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孫氏內家拳傳人張西可實戰與練功心得 (九)

先說說你們的武術是怎麼進身的吧?太極、詠春都國內外都發展得那麼好,形意相比這兩個拳種無論健身還是技擊,有過之而無不及,為什麼發展得卻不夠好,甚至相形見絀?這個問題必須引起我們的憂慮和深思。我對形意目前的現狀很不服氣。在多年的刻苦演練和實戰中,特別是在專業隊數年的磨練中,我挨過不少打,也積累了許多經驗教訓。最關鍵的是,我驗證總結了一套高效簡潔的訓練方法。這套方法的核心就是勁力。然後是對現代搏擊技戰法的借鑒。我前面已經談過一些,後面還會接著講。至於有人攻擊我的水平如何如何,我根本不置一詞:原因很簡單,這些年來找我比試的何止幾十上百起,哪一個能贏了我?說來聽聽。至於背後臆測,我不屑一顧。為什麼說勁力是我們培訓群訓練的核心呢?因為無論是武術還是現代搏擊,重拳重腿是最關鍵要素。即使是步法訓練,看似我教大家的有拳擊的外形,其真正勁力仍來自形意八卦的樁功和行步練習,沒有樁功和行步的功力訓練,步法既不會那麼穩,也不會那麼活,那麼快。至於重心控制,形意八卦在功法訓練上均有獨到之處。我的鞭腿、側踹、正蹬、轉身後蹬都很重,也是練習形意的結果。而形意拳之訓練,我教大家的首先絕不是套路,而是功法訓練。存周師爺16歲才開拳,在此之前,老先生對他進行的全是嚴酷的功法訓練,所以,在僅僅練了3年拳套之後,他就出去闖蕩了,而且罕有對手。其功夫,用張烈師的話說,就是出在老先生對他嚴格的功法訓練上。功力出來了,等於具備了「綱舉目張」的「綱」,這是最根本的。然後開始練打拳發力。現在有些拳種,如太極拳,打拳多是定步打,定步發力,而形意多是移動中發力打拳。我教學生特彆強調移動發力,移動打拳,落地拳已經打完了。凡是打過實戰的都清楚,定步發力是不行的。有不少老拳師,定步發力力量還真不錯,但一動起來就不行了,尤其是移動中連續快速發力,根本發不出來,發一下兩下還湊合,連續髮根本不行。須知道,實戰中,連擊特別重要。所以,拳擊打拳訓練都是連擊4拳、6拳,至少是3拳。而殊少打2拳。實際,形意在連擊上比拳擊還優秀還快還重,孫氏形意的定步崩拳就是訓練這個的,別家崩拳我還沒看到有此訓練手段。形意打拳既不需要像拳擊那樣回手,也不需要大幅度的晃動,只是胯一轉,拳頭就到了,力量還足。胯轉一個來回就是三拳,何其快也!再次重申一下,我們這個培訓群是收費的,是會員制。有些人一開始興緻勃勃,一聽說要銀子就開溜了。我聲明在先,省得都麻煩。世上的事都是人作的,不管多困難,我們也要把形意的技擊精髓還原到真正的實戰中去。現在的武林大會已經演化為散打拳擊的天下,幾乎沒有了武朮的任何痕迹。看得許多人心有戚戚焉。但不甘又若何?所以,我一直有一個夢想:從青少年抓起,用形意八卦等武術與現代搏擊相融合的方式,培養學生去打比賽,我相信,我們的成績絕對不弱於那些名頭最響的專業隊。在此,我誠懇地邀請那些青年才俊加盟我們的團隊。尤其是大學武術社團的青年學生,年輕而有悟性。下一步我會去高校走一走,選一選苗子。張傳良原來是武術教練,半路改行搞了拳擊,帶出了鄒市明這個奧運冠軍。為什麼鄒市明能成功?為什麼那些以從小就專業練拳擊後來又當專業拳擊教練的干不過張傳良?原因只一個。張傳良把武術的智慧融合到拳擊上去了。我經歷過諸多前輩大家的多年教誨,又在最高水平的專業隊浸染數年,我們有理由相信:我們很快就會培訓出一支高水平的隊伍來。把武術與現代搏擊相融合實際是一個很艱難的課題,既包括勁力,也包括技法。但更關鍵的是理念之不同。散打拳擊得分意識強,而武術以擊潰對手為目的。所謂"中必摧"。散打是得分後常常回到原點,保持得分,以便對手再把得分奪回去。武術剛更強調一式接一式的連擊,直到擊潰為止,不會回到原點。這種打擊方式運用得當,對手會更難受。再如勁力練習,專業隊也非常強調和重視,但訓練方式卻是西方化的。實際,完全可以在專業隊進行武術勁力的訓練實驗,特別是在青少年隊員身上。但武術與散打絕不是"兩張皮"的拼接,而是要真正融為一爐,就像孫祿堂先祖師的三拳合一。這方面尤為重要,因為散打的擂台技術已經很成熟了,而武術還遠遠不夠。我們目前正在做的,就是打造這麼一個平台。我才是事業做大的根本。經常有人說,學技擊去學散打拳擊豈非更直接有效?我的回答是:頭一兩年散打上手快,但武術的內涵更深,一旦功夫上身更可怕。但武術一定要結合現代搏擊正多實戰,多驗證,去偽存真,去粗取精,去玄虛求真實。這正是我的培訓群里所正在做的。前幾天在微博上出了個題目: 如何近身?不少人給出了答案,我也說說我的經驗: 角度,同動,步子快疾。拳打抖擻之力。抖擻之力是形意拳之力,也就是炸力,透力,動手即重傷對手。可惜現在能作出此力者寥寥,或太浮,或太僵,或徒有其表。我將在培訓學生中,在紮實基本功之後,一步步讓學生練出此力。何謂抖擻之力?說得形象點: 就相當於人小便時突然間打個哆嗦,激靈一下。老拳譜叫:千金難買激靈顫。再打個比喻,過去農村幹活多用驢,驢幹完活,累了,農民兄弟就溜它在地上打幾個滾,起來一抖,就把渾身的土全抖乾淨了。用物理學來解釋,就是瞬間周身共振,力合到一個點上,這個力當然極其強大,這個點就是你攻擊對手的點。對手焉能承受得住,一下就能打進去。張烈師說,存周師爺練拳一片神行,練用全是這種抖擻之力。此力打在人身上,打個比方,就好比一些瓷器外麵包著厚厚的草苫子,絕大多數人包括拳擊散打專業高手,往往只是把外面的厚草苫子打壞,而無法傷及內里的瓷器。而會打抖擻之力的高手拳掌打上去,草苫子未損,而瓷器卻全震碎了。請注意一下"碎"字。孫氏拳有撞勁、槍勁,再進境,則是抖擻之力。實際,練抖擻之力既不神秘,也不難。就是從樁功入手,三體式一定要站對。然後從劈崩二式中選取一式,或劈或崩,先順後合,內外相合,各動作到位,一至兩年,至多兩年,炸力自出,抖擻力自有。為重振形意雄風,在培訓群和面授中,我將一步一個腳印地把形意的這些以往秘不示人的東西,毫無保留地教給大家。我說過,要傳承,就不能保留。最近幾天,又有一些同學通過打電話、發簡訊或在微博上私信的方式要求進群或來濟南直接學習。這讓我們很感動,既感謝大家的支持,也對振興武術實戰之雄風更有信心。眾人拾柴火焰高。泰安小李(網名風子)今天來濟南面授,他在大學練了4年武術,一直渴望學到一身真功夫。下面是他的一點感受,摘錄於此。風子:我感覺今天您要是發勁,一下就能把我解決掉。而且力度很恐怖,尤其旋轉打肚子那個勁。風子:您這出腿毫無預兆,而且速度快,我感覺根本沒法防。您給演示的一腳把樹皮給踢下來的勁力,忒嚇人了。那勁力威力太大了!張西可:你也能練出來,只要下工夫。 風子:嗯,我肯定會努力,實在慶幸有這福氣碰到老師。 風子:感覺您講的道理透徹,沒有玄虛,標準明明白白。在上海面授5天,前後有近20人,有關情況稍後我會在此細講。有一件事先說一下。最近一段時間,又有不少朋友通過qq要求進入培訓群學習。目前群里已有160多人,今年的招生計劃基本完成,所以,我希望大家不要再在qq上呼我,如有真的特別想學孫氏拳及實戰,請先在微博上給我留言,否則一律拒絕。另外,會員費不再是一千元,已開始漲價。漲價的目的一是設置一道人數名額門檻,二是把那些三心二意之人堅決拒之門外。不收費的大師遍地都是,大家盡可以去學。在濟南、上海已進行了兩次面授,發現了一些問題,針對此,我們將儘快拍攝一組視頻,發到培訓群里,以便於大家迅速提高水平。這次在上海培訓,我還是老慣例,這些培訓群里的近20名同學,先跟我試一試,真正地摸一摸,他們中多數練過不少年頭的拳,有些練過十年八年,有的還練過好幾種拳法,包括太極、心意、形意、散打、柔術等,個子高者近一米九,一米八以上的不在少數,多是八零丶九零後,身高體壯,但一動手,還是要差不少。他們普遍存在的問題是:腳下沒根,我一進身,他們的重心就丟了。進身是我的拿手好戲,個高在我這兒沒用。我幾次說過,進身一是角度,走對手死角,倆手打一手,二是打高低,我一縮身,能從對手腰圍以下打,然後轉身打後腦,這個打法是從形意雞猴二形里化出來的。二是他們的步法不夠好。一是速度太慢,我的步法外形看與拳擊相似,實際主要是練形意十二形和八卦掌練出來的。大家看看我的猴形拳照就明白了,其實靠的就是過硬的基本功。他們跟不上我的高頻率的節奏。頭兩步還能跟一下,後面就不行了,就慢了、亂了。二是我的步法特別自然隨意,就是小碎步,隨著對手來,進攻、破壞、進攻。一點點地找,總是我有距離你沒距離,就那麼一寸兩寸,不慌不亂,放心,打不上的,步法防不住也不要緊,還有前踢前勾等腿法呢,進不來的。事實又一次證明,沒人能防住我的前踢,這是張群炎師爺一輩子的絕技,極簡單而實用,力量駭人。為什麼防不住?一是我把對手的意識調開了,二是出腿重心不動,這個是從三體式里練出來的。有此專門練單重的方法。所以出腿無任何徵兆。還有一個是力量。他們說我舉手投足間都是重拳。我的劈崩都能把他們打出去幾步遠,直接拔根,沒有能站得住的。有個小夥子是個騎車族,一天能騎200公里,力量體能都好。我在他的大臂上用兩分力用拳頭敲了一下,竟然青紫了好幾天,到面授結束時,那地方黑紫了一塊。至於我的腿,力道、硬度更狠,用三分力,也少有人承受得住。形意特彆強調筋骨訓練,其架構講究「含七露三」,這種架構設計既是蓄髮一體,打穿透力的最佳安排,也是筋骨訓練的有效手段。形意的功法訓練中要進行高強度的伸筋拔骨練習,同時在三體式和劈崩中,還要進行筋骨的彈性練習,練習筋骨的伸縮鬆緊變化,這個變化練習得越好,力量越大,透勁越足。不可不察。「含七露三」是形意發力的一種獨特架構設計,尤其是孫氏拳要求一定要三尖相照,手尖不能超過腳尖,這種架構實際是為打透勁而專門設計的,是形意獨有的手段。而且,在筋骨訓練中,還有專門的劈崩拳的「寸勁」、「分勁(比寸勁更短)」練習。概括來說,孫氏拳的劈崩練習,劈拳、崩拳各有三種練法,一種是常見的「五行落個一」的齊整的練法,與市面上各家的練法差不多。一種是強調重心轉換和螺旋力的「二次加速」練習,這種練法比第一種練法力量要大數倍。三是寸勁、分勁的短勁練習。而三者實際又是合一的,可以融匯到一個拳式中練習。在上海的面授中,我給同學們展示過「二次加速」的練習。至於短勁練法,我在外面練的不多,個別常在身邊的弟子,我又是給他們說說,因為這是一種短勁傷人的技術。不可輕易傳授。實際,短勁練法也是一種筋骨伸縮鬆緊練習。前段時間我數次提到抖擻勁,更明顯地是一種周身的筋骨訓練。但短勁要求梢節要重,明顯地能看出勁力集中到了梢節上,稍節很見沉重和力道。但肩一定要鬆開。在這兩次面授中,我發現幾乎所有學生在無極、太極、三體式三個樁功中都存有不少問題。無極式是沙地立竿、動中求靜的狀態中,一是不能很好地保持重心軸的穩定性,二是不能入靜,這個入靜太重要了,非如此,不能做到心中空空洞洞。三是不能把全身力量松到腳下,做到上虛下實。太極式的問題是腿的支撐力明顯不夠,太極式腿要求的彎度是135度,我發現,站對了這個高度,多數人的腿哆嗦,我則可以站到九十至一百度而站很長時間,今天來了一個280斤一米85的北京同學,我不費力氣就可以用腳把他趟出去,手在他身上一划把他打出去,靠的就是過硬的樁功。我身高不足一米七,體重135斤,他體重280斤,比我多一倍還多,我站個三體式,他雙手推我前伸之手,根本推不動。該同學自小愛武愛打,練過心意、八極、盧式結構。看到我的打法,驚訝得不得了。當然,他就是看了我的微博,先進了培訓群,然後專門從北京來面授的。有點忙,明天再寫。說一下,最近,我要去廣州進行面授,那裡的同學熱情高漲,期待已久。我們當時的定位首先就是 一一北上廣。太極樁的重心也是放在兩個腳後跟上,而且要蹲到135度,這樣,其難度就比無極式要大得多。太極式的前後胯的要領一定要弄明白。太極式站不到位,三體式也無從談起。三體式為什麼要站三尖照?道理很簡單:三尖照時身體是最整的,包括形體和意識,這是其他任何樁所不可比的。劈拳是三體式的轉換。最整才能力量最大,勁力最透。此乃孫氏拳最核心之處,之要言。切記。「提膝疊胯」是傳統武術練習腿功的重要方法,也是群炎師爺腿功絕技的最重要的訓練方法。我多次說過,武林老前輩們在套路練習之前,最重要的是先練功法。能練出好的腿法,最關鍵的是功法訓練,特別是膝胯的練習。「提膝疊胯」即是練習腿功——膝胯最高效的方法。凡跟我動過手或熟悉我功夫的同道,都認為我的腿法既活又重,甚至比手還靈活,見縫插針,有漏就進。實際主要就得力於「提膝疊胯」的功法練習。這次在面授培訓時,我給大家把「提膝疊胯」的要領說了一下,「真傳一張紙,假傳萬卷書」,實際東西也不難,關鍵是官竅。我也多次提出,武術在當今要「揚棄」,要練最核心的東西,有用的東西。小肌群的作用是什麼?穩定性和協調性。如何練習小肌群?昨天下午和山東兩位權威的生理學專家一塊飲荼,他們的結論和我完全一致:站樁。小肌群的訓練只能靠站樁。舉杠鈴啞鈴之類的負重練習,練不了小肌群。說明一下,這兩位醫學專家(博導)也是武學高手,在太極、八卦、形意、詠春等拳術上造詣很深。我們又重點探討了一下孫氏崩拳的練法。前面我說過,除了世面上常見的練法,孫氏劈拳崩拳還有個"二次加速"的練法,這個我在外面還沒有看見過。兩位專家從運動生理、物理學等科學角度解釋認為:"二次加速"是兩個速度的疊加,1+1遠大於2,所以打出的力量要比常見的練法大好幾倍。因為它力臂更長,長得多,從槓桿力的角度一分析就清楚,沒有任何神秘。但尋常的世面上的練法卻沒有這麼練的。張師一開始也一直教的是常見的大眾化練法,2005年後,也就是我跟他學形意七八年後,才開始教第二種練法。我後來曾經問過張師,第二種練法的意義何在?他說,這是一種合規矩又脫規矩的練法,是一種勁力放大的練法。肩胯要完全脫開,要有橫勁,後腳蹬,前腳踩,同步螺旋驚炸,周身抖擻炸開。合規矩的劈拳練法是什麼呢?五形拳的核心是"五形落個一","一"指什麼?就是合到一個點上。什麼合到一個點上?三個方向的力。前後縱力:後手發力,前手打人;腰胯肩九十度的很脆的橫向旋轉,一定要脆快;上下的起落勁。這三個方向的力在腳落地的剎那正好合到一個點上。崩拳與劈拳的規矩基本一樣,劈拳是兩手如撕棉,崩拳是兩手有爭力。而且崩拳更強調""一塊端",即腰胯肩一塊到位,把胳膊和手送出去。有詠春名家寫過如下一段文字:詠春十分留意結構力。全身放鬆,不著重肌肉,沉肩,沉肘,落馬,注意三角結構。具體一點,就是注意推肘、中線,松肩,感受用整個身體結構去支撐手部的動作。上述道理與形意是很相似的。最近經常有外地朋友直接來濟南學拳,因近幾天要去廣州面授,所以,希望外地朋友來前先跟我打個電話或發個簡訊,以免白跑一趟。另外,雖已聲明多次,仍經常有朋友直接要求加入培訓班,請還是按規矩來吧,先跟我提前聯繫一下。廣州的小趙在濟南住了一個月,每天玩命地練拳,進步很快。小趙是給我遞帖子弟子,我對其要求極嚴,這一個月還是重點練習樁功和劈崩,這些東西之前他就練過,但有些地方不到位,我這次仍摳這些基本功。臨走,我教了他劈崩短勁的練法和用法。從廣州面授回來,尚未來得及休息,又開始忙,東奔西跑,至今未能停腳。在上海、廣州就聽人說,後來自己也看了一下某些微博,的確如他們所言:虛的比實的有市場。有些微博談拳談的全是天馬行空般的感覺,沒有任何可操作性,更無實質性內容,卻贏得無數粉絲,這實在讓人費解。還有些練傳統武術的年輕人,話說得比天都大,一副天下第一的樣子,實際根本動不得手。這不能怪他們膚淺無知。而應該把板子打在他們的師傅或師爺屁股上,整天給他們灌輸的就是本門天下第一的迷魂湯,他們又焉能不中毒呢?形意本來是個很簡單的東西,有些人卻故意是神秘化,其居心不得而知。形意就三個境界:一順、二合、三炸。練通了就什麼都明白了。很快,我將根據在面授和平時教學中發現的問題,集中拍攝一組視頻,把形意和實戰的問題具體而明確地講一下。先把視頻發到培訓群里。形意拳三種境界:一順,二合,三炸。第一步是求順。也就是要自然,不用任何拙力。形意拳雖拳式簡單,但規矩多且細。老拳譜上要求須遵24法,孫氏拳要求嚴守"九要"。其實質是一致的。除此之外,老師們還常說,我再給你說點小尾巴,比如前胯、後胯、里胯、外胯該如何,尾巴骨、命門該怎樣,打拳時頭要具備"兩頂",指的是什麼?支力、頂力要達到什麼標準?怎麼呼吸才是最合形意之理的?腳怎麼才能產生最大的蹬力?這些"小尾巴",也就是細節往往是最根本的東西,是前輩們多少代經驗的總結。練拳者都知道:寧傳一套拳,不傳一句話。話是心法。自然不會輕易傳授。比如打崩拳時,老師常說:要一塊端。怎麼端?現在絕大多數練形意者,腰胯是緊的,身體是緊的,腰胯練拳之前缺少功法訓練環節,你讓他唰一下擰轉九十度根本不可能,到不了位。又怎麼能"一塊端"?崩拳要求握拳如卷餅,打拳時一手緊握,一手稍松,以免氣血不通。所謂"一塊端",即是兩手一見面,整個身體像撥浪鼓似的,唰地一下整個擰轉了九十度,非常整,非常快,非常活。但最後打上的一瞬間,老師說,還有細節,細活。形意就這樣,拳式簡單,內意深刻。功夫主要就出在這些規矩和內意上。順,就是和順自然,這個要求看似簡單,實際不易,不少人練了多年形意,仍是很緊很僵,尤其是腰胯和肩肘。所以,在培訓群的教學和面授中,我首先教給同學們開胯開肩的方法,實踐證明,這些方法非常高效科學,很短的時間內,大家的肩胯就開得很好了。然後,我要求大家先站無極樁,站無極樁的作用有三: 一是能把身體的勁兒松沉到腳上,作到上虛下實,這是練習所有拳術的首要基礎;二是找到自身上下的中軸,習練控制和平衡重心的能力;三是動中求虛靜的能力。這個「虛靜"特別重要。記得剛跟張烈師學拳時,有一次,他半開玩笑地說,你存周師爺當年常講,學拳就像看戲,大幕未拉開時,覺得裡面很神秘,幕布一旦拉開,唱什麼戲就清楚了,沒啥神秘的。存周師爺常說,形意求順不求力。這個大家一定要深記。存周師爺還經常說,練不出炸力,練不出抖擻勁,那不叫形意拳。試問,現在有幾人能練出此勁?甚至知道此勁的練法。炸力一出,出拳必重傷對手。幾人能做到?炸力才是形意用於實戰最大的優勢。炸力是什麼?就是六合。內三合與外三合相合。舉例說明,就好像一個圓柱性的旋風,慢慢下沉,中有無數螺旋小窩。炸力是在合的基礎上出來的,但有單獨練法。練形意這麼多年,閱人多矣,所謂的名家大師見過很多,真正能把炸力練出點味道的,一二人而已。包括練習所有拳派的。在廣州給培訓群的同學面授時,我簡單給大家講了一下炸力。形意拳譜講,外三合屬陽,內三合屬陰,陰天才能打雷,才能出炸(力),才能下雨。這是前輩們一種形象的說法,卻也說明內三合的重要性,尤其是"氣口"的重要性。"氣口"就是呼吸,呼吸與外三合不匹配,就出不來炸力。呼吸要自然,但也自有關竅。起吸落呼,吸要滿,呼要沉,吸是換氣,呼是合於發力。不懂呼吸,發力就發不好。要出炸力,前面還有個層次: 一順二合。順我說了不少,再說一點合。形意五行拳,最根本的一個規矩是:五形落個一。此話怎講?簡單說,就是所有的勁力要合到一個點上。以劈崩為例,在發力的瞬間,手腳齊到。三尖相對,這個非常重要,這樣才能發出最大的穿透力。這是孫氏形意獨有的特點。此外,在手腳齊到的瞬間,要六力歸一。何謂"六力"?即上下、前後、左右六個方向的力要合到一個點上。這個點就是你手腳齊到的那個點。六力也就是我們通常講的渾圓力。渾圓力合住了,才能談及炸力。我在培訓群反覆講過這個問題,也多次示範動作。在濟南、上海、廣州面授時,我更是一遍遍地給培訓群的同學摳六力合一的細節,一遍遍地教大家打劈崩的渾圓力,所以大家提高很快。有個同學練了六七年形意,還是跟一名家練的,卻總不入門。來我這兒十多天,就開了很多竅,練拳就上道了。老譜講,武藝雖真竅不真,練到老死枉費神。理論是先導,練拳先要明理。拳理鬧不明白,白下工夫。孫氏拳為什麼強調站三體式必須做到三尖照?許多人都曾問過我這個問題。道理很簡單:只有真正做到了三尖照,才能真正做到「束身」。三體式「束身」的檢驗標準是什麼?前腿的大腿一站三體式唰一下就能綳起來。許多人站三體式,別說去前腿的大腿,就是小腿也使不上勁,勁都在後腿上撐著。這顯然不對。練形意者都知道前三後七的說法,如果力量都壓在後腿上就不是前三後七了。張烈師還經常講,門裡還有一說法,叫:三六一。這個說法更精確。只是這個話我們很少在外面講,但練就是這麼練。「束身」的作用是什麼呢?一緊俱緊。只有瞬間的周身俱緊,才能發出最大的穿透力。形意的鬆緊轉換特別重要,松要松透,緊要緊透,如此方能打出最大的力量,才能打出炸力,打出穿透力來。炸力有何作用呢?先講一個故事。當年張烈師所在單位里也有不少練拳者,其中練八極拳和形意者居多。張師個子不高,身材也不魁梧。有些人就不服氣,其中有個姓關的拳師身高體壯,拳是家傳,功夫不錯,甚是自傲。關先生對張師很不以為然,有一次找到張師,提出想切磋一下。關很驕傲地對張師說:我用手抓住人,沒誰能掙脫開過。張師說:你那是抓死人,活人你抓不住。關先生就用倆手抓住張師一隻手,張師一發炸力,身子幾乎沒怎麼動,只是一抖,即把關摔出去一丈多遠,撞在牆上。然後,張師又抓住關先生的手,讓他掙脫,關一掙手,脫開一層皮,手卻沒掙開。疼得直叫喚。我之炸力學之於張師、崔師等數位恩師,苦練多年,至今方小有成就。最近一段,濟南及周邊來學拳的特別多,尤其是濟南本地的,我之教拳,一不靠宣傳,二不靠炒作,我們只重內涵。沒有真水平,早晚要被戳穿。這些近距離的學生,我沒有把他們納入培訓群,直接來學就可以了。加上這些沒入群的,自5月份我開始招收培訓學生以來,短短三個多月的時間,人數已接近200,大家的技藝提高得很快,至少是少走彎路,學到了形意的真東西,事半功倍。比起我當年學拳的艱辛和走的那些彎路,是幸運得太多了。張師還講過一個關於形意勁力的故事:存周師爺有個弟子,也就是他的師兄,曾在部隊里呆過一段,有一次,一匹戰馬不知怎麼發了瘋,見了人又咬又踢的,他這位師兄見狀抄起一根棍子,打了馬一棍子,不想,這馬更凶了,竟然要咬他。他一閃身,一個崩拳搗在馬肚子上,馬就倒下了,也老實了。過了兩天,馬死了,營長大惱,給了他個很嚴重的處分。張師說,那位師兄也絕然沒想到那馬會死,更沒有打死那馬的想法,只是當時比較生氣,信手打出一崩拳。這馬外皮沒事,但兩天後竟然死了,說明受了內傷。這就是炸力傷人的結果。用張師的話說,炸力就相當於形意拳的核武器,如果對手只擁有常規武器,你打我幾下,最多傷我一下,我擁有核武,一旦出手,一下足可以廢掉對手。當年的形意打死人,說明其毒,毒在何處?在其勁力。勁力之巔峰就是其炸力。因故,存周師爺常說,炸力一出,必定傷人。因之,我一直對炸力很神往,十年前,我就會練炸力,那時老師不深入地教,只是偶爾比劃一下,自己就跟著照貓畫虎地偷著比劃,還自以為練會了炸力,其實只是徒有其表,實質內義並不清楚。用張師的話說,是假炸力,唬人的。所以,現在有不少人也常說自己會打炸力,卻不知是真炸力還是假炸力?2005年,張師看我勁合得差不多了,方開始一點點地教炸力的練用方法。何謂"真炸力"?現在練形意者多是在實戰中用推、頂的勁力,看看詠春跟山西那支形意的比武就清楚了。好一點能打點捅勁、搗勁。存周師爺常說,形意之勁力,不是推,不是頂,也不是發人丈外,而是擊打?什麼樣的擊打力最強?凡是練過拳擊、散打的都清楚,他們打出也是擊打力,是一種「貫」進去的穿透力。形意的炸力是什麼呢?用存周師爺的話說:是爆炸。一種瞬間崩開四濺的爆炸力。用物理學的解釋就是:共振產生的強大衝擊波。前些年,重慶綦江區曾發生過彩虹橋垮塌事件,其起因就是軍人過橋時邁著整齊的軍步,喊著號令,形成了強大的共振衝擊波,造成了橋的垮塌。這種共振的抖擻勁比之拳擊、散打「貫」進去的勁,應該力量更大。明白了這個道理,你就不得不佩服前輩們創立形意拳時的大智慧。從另一方面來說,炸力比之推、頂等勁力,更不容易被對手化掉,推、頂都可以化,炸力是不容易化的。為什麼說炸力有真假一說?因為有不少人為炸而炸,甚至故意自己在那兒抖,這些都沒有用,不但練不出炸力,反而誤入歧途。炸力一定是在順、合基礎上的一種自然結果,強求是求不來的。形意為什麼講,求順不求力。因為不順的話,求力也求不了。同樣,內外三合合不了,炸力就是無源之水。我見過一些練形意的,上來就讓初學者練習抖絕勁,可能嗎?實際是自己在那兒亂抖,是有意硬作出來的,不是一個水到渠成的結果。這樣的假炸力沒什麼效果。練習炸力,首先要做到六合,尤其是內三合; 其次是必須松透,松不透是無法練炸力的;再次,有一套單練的方法。比如,要先練抖腰胯,很壯的大塊頭小夥子抱住我的腰,我一抖腰胯,就能把人扔出去。這幾次面授時,我均大家演示過。再就是松沉要到位,肩胯要到位,速度要鬆快,要一不要二。這套單練炸力的方法,歷來為前輩所珍視,別說教,連演示都很做。因為得之不易。詠春講:標指不出門。形意的炸力更是秘之又秘。連演示都很少做。講一個松沉勁的故事。我有個師爺年老時出了次車禍,人給撞得不能走路了,只能坐在椅子上。有一天,有個徒弟去看他,他坐在椅子上在外面曬太陽。弟子問:師父,身體感覺咋樣?老師爺心有戚戚,手在椅子扶手上一拍,一聲感嘆:不行了!身子一沉,那椅子整個沉下去有好幾寸。在場的弟子和其他人一看就傻了。形意的松沉勁也是很可怕的。沒有松沉,炸力無從談起。說了一通,我想大家對炸力應該有了一個基本的概念和印象。炸力沒什麼神秘,只是不太好練。形意之拳,核心就是求勁練勁,動手也是以勁制人。這就是我反覆講炸力的緣由。形意獨擅勁力,霸道無匹,但也並非不講手法身形。相反,形意特別講"巧",這個"巧"就是手法、招法和身形。形意只有兩套拳,一套五形,一套十二形,五形的綜合是一套五形連環,十二形的綜合是雜式錘。除此之外,形意前賢還錘鍊了不少專門動手的東西。這種動手的東西包括軟八手、硬八手,24板凳,13把紅椅子(13個小絕戶招)等,這些技法現在市面上已不多見,但的確是前輩們動手經驗的心得總結。所以,形意的東西內容還是很豐富的。再講個故事。張烈師曾跟一個八極拳名手動過,對方善用肘,當對手一進肘,張師身子一橫,一個下樁,就把對手打出去了。我舉這個例子意在說明:形意的一些技法在實戰中還是相當巧妙的,所以有「形意手」之說法。形意先賢常講兩句話:勁和巧。十二形重點就是練身形和「巧」的。像上面我提到的24板凳,會練的人已寥寥無幾,這是很讓人遺憾的。有朋友說,我用現代目光和知識把形意又梳理了一遍,這是過譽。但我們教形意的方法確實是簡潔高效的。我此前說過,我直接的形意老師有四個,還有一些給予指點教誨的老前輩,再加上個人在專業隊數年的磨練、反觀,使我對形意有了一個越來越清晰、深刻的認識。以我之見,形意之勁力,若能為散打、拳擊等現代搏擊所借鑒,必能事半功倍。我目前也正在用形意的勁力、技法訓練培養一部分拳擊、散打運動員,正在進行這項實驗,我相信肯定高效。遺憾的是,好苗子難覓。所以,我們期望那些有志于振興武術實戰的年輕人能加入我們的隊伍,用真功夫打出一片天地來。我們正在四處尋覓年輕才俊,培養個三兩年,去擂台上印證形意的實戰能力。當然,我們走的仍是武術與搏擊相結合的路子,但內核主要是以形意為代表的武術。當下的搏擊比賽形式多樣,有戴薄拳套的,也有戴分指手套的,踢、打、摔、拿都可以派上用場,這就給了武術很大的發揮空間,武術是真是假,完全可以登上擂台一試高下。否則,說得再神奇也無用。目前的現狀是:中老年人對武術仍頗有感情,甚至有推崇情結,年輕人則多是質疑不屑,認為武術遠不及現代搏擊,是花架子。武術要振興,唯一的路徑是拿出真功夫來,以實力說話。詠春在國內外得以廣為推廣,靠的就是李小龍和實戰的牌子,形意當年在國術館的戰績,非詠春、太極可比,形意的實戰技藝訓練也絕不比任何拳種差,為什麼形意現在落伍了呢?這個問題很值得認真反思。我認為,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形意的真東西沒傳承下來,多數人現在練的只是形意的套路,打出的勁名曰「內勁",實則推、頂,或捅、搗勁,遠非前輩們出手不二的擊打力。前輩們的拳出手傷人,比如尚雲祥先生,出手沒什麼技法,就是破打、打破,卻少有人擋得住,沒法接或接不住他的崩拳。形意的拳腳身形快疾重狠。這是形意的特長。現在不少人又是忙著申請非遺,又是撈名,這些都是皮相,缺少了形意真功夫作支撐,作內核,這些虛名有何用?我教形意的方式就是: 先練好四個樁一一無極、太極、三體、渾圓,然後練劈拳、崩拳。劈、崩又各分三種練法,先練手腳齊到六合歸一的合勁;後練二次加速的長勁,也是形意練發力的一種極重要的方法;最後練炸力,也就是抖擻勁,這是一種短勁傷人的發力。後面這兩種發力市面上已很少見,尤其是能真正發出炸力的寥寥無幾。我要求學生先把這些最核心的東西求出來,然後再練形意其他的拳路和技法。事實證明,這樣的教學方法是很科學合理的。我的培訓群開辦了短短三個多月,大家的水平提高很快,至少不走彎路,直指核心。從最初的肩胯練習,到樁功近乎嚴苛的訓練,都是圍繞這一目標進行的。沒有以上基本功的嚴格訓練,炸力無從談起,實戰也是一句空話。當然,炸力訓練並不只是劈、崩,而是周身各方向都能做。除了劈崩,在橫向、上下等方位都要隨時隨地能出炸力。因為炸力訓練的是一種能力。為了確保教拳質量,近期我們對人數進行了限制,拒絕了不少要求進群的。有些在我的微博上留言或留私信,表示特別渴望進群學習,而且身體素質不錯的,我擇優納入了一些。我的目標就是,先把這第一期團隊打造好。上午新拍了一些視頻,一是根據面授中出現的問題,補拍了三體式和劈拳的關鍵點。二是重點講了一下崩拳,對崩拳的各規矩要點都進行了講解,還簡單演示了崩拳的炸力練法。現在網路有點問題,力爭儘快上快到培訓群。經常有人問我培訓群的群號,但一聽到是收費的又退避三舍,這樣的朋友還是勿擾我們。免費的午餐有的是。真想參加我們培訓的請在我的微博留言或留私信。短短三個多月,已有近200人加入培訓群。感謝大家的支持。今天新拍的視頻已傳至培訓群,其中有兩個是關於崩拳的。我簡單演示了一下崩拳的炸力。下一步,關於劈、崩的二次加速、炸力我都將拍一下。有個很壯的小夥子,練了十幾年拳,想試試炸力的勁,結果隔著厚厚的腳靶,我最多用了三成力,他就受不了了,咳嗽、噁心,感覺胃被擠了一下,力量在五臟炸開,難受了好長時間,話都不說。所以,練出炸力出手必傷人,不可不慎。新拍視頻主要是關於崩拳的,有練拳多年的明白人看後寫了這麼幾句話:前腳一搓踩的同時,渾身一爭抖,勁炸出。先生的這個孫氏拳,有長勁的訓練,把後腿蹬與胯深度開發出來,順合好,取得了強大的動能,這樣就造就了幅度很小的炸勁的強大威力。而目前其他的形意拳,沒看到這個訓練環節,雖然外形上也像這麼回事,抖擻,但效果上卻產生了差異,威力不足。他同時也指出:這個炸勁必須以近身為前提,否則,不好用。這個問題對多年前我就意識到了,所以,我才去專業隊去研究現代搏擊,探索在目前條件下實戰中近身的問題,因為,前輩們面臨的實戰環境與我們很不一樣,如果僅僅拿前輩們的東西去套現在的實戰環境,是根本不可行的。還有一位水平很高的先生看過我的崩拳視頻,評價如下:最關鍵的在於「合」這個環節,「合」不好的話就整不起來,那麼炸就無從談起。關於我崩拳的「炸」,他一句中的:中心點的震顫,催動各節疊加。我回復一句:凡事瞞不過明眼人。終是有人識文章。看過我崩拳的這位朋友還評價說:你的崩拳我試練了一下,難度極大!一是下蹲,是個極限的太極式;二是穩定性要求高,非常容易晃動身子;三是前手崩更難,穩定性更難;四是吃力,非常吃工夫。除非偷懶,站高來練,那就容易多了(可惜這樣效果上就差大去了)。我就那麼試了幾下,感到崩拳真練出來,勁和身步法都將大大提高。他評價說:試過這崩拳,才明白為什麼孫家老先生說,三體式和劈崩練好了,形意拳就基本會了。因為總體的機理在這裡面,而且優質的開發出來。這位先生說:你的這個崩拳練法,跟我此前練的很不一樣。你這個像推土機,前腳到位的時候,拳被後腿胯推著穿過人體,後腳蹬的技術特徵非常明顯,而且與定步崩的技術關聯性非常強,是移動了的定步崩。培訓群的同學多練習一下崩拳,稍後我把崩拳的文字要點發到群里。這麼多年,一直切磋比武,成就了兩個壞毛病: 一是愛藏拳了,關節點上不想說,對人多了提防之心;二是像屠夫一般,打量人第一眼先看對方哪兒好下手攻擊,哪兒有空、有漏。哪怕是面對那些不會功夫的朋友。已經成了職業習慣,有點可怕,也可笑。我談了很多炸力的問題,在《逝去的武林》這本書中,在《雕蟲喪天真》這一章里,有這麼一句:"其實比武發力,也就是這麼一抖擻"。與我所言是一個理。還有尚雲祥練熊形,說:"有人來襲,狗熊蹭痒痒般渾身一顫,對手就出去了(震倒了),也是此理。有了炸力,形意與人比武,就不光用拳、掌,而更多的是用"指打",確切地說,是用食指、中指兩個指頭打。指力主要是在站三體式和劈崩的握拳中練。三體式中所謂"二指朝天",劈崩中"握拳如卷餅",都是練指力的好方法,也可以搓搓鐵沙。一插二帶。前人常講:駢手如戟。指打,能懂穴位更好,不懂也不打緊,有了形意的合力、炸力,兩指頭一捅就進去,回手還能把肋骨勾帶出來,這就是形意的狠毒之處。張烈師說,存周師爺善用指打,張師也擅長此技,我雖在指打上下過工夫,卻很少用,怕傷人。指打,因其手法隱蔽,哪兒都能尋隙而入,所以很難防。最近我寫的炸力、指打都是形意核心的東西,也是高級打法。能懂者已廖廖,練出來者更殊少。但高級功夫卻要從基礎練起,我以前曾講過一個渾圓抖,是練習整體抖力的。從一個渾圓樁換至另一個渾圓樁,手腳齊換,很整,抖勁暴烈。在廣州面授時,我給大家演示過,但不好練,要求基本功過硬。抖腰胯則是練炸力的基本功,腰胯是一身之中摳,形意發力,腰胯為主。抖腰胯屬於功法訓練,形意須先練功,再練拳路,前輩們就是這麼做的。抖腰胯先要慢,要抖轉到位,不用一絲拙力,也可順便體會腰胯帶動手臂的感覺。繼而速度加快,抖動越來越快,並帶動全身一塊抖,產生共振的感覺,越合拍越好。昨晚,一美國朋友連打五六次電話,希望能在聖誕節前後專門來濟南學拳,他說是在看了我的微博後,認為我講出了形意的真正的東西,是個明白形意的人,而且練出來了,要不說不出那些真切細緻的感受。而且正因為我練過現代搏擊,因而更為求實,不玩半點玄虛,不唬人騙人,不說沒根據的話。因此,他迫切希望能加入我們的培訓群。目前,我們的培訓群里有德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不少國外朋友,他們習武的熱情和努力很讓我感動。也許,不久的日子我也會到國外去傳拳,讓形意也像詠春、太極一樣,傳遍世界。反觀國內有些人,儘管我再三聲明,先交會員費才能進培訓群,但幾乎每天都有人硬進,也可以理解為騷擾,真是沒勁。但騷擾是沒用的,想進群門也沒有,連技擊群你們也進不了,拿再多的銀子我也不會教他們。我曾經說過,對於腿法和步法我獨具鍾愛。形意拳有一很隱秘的步法,叫"幻影步"。據說是孫祿堂先祖師所創,但我卻不是學自張師,而是學自另一前輩。前輩說,當年孫先祖在一方寸之地,吊了一個大鐵鎚,讓8個人在8個方位站定,他從那個方位經過,就晃動鐵鎚砸他,以此練習步法身法,由此練出了幻影步。故事神奇,步法卻簡單。幻影言其抽身換身快,實際是兩個三角步合成了一個圓。有抽身回身,也有擺扣,有大小、曲直,步法雖簡單,變化卻多。變化也快。這可能是稱之為"幻影"的原因吧。可惜,這些珍貴的東西多已失傳。存周師爺教拳時,常說兩句話:孫氏拳,練出來就得特殊。何為"特殊"?就是比別人強。再就是練拳不能關上門當皇帝,在自家小院里自吹自擂,要出去多跟人切磋。這兩點,一直是我練拳的信條,我也是這麼做的。劈崩均是一氣之起落,動作一定要合上"氣口"。怎麼合?劈拳起吸動作要收,要束,氣要吸。如何吸?有講究,這個關竅一定要清楚。落翻時要呼,氣落丹田,但一定不是鼓肚子,動作與氣口正好合上。吸呼不明,不但功夫練不出來,還傷身。炸力練習,瞬間驚彈抖炸,氣口能合上尤其重要。炸力先練抖腰胯,把中節練出來,此為一身之樞紐。王薌齋先生說,一身之力,上下相爭尤為重要。這確實是一語中的,點破夢中之人,我也是前幾年才領悟到這一點的。形意拳前後炸力多從劈崩拳找,上下之力主要從劈拳找,尤其是跟步劈拳。橫向炸力主要從十二形的鼉形里找,十二形中這個形特別重要,鼉形也最為實用,步法特殊,有之字,有圈字,前者常見,後者知之者罕少。手法上與劈拳相得益彰,既有相通之處,又獨具變化。出手五個勁:鑽、橫、格、克、捋。配合腳下步法及身形變化,動起手來莫測如神,存周師爺尤擅此形,也尤愛此形,我平時練拳,練完劈拳,就練此形,此形尤練身法,因為轉過多年八卦掌,對八卦喜愛有加,因此不覺在鼉形里合上了八卦掌的東西。八卦要練至如同一條大蟒蛇在動,既沉重又輕靈。這是我多年練習八卦最大的體會和經驗。八卦動手的東西皆由此而出。形意要練炸力之橫力,鼉形最為恰宜。形意講"身力",也叫「練通"。也就是太極拳的節節貫穿。看似手打腳踢,實則身打。面授時許多人對我的重拳重腿感到不可思議,實際就是身打。我有不少學生都有此能力。但"身力"只是形意的一個初步階段,比之炸力要差之千里呢。前幾天,香港有兩名練拳擊和南拳的,去北京公幹,並專門抽出兩天時間來濟南向我學形意。走時告訴我,現在有點明白當年朱國富為什麼要把拳擊形意結合起來,並一舉奪冠了。這也是我一直的體會:兩者是一對好兄弟,結合起來可優勢互補,強強聯合。我對形意走向世界越來越有信心了。幾乎每天都有人想強行加入我們的培訓群,有點沒意思了。怎麼可能呢?想進入培訓群的同學,先要交會員費,而且今年名額所剩無幾,且要擇優錄取。抄錄一段帖子,寫帖子的小夥子一米八五,練拳多年,現在還教了一些人,也是個小有名氣的教練。一步一個腳印——跟形意名家張西可老師練拳見聞(一) 樓主 發表於 11小時前 | 查看: 4|回復: 0|只看樓主最初和張老師取得聯繫,是通過朋友介紹。後來由於換手機,一直和老師聯繫不上;同時老師力挫專業隊運動員的新聞一直源源不斷、如雷貫耳。心甚神往。後來終於又從網上找到老師的手機號碼,加之我技術比以前大有起色,在老師面前也不用過分靦腆了,於是很高興地重新和老師取得聯繫。老師更加熱情地接納我、讓我看他的博客。過了不久,我在新華書店遇見老師,在書架的狹窄走道里聽老師講授拳技,親身體會老師身體微動就把我發出一米遠的這種神奇效果。(我學過理科,這樣只有10厘米的加速距離,把我發出甚遠,其力道怎麼也得四五百斤,瞬間最大衝擊力遠不止這個數字)老師的步法更加敏捷,瞬間就能搶到我的側邊、拍到我的後腦瓜。順理成章地,我正式加入了老師的培訓群,開始接受正規的訓練。周五老師給我發qq消息,讓我周日來訓練;周六晚上才看見消息。今天一早連忙趕到拳場,老師已經帶早到的師兄們練了一個小時了,師兄們都在認真地站樁、練腿、打劈崩拳。老師上次在書店說我拳擊的直拳打的不好,我回去看老師的視頻,很清晰,最後擊打到目標的瞬間,後腳的蹬力非常充足。古拳譜上說的:「打法需要先上身,手腳齊到方為真」,以前我總以為他們說的是手和腳同時伸到前邊,當時覺得那樣即使效果好,卻失於呆板。看了老師直拳和崩拳的視頻才意識到,所謂「手腳齊到」不一定是都到前邊;後腳恰當時機產生最大蹬力即為「到」。現在很多人把拳理解錯了,還怎麼能練出老師那種雄渾無比的六面力和炸勁呢?老師給我調了直拳的發力,讓我改掉出拳抖胳膊的缺點。老師非常和藹可親;訓練的時候對我比對其中某幾個人要求更嚴格一些,可見老師對我的重視。之後老師練了幾趟崩拳。老師今天穿著一雙黑色人造橡膠底的北京布鞋,在水泥地上一步一拳、一步一個黑色腳印。幾趟下來,鞋底黑色的部分就磨得只剩薄薄一層了。老師又給我們演示暗腿,還有連環暗腿。先用上盤調對方的意識,前腳突然踢脛骨,隨即後腳的內足刀再刮一下。以之對敵,可令對方防上不能防下、防下又防不住臉。端的是環環相扣、難破難防!張老師的很多打法,都是以前沒見過的;有些雖然從書上或別的老師那裡見過類似的思想,但是他們講不透、用不出來、浮於表面,張老師卻能將那些看似不太可能的打法發揮得淋漓盡致,角度一變就能打人,輕輕一化就能化險為夷,身形微動就是重拳。老師讓我和林師兄互相喂喂手、找找點。林師兄步子非常靈活、鞭腿也踢得很標準;我的鞭腿卻屢屢被林師兄躲過。老師的步子就更快了。而且老師身體微動發人一米之外、出拳就是重拳、出手就能發炸力,這是我們師兄弟短期之內難以望其項背的。老師集孫氏形意拳、心意拳、現代搏擊之長為一體,綜合百年來形意名家所學於一身;我們能跟隨老師學拳,如此機緣實屬難得!回家之前老師讓我幫他找找好苗子,我答應著。仔細想想現在好苗子實在少,能找幾個算幾個吧;又想,我本人還算有點基礎,還算見過大世面,多下功夫練肯定比外邊找來的零基礎的強。於是暗下決定一定要把老師教的東西都學會、練熟,力量、步子、重拳、腿法都練出來。張老師教的東西都很實在,從來不要求記那些過於複雜、五花八門又沒有多大技擊效果的東西。張老師強調,形意的劈、崩二拳練好,就能受益無窮。再加上老師教的現代格鬥的東西,所以訓練的時候既不會手忙腳亂、又不會單調乏味。老師循循誘導、諄諄教誨;與其他有大本事的老師不同,張老師從來不使用精神籠罩的方法和徒弟過招,也從不對徒弟製造思想統治和個人崇拜。國內高手不可謂不多;然而把拳練得很明白、教得也很明白、又能作為良師益友、又從來不製造偏頗武學觀點並強加於人的老師,武功武德皆為楷模者,我認識的只有張老師。國內高手不可謂不多;然而把拳練得很明白、教得也很明白、又能作為良師益友、又從來不製造偏頗武學觀點並強加於人的老師,武功武德皆為楷模者,我認識的只有張老師。高手如張老師,能打出形意的拳中之勁、招中之意,而無需拘泥於某種外形。老師出手過招,一個難看的動作都沒有!和書本上那些身形獃滯的二流拳師相比,高下立判!看張老師練拳,大氣磅薄,出手就是重拳,一步一個腳印;追星趕月,所向披靡!觀者必曰:「哇靠,這才是真形意!」剛剛把崩拳的要點在培訓群發了一下。今天又有香港的同學加入培訓群。我們的培訓在港台及海外的影響正越來越大。儘管從七月起,培訓費漲了一倍,但加入培訓群的武術愛好者卻熱情不減,尤其是本市及周邊縣市的,最近來了很多。我們也深感責任重大,一定要把這些好同學培訓出來。孫氏形意的劈拳有上步、跟步兩種,一般都是練習前者;李存義先師傳下來的劈拳主要是跟步的。我教學生基本也是教上步的。但在此過程中,我越來越發現跟步劈拳的重要性,重要在何處?一是松沉勁,二是全身之力合到手上。對於達到這兩個目標,跟步劈拳在訓練效果上更有利。而上步劈拳幅度小,太過精緻,一上手就練上步劈拳,不容易練出來。我之建議,先練跟步劈拳。在培訓群的教學中,我也將這麼試一下。培訓群里昨天入群的同學說: 老師,我昨晚一口氣看了群里的10個視頻,很精彩,講得很明白。今天又說: 有空一定來山東親自學習。我說:你也可以組織一些人,我去香港。明天去北京給培訓群的同學面授一下。至此,北上廣的面授全部付諸實施。上海、廣州的面授效果非常好,兩地有近30名同學參加了面授,大家練拳的積極性很高,進步很快。從中我也發現了一些好苗子。我們當時定的是:一年內之三個地方都要面授三次,通過這三次集中面授,再加上平時的視頻學習,形意及實戰的東西基本能得到掌握。更重要的是,這些參加面授的同學,又組成了一個訓練圈子,相互啟發、督促,這樣提高得非常快。他們中大多數都是以前練過武術或散打的,基礎都不錯。稍微一點撥,就能跑得很快。培訓群里德國的小孫、英國的小鄧、香港的逍遙都表示要來濟南當面學習,澳大利亞的小錢是磕頭弟子,不久也要回來到濟南當面再深造。這些都是非常可喜的現象。形勢大好,擔子更重。我時時有重任在肩之感,不敢稍加懈怠。上次訓練,我重點給學生講解了點腿,點腿是武術腿法,在對付對手提膝防腿時,可以藉機順進去,非常有效。這也是我下過大工夫訓練並常使用的一種腿法。部分人一味地想硬進入培訓群,不厭其煩地多次申請,可能嗎?有點沒趣了。北京面授結束,重點從劈崩樁功入手講解演示了勁力。講了直拳和實用腿法。講了孫氏太極開合手。開合貫穿孫氏三拳之整體。孫氏太極拳的開合手重在練吞吐,吞吐貫穿孫氏三拳之核心。形意的劈崩均是吞吐,所謂內開外合是也。發炸力尤須肩胯打開,打開肩胯的最佳手段之一是練習開合手。孫氏拳講球意,這一點在開合手裡也體現得特別明顯。但許多練習開合手的練成了手臂動作,顯然不對。開合手重在練肩背胯的打開,練習前合後撐,練習命門後突。練習呼吸。吸在後背打開,呼在肩井。技擊時,尤其是纏鬥時,開合手特別好用。技擊時要合在對手的中心點上。在北京面授時,我還講了一下戳腳的核心功法一一雙腿旋轉與連環組合踢法。在實戰中極其實用。中秋將至,這是一年之中最宜人的一個節曰。親朋團聚,其樂融融。中秋之後,接著是十一長假,整整七天,天氣也好,不冷不熱。應廣大武術實戰愛好者要求,為振興形意實戰精神,光大孫氏拳(孫祿堂一一孫存周一一張烈一一張西可),遂確定在十一長假舉辦形意實戰面授。有意者請在我的微博上留言或發私信。打算參加十一長假面授的同學,也可以將信息發至我的郵箱 xike777@126.com培訓費用一千元。這兩個月,一直在忙著寫一本書,內容是這些年自己習武的成長軌跡和經驗教訓。我先後受教十餘位老師,又在專業隊接受多年訓練,與多位知名拳擊散打冠軍有過豐富的切磋交流。我的第一本書就是寫自己這些年走南跑北求武學藝的經歷,記錄先輩們的事迹教誨,敘說個人一步一步艱辛的成長曆程,特別是心靈的成長軌跡。練拳所走過的諸多彎路,各種經驗教訓,真拳假拳,有用無用,揭穿江湖騙術忽悠人之種種把戲。對武術之優劣進行剖析。寫完此書後,我將馬上著手寫一本關於孫祿堂先師的書,孫先師的事迹值得大書特書。因為忙於寫書,加上對培訓群200餘名同學的培訓,所以我這段時間有意提高了門檻,對招生人數也作了限制。想集中精力干點大事。應部分愛好者要求,此決舉辦十一長假面授班,人數不會多,忙不過來。因而,希望有意者從速而定,留下聯繫方式。孫先師的書我會盡最大努力寫得真實客觀,絕不拔高,更不作吹噓之語。昨天我講到"吸在後背,呼在肩井",這句話是張烈師反覆強調的,是孫氏三拳一以貫之的呼吸方法,孫祿堂先師強調:拳打一氣之起落。即指內在的一吸一呼,是為"一氣"。劈崩的呼吸也是如此。與呼吸相關的,是前吞後吐,內開外合。練拳者講"勢如背禍",也含有此意。實際是通過劈崩和開合手等動作,配合呼吸,把背部力量最大程度地練出來,並直接傳遞到手上,也可以說是貫通到手上。所謂"力由脊發"是也。我在拳擊隊訓練時,教練非常強調背部力量練習,尤其是深脊力量,但他們是通過器材輔助訓練來練習背部力量。孫氏拳則是通過上述手段來完成。異曲而同工,甚至更為快捷協調。在三體式里,也貫穿著這種練習。為了練習背部力量,三體式的後手有兩種練法,這是孫氏拳獨有的。總之,除了六合之力、肩胯之力、上下起落、前後爭力,孫氏拳的背部力量尤為重要。我在培訓群里告訴大家,下一步,我們將把孫氏八卦拳、孫式太極拳的重要功法教一下,如單雙換、開合手、懶扎衣等。當然,我們重點教的不是套路,而是孫存周師爺傳下來的功法。吸在後背,呼在肩井。講的是孫氏拳的呼吸方法。孫氏拳規矩清晰,方法簡練。但我發現,不少人說的多,練的不夠,功夫上身者殊少。所以,大家還是要把重點放在練上,再好的規矩不少也出不來功夫。在北上廣面授中,大家看到我的拳頭硬如鐵鎚,用拳面打石板鐵板轟然有聲,跟拿個鐵鎚敲沒有兩樣。我的手指頭在最放鬆的狀態下,摸上去你鐵棒一樣硬,兩個小臂能鼓起條狀形的高凸起的筋骨。我沒有系統練過鐵沙掌,也很少打沙袋。就是練劈崩練的。中醫說,就是氣血足的緣故。打拳擊時,筋抻了一下,找濟南針炙最有名的劉醫生針了一下,碰巧,他也練氣功、武術和丹道,他說,針灸多年,幾乎很少碰見像我氣血這麼好的,在針上體現得特清楚。我是第一次見他,也沒弄懂其中的道理。最近,想重點把截腿和點腿給同學們講一下。當年,武體的張克儉老師曾專門給我餵過截腿,可惜當時理解不夠,七八年過去,現在才明白了一些。至於點腿,張群炎師爺和張烈師都多次給我喂手。但真正讓我摸到其中的奧妙,還是這幾年在實戰中一點點探索出來的。當年我練開合手,每次至少半小時,早中晚各一次,練得極慢,體會肩胯打開、命門後突、一吸一呼以及手臂與後背貫通的感覺,時時感到整個後背全被拉開了,如兩扇大門。一吸就開了,一呼氣自然就下去了,清晰,自然而然。開合手的確是里裹外翻,但不僅僅如此。剛剛,我們的群里又加入一個湖南的同學,他也練拳有年,看到我們講的東西真實高效,加入了我們的隊伍。開合手練的是開合,也是吞吐。吞在腳下,吐由腳起。化發一體。昨天在微博里我談及截腿,透露一點,大家可先多練形意的狸貓倒上樹,其扁踹即為截腿之一,但要注意兩點: 一是前後腿都要練,各有所用;二是多練控腿,以期收發自如。練開合手還成就了另一重要能力: 勁藏身後。這亦是孫氏拳所獨具之能力。在打實及纏鬥中極具實用性。透露一點:等於是把你的整個前面解放出來了。用心者一定要細細琢磨透這段話。經常有培訓群的同學說:我教的直拳最讓他們受益。練上一個月,拳的重量就長了一大塊,讓對手難以承受了。其實,直拳與崩拳一樣,勁順了合了就對了。方法得當,功夫上身自然快。昨天下午,那個給我針灸的名醫告訴我,行醫多年,從未遇到過我這麼好的脈象。想起名中醫孔樂凱那句話: 拳術技擊好的,健身也肯定好。看來,自己練的東西基本還是對的。這兩年,不少白領及企業老闆跟我練形意,我告訴他們,站三體式,打劈崩,可以正骨、強腎,有個痛風的,練形意後再也沒犯過。十一長假面授,我將把孫氏太極的開合手,孫氏八卦拳的單雙順,細緻地講一下。孫氏八卦拳是練橫纏勁的最隹路徑,我每天都要練孫氏八卦拳很長時間,雖然只練單雙換,但後面每一掌都可以朝裡面穿插,隨便走。我認為,相對於形意,孫氏八卦更刁鑽,對付拳擊散打及螳螂詠春通背八極等,更具獨到之處。為什麼當年我師爺孫存周獨鍾情於八卦拳,是不無道理的。但八卦拳規矩細緻,要明理才能練好。孫氏八卦拳首先就是把自己整個人練得像一條蟒蛇,首尾相應,神鬼不測。渾身無處不是手,不是暗腿。像蛇一樣,各處都能纏人,纏繞盤旋,左旋右轉,指上打下,出手見橫。什麼推託帶領,搬攔截扣,什麼後天64掌,把單雙換幾個圈轉好了,手身腳協調了,步法自如了,至於擺扣轉等步法,根椐實戰需要,隨意走轉。八卦一動就是橫,不走轉也是橫,橫中有直,有穿。這個"橫"是八卦勝人的關鍵。人的本能是直力多。八卦的另一大優點是"纏",讓對手感覺很難纏,而你卻能一下就能纏住對手。這個會讓對手感覺很麻煩。再一個優點是神出鬼沒,防不勝防,周身都是手。但八卦首先也要把身力練出來,即身上的勁能全部到手上。我是從形意里練出的這個能力,八卦轉圈也很快能出這個能力。孫氏八卦轉圈講手捫天,身縮至地穴,這是其核心點。非如此,難出身力。平掌要正直,仰掌要上提。傷人掌力是三指沾按吐。這一點與形意的發力模式差不多。掖掌是我師爺孫存周愛用的掌法,而且他喜歡回身用掖掌,連同後點腿。還有一掌他也常用一一片旋掌。片旋掌顧打合一,顧的同時砍掌削掌就出去了。張烈師教我八卦時,常讓我單操這兩掌。有的拳派認為會比劃削、掖、塌這這三掌,就貌似會八卦了,這是很膚淺的。八卦的功夫是多少年的圈轉出來的。這次十一長假面授,除形意外,我計劃把孫氏八卦的單雙順大蟒翻身四掌先講一下。當年張烈師非常鍾情八卦,我在他家裡多次看過他手抄的《八卦拳學》,裡面還有許多孫存周師爺講的注釋和評點,一個厚厚的筆記本上寫得密密麻麻。張師說,存周師爺在北海團城教他時,經常把形意、八卦、太極合演,尤其是愛轉八卦,轉起來一片神行,用張師的話說,像瘋了一樣。快而飄逸。張師經常講到,孫祿堂先師南遊時,與人打鬥無數,那個年代,練拳的必須用拳頭證明自己,才能立足江湖。孫師祖年輕時曾到處與人比武,挑過數不清的拳場。絕非後來的溫文爾雅,一派高士風範。南遊時,孫師祖遇到的一個最棘手的對手是個和尚,和尚武功極高,最後孫師祖以大蟒翻身贏了他,戳瞎了他一雙眼睛。每次講到這故事,張師總要說一句:形意加八卦,神鬼也不怕。萬不可忽視八卦,那可是鬼神難測的功夫。張師北京郵電大學畢業,是個工程師,一生有過許多科技發明,在武術教學上也注重科學化,特別注重練拳的規矩,一點一滴摳得相細緻,必須到位,否則不教下一式。張師教拳極其嚴格,一絲不苟,他經常是抽著煙,坐在木椅上,很專註地盯著我的每一個動作,眼神犀利,至今想到這場景,我仍有不寒而慄之感。張師愛名,常說,你師爺孫存周那麼大的名氣,你出去練的不是個樣子,豈不給你師爺丟臉,到時候不要說是跟我學的,不要說練的是孫氏拳。張師尤其強調基本功的訓練,常講:就像蓋房子,地基打紮實了,加磚加瓦還不簡單。這些年,我不敢稍忘師父教誨,雖愚笨,但練功還算刻苦,老師講的規矩不敢稍忘。有些孫門前輩對我說,你老師有你這個徒弟,也算值了,也算把東西傳下來了。我卻時感慚愧,我之功夫與老師不可同日而語,對師恩無以為報,只能好好練拳,把老師的東西傳承下去,發揚光大,走向世界。孫氏八卦要練懂,核心是明白圜研之理。我看過許多書籍資料,能準確將此二字說清的沒有。殊不知,八卦的核心恰恰是這兩個字。圜研是八卦的核心,八卦之勁力由此練習而來。八卦之高手或橫或纏或推託帶領,一動即能將人扔出去,就是圜研相合之理。大成拳、形意拳中也要求圜研相合之理,其勁力訓練中也體現出這一點。孫祿堂師祖在《八卦拳學》、《太極拳學》中雖幾次提到圜研,但解釋不詳,所以,大家對此要細細深悟。圜研之理,現在有各種不同的解釋,張烈師當時對此的看法是:多看看老先生的書,裡面有一句話把要點說出來了:即那個如螺絲般形象的比喻。大家再揣摩一下研磨的狀態,基本就有個大致的概念了。我之觀點:習練孫氏八卦掌,把單雙換練明白就非常可觀了。八卦的精髓在於「變」。就像在形意的劈拳里能化出該拳幾乎所有的東西一樣,單雙裡面也能走出八卦幾乎所有的東西,無非掌勢不同稍加變化而已。基本的規矩和道理是一樣的。從單雙裡面可以練出八卦掌的功夫,這就夠了。首先要練出橫勁,這個在實戰中極其關鍵,以橫破直雖是一句再普通不過的話,卻也是實戰中極其關鍵的,關鍵是能隨時隨地用出來。在這個問題上,八卦掌獨擅其長。再就是八卦掌的纏繞和手法神秘莫測,變化豐富。尤其是暗腿,很難防範。過去說,八卦掌72暗腿,實際未必是確數,言其暗腿多多矣。近期,來面授的學生不少,河北、江蘇等地有些人因十一要帶家人出遊或回老家與父母團聚,提前幾日趕了過來。大連、天津、北京等地的朋友這兩天剛到。大家對武術的熱愛和執著令人感動。也鼓舞了我。常有人說,武術正在走下坡路,此話不確。包括暑假在內,這麼多人不遠幾千里趕過來,坐飛機、高鐵,自是要花費若干,足以說明大家對武術的拳拳之心。我之教學,是把武術與現代搏擊融為一爐,教功法不練花套,將形意、八卦、太極核心的功法傳授給大家,既養生又實戰,所以自五月份舉辦培訓群以來,發展迅速。目前已有二百餘人,且有一些海外同學加入。我們在北上廣及濟南本地搞的面授也很成功。大家的水平提高很快。八卦掌還必須練出碾勁。就像過去鄉村裡磨面的人工推的磨,上下兩個磨盤,上下相磨,上動下不動,把糧食就碾成了面。有人說,八卦掌是一推一穿,實際碾勁才更重要,尤其要練出一種被動的碾勁兒,在動手時更緊要。在實戰時,被動勁比主動勁往往更重要。還有纏繞、纏絲、沾粘等勁力手法,在八卦掌、太極拳、螳螂拳中都多有體現,纏絲與螺旋不是一回事。這些勁力手法在打實的實戰打法中還是極實用的,我曾進行過深入的研究和實踐,但形意也有這類打法,所謂"以迂為直",形意的優點仍是功力和瞬間無時不在無處不有的炸力。經常有與我切磋交流的人,說我的腿不好防,不知我出哪條腿,因為我無論踢前腿後腿,重心不會動。我曾跟散打名將張永健學過散打,他是上屆全運會散打亞軍,張開印輸給了他,列第三位。他告訴我,判斷對手出哪條腿不難,出前腿重心肯定先後壓,要不出不來腿。出後腿亦然。我當時很信服,並認為這是他的擂台心法,難得!心下竊喜。後來站太極式和三體式時嚴格按照張烈師的要求去作,慢慢體會到了張師說的孫祿堂師祖踢腿不換重心的意思,而且自己也做到了。實際明白了規矩,並按著規矩來,並沒有那麼難,更不玄虛神奇。孫存周師爺反覆說過:功夫就是規矩加時間。我練過多支形意,唯孫氏拳規矩嚴、細、多,要求一切練到極致,所以出功夫快、大。可惜當下真懂孫氏形意者無幾。有的人貌似懂,道理講起來一蘿筐,但功夫沒練到身上,說的多是虛話。余雖不善說,但工夫狠下了一些,說出的話都是真實體會。昨天過生曰,來了部分學生,才四十來歲,本不想搞此活動,從幾年前開始,一些學生就張羅著過,這幾年一直如此。每次我都把規模控制得很小,多數本地學生到現在也不知道我的生曰是哪一天。我怕大家花錢,好好練功就行了。昨天來的人多一些。大家其樂融融,氣氛極好,弟子學生們尊師重道,我很感謝他們。經常有人想進入培訓群,在QQ群上呼我們,要求加入。我早已有言在先,培訓群是會員制,須先交會員費。這些弟子們一個通病是攻防的轉換還有點慢,比如小林善用側踹截擊,但截完反擊環節欠缺,我通常是側踹提膝阻擊或截擊,然後翻胯直擊。腿在空中連踹兩下三下,再比如提膝防前鞭,然後順勢點腿擊襠或小腹。攻防轉換快及啟動快、節奏快是致勝之關鍵要素。昨天中午生日宴後,弟子們又回來練了兩個多小時,小史的形意力出來了,一抬手即能催人重心,把人打出去幾步遠。手足貫通了,身上的力到手上了。小林善於打點,距離感、拳法腿法、截擊迎擊尤好。短短兩年,出此成績著實可喜,但打實功夫稍差,我正在強化他這方面的訓練。小史善於進去打實,因為形意的東西他有了,這是打實的本領。身上沒東西,尤其是腰胯上沒東西,打不了實。小林善於拉開距離打,形意上有待提高。他倆各練出了我的一半東西,所以我一定把二者結合起來,遇到拳擊散打隊員,你跟他打實,遇到民間高手,你跟他打虛,他們各有軟肋,你具備了打實打虛兩種能力,且融合無間,轉換自然,有了這兩把刷子,別人打你就很難了。培訓群里有個德國小孫,悟性極好,雖遠在德國,但通過培訓群里的視頻,對我的講解理解得很深,且用之於實戰。在此,我抄錄兩段他在QQ上發給我的話——10月1日,我和一個練以色列軍警格鬥術的試手,輕鬆獲勝。用的就是張師教的十字步,一下子和他站成了平行,他沒反應過來,但是勁沒掌握好,想給他個鼻酸兒,但是他鼻子出血了。9月8日,我和德國泰拳業餘好手試手,如果上台我絕對打不過他。他又特別高。我的策略就是張師教的抬腿就前踢,說實話我打不出力量,但把他弄的沒辦法。他一個像樣的組合都沒打出來,最後他氣得不打了,說你真討厭。十一長假時,他告訴我:每次面授都不能參加,真讓他抓狂。但他同時告訴我,今年春節有可能回國探親,到時一定來濟南找我。還有培訓群里英國的阿鄧、小冷兩位,阿鄧年近四十,練拳積極性很高,近期也要回來面授。我們的培訓群里新疆、西藏的都有。這時時讓我感到責任重大,我一定要盡最大努力讓這些愛好武術實戰養生的同學儘快練出來。在我們前行的路上,常被說三道四,作任何事情都避免不了反對之聲。這個我們已經適應了,但我有言在先,你們可以貶低我們,但得拿出更高的手段來,我們期待著任何高人前來試手交流,不吝賜教。前輩講:一日可練三招,三年難找一勁。關於形意、八卦的勁力,我在微博上談了不少,都是自己數年來的真切體會。在培訓群里,我更是把站樁與找勁放到了頭等位置,比如我要求群里的同學從劈崩二式里找形意的整勁、合勁,進而出炸力。我反覆給他們示範講解求這種勁的方法、路經徑。十一長假,天津的小何來面授,說是小何,實際四十多了,比我只小一點。此前他在北京練過形意,師爺還是個還有名的人,他師父、師伯據他說都很厲害,這些真假不得而知。但他的形意卻著實練不出勁來,方法不對。見他面有疑色,我讓小史跟他試力,小史抬手就能把他打出去幾步遠,他卻打不動小史,後來他按照我教的劈拳練,調了三天,勁兒開始往手上走了。他走時戀戀不捨,感覺開竅了,明白點形意的味道了。張烈師經常說,形意拳,能把身體的重量打出去,就不容易,許多人練了一輩子也做不到。把身子掛在手上,手足貫通,形意前輩叫:先練出身力來,這個基本的東西,多少練形意的,一輩子都沒練出來,一直在門外邊晃悠呢。炸力之類更無從談起。甚至現在不少名家也如此,只練了個架子和套路,沒什麼意義。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就是方法不對,拳理不明。我談的多是形意的勁力,實際形意的招兒也多不勝數。張師說,孫存周師爺常講,一個劈拳拆開了無邊無沿,概招由心生,可以自己生出來。自己生出來的才是活手,別人教的,前輩傳的往往是死手,到自己手裡未必就好用。從一個劈拳里我能把形意五形、十二形、八式、連環、雜式錘的東西全融進去。我能從劈拳里演化出這些招式。而且我還能從中演化出八卦、太極、心意、詠春、螳螂等諸多拳種的招數,治為一爐,隨意運用。功夫出來了,看一眼就能偷拳。甚至看看書就能想出來是怎麼回事。前兩天過生曰時,我給學生們打了一趟劈拳,地點是在我們家門前的一個藍球場大的廣場上,廣場是水泥地面。我穿的是一雙軍用布鞋,我鬆鬆地打,毫不著力,但水泥地面上卻留下很重的一趟黑鞋印。最後一下快收式時,我簡單發了下力,離我四五米遠的小李、小史都驚叫了一聲,說離這麼遠,都感到腳下地面震抖了一下。要知道,這是藍球場大小的水泥地面,我是在廣場中心位置打的拳。當時,還有一形意好手在場,他是馬耀南的徒孫,馬是郭雲深教出來的,與郭同村。這位朋友說,我的拳雖松沉,看上去卻綿綿不斷,而我的弟子們打的拳,仍是一下是一下。最近想進入培訓群的比較多,有些人詢問怎麼加入,我已多次說過,我們是收費的會員制,真有意向者請在我微博上留私信,非誠勿擾!!培訓群里香港的同學十二月份要專門來濟南學習,大家一起努力光大中華武術吧。形意講功力還要講巧。老前輩常說:形意講力講巧。我幾位老師給我說過不少巧的手法,但大多都忘記了,反而是自己在老師教的基礎上生出來的手更好用,圓融自然,渾如天成,循環無端。凡招式有拐點即有破綻,包括起點落點也如此,因為這是對手頓處,也恰是你攻擊之佳機。也因此,圓融在實戰中極重要。目前,無論是現代搏擊還是散打,都存在圓融不足的問題。比如形意,練時是一下一下的,中間斷的很開,如果不能形斷意連,達到綿綿不斷的境界,即是你的拳很重,也很難實戰。我的好朋友也是教我散打的老師(之一)張永健,他是上屆全運會散打亞軍,他給我講過一個故事:前些年,他們去北京打比賽,遇到一練形意的,功力很大,打沙袋的力度讓他們震憾,比他們的功力大不少。但他們也很快發現了此人的破綻:身步不活,拳腳不合,不連續,不圓融。於是,他們派出一個水平最差的隊員跟此人試手,結果沒幾下就把此人打敗了。此人腳步太笨,雖有功力,卻是老牛掉到井裡一一有勁使不上,只能被動挨打。孫存周師爺常講:沒勁要練勁,有勁不用勁。這是孫氏拳的要則。看似矛盾,實則精闢之極。這就是順人之勢,順其之力,不頂不丟,借勢巧化。也就是巧。蓋因單獨比功力,總有比你大的,而且拳術重在術,在技巧。何謂圓融?由點到線到面,渾圓一體也。以勁力言之,六合歸一。前後是本能,左右是技巧,上下是神通。所以,前輩們常說,上下是勁力之樞紐,最為關鍵。形意多前後縱力,八卦多左右橫力,心意多上下縮漲力,因此,我是各取其長作為功法練習,如心意之橫拳、沉劈對練上下之力極好,八卦之單換走圈練橫力好,形意之劈拳練縱力好。以外三合而言,手足相合是外,肘膝相合是中,肩胯相合最短,境界也高。有些前輩站著微動打拳即是肩胯相合也!如此,方能在纏鬥中出來身力,佔得先機。孫祿堂師祖說,其大無外,其小無內,退而藏之密,即指此也。惜乎,當下明白這些最是緊要之功法道理者無幾也。葉公好龍或攪局者殊為不少,一說交會員費,馬上不嚷著進培訓群了。多沒意思!!近期,常有外地人來找我學拳,他們多是練過數年拳術的,也有不少練過形意的。跟我學拳後,他們一致的結論是::孫氏形意的無極、太極、三體三個樁法才是根本中的根本,才是根,功夫就出在這三個樁上。可惜外面對這三個樁釋之不細,不知其訣竅,而訣竅就是細節和關節點。我以前教人,開手就教三體式,不教無極式和太極式,現在別家的形意拳也沒有這兩個樁,孫家最重要的首先就是這兩個樁。形意發力之根就在這三個樁上。而且這三個樁必須循序漸進,一步步深入。螳螂講一手變五手,手法密如雨; 太極講纏絲,閉住你第一手,讓你後面的手出不來; 形意講炸力,得機不得機都可以炸。螳螂講磨盤、藏花,伏手四起; 八卦講蟒纏,撒開通身都是手; 形意講滾出滾入,鑽裹橫鉤。最近對螳螂太極研究較多,交流也多,寫下一點體會。太極之巧融入形意之勁力,加之六合螳螂之變化變法,加之中國跤之踢摔,治為一爐,豈不益善焉?!然非有大智慧大境界不可。所幸友朋良多,賜我一與多家門派之交流切磋機會,增余識見,眼界洞開。太極形意之理實相同也!但當下練太極者能打出我那種短勁的殊少,能打出移動力的殊少!所擅長者,纏法拿法也!!說手時伸出手來讓對方抓拿,太極是其長。各種纏法拿法變化萬端,很見功力效果。移動起來不好纏拿,兩手兩臂完全鬆開,勁藏身後。對方不好借力。且具備了無時不發的炸力,對手拿時打一個來回勁。對方是很難纏拿得上的。因為形意樁功好,纏鬥時你一上步,往往他就拔根了。太極拳接手是八法五步十三式,其根基是棚和纏。形意是鑽橫和霸道的勁力,玩招非形意所長,炸力無斷續是其優勢。螳螂是組合多,手法密,是短拳,也叫半臂拳,但你若真零距離跟他貼靠上了,它也未必有優勢。貼靠上後,零距離發力和樁功很重要。我實際一直在摸索打實纏鬥接手時,比較科學有效的方法。這個還有欠缺。要從根梢兩個方面研究這個問題。現在練太極者所發之力多是長勁,在此我指的是如掩手紅錘之類的前後勁。而且太極多是定步發力,少移動發力。形意多移動發力,但現在多是打長勁,即接近順到頭時再發炸力,這種力與行進中加速度發短勁相比,要簡單得多,威力也大打折扣。我們打的孫氏形意是貼身發短勁,而且各個方向隨意可發,炸力無斷續,隨發隨有。但那種長勁要發出連續的各個方向的炸力是很難的。常有人問我直拳的問題,我在培訓群里也拍過直拳的視頻,許多人認為直拳簡單好練,實則不然,不少練了一輩子武術的所謂名家,並不會打直拳,我指的是直拳的發力勁力。我在解放軍拳擊隊五年,在大家的指導幫助下,苦練三四年,才摸清了直拳的勁力。發現與形意的崩拳異曲而同工:一是順;二是擊打,絕不是推,練傳統武術的常犯推的錯誤。順,就是周身協調,力量順達。擊打就是瞬間把力量貫進去。擊打力不好練。孫氏形意為什麼強調站三體式一定要做到三尖照?為什麼強調"束身"?這都是為擊打力的形成做準備。同時,孫氏形意強調練習拳的透骨之力,且有獨特的訓練方法。據說,古人打仗時,因鎧甲厚,持槍者是很難扎進去的,於是他們就總結出了一種槍扎入骨的方法。孫氏形意的透骨訓練據張烈師說,就源於槍扎入骨的訓練方法。該方法極簡單:松里求緊。可找一軟東西用拳擊打,找這種感覺。具體方法恕不透露。我的透骨力即得益於此訓練。機械,如槍棍之類,扎捅堅硬東西時,不會回縮。而人之手臂,擊打堅硬的東西時,若東西過於硬,如人類之骨骼,勁力打不進去則容易反彈而回,即是說,與槍棍相比,手臂碰到重物有個本能的回縮反彈。一回縮自然勁力就透不進去了。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孫氏形意松里求緊的練法極有效。緊是剎那間的周身之緊。為什麼要從松里求?最松才能最緊。如何求得瞬間的周身之緊?意念最重要。這就是孫氏形意練習透骨之力的要旨。太極講挨住何處何處擊,形意更是如此,但形意應該在纏和巧上融合一下。螺旋和纏絲不完全是一碼事。形意也講纏絲,身形動作里都蘊含著。可惜現在不少練形意的成了單純的硬進硬打了,進不去怎麼辦?一下束手無策了。孫存周師爺常說:形意一是勁; 二是巧。巧就包含著螺旋纏絲。實際太極的本質是圓,處處有圓,圓中處處又見方。圓為化,方即打。化發接打。纏絲只是其表現形式,順纏逆纏都是劃圈,用手和身體配合著去劃。形意也是處處為圓,只不過軌跡小而已。如劈崩都是既有平圓,斜圓,也有立圓。而且五形拳與十二形可以相互穿插運用。所以,形意高手的拳都是綿綿不斷,不只前後,左右上下都是拳,式斷意連,連拐點都圓融無間,讓對手很難找到攻擊點。化解對手進攻於圓之無形,圓之運動又能讓你的攻擊豐富多彩,變化萬端而不測。形意的每一個細微處都包蘊著精巧的匠心,前賢們把勁力和巧妙融為一爐,需有名師點撥和苦練方能明確。我在形意上浸淫十幾年,先後歷經多位恩師教誨,又去拳擊散打專業隊驗證所學數年,如今方懂點關竅。並把一己之體會盡數告知培訓群里的諸同學。事實證明這種形式很好,人多面廣,大家進步很快。形意練和用並又完全等同。用法要由老師拆手,一點點地喂手,然後是自由散開打散手,一開始可能打得毫無章法,就是說,拆手拆出來的手法開始未必用得出來,那也不打緊,慢慢就適應,就會用了。形意的打法主要是三節。何謂三節?上中下三盤也!三節不明,無以談打法。譬如對方起低腿踢蹬踹,形意多用下樁和順水推舟擊之,此時用炸力,一下就完。也可用狸貓上樹之腿法截腿,形意有個單腿支撐畫八字的練法,八字正著劃反著劃,練的就是截腿打腿的能力。先截後打,截打合一。該練法還能練習單腿控制重心的能力。我得益於該練法良多,但鮮於教人。中節打法主要是拳法,如崩拳橫拳。五形拳三十六打法,其中劈拳六種打法,崩拳九種打法。據張師說,孫存周師爺當年善用捋手崩,雙手捋,單手崩,兩力合一力,順力打力。上節打法主要是炮拳,炮拳也是個樁,炮拳練用不完全等同,練大用小,抬手一點即是用。形意手法精妙,手法多是一星管二。何謂"一星管二"?一手管封對方兩手也。螳螂是兩手打一手,形意是一手打兩手。形意出手不離鑽橫,對方一封攔,自己就合,可倆手合,也可單手合,倆手一合,對手的肘就斷了。單手合,另一手就打。用合手也可先用引手。張師說,孫存周師爺把合叫做關門,跟人動手愛用合,一般一下就完,有時用引手,再合,用兩下。但多數時候孫存周師爺動手就合一下,一下就完。三體式前手降龍,後手伏虎,有撐力,有挺力,有爭力,多站,多體會。形意有兩句話:過人如閃電,打人如號脈。如閃電是言其快,快在何處?手打三分腳打七。腳打七指的是步眼和身形。形意之步主要是疾步寸步,寸步一進拔人跟,對方准出去。疾步是七步內一下到位,快如閃電認針。號脈是指打人如名醫號脈,號得准。具體而言就是善於給對手留空,藉機打之。我在拳擊隊訓練時,他們也常這麼打,有時故意把臉貼近對手,對手一打臉頭,藉機一變就反過來打他,如用十字步打他。螳螂拳在這一點上也很高明,打"錯",老讓對手錯一拍,跟不上點,所謂"捆封底漏,螳螂到頭"是也。這個漏"實在高明。螳螂變化多端,如三錘變圈錘,再加之磨盤、藏花,抬腿丟襠,確有可取之處。螳螂講刁捋,形意講手有鷹爪力,有異曲同工之妙。但不知為什麼幾乎我見過的所有練形意的,沒有人能用拳頭打鐵板石塊,沒有人有此硬度。硬度有何好處?想想用鐵鎚頭打人和用拳頭打人的區別就清楚了。不硬何以穿透?老前輩說,形意講一貫之力。一貫之力就是力合一處,無凹凸處,無過往處,無鬆懈處。可由劈拳處入手練習此力。惜之,真懂形意真好用,真懂形意者實在寥寥,但只會形意也不夠,要結合現代搏擊,只墨守成規也不行。一句話,要用現代眼光去理解形意,使用形意。最近有朋友送我一本馬國相先生的《我的太極之路》,讀後五味雜陳。有時翻閱一下張烈師當年講形意的要點記錄,發現我現在遵循的仍是這些鐵律。這些年來的努力,就是把這些鐵律一點一滴地落實到自己身上,一舉手動足,均合孫存周師爺傳下來的規矩,不可逾越亂改,規矩是精細的,從腳腿腰胯到脊背肩頭,到肘手。從內氣到外合。但練至後來,卻發現規矩變簡單了,要緊處就那麼幾句話。按此規矩練,慢慢就有了一貫之力,一貫之力也是渾圓之力。力合一處,周身之勁一下子貫聚於手上,大成拳所謂身子掛在手上,實際就是形意的身力,手足貫通,肩胯相合,肘膝相合,尤其是發力之瞬間。開辦培訓群以來,我把這些規矩毫無保留地告訴了群里的同學們,照此規矩練,練出形意的功夫只是早晚之事。比之我當年所走的種種彎路幸運多了。有個練形意的哥們,功夫不錯,身力發得也好,愛動手,敢動手,眼毒手毒心毒,形意之三毒皆備,動手愛用形意之關門手法,兩手一合,對手手臂即斷。據說,打過不少拳擊好手。有一次,他跟我吹噓其戰績,我說,你合我一下試試,一動手才發現,其距離感很差,別說打,連摸都摸不上,我一動步就到了其身後。我告誡他:以後出去不要吹了,你這兩下孑跟專業隊員根本沒法玩。再講個故事。有個練螳螂的哥們,有一次和一練形意的試手,對方功力大,擺個劈拳架式,他愣是進不去,遂順勢一個圈錘打了進去。後來,對方的一個學生也用此架式跟他試手,但功力不逮,被他一個三錘突進去了,打了一下重手。聽完故事,我告訴他,形意不光講功力,更講巧,你變我亦變,而且,我將距離破壞一點,你的招法就空了,我就借勢打你了。我直言告訴他,你們這些說手的東西,實戰中沒多大意義,也用不上。但由此可得到一啟示:閃避傳統功夫高手,距離一定控制得短,一點即可,但節奏、變化要快,始終讓他找不到點。也就是游斗之法。昨天有朋友評論我之微博時說到"動中縮勁",這是孫祿堂先師和存周師爺反覆強調的兩句話。包括順中求逆,二爭力等,實際都在說明,勁力一定是個整體力,首先該固定的地方要固定住,該橫撐的地方要橫撐,同時該內縮的地方就要縮。以胯為例,孫氏拳一直強調"胯根內抽",實際這只是問題的一面,外胯該怎麼辦呢?老先生的書上沒細究。事實上,外胯更加重要。還有腳膝,以劈拳為例,在起鑽至落翻過渡的那一瞬間,首先啟動的肯定是腳,而後是膝,再後才是胯腰等,劈拳過渡看似是兩塊門板一面過,細究卻是像直立的小旋風似的,螺旋著刮。所以,前賢對劈拳的總結是兩句話:螺旋力;一面過。通俗一點講,劈拳、劈拳打出去像個氣夯砸地似的,是個整體夯砸,是把身上每個部位的力量最大化地調動出來,然後整合至一處,進行擊打。為了求得整體,站樁時先把架子整好,行進中再整體打擊。實際就這麼簡單。形意練氣血,氣血足,則自然硬如鐵石。我的兩拳可擊打鐵石而無任何痛感,手指頭硬如鐵條,打到人對方承受不了,捅一下也受不住。拳沃在人大臂上一敲就能青紫一片。沒有瞬間的堅硬如石,何來穿透?形意要想會用,必須拆手,拆手的目的,一是明三節,在上中下三節里怎麼攻防;二是如何做到出手不見手,所謂"出手不見手,見手不為能"。實際一是指快疾,二是指角度,三是指組合連擊,四是善於藏手伏手。沒有什麼神秘可言。比如六合螳螂的十塊金不換拳套里就專有一套"藏花",意指"紅花藏於綠葉之中",一手明,一手暗,總有一伏手藏著,自己是遊刃有餘,對手則是防不勝防,高手均善於藏拳,概莫能外。形意拳"一星管二",總有一隻伏手,也是此理。但要練出這種「藏手"技術,首先必須練習"雙手結合迎面出"的能力,兩手要配合無間,要能自動、自主地配合,不假思索,如環之循環無端,上下左右正斜,無一不合。其實,在三體式里兩手的配合訓練已經開始了,所謂"兩手要有六面力"是也。站樁要站活樁,也在於此。最近重讀《手臂錄》,有一段"槍根說"讀過多遍,抄錄於下一一蓋世人之槍,戳則用直力,革則用橫力,橫直之力,分而不合,故槍法破碎拈滯,不能圓通。敬岩、真如不然,戳中有革,革中有戳,力之直也能兼橫,力之橫也能兼直,其用槍尖,如有鉤者然,能於彼掌中挖而去之,藝技至此,驚猶鬼神也。上述理論與形意之理完全一致。同時還要做到以槍根制槍頭。制之有二道:一者器制,二者勢制。器制者,根重大而頭輕細,其身鐵硬,故運用如彈丸之脫手。楊家槍長,沙家槍長而又軟,不能壓其頭,器制之道先失,則勢制之道無所託以行之,是以粗浮不足觀也。所謂用我槍頭制彼槍根者,何也?用我之槍,理如種植,以根為本,以葉為末;破彼之槍,理如伐樹,芟其枝葉,勞而罔功,一斫根底,則立僵矣。太極,纏法也。形意也是直橫中見圈。手臂錄《槍法元神空中鳥跡圖》中講了七個圈,分為上下左右,如轉圓石於萬仞之山,以守以攻,唯我所欲。棍以劈打為用,一直向下,無返上之機,不能發扎,非槍法也。形意也是處處螺旋時時圈,無圈不能巧化,手身法不能圓熟無滯。出手不見手,把式才到頭。今天弟子來集訓,我重點給他們示範了這種技術。今天還給弟子們演示了下盤打法,對方起低腿蹬踹,形意慣用的方法是一個下樁,然後速接一個虎撲。但問題出現了:一是對方如果是假動作,你一個下樁就撲空了,對方就會趁機打你;第二,你低身下樁撲出的同時,對方會迅速出拳擊打你的頭臉,其結果是兩敗俱傷。結論:即使是傳統拳的經典打法,也要置於現代搏擊的平台上去驗證,找專業隊員去驗證,以證其是否好用能用。對付中節高度的蹬踹鞭腿,形意也有個經典打法一一順水推舟,即一手接腿,一手按腰,這個動作確實能把對方撂倒,但我把接腿的動作改了一點,否則又容易造成我接腿對方擊我頭的兩敗局面。對付對方腿擊,形意里還有個經典步法一一見蛇驚退。該步法之道理與現代搏擊之拳擊步法要求一致。進退相含,轉換迅疾。結論:不要迷信或神化傳統武術,要推陳其新,取其精粹,棄其不可用之處。搖搖晃晃,走走炸炸。是形意前賢總結傳留下來的八字要言,不可不察。近期以來,一直有很多人想加入我們的培訓群或實戰技擊群,限於培訓群人數已基本招滿,我又忙於寫書,且單位還有一大攤子事。因此,我們把近階段想進入培訓群的大多都拒絕了。日前,情況有所變化:濟南本地有幾個弟子感覺孫存周先生傳留下來的孫氏形意八卦太極三拳無論是技擊還是健身,都是非常卓越的,也面臨著真東西好東西失傳的危機。大家也可能知道:孫存周先生解放前教過的弟子為數不多,目前多已湮沒無跡,其傳人不可尋。解放後所教弟子僅張烈、張亞男兄妹二人,亞男師姑文革中不堪辱斗自殺,當時僅二十來歲,還沒有來得及教人,張烈師與孫存周師爺兩家為近鄰,張師父親與存周師爺是故舊,多次請託,且花重金,張師方拜入師爺門下,是時張師十一歲,之前張師曾練過少林拳,腰腿功夫極好。張師跟師拳十四年,至一九六三年師爺去世,是時張師二十五歲,也於此年畢業於北京郵電學院。師爺去世後,張師工作去了天津。在天津,張師教弟子僅三四人,我是在張師身邊時間最多最長的。前後達十二氣,開始的四年幾乎每天都去張師處練拳,自天津回濟南後,也是時常回濟向老師請教。練至目前,愈練愈感覺此拳之卓越不凡。日前,幾名弟子在濟南尋到一場地,正在裝點收拾,不日將正式啟用。暫定名為一一孫氏三拳(存周師爺傳)推廣中心。有志於參加學習者請在我的微博私信欄里留言。推廣中心仍採用視頻與面授相結合的形式,以面授為主,意在培養好苗子,練出真功夫。單位心臟病,頸椎腰椎不好的同事日漸增多,甚至一變天就感冒。孫氏太極開合手,孫氏形意三體式,孫氏形意無極式分別可預防輔助治療心臟病,正骨,預防治療神經衰弱,培養正氣。同事們總羨慕我氣血好,卻不知我是練拳受益。他們是去尋醫吃藥,我們是固本練養。這就是生活。上周末,培訓群里的泰安小李來練拳,此前他在大學裡學過梅花樁,本身力量和反應還不錯。除了看培訓空間的視頻,他只來過一次,這次讓我糾正他的劈拳,說實話,大大超乎我的料想,他的劈拳已經比較順了,有點意思了。小夥子今年二十來歲,大有前途,我告訴他,這樣練下去,不消一年,形意的勁兒就能上身。小夥子愛打,敢打,我上次重點給他講了腿法和打虛的東西,此次側重喂他如何打實接手變化,形意、八卦、太極、螳螂、泰拳等各種盡可運用,各有其長,用乎於一心,變化於一念。勝人之本在於勁力,在於瞬間崩炸,在於精巧而神鬼不知。每天五點多起來,到我自己專屬的一僻靜土地上,先練一個多小時的劈拳崩拳,然後溜達一會,走走孫氏八卦的單雙換掌,該場所樹木掩映,整潔鬆軟,四周極靜。晚上看完新聞聯播,再次來到此場所,還是先練劈崩一個小時,包括站樁。孫氏拳是邊站樁邊練拳,站個三五分鐘,打一拳,練拳要細緻體會,不可求快。薛顛說:樁功慢練入道。練拳也這樣。要體會身體的每一個細部、身體的內外合不合,順不順。晚上我還經常練練鼉形,孫氏太極。孫氏太極是濃縮的精品,是真正的武術之大成。可惜內涵太極,沒幾個人能弄明白。經常有人問我劈崩的秘訣,我直言相告:秘訣就是身子走手,練好前趟,趟不好,身力就合不了。身子走手,千金不易。沒有身子走手,就出不來一貫之力。切記!!切記!!前趟,實際很不好練,關鍵是前趟要和身力合上,合到一個點上。練一貫之力,八極的撐錘也是一個好方法。當年張克儉老師曾反覆說:他的透力是打撐錘打出來的,並反覆給我示範其練習方法。太極的掩手紅錘也練一貫之力,也是個好方法。但形意是在進步跟步中練崩拳,這個跟步是形意的特色,是其他拳比不了的。跟步也是與現代搏擊最接軌的,包括移動發力,太極的定步發力太多,實戰中用不上的,所以孫祿堂先師改為活步太極。關於撐錘,我始終認為是好東西,後來張群炎師爺關於八極的精髓給我多次講過。他的八極主要學自馬鳳圖先生,根正苗紅,源遠有自,對八極的理解很深。沒有跟步,缺少移動發力,是傳統武術一大弊端!!我當年在天津練拳時,經常聽到一句話:嚇死人的八極,打死人的形意!!不知此話怎解?天津是八極、形意興盛之地。趟步、跟步也是形意實戰中最重要的用法。腳踩中門往裡進,進步低,退步高,輾轉反側,趟步怎麼趟,跟步怎麼跟,趟跟中如何身力配合,三者協調均發揮出最大效益和能量。沒有名師點撥是很難領悟的,有時一層窗戶紙就是橫亘在眼前的一座山。領悟了,實戰少了也用不出來。形意看上去平淡無奇,甚至練起來很單調,每天就是那麼兩下子。但每天都是在壘功夫,從內至外,既養生又提高技擊能力。形意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萬歸一的功夫。一式生萬式,萬式歸一式,手法變化起來無邊無沿,本綱卻是一。我鍾愛形意,是因其至簡至深,可操作性強,獨擅實戰。但我並不迷信形意,而是將其置於現代搏擊和武術所有優秀拳種流派的大平台上去研究形意,實證形意,補其短,揚其長。沒有開闊的視野,沒有融匯百川的氣度,沒有正視反省自我的胸襟,沒有如履薄冰時時備戰準備與高手一決高下的緊迫與警醒,是成不了器的,連玩票也玩不好。孫氏拳(存周師爺傳)研究推廣中心即將啟幕,消息發布以來,報名者曰眾,我們正在制訂科學高效的訓練計劃,使學習者達到事半功倍之目的。並開門納客,廣攬天下之才俊。夯的巨大力量來自何處?一是夯的重量,二是夯下落的速度。無論石夯還是鐵夯,其重量都是整的,是個"一"。而人一動起來,身子與手容易脫節散亂,容易只用手打人。所以,形意強調身力,即身體整體之力。所謂內外相合,手足貫通是也。手心力由足心起。這就是形意。我有幾個弟子有此能力了。我最近多次用了一貫之力來表述形意之勁。何謂"一貫之力"?一貫:即以一貫之。一貫之力就是身力為一。舉例來說,就像過去農村建房時地基要先打夯,夯有石制的,也有拖拉機帶動的鐵夯,無論石夯還是鐵夯,砸到地上都是個「一",不會是"二",也不會拖泥帶水。最近有很多人想加張西可老師qq,張西可老師說本來只加培訓群里自己的學生,不加其他人,而且培訓群是收費的,但是最近一直有許多熱愛傳統武術的朋友想了解和學習國術,卻猶豫進不進群,張老師為了給更多武術愛好者交流學習的機會,特地申請了一個qq號2663489017。來與這些想學習和了解國術的朋友交流。不留實名和聯繫方式的,一律不加好友,直接拉黑。希望各位了解,謝謝!
推薦閱讀:

三皇炮捶攻防實戰技法(上)
回憶2天的產品實戰營·真刀真槍班
奇門實戰案例剖析二
實戰剖析》休閑網上斷命24例1
我的奇門遁甲預測財運經典實戰

TAG:內家拳 | 心得 | 實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