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文殊師利所說不思議佛境界經釋義

文殊師利所說不思議佛境界經釋義

  釋智諭撰釋

  目錄

  前言

  文殊師利所說不思議佛境界經釋義(卷上)

  釋經題

  釋經文

  文殊師利所說不思議佛境界經釋義(卷下)

  前言

  於大乘菩薩中,文殊師利智慧第一。手持利劍,駕乎師子,用表智慧之威猛。普賢菩薩常侍釋迦牟尼佛之右,文殊菩薩常侍釋迦牟尼佛之左,為菩薩眾之首,德推第一,故經中每每特稱文殊菩薩為法王子。

  筆者素仰菩薩威德,故聞菩薩聖號,不覺肅然起敬。可說亦是撰釋這部經的主要原因。可惜筆者愚痴凡夫,雖有其心而無其力,莫探菩薩聖意於萬一。除深感慚愧外,尚冀菩薩垂慈加被。

  這部經是菩提流志所譯,還有一位菩提流支,與菩提流志不同。菩提流志是南天竺人,菩提流支是北天竺人。菩提流志於唐則天朝來到中國,菩提流支於魏永平之初來到中國,是不同的兩個人。特別提出,請讀者諸君注意。

  釋智諭於西蓮凈苑

  文殊師利所說不思議佛境界經釋義

  唐天竺三藏菩提流志奉詔譯

  釋智諭撰釋

  釋經題

  【文殊師利所說】

  文殊師利,或稱滿殊尸利,曼殊室利。文殊譯為妙,師利有多譯,或譯為頭,或譯為德,或譯為吉祥。所以有的經譯文殊師利為妙德,有的經譯為妙首,有的經譯為普首,有的經譯為濡首,有的經譯為敬首,還有的經譯為妙吉祥。

  文殊師利菩薩表智慧,於菩薩中智慧第一。此菩薩系龍種上尊王佛倒駕慈航。文殊菩薩有大威神力,能破大執,斥小乘,降魔外,為世尊之左脅士。

  這部不思議佛境界經,系文殊師利菩薩所說。

  【不思議佛境界】

  在心曰思,在口曰議。不思議者,法離文字相言語相心緣相也。佛境界離一切相,離色相離非色相,離受相離非受相,離想相離非想相,離行相離非行相,離識相離非識相;離十二入相,離非十二入相;離十八界相,離非十八界相;乃至離一切法相,離非一切法相;一切皆離,此離之一念亦離,名不思議。

  過盡德圓曰佛,自覺覺他覺滿曰佛,十號具足曰佛。十號者,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自覺也。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覺他也。如此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名之曰佛。以上十號具足者,名之曰世尊。

  佛境界者,諸法實相也。法華經雲,諸法實相,唯佛與佛乃能究盡。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如」者,權智照俗諦也。「是」者,實智照真諦也。權智照俗諦,事也。實智照真諦,理也。而諸法相、性、體、力、作、因、緣、果、報、本末究竟等,理事雙含也。理不自明,因事而明。事不自立,因理而立。如是理不礙事,事不礙理,復事事無礙,是佛境界。

  余如大乘同性經所示如來十地,即佛境界。唯文繁不及詳引,請參閱大乘同性經。

  【經】

  梵語修多羅,譯曰□(線)。有貫穿義,如以線貫花為蔓。今譯契經,簡稱曰經。經者經線也,取以經貫緯之義。而經者,以理貫文也。契經者,上契佛理,下契生機,通生死於涅槃也。

  【唐天竺三藏菩提流志奉詔譯】

  菩提流志,南天竺人,凈行婆羅門種。十二歲從外道出家,後悟外道之非,始歸佛門。

  唐高宗時,遠慕其名,於永淳二年,遣使迎來中國。武則天更加敬重,令住東洛福先寺,從事譯經。譯出佛境界經等十一部,連以後總共譯經一百二十卷。

  玄宗開元十二年,隨駕居洛京長壽寺。至開元十五年(西元七二七)十一月四日,囑誡弟子。十一月五日,令侍人散去,右脅安卧而卒。享年一百五十六歲。謚曰開元一切遍知三藏。

  菩提流志於唐時來中國,故首曰唐。天竺即印度。三藏者,經律論。遍通經律論,曰三藏法師,簡稱三藏。奉帝命譯經,故曰奉詔譯。

  經文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一千人菩薩十千人俱。復有欲界諸天子色界諸天子及凈居天子。並其眷屬無量百千周匝圍繞。供養恭敬聽佛說法。

  佛於雙樹間將取涅槃,阿難請問於佛,佛滅後結集經典時,經首置何文字?佛言經首應置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處與某些人在一起,說此經典。

  此所謂證信序,以六種成就,成就此證信序。如是乃信成就,如是之法,信為佛所說。我聞乃聞成就,是阿難自稱。意謂佛如是說,我如是聞,無有錯誤。

  佛成道夜,阿難始生,何得聞佛四十九年所說經典?因為阿難因佛得聞持三昧,盡憶過去無量千萬億諸佛法藏。如法華經授學無學人記品雲,阿難聞佛授記已,即時憶念過去無量千萬億諸佛法藏,通達無礙,如今所聞,亦識本願。所以阿難能傳佛法藏。世尊然燈,阿難傳燈。

  一時乃時成就,系佛說經之時。

  佛乃說法之主,是主成就。或者有人疑雲,此經乃文殊師利所說,何得稱佛為說法之主?此有二意,一、法因佛弘,佛是法王法主。二、佛以二諦說法,無論菩薩說,弟子說,天說,化人說,只要不違二諦,都是佛說。

  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乃說法之處,六成就中是處成就。其國本名喬薩羅,為別於南方之喬薩羅國,故以舍衛城名其國。新譯作室羅伐城,譯為豐德。佛世時波斯匿王居此。給孤獨長者,購園建精舍供佛。其園原為祗陀太子所有,給孤獨長者以黃金布地買之。然園中之樹無法以金布之,仍屬祗陀太子所有。於是太子隨喜功德,以樹供佛,故名祗樹給孤獨園。

  與大比丘眾一千人菩薩十千人俱,乃眾成就。比丘有三義,即乞士、破惡、怖魔。乞士有二義,一、既出妻兒家,不事蓄積,理應乞食清凈自活。二、為令眾生舍慳貪,種福田行布施,故行乞食。破惡者,比丘出家,破殺盜淫惡口妄語綺語兩舌等七支惡。怖魔亦有二義,一、比丘捨身命乞食清凈自活,破七支惡自了生死,故令魔恐怖。二、比丘出家,佛眷屬增盛,魔眷屬損減,故令魔恐怖。「眾」是僧眾,亦名僧伽、僧祗、僧團。

  菩提薩陲,簡稱曰菩薩。菩提譯覺,薩陲譯有情,所以菩薩譯為覺有情。自既覺悟,復覺悟眾生,名覺有情。自覺者上求佛道,覺悟其他有情者,是下化眾生,故上求下化之人,名為菩薩。

  欲界有六天,四王、忉利、夜摩、兜率、化樂、他化自在,故稱欲界諸天子。色界有十八天,梵眾、梵輔、大梵、少光、無量光、光音、少凈、無量凈、遍凈、無雲、福生、廣果、無想、無煩、無熱、善見、善現、色究竟。其中無想天系外道天,無煩無熱善見善現色究竟五天,為凈居天。如是等諸天子,皆來供養恭敬聽佛說法。

  【爾時佛告文殊師利菩薩言。童子。汝有辯才善能開演。汝今應為菩薩大眾宣揚妙法。時文殊師利菩薩白佛言。世尊。佛今令我說何等法。佛言童子。汝今應說諸佛境界。】

  稱菩薩曰童子,因菩薩處佛因地,是法王之子,故稱童子。佛令文殊宣說諸佛不思議境界。

  【文殊師利菩薩言。世尊。佛境界者。非眼境界。非色境界。非耳境界。非聲境界。非鼻境界。非香境界。非舌境界。非味境界。非身境界。非觸境界。非意境界。非法境界。無如是等差別境界。是乃名為諸佛境界。】

  世人所謂境界者,不外六根六塵。而佛境界者,非六根六塵。何以故?因為根塵是生滅法,變壞法。而佛境界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去,故六根六塵非佛境界。

  同時眼鼻耳舌身意,各有差別相。色聲香味觸法,各有差別相。凡有差別相者,皆是虛妄法。何以故?以差別相者,依他起故。凡依他起者,皆虛妄法。而佛境界,是一真法界,於一真法界中,諸法性相常住,無如是等差別。故無如是等差別境界,乃名諸佛境界。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有欲入於佛境界者。以無所入而為方便乃能悟入。】

  何故以無所入為方便,乃能悟入佛境界?因為一真法界,猶若虛空。若謂其有,卻無形無相。若有形相,何名虛空?若謂其無,卻是橫遍豎窮。若謂其無,請問何處不是虛空。在此種情形下,虛空無所入,亦無所出。若謂入虛空者,當是以虛空入虛空也。佛境界亦復如是,以無差別故,以無能所故,一真法界不入一真法界,佛境界不入佛境界。故以無所入為方便,而悟入佛境界。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來於何等境界而得菩提。佛言童子。我於空境界得菩提。諸見平等故。無相境界得菩提。諸相平等故。無願境界得菩提。三界平等故。無作境界得菩提。諸行平等故。童子。我於無生無起無為境界得菩提。一切有為平等故。】

  爾時文殊菩薩請問佛言,如來於何等境界而得菩提?換句話說,如來於何等境界成正等正覺?

  佛言我於空境界得菩提,諸見平等故。因為一真法界無有分別,無能見所見。於一真法界中,雖有知見,而心無所住,以心無所住故,所以是空境界,諸見平等。如此諸法空性,即名菩提,是以佛於空境界得菩提。

  於無相境界得菩提,諸相平等故。一真法界無有分別,無形無相。既無形相,當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去,是佛境界。諸相平等,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即名菩提。以無住心契無相法,即證菩提。故佛於無相境界證菩提。

  無願境界得菩提,三界平等故。願者願求也,取著也,無願則無願求無取著。何以故?三界平等故。三界平等者,三界無界,等同空花。於中不可願求,不可取著。三界無界,即是一真法界,即是菩提性,故佛於無願境界得菩提。

  無作境界得菩提,諸行平等故。一真法界無有分別,清凈寂靜平等不動,無有造作行。清凈寂靜平等不動,即是菩提,故佛於無作境界得菩提。

  我於無生無起無為境界得菩提,一切有為平等故。無起即是無生,無生法忍亦名無起法忍。無為即無生,所謂有為,有生住滅三相,無有生住滅三相,假名無為。諸有為法,緣成無性,如幻如化,故無生無起無為。諸法以無性為性,無性能隨緣,隨緣成萬法,萬法緣成皆無性。是以一切有為法皆無性,皆如夢幻泡影,故說一切有為平等。無性即是無上佛菩提,故佛於無生無起無為境界得菩提。

  【時文殊師利菩薩復白佛言。世尊。無為者是何境界。佛言。童子。無為者非思量境界。文殊師利菩薩言。世尊。非思量境界者是佛境界。何以故。非思量境界中無有文字。無文字故。無所辯說。無所辯說故。絕諸言論。絕諸言論者。是佛境界也。】

  文殊菩薩問佛,無為是何境界?如果具足說,應是空、無相、無願、無作、無生無起無為是何境界?

  佛答言,空乃至無為,是非思量境界。文殊菩薩答言,非思量境界,即是佛境界。

  非思量境界,離心緣相;無有文字,離文字相;無所辯說絕諸言論,則離言語相。離心緣相文字相言語相,即是空、無相、無願、無作、無生無起無為境界,這便是佛境界也。

  【爾時世尊問文殊師利菩薩言。童子。諸佛境界當於何求。文殊師利菩薩言。世尊。諸佛境界。當於一切眾生煩惱中求。所以者何。若正了知眾生煩惱。即是諸佛境界故。此正了知眾生煩惱。是佛境界。非是一切聲聞辟支佛所行之處。】

  爾時世尊問文殊菩薩言,諸佛境界當於何求?意即空境界、無相境界、無願境界、無作境界、無生無起無為境界,乃至一真法界,當於何求?

  文殊菩薩答言,當於一切眾生煩惱中求。因為一切眾生煩惱,是因緣所生法,無有自性無有分別,無所有不可得。所以當體即是空、無相、無願、無作、無生無起無為,當體即是一真法界。所以若正了知一切眾生煩惱無性無分別無所有,即是無上菩提,即是諸佛境界也。所謂煩惱無性即菩提,菩提任緣成煩惱。這種境界,非是一切聲聞辟支佛所行境界,以一切聲聞辟支佛,偏空滯寂有住有著故。聲聞辟支佛人,行於無常苦空。而佛境界徹達畢竟空,於畢竟空中,一切法不可得,一切法無性,一切法如如,一切法無礙,一切法平等,一切法究竟寂滅。故非聲聞辟支佛所行處。

  【爾時世尊復語文殊師利菩薩言。童子。若佛境界即於一切眾生煩惱中求者。諸佛境界有去來乎。文殊師利菩薩言。不也世尊。諸佛境界無來無去。】

  世尊語文殊菩薩言,一切眾生煩惱是生滅法,生滅法有來有去。如果佛境界於一切眾生煩惱中求,那麼諸佛境界亦有生滅來去嗎?

  文殊菩薩答言,諸佛境界無有生滅來去。因為一真法界為諸佛境界,一真法界無有分別,無有分別則不可得,不可得則是無性。若法無性,是無有其法。以法無所有故,所以無有生滅來去。空即無性,故空無生滅來去;無相即無性,故無相無生滅來去;無願即無性,故無願無生滅來去;無作即無性,故無作即無生滅來去;無生無起無為即無性,故無生無起無為無有來去。是知諸佛境界,無有來去。

  【佛言童子。若諸佛境界無來無去者。云何而言若正了知眾生煩惱。即是諸佛境界耶。文殊師利菩薩言。世尊。如諸佛境界無來無去。諸煩惱自性亦復如是無來無去。】

  世尊問言,若諸佛境界無來無去,如何言正了知眾生煩惱,即是諸佛境界呢?眾生煩惱,豈非生死來去嗎?文殊菩薩答言,若正了知煩惱自性,亦復無來無去呀。

  文殊菩薩何故如是答?原來煩惱是因緣生法,因緣生法如幻如化即無自性。所以一切眾生煩惱,即是空、無相、無願、無作、無生無起無為,是故亦無來無去。所以說煩惱即菩提,因為煩惱無性即菩提故。

  【佛言童子。何者是諸煩惱自性。文殊師利菩薩言。世尊。佛境界自性。即是諸煩惱自性。世尊。若佛境界自性。異諸煩惱自性者。如來則非平等正覺。以不異故。於一切法平等正覺說名如來。】

  佛問文殊言,何為諸煩惱自性?文殊菩薩答言,佛境界自性,即是煩惱自性。

  佛境界自性者,無性也。諸煩惱自性,亦無性也。故佛境界自性,即煩惱自性。無性即無分別,無分別則不二不異平等如如。平等如如,即一真法界性。如果佛境界自性異於煩惱自性,則有二有別非平等如如。若非平等如如,則不名佛證平等正覺。佛證平等正覺者,即證諸法如義也。

  【爾時世尊復語文殊師利菩薩言。童子。汝能了知如來所住平等法不。文殊師利菩薩言。世尊。我已了知。佛言童子。何者是如來所住平等法。

  文殊師利菩薩言。世尊。一切凡夫。起貪嗔痴處。是如來所住平等法。】

  世尊復問文殊菩薩言,汝能了知如來所住平等法嗎?文殊菩薩言,我已了知。

  佛所住平等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經雲無有定法,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有定法者,法無自性也。無性能隨緣,隨緣成萬法。萬法任緣成,悉歸於無性。無性隨緣成萬法者,一生萬法也。一生萬法者,實相諸法也。萬法任緣悉無性者,萬法歸一也。萬法歸一者,諸法實相也。此法甚深,唯佛與佛方能究盡。文殊師利系佛再來,故對於此法已經了知。

  佛復問言,何者是如來所住平等法?文殊菩薩言,一切凡夫起貪嗔痴處,是如來所住平等法。

  我們已經知道,如來所住平等法,是無上菩提。經雲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何以說一切凡夫起貪嗔痴處,是如來所住平等法昵?因為一切凡夫所起貪嗔痴,皆因緣所生法。因緣生法,便無自性。凡夫三毒煩惱既由無性隨緣起,故凡夫起貪嗔痴處,即是如來所住平等法界。

  【佛言童子。云何一切凡夫起貪嗔痴處。是如來所住平等法。文殊師利菩薩言。世尊。一切凡夫於空無相無願法中起貪嗔痴。是故一切凡夫起貪嗔痴處。即是如來所住平等法。】

  佛問言,何故一切凡夫起貪嗔痴處,是如來所住平等法?文殊菩薩答言,佛所住平等法,系空無相無願無作無生無起無為。而一切凡夫即於空無相無願法中,起貪嗔痴也。因為空無相無願等,即是無自性。無性能隨緣,故於其中起貪嗔痴也。

  【佛言童子。空豈是有法而言於中有貪嗔痴。文殊師利菩薩言。世尊。空是有。是故貪嗔痴亦是有。】

  佛言如此說來,空豈不是有法了嗎?因為空是有法,於中方有貪嗔痴故。若空是無,於無中焉有貪嗔痴?文殊菩薩言,世尊!空是有法,貪嗔痴亦是有法。

  文殊菩薩為何如此作答?因為無性是謂空,而空非是斷滅。如果有外為空,那便是斷滅空。今無性為空,空無性故,則不礙有。有無性故,則不礙空。空不礙有,全空為有,有不礙空,全有即空。全空即有,非有外空,是謂真空。如果有外空,便是斷滅空,是謂邪空。全有即空,非空外有,是謂妙有。如果空外有,便是定性有,是謂常邊有。有是緣起,空是性空。緣起無性,當體即是性空。性空隨緣,當體便是緣起。故性空不異緣起,緣起不異性空,性空即是緣起,緣起即是性空。是故空不異有,有不異空,空即是有,有即是空。全空之有,有是幻有。幻有非實,非實即空,故空即全有之空。所以文殊菩薩言,空即是有,貪嗔痴亦是有。

  【佛言童子。空云何有。貪嗔痴復云何有。文殊師利菩薩言。世尊。空以言說故有。貪嗔痴。亦以言說故有。如佛說比丘。有無生無起無作無為。非諸行法。此無生無起無作無為。非諸行法。非不有。若不有者。則於生起作為諸行之法。應無出離。以有故言出離耳。此亦如是。若無有空。則於貪嗔痴無有出離。以有空故說離貪等諸煩惱耳。】

  佛問文殊菩薩,空為何是有?貪嗔痴為何是有?文殊菩薩答言,空以言語相文字相故有,貪嗔痴以言語相文字相故有。

  一切法性,本來空寂,不可知不可見不可分別。以言語相文字相故,始可知可見可分別,言語相文字相即是有,故空以言語相文字相而有。然言語文字相是幻有,幻有者其性本空。故性空無以見,以幻有而見。幻有不自立,以性空而立。此即理不自見,以事而見其理。事不自成,因理而成其事。

  如佛說比丘下,是舉例作證。例如佛曾語諸比丘言,凡是一切行法,皆是無常,故佛說諸行無常。而佛告諸比丘,無生無起無作無為,非常非無常,故無生無起無作無為不是行法。換句話說,生、起、作、為,皆當遠離。如此說來,無生無起無作無為,豈非有法嗎?因為有無生,佛始教比丘離乎生法,而證無生法;因為有無起無作無為,佛始教比丘離乎有起有作有為,證無起無作無為。若無有無生無起無作無為,則於生起作為諸法,不應出離。以有無生無起無作無為,乃言出離生起作為,證無生無起無作無為也。是知無生無起無作無為,以名字而有。若不借假名,佛何以教化比丘?

  此空與貪嗔痴亦復如是,空貪嗔痴,名出離諸煩惱也。故以有空故,說出離貪嗔痴諸煩惱。

  【佛言童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說。貪嗔痴等一切煩惱。莫不皆住於空之中。】

  佛即印可曰,如是如是!如汝所說。貪嗔痴等乃至一切法,莫不皆住於空中。畢竟空中建立一切法,一切法皆歸畢竟空。畢竟空中建立一切法者,諸法也。一切法皆歸畢竟空者,諸法實相也。

  【文殊師利菩薩復白佛言。世尊。若修行者。離貪嗔等而求於空。當知是人未善修行不得名為修行之者。何以故。貪嗔痴等一切煩惱即空故。】

  文殊菩薩進一步白佛言,雖然如此,若修行者,離乎貪嗔痴而求於空,是人則是有所得心,未名善修行者。何以故?因為貪嗔痴一切煩惱,體皆虛妄,如幻非實即是空寂。無法纏縛,亦無法可離。既雲性空,即是不可得,既不可得,云何可求?故起心離貪嗔痴,是有所得心,起心求空,亦是有所得心。以有所得心而求,決定不得佛法。故古德雲,無人縛汝,不用求解。

  【爾時世尊復語文殊師利菩薩言。童子汝於貪嗔痴。為已出離為未離乎。文殊師利菩薩言。世尊。貪嗔痴性即是平等。我常住於如是平等。是故我於貪嗔痴。非已出離亦非未離。】

  世尊問文殊菩薩言,汝於貪嗔痴為已出離,為未出離?文殊菩薩答言,貪嗔痴性即是平等,故我於貪嗔痴,非已出離,亦非未出離。

  云何貪嗔痴性平等?貪嗔痴性無性,故平等;其性本空,故平等;無所有故平等,不可得故平等,無分別故平等。何故貪嗔痴性無所有,不可得,無分別?以貪嗔痴體即虛妄,無性為性故。

  以貪嗔痴性,無性、空、無所有、不可得、無分別故,所以出離未出離,均不可得。

  【世尊。若有沙門婆羅門。自見離貪嗔痴。見他有貪嗔痴。即是二見。何謂二見。謂斷見常見。所以者何。若見自身離貪嗔痴即是斷見。若見他身有貪嗔痴即是常見。】

  以貪嗔痴不可得故,若有沙門婆羅門,自見離貪嗔痴,或見他人有貪嗔痴,便是二見。因為二見,便是於畢竟空中,生有所得心也。

  無論佛道或外道,凡出家者皆稱沙門。婆羅門系印度四姓之一,奉事大梵天,修凈行者。

  何謂二見?謂斷見常見。

  總之,於有外執空,便是斷見。於空外執有,便是常見。當知空非有外空,有無性當體即空。有非空外有,空隨緣當體即有。以性空方能隨緣,法隨緣成即是有。以隨緣便無自性,法無自性便是空。故心經曰,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若自見離貪嗔痴,便是於有外求空,故成斷見,若見他人有貪嗔痴,便是於空外取有,故成常見。若見有不異空,空不異有,有即是空,空即是有,於是無所住而生其心。心無所住,則離二邊不住於中,是之謂無上菩提。

  【世尊。如是之人非為正住。夫正住者。不應於己見勝謂他為劣故。】

  世尊?如是之人,非為正住。正住者,無所住也。故謂己見勝,謂他為劣,是心有所住,非正住也。

  【爾時世尊復語文殊師利菩薩言。童子。若如是者。住於何所名為正住。文殊師利菩薩言。世尊。夫正住者無有所住。住無所住。是乃名為正住之耳。】

  世尊問言,住於何所,名為正住?文殊菩薩言,無所住是名正住。

  【佛言童子。豈不以住於正道為正住耶。文殊師利菩薩言。世尊。若住正道則住有為。若住有為則不住於平等法性。何以故。有為法有生滅故。】

  佛問言,難道不以住於正道,為正住嗎?文殊菩薩答言,世尊!若住於正道,則是有所住,有所住則住於有為。有為法有生住滅三相,有生住滅三相則非平等。若非平等,則非空、無相、無願、無作、無生無起無為。故不應有所住於正道也。

  【爾時世尊復語文殊師利菩薩言。童子。無為是數法不。文殊師利菩薩言。世尊。無為者非是數法。世尊。若無為法墮於數者。則是有為。非無為也。】

  世尊問言,無為是數法不?

  色法心法等有為法,名數法。故數法是生滅法,有數量法。如果廣說,五陰十二入十八界等有為法數量法,皆為數法。

  佛問無為是不是數法呢?文殊菩薩答言,無為非是數法。若無為墮於數者,則是有為,非是無為了。

  【佛言童子。一切聖人得無為法不有數耶。文殊師利菩薩言。世尊。非諸聖人證於數法。已得出離諸數法故。】

  佛問言,一切聖人,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豈不是有數嗎?文殊菩薩答言,非是諸聖人證於數法,而是諸聖人已得出離有為,出離數法,而其出離的程度深淺不同,故說一切賢聖以無為法而有差別也。

  【爾時世尊復語。文殊師利菩薩言。童子。汝為成就聖法。為成就非聖法。文殊師利菩薩言。世尊。我不成就聖法。亦不成就非聖法。世尊。如有化人。為成就聖法。為成就非聖法。佛言童子。化人不可言成就聖法。亦不可言成就非聖法。文殊師利菩薩言。世尊。佛豈不說一切諸法皆如幻化。佛言如是。文殊師利菩薩言。世尊。一切諸法如幻化相。我亦如是。云何可言成就聖法成就非聖法。】

  世尊復問文殊菩薩言,汝是成就聖法?還是成就非聖法呢?文殊菩薩言,我不成就聖法,亦不成就非聖法。

  因為一切諸法,無非因緣所生,因緣生法,其性空寂,其相如幻如化。因緣生法,皆系幻有徒具假名。例如國家,國家系土地人民主權等因緣而有,當知國家不過是抽象假名,無有實體。家庭系親緣眷屬所成。當知家庭只是一假名。如果家庭有實體者,應該離開親緣眷屬等成員,還有家庭。人系五陰--色受想行識諸因緣所成,當知「人」只是假名。五陰亦非自性有,亦是因緣有,故經雲五陰皆空。其性既空,當知亦是假名。世間法亦復如是,例如原子系電子所構成,當知原子無實體,只是假名而已......所以小至原子,乃至無量小,大至天體,乃至無量大,一切諸法,無非因緣生,無非是空,無非是假名。

  假名則無實,無實則無所有不可得無住無礙無形無相。無住無礙無形無相,則橫遍豎窮。若謂其有,何處定是?若謂其無,何處不是?世人不知,名之為宇宙。其實謂為宇宙,當有分別,當有起止生滅,來去變化。而此法不生不滅,不一不異,不斷不常,不來不去。雖畢竟空寂,而萬法森羅,雖萬法森羅,而畢竟空寂。猶一水含萬波,萬波入一水。一虛空現十方虛空,十方虛空盡入一虛空。一真法界現十法界,十法界盡歸一真法界。如此之法,於佛法中有多名,而其名皆假。或名法界,或名實相,或名中道,或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真如、第一義空、究竟涅槃、佛,乃至眾生。

  何故亦名眾生?因為眾生亦因緣生法,亦是空,亦是假名,亦是中道義。此即中論所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也!

  於此法中,一切諸法皆如幻化,故文殊菩薩言,我不成就聖法,亦不成就非聖法。

  【爾時世尊復語文殊師利菩薩言。童子。若如是者。汝何所得。文殊師利菩薩言。世尊。我得如來平等無自性境界。】

  爾時佛復語文殊菩薩言,汝於佛境界何所得?文殊菩薩言,我得如來平等無自性境界。

  平等者,無有分別無能無所。無能無所,即是無所得,故平等法即是無所得。法無自性,即是無所有,無所有即是無所得。空、無相、無願、無作、無生無起無為,即是平等無自性境界,如此境界即是無所得。是知無所得是佛法,有所得即外道法。文殊菩薩所謂得如來平等無自性境界者,即無所得也。

  【佛言童子。汝得佛境界耶。文殊師利菩薩言。若世尊於佛境界有所得者。我亦得於諸佛境界。】

  佛言,汝得佛境界嗎?文殊菩薩言,如果世尊於佛境界有所得者,我亦得於佛境界。

  事實上佛於空無相無願無作無生無起無為境界,無住為住,住於無住。無得為得,得於無得。無住無得,是實智照真諦。無住為住,無得為得,是權智照俗諦。俗諦是依他起法,法依他起,便無自性,無自性法體即虛妄。凡夫執虛妄為實有,便成遍計執。佛如實知依他起法無自性,空無相無願無作無生無起無為即無自性,於是依他起當體即是圓成實。故權照俗時,當下即是實照真也。

  佛證此法,文殊菩薩亦證此法,故菩薩言若世尊於佛境界有所得者,我亦得於諸佛境界。

  【時長老須菩提。問文殊師利菩薩言。大士。如來不得佛境界耶。文殊師利菩薩言。大德。汝為得聲聞境界不。須菩提言。大士。聖心解脫無有境界。是故我今無境界可得。文殊師利菩薩言。大德。佛亦如是。其心解脫無有境界。云何而謂有所得乎。】

  長老須菩提言,大士!佛不得佛境界嗎?大士是菩薩的異名。

  文殊菩薩以問為答曰,大德!汝得聲聞境界否?聲聞境界,亦是以無為法而有差別的,不過聲聞人於無為法中,沉空滯寂而已。故大般涅槃經,謂聲聞人不見佛性。

  云何聖心解脫無有境界?放下有所得心,即是聖心解脫無有境界也。何以故?因為一切法畢竟空,一切法無相無願無作無生無起無為,云何可得?當知凡有所得,其心即被法縛矣。

  故文殊菩薩言,佛亦如是,其心解脫無有境界,云何而謂有所得乎?

  【須菩提言。大士。汝今說法。可不將護初學心耶。文殊師利菩薩言。大德。我今問汝。隨汝意答。如有良醫欲治人病。為將護病人心故。不與辛酸咸苦應病之葯。能令其人病得除差至安樂不。答言不也。文殊師利菩薩言。大德。此亦如是。若說法師。為將護初學心故。隱甚深法而不為說。隨其意欲演□淺義。能令學者出生死苦至涅槃樂。無有是處。】

  須菩提言,大士!你宣說如此高深的法,難道不將護初學之心嗎?

  我們要知道,將護初學心者,絕不可順其邪念心而歪曲正法。而是要以正法化導,對治其邪念心。文殊菩薩舉譬喻言,譬如醫師醫病,不能只為將護病人之心,而不與辛酸咸苦之葯。度化初學亦復如是,若說法師只為將護初學之心,隱甚深正法而不為說,只隨初學之意欲說些粗淺義,是不能令學者出生死苦至涅槃樂的。

  【說是法時。眾中有五百比丘僧。諸漏永盡心得解脫。八百諸天子。遠塵離垢得法眼凈。復有七百諸天子。聞其辯才深生信樂。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文殊師利說是法時,五百比丘諸漏永盡心得解脫。諸漏者,系欲漏有漏無明漏。欲漏者,欲界之煩惱。有漏者,色界無色界之煩惱。無明漏者,三界內之無明。此三種漏,總在三界內。此五百比丘,見思惑已斷,三漏永盡。心得解脫,是斷盡煩惱障。若以五住地煩惱言,四住地煩惱斷,則心得解脫。四住地煩惱者,即見一處住地(見惑)、欲愛住地(欲界思惑)、色愛住地(色界思惑)、有愛住地(無色界思惑)。所以四住地煩惱即見思惑,四住煩惱斷,名斷煩惱障。若無明住地斷,則五住全斷成佛。

  四住煩惱斷,見思惑斷,煩惱障斷,心得解脫,則出三界得涅槃。無明住地煩惱斷,名慧解脫,斷所知障則證菩提。佛五住齊斷,則證無上菩提,究竟涅槃。

  此五百比丘諸漏已盡,見思煩惱已斷,心得解脫,已出三界,已證無漏,已得涅槃。此是四果阿羅漢也。

  八百諸天子,遠塵離垢得法眼凈。初果人於四住煩惱中,見一處住地頓破,見惑頓除。永離三途惡障,不失人天之報,故曰遠塵離垢。見一切法清凈,故曰法眼凈。此人已證初果,最多七番生死,即可永離欲界。

  七百諸天子,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此是大乘根機,發無上菩提心修無上佛道。論其位次,應在初住,以登初住名發心住。

  【爾時須菩提復白文殊師利菩薩言。大士。汝頗亦於聲聞乘。而生信解。又以此乘法度眾生不。文殊師利菩薩言。大德。我於一切乘皆生信解。

  大德。我信解聲聞乘。亦信解辟支佛乘。亦信解三藐三佛陀乘。】

  須菩提復白文殊菩薩言,汝於聲聞乘亦生信解嗎?亦以聲聞乘法度眾生否?文殊菩薩答言,我於一切乘皆生信解。我信解聲聞乘,亦信解辟支佛乘,亦信解三藐三佛陀乘。

  三藐三佛陀,亦作三藐三菩提。譯作正遍知或等正覺。不過三藐三佛陀是約人言,三藐三菩提是約法言。三藐三佛陀乘者,一佛乘也。

  文殊菩薩是一乘人,何故言信解一切乘呢?因為一乘者,一切乘皆歸一乘。非是於一切乘外,另有一乘。此法只是一出一入而已。若論其出,則一乘出一切乘。若論其入,則一切乘皆入一乘。一真法界,法爾如是。如果一乘外有一切乘,一切乘外另有一乘,何得謂一真法界?當知於一真法界中,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諸法實相,實相諸法。法本不二,所謂一乘,或一切乘者,唯是心造耳。一即一切,無分別而分別,一生萬法也。一切即一,分別而無分別,萬法歸一也。是故文殊菩薩言,我於一切乘皆生信解。

  【須菩提言。大士。汝為是聲聞。為是辟支佛。為是三藐三佛陀耶。文殊師利菩薩言。大德。我雖是聲聞。然不從他聞。雖是辟支佛。而不舍大悲及無所畏。雖已成正等覺。而於一切所應作事未□休息。】

  須菩提問言,汝是聲聞?是辟支佛?抑是佛?

  經雲若有定法,即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此問,即落入定法矣,的是聲聞乘見也。

  我們說過,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是無分別而分別,無分別而分別是理不礙事。一切即一是分別而無分別,分別而無分別是事不礙理。如是互攝互入,圓融無礙,重重無盡,則是事事無礙。這種圓融無礙重重無盡,便是一真法界。

  雖是聲聞,然是自性所顯,故曰不從他聞,此是事不礙理也。雖是辟支佛,而不舍大悲度化眾生,入生死而無所畏,是理不礙事也。雖成正等覺,而於一切所應作事,未嘗休息,是事事無礙,互攝互入重重無盡也。

  【須菩提又問言。大士。汝云何是聲聞。答曰。我恆為一切眾生說未聞法。是故我為聲聞。】

  須菩提問,汝云何是聲聞?

  所謂聲聞者,師以音聲說法,弟信受聽聞。師弟緣合,無乖於法,謂之聲聞。故文殊菩薩言,我恆為一切眾生說未聞法,是故我為聲聞。

  【又問言。汝云何是辟支佛。答曰。我能了知一切諸法皆從緣起。是故我為辟支佛。】

  須菩提問,汝云何是辟支佛?

  辟支佛者,重於義理。一切諸法皆從緣起,其理性皆空。不過辟支佛會理沉空,而菩薩行空不證,如此差別而已。以菩薩亦行空理故,所以文殊菩薩言,我為辟支佛。

  【又問言。汝云何是三藐三佛陀。答曰。我常恆覺一切諸法體相平等。是故我為三藐三佛陀。】

  須菩提又問,汝云何是三藐三佛陀?文殊菩薩答言,我常恆覺知一切諸法,體性和事相平等。

  一切諸法,性不礙相,相不礙性,性相圓融,曰性相平等;一切諸法,無決定體相,曰性相平等;一切諸法,無所有不可得,曰性相平等;一切諸法,相即無相,如萬波之同一水,曰性相平等;一切諸法,互攝互入無有障礙,曰性相平等;一切諸法,空、無相、無願、無作、無生無起無為,曰性相平等;一切諸法,無有高下,曰性相平等;一切諸法,一法界故,無增無減,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去,曰性相平等。如是平等,有佛無佛,性相常住。文殊菩薩言,我常恆覺知一切諸法,如此體相平等,同佛知見,故我為三藐三佛陀。

  【爾時須菩提又問言。大士。汝決定住於何地。為住聲聞地。為住辟支佛地為住佛地耶。文殊師利菩薩言。大德。汝應知我決定住於一切諸地。】

  爾時須菩提復問言,汝決定住於何地?文殊菩薩言,我決定住於一切諸地。

  因為一切法無非佛法,佛地隨緣現一切地,一切地無性同一佛地。佛地是一,眾生以惑業因緣,現有一切地。一切地虛妄現而無自性,故同一佛地。以如是故,佛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當成佛。眾生未成佛時本是佛,已成佛後還是佛。既然眾生本來是佛,何故成為眾生?以惑業因緣,迷失本來,妄為眾生耳。以如是因緣,文殊菩薩言,我決定住於一切諸地。

  【須菩提言。大士。汝可亦決定住凡夫地耶。答曰如是。何以故。一切諸法及以眾生。其性即是決定正位。我常住此正位。是故我言決定住於凡夫地也。】

  須菩提問言,汝既住於一切諸地,難道汝亦住於凡夫地嗎?文殊菩薩答言如是!因為凡夫地其性即是決定正位故。

  一切法及以眾生,皆是緣起無性,體本虛妄。虛妄無性,即是決定正性。何以故?因為無性即是空無相無願無作無生無起無為,而空無相無願等,即是諸法正性。故文殊菩薩言,一切諸法及以眾生,其性即是決定正位,我常住此正位,是故我言住於凡夫地也。

  【須菩提。又問言。若一切法及以眾生。即是決定正位者。云何建立諸地差別。而言此是凡夫地。此是聲聞地。此是辟支佛地。此是佛地耶。文殊師利菩薩言。大德。譬如世間以言說故。於虛空中建立十方。所謂此是東方。此是南方。乃至此是上方。此是下方。雖虛空無差別。而諸方有如是。如是種種差別。此亦如是。如來於一切決定正位中。以善方便立於諸地。所謂此是凡夫地。此是聲聞地。此是辟支佛地。此是菩薩地。此是佛地。雖正位無差別。而諸地有別耳。】

  須菩提復問言,若一切法及以眾生,即是決定正位,於此決定正位中,云何建立諸地差別呢?

  當知諸法無性即是正位,而無性能隨緣,隨緣而有諸地差別也。譬如虛空是一而無分別,然世間人以心量言說,建立十方虛空。謂此是東方虛空,此是南西北方四維上下方虛空。雖立十方虛空,而不礙虛空是一。雖然虛空是一,而不礙立十方虛空。一不礙多,是理借事顯。多不礙一,是事因理成。理事圓融,一切無礙。佛以無礙智,於一說無量,於無量說一。於一說無量,是實智出方便智。於無量說一,是方便智合於實智。所以佛於一切法決定正位中,以善權方便故,立諸地差別。謂此凡夫地,聲聞地,辟支佛地,菩薩地,乃至佛地。這種道理,即是性空緣起,緣起性空,無分別而分別,分別而無分別也。

  【爾時須菩提。復白文殊師利菩薩言。大士。汝已入正位耶。文殊師利菩薩言。大德。我雖已入亦復非入。】

  須菩提復白文殊菩薩言,大士!汝已入正位了嗎?文殊菩薩答言,我雖已入正位,亦復非入。

  菩薩與聲聞不同,聲聞乘人,既入無漏,急取涅槃,不敢再入生死。菩薩行空不證,雖入無漏,而不取涅槃。大悲心切,為度眾生故,還入生死。猶如船師,雖登彼岸,為渡人故,還來此岸,往返不停,無有休息。

  【須菩提言。大士。云何已入而非入乎。文殊師利菩薩言。大德應知。此是菩薩智慧善巧。我今為汝說一譬喻。諸有智人以譬喻得解。大德。如有射師其藝超絕。惟有一子特鍾心愛。其人復有極重怨仇。耳不欲聞眼不欲□。或時其子出外遊行。在於遠處路側而立。父遙見之。謂是其怨執弓持箭控弦而射。箭既發已方知是子。其人巧捷疾走追箭。箭未至間還復收得。言射師者喻菩薩也。一子者喻眾生也。怨家者喻煩惱也。言箭者。此則喻於聖智慧也。大德當知。菩薩摩訶薩。以般若波羅蜜觀一切法。無生正位大悲善巧故。故不於實際作證。而住聲聞辟支佛地。誓將化度一切眾生至佛地矣。】

  須菩提言,大士!云何已入而非入呢?文殊菩薩言,此是菩薩智慧善巧,非是聲聞人所能知者。

  接著舉譬喻說明。譬如射師,射師者,譬如菩薩。唯有一子,一子者眾生也。菩薩視眾生,愛如獨子,悲心至切。復有極重怨仇,菩薩視煩惱賊如怨家也。耳不欲聞,目不欲見者,六根遠離煩惱不染煩惱也。或時其子出外遊行,在於遠處路側而立者,六道生死為佛法邊外,故曰出外。生死路遙曰遠處。不行八正道曰路側。身心不得安隱,譬如立而無座。其父遙見謂是怨仇者,眾生染於煩惱,以染煩惱故,名為眾生。聲聞乘人,畏於生死煩惱,而舍眾生。菩薩不爾,愍念眾生而欲救拔之。執弓持箭控弦而射者,譬喻菩薩具般若智慧,般若智慧猶若金剛,能破煩惱賊也。箭既發已,是譬喻煩惱障已破。方知是子,譬喻愍念眾生,大悲心切,欲救眾生而不舍也。箭未至間,還復收得者,菩薩為愍念眾生故,不斷煩惱障也。入生死救拔也。

  此是菩薩與聲聞乘不同之處,聲聞乘人,斷煩惱障後,厭苦情深,舍眾生而不顧,急取涅槃。不來三界,不入生死,此是小乘。菩薩不爾,菩薩大悲心切愍念眾生,思欲度脫。故不斷煩惱障,所謂留惑潤生。留惑潤生者,於煩惱中,留愛之一念,潤生三界。若不如此,菩薩當與二乘無異也。待至金剛喻定以後,所知障與煩惱障,一時頓斷。二障斷,二我空,二死了,法身圓顯。再由法起報,由報起化,倒駕慈航,化現十方,普度一切。此是菩薩智慧善巧,二乘所不能也。

  文殊菩薩言,大德當知,菩薩摩訶薩,以般若波羅蜜妙智慧觀一切,雖入無生正位,然以大悲善巧故,不於涅槃作證。實際者,涅槃也。而示現聲聞辟支佛身,誓將化度一切眾生成佛也。

  【爾時須菩提。又問文殊師利菩薩言。大士。何等菩薩能行此行。文殊師利菩薩言。大德。若菩薩。示行於世而不為世法所染。現同世間不於諸法起見。雖為斷一切眾生煩惱。勤行精進而入於法界不見盡相。雖不住有為亦不得無為雖處生死如遊園觀。本願未滿故。不求速證無上涅槃。

  雖深知無我而恆化眾生。雖觀諸法自性。猶如虛空。而勤修功德凈佛國土。雖入於法界見法平等。而為莊嚴佛身口意業故不舍精進。若諸菩薩。具如是行乃能行耳。】

  須菩提又問,何等菩薩能行此行?

  當知得無生法忍菩薩方能行此行也,得無生法忍菩薩,智慧圓明,權實無礙。於一切法無性能隨緣,隨緣不失性,雖證寂滅而不住涅槃,雖入生死而不滯生死。

  菩薩示行於世,是無性隨緣,示現行於世間也。不為世法所染,是隨緣不失性也。

  無性(即無生)隨緣現同世間,然不於世間諸法起執著見。此是隨緣而不染也。

  雖為斷一切眾生煩惱勤行精進入於法界,而不見盡相。菩薩心無所住度盡一切眾生而無眾生相也。四無量心雲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總說即無性能隨緣,隨緣不失性也。

  雖不住有為,亦不得無為。無為非是有法,若有無為可得,則此無為應是有為。只為對有為法,假立無為名而已。今有為既是虛妄,則無為何有?當知無性能隨緣,則離無為,隨緣不失性,則離有為。故菩薩不住有為,亦不得無為。

  雖處生死,如遊園觀。菩薩如實知生死如幻,故雖處生死如遊園觀。其本願誓度一切眾生,故本願未滿,不求速證無上菩提。當知眾生者,佛之法身也。何以故?所謂眾生者,五陰也。鳩摩羅什大師,譯五陰為五眾。心經雲五陰皆空,五陰空則不生不滅,故五陰空即佛法身也。

  雖深知無我,是達無性也。而恆化眾生,是遍隨緣也。菩薩以此起波羅蜜行,不變隨緣,隨緣不變。隨緣不變,深知無我也。不變隨緣,恆化眾生也。

  雖觀諸法自性猶如虛空,而勤修功德凈佛國土。諸法自性無性,故猶如虛空。而隨緣勤修功德,凈佛國土。自不為粗業謂之功,教他不為粗業謂之德。自不為粗業,復令他不為粗業,謂之凈佛國土。

  雖入於法界,見法平等,而為莊嚴佛身口意業故,不舍精進。法界有十,為佛法界,及菩薩、緣覺、聲聞、天、人、阿修羅、鬼、畜生、地獄。除佛法界,大菩薩入九法界度眾生,而如實知九法界同是一真法界。雖如實知一真法界,為度眾生故,不舍精進。莊嚴佛身口意業,即是度眾生也。佛以相好光明度眾生,是莊嚴身業。佛說法度眾生,是莊嚴口業。佛以神通變化度眾生,是莊嚴意業。

  若諸菩薩具如是行,乃能行耳。

  【爾時須菩提復白文殊師利菩薩言。大士。汝今說此菩薩所行。非諸世間所能信受。文殊師利菩薩言。大德我今為欲令諸眾生永出世間。說諸菩薩了達世法出離之行。】

  須菩提言,大士!汝今說菩薩所行,系得無生法忍菩薩所行,非是其餘一般世間所能信受者。須菩提的意思是說,一切世間只能信受世間法,無法信受波羅蜜法。

  文殊菩薩答言,我本不欲令諸世間,信受世間法。而是令諸世間出離世間,修波羅蜜行。故為說諸菩薩了達世間無常法,而令眾生出離虛妄生死,登究竟彼岸也。

  【須菩提言。大士。何者是世法。云何名出離。文殊師利菩薩言。大德。世間法者所謂五蘊。其五者何。謂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如是諸蘊。

  色如聚沫。受如浮泡。想如陽焰。行如芭蕉。識如幻化。】

  須菩提問言,何者是世間法?云何為出離?文殊菩薩答言,世間法者,所謂五蘊。文殊菩薩先說明何為五蘊,然後再說云何出離。

  有三種世間,所謂眾生世間,國土世間,五蘊世間。眾生是世間正報相,國土是世間依報相,五蘊是世間依正二報的根本。故說五蘊,即是說一切世間法。五蘊者,色受想行識也。

  蘊是蘊聚義,謂此五法皆系多緣蘊聚所成。質礙名色,領納稱受,取相名想,造作名行,了別名識。此五法既是眾緣和合而有,故體即虛妄。以虛妄故,現無常相。色如聚沫,受如浮泡,想如陽焰,行如芭蕉,識如幻化,皆無常相也。

  【是故此中無有世間亦無諸蘊及以如是言說名字。若得是解心則不散。心若不散則不染世法。若不染世法即是出離世間法也。複次大德。五蘊諸法。其性本空。性空則無二。無二則無我我所。無我我所則無所取著。

  無所取著者即是出離世間法也。】

  以下說明云何出離。既然五蘊虛妄,於虛妄中無有世間,亦無諸蘊,其名字皆假立。若了解世間本空,無所有不可得,則心絕攀緣。心絕攀緣則不散馳,心不散馳,則不染世法。不染世法,名為出離世法也。

  再者,五蘊本空,性空則無二無分別,無二無分別則無我及我所,無我我所,則不以我取著我所。無所取著,即是出離世間法也。

  【複次大德。五蘊法者。以因緣有。因緣有故則無有力。無力則無主。無主則無我我所。無我我所則無受取。無受取則無執競。無執競則無諍論。無諍論者是沙門法。沙門法者知一切法。如空中響。若能了知一切諸法如空中響。即是出離世間法也。】

  再者,五蘊系因緣有,因緣有則無有力--無力者無自性也--無自性則無主,無主則無我我所,無我我所則無受者,無受者則無執著爭競,無執競則無諍論,無諍論是沙門法。沙門法者,如空中響。空中響猶登山高呼,則有迴響,此響虛妄不實。若知一切法虛妄不實如空中響者,即是出離世間法也。

  【複次大德。此五蘊法同於法界。法界者則是非界。非界中。無眼界無色界無眼識界。無耳界無聲界無耳識界。無鼻界無香界無鼻識界。無舌界無味界無舌識界。無身界無觸界無身識界。無意界無法界無意識界。此中亦無地界水界火界風界虛空界識界。亦無欲界色界無色界。亦無有為界無為界。我人眾生壽者等。如是一切皆無所有。定不可得。若能入是平等深義。與無所入而共相應。即是出離世間法也。】

  五蘊法同於法界,而法界非界。非界者,無界也。大般若經五七四,曼殊師利分雲,一切法空,說為法界,即此法界,說為菩提。法界菩提,俱離性相,由斯故說一切法空。五蘊皆空,空無有界,故曰無界。茲舉例說明,猶東方虛空,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同一虛空,而虛空無分四方四維上下,故曰法界者則是非界。五蘊性空,亦復如是。

  五蘊法同於法界者,諸法無相也,以法界無界故。猶萬波同於一水。諸法無相者,諸法實相也。以無相法不生不滅,不生不滅即是實相。於實相中,諸法無界無分別,猶萬波一水,水無分別也。是故無眼界色界眼識界,乃至無意界無法界無意識界;無地水火風空識界;無欲界無色界無無色界;無有為界與無為界;無我人眾生壽者界等。如是一切界皆無所有不可得,是為平等義。能入是平等義者,即無所入,故曰與無所入而共相應。這便是出離世間法也。

  【說是法時會中比丘二百人。永盡諸漏心得解脫。各各脫身所著上衣。以奉文殊師利菩薩而作是言。若有眾生得聞於此甚深妙法應生信受。若不生信欲求證悟終不可得。】

  文殊菩薩說是法時,二百比丘永盡諸漏心得解脫。各脫所著上衣奉上文殊菩薩,而作是言,如此甚深妙法,若不信而欲求證無上菩提者,終不可得也。

  【爾時長老須菩提語諸比丘言。汝何所得以何為證。諸比丘言。大德。無得無證是沙門法。所以者何。若有所得心則動亂。若有所證則自矜負。

  動亂矜負墮於魔業。若有自言我得我證。當知則是增上慢人。】

  長老須菩提問此二百比丘言,汝何所得?以何為證?

  當知於畢竟空中,無有所得,無有所證。於無相、無願、無作、無生無起無為,無有所得無有所證。若謂有得有證,即違空無相無願無作無生無起無為義。便是無得謂得,無證言證,是增上慢人。

  故諸比丘言,無得無證,方真是沙門。若心有所得,其心便隨境動亂。若有所證,便矜持自負。動亂矜負,便墮魔業。若有自言我得我證者,便是增上慢人。

  【佛言。諸比丘。汝等審知增上慢義不。諸比丘答言。世尊。如我意者。若有人言我能知苦。是不知苦相而言我知。我能斷集證滅修道。是不知集滅道相。乃至而言我能修道應知此是增上慢人。所以者何。苦相者即無生相。集滅道相。即無生相。無生相者即是非相。平等相是諸聖人。

  於一切法得解脫相。是中無有知苦斷集。證滅修道。如是等相而可得者。若有眾生得聞如是一切諸法平等之義。而生驚怖。應知是為增上慢者。】

  佛問諸比丘言,汝等確實知道增上慢義否?諸比丘言,世尊!無苦集滅道,是真實義。因為苦相集相滅相道相,即是畢竟空,即是無生。以四諦相,緣生無性故。若有人言,我能知苦斷集證滅修道,此人實是不知畢竟空無生義,而妄謂知苦斷集證滅修道。此者便是增上慢人。

  所以者何?因為苦集滅道相,即是無生。無生相即是非相,即是平等相,以法若無生,即無分別即無高下故。悟此無生相平等相,便是諸聖人,於一切法獲得解脫相。所以於無生平等中,無分於知苦斷集證滅修道。如是無生平等相,無有可得者。

  若有眾生,聞此一切諸法平等之義,而生驚怖,不相信者,應知是為增上慢人。

  【爾時世尊即告之言。善哉善哉。諸比丘。如汝所說。如是如是。須菩提。汝等當知此諸比丘。已於過去迦葉佛所。從文殊師利童子。得聞如是甚深之法。以聞法故疾得神通。今復得聞隨順不逆。須菩提。若復有人於我法中。得聞斯義生信解者。皆於來世見彌勒佛。若未發大乘意。於三會中悉得解脫若已發大乘意者。皆得住於堪忍之地。】

  佛印可曰,如是如是!復告須菩提雲,汝等當知,此二百比丘,已在過去迦葉佛時,從文殊師利得聞此甚深法。以聞此法故,疾得神通。今復得聞,故能隨順不逆。

  若復有人,於我法中得聞是經,生信解者,皆於來世見彌勒佛。

  彌勒菩薩,今在兜率天內院。於第十小劫減劫中,人壽減至八萬歲時,距今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下生此土。於華林園,龍華樹下成道。三番法會普度眾生。

  發大乘意,即發菩提心。未發大乘意者,於龍華三會悉得解脫。解脫者,斷煩惱出三界也。已發大乘意者,皆得住於堪忍之地。堪忍地者,初地之異名也。

  【爾時善勝天子白文殊師利菩薩言。大士。汝常於此閻浮提中。為眾說法今兜率天上有諸天子。曾於過去值無量佛。供養恭敬種諸善根。然生在天中耽著境界。不能來此法會而有聽受。昔種善根今將退失。若蒙誘誨必更增長。惟願大士。暫往天宮。為彼諸天弘宣法要。】

  爾時善勝天子,請文殊菩薩至兜率天,為諸天子說法。先述彼諸天子善根深植,殊堪造就。次明彼諸天子,耽著天福未來聽經,善根將失。最後乞請為諸天子說法以資救拔。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以神通力即於其處。忽然化作兜率天宮。如其所有悉皆備足。令善勝天子及此會中一切人天。皆謂在於彼天之上。具見於彼種種嚴飾。園林池沼果樹行列殿堂樓閣。棟宇交臨綉柱承梁雕□間戶。攢櫨疊拱磊坷分布。稱寶為台莊嚴綺錯。其台極小猶有七層。或八層九層。乃至高於二十層者。一一台上處處層級。皆有眾天女。盛年好色手足柔軟。額廣眉長面目清凈。如金羅網常有光明。亦如蓮華離諸塵垢。發言含笑進止迴旋。動必合儀麗而有則。譬如滿月人所樂見。笙篌琴瑟簫笛鐘鼓。或歌或嘯音節相和。妙妓成行。分庭共舞。如是等事宛然備矚。】

  菩薩為折伏驕慢難調眾生,是以示現神通而化度之。今欲升兜率說法,先折伏其矜負之心,故現神通。

  攢櫨疊拱(應為"木"旁),磊坷(應為"石"旁)分布。柱上的斗拱,雕刻精緻,而眾多重疊。磊坷,眾多的樣子。

  【時善勝天子。見自宮殿及其眷屬歡娛事已。心生疑怪。白文殊師利菩薩言。奇哉大士。云何令我及以大眾瞬息之間而來至此。】

  善勝天子,疑怪而問。

  【爾時長老須菩提。語善勝天子言。天子。我初亦謂與諸大眾皆共至於兜率陀天。而今乃知本來不動。曾不共往彼天之上。如是所見皆是文殊師利菩薩三昧神通之所現耳。】

  須菩提告善勝天子,如是所見,是文殊菩薩三昧神通所現耳。

  【時善勝天子即白佛言。世尊。文殊師利菩薩。甚為希有。乃能以三昧神通不思議力。令此眾會不動本處而言至此兜率陀天。】

  善勝天子,向佛贊文殊菩薩。

  【佛言天子。汝但知文殊師利童子神通變化少分之力。我之所知無有量也。天子。以文殊師利神通之力。假使如恆河沙等諸佛國土。種種嚴好各各不同。能於一佛土中普令明見。又以如恆河沙等諸佛國土。集在一處狀如繒束。舉擲上方不以為難。又以如恆河沙等諸佛國土。所有大海置一毛孔而令其中眾生。不覺不知無所觸嬈。又以如恆河沙等諸佛國土。

  所有須彌山王以彼眾山內於一山。復以此山內於芥子。而令住彼山上一切諸天。不覺不知亦無所嬈。又以如恆河沙等諸佛國土。其中所有五道眾生置右掌中。復取是諸國土一切樂具。一一眾生盡以與之等無差別。

  又以如恆河沙等諸佛國土。劫盡燒時。所有大火集在一處。令其大小如一燈炷。所有火事如本無別。又如恆河沙等諸佛國土。所有日月若於一毛孔。舒光映之普令其明隱蔽不現。天子。我於一劫若一劫餘。說文殊師利童子三昧神通變化之力。不可窮盡。】

  世尊贊文殊師利菩薩諸神通事,文顯易明,勿須解釋。

  【爾時魔波旬自變其身作比丘形。在於會中卻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今聞說文殊師利童子神通之力。不能信受。唯願世尊。令於我前現其神力使我得見。爾時世尊知是惡魔變為比丘。欲令眾生善根增長。故告文殊師利菩薩言。汝應自現神通之力。令此會中無量眾生鹹得善利。】

  魔波旬,譯曰殺者,殺人慧命故。波旬化作比丘相,請佛令文殊菩薩現神通事。諸菩薩為降伏惡魔,均以神通折伏之。

  佛令文殊菩薩現神通,俾令法會大眾,鹹得善利。所謂善利者,現前後世均得利益。或現前雖不得利益,而後世得利益,亦謂之善利。如果現前得利益,後世不得利益,或者現前後世均不得利益,不得謂之善利。

  云何後世得利益?所謂後世得利益者,令人得解脫也。若不得解脫,縱生人天,報盡還須墮落,不得謂後世得利益。根據這種道理可知,能令人了生死出三界者,始稱為善利。生死有二種,分段生死與變易生死。了分段生死,或進而了變易生死,稱為善利。

文殊師利所說不思議佛境界經釋義(卷下)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受佛教已。即時入一切法心自在神通三昧。入此三昧已起神通力。現於如上所說神變之事。顯然明著皆悉現前。如佛所言不增不減。預斯會者靡不咸見。是時大眾□此神力。嘆未曾有。同聲唱言。善哉善哉。諸佛如來。為眾生故出現世間。復有如是善權大士。同出於世。而能現此不可思議威神之力。】

  文殊菩薩受佛教已,便入一切法心自在神通三昧,起神通力,如如來所說,現神變之事。參預法會大眾皆見神變事,嘆未曾有......

  【爾時惡魔見此種種神變事已。歡喜踴躍禮文殊師利菩薩足。合掌恭敬而向如來。作如是言。文殊師利童子甚為希有。乃能現是不可思議神通變化。諸有聞者孰不驚疑。若有眾生得聞此事。能生信受。假使惡魔如恆河沙。欲為惱害終不能也。】

  爾時波旬見此神變,歡喜踴躍,頂禮文殊菩薩,合掌向佛。先贊神變,後言魔不能害。

  【世尊。我是惡魔。常於佛所。伺求其便。心□惱害一切眾生。若見有人精勤習善。必以威力為其障礙。】

  【世尊。我從今日深發誓心。但此法門弘宣之處。所在國土城邑聚落。百由旬內我在其中。譬如盲者無有所作。不於眾生而生侵惱。若見有受持讀誦思惟解釋是經者。必生尊重供給供養。世尊我之儔黨。樂於佛法而生留難。若見有人修行於善。要加逼沮令其退失。我今為斷如是惡事說陀羅尼。即說咒曰

  怛侄他阿么黎(一)毗么黎(二)恥(音天以反)哆答□(三)阿羯波□是多設咄□(四)誓曳(五)誓耶末底(六)輸(去聲)婆末底(七)□迷(去聲下兩字同)扇底(八)阿普迷(九)普普迷(十)地□(十一)阿契(十二)莫契(十三)□契(十四)弭履羅(十五)阿伽(去聲)迷(十六)普羅(十七)普羅普羅(十八)輸(上聲下同)迷輸輸迷(十九)地□地□(二十)阿那跋底(二十一)恥哆答□(二十二)

  訖里多遏梯(二十三)訖里多毗(入聲)提(二十四)毗盧折(音之熱反)擔(音丁合反 二十五)薩達摩婆拿(上聲)拘(二十六)曷寫蘇怛羅寫陀路迦(二十七)阿(入聲)跋羅自多伊婆蘇履耶(二十八)】

  魔波旬繼發誓言,有此法門弘宣之處,百由旬內,我在其中猶如盲者,不於眾生而生侵惱。若有受持讀誦思惟解釋此經者,必生尊重供給供養。我等魔黨,樂於佛法而生留難,我今誓斷如是惡事。並說陀羅尼如文

  【世尊。此陀羅尼擁護法師。能令其人勇猛精進辯才無斷。一切惡魔無能得便。更令其魔心生歡喜。以衣服卧具飲食湯藥。諸有所須而為供養。

  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此咒日夜不絕。則為一切天龍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侯羅伽人非人等常所守護。一切怨憎不能為害。佛語魔言。善哉善哉。汝今說此陀羅尼。令恆河沙等無量世界六種震動。

  魔王當知。汝此辯才。皆是文殊師利。童子神力所作。文殊師利菩薩。

  以神通力令魔波旬。說此咒時。眾中三萬人。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世尊!此咒功德力,能擁護法師,令其勇猛精進辯才無斷,一切惡魔不能得便侵害。且能令魔心生歡喜,以四事及余供養。若有人受持此咒日夜不絕,則為天龍八部之所守護,一切怨憎不能為害。

  世尊贊言善哉,謂波旬曰,汝說此咒,令無量世界六種震動。當知汝此辯才,皆是文殊師利,神力所作。

  文殊菩薩以神力令波旬說此咒時,眾中三萬人皆發無上菩提心。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作是變已。攝其神力。即告善勝天子言。天子我今欲詣兜率陀天。汝可先往令其眾集。】

  文殊菩薩,允往兜率天說法。

  【時善勝天子。聞是語已與其眷屬。右繞於佛及文殊師利等菩薩大眾。於會中沒須臾之間到彼天宮。至天宮已。普告眾言。汝等當知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愍我等故欲來至此。汝等諸天皆應舍離放逸諸樂而共來集。

  為聽法故。】

  時善勝天子,先返兜率天,約束天眾。須臾之間,為時極短。一日一夜,有三十須臾。

  【時善勝天子。作是語已。於天宮中建立道場。其場廣博清凈嚴好。以天如意眾寶所成。東西三萬二千由旬。南北一萬六千由旬。又於其中置無量百千師子之座。其座高廣種種莊嚴。以天寶衣而覆其上。時善勝天子。嚴辦道場及師子座已。曲躬合掌。遙向文殊師利菩薩。而作是言。我至天宮所為事畢。唯仁降止今正是時。爾時文殊師利菩薩與諸菩薩。一萬二千人。大聲聞一千五百人。及余無量百千天龍夜叉乾闥婆等。從坐而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於如來前沒而不現。須臾之頃至兜率陀天。

  詣道場中如其敷擬各坐其座。】

  善勝天子建立道場,安置師子座,遙請文殊師利菩薩蒞臨說法。爾時文殊菩薩與諸菩薩一萬二千人,大聲聞一千五百人,及余無量百千天龍八部等,禮佛後往兜率天。於極短時間即至兜率天,到已各坐其師子座。

  【爾時四天王天。三十三天。夜摩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及色界中諸梵天眾。遞相傳告而作是言。今文殊師利菩薩。在兜率陀天欲說大法。我等應共往詣其所。為欲聽聞所未聞法。及見種種希有事故。作是語已。欲色界中無量阿僧祇。諸天子眾。於須臾頃。各從所住。而來共集兜率天宮。以文殊師利菩薩威神之力。其道場中悉皆容受而無迫隘。】

  四王天是欲界六天之第一,居須彌山半腹,為帝釋之外將。須彌山半腹有一山,名由犍陀羅,山有四頭,四天王各居其一。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東方天王領乾闥婆及毗舍遮,護東勝身洲。南方天王領鳩盤荼及薜荔多,護南閻浮洲。西方天王領諸龍及富單那,護西牛貨洲。北方天王領夜叉及羅叉,護北拘盧洲。

  梵語忉利天,譯作三十三天,系欲界第二重天,居須彌山頂。中央為帝釋天,四方各有八天,合為三十三天。夜摩天系欲界第三天,四王忉利系地居天,自此天以上為空居天。化樂天系欲界第五天。他化自在天系欲界第六天。欲界諸天,皆悉傳告文殊菩薩將於兜率天說法。色界諸梵天眾,亦遞相傳告,文殊菩薩將於兜率天說法。於是欲界色界諸天,共集兜率天宮,聽文殊菩薩說法。以文殊菩薩威神力故,其道場中悉皆容受而無迫隘。

  【爾時善勝天子。白文殊師利菩薩言。大士。今此大眾悉已來集。願以辯才闡明法教。時文殊師利菩薩普告眾言。諸仁者。若諸菩薩。住四種行。則能成就一切善法。何等為四。一者持戒。二者修禪。三者神通。四者調伏。若能持戒則成就多聞。若能修禪則成就般若。若得神通則成就勝智。若住調伏則能成就心不放逸。是故我言若諸菩薩住於四行則能成就一切善法。諸仁者。當知持戒具足八法而得清凈。何等為八。一者身行端直。二者諸業淳凈。三者心無瑕垢。四者志尚堅貞。五者正命自資。六者頭陀知足。七者離諸詐偽不實之相。八者恆不忘失菩提之心。是名持戒八種清凈。】

  爾時善勝天子,請文殊菩薩說法。文殊菩薩告大眾言,菩薩住四種行,則能成就一切善法。何等為四?一者持戒,二者修禪,三者神通,四者調伏。接著便作分別解說。

  若能持戒,則成就多聞。當知不持戒人,則有三過,三過者不信、難教、懈怠。信為道元功德母,若人不信,則不信佛,不信法,不信僧,不信戒。若人難教,則無善根違逆佛教,無善根違逆法教,無善根違逆師僧之教,無善根違逆律儀教。若人懈怠,則一切善法不能成就。有如是過,則障其多聞智慧。若能持戒,則成就多聞智慧。不過多聞須是不取相,多聞而不取相,方能成就智慧。如果取著於相,便反增進我見障乎智慧了。

  若能修禪,則成就般若。禪者禪定也,般若者智慧也。散亂心不生智慧,定心始生智慧。故持戒能生定,修定能發慧,以戒定慧功德,則能成就一切善法。

  若得神通,則成就勝智。定能發通,神通即勝智。例如佛於一說無量,於無量說一;於有說無,於無說有;說法無量劫而無一法可說,於不可說法而宣說無量劫;萬法森羅而畢竟空寂,於畢竟空中而萬法森羅;不動一塵而恆遍十方,恆遍十方而不動一塵;於一念中見無量劫,攝無量劫入於一念。如是種種,即佛大神通智慧也。

  若住調伏,則能成就心不放逸。調伏者,律儀戒也。若不違律儀者,則有慚有愧。若有慚有愧,則心不放逸。心無放逸,則能恭敬三寶,生一切善法。不過此處所謂調伏者,有調伏眾生之意。是故文殊菩薩言,若菩薩住於持戒修禪神通調伏等四法,則能成就一切善法。

  以下更作進一步解釋。諸仁者!當知持戒應具足八法而得清凈。一者身行端直。此是身業清凈。云何身業清凈?身無犯殺盜淫(在家不犯邪淫),則身業清凈。身行端直者,無殺盜淫行也。二者諸業淳凈。業有其三,即身業語業意業。身無殺盜淫,則身業淳凈。語無妄語惡口綺語兩舌,則語業淳凈。意無貪嗔痴,則意業淳凈。三者心無瑕垢。煩惱為瑕垢,心無煩惱,即心無瑕垢。四者志尚堅貞。心之所向曰志,堅貞者不污染於塵也。志向要堅貞,不為塵所污染。五者正命自資。正命自資者,如法求資生也,不邪命自活也。六者頭陀知足。頭陀行有十二,一、著納衣。亦曰糞掃衣。二、但三衣。除僧伽梨,郁多羅僧,安陀會等三衣外,不畜長衣。三、乞食。但行乞食,不受他請。四、不作餘食法。戒制比丘午前正食後,欲更食者,應作餘食法。即請一尚食比丘先少食,然後方食,此名餘食法。頭陀行者,不作此法。五、一坐食。午前一坐食,若已起坐,即不更坐食。六、一摶食。頭陀乞食時,若一摶落缽中(一搏即一丸飯也)即不更乞,示節量知足。七、阿蘭若。即空閑處,身離憒鬧,心離欲蓋。八、冢間坐。住於墳墓之間。九、樹下坐。有樹為蔭,即坐而宿。十、露地坐。樹下猶有蔭覆,露地無覆,即坐而宿也。十一、隨處坐。有草地即坐,不計樹下露地也。十二、常坐不卧。頭陀行者,常坐不卧,即俗所謂不倒單也。行以上十二法,故曰頭陀知足。

  七者離諸詐偽不實之相。離巧言令色也。八者恆不忘失菩提之心。菩提心者,成佛心也,成佛心者,度一切眾生心也。以上八種,是名持戒八種清凈。

  【複次諸仁者。應知多聞亦以八法而得清凈。何等為八。一者敬順師長。二者摧伏驕慢。三者精勤記持。四者正念不錯。五者說釋無倦。六者不自矜伐。七者如理觀察。八者依教修行。是名多聞八種清凈。】

  多聞亦有八法而得清凈,一者敬順師長。敬順師長,應對師長至誠恭敬,對師長無有違戾之語,應不習近惡知識,不可求師長之短。

  二者摧伏驕慢。驕慢者,不孝順父母,不恭敬師長,我慢貢高,以致如此。如是之人,邪惡熏心,多聞不增智慧,反生自舉陵他之過。

  三者精進記持。多聞者應精進於記憶與行持。隨聞隨忘,多聞何益?雖多聞而無益於行持,空聞何用?

  四者正念不錯。正念不錯者,不失正念也。正念不失,則有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定,如是正念現前矣。此言多聞者,有助於正道也。

  五者說釋無倦。多聞非止於自我行持,應為人解說釋義,無有疲倦。

  六者不自矜伐。矜伐者,自誇多聞,以陵他人也。若自誇陵他,多聞反成其惡。

  七者如理觀察。如理觀察者,心無所住,不取於相,以無住心,契無相法也。

  八者依教修行。多聞之旨,在於修行也。

  以上八種,是名多聞八種清凈。

  【複次諸仁者。應知禪定亦以八法而得清凈。何等為八。一者常居蘭若宴寂思惟。二者不共眾人群聚談說。三者於外境界無所貪著。四者若身若心舍諸榮好。五者飲食少欲。六者無攀緣處。七者不樂修飾音聲文字。

  八者轉教他人令得聖樂。】

  禪定亦以八法而得清凈。一者常居蘭若宴靜思惟。蘭若即阿蘭若,寺院之總名。譯為無諍聲,空寂處。宴靜者,安靜思惟,修習禪定也。

  二者不共眾人群聚談說。遠離憒鬧也。佛言比丘相處,行於二事,一者聖說法,二者聖默然。聖默然即修禪定也。

  三者於外境界無所貪著。心不隨境轉,善心一處住不動也。

  四者若身若心,舍諸榮好。身貪榮好成五欲,心貪榮好成五蓋。修習禪定,應棄五欲訶五蓋,所以若身若心舍諸榮好。

  五者飲食少欲。修習禪定,應知量節食,少欲知足。

  六者無攀緣處。修習禪定,須無攀緣心,多攀緣多煩惱,害諸禪定。

  七者不樂修飾音聲文字。不樂修飾音聲文字者,不取相也。

  八者轉教他人,令得聖樂。聖樂者,禪樂也。以此禪樂,自利利人。

  以上八法,是名多聞八種清凈。

  【複次。諸仁者。應知般若亦以八法而得清凈。何等為八。一者善知諸蘊。二者善知諸界。三者善知諸處。四者善知諸根。五者善知三解脫門。

  六者永拔一切煩惱根本。七者永出一切蓋纏等惑。八者永離一切諸見所行。是名般若八種清凈。】

  般若亦以八法而得清凈。一者善知諸蘊。諸蘊者,色受想行識五蘊也。善知五蘊如幻,其性皆空。

  二者善知諸界。諸界者,六根六塵六識十八界。善知諸法空相,無十八界之分別。

  三者善知諸處。六根六塵是生識之處,名十二處。善知諸法空相,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

  四者善知諸根。諸根者,眼耳鼻舌身意。善知諸法空相,無眼耳鼻舌身意。

  五者善知諸解脫門。以上蘊界處是世間法,三解脫門是出世間法。諸解脫門者,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願解脫門。以般若無生智觀照,世間法出世間法,有為法無為法,有漏法無漏法等一切法,乃至諸佛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皆無性不可得。故善知諸解脫門者,善知諸解脫門無性不可得也。

  六者永拔一切煩惱根本。一切煩惱根本者,無明也。般若智慧,能破住地無明,故曰永拔一切煩惱根本。

  七者永出一切蓋纏等惑。蓋纏者,是總諸一切煩惱,非止於五蓋十纏。般若智慧,最極明利,猶若金剛,能破四住地煩惱。四住地煩惱,即見一處住地,欲愛住地,色愛住地,有愛住地,簡稱為見思惑。四住地煩惱,由無明住地生,無明住地最為有力。如果單說五蓋十纏,五蓋為貪慾蓋,嗔恚蓋,掉悔蓋,睡眠蓋,疑蓋。十纏者,無慚,無愧,睡,悔,慳,嫉,掉,眠,忿,覆。此十種法,縛著行人不得出離,故名為纏。

  八者永離一切諸見所行。諸見者,略說有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取見。此五見為五利使,對境即起故。廣說有六十二見,大般若經開十四難為六十二見。其所開六十二見者,於過去計五蘊為常、為無常、為亦常亦無常、為非常非無常。此四句歷五蘊成二十句。於現在五蘊計為有邊、為無邊、為亦有邊亦無邊、為非有邊非無邊。此四句歷五蘊成二十句。於未來五蘊計為如去、為不如去、為亦如去亦不如去、為非如去非不如去。此四句歷五蘊成二十句。三世共成六十句,再加身與神我為一為異二句,成六十二種邪見。如是一切諸見所行,皆悉永離,於是見惑破執見破,則般若智慧現前。般若智慧現前,則不見一法有,不見一法無,不分別於法,不取著於法,不行於法,是名般若清凈。

  【複次。諸仁者。應知神通亦以八法而得清凈。何等為八。一者見一切色無有障礙。二者聞一切聲無所限隔。三者遍知眾生心之所行。四者憶念前際無礙無著。五者神足遊行遍諸佛國。六者盡一切漏而不非時。七者廣集善根而離諸散動。八者如初發誓願恆為善友廣濟眾生。是名神通八種清凈。】

  神通亦以八法而得清凈。一者見一切色無有障礙。此天眼通也。

  二者聞一切聲無所限隔。此天耳通也。

  三者遍知眾生心之所行。此他心通也。

  四者憶念前際無礙無著。此宿命通也。

  五者神足遊行遍諸佛國。此神足通也。

  六者盡一切漏而不非時。此漏盡通也。

  七者廣集善根而離諸散動。此善心一處住不動,定也。

  八者如初發誓願,恆為善友,廣濟眾生。初發誓願即初發菩提心。菩薩發菩提心,乃為成佛度眾生也。故菩薩不忘初心,恆為眾生之善知識而濟度之。以上八法,是名神通八種清凈。

  【複次。諸仁者。當知於智亦以八法而得清凈。何等為八。一者苦智遍知五蘊。二者集智永斷諸愛。三者滅智觀諸緣起畢竟不生。四者道智能證有為無為功德。五者因果智知業與事無有相違。六者決定智了知無我無眾生等。七者三世智善能分別三世輪轉。八者一切智智。謂般若波羅蜜於一切處無不證入。是名為智八種清凈。】

  智亦以八法而得清凈。一者苦智,遍知五蘊。苦即五受蘊也,有此五蘊身心乃有諸苦。不過成實宗雲,三界為苦諦。那是約依報說,所以出三界便是離苦。

  一般說來,有二苦三苦八苦等。二苦者身苦心苦,身即是色,心即是受想行識。三苦者,苦苦壞苦行苦。苦緣逼惱身心為苦苦,五蘊變壞為壞苦,五蘊身心念念遷流為行苦。八苦者,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盛蘊苦。綜觀八苦,無一非五受蘊苦。故苦者,五受蘊也。今苦智遍知五蘊者,知五蘊皆空也。

  二者集智永斷諸愛。所謂集為苦因,而集者即十二因緣中無明行愛取有五支。無明為過去世之煩惱,行為過去世之業。愛取為現在世煩惱,有支為現在世業。故集者,煩惱業是。無明是十二因緣的根本,無明滅則十二因緣次第滅。而現在世愛,即過去世無明。故集智者,永斷諸愛。

  三者滅智,觀諸緣起畢竟不生。緣起無性,無性則無生。如是知者,是為滅智。

  四者道智,能證有為無為功德。修道未證滅前,是有為功德。既證滅後,是無為功德。

  五者因果智,知業與事無有相違。業者因也,事者果報也。造善業因,必得樂果報,造惡業因,必得苦果報,因果不爽,如是知者,是為因果智。

  六者決定智,了知無我無眾生等。決定知諸法緣生,性畢竟空也。於畢竟空中,我人眾生壽者相,皆如幻化,是為決定智。

  七者三世智,善能分別三世輪轉。善能分別三世輪轉智者,善能分別十二因緣智也。過去世無明行為因,有現在世識名色六入觸受。現在世愛取有為因,有未來世生老死,是為三世輪轉。若無明行愛取有滅,則餘七支滅,是名三世智。

  八者一切智智,謂般若波羅蜜,於一切處無不證入。般若波羅蜜者,實智也無分別智也根本智也。故一切智智者,根本智也。根本智出生一切智,所以於一切處無不證入,故名一切智智。以上是名智八種清凈。

  大般若經有十智,茲錄出供讀者參考。大般若經五十三云:若智以無所得而為方便,知五蘊等差別相轉,是為法智。

  若智以無所得而為方便,知蘊界處及諸緣起,若總若別,是無常等,是為類智。

  若智以無所得而為方便,知一切法假設名字,是為世俗智。

  若智以無所得而為方便,知他有情心心所法及修行證滅,是為他心智。

  若智以無所得而為方便,知苦應不生,是為苦智。

  若智以無所得而為方便,知集應永斷,是為集智。

  若智以無所得而為方便,知滅應作證,是為滅智。

  若智以無所得而為方便,知道應修習,是為道智。

  若智以無所得而為方便,知貪嗔痴盡,是為盡智。

  若智以無所得而為方便,知有趣不復生,是為無生智。

  以上十智,出大般若經,可與此八法參考了解。

  【複次。諸仁者。應知調伏亦以八法而得清凈。何等為八。一者內恆寂靜。二者外護所行。三者不舍三界。四者隨順緣起。五者觀察諸法其性無生。六者觀察諸法無有作者。七者觀察諸法本來無我。八者畢竟不起一切煩惱。是名調伏八種清凈。】

  調伏亦以八法而得清凈。一者內恆寂靜。內恆寂靜者,意無貪嗔痴。此所謂防心。

  二者外護所行。外護所行者,身離殺盜淫,口離妄語惡口綺語兩舌。此所謂離諸過惡。以上二項,即調伏身心,防心離過也。

  三者不舍三界。不舍眾生,入三界度眾生也。

  四者隨順緣起。法不孤起,因緣而起。凡事遇順緣不生貪著,遇逆緣不生嗔恚,謂之隨順緣起。

  五者觀察諸法其性無生。一切法無性,無性故無生,無生是無其法。故無我受人恭敬,無我受人迫害。無人恭敬於我,無人迫害於我。無恭敬之法,無迫害之法。如是觀察諸法三輪體空,是知諸法其性無生。

  六者觀察諸法無有作者。身口二業造作,謂之作者。然五蘊皆空,故觀察諸法無有作者。

  七者觀察諸法本來無我。諸法無性為性,以無性故,所以無我。無性能隨緣,隨緣生諸法。諸法隨緣生,故無有自性。若能知諸法無我,則能隨緣不變,不變隨緣,而調伏其心也。

  八者畢竟不起一切煩惱。若知諸法隨緣起,緣起無自性,則不起一切煩惱矣。何以故?菩提即無性,煩惱隨緣起。無性隨緣起煩惱,煩惱無性即菩提。此所謂煩惱即菩提也。以上八法,是名調伏清凈。

  【複次。諸仁者。應知不放逸亦以八法而得清凈。何等為八。一者不污屍羅。二者恆凈多聞。三者成就諸定。四者修行般若。五者具足神通。六者不自貢高。七者滅諸諍論。八者不退善法。是名不放逸八種清凈。】

  不放逸亦以八法而得清凈。一者不污屍羅。屍羅即戒也,此有四義,曰清涼,能令心離熱惱故。曰安隱,能為他世樂因故。曰安靜,屍羅能建立止觀,能致定慧故。曰寂滅,屍羅為得涅槃樂之因。

  二者恆凈多聞。凈多聞者,多聞而不取相也。多聞不取相是為智母,成就於智慧。 

  三者成就諸定。以戒能生定故。

  四者修行般若。般若者智慧也,戒能生定,定能發慧,故曰修行般若。

  五者具足神通。戒能生定,定能發通也。

  六者不自貢高。持戒之人,無自舉陵他之行,離於八慢,故不自貢高。八慢者,一慢,二大慢,三慢慢,四不如慢,五驕慢,六我慢,七增上慢,八邪慢。慢者,於下自高,於等計等。大慢者,於等自大。慢慢者,於勝己者反計己勝。不如慢者,他實勝己多多,僅謂己少劣。喬慢者,不孝父母不敬師長。我慢者,於五蘊計我,執我自高。增上慢者,未證言證,未得謂得。邪慢者,無德自高,恃惡陵人。

  七者滅諸諍論。以持戒和合故。

  八者不退善法。持戒者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故。是名不放逸八種清凈。

  【諸仁者。若諸菩薩住不放逸。則不失三種樂。何者為三。所謂諸天樂禪定樂涅槃樂。又則解脫三惡道。何者為三。所謂地獄道畜生道餓鬼道。

  又則不為三種苦之所逼迫。何者為三。所謂生苦、老苦、死苦。又則永離三種畏。何者為三。所謂不活畏、惡名畏、大眾威德畏。又則超出三種有。何者為三。所謂欲有、色有、無色有。又則滌除三種垢。何者為三。所謂貪慾垢、嗔恚垢、愚痴垢。又則圓滿三種學。何者為三。所謂戒學心學慧學。又則得三種清凈。何者為三。所謂身清凈語清凈意清凈。又則具足三種所成福。何者為三。所謂施所成福戒所成福修所成福。又則能修三種解脫門。何者為三。所謂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願解脫門。又則令三種種性永不斷絕。何者為三。所謂佛種性法種性僧種性。諸仁者。不放逸行有如是力。是故汝等應共修行。】

  三樂之天樂,住不放逸可生天受欲樂也。禪定樂者,入定之禪悅樂也。涅槃樂者,離生死苦,得究竟安隱也。

  三惡道即地獄道,畜生道,餓鬼道。

  三種苦即生苦老苦死苦。諸苦皆由生苦而有,故生苦最苦。老苦即含病苦。五蘊熟壞謂之死苦。

  三種畏者,不活畏,惡名畏,大眾威德畏。大眾威德畏者,處眾生畏也。

  三有者,欲界有,色界有,無色界有。

  三垢者,貪嗔痴。

  三學者,戒定慧。心學即定學也。

  三種清凈者,身語意。

  三種所成福者,施所成福,所謂布施得大富;戒所成福,持戒生好處;修所成福,修行得解脫。

  三種解脫門,空解脫門,諸法緣生無性故;無相解脫門,諸法空故無相;無願解脫門,以諸法空、無相,故不可願求。

  令三種種性不斷,即令佛種性、法種性、僧種性不斷也。

  諸仁者!不放逸有如是力,是故汝等應共修行。

  【複次。諸仁者。菩薩所行六波羅蜜。一一具有三所治障。若住不放逸速能除斷。何等為三。謂自不布施。不欲他施。嗔能施者。自不持戒。不欲他持。嗔能持者。自不忍辱。不欲他忍。嗔能忍者。自不精進。不欲他精進。嗔能精進者。自不修定。不欲他修。嗔能修者。自無智慧。不欲他有。嗔能有者。如是名為菩薩六度一一見有三障差別。不放逸行之所除斷。】

  六波羅蜜者,布施波羅蜜,持戒波羅蜜,忍辱波羅蜜,精進波羅蜜,禪定波羅蜜,般若波羅蜜。於此六波羅蜜中,一一各有三種障,即自不行,不欲他行,嗔恚能行者。例如布施度,自不行施,不欲他行施,嗔恚能行施者;於持戒度中,自不持戒,不欲他持戒,嗔恚能持戒者;於忍辱度,自不忍辱,不欲他忍辱,嗔恚能忍辱者;於精進波羅蜜,自不精進,不欲他精進,嗔恚能精進者;於禪定度,自不修禪定,不欲他修禪定,嗔恚能修禪定者;於般若度,自無有智慧,不欲他有智慧,嗔恚有智慧者。於六度中,一一各有此三種障。修不放逸行,即能除此三障。

  【複次。諸仁者。菩薩所行六波羅蜜。各以三法而得成滿。此三皆從不放逸生。何等為三。布施三者。謂一切能舍不求果報迴向菩提。持戒三者。謂重心敬授護持不缺迴向菩提。忍辱三者。謂柔和寬恕自護護他迴向菩提。精進三者。謂不舍善軛無來去想迴向菩提。禪定三者。謂遍入諸定無所攀緣迴向菩提。般若三者。謂智光明徹。滅諸戲論迴向菩提。如是名為菩薩六度一一三種能成滿法。不放逸行之所生長。】

  菩薩所行六波羅蜜,各以三法而得成滿,此三法皆從不放逸生。布施三者,謂一切能舍,於一切外財內財,國土城邑妻子,頭目腦髓皆能舍也。不求果報,雖施不望報也。迴向菩提,迴向無上佛菩提,願度一切眾生也。

  持戒三者,謂重心敬授(似應為受字),以鄭重心,敬受戒法。護持不缺,既受戒已,應護持不犯。迴向菩提,迴向無上佛菩提,願度一切眾生。

  忍辱三者,謂柔和寬恕,於己應柔和忍辱,於人應慈悲寬恕。自護護他,自護戒法,不犯過惡,亦護他人,不犯過惡。迴向無上佛菩提,願度一切眾生。

  精進三者,不舍善軛,善法如車軛,限制其行不逾規矩,曰不舍善軛。否則逾於規矩,便成邪精進了。無來去想,於正精進堅定不移,無猶豫也。迴向無上菩提,願度一切眾生。

  禪定三者,遍入諸定,遍入四禪八定也。無所攀緣,離一切攀緣心,不隨境轉也。迴向無上菩提,願度一切眾生。

  般若三者,智光明徹,智慧光明遍照一切,無有暗礙也。滅諸戲論,戲論即不實之論。何為不實之論?一切法真實性,離言語相,離文字相,離心緣相。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言語文字皆是假名。若人執言語文字心緣相為實,便成遍計所執。依遍計執發而為論,便是虛妄不實之戲論。若人入般若智慧,便滅一切戲論。迴向無上菩提,願度一切眾生。

  以上一一等三種法,即能成滿六度。此一一三種法,皆由不放逸行所。

  【複次諸仁者。一切菩薩以不放逸故。速得成就三十七種菩提分等所有善法。證於諸佛無上菩提。】

  不放逸行,可速得成就三十七道品法。三十七道品,是諸佛無上菩提之因行,故曰證於諸佛無上菩提。以下便分述三十七道品。

  【云何速成菩提分法。謂諸菩薩以不放逸故。修四念處不經勤苦疾得圓滿。云何修耶。謂觀身處無所有。觀察處無所有。觀心處無所有。觀法處無所有。於一切法皆無所得。如是名為修四念處。】

  云何速成三十七菩提分法?菩薩若能以不放逸修四念處,不須經過多劫勤苦,便能疾得圓滿。何為不放逸?不放逸者,五根不染五欲,意根不染五蓋。五根不染五欲者,眼根不貪染於色塵,耳根不貪染於聲塵,鼻根不貪染於香塵,舌根不貪染於味塵,身根不貪染於觸塵。意根不染五蓋者,意根於法塵不起貪慾,不起嗔恚,不起掉悔,不著睡眠,不著於疑。如此便能疾得圓滿四念處。

  觀身處無所有,觀察(應為受字)處無所有,觀心處無所有,觀法處無所有。

  身念處,觀身不凈。受念處,觀受是苦。心念處,觀心無常。法念處,觀法無我。小乘人作不凈、苦、無常、無我觀。大乘人如實知一切法無性,畢竟空寂,故一切法不可得。小乘人觀法無我,大乘人則知,不但法中無我,並法亦無,法既然無,云何得言於法有我、無我?所以一切法無所有不可得。不凈、苦、無常、無我,皆無所有不可得也。所以身念處無所有不可得,受念處無所有不可得,心念處無所有不可得,法念處無所有不可得。乃至於一切法皆無所有不可得,如是觀者,名大乘人修四念處。

  【又諸菩薩以不放逸故。修四正勤疾得圓滿。云何修習。謂諸菩薩。雖恆觀察一切諸法本來無生無得無起無有作者。猶如虛空。而為未生諸惡不善法令不生故。攝心正住勤行精進。雖觀一切法無業無果。而為諸眾生已生諸惡不善法欲令斷故。攝心正住勤行精進。雖信解一切法空無所有。而為未生諸善法欲令生故。攝心正住勤行精進雖知諸法本來寂靜。而為已生諸善法欲令住故。不退失故更增長故。攝心正住勤行精進。是諸菩薩。雖恆觀察一切諸法。無有所作無能作者。體相平等。是中無有少法可得若生若滅。而常精進修習不舍。是則名為修正勤耳。】

  三十七道品分為七科,第二科為四正勤。四正勤者,未生之惡令不生,已生之惡令斷,未生之善令生,已生之善令增長。

  菩薩以不放逸故,雖知一切法無性無生,無得無起無有作者,然無性能隨緣,隨緣成萬法。若隨凈緣便成佛,若隨染緣便成眾生。故善緣應修行,惡緣應遮止。乃於未生惡法令不生,攝心正住,勤行精進,謂之正勤。

  雖觀一切法無性無生無業無果,然以無性隨緣,眾生隨於染緣,造諸惡業不善法,此惡業不善法應斷。為欲令眾生斷諸惡業不善法故,菩薩攝心正住,勤行精進,謂之正勤。

  雖信解一切法空無所有,然以無性隨緣,隨於善緣,成就善法,是故善法應生。為欲令眾生善法生故,菩薩攝心正住,勤行精進,謂之正勤。

  雖知諸法本來寂靜,然以無性隨緣,隨於善緣,成就善法,善法增長,成就佛道,是故已生善法,應令增長。菩薩攝心正住,勤行精進,謂之正勤。

  因為這種原因,菩薩雖恆觀察一切法無有所作,亦無能作,無能無所體相平等,於中無有少法可得,無有少法若生若滅。但是以無性隨緣故,於是常行精進,修習不舍,是則名為修四正勤也。

  【又諸菩薩以不放逸故。修四神足疾得圓滿。云何修習謂諸菩薩雖永斷欲貪。而恆不舍諸善法。欲若身若心常修善行。雖觀諸法空無所得。而為化眾生勤行精進。雖了知心識如幻如化。而恆不舍具諸佛法成正覺心。

  雖知諸法無依無作不可取著。而恆隨所聞如理思惟。如是名為修習神足。】

  四神足又名四如意足,此四種行,修於禪定,用以攝心。定能生靈妙之德,故名四神足。四神足者,一、欲神足,二、勤神足,三、心神足,四、觀神足。

  菩薩以不放逸故,修四神足疾得圓滿。云何修習?菩薩修欲神足時,永斷欲貪,於一切法不生欲貪。一切欲貪,以淫慾為本,若能斷淫慾,一切欲貪便能得斷。雖於一切染法欲貪,恆修斷除,但恆不舍諸善法欲。因為法性無性,無性隨緣,隨染緣便入生死,故一切染法欲貪應斷。無性隨緣,隨善法緣可上成佛道,故應不舍諸善法欲。善法欲者,成就佛道之本也。所以若身若心,常修善行。身善行者,不殺、不盜、不淫、不妄語、不惡口、不綺語、不兩舌。心善行者,不貪、不嗔、不痴。是名修欲神足。

  次修勤神足,菩薩雖觀諸法空無所得,然諸眾生以無智慧隨染緣故,以致落入生死不得出離。菩薩憐愍眾生愚痴,乃起大悲,欲度眾出離生死。為度化眾生故,所以勤行精進,上求下化無有休息。是為勤神足。

  次修心神足,菩薩雖了知心識如幻如化,而恆不舍具足一切佛法,成無上正等正覺之心。因為所謂心如幻,法如幻,非是說心、法皆歸斷滅。若斷滅者,即非無上菩提。而是說若心若法,皆依他緣成。既然依他緣成,便無自性,無性故空。無性空故,緣成所現之相如幻。如幻之相,即是無性之空。無性之空,即是如幻之相。此所謂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亦所謂畢竟空中建立一切法,一切法皆歸畢竟空。空非斷滅,而是真空,有非定性,而是妙有。若謂有外空,此空便是斷滅空。若謂空外有,此有便是定性有。斷滅空,定性有,皆乖無上菩提。今心不孤起,因法而起。法不自生,因心而生。無法則無心,故心無自性,心識如幻如化。無心則無法,故法無自性,諸法如幻如化。如幻之有,有而非有,非有而有。無性之空,空而不空,不空而空。心識之空,即是幻有,幻有即是性空。如此之法,名諸佛無上菩提。故雖了知心識如幻如化,而恆不舍具諸佛法成正覺心。是為心精進。

  次說觀神足,前心神足,是約智說。今觀神足,是約理說。無性之理,雖然無依無作不可取著,然不歸斷滅,卻能圓滿成就一切諸法事相。無無理之事,亦無無事之理,全理成事,全事在理。理不礙事,事不礙理,進一步乃至事事無礙。故菩薩雖知諸法無所有不可得,而恆隨所聞法,如理思惟。是名修習觀神足。觀神足者,修習理事無礙觀也。

  【又諸菩薩。以不放逸故。修習五根疾得圓滿。云何修習。謂諸菩薩。雖依自力而有覺悟。不從他聞然教化眾生。令其了知發生深信。雖無來想亦無去想。而勤遍修行一切智行。雖於境界無念無憶。而於其中不忘不愚。雖以智光開了諸法。而恆正定寂然不動。雖常安住平等法性。而斷眾翳障戲論分別。如是名為修習五根。】

  次修五根,五根者,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菩薩以不放逸故,修習五根,疾得圓滿。

  修習信根,菩薩雖以自力而有覺悟,不從他聞。菩薩所得智慧,乃無師智,故不從他聞。本來一切智慧,皆自性具足,非從他得也。然以眾生染習深久,不信正法。為教化眾生,令其了知正法深信正法故,修習信根。

  次修精進根,菩薩雖知法性湛然不動,無生無滅無來無去,然無性隨緣,隨染緣則生,隨凈緣則佛。為令眾生離染修凈故,乃精勤遍修一切智行。

  次修念根,菩薩如實知一切境界本空,於中無取相無念想。無取相無念想者,乃一心清凈,清凈心即正念。故於其中,不忘失正念,不愚於法,是為念根。

  次修定根,菩薩雖以智慧光,開通了解諸法,但如實知諸法緣起性空,故能不隨法轉。所以能恆常正定,寂然不動,此所謂隨緣不變也。

  次修慧根,菩薩雖常安住平等法性,法性無性故平等,法性無有分別故平等,法性無有高下故平等,法性空故平等,法性無相故平等,法性無願故平等,法性無作故平等,法性無生無起無為故平等。雖然如此,眾生迷悶不知,妄起遍計所執,執平等無性之法為實有。為斷眾生此種翳障戲論分別故,如是名為修習五根也。

  【又諸菩薩。以不放逸故。修習五力疾得圓滿。云何修習。謂諸菩薩。修信力時。一切外論不能傾動。修精進力。一切惡魔無能沮壞。以修念力。不入聲聞辟支佛地。修定力故。疾得遠離五蓋煩惱。以智慧力。永不取於諸見境界。是則名為修習五力。】

  五根增長,能破煩惱,轉名五力。信根增長,能破邪信。精進根增長,能破懈怠。念根增長,能破邪念。定根增長,能破亂想。慧根增長,能破諸惑。於是五根轉名五力。菩薩若以不放逸,修習五力,便能疾得圓滿。

  若不放逸,便能信受師教,不近外道惡友,不為一切外道邪論傾動,便能圓滿信力。

  若不放逸,一切惡魔不得其便,無能沮壞者,便能圓滿精進力。

  若不放逸修於念力,便能不失度生之初心,不以畏苦厭生之心,而退墮聲聞辟支佛地。

  若以不放逸修於定力,便能不生貪慾嗔恚掉悔睡眠疑等,於是疾得遠離五蓋煩惱。

  若以不放逸修于慧力,便能無住生心,不取於相,遠離一切邪見。是名以不放逸修習五力也。

  【又諸菩薩。以不放逸故。修七覺分疾得圓滿。云何修耶。謂諸菩薩。於一切善法恆不忘失。是修念覺分。於諸緣起常樂觀察。是修擇法覺分。

  行菩提道永不退轉。是修精進覺分。知法而足無所希求。是修喜覺分。

  遠離身心散動之失。是修猗覺分。入空無相無願解脫。是修定覺分。離於生起學習之心。是修舍覺分。是名為修七覺分法。】

  菩薩以不放逸,修七覺分,疾得圓滿。七覺分亦名七菩提分,於三十七道品中,屬第六科。七覺分者,一擇法覺分,二精進覺分,三喜覺分,四猗覺分,五念覺分,六定覺分,七舍覺分。今經中先言念覺分。

  菩薩不放逸,於一切善法,不忘失。一切善法者,即無上菩提一切因地法,記憶不忘,是修念覺分。

  菩薩不放逸,於一切緣起諸法,常樂觀察,善於分別性相正邪,是修擇法覺分。

  菩薩不放逸,修行於菩提道,一心清凈,意不旁騖,永無退轉,是修精進覺分。

  菩薩不放逸,知法而足,無所希求。菩薩知一切法緣生無性,於是不取於相,心無所住,不被法轉。此所謂知法不住法,於法得自在,無所希求,是修喜覺分。

  菩薩不放逸,遠離身心散動之失。身無殺盜淫妄語惡口綺語兩舌,意無貪嗔痴。既無煩惱纏,復無業系苦,是修猗覺分。

  菩薩不放逸,不為一切如幻法所動,入空無相無願三解脫門。入三解脫門者,深入法性也,是修定覺分。

  菩薩不放逸,達於無功用道,任運而進,離於生起加功用行學習之心,是修舍覺分。是名修七覺分法。

  【又諸菩薩。以不放逸故。修八聖道疾得圓滿。云何修習。謂永離於斷常見故。名修習正見。離於欲覺恚覺害覺故。名修習正思惟。遠離自他不平等故。名修習正語。離於諂偽不實相故。名修習正命。離於怯弱身心事故。名修習正業。離自矜足慢他心故。名修習正勤。離諸昏愚。名修習正念。息諸分別。名修習正定。是名修習八聖道分。】

  諸菩薩以不放逸故,修八聖道疾得圓滿。八聖道亦名八正道,此八為聖者修行之道,故名八聖道。其道離於偏邪,故又名八正道。八正道者,一正見,二正思惟,三正語,四正業,五正命,六正精進,七正念,八正定。

  一正見,正見者,八正道之主體也。永離斷常見,合乎中道,謂之正見。故菩薩正見者,無所執見也,因為中道者,離邊不住中,心無所住方合中道。大乘人修八正道以中道為主體。小乘人修八正道,以無漏慧為主體。

  二正思惟,修正思惟者,離於欲覺恚覺害覺。欲覺者,欲貪之心也。恚覺者,嗔恚之心也。害覺者,害人之心也。此三種心遠離,便是修正思惟。

  三正語,遠離自他不平等,平等者無有高下、強弱之別,名修習正語。

  四正命,正命者身口意三業清凈,遠離五種邪命,故應離諂偽不實相法,是名修習正命。

  五正業,正語是清凈口業,正業是清凈身業,正命是清凈身口意三業。離於怯弱身心事者,身心清凈,不被事業所役也。是名修習正業。(以上正語正業正命,似乎譯者錯置其詞)

  六正勤,即正精進。離於矜足慢他心者,始終保持清凈心,平等心,無分別心,無住著心。不自矜持滿足,自高陵他,是名修習正勤。

  七正念,離於散亂妄想,昏沉愚昧,保持正念現前,是名修習正念。

  八正定,息諸分別者,息諸分別妄想也,是名修習正定。以上是名修習八聖道分。

  【諸仁者。我以如前所說之義。言諸菩薩住不放逸則得成就三十七種菩提分等一切善法。證於諸佛無上菩提。諸仁者。此不放逸菩薩。入於如是菩提分法已。則出一切生死淤泥。出生死已。於一切法。都無所見。無所見故無所言說。無所言說故則得入於畢竟寂靜。云何名為畢竟寂靜。

  以一切法非所作。非所作故不可取。不可取故無有用。無有用故不可安立。以之為有不可安立。以為有故。應知即是畢竟寂靜。說是法時。會中有一萬二千天子。遠塵離垢法眼清凈。】

  菩薩住不放逸,則得成就三十七菩提分法,證於諸佛無上菩提,成就佛果。諸仁者!此不放逸菩薩,得如是三十七菩提分法已,便出離一切生死淤泥。

  知一切法如幻,則出生死。知一切法空,則出生死。知一切法無生,則出生死。知一切法無所有不可得,則出生死。知一切法本來寂滅,則出生死。知一切法一相所謂無相,則出生死。知一切法性無分別,則出生死。不見一切法,則出生死。不見一切法有,不見一切法無,則出生死。不見一切法常,不見一切法無常,則出生死。不見一切法相應不相應,則出生死......乃至不見一切法,即見般若波羅蜜,見般若波羅蜜,則出生死。

  故經雲,出生死已,於一切法都無所見。無所見則不見言語相文字相心緣相,故無所言說。無所言說故,則空無相無願無作無生無起無為,於是入於畢竟寂靜。

  云何名為畢竟寂靜?以一切法非所作。一切法畢竟寂靜,無生無滅,非佛作亦非余作,方為畢竟寂靜不生不滅也。而此一切法本來寂靜,有佛無佛常自無生無滅也。

  以一切法本來寂靜,本來不生不滅非所作故,所以無所有不可取著。以不可取無有體故,無體則無用。以一切法無體無用故,所以一切法不可安立以之為有。何故一切法無體無用?以一切法體即性空,用即緣起故。性空即不可得,而緣起即是性空,所以亦不可得。體用不可得故,所以無體無用,不可安立以之為有也。

  不可安立以為有故,這便是畢竟靜了。是故當知,畢竟靜者,真如隨緣成萬法,萬法無性是真如也。如此無上之法,由三十七道品而得成就,三十七道品由不放逸而得成就。文殊菩薩說是法時,會中一萬二千天子,遠塵離垢法眼清凈。遠塵離垢法眼清凈者,見道也。

  【爾時善勝天子。復白文殊師利菩薩言。大士云何名修行菩薩道。文殊師利菩薩言。天子。若菩薩雖不捨生死。而不為生死諸惡所染。雖不住無為。而恆修無為功德。雖具修行六波羅蜜。而示現聲聞辟支佛行。是名修行菩薩道。】

  修菩薩道者,修菩薩乘也。聲聞乘以教為主,辟支佛乘以理為主,此二乘均止於自利。菩薩乘以行為貴,利益一切眾生。

  文殊菩薩言,行菩薩道者,雖入生死度眾生,而不為生死諸惡所染。雖不住無為,無為者涅槃也。菩薩雖不住涅槃,而恆修無為功德。無為功德者,無生無滅,無名無相,無取無舍,無有分別。云何修無為功德?以無住心契無生無滅無名無相無取無舍無有分別法,即是修無為功德。雖具足行六波羅蜜,而示現二乘行。修行六波羅蜜,即行菩薩道也。此是說修菩薩行者,秘大而現小也。所以秘大現小者,為方便度眾生故。如是之行,名修菩薩道。

  【複次天子。若菩薩雖於空清凈。而善示諸境。亦不取於境。雖於無相清凈。而善入諸相。亦不執於相。雖於無願清凈。而善行三界。亦不著於界。雖於無生無滅清凈。而善說生滅。亦不受生滅。所以者何。此調伏心菩薩。雖了知一切法空無所有。然以諸眾生於境界中而生見著。以見著故增長煩惱。菩薩欲令斷諸見著。而為說法。令知一切境界是空。如說於空無相無願。無生無滅皆亦如是。是名修行菩薩道。】

  所謂清凈者,究竟也。一切法究竟,即非一切法。以一切法究竟,即是性本清凈也。空三昧究竟,則非空相,非不空相。故於空清凈,而善示諸境而不取於境。無相三昧究竟,則非有相非無相。故無相清凈,善入諸相而不執於相。無願三昧究竟,則不取涅槃相不取生死相。故無願清凈,善行三界而不著於三界。無生無滅究竟,則非生滅相非不生滅相。故無生無滅清凈,善說生滅而不受生滅。

  所以者何?菩薩道云何如此行呢?因為菩薩大悲心切不舍眾生故。此調伏心菩薩雖證諸法究竟,雖知一切法空無所有,然為憐愍眾生於境界中生有所得見,以有所得見故,增長煩惱,以煩惱而造業,以業系故落入生死。菩薩欲施救度令斷諸見著,而為其說法,令知一切境界皆空。於是為說空無相無願無生無滅之法,是名修菩薩道。是知修菩薩道者,菩薩行如幻三昧也。

  【複次天子。有往有復。名修菩薩道。云何名為有往有復。觀諸眾生心所樂欲。名之為往。隨其所應而為說法。名之為復。自入三昧名之為往。

  令諸眾生得於三昧。名之為復。】

  複次天子!有往有復,名修菩薩道。此示二乘人修道無往複,二乘只顧自度不度人故。

  觀諸眾生心所樂欲,名之為往,眾生心所樂欲者,求無上佛道也。隨其所應而為說法,名之為復,為眾生說法者,下化眾生也。

  自入三昧名之為往,自度也。令諸眾生得於三昧,名之為復,此度人也。

  【自行聖道名之為往。而能教化一切凡夫。名之為復。自得無生忍名之為往。令諸眾生皆得此忍。名之為復。自以方便出於生死。名之為往。又令眾生而得出離。名之為復。】

  自行聖道名之為往,自行也。而能教化一切凡夫名之為復,化他也。

  自得無生忍名之為往,自度也。令諸眾生皆得此忍名之為復,度人也。

  自以方便出於生死,名之為往,自以佛法方便出於生死名之為往。令眾生而得出離,名之為復,自既出生死,復入生死度眾生也。

  【心樂寂靜名之為往。常在生死教化眾生。名之為復。自勤觀察往複之行。名之為往。為諸眾生說如斯法。名之為復。修空無相無願解脫。名之為往。為令眾生斷於三種覺觀心故而為說法。名之為復。堅發誓願。名之為往。隨其誓願拯濟眾生。名之為復。發菩提心愿坐道場。名之為往。具修菩薩所行之行。名之為復。是名菩薩往複之道。說此法時。會中有菩薩五百人。皆得無生法忍。】

  心樂寂靜名之為往,心樂寂靜者,心樂涅槃也。常在生死,以大悲心度化眾生,名之為復。

  自己精勤觀察上求下化之行,名之為往。為諸眾生說上求下化之大乘法,名之為復。

  修習空無相無願三解脫門,名之為往。為令眾生斷於三種覺觀心而為說法,名之為復。覺觀亦名尋伺,粗的思想名覺,細的思想為觀,二者乃妨礙定心之心所法。三種覺觀者,有覺有觀,無覺唯觀,無覺無觀。此三種覺觀,均在色界。

  堅發誓願,誓斷一切惡,圓滿斷德。誓修一切善,圓滿智德,名之為往。隨其誓願拯濟眾生者,誓度一切眾生也,此名之為復。

  發菩提心修於因行,願成佛坐道場成其滿果,名之為往。具足修於六度,行菩薩行,名之為復。以上所說,是名菩薩往複之道。

  文殊菩薩說此法時,有五百菩薩皆得無生法忍。

  【爾時善勝天子。白文殊師利菩薩言。大士。我曾聞有一切功德光明世界。如是世界在何方所。佛號何等。於中說法。文殊師利菩薩言。天子。

  於此上方過十二恆河沙佛土。有世界名一切功德光明。佛號普賢如來應正等覺。在此土中演說正法。】

  善勝天子請問一切功德光明世界,文殊菩薩答曰,於此娑婆世界上方,過十二恆河沙佛土,有世界名一切功德光明。佛號普賢如來,於中演說正法。三乘法皆為正法也。

  【善勝天子言。大士。我心欲見彼之世界及彼如來。惟願仁慈示我令見。時文殊師利菩薩。即入三昧。此三昧名離垢光明。從其身中放種種光。

  其光上徹十二恆河沙佛土。至一切功德光明世界。種種色光遍滿其國。

  彼諸菩薩見是光已得未曾有。合掌恭敬。白普賢如來言。世尊。今此光明從何所來。普賢佛言。善男子。於此下方。過十二恆河沙佛土。有世界名娑婆。佛號釋迦牟尼如來應正等覺。今現在彼敷演法教。彼有菩薩名文殊師利。住不退轉入離垢光明三昧。於其身中放種種光。其光遠至十方無量阿僧祇世界。一一世界光悉充滿。是故今者有此光明。】   

  善勝天子欲見一切功德光明世界,於是文殊菩薩放光照彼世界。彼國菩薩問普賢如來,世尊!今此光明從何所來?普賢如來言,於此下方,過十二恆河沙佛土,有世界名娑婆,佛號釋迦牟尼,今現在說法。彼有菩薩名文殊師利,住不退轉。不退轉者,八地以上菩薩,其實唯佛一人住不退轉也。

  普賢如來言,彼文殊師利菩薩,放此光明,來照此土。

  【彼諸菩薩復作是言。世尊。我等今者皆願得見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及文殊師利菩薩。爾時普賢如來。即於足下千輻相中放大光明。其光朗曜。過彼下方十二恆河沙佛土入此世界光悉周遍。彼諸菩薩以佛光明。莫不見此娑婆世界及釋迦牟尼佛諸菩薩等。此土菩薩亦見彼國及普賢如來並菩薩眾。】

  彼諸菩薩,欲來娑婆世界見釋迦牟尼佛,及文殊師利菩薩。普賢如來即於足下千輻相放大光明,其光朗曜過十二恆河沙佛國土,照娑婆世界。以佛光明故,彼諸菩薩莫不見此娑婆世界,此娑婆世界菩薩,亦莫不見彼一切功德光明世界佛及菩薩。

  【爾時普賢如來。告諸菩薩言。娑婆世界恆說大法。汝等誰能往彼聽受。眾中有菩薩。名執智炬。從座而起。白言世尊。我今願欲承佛神力往娑婆世界。惟願如來垂哀見許。普賢如來言。善男子。今正是時當疾往詣。】

  普賢如來問言,誰能往娑婆世界聽受大法?有執智炬菩薩言願往,佛即垂允。

  【爾時執智炬菩薩。與諸菩薩十億人俱。頭頂敬禮普賢如來。合掌恭敬右繞七匝。於彼國沒。譬如壯士屈伸臂頃。到娑婆世界兜率天宮。善住樓觀中文殊師利菩薩眾會之前。曲躬合掌。禮文殊師利菩薩足。而作是言。大士。汝所舒光至於我國。我世尊普賢如來應正等覺。垂許我等來此世界。為見大士禮事瞻仰聽聞法故。】

  爾時執智炬菩薩,與菩薩大眾十億人俱,禮普賢如來右繞七匝,於彼國沒,如壯士屈伸臂頃,即到娑婆世界兜率天宮。

  神通有多種,有的臨空飛行,有的縮遠為近,有的此沒彼出。此等菩薩於彼國沒,於娑婆世界兜率天宮出。

  到已禮文殊師利菩薩足,而作是言,汝光照我國,蒙普賢如來垂允,我等來此娑婆世界,禮見大士,並為聽聞法故。

  【爾時欲色界諸天子。見彼國土諸來菩薩已。咸作是言。善哉善哉。不可思議。甚為希有。甚為希有。文殊師利善權大士。乃有如是神通變化。

  以三昧力放是光明。而能至彼上方世界。令諸菩薩疾來詣。此時文殊師利菩薩。復為大眾廣宣妙法。眾中有七十二那由他諸天子眾。深生信解。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爾時欲界色界諸天子,咸共讚歎,善哉善哉!文殊師利善權大士,神通不可思議甚為希有。以三昧力,能放光照上方十二恆河沙世界,致彼一切功德光明世界菩薩,疾來於此。

  文殊菩薩本已成佛,倒駕慈航,善權示現菩薩身,故曰善權大士。

  文殊菩薩復為大眾宣說妙法,眾中有七十二億那由他諸天子眾,深生信解發菩提心。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於兜率天宮所為事畢。與諸菩薩釋梵四天王等無量諸天。及一切功德光明國土諸來菩薩。不起於坐。於天宮沒。一念之間到於佛所。皆從座起頂禮佛足。合掌恭敬右繞七匝。繞佛畢已。時執智炬菩薩。與其同類十億人。前白佛言。世尊。普賢如來致問起居少病少惱安樂行不。於時世尊。如法慰問諸菩薩已。普觀一切諸來大眾。□令復坐。廣為說法莫不歡喜。】

  爾時文殊菩薩,於兜率天宮作佛事已畢,與諸大眾回至佛所。

  釋梵四王等無量諸天,釋是欲界天,梵是色界天,四天王是護世諸天。及一切功德光明世界諸菩薩等,於兜率天宮不起於座而沒,一念之間到於佛所。頂禮繞佛。

  一切功德光明世界執智炬菩薩,與十億菩薩前白佛言,世尊!普賢如來致問釋迦牟尼佛,少病少惱安樂行不?

  諸佛金剛不壞之體,云何有病有惱?當知此是致問諸佛化眾行也,以眾生病惱故,諸佛病惱也。如此問訊,是諸佛常法。

  世尊安慰一切功德光明世界菩薩,□令復座,為說妙法,令眾歡喜。

  【爾時世尊。復告眾言。汝等當知。此文殊師利童子。執智炬菩薩。為欲成熟無量眾生。現此神通變化之事。此二丈夫。已能成就種種方便。獲於深理智慧辯才。已於無量阿僧祇劫施作佛事。為眾生故生於世間。若有眾生得見此二菩薩者。應知則得六根自在。永不入於眾魔境界。】

  世尊於大眾前,稱揚文殊菩薩及執智炬菩薩。

  【爾時執智炬菩薩。及所同來諸菩薩眾。入此國土得見世尊。聽聞法故證無生忍。既得忍已右繞於佛。敬禮雙足。當爾之時。此三千大千世界為之震動。是諸菩薩即於佛前。沒而不現。須臾之頃還到本國。】

  執智炬菩薩及十億菩薩眷屬,聞法得無生忍。三千大千世界為之震動。執智炬菩薩等,於佛前沒,還至本國。

  【爾時世尊。告長老阿難言。此法門汝當奉持。廣為人說。阿難言。唯世尊。此法門當何名之。云何奉持。佛言。此法門。名文殊師利所說不思議佛境界。如是奉持。佛說此經已。善勝天子長者阿難。及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乾闥婆等。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此下流通分。阿難尊者請問經名。佛言此經名文殊師利所說不思議佛境界經。

  佛說此經已,法會大眾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  *  *

  誦完這部文殊師利所說不思議佛境界經,我不禁要高呼,南無大智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南無大智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南無大智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

  文殊師利所說不思議佛境界經釋義終

 【西蓮凈苑】


推薦閱讀:

盆景(32)廣東:最高境界的盆栽
古玩情致的「三重境界」——《當時只道是尋常》自序
吹口哨的最高境界就是這樣了吧!
【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第六講 (上)

TAG:境界 | 釋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