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含大量外來基因 進化論被再次否定 科學研究已與進化論脫節

分子生物學研究證實,DNA等生物分子無法通過進化論所假設的方式形成有生命功能的極其複雜的結構。

最新分子生物學成果顯示,人類在遠古時代從周圍環境獲得必需的基因,打破進化論認為的生物完全依賴祖先基因的觀點。

根據英國《每日郵報》近日的報導,《基因組生物學》(Genome Biology)科學期刊發布研究,人類在遠古時代,從周圍生活環境的微生物中獲得必需的145個外源基因組,這種現象在分子生物學上稱為基因水平轉移(HGT)。

首次證明生物界普遍存在基因水平轉移

研究發現,人類確認有17個以前發現的基因以及128個新發現的基因,是通過基因水平轉移而從外部進入機體。

研究還分析了12種果蠅、4種線蟲和9種動物的基因組,評估哪些基因源自外來基因。

科學家表示,這是首次證明基因水平轉移會在多種生物甚至人類的機體發生,也證明基因水平轉移不局限在微生物,許多甚至全部生物都存在這種現象,因此我們應該改變對進化論的看法。

劍橋大學科學家阿拉斯代爾·克里斯(Alastair Crisp)說:「這是首次發現,基因水平轉移在動物及人類中廣泛存在,併產生了幾十甚至幾百個活躍的外來基因。令人驚訝的是,基因水平轉移絕不是罕見的,似乎涉及許多甚至是所有動物,而且現在基因水平轉移仍在發生。這說明,我們需要重新分析對進化論的認識」。

進化論被進一步否定

早在2001年,人類基因組測序的時候,即發現人類存在的基因水平轉移現象。2001 年的《自然》雜誌說:「人類基因組中有113個基因和細菌(原核細胞)的高度近似,提示可能是細菌的同源基因。」而軟體動物、果蠅、真菌和植物,根本就沒有這113個基因,這些是進化論無法解釋的。

早在一九九六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州黎海(Lehigh)大學生物化學教授邁克爾·貝希(Behe M.J.)在《達爾文的黑匣子:生化理論對進化論的挑戰》中說,面對現代生化學所發現的極為複雜的細胞結構,無論在哈佛大學、國家衛生院或美國科學院、甚至在一切諾貝爾獎金獲得者中,沒有一個人能詳細使用進化論,解釋如此複雜精密的生化系統。

貝希說,即使一個單細胞,其結構也極為複雜,猶如一個小型的大都市一般。何況構成機體的無數細胞的極其複雜組合方式,絕不是偶然中能發生的。

貝希表示,令人吃驚的是,在生物化學的文獻中,沒有一篇科學論文是使用進化論的假設來解釋生化系統。絕大多數生化科學家在日常研究中完全與進化論脫節。達爾文主義其實只是一種哲學基礎而已。進化論是研究生命發展的真正障礙。

從外界獲大量DNA 水熊蟲令科學家驚奇

緩步動物門是俗稱水熊蟲的一類微型生物,這些具有高度適應性的生物可以在極端溫度生存,在6000米以上的喜馬拉雅山脈或4000米以下的深海都有發現,也是已知的在太空極端環境中能夠生存的唯一動物。科學家們最新發現,水熊蟲能夠從外部有機物如細菌和植物獲取大量DNA。

水熊蟲分布在世界各地,通常身長0.5毫米,生有多條腿,移動速度非常緩慢。即使被困在零下80攝氏度的冰櫃里長達10年,在解凍約20分鐘後,它們就可以重新開始四處移動。

通過對這些生物的基因組測序,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的研究人員驚奇地發現,水熊蟲接近六分之一(17.5%)的基因組來自外部生物。

DNA研究新發現

這項研究結果發表在23日《美國國家科學院期刊》上。戈爾茨坦和同事發現,水熊蟲獲得約6,000外源基因,大多來自細菌,也包括植物、真菌和古菌單細胞生物。

水熊蟲能夠通過水平基因轉移獲得外源基因,不是從父母繼承DNA,而是物種交換遺傳物質。

在極端環境下,如極端乾燥,水熊蟲的DNA分解成小塊。一旦細胞再次水合,細胞膜和容納DNA的細胞核暫時產生漏洞,允許其他大型分子輕易進入。當細胞補充水份時,水熊蟲不但修復自己受損的DNA,同時還吸收外源DNA,形成不同物種的基因的混合。「因此,不是以生命之樹的形式,我們需要思考一種生命和遺傳物質從分支到分支交叉的網」,布思比解釋說,「所以這非常令人興奮。我們開始調整我們對進化的理解。」

推薦閱讀:

從十億年前的一個早晨說起:一夫一妻制的前世今生
畫這張圖的人得有多痛恨經典分類
二十餘年來鳥類起源研究(三):中華龍鳥的化石
兩個概念:命運和演化
動物不會得腰椎疾病,因為有尾巴,這可是腰椎疾病的剋星啊

TAG:科學 | 進化論 | 基因 | 人體 | 進化 | 否定 | 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