領悟如來所說經典,對您展示的無上真理,全心全意地信服。如此,大家終能入涅磐。 佛陀:阿難,你出於凈信說此言,但我此生,從來都很清楚,我知道,這所有的比丘,對三寶皆具足信心,即使是最末者,只要依我的道勤加修持,也定能證入涅磐。 佛陀:我親愛的比丘們,這是我最後的訓誡,點亮自己的燈火,做自己的一盞燈,覺醒吧,行持正法,專註你的內心,向自己皈依,勿依賴他人,一切皆無常,將自己安住其中,精進不懈,永不認輸。 (虛空中傳來佛陀的聲音) "阿難,不必驚訝,我不是這世上第一位佛陀,也不是最後一位,在這炙熱的陽光下,你是微風贈與我的祝福嗎,阿難。我在這回憶中也無比愉悅,阿難,我一樣在你心中,在你心底,你身之外,任何你落腳之處。" 阿難:人們常說,水也為生,風也為生,是為奇蹟。佛陀說,如是我聞,最大的奇蹟不是水或風,而是整個世界為生,我們四周每天都充滿奇蹟,我們卻視而不見,藍天,白雲,一切變幻之物,樹木結果,多麼非凡的形態,嬰孩好奇的黑眼睛,就是生命的奇蹟啊。
推薦閱讀:

「男人看鼻,女人看眉」,一生心想事成,自古以來不變的真理
在這存在無數主觀事物的世界上,真理該如何存在?
虛空的虛空,聖經:傳道書

TAG: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