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四 秦漢塑造了中華民族的政治性格和命運

二、秦滅戰爭是集權與分權政治鬥爭的延續

韓信秣兵厲馬,準備攻打齊國。前面提到的那個酈食其請命前去說降齊國。齊王本來也在準備對付韓信軍,聽了酈食其的說辭,就同意歸降漢王,遣使報與漢王,同時撤回對付韓信的守軍。韓信率軍還未到齊國邊境,就聽說齊國已被酈食其勸降了,於是打算停止進軍。投到韓信身邊的一個辯士叫蒯徹的對他說,您是奉召攻打齊國的,漢王雖然派人勸降齊國,可也沒撤回攻打齊國的命令呀。再說,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就憑三寸不爛之舌拿下齊國七十餘城,將軍率數萬人也不過攻佔趙國五十餘城,您的功勞還不及一個書生呢?蒯徹不愧一個辯士,說辭有理有節,韓信於是偷襲齊軍,打到了齊都城臨淄。齊王以為這是酈食其設的圈套,就把酈食其給烹殺了,然後齊王逃到高密,派人向項羽求教。這是十月的事兒。項羽派龍且率二十萬楚軍救齊,與齊王在高密會合。十一月,韓信與龍且夾淮水對陣,打敗楚軍,龍且被殺,齊王廣逃走。韓信追至城陽,殺了齊王廣。田橫聽說齊王被殺,就自立為齊王。韓信手下灌嬰打敗田橫,田橫逃至梁地,投奔彭越。

漢四年,韓信掃滅殘軍,平定齊國。韓信派人捎信給劉邦,說:齊國反覆多變,且南鄰楚國,若無君王名號恐怕難以鎮國。請封我為代理齊王。劉邦見信大怒,罵道:我被困在這裡,日夜盼你率軍來救我,你不來也就罷了,還想稱王!——可見,劉邦當初捐關東之地的想法並未當真,也不過是權宜之計。張良、陳平趕忙悄悄勸止,說:我們這時有能力制止他嗎?不如就送他這個人情,也好讓他守住齊國。不然,恐怕會有變故。劉邦一下子就明白過來,馬上改口說:大丈夫平定諸侯,就當為王,幹嘛還要代理。於是派張良去齊國,立韓信為齊王,又從韓信那裡調走部分兵將充實劉邦的軍隊。此前攻佔趙國時,請劉邦封張耳為趙王,恐怕就是韓信對劉邦的試探。他覺得既然能封張耳為趙王,也就能封我為齊王。如今果然如願,卻不知其中的奧妙,為日後惹來殺身之禍。在劉邦看來,張耳與韓信不同,前者未投劉邦時,有恢復趙國之功,封其為趙王是有政治影響力的;後者光棍一個,籍籍無名,是我讓你成名的,我給你就接著,還敢伸手要嗎?照此辦理,其他人也都伸手要名位我怎麼辦吶?所以劉邦才會怨恨韓信。

韓信成為齊王,加之戰功赫赫,立刻成為劉邦、項羽之外的第三支重要政治力量。雖然韓信的齊王是劉邦所封,其政治地位還不能與劉邦和項羽比肩,但對劉邦和項羽實力對比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劉邦當然不會擔心韓信,畢竟他還是韓信的宗主。項羽作為一個軍事家,也發現了韓信對於他能否打敗劉邦的軍事價值。於是,項羽派盱眙人武涉前去齊國拉攏韓信。遺憾的是,他並未送給能讓韓信棄漢投楚的好處,只是向其講明眼前的局勢和劉邦的為人。

武涉說:天下受秦之害,所以才合力滅掉秦國。滅秦之後,分封諸侯,共享和平。可是漢王卻不滿足,他奪人之地,吞併三秦,率兵出關,攻打楚國,他是想獨吞天下呀!但是漢王也未必能如願,項王已多次把他打敗。但漢王每次逃脫都不甘心,還要回來與項王爭鬥,可見漢王不是一個可信之人。您雖然與漢王有深厚的交情,為他衝鋒陷陣,可最終也免不了被漢王所擒。為何呢?因為您能有今日,全是因為漢王需要您幫他打項王呀。所以,漢王與項王的爭鬥,勝負就決定與您。若您幫助漢王則漢王勝,幫助項王則項王勝。而項王今日失敗,則明日就輪到您了。您與項王有過交往,為何不與楚國聯合,三分天下呢?放棄眼前的大好機會,一定要助漢滅楚,這不是一個聰明人的作為。——武涉這番話,可以說一針見血。只是他不像張良那樣懂得人情世故,他不知道怎樣才能打動韓信。

韓信回答說:我在項王軍中,只是一個執戟郎中,我為他出謀劃策,他不聽,所以才棄楚投漢。漢王讓我當大將軍,給我數萬軍隊,給我吃穿,言聽計從,讓我有了今天的地位。人家對我好,我卻要背叛他,怎麼可以這樣做人呢?我就是死了也不會這樣做的。請您把我的話轉告項王。——韓信的這番話,足以證明他沒有政治頭腦。韓信雖然出身於貴族,從小落魄流浪,一個漂衣的老婦人給他飯吃,他都想著以後富貴了一定要報答。他的這種人生經歷對他的影響太大了。假如他真的是對劉邦感恩,那就不要計較個人得失,他就不應向劉邦要齊王的名分。可是韓信一心想的就是博取功名,不當王似乎不足以滿足其虛榮心。這種矛盾的性格,最終導致了韓信的悲劇人生。項羽鑒於形勢,知道只要韓信能誰也不幫,他就能打敗劉邦。可是他不了解韓信,不知道怎樣打動韓信。對一個不懂政治的人大談天下局勢,豈非對牛彈琴!項羽的失敗就在於他不懂人情世故,不知道駕馭諸侯的方法,使自己成為孤家寡人。

不僅項羽看出了眼下局勢轉變的關鍵,齊人蒯通也看出來了。他先以相人之術誘導韓信,然後又重複了一通武涉的話。韓信的回答還是沒變。過了幾天,蒯通又勸導韓信,告訴他眼前的機會一旦錯失,那就再也沒有迴轉的餘地了。但韓信還是記著劉邦的知遇之恩,以為自己為他建立奇功,說什麼也不會虧待自己。蒯通見勸說無效,知道大勢已去,日後這番話傳到劉邦耳中,自己就性命不保了,於是佯裝瘋癲溜之大吉了。

縱觀秦末崛起之風雲人物,包括陳勝吳廣在內,沒有一人產生過吞併天下的野心,且不說誰有這個能力。反秦之初,六國餘孽想的就是復國;秦滅之後,諸侯混戰,想的就是割據一方。能力最強的項羽,只想當霸王,也沒有吞併六國之心。而出身下層的劉邦則不同,他沒有任何政治包袱,他想的是搶奪更多的土地、寶貨和美女,攫取更大的權力。或許他也從未想過吞併天下,因為他一直沒有這個能力。但是他的貪慾和擺弄諸侯的手腕,使他逐漸擁有了吞併天下的能力。一些有見識的人也看出了劉邦的貪慾,但是時局卻是他們無法掌控的。其實,就算韓信被說服,形成三分天下的格局,那也是暫時的平衡。即使劉邦、項羽和韓信這一代人能夠勉強維持住這個局面,其後代也勢必會彼此不容,一統天下的大勢已無法阻擋。因為,承載傳統政治文化觀念的六國餘孽已經死光了,封建觀念不再主導政治人物的頭腦,獨霸天下早晚會逐漸成為君王們難以掩飾的政治野心。

韓信沒有中立的意思,他繼續襲擾楚國。彭越居梁地,也不斷騷擾楚國,斷絕楚軍糧道,劉邦與項羽繼續對壘相持不下。此時,項羽或許厭倦了,就提出與劉邦媾和。漢四年八月,項王與漢王約定,以鴻溝為界中分天下,鴻溝以西歸漢,鴻溝以東歸楚。九月,項羽為了表示誠意,釋放了此前被扣押的劉邦父母妻子。

於是,兩個爭鬥數年的冤家對頭就和解了。項羽率兵東歸。劉邦也打算回關中,可見劉邦自知打不過項羽,也想見好就收。此時張良陳平看出了僵持表面下掩蓋著的強弱對比,他倆兒對劉邦說:漢王您已經掌握了大半個天下,且諸侯都依附於您;楚軍已經疲憊,糧食匱乏。這是天賜良機,如果不藉此機會打敗項羽,等他緩過勁兒來,可就麻煩了。漢王聽從了兩人的意見。

張良陳平的說辭,也未必可信,因為漢軍與項羽對陣幾乎從未佔到便宜。但劉邦的貪慾又被他倆鉤了起來。是呀,如果就這麼罷手,我就只能擁有半壁江山;如果我接著打下去或許就能獨霸天下。看起來有點像政治賭博,可如果賭贏了,這利益也太大了。按說剛剛簽訂了合約,項羽已經退兵了,即使要反悔也總得找個借口吧。但劉邦此時也顧不了那麼多了,貪慾足以使人擺脫道德的束縛,什麼大丈夫言而有信之類的話,都是書獃子想出來的。於是,漢軍追擊楚軍。十月,在固陵追上楚軍。見劉邦不守合約,項羽和楚軍的憤怒可想而知,一個反擊,就把漢軍打得大敗。劉邦逃回軍營,令士兵還軍營挖深溝堅守不出,劉邦對付項羽就這麼一個堅壁自守的辦法。項羽無法攻入,只能與之對壘。古時候,缺少攻堅的武器,所以在野戰中戰無不勝的項羽,也只能跟他耗著。

劉邦追擊項羽時,已經傳令給齊王韓信和魏相國彭越,要他們與漢軍會合一起追擊項羽。可是,兩人都沒來。劉邦躲在軍營中發愁,就問張良:他們都不來幫我,我該怎麼辦呢?張良回答說:楚國就要滅亡了,他兩的封地還沒確定下來,所以才不願意來。漢王若能與他兩共享天下,他們就會來的。韓信當齊王不是漢王的本意,所以韓信有顧慮。彭越平定梁地有功,因魏王豹的緣故,他只能當魏相國;現在魏王豹已經死了,彭越也想稱王,可是您沒發話。若您能把睢陽以北至古城這塊地方送給彭越,把陳縣以東一直到海邊的土地劃給韓信,使韓信的家鄉也歸了他,他們兩人就會幫您,打敗楚國就不是難事了。劉邦聽從了張良的建議,派人通報了兩人,兩人都率兵前來與劉邦一起攻打楚國。你看,但凡大主意,劉邦都沒有自己的主見;而每到關鍵時刻,都是張良為他出謀劃策。同樣是拉攏韓信,張良就知道韓信想要什麼,又能滿足他的要求,而無需浪費口舌。項羽拉攏韓信,沒有實惠,只有說辭,那些大道理韓信又不明白,自然是緣木求魚。其實,張良送給兩人的土地都是楚國的封地,所以他們才會幫助劉邦打敗楚國,不為別的,就為拿回自己的封地。劉邦向來如此,他總是拿別人的封地送人,自己沒有損失,又白撈個人情。

韓信攻城略地,偷襲三秦,平定魏、趙、燕、齊,戰功顯赫,但從未與項羽正面交鋒。這次垓下一戰(漢五年十二月),他以優勢兵力把項羽打敗,也算是給他的軍事生涯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劉邦與項羽之間的爭鬥,劉邦是屢戰屢敗,一戰賺得天下;項羽自己從未打過敗仗,垓下一戰,連老本都賠進去了,留下霸王別姬、自刎烏江的千古絕唱。正如項羽臨死前所說的,「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項羽所說的「天」就是政治情勢。他死抱著早已過時的封建制度,以為自己當個霸王,就能讓諸侯守土安居。但是,滅秦之後分封天下,政治資本和軍事實力無法平衡。諸侯混戰,六國餘孽有名無實,紛紛落敗;充斥政治舞台的大多是草莽梟雄,他們只想自己稱王。劉邦在張良的幫助下,充分施展連橫合縱的政治手腕,把個項羽弄成孤家寡人,最終飲恨九泉。垓下之戰靠的正是裂土封王的政治手腕,可見即使想獨霸天下的劉邦,也不得不暫時順從當時的政治情勢。所以我們說,秦末戰爭是集權與分權政治鬥爭的延續。劉邦戰勝項羽,還不是集權政治的最後勝利,他還要與他人共享天下。

推薦閱讀:

中國古代十大最悲情英雄:秦漢有四名、春秋戰國四名、宋明各一名
歷代職官沿革史(陳茂同-著) 秦漢三國時期

TAG:性格 | 民族 | 政治 | 命運 | 中華 | 中華民族 | 秦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