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現當代散文閱讀鑒賞(一)

外國現當代散文閱讀鑒賞(一)

日期:2009-07-07來源:點擊:42次

  從文學史角度看,無論是中國,還是外國,最早出現的幾乎都是史傳散文和哲理散文,其他的散文樣式都是從史傳散文和哲理散文的母體中孕育出來的。隨著文史哲的分家和韻文的衰落,文學散文才開始走向成熟和繁榮,但文學散文也不是一路高歌,期間也有沉寂的時候,可以說,世界各國的散文在起起伏伏中,呈現出不同的特質。  外國散文的源起,多數人將其追溯到古希臘羅馬時期。有人認為,沒有古希臘羅馬散文奠定的基礎,就沒有現代歐洲散文的發展。當然,與現代散文相比,古希臘散文的外延要寬泛得多,它包括了歷史散文、演說詞、哲學文章和文藝論述等。西方學者認為,希羅多德的《歷史》是最早的歷史散文,而修昔底德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史》和色諾芬的《希臘史》《遠征記》也獨樹一幟。他們的作品記敘了希臘和各城邦的社會生活,內容十分豐富,文中還穿插了許多生動有趣的傳說和故事,它們既是史傳作品的典範,也為後世散文家的散文創作提供了經驗。演說是古希臘政治家、活動家和紳士們必備的文化素質與政治才能,演說在古希臘的方方面面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也出現了像呂西阿斯、伊索格拉底、狄摩西尼這樣偉大的演說家。古希臘的哲學和政治散文則以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為代表,以柏拉圖的作品《對話》為開端。柏拉圖被譽為「希臘文學由文藝高峰轉向哲學高峰時代」的代表人物,他創造的對話體這種獨特的文學樣式,為西方文學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而亞里士多德的文藝理論則奠定了西方文藝理論的基石,他的作品與言論至今被許多文藝理論家廣泛引用或借鑒。  古羅馬文學繼承了古希臘文學的傳統,即歷史與文學融為一體。塔西陀的《歷史》《編年史》,李維的歷史散文《羅馬史》,雖是歷史,卻都是作為藝術作品來創作的,因而都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和較高的藝術鑒賞價值,被後世學者譽為史詩式的散文。古羅馬除了史傳散文聞名於世,其對話錄、書簡體散文及演說詞同樣影響巨大,為西方文學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義大利是文藝復興運動的發祥地,而文藝復興運動也帶來了義大利散文的全面振興與繁榮。義大利散文深受古希臘散文的影響,更是對古羅馬散文的繼承與發展。薄伽丘的《但丁傳》融歷史、文學與評論為一體,藉助靈活的藝術手段,憑藉浪漫而豐富的想像,成功地刻畫出一代巨人但丁的形象,堪稱傳記文學的先導;馬可·波羅的經典名作《馬可·波羅遊記》被譽為西方世界第一部介紹東方文明的遊記散文集,開創歐洲遊記散文之先河。但丁、阿爾貝蒂、費齊諾、康帕內拉等義大利人文主義者利用手中之筆,大力宣傳新思想、新文化、新科學,弘揚人文主義精神,他們的散文作品通過對話辯論的方式,將情與理、詩意與科學自然地結合起來,從而創造了義大利新的散文類型——科學散文。而其中最為著名的創作者當數克羅齊。  蒙田是法國文藝復興後期的代表人物,也是法國啟蒙運動的先驅,他被人們認定為法國乃至世界現代散文的奠基者。其實,法國具有文學性質散文的真正鼻祖當推維爾阿杜安,他與儒安維爾、福華薩及三百年後的柯米納並稱「法國散文四大家」。但在英文中被稱為essay的自由、隨意、靈動、散漫的現代散文文體(法語中寫作I′essai,譯為「隨筆」),則是由蒙田首創,並在其手中漸趨成熟。有學者曾這樣評價蒙田的隨筆散文:「蒙田的隨筆有隨意性,但他的隨意性是有意為之,並非率爾操觚,不假思索。他有一種風度,一種瀟洒的風度;他有一種步伐,一種任性的步伐。……讀他的文章,有如看一道風景,左邊一座山,右邊一條河,前面一排樹,後面一坡草,分開來看是山河樹草,合起來看是一片完整的風光。……他的散文像談話一樣親切隨意,但是譯作『絮語散文』卻不正確,因為它雖然有枝有蔓卻並不絮叨。他談自己,但是他通過談自己而談到了人類和世界。他在法語世界中第一次把筆鋒轉向了個人,也第一次樹立了一種隨筆的典範:圍繞著個人的經驗和思考,拉來古人的言論作為支撐,循循善誘,侃侃而談,由讀者自己去體會一種涉及全人類的結論。」  當蒙田發明的「I′essai」傳到英國,偉大的實證主義哲學家培根將其改名為「essay」。培根的代表作為哲理散文《新工具》和抒情散文集《隨筆集》。與蒙田在自己的精神世界裡探索為自己而寫作不同,培根的散文則是面對普通的大眾讀者,根據自己的閱歷,向他人傳授各類知識、智慧及文明,其語言總體上是中性的,幾乎是圍繞觀念運行,而且他在作品中很少舉例,其散文標題即表明文章中心或作者所關注的問題。培根的創作在繼承了蒙田散文中張揚個性自由、張揚人的理性的同時,也在強調散文文體在文明批評和人的精神建設中的作用。由於思辨力與邏輯性的加強,蒙田散文中那種隨意散漫的特質在培根的手中漸趨減弱,文體顯得更縝密、凝練,也更為沉穩、華貴、簡潔、直接。培根之前,英國甚少像樣的散文,而培根之後,效仿其散文風格者眾多,故培根被譽為「英國散文之父」。  18世紀的法國,更是散文大家輩出,孟德斯鳩是這個世紀上半葉的代表人物。他的代表作《波斯人信札》充滿了機智、風趣與諷刺;另一作品《論法的精神》則文筆簡樸淳正,邏輯清晰嚴密,將散文的藝術魅力發揮到了極致。該世紀法國另一位代表人物是伏爾泰,他擅長創作各種類型的文學作品,但最突出的當數哲理小說和包括隨筆在內的各種散文作品。伏爾泰的散文作品,同樣充滿機智和嘲諷,但較之孟德斯鳩,他的作品顯得更為細膩輕靈、狡黠準確。伏爾泰的作品以其尖銳的嘲笑「結束了一個時代,而盧梭則開始了一個時代」(歌德語)。盧梭被稱為是「孤獨的散步者」,他的散文充滿了對傳統觀念的反叛,其成名作《論科學和藝術》就把思考的鋒芒直指當時的社會。他的最重要的哲學著作《社會契約論》強調人是獨立的,擁有天賦的權利,政府存在是為了推行公意。在盧梭的作品中,總是有許多震憾人心的話語,例如:「讓極少數人享受奢華的生活,而大部分人卻沒有基本的生活必需品,這是違反自然的法則的」,「人生而平等,但是不論到哪裡都戴著枷鎖」。這些充滿思想光輝的論述,賦予盧梭強大的社會影響力。盧梭在其作品中始終高舉著「自然」這面旗幟,只不過他筆下的自然是理想化了的社會生活——理想化了的自由和平等的秩序。他認為自然是永恆的,因此人的天性——「自然理性」的自由平等,也是永恆的。盧梭還是第一個發現並確立法國散文音樂性的作家,他的作品講究音樂的節奏,語句也特別富有樂感。他曾經要求讀者不要考慮他優美的語句,只需要關注他的思想就行了。但幾乎沒有一個讀者不被他充滿音樂魅力的語言所感動,不管他討論的問題是什麼。盧梭的散文詩《一個孤獨的散步者的遐思》顯示出的優美的文筆沒有人能夠超越。  與盧梭同時代的另一位優秀散文家,是小盧梭1歲的狄德羅。如果說盧梭的創作啟發了浪漫主義,使文學的表現進入抒發個人感情和描繪自然風光的新境界,那麼,狄德羅的創作則代表了從理性向本能和激情的崇拜轉化的時代。狄德羅堅持感覺是一切知識的唯一源泉,觀念和思維能力都是由感覺發展而來的。在其作品中,他的思想幾乎總是可感的,他的情感也總是最後表現為某種思想。研究者認為,他不是憑技巧寫作,而是靠激情表達。此外,狄德羅還主張藝術效法自然,反對仿古,反對墨守成規。他認為大自然高於藝術,自然美高於藝術美。同時他又不是一個純自然主義者,他強調藝術真實既不應違背自然真實,又不能等同於自然真實,藝術真實必須符合藝術家的理想,符合他所虛構的關係。  浪漫主義的隨筆到了英國作家蘭姆手中可謂達到一個高潮。蘭姆的人生經歷頗多坎坷,他終身未娶,一直照顧著他那患有間歇性精神病的姐姐。但他善於將個人的不幸升華為美妙的文學作品。他的散文幽默風趣,而他的幽默是一種含淚的微笑。在他的散文中,莊嚴甚至悲慘的東西和快樂的東西奇妙地結合起來。蘭姆的散文常常寫自己,寫個人的回憶或身邊的偶然小事,寫他自己對於這些小事的印象和感受。他所表現的是凡俗生活中人們的浪漫主義情懷,是日常起居乃至卑下生活里未曾泯滅的崇高和聖潔。蘭姆的散文筆調婉轉動人,充滿人情味,因此,他的那些親切隨意的絮語就顯得有別於宗教式的佈道宣教和居高臨下的道德訓誨,他將散文的思想性和藝術性很好地融會貫通,從而把隨筆推向了藝術的巔峰。這一切我們可以從他的傳世名作《伊利亞隨筆》中窺見一斑。這一時期,英國還有兩位散文家值得一提,一位是最具鋒芒最有攻擊性的哈茲里特,一位就是最富於奇思妙想的德·昆西。  19世紀英國散文的成就不僅僅體現在上述個性化的隨筆上,由於資本主義發展過程中弊端日顯,社會矛盾日益激化,人們對自己所處的時代感到絕望,於是一大批作家如卡萊爾、羅斯金、阿諾德等,通過散文創作揭露時弊,提倡教育,呼籲保護環境,維護婦女權利,可以說,他們的散文已經突破了個人感受的交流,而成為對大是大非問題的闡述與論戰,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文論。  作為每一次歐洲散文改革的發源地,19世紀的法國散文再現輝煌,散文大家輩出,其中最令人稱道的作家要數浪漫主義先驅夏多布里昂。他的《墓外回憶錄》為法國散文樹起了一座豐碑。夏多布里昂曾經把《墓外回憶錄》稱作「我生活的時代之史詩」。確實,《墓外回憶錄》不但具有史詩的規模與格局,而且具有史詩的氣魄與靈魂。他的語句疾徐有致,抑揚頓挫;他的語調高亢響亮,振聾發聵;他的描寫深入開闊;他的表達細緻入微。總之,夏多布里昂不是在講他個人的故事,他的痛苦,他的歡樂,他的憂鬱,他的激情,他的沉思冥想,都是在法國、歐洲甚至世界的宏闊的歷史背景下展示的,具有一種遼遠深沉的時空感。正因為如此,夏多布里昂的散文既具有一種大河奔涌一瀉千里的氣勢,又在浪漫主義的激情中保持著相當的冷靜,有著古典主義的均衡感。  對於中國的讀者,雨果以其小說和詩歌而著名,但事實上雨果的散文成就也是非常突出的。雨果創作了三百多萬字的散文,而且文體豐富,包括政論、遊記、日記、演講詞、悼詞、回憶錄、紀念文章、雜文等等,形形色色,多姿多彩,令人目不暇接。雨果的散文博大精深,涉及面極廣;形式自由靈活,豐富多變。在敘事方面,他的散文大起大落、細膩綿密而又雄健有力;其散文語言更是豐富多彩,獨具一格,體現出語言大師十足的功力。其遊記代表作《萊茵河遊記》充滿了對異國山水的獨特感受;其《親見錄》表現了一個富有正義感的偉大詩人的開闊胸懷,目光敏銳,激情澎湃,於浪漫主義的情感中蘊含著現實主義的冷靜。  19世紀的法國散文是值得驕傲的,因為在這個世紀,法國散文創作還有許多可圈可點的人物,人們耳熟能詳的有梅里美、奈瓦爾、福樓拜、都德、法朗士、莫泊桑、列那爾等等。當然,這一驕傲更應歸功於現代主義文學和現代詩歌鼻祖波德萊爾的散文創作。他的作品明快清晰,汩汩滔滔,庄諧並舉,涼爽可人,少有做作,更無矯情。他的《巴黎的憂鬱》宣示散文向詩靠近,或詩向散文滲透。他是第一個使用「散文詩」這一概念的作家。他在《巴黎的憂鬱》卷首獻詞中說:「我們誰沒有夢想過創造那種詩的散文的奇蹟呢?它沒有節律和韻腳,非常柔和,相當靈活,對比性強,足以適應靈魂的抒情性的激蕩、夢幻的波動和意識的驚跳。」儘管有人把《巴黎的憂鬱》與《惡之花》一起視作詩歌而非散文,但正如有學者認為的那樣,波德萊爾的散文詩創作將散文提高到了與詩同等的審美地位上來,使散文具有了更多的感性因素。19世紀法國的科學散文也聞名於世,其中最優者為法布爾撰寫的《昆蟲記》。《昆蟲記》共十一冊,充滿了對自然奧妙的好奇與探索,對生命的尊重與熱愛。作者以細膩準確的觀察,自然凝練的文筆,熱情洋溢的筆觸,描寫並謳歌了種種微不足道的昆蟲,並從中提煉出一些人生的哲理和生命的真諦。  提到19世紀的散文創作,是不可能繞開俄國文學的,這是俄國文學的鼎盛時期。傑出詩人普希金繼承拉季舍夫的散文風格,追求自由,揭示胸中塊壘,表達人民意志。散文大師屠格涅夫的散文創作雖然沒有拉季舍夫和普希金那樣的大氣,但他的作品以簡練的語句、優美的辭章、詩的意境,啟迪讀者去深入思考人類的命運。此外,19世紀俄國赫赫有名的作家、文藝理論家如別林斯基、果戈理、陀思妥耶夫斯基、托爾斯泰等,也創作了大量優秀的散文作品,至今為人所稱道。  19世紀以前的德國幾乎沒有出現過像蒙田、培根這樣的專職散文大家。到了19世紀,德國浪漫派領袖人物施萊格爾對散文文體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散文才在德國受到廣泛的關注。這一時期德國還出現了一些重量級的散文名品,它們出自著名的哲學家叔本華和尼采之手。這兩位哲學大師,常將哲學、美學和小說統一於散文創作之中,並揉進了許多格言警句,閃爍著耀眼的思想火花。19世紀的德國還有兩位作家值得一提,這就是海涅和馮達諾。儘管前者成名於詩歌,後者著稱於小說,但是,他們創作的散文同樣激動人心,對歐洲散文的發展功不可沒。  美國直至19世紀初,才誕生了真正意義上的散文作家——華盛頓·歐文。他的散文細膩有致,略帶傷感。其後的「超驗主義」思潮的首領愛默生則發表了大量演說,雖然其中不少演說詞缺乏嚴密的邏輯,又顯得過於抽象,但他在演說中所表現出來的獨特的個性,使其散文仍然能給讀者、聽眾相當的藝術衝擊力。相比之下,他的弟子梭羅的創作要顯得更為真誠親切,其散文長篇《瓦爾登湖》被文藝理論家視為現代美國散文最早的榜樣。  20世紀是一個科學經濟大發展時期,也是社會矛盾重重、世界多元化發展加劇的時期,兩次世界大戰給全人類帶來深重的災難,物質和精神的對立與衝突尖銳複雜,文學發展也呈現出複雜而繁榮的景象。英法的散文創作在繼承19世紀創作傳統的同時,具備了更多的個性化特徵,內容也顯得更為豐富多彩。  總的來說,20世紀英國散文成就難望19世紀諸大師之項背,但此時的英國,也有切斯特頓、伍爾夫、盧卡斯這樣的散文大家。而偉大的政治家丘吉爾、偉大的思想家羅素、偉大的戲劇家蕭伯納,以及福斯特、格林、毛姆等著名作家都寫出了大量至今流傳不衰的經典散文。這裡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伍爾夫的散文創作。作為英國意識流文學的代表人物,伍爾夫是以其小說創作而聞名於世的,但她同時也是傑出的散文家,她撰寫的大量書評和隨筆(如代表作《普通讀者》),以輕鬆的筆調,與讀者娓娓而談;她的散文既有著女性特有的細膩含蓄,又有著英國固有的幽默風趣,意象雋永深刻,文筆舒捲自如。  這一時期的法國散文創作,相對於過去的輝煌,也似乎稍遜風騷,但阿蘭、普魯斯特、瓦雷里等中國讀者耳熟能詳的作家,利用業餘時間,也創作了諸多膾炙人口的散文作品。20世紀的奧地利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文學奇蹟,產生了眾多世界級作家,如卡夫卡、茨威格、弗洛伊德等。他們雖然不是專職的散文家,但他們充滿詩性的,融議論、抒情、敘事於一體的散文作品仍然熠熠生輝。  進入20世紀,隨著科學經濟的高度發展,美國文學也開始走向鼎盛。在散文創作方面,同樣呈現出繁榮的景象。一大批散文大家如詹姆斯·瑟伯、瑪麗·麥卡錫等,創作了大量傳記、自傳、回憶錄、名人寫真錄、訪談錄、報告文學、新聞特寫等。而且,當代美國散文具有強烈的生活氣息和個性特徵,風情世俗、政治革命、流行時尚無不入作家之筆下,此外,語言功底深厚,文筆洒脫漂亮,章法清楚,氣韻生動,充滿靈性,等等,也是美國當代散文的重要特點。  20世紀初的俄蘇文學界出現了兩股巨流:國內文學與流亡文學。其中,國內文學的著名作家有高爾基、肖洛霍夫、奧斯特洛夫斯基等,流亡文學的著名作家有阿·托爾斯泰、布寧、庫普林等。在偉大的衛國戰爭期間,蘇聯的眾多優秀作家創作了大量愛國主義散文,其中尤以愛倫堡的創作最具戰鬥力,最激動人心,甚至引起希特勒的極端憤怒。這裡還需要一提的是散文界的「不老松」楚科夫斯基,他撰寫了大量以俄蘇文藝界人物為對象的人物散文,將珍貴的史料與精要的評述結合起來,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


推薦閱讀:

當代女人如何愛男人
夫妻經典定律 對您對她都有用(轉當代老年)
當代幸福觀
當代女性對婚姻有五大誤區

TAG:閱讀 | 散文 | 鑒賞 | 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