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肩峰下撞擊綜合征

當別人在健身房揮汗如雨,實力舉、卧推、引體向上樣樣皆通,

你卻因為肩部不適,只能默默圍觀;

當別人在網球場上瀟洒揮拍,痛快打球時,

你卻因為肩部不適,只能在場下助威。

你的內心,一定是焦慮的。

今天,為了分享對的東西,我們特別摘出了部分之前康複課肩關節篇章的筆記,為大家解惑聽起來很遠,實際上很近的「肩峰下撞擊綜合征」。

肩峰是什麼?在哪?

肩關節又叫肩複合關節(ShoulderComplex)。它分為四大部分,分別是胸鎖骨關節、肩鎖關節、盂肱關節及肩胛胸廓關節。其具體構造十分複雜,主要包括喙突、肩峰、肩峰角、盂上結節、盂下結節、解剖頸、大結節、小結節、結節間溝、大結節嵴、小結節嵴、肩胛上角、肩胛下角、肩胛骨關節盂等。其中肩峰下間隙的上部是由肩峰、喙突、喙肩韌帶及肩鎖關節構成,下部是肱骨頭,我們所說的「肩峰下撞擊綜合征」就出現在這個位置。解密「肩峰下撞擊綜合征」

肩峰下撞擊綜合征,指的是肩關節外展時,肩峰下間隙內結構和喙肩弓之間摩擦、撞擊而產生的癥狀。比如肩峰下滑囊炎、岡上肌肌腱炎、岡上肌腱鈣化、肩袖撕裂、肱二頭肌長頭肌腱炎等等。肩峰下撞擊綜合征常發於投擲項目運動者,例如網球、羽毛球、棒球等有過肩動作的訓練項目;一些健身愛好者如果在做引體向上、卧推等動作時姿勢不正確,也會出現這些類似的癥狀。能自測嗎?我要自測!了解了成因,可能許多童鞋還是不能準確判斷自己是否患有「肩峰下撞擊綜合征」。下面,我們就來教大家如何自測。1.Neer撞擊實驗肩峰下撞擊綜合征是1972年由Neer首先提出來的,並應用Neer撞擊實驗證明了這一觀點。

  • 實驗方法:患者手臂在肩胛骨平面(手臂向前屈30度)強制被動抬高,同時檢查者將患者整個手臂,尤其是肱骨內旋。
  • 判斷方法:出現疼痛,呈陽性。
  • 原理:肩胛平面內外展,會讓肱骨頭卡住在肩峰前下緣。
  • 2.主動撞擊實驗

  • 實驗方法:一隻手放在另一邊肩膀上,上抬肘關節到額頭,擠壓肩關節前方組織。
  • 判斷方法:出現疼痛,呈陽性。
  • 原理:減小肱骨大結節和肩峰之間的距離,引發肩峰撞擊。
  • 以上實驗僅供參考自查,如果你的肩膀出現嚴重的疼痛,最好的建議是進行相關專業的檢查,找出確切病因。出現「撞擊」了,怎麼辦?通過上面的自查,如果你沒有感覺到疼痛,那麼恭喜你,肩部棒棒噠!但如果不幸命中,沒關係,古德線上康複課的兩位天使老師早就準備好了訓練方法,大家拿去練吧!1大小菱形肌及肩胛下肌松解訓練

  • 訓練方法:患者呈側卧位,手臂外旋背到背部,治療師找到肩胛下角,扣入肩胛骨內側緣,並向上提。
  • 動作頻率:15-20次為最佳。如果初期有困難,最低10次,盡量多做。
  • 2.菱形肌訓練

  • 訓練方法:患者在不穩定平面上俯卧,兩側肩胛骨夾緊,手臂外旋90度,拇指向上,同時雙臂向上運動。該訓練主要針對菱形肌,也可同時鍛煉小圓肌及岡下肌。
  • 動作頻率:15-20次為最佳。如果初期有困難,最低10次,盡量多做。
  • 3.W訓練

  • 訓練方法:患者呈俯卧位,兩側肩胛骨夾住,手臂外旋90度,拇指向上,同時雙臂向上運動。該訓練主要用於鍛煉小圓肌及岡下肌。
  • 動作頻率:15-20次為最佳。如果初期有困難,最低10次,盡量多做。
  • 推薦閱讀:

    女性更年期綜合症莫要「一忍再忍」
    VHL綜合征嗎
    小米note2和小米6有什麼區別?
    今日頭條分類里如何找到自己喜歡的領域分類?
    宋茜在fx中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

    TAG:綜合 | 綜合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