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圍棋】三尺之局,氣象萬千

圍棋,古稱「弈」,屬琴棋書畫四藝之一。圍棋盤面縱橫各十九道,交匯成三百六十一點,「仿周天之度數」,棋子分黑白兩色,置於點上。棋子多為扁圓形,亦有雙面凸形,較為珍貴的棋子材料有蛤碁石、瑪瑙、貝殼等。中國雲南所產的「雲子」為歷來的弈者所青睞,已有五百餘年的歷史。

圍棋,起源於中國,據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先秦典籍《世本》記載,「堯造圍棋,丹朱善之。」晉張華在《博物志》中繼承並發展了這種說法:「堯造圍棋,以教子丹朱。或云: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圍棋以教之。」

春秋戰國時期,圍棋已廣泛流傳。《左傳·襄公二十五年》載:「衛獻公自夷儀使與寧喜言,寧喜許之。大叔文子聞之,曰:『嗚呼……今寧子視君不如弈棋,其何以免乎?弈者舉棋不定,不勝其耦,而況置君而弗定乎?必不免矣!』」是信史中第一次涉及圍棋的記載。

《孟子·告子上》載:「今夫弈之為數,小數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非然也。」是史料中第一位有名字的專業棋手——弈秋。

由秦至漢,圍棋活動鮮少記載。東漢初,猶有「博行於世而弈獨絕」的狀況。直至東漢中晚期,圍棋活動才又漸盛行。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王粲,除詩賦名著於世外,同時又精於圍棋。有一則關於王粲博聞強識的典故:據說一次,王粲看別人下圍棋,有人不小心碰亂了棋子,對圍棋盤式、著法瞭然於胸的他談笑間便憑記憶將「壞局」復原,不錯一子。

「博弈之道,貴乎嚴謹……寧失數子,不失一先。擊左則視右,攻後則瞻前。」與漢魏間幾百年頻繁的戰爭相聯繫,圍棋之戰也成為培養軍人才能的重要工具。東漢的馬融在《圍棋賦》中就將圍棋視為小戰場,把下圍棋當作用兵作戰,「三尺之局兮,為戰鬥場;陳聚士卒兮,兩敵相當。」當時許多著名軍事家,像三國時的曹操、孫策、陸遜等都是疆場和棋枰這樣大小兩個戰場上的佼佼者。

謝公與人圍棋,俄而謝玄淮上信至,看書竟,默然無言,徐向局。客問淮上利害,答曰:「小兒輩大破賊。」意色舉止,不異於常。

——選自《世說新語·雅量》

魏晉南北朝時期,圍棋制式有所演進,流傳也更加廣泛。從敦煌莫高窟石室發現的南北朝時期的《棋經》卻載明當時的圍棋棋局是「三百六十一道,仿周天之度數。」表明這時已流行19道的圍棋了。而魏邯鄲淳的《藝經》上說,魏晉及其以前的「棋局縱橫十七道,合二百八十九道,白、黑棋子各一百五十枚」。這與河北望都發現的東漢圍棋局的局制完全相同。

在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第187號唐墓中出土的《仕女弈棋圖》絹畫,就是當時貴族婦女對弈圍棋情形的形象描繪。當時的棋局已以19道作為主要形制,圍棋子已由過去的方形改為圓形。

由於南北朝時期玄學的興起,導致文人學士以尚清談為榮,因而弈風更盛,下圍棋被稱為「手談」。上層統治者也無不雅好弈棋,他們以棋設官,建立「棋品」制度,對有一定水平的「棋士」,授予與棋藝相當的「品格」(等級)。當時的棋藝分為九品,《南史·柳惲傳》載:「梁武帝好弈,使惲品定棋譜,登格者二百七十八人」,可見棋類活動之普遍。日本圍棋分為「九段」即源於此。

典故「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大致也出現在這一時期。

據傳南朝梁任昉《述異記》中記載:「信安郡石室山,晉時王質伐木至,見童子數人棋而歌,質因聽之。童子以一物與質,如棗核,質含之而不覺飢。俄頃,童子謂曰:『何不去?』質起視,斧柯盡爛。既歸,無復時人。」寥寥數語,把人物、事物、前因後果交代得清清楚楚。簡練的文字中,又含藏豐富的意味,讓人回味無窮,遐想不已。

唐代「棋待詔」制度的實行,是中國圍棋發展史上的一個新標誌。所謂棋待詔,就是唐翰林院中專門陪同皇帝下棋的專業棋手。當時,供奉內廷的棋待詔,都是從眾多的棋手中經嚴格考核後入選的。他們都具有第一流的棋藝,故有「國手」之稱。唐代著名的棋待詔,有唐玄宗時的王積薪、唐德宗時的王叔文、唐宣宗時的顧師言及唐信宗時的滑能等。由於棋待詔制度的實行,擴大了圍棋的影響,也提高了棋手的社會地位。這種制度從唐初至南宋延續了500餘年,對中國圍棋的發展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大約也是從唐代始,昌盛的圍棋隨著中外文化的交流,逐漸越出國門向日本、朝鮮半島以及東南亞等周邊區域流傳。

明清兩代,棋藝水平得到了迅速的提高。其表現之一,就是流派紛起。隨著圍棋遊藝活動的興盛,一些民間棋藝家編撰的圍棋譜也大量湧現,如《適情錄》、《石室仙機》、《三才圖會棋譜》、《仙機武庫》及《弈史》、《弈問》等20餘種明版本圍棋譜,都是現存的頗有價值的著述,從中可以窺見當時圍棋技藝及理論高度發展的情況。

清康熙末到嘉慶初,弈學更盛,棋壇湧現出了一大批名家。其中梁魏今、程蘭如、范西屏、施襄夏四人被稱為「四大家」。四人中,梁魏今之棋風奇巧多變,使其後的施襄夏和范西屏受益良多。施、范二人皆浙江海寧人,並同於少年成名,人稱「海昌二妙」。據說在施襄夏30歲、范西屏31歲時,二人對弈於當湖,經過10局交戰,勝負相當,成為流傳千古的精妙之作。

從棋局看,可說是出神入化,景象萬千,關鍵之處殺法精妙,驚心動魄,將中國圍棋的傳統技藝發揮得淋漓盡致。「當湖十局」不僅是范、施的絕詣,也是我國古代座子制的巔峰之作。反映了我國棋藝水平當時所達到的最高境界。

錢保塘《范施十局序》云:「昔《抱朴子》言,善圍棋者,世謂之棋聖。若兩先生者,真無愧棋聖之名,雖寥寥十局,妙絕今古。」《海昌二妙集》評曰:「勁所屈盤,首尾作一筆書,力量之大,非范、施相遇,不能有此偉觀。」

搜索微信帳號:usaweiqi

免費訂閱,關注生活,品質保證,美文共享

您值得擁有,每天九十萬人共享閱讀!商務合作請留言

歷史精華文章:(關注後回復黑框中的數字或文章標題)

【3030】 獻給:親愛的自己

【3127】 中國最強間諜的隕落

【3124】 女兒別怕,爸爸與你平靜相依

【3107】 如何將家裡的WIFI信號增強一倍

查看更多精彩內容請回復 gd


推薦閱讀:

圍棋由來
依田紀基發博對文春周刊的內容進行說明
圍棋格言
圍棋與歷史
圍棋的魅力

TAG:氣象 | 圍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