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火燒掉20萬,他徹底清醒了!12年後,捲土重來,他用266億點燃財富之光
他本是一個木匠行走四方,一次眼饞老鄉賺錢,他改行賣起了皮鞋。被一把火燒斷財路後,他用誠信和質量闖出一條出路,如今年營收超過266億。他就是奧康集團的創始人,王振滔。
1965年,王振滔出生於浙江溫州千石村。那是一片山清水秀之地,地處甌江下游,氣候濕潤,生長著樟樹、柚木等100多種名貴樹種,其中梅坦村一顆柏木樹齡高達900多年。
然而,這一切與王振滔無關。就在他3歲那年,父親突然因病辭世,媽媽靠著僅有的3畝地,一個人艱難拉扯著4個孩子。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王振滔5歲不到就幫著媽媽操持家務,「先哄弟弟睡覺,再做飯」。7歲那年,一鍋紅薯飯蒸好了,他沒端穩,結果全砸腳上,「腳面燙得腫起一大片。」
不過當老大的,情商就是高。小學2年級,班主任就讓王振滔當班長,這一當就是6年,直到1981年他考入當地最好的永嘉一中。
高一暑假,王振滔幫母親在水田裡鋤草。沒有想到大中午太陽毒,母親頭一昏就栽倒在田裡。赤腳醫生告訴王振滔,「你母親由於長期營養不良,導致低血糖,」「再下去,會有生命危險!」
「必須掙錢養活媽媽!」王振滔扭頭跟著當木匠的堂舅去了武漢。刨木、拉鋸、揮斧子,一過就是3年。
別說,聰明的孩子到哪裡都聰明,王振滔好琢磨,「看到什麼新奇特的傢具,總要摸了又摸。」並於1984年五一設計出一個鋼琴式書櫃,「看著是鋼琴,打開琴蓋卻是柜子,還能當寫字檯用。」
好手藝能帶來好生意?錯了,沒有幾個人在乎王振滔的小發明。「要吃飯,還得靠修桌子,」不過,做木匠,一年累死累活也就掙1000多塊。
1984年底,爺倆去東湖旁邊一家展銷會,「順路辦點年貨!」展銷會上年貨沒有多少,卻擺滿了琳琅滿目的皮鞋,「男鞋、女鞋、童鞋,足足有500多種」。擺攤的小老闆更是吹得天花亂墜,「皮鞋生意太好做了,一個月就能賺500多塊。」
「比當木匠強多了!」王振滔動了心。隔年2月,他就從溫州一家國營皮鞋廠批發了200雙鞋,興沖衝去了武漢。
沒有想到,展銷會光攤位費就要1000元,他捨不得。
進商場?家家都有自己穩定的供貨渠道,「定點合作,定點銷售。」更何況,在採購經理看來,王振滔的鞋子就是個地攤貨,「大商場不可能跟一個小販合作!」
如去擺攤,那可真就成地攤貨了,王振滔不甘心,「無論如何得進商場!」
不讓合作,能否在商場租個櫃檯?不過,這招可夠新鮮的了。要知道,當時全國商場里的櫃檯都是公家的,從沒讓私人進來過。
果然,一連談了16家,前面15家連門都沒讓進,第16家是黃鶴樓商場。這回,倒是讓進門了,不過,商場經理根本不搭茬。王振滔急了,他蹭地從兜里掏出3000塊,甩在桌上,「我可以提前繳納半年的攤位租金。」
可以商量!商場經理動了心思,誰會嫌錢咬手呢?「不過,只能給你一個8平米的櫃檯,面積是正常櫃檯的一半。」
「8平米就8平米,能進就行!」
不過,那只是第一步。當時,黃鶴樓本身在售的就有1000多款皮鞋。論樣式,論質量,王振滔都沒有優勢,最後他決定在價格方面做文章,「9折優惠,一雙50,兩雙80。」
一聽說有折扣,攤位前面的顧客立馬多了好幾倍,不過,看的人多買的人少。王振滔就琢磨出微笑服務,「陪客人聊天、講笑話,領著顧客的孩子做遊戲。」
要知道,那個年代的國營商場,吃的是大鍋飯,賣好賣壞一個樣,哪個售貨員不是大爺,「臉難看,門難進。」王振滔這麼一弄,搞得很多顧客受寵若驚,焉有不掏錢之理?
果然,當月銷售量就呼呼上漲,到了第2個月,200雙鞋子已經全部銷售一空。他連夜趕往溫州,緊急追加了500雙!
年底一結算,王振滔自己都嚇了一跳,那半個櫃檯的銷售額達到了5000元,「比其他10個櫃檯加起來還要多!」此後的2年間,王振滔就掙到了人生的第一個10萬塊。
一看賣鞋大有賺頭,於是王振滔把全部身家20萬投了進去,一口氣進了2000雙鞋子。不過,這回可徹底砸了。
怎麼回事?原來,1987年的5月,一個東北女孩給未婚夫買了一雙溫州皮鞋,沒有想到穿了一天就開幫,「裡面塞的全是馬糞紙!」東北女孩的暴脾氣一上來,立馬把鞋子寄給了溫州市長,「溫州人拿劣質皮鞋坑人,當市長的不臉紅嗎?」
此前,就有上百起顧客投訴,這下牆倒眾人推。一夜之間,溫州的「一日鞋」成了「瘟鞋」。當年7月,工商總局在全國打假,從南京、上海、湖北等地查抄出5000多雙劣質鞋。那年8月8日,杭州武林門廣場上,一把火全燒了。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王振滔的櫃檯也被查封了,1800雙鞋子全被沒收,「損失20萬,以前賺的錢全搭進去不說,還倒賠5萬塊!」
那段時間,溫州鞋子就成了過街老鼠。很多當地的皮鞋廠不是關門,就是改行。但是,王振滔不服輸,「是人就得穿鞋子吧,我就不信做不出好鞋子!」
於是,1988年3月,王振滔決定借3萬塊,在溫州開一家製鞋廠,從賣鞋轉向製鞋。彼時沒有一個人看好他,包括身邊的親朋好友,「執迷不悟,傻的可愛」,「就是做出來了也沒人買!」
關鍵時候,母親堅定地站在了兒子這一邊,老太太語重心長,「老大啊,你做什麼媽媽都支持,唯一的要求就是做事要有良心,不能坑蒙拐騙!」
母親的支持就是最大的支持!於是,1988年3月,王振滔拿出僅存的3萬塊,雇了8個師傅,在自己9平米的小屋裡開始了製鞋之路。彼時,國家正在申奧,王振滔直接給自己的鞋廠起名「奧林」,寓意更快、更高,更強。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上來第一把火就對準了原材料,「牛皮、羊皮、豬皮,三大皮種,奧康只要最好的頭層皮!」
為啥就用頭層皮呢?因為頭層皮由密薄的纖維層和疏鬆過度層組成,「具有良好的強度、彈性和工藝可塑性,而二層皮、三層皮強度就較差。」
不過,當時浙江到處都是人造革,真皮都不好找,別說頭層真皮了。王振滔前後跑了30多家皮革廠,最後才在紹興找到了頭層皮,「表面有粒面,毛孔粗細還不一樣。」王振滔當場繳納了1萬定金,和那家工廠簽了2年的採購合同。
搞定了原材料,接下來就是工藝。王振滔提出的硬性要求就是皮鞋不能斷裂!此後,他領著8個師傅在工廠里揮汗如雨,做褶皺實驗,「測試皮料在幾層折皺後會斷裂。」直到第67次,才最終敲定了生產工藝。
除此之外,王振滔又創新性的把鞋底分為3層,「外面大底做鞋幫,吸汗底在最裡面。」最關鍵的是中間的中底,「硬度、厚度、對摺的韌性,必須到位,否則鞋子穿起來不舒服。」
如此反覆折騰,直到4個月後,奧康的第一批真皮皮鞋才出廠。不過,這回可是真傢伙,「彈性強,韌性好,透氣、保暖、防臭。」反正顧客能想到的功能全有了!
哪裡摔倒,哪裡爬起來。1990年初,王振滔帶著4000雙奧康皮鞋。還是那個黃鶴樓,還是那個8平米的櫃檯。這回他貼出大幅標語,「半年內出現質量問題,雙倍賠償!」
當下下午,來了一位顧客,好像很滿意奧康的褶皺紋鞋面,不過一看是溫州鞋,扭頭想走。王振滔一把拉住,「你是奧康的第一位顧客,也是奧康的榮譽顧客,可以終身享受奧康皮鞋8.8折的服務!」
就這樣,奧康迎來開門紅。碰巧這位顧客的女兒在報社工作,聽過父親的奇遇,立馬寫了一篇新聞報道。結果10天不到4000雙鞋就全光了,「都要做奧康的榮譽顧客!」
半年下來,櫃檯面積擴大了3倍,一個月能賣掉9000雙鞋。一年以後,他相繼在武漢、杭州等6個大商場租了10多個櫃檯。
不過,當時在鞋業市場上,「森達」旅遊鞋佔據了半壁江山,而「百麗」在女鞋中的地位無人能夠撼動。面對困境,王振滔決定從個性化服務開始入手。
首先,量腳定製
當時,不少顧客反映鞋子不合腳,王振滔就要導購把每個顧客的要求都記下來,「款式怎麼變、尺碼要多大、哪個顏色好看……,」半個月後,直接將鞋子寄到顧客家裡,反正顧客要什麼鞋,鞋廠就做什麼鞋。
做的多了,發現各地消費者腳型都很有特點,於是,王振滔決定開發不同版型的皮鞋,「東北人腳板大,山東人腳板寬,西南人腳板細,西北人腳板肥。」
很快,奧康的櫃檯就火了。僅1991年的春節,3天就賣出去1萬雙鞋,1991年全年營收達到100萬。
其次,產品創新
賣的多了,現有的師傅忙不過來。於是,1992年,王振滔一口氣引進4條綳幫流水線,徹底告別手工加工。
同時,王振滔在全國20所高校一口氣招聘了50名大學生,組成設計部,「統一送到義大利米蘭,接受3個月培訓。」
人才有了,其他就不是事。當年奧康一口氣推出康龍、美麗佳人、紅火鳥等5大系列。1997年過後,小鞋廠搖身一變成了奧康集團,年產值高達4個億。
最後,開連鎖店
當時的大品牌,全都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下功夫,王振滔知道硬拼硬不過,就選擇在二三線發力!
1998年,王振滔在溫州開出第一家連鎖,「只賣自己的鞋,再也不用為商場租金髮愁。」店裡的5大系列鞋子各自鎖定特定的人群,康龍主打工薪階層,「每雙價格59元」;美麗佳人主攻白領女性,「款式新穎,時尚潮流。」
此後,王振滔迅速在全國鋪開,一口氣開出1000家店。1998年底,奧康營收突破5000萬。
奧康一走俏,假冒牌子就出來聊,還花樣翻新,「一下子湧出來X奧康、奧X康、奧康X等十多個相似商標。」
不能再被假貨坑第二次!王振滔立刻派出40人打假團隊,「5人一小組,分頭行動。」在山東膠東半島,他發現仿冒的一條龍配套服務,「10家企業,1家做商標,3家做包裝,6家做鞋。」
王振滔怒了!他決定再次火燒假鞋,「為溫州雪恥,為奧康正名!」1999年8月8日,同一日期,同一個地方,王振滔在杭州武林門廣場點燃了第二把火。「為了這一把火,我付出了12年的努力!」
2001年3月,王振滔高舉著「溫州製造」的大旗,砸下500萬資金,挺進上海灘。要知道,當時很多溫州企業都不敢在自己的產品上標註產地。
但是,人家上海人什麼場合沒見過,溫州鞋算老幾?所以店面一直不溫不火。那年五一,一位歐洲人在店裡繞了5、6圈,拿著一雙皮鞋直搖頭,「真皮做不出這種褶紋效果,這是作假。」
王振滔二話沒說,立刻拿出剪刀,三下兩下把皮鞋剪開,「看是真皮還是人造革?」「好,這是5000萬的訂單!」原來那哥們是德國第二大貿易商的中國首席代表。
這下上海灘轟動了,奧康專賣店一下子涌過來500多人,一天就賣出去1000多雙鞋子。到了2003年,奧康的專賣店已經增加到2000多家,營收突破1個億。
5年後的2008年,王振滔一舉在西部投資10個億,打造鞋都,「集科研、培訓、開發、生產、銷售和服務為一體,面積超過2600畝,一舉提供5萬個就業機會。」
2012年,奧康的營業收入達到266個億。當年4月26日,奧康國際成功登陸A股主板,市值一度達到94億,成為「中國男鞋第一股」。
如今,奧康集團現有員工15000人,擁有3大生產基地,30多條生產線,旗下的3000多家連鎖店一年要銷售5000多萬雙皮鞋。
而王振滔本人的目光已經轉向了慈善,幫助貧困大學生上學成了他的新目標,並為此成立了我國第一個非公募慈善基金會,「人的一生中,花錢和賺錢同樣重要,只有把錢花到該花的地方,人生才有意義!」
來源:碩士博士圈
推薦閱讀:
※方海權:人間愛欲何離苦,不忍再世重來時
※出軌後 幸福還可以重來
※復婚:有多少愛可以重來
※大頭嬰、腎結石、性早熟,還有多少奶粉可以重來!
※如果可以重來我想把母親當孩子一樣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