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腸道菌群:人體內的「隱形器官」

有句俗話講:「腸子都悔青了」。其實,這只是關於「後悔」的誇張說法,在日常生活里,腸子發青、發黑的癥狀比較少見,如結直腸黑變病。其為黏膜色素沉著性的病變,臨床上會發現腸道黏膜有不同程度的色素沉著,輕者類似豹皮,重者呈黑褐色。這是一種可逆性疾病,只要解除便秘及排糞困難的原因,如多吃蔬菜、水果等含纖維多的食物,以及多喝水、多鍛煉,減少便秘或排糞困難,癥狀則會得到緩解、治癒。然而,腸子的表面雖然不會經常有「第二張面孔」,但是腸道作為人體「第二大腦」,您可別小看它內部那些沒有硝煙的戰爭。

身兼多職的腸道

眾所周知,腸道是人體重要的消化器官,負有消化、吸收、營養、代謝的重任。其實,腸道還是人體的「第二大腦」。人體腸壁內的神經節細胞超過1億個,約與脊髓內所含的神經元數目相近,腸周還有豐富的腸神經系統。

腸道作為重要的神經通路和免疫屏障,同時也是管控情緒的內分泌器官,人體約50%的免疫細胞以及70%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IgA)都集中在腸黏膜表面,腸道固有免疫與人體的黏膜防禦密切相關。除此以外,最新發現,很多中樞神經系統中重要的神經遞質在腸道也能發現它們的蹤跡,例如交感胺、5-羥色胺就和人體的應激、焦慮、憂鬱等情緒密切相關。

更為重要的是,人體並非是一個孤立的個體。我們體內還潛藏著一個「隱形器官」——腸道菌群。人體體表、體腔的菌群種類多達一千餘種, 數量達100萬億個,它們與病毒、真菌、原蟲、噬菌體等微小生物體一起構成了人體的微生態系統。正常微生態可以幫助人體發揮其消化、吸收、營養、免疫、生長刺激、生物拮抗等生理作用。

萬病之源起於腸?

人體的微生態系統包括口腔、皮膚、泌尿道和胃腸道四個系統,其中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微生態系統,其中的細菌數量可達1014級別。腸道菌群的平衡或失調,對我們的健康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正常情況下,腸道內龐大的菌群之間相互依存、相互制約,處於相對平衡狀態,與腸黏膜一起成為維護人體健康的天然屏障。腸道微生態與人體的發育、代謝及行為存在著共發育、共代謝、共進化、互交流的關係。人與細菌的和諧共生關係一旦遭到破壞,就會發生菌群失調症。

目前業已證實,菌群失調症不但和各種消化系統疾病(如腹瀉、便秘、幽門螺桿菌相關性疾病、腸易激綜合征、炎症性腸病、結直腸癌等)密切相關,包括代謝綜合征(如高血壓、高血脂、高尿酸、肥胖、脂肪肝、糖尿病等)、口腔健康問題(如口臭、齲齒、複發性口腔潰瘍等)、各種神經系統疾病(如早老性痴呆、帕金森病、自閉症、焦慮症、憂鬱症等)、過敏性疾病(如過敏性鼻炎、哮喘、蕁麻疹、濕疹等)、婦科的炎症與腫瘤等都與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由是觀之,希波克拉底所說的 All diseases do begin in the gut(萬病之源起於腸)並非空穴來風。只是這個「腸」並非僅僅局限於解剖學上的腸道概念,還包括了由腸道微生態、腸粘膜屏障、腸固有免疫以及腸神經內分泌細胞所組成的網路。

在我國,由於剖腹產多、非母乳餵養多、抗菌藥物不合理使用等因素使得很多嬰幼兒在一出生已經輸在了起跑線上,菌群失調以及細菌耐葯的現象日益嚴重,由此導致的過敏、自身免疫紊亂、代謝失衡、甚至炎症與腫瘤的發病率也日益攀升,這些若不加以重視,則會對健康造成很大影響。

「腸好」常健康

人老腸先老,腸老菌先老。保持開朗的心境、維持科學的飲食、適量補充必要的益生菌與益生元(如水溶性膳食纖維),對維護我們的腸道健康至關重要,而保持自身腸道微生態平衡是防治慢性疾病的根本。

如今,各種微生態製劑(如乳酸桿菌、雙歧桿菌、地衣芽孢桿菌、酪酸菌、布拉氏酵母菌等)已經廣泛應用於臨床,作為腹瀉、便秘、腸功能紊亂、脂肪肝、炎症性腸病等各類消化科疾病的主打或輔助治療。同時,針對糖尿病、過敏症、肥胖症、腫瘤等疾病的專用益生菌也已應運而生,此外,糞菌移植的神奇療效也為慢性難治性疾病的治療打開了一扇神奇的窗戶。相信隨著腸道微生態與人類健康的相互作用研究日益深入,「萬病之源起於腸」的奧秘一定會被我們儘早破譯。

本文刊登於《家庭用藥》雜誌

專家介紹

陳堅,華山醫院消化科副主任醫師,中華消化內鏡學會老年內鏡學組委員。主要從事胃腸道動力性疾病及腸道微生態研究。2013年起開展高解析度食管測壓及24小時pH監測用於診治反流性食管炎、食管裂孔疝、賁門失遲緩等,同時擅長胃腸道良惡性腫瘤的內鏡下診療。曾主編《小細菌大健康—現代社會慢病微生態健康管理》一書。專家門診時間:周二上午;周五下午。


名醫就在您身邊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
推薦閱讀:

醫學實習生-跟門診所見所想-1
人進入四維空間以後會四維化呢還是以三維的形態死亡呢?
身為AI界網紅,神經網路有何過人之處?

TAG:科普 | 人體 | 隱形 | 腸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