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經》要義
一、《心經》要義 今天給大家講我們經常念的一本經,也是字數最少的一本經。它就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心經》。我們學習的題目叫做「生活中的智慧——《心經導讀》」。 《心經》共268字。正文260字,題目8字。這268字,把佛教的要義,把宇宙人生的真理講得極為透徹。《心經》是打開佛法大門的鑰匙,是我們學習佛法的綱領,也是我們觀照宇宙人生的大智慧。《心經》這268字,包括了佛教的核心內容。它主要是教導我們怎樣觀照當下的精神生活境界和物質生活境界,教導我們在聖凡迷悟之間怎樣處理修行者所面對的真理世界和世俗世界。《心經》突出地講了一個「空」字,這一個「空」字,掃除了凡情聖解;也突出地講了一個「無」字,這一個「無」字,顯示了佛教的不二法門。《心經》還有兩句話,一句是「真實不虛」,一句是「究竟涅槃」。這八個字,建立了人生的究竟目標。 所以說《心經》雖然字數很少,內容卻很深刻,道理很透徹。要把《心經》學透徹,是我們每個學佛人天天要訓練、天天要思考、天天要體會、天天要觀照的中心內容。 可以這樣說,佛學是透徹、完整、精闢地揭示宇宙生命的真相和奧秘的學問。宇宙的精華是生命,生命的精華是人,人的精華是般若智慧。佛學的核心,就是講人生的大智慧,《般若心經》就是講人生的大智慧。佛法的大智慧就是告訴我們怎樣來處理內心的煩惱、生命深處的煩惱、生活中的煩惱;就是告訴我們怎麼樣開發每個人生命深處的潛在能量。這個潛在的能量就是大智慧,就是我們人人本具的真如佛性。我們每個人在生活工作中,在處世接物中,往往有許困惑與窘迫、煩惱與痛苦;人生道路上往往會遇到種種坎坷,種種難以逾越的困難。這些都是生命的現實,生活的現實。面對這些現實,我們應該怎麼辦呢?《心經》這本僅有268字的無上寶典,為我們提供了生活的大智慧。 《心經》開宗明義告訴我們:「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只有時時以甚深的般若進行觀照,才能見到我們身心世界五蘊皆空所顯示的真理。見到了真理,開發了智慧,才能夠度一切苦厄。《心經》開宗明義的第一句,就是這本經的總綱。 般若要用,要觀照,才有自在;般若要行,行深般若,才能照見五蘊緣生無自性的空理。般若要深觀、要深行,才有在真理指導下的度一切苦厄。般若智慧不是靜止的。對於每一位修行者來說,般若是在觀照中不斷深化、不斷升華的。 五蘊不是五件事,其實是一件事。色受想行識就是我們生命的當下,生命的現實,生活的現實。 《心經》開示明義的這一句話,既是此經的綱要,也是整個佛法的綱要。佛法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人生如何從迷惑中覺醒過來,度脫一切苦厄。這一句話指出了修行般若的任務是什麼,實踐是什麼,所取得的效果是什麼。「觀自在菩薩」是修行般若的人;「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所修的般若行;「照見五蘊皆空」是修行般若的境界、任務;「度一切苦厄」是修行般若的效果。 整個佛法修行的過程不外乎境、行、果。《心經》這第一句話,就把學佛任務(境)、實踐(行)和效果(果)三者包括無遺。所以說這一句話就是《心經》的總綱,也是我們每一位學佛人修行的總綱,也是佛法的總綱。 大家請把《心經》打開。既然是導讀,那就是要引導大家來讀一遍。在讀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把《心經》的段落分一分。 二、經文的段落及大意 題目:「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整個經文分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顯說般若,從「觀自在菩薩」至「真實不虛」。第二部分是密說般若,從「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至「菩提薩婆訶」。 再細分可分為五分。 第一分就是《心經》的總綱:「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第二分從「舍利子」至「無智亦無得」,是講般若的妙義。我們來看這一段文字: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這一段是講我們凡夫身心世界的基本組成要素——五蘊。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這是進一步地講,在真空當中,沒有五蘊之相。 「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這是講的我們凡夫的生活現實,六根對六塵(十二處)。眼、耳、鼻、舌、身、意是六根,色、聲、香、味、觸、法是六塵。也就是說,在真空當中,緣生無自性,這六根六塵都是無相的。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這是講十八界。(眼界就是眼睛,眼睛有它自己一定的界限,所以叫眼界。然後是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再就是色界(可視物)、聲界(聲音)、香界(氣味)、味界(食物)、觸界(引發觸覺之物)、法界(意識所緣境界);然後是眼識界(視覺)、耳識界(聽覺)、鼻識界(嗅覺)、舌識界(味覺)、身識界(觸覺)、意識界(思維認知)。六根、六塵、六識合起來稱為十八界,也就是十八個部分。這十八個部分,有物質的部分,有精神的部分。屬於物質的部分有十一種,屬於精神的部分有六種多一點點。因為其中的法界,雖然有很大的一部分是純精神的活動,但是也有屬於法塵的一部分,也就是意識中呈現出來的物象,叫做「法處所攝色」。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講十二因緣;「無苦集滅道」講四諦;「無智亦無得」講菩薩以甚深智慧所取得修行的成果。智就是智慧(菩提),得就是涅槃。 在真空當中,既無五蘊,也沒有六根、六塵、六識這十八界。這是講凡夫的生活境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是講緣覺的生活境界;「無苦集滅道」是講聲聞的生活境界;「無智亦無得」是講菩薩的生活境界。 以上這一段,是講般若的妙義。因為在我們凡夫看起來,這些都 是生活的現實。但是把它提升到甚深般若境界的觀照下,凡夫的生活境界也好,聲聞、緣覺、菩薩的生活境界也好,實質上都是因緣所生法,其性本空。所以說,在真空當中,既無五蘊六根六塵之相,也沒有十二因緣、四諦、菩薩的得與智之相。所謂無相,所謂空,其目的就是要我們破除凡夫的執著,破除二乘的執著,破除大乘在修行過程中的一切執著。一切都要以無所求心、無住的心,來面對凡夫和聖者的生活境界。所以以上這一段,就是講的般若的妙義。 第三分講般若的妙行。「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這是講菩薩在無所得的甚深般若觀照下所取得修行成果。修行成果是什麼呢?心無掛礙,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這就是修行所取得的成果。菩薩在行甚深般若時,所取得究竟成果,那就是無上大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三世諸佛也是依般若成就,依般若證得無上正等正覺。般若為佛母就是這個道理。 因為行深般若,所以能夠得到究竟涅槃;能行甚深般若,所以能夠證得無上正等正覺。 第四分,以秘密般若來稱讚顯了般若。「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第五分,以秘密般若加持顯了般若。「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此經268字分這五個部分,大家把這五個部分區分好了,記牢了,我們再來念《心經》,就能夠隨文入觀。在觀照中,逐步地照見五蘊皆空,照見六根六塵皆空,照見十八界皆空,照見十二因緣、四諦皆空,照見菩薩的智與得皆空。在沒有所求心、沒有執著心、沒有分別心的甚深般若指導下,心無掛礙,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 三、釋經題 上面是總體上將《心經》的段落大意給各位提示一下,下面稍微具體地講一講。但是要在兩小時以內把這260字講得淺顯明白,也不容易。 我們先講經題。經題由四部分組成。 (一)般若。 梵語「般若」中譯為慧、智慧、凈慧。不管譯成什麼,都不能完全表達般若一詞在梵文中的含義。為了不以智慧二字局限「般若」這個名稱,所以仍然保留梵音。一般說有三種般若: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 由經教所顯示的道理,比如說「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而獲得的智慧為文字般若。 在文字般若的基礎上,隨文入觀,隨文生解,隨文起行,進行正思惟所獲的智慧為觀照般若。經文中的「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就是講觀照般若。所謂觀照般若,就是把文字所顯示的般若在修行生活中具體運用。 第三是實相般若。我們觀照什麼呢?觀照諸法的實相,諸法的實相是什麼?「五蘊皆空」,空的道理就是實相,實相無相。由現實而悟證的智慧為實相般若。 窺基法師是玄奘法師的弟子,他說:實相般若就是真理,觀照般若就是真慧,文字般若就是真教。真教、真慧、真理就是三種般若。由真教產生真慧,由真慧而證得真理,是為三種般若的相互關係。 上面說到,般若是佛母。一切諸佛從般若生,由此而言,即是諸佛之母。《仁王護國經》說:「般若波羅蜜多是諸佛母、諸菩薩母。」又說:「般若能出生一切佛法、一切菩薩解脫法、一切國王無上法、一切有情出離法。」一切諸佛之所以成佛,是由般若而產生;一切菩薩要成佛,必須依般若而成就而解脫;一切世間事業,好事、善事、利益眾生的事,都是從般若而產生;一切有情必須依止般若波羅蜜多才能出離生死苦海,到達涅槃彼岸。 (二)波羅蜜多 「波羅」者,彼岸。經典作者說「彼岸有二:一是菩提,二是涅槃。」菩提是覺悟、是智慧;涅槃是究竟圓滿、究竟寂滅。菩提涅槃是為彼岸。 「蜜多」者,到義、離義。由行般若,離諸障染,因此到達彼岸。「波羅蜜多」合起來就是「到彼岸」。要到彼岸,就要發心修菩薩行,要修到彼岸的功德,首先要具備七種最勝方便。具足此七種最勝方便,才可以稱為到彼岸。這七種最勝是: 1、住菩薩種姓。修菩薩行,行菩薩道,一定要具備菩薩種姓,要有這樣的善根,要有這樣的福德因緣。沒有菩薩的善根,沒有福德因緣,就發不起修菩薩行、行菩薩道的大道心。 2、依大菩提心。修菩薩行,行菩薩道,它的動力就是大菩提心。 3、悲憫有情。行菩薩道的目的,就是要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要下化眾生,必須要有對有情眾生的悲憫之心。 4、具行事業。有了發心,有菩提心,有慈悲心,僅僅發心而不付諸實踐,那種發心永遠不能成為現實,所以要具行事業。就是要行六度萬行,以這樣福慧事業來莊嚴菩提心、菩薩道。 5、無相智所攝。修一切善法,修六度萬行,都要以無相智作為出發點,不要起執著,不要為名聞利養而修。不能修有相法,要修無相法。所謂無相,就是要破除執著。 6、迴向菩提,將所修一切善法功德,不迴向人天小果,一定要迴向無上菩提。 7、不為二障間雜。二障就煩惱障、所知障。在修萬行,修一切功德時,都不能從煩惱障、所知障出發,要破除二障,不要讓二障在修行過程中,導致信心不專一,誓願不專一。 要修「波羅蜜多」行,必須具備此七種最勝方便。 (三)心 心,顧名思義,這裡的心有兩個意思。就其本意而言,這268字,是般若的心臟,是般若的綱要,是般若的要領,是般若的根本。它就像人的心臟,是人身體中最重要的器官。心,在人生中,起到決定一切、指揮一切的作用。此經就是600卷般若經的核心內容,故稱為《心經》;一切佛法都以般若為中心為根本。第二個意思,這268字就是講的凡夫的心、聖者的心、成佛的心。就是講從凡夫的心如何修成聖者的心,修成佛的心。 所謂心,如果從一般意義上講,有四種心: 1、肉團心。肉團心是身體器官,它雖然是物質的,卻是我們精神的依託、思維的依託,所以把它叫做心。 2、緣慮心。遇到種種因緣、種種景象、種種境界,心有所思、有所慮,叫做緣慮心。緣就是對象,慮就是主觀思維活動。主客觀一經接觸,就有思維活動。 3、集起心。就是指八識心王阿賴耶識。集指八識種子,指因。通過第七識、第六識、前五識的作用,不斷地把所接觸的外界的一切信息,反饋到八識田中,就成為種子貯存起來。第八阿賴耶識就是以第七識為橋樑,不斷地反饋和輸出。反饋進去成為種子,輸出出來就成為現行。現行生種子(集),種子生現行(起),這樣的心我們稱為集起心。 4、真實心。就是我們的真如佛性。真如佛性通過甚深般若的薰習、開發、挖掘,能夠產生無窮的妙用,所以也把它叫做心。 (四)經 經有五義: 1、出生義。能出生一切義理。因為佛法的一切義理,都在經典的記載中。我們要懂得佛法,與佛祖進行溝通交流,只有從經書入手。經書能夠出生無窮的妙義。 2、湧泉義。一切經典所講的道理,其義味無窮無盡。反覆品味、反覆研究,從古到今,永遠都不過時,永遠都有新意。 3、顯示義。經書的文字內容,能夠顯示佛法的深妙之義。 4、繩墨義。經書中所講一切道理,都是教我們如何除邪顯正、改惡修善,可以成為我們人生一切言行實踐的標準。 5、結縵義。世間人用繩子把許多花貫穿起來成為花縵,花就不會散落。經書也就好像是一根繩子,把佛教的法門貫穿起來成為一個整體。這是從譬喻立名。 梵語修多羅,譯為法本。教為理本,理為教本,教理互顯,並皆為本。 《心經》這本經,從目前的資料來看,從古到今,譯成漢文的有十個譯本。這十個譯本有詳有略。最早的譯本是鳩摩羅什的,最遲的譯本是諾那活佛從藏文翻譯過來。除漢譯之外,《心經》還有日文、韓文、越南文、梵文、藏文、英文、法文、德文、蒙文等多種語言的譯本。我們現在所讀的《心經》,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翻譯家、佛學家,大師級的高僧玄奘三藏法師所譯。這是一位在國際上,從古到今享有盛名的大師級的高僧。有關《心經》的經文只能作簡單地介紹。 四、釋經義,共有五分 第一分,全經的總綱 「觀自在菩薩」。觀者,觀察。自在者,所行無礙。沒有障礙才叫做自在。自在從何而來?從觀來。觀什麼呢?觀「照五蘊皆空「。以什麼來觀照?「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所以觀自在,是能修般若之人;「波羅蜜多」是所修般若之法;「照見五蘊皆空」是在修行過程中不斷地運用般若來觀照我們的身心性命。觀的結果是什麼呢?空。空了以後怎麼樣呢?度一切苦厄。運用般若,觀照五蘊皆空,最後得到度一切苦厄的無上妙用、無上妙果、無上妙法。 每一位學佛者如果時時刻刻都能行甚深般若,都能觀照五蘊皆空,就能度一切苦厄。人人都是觀自在,人人都是觀世音,人人都成了上求下化的菩薩。 菩薩二字是稱謂時的簡化,全稱「菩提薩埵」。菩提者,覺悟義。薩埵者,有情義。菩薩有覺悟,所以能上求佛道;菩薩有慈悲,所以能下化有情。菩薩以上求下化為目標,所以稱為覺悟了的有情。我們能行菩薩道,就能觀自在,就能覺有情。我們每一個學佛的人,都不要在此大願大力面前發生退轉之心,都要勇往直前地承擔起這一個上求下化的重任。要學佛,就一定要承擔這個重任。不想承擔這個重任,又說自己在學佛,那是不究竟的。 要發心修菩薩道、行菩薩行,必須具足十種勝德:親近善友;供養諸佛;修集善根;自求勝法;心常柔和;遭苦能忍;慈悲淳厚;心性平等;信樂大乘;求佛智慧。 由觀照所得,而有十種自在:壽命自在;心自在;財自在;業自在;身自在;勝解自在;願力自在;神力自在;智慧自在;法自在。法自的意思是什麼呢?自己掌握了真理,生活在真理中,所以於法自在。有此法自在,就能夠深入經藏,智慧如海。這十種自在不是憑空而來,都是由於修習施戒忍進禪智六度而獲得。 觀自在菩薩與我們娑婆世界的眾生極為有緣。不管是信佛的人還是不信佛的人,都供奉觀世音菩薩,念誦觀世音菩薩,祈求觀世音菩薩。我想,我們最重要的,還是要按照觀世音菩薩的法門,行深般若波羅蜜多,照見五蘊皆空,才能度脫一切苦厄。 大家能夠把《心經》的總綱掌握了,下面這些具體內容就容易掌握。各位按照今天所分的五分將《心經》的結構弄明白了,哪些是凡夫法,哪些是緣覺法,哪些是聲聞法、菩薩法、佛法,再來念誦《心經》,就會減少盲目性,增強自覺性,就能更好地運用《心經》的道理,指導我們的日常生活,使我們在生活中具大智慧,具大慈悲,覺悟人生,奉獻人生,善用其心,善待一切。 第二分,般若的妙義 現在講第二分般若的妙義。般若的妙義就是空義,就是講這個「空」字。我們現見世間一切萬法宛然存在,但是《心經》上說一切皆空。 我記得禪宗有一個公案:一個小和尚才出家,出家以後就學《心經》,他在讀《心經》的時候產生了一個疑問。《心經》上說,無眼耳鼻舌身意。他把自己身體上的眼耳鼻舌身意摸一摸,都宛然存在。然後他就問師父:「師父啊!我的眼耳鼻舌身意不都是好好的嗎?為什麼《心經》上說無眼耳鼻舌身意,這是什麼道理呢?」老師父見到小徒弟這樣發問,就覺得這個小徒弟將來一定會成大法器,成為人天師表,弘揚佛法利益眾生。為什麼呢?他一接觸佛法,就在觀照,就在思考,就在對人生產生種種疑惑。所以老師父就介紹小徒弟到一位高僧那裡去學習佛法,參禪打坐,讓他真正能夠明白無眼耳鼻舌身意的道理是什麼。 我們一般人說到空,往往就有種種恐懼。一切都空了,我們怎麼生活,怎麼生存?我們修學佛法,做一切善事,還有什麼結果?如果這樣地理解空,把空理解為什麼都沒有,那就不是善解空義。善解空義的人,一定會從真實不虛的角度來理解空義,從「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角度來理解空義。 「舍利子」,就是我們所熟知的舍利弗尊者。在佛陀的十大弟子中,舍利弗智慧第一。宣說甚深空義的經典,只能夠對有大智慧的人來講。只有具備大智慧的人,才能夠理解「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甚深空義。這裡所說的空,是絕待的空,不是空有對立的空,不是有和沒有對立的空,更不是虛空的空。這個空是超越了有無,超越了一切對立的空理,是真空。真空不是一,不是二,它是一個整體,它是真理,它是一切事物的實相。 我屢屢說到,佛教講空,是從緣起性空的角度來觀察一切事物的實相。一切事物都不是獨立的存在,不是無緣無故的存在,都是有條件地存在,都是有因有緣的存在。這是「空」的第一層意思。 第二層意思,一切因緣也都不是孤立的,都是在空間上相依共存,在時間上相續不斷,都要以自身以外的所有事物作為條件,才能有某一件事物存在的可能性。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的,所以說是空。 第三層意思,一切事物都不是永恆不變的。有沒有永恆不變的事物?沒有。雖然我們現前看到有情的生命和無情的物質,有一種相對的穩定性;但是,當我們用電子顯微鏡來觀察,我們會發現沒有一件事物不是瞬息萬變,沒有一件事物有一秒鐘停留在原來的狀態。任何事物都是遷流不息,瞬息萬變的。從這個意義上說五蘊皆空、萬法皆空。空者,無常義,變化義。 第四層意思,一切事物既然是相依共存,是有條件的存在,而且又是在不斷地遷流變化,那麼一切法都是沒有主宰的,一切法都是無我的。在佛教的意義上,我是主宰義。什麼是主宰義呢?既然有我,我就可以不要任何條件獨立存在,我就不需要依賴任何因緣而存在。現見世間沒有這樣的一件事物。 從以上這些道理和觀點來看待每一件事物,色受想行識,六根、六塵、六識,都只有空,沒有實體。 在真空中,又顯示妙有。雖然一切是空,但是一切事物又宛然存在。這種存在,是以空的形式而存在,是以空的性質而存在,所以它是妙有。所謂妙有,就是在存在的當體離一切分別、離一切執著、離一切邪見。所謂邪見,就是執著是有、執著是無、執著是斷、執著是常等。這些都是邪見,都不是中道。中道的意思是非有非無、非常非斷。中道就是實相,中道就是真空,中道就是妙有。 一切色法包括內五根、外六塵,一共十一種色法。其中法塵中有一部分是心法,有一部分是色法。這是色。空就是真空妙有的空。 在真空妙有中,由於排除了一切偏見與執著,所以就是「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和空沒有什麼不相同的地方,空與色也沒有什麼不相同之處。在這裡,色與空好像還是兩個東西,只是不異而已。下面兩句則強調「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意思是說色的當下就是空,空的當下就是色。這種道理,在我們一般人聽起來,就等於是聽天書一樣。有一定社會哲學思想作基礎,有一定的世間的哲學思想作基礎,才能夠理解「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種般若智慧。 五蘊當中,色法是這樣,受、想、行、識,也是這樣。受不異空,空不異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所謂亦復如是,就是說受想行識四法,也是在真空中了不可得,在妙有中宛然存在。 五蘊就是組成我身心的五個組成部分。色是物質的五根和六塵,受想行識則是我們的精神現象。色是生命的物質組成部分,受想行識是生命的精神組成部分。我們的生命就是色受想行識五個部分積聚在一起而組合起來的假我。這個假我,這個身心生命,它也是在時時變化。昨日的凈慧走路快一點,今日的凈慧走路要拄拐杖,這說明了什麼呢?說明凈慧是空,說明凈慧不異空,空不異凈慧,凈慧就是空,空就是凈慧。因為它在無常規律的作用下時時刻刻都在變化。昨天還有說有笑,睡了一覺,不起來了,這樣的事在我們身邊發生過好幾起。大家知道,在三字禪茶苑有一位茶友佛友,叫趙海波,年輕輕的一個居士,一個會做生意的人,一個會搞設計的人,體重將近三百斤,有一天吃了午飯,躺在床上就不起來了,一點痛苦也沒有,但是走得太早了。這就是說,我們的生命總是在遷流不息的變化。但是我們千萬不要理解錯了,以為趙海波走了,所以說沒有趙海波。不是這樣。趙海波沒有走之前就沒有趙海波,因為根本就沒有一個常一不變的趙海波。我們在座的每一個人都是這樣,既存在又不存在。 所謂存在,是指在排除了一切執著的基礎上有這樣一個假我的存在;所謂不存在,是指被執著的那個真實的我是不存在的。只要執著於有一個真我,不是落入常見就是落入斷見。空義要這樣來理解。 這樣來理解空義,空義就是非常積極的理念。所說的無常、無我、空,正因為無常,一切事皆無常,都不是固定的,所以它可以改變,可以發展。事物的改變有兩個方向。有積極的方向,有消極的方向,就看人們如何把握。把握得好,在無常道理的指導下,你有無限發展的空間;把握不好,也是變,也是在發展,但那是向負面的方向發展,走向消極墮落,最後成了走投無路的人。那也是無常的規律,因緣法的規律,我們每一個人都不可能逃避這一規律。這一規律是客觀存在的,這一規律時時刻刻在起作用。 「色受想行識」的意義。 蘊以積聚為義,色以質礙為義。這個(牆)是色法,人走到這裡,牆的性質雖然是空,但是它的作用不空。作用是什麼呢?作用就是質礙,人過不去。有質,有障礙。從這裡我們應該明白佛教所講的空,不是說這個物質燒掉了沒有了破壞了的空,是說這個物質本身就是空。不是色後空,是當體空。 受以領納為義,也就是感受。六根對六塵,中間有六識,感受六塵境界是違、是順、還是不違不順。所謂違,就是不符合自己的需求;所謂順,就是符合自己的需求;所謂中,就是無所謂符不符合。受就領納內外境界的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苦受和樂受,是生活中的特殊現象,只有不苦不樂的感受才是生活當中經常有的現象。 想就是思想。有受就有想。怎麼想呢?我所接受的這個環境是苦的、樂的,或者不苦不樂的,在思想就引起分別構想。思想上有分別,在思想指導下,就會有種種的造作。 行者,造作義。怎麼造作呢?就是採取種種的措施來對待苦受,對待樂受,對待不苦不受。這就是造作。接受外在的好的境界,排除外在的不好的境界,容忍外在不苦不樂的境界,這就是行的作用。 識者,了別義。了別的意思是說,對於外在的種種境界,我們怎麼樣去分別它是違是順是中間,這都是識的作用。 各位要記住:我們在說某一件事的時候,色受想行識五蘊似乎有次第有先後,但是在真正接觸外在環境時,五蘊都在一念之間,都是當下的。佛教把精神活動分析得很微細,而實際上,受想行識是在一念之間完成的思維過程。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就是說:受、想、行、識皆不異空,空不異受、想、行、識,受、想、行、識即是空,空即是受、想、行、識。這是語言上的省略。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一切法的空相,就是說一切法的實體不可得。一切諸相的不可得性體現在六個方面,叫六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就是一切諸法的六相。真空妙有的一切諸法,離生滅、離垢凈、離增減。它是一個真理,它是一個規律,它是在我們有情無情的世界裡起支配作用的永恆而普遍的規律,所以它沒有生滅、沒有垢凈、也沒有增減。是真理就沒有生滅、垢凈、增減,不是真理才會有生滅、有垢凈、有增減。所以說:「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 「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這一段是講六根、六塵、六識。大家手上的經本,標點符號有一點問題。「度一切苦厄」後面可以劃一個大圈,表示是一段。「不增不減」這裡是一段。「乃至無意識界」,分號;「乃至無老死盡」,分號;「無苦集滅道」,分號;「無智亦無得」,句號。這樣就層次、段落清楚。 在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的諸法實相的大規律當中,一切法都受此規律的支配,既無眼耳鼻舌身意,也無色聲香味觸法,也沒有十八界。沒有一法不受空性的支配,沒有一法不受規律支配,沒有一法不是在苦、空、無常、無我的道理中顯示。 無色等五蘊,無眼等十二處,無眼界等十八界,所空的是凡夫法,凡夫的生命境界。凡夫的六根、六塵、六識,是在此規律支配下,不會在空性以外還有六根、六塵、六識,所以用一個「無」字來表述六根、六塵、六識空的本質規定性。六根、六塵、六識的本質性就是「無」。 「空」字與「無」字在意義上區別不大,但是在表述上「無」更徹底、「無」更究竟。這個「無」,不是與有相對的無,不有有無的無,而是超越一切對立的絕對真理。 凡夫的精神境界和生活境界,在本質上是空也是無。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這幾句話是講十二因緣。十二因緣是緣覺的精神境界、生命境界和修行過程。緣覺的修行過程,也是在真空妙有這一真理的指導下來落實。在「無」這一最高真理的規定下,十二因緣其性本空。如果說十二因緣不空,緣覺所修的法就不究竟,就不能提升,就不能夠度一切苦厄。因為還有執著。 緣覺和聲聞斷了我執,還沒有斷法執,所以有不究竟的一面。只有在「無」的原則提升之下,進一步破除法執,才能夠進入到更高的修行層次。 「無苦集滅道」,是講四諦法門。四諦法門是佛教的基本法門,是聲聞所修的法門,是聲聞的精神境界、生活境界。 苦就是我們生命的苦果;集就是招致苦果的因。苦與集屬於世間因果,也就是凡夫的因果。滅就是苦果永滅苦因永滅的精神境界、生活境界,就是涅槃;道就是達致涅槃的方法。滅為聖者出世間之果,道為聖者出世間之因。要滅苦果,先滅苦因;要成樂果,先修樂因。「知苦、斷集、慕滅、修道」,就能成就聲聞聖果。同樣,在真空界四諦法也不可得,也是無。 「無智亦無得」,是講菩薩的精神境界、生活境界。智就是菩提,得就是涅槃。以智慧而得涅槃,是為智與得。這裡講無智亦無得。儘管菩薩在修行當中,能以智慧獲得涅槃,但是不能執著。一執著,就成了有為法、有漏法;只有不執著,才是無為法、無漏法。 第三分,般若的妙行。 「以無所得故」,(此處的句號改成逗號)這一句總說凡夫與聖人的所有精神境界、生活境界,在真空妙有當中都是不可得的。正因為不可得,所以「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心經》是講的觀自在菩薩的法門。觀自在菩薩的法門,就是所有修菩薩行之人的法門。一切修行,都要在無所得的真理指導下,依仗般若波羅蜜多這個能使我們到達彼岸的大智慧,才能心無掛礙。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所謂掛礙,就是這首詩中所說的閑事。這些閑事,不是說我們生活中的鎖事,也不說驚天動地的大事。既不是大事,也不是小事,是一切事。一切事提得起放得下,心就無掛礙;一切事提不起放不下,心就有掛礙。一切事都在著相中求,都在著相中修,心有掛礙。修學佛法不要修有相行。有相則有漏,無相則無漏。心無掛礙就是修無相行。 「心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這個恐怖,包括死亡、天災、天魔外道等等。一切來自自然、來自社會的種種苦難,都是恐怖,都是對生命的威脅。只有當我們心無掛礙、心無所求的時候,才真正無有恐怖,才真正生活得自在,生活得瀟洒。 無有恐怖,就能遠離一切顛倒夢想。頭下腳上是顛倒;以無為有、以有為無是顛倒;以空為有、以有為空這也是顛倒;一切不順真理、不順佛法空理的觀念和行為都是顛倒。有顛倒就有夢想,只有遠離了顛倒夢想,得大自在,度一切苦厄,才能獲得究竟涅槃。 所謂涅槃,就是我們學佛人所希求達到的無有痛苦、無有掛礙、遠離顛倒夢想的精神境界,解脫境界。 涅槃是梵語「摩訶般涅槃那」的略稱,譯成漢語叫大滅度、大圓寂、大圓滿。涅槃的含義是眾苦永滅、眾德備具,所以叫圓寂。所謂大,就是涅槃的法身德;所謂滅,就是涅槃的解脫德;所謂度,就是涅槃的般若德。涅槃具有法身、解脫、般若這三種德性、三種能量、三種本質,可見涅槃就我們學佛人所要到達的清涼地、究竟地。 此三德並非別有,斷除了三障就有三德。迷失了就是三障,開悟了就是三德。「生死即法身,煩惱即般若,結業即解脫。」一切事,一切修行過程,如果以禪宗的頓悟精神指導,都是當下一念的事情。所以一切菩薩都要以般若波羅蜜多作指導,然後得到究竟涅槃。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都是從般若出生,佛的無上正等正覺就是從般若產生的。梵語「阿」,譯為無;「耨多羅」譯為上;「三」譯為正;「藐」譯為等、遍;「菩提」譯為覺、知。梵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無上正等正覺。佛的覺悟,再沒有誰能超過,所以是無上;正等,表示這種覺悟與因地所修的菩薩行正等無異;正覺,只有佛具備無上的正覺、正等的正覺,菩薩不具備。正覺之上,又加無上正等,表示諸佛所得,最為卓越。得此菩提,一切苦厄度盡,得到無上的自由自在。 怎麼樣才能得到無上正等正覺呢?依般若波羅蜜多。只有用能到彼岸的大智慧作為指導,才能獲得無上正等正覺。 第四分,以秘密般若讚揚顯了般若。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在宣示甚深般若之後,又以神咒來譬喻般若偉大崇高的能量。般若智慧具有大神咒、大明咒、無上咒、無等等咒四種功能。 大神咒,就是講般若破煩惱,神妙莫測,代表修聲聞行所得功德。大明咒,是說般若能破無明,照破無明黑暗,代表緣覺觀修十二因緣所得功德。無上咒,是說般若能令萬行圓滿,使一切功能都能在般若的指導下圓滿落實,代表大乘菩薩修六度萬行所獲功德。無等等咒,講般若能令修行者果德圓滿、妙覺無等,代表佛的功德,稱為離謗真言。 這四句話放在《心經》的最後作為總結,表示《心經》的說所說「甚深般若」,是觀自在菩薩以其成佛威德來開示的最勝妙的法門。這個法門,「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般若之體能除一切苦;般若之用能度一切苦厄。 在運用般若照見五蘊皆空的修行生活中,能夠解脫一切苦難,獲得一切功德。從修行者來說,修般若的功德和加持力,都是完全可以落實和兌現的,所以說它是真實不虛的。 這是將顯了般若以秘咒的方式加以總結。 第五分,以秘密般若加持顯了般若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心經》最後的這個咒語,就叫作般若波羅蜜多咒,是乘般若船速到彼岸的咒語,是總持般若妙義、顯示般若妙用、成就般若妙行、證得般若妙果的秘密真言。「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般若波羅蜜多咒是般若的總持,是般若的心臟,是般若的功能和作用的高度概括。佛陀說法,常以密咒加持。般若的妙義與妙用前文雖然都已說過,但是還有難以言說的思想,秘密的思想,還有具有高度加持力的密語密意,所以不得不加咒語加以攝持,藉助咒語的力量加深行者修行般若的信心。 前文都是顯說般若,只是到了第五分,才是密說般若。前文顯說使行者依意生慧;此處密說,使行者以持明咒而生定。定慧均等,修行才能圓滿。 此密咒中,第一個「揭諦」,是聲聞的行果;第二個揭諦,是緣覺的行果;「波羅揭諦」是大乘的行果;「波羅僧揭諦」,是修真言行者的行果;「菩提薩婆訶」,是修以上諸乘一切修行者最終證入究竟涅槃的行果。 咒語本來是不翻的,為了使大家能有所了解,就根據典籍記載簡略地說一下。「揭諦」是去、度之義;也就是說,所謂「揭諦揭諦」就是依著般若的功能,度脫生死的苦海。「波羅」就是彼岸,「波羅揭諦」就是度到彼岸。「波羅僧揭諦」即是大眾都要修般若行而到達彼岸。「菩提」是覺,「薩婆訶」就是快、迅速、飛躍。「菩提薩婆訶」就是以全體承擔的精神,以飛躍的形式,積極修行,積極成就眾生,疾速成就正等菩提。 今天利用兩個鐘頭的時間,給大家簡單地介紹《心經》的內容,算是一個導讀。開頭我就講,《心經》是佛教最簡要的經典,也是受持者最多的經典,翻譯最多、註解最多的一本經典。希望大家都要在甚深般若的指導下,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疾成無上正等正覺。
生活中的智慧 ——《心經》導讀(2006年4月29日講於石家莊真際禪林)
推薦閱讀:
※心經抉隱
※宗薩欽哲仁波切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最新開示 【世俗諦 & 勝義諦】
※潘麟《心經直解》
※般若心經講義3(轉載文章)
※太上玄靈斗姆大聖元君本命延生心經
TAG:心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