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孝孺《默庵記》歷史上一個「讀書種子」,被「誅十族」的書法家

方孝孺《默庵記》

歷史上一個「讀書種子」,被「誅十族」的書法家

方孝孺(1357年—1402年),寧海人,明朝大臣、學者、文學家、散文家、思想家,字希直,一字希古,號遜志,曾以「遜志」名其書齋,因其故里舊屬緱城裡,故稱「緱城先生」;又因在漢中府任教授時,蜀獻王賜名其讀書處為「正學」,亦稱「正學先生」,後因拒絕為發動「靖難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擬即位詔書,牽連其親友學生870餘人全部遇害,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被「誅十族」的人。福王時追謚「文正」。著有《遜志齋集》、《侯成集》、《希古堂稿》。《明史》卷百四十一有傳。

方孝孺書《默庵記》,楷書卷,紙本,縱30.6cm,橫56.3cm。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方孝孺《默庵記》小楷。凡三十二行。每行字數不一。共六百三十四字。30.6×56.3cm.。此幅《石渠寶笈三編》著錄。今載《故宮書畫錄》卷一。台北故宮博物院藏。刊於台灣《故宮歷代法書全集》(五)。

朱棣率軍從北平出發時,姚廣孝把方孝孺託付給朱棣,說;「南京城攻下之日,他一定不投降,希望不要殺他。殺了方孝孺,天下的讀書種子就滅絕了。」朱棣點頭應承。

方孝孺《石介句》此作曾為日本著名藏家收藏。

當朱棣讓他起草幾位詔書時,方孝孺把筆擲到地上,邊哭邊罵道:「死就死了罷,詔書我絕不能起草。」朱棣發怒,命令將方孝孺車裂於街市。

楷書七言詩

方孝孺慷慨赴死,作絕命之詞說道:「上天降下戰亂憂患啊,誰知道其中的緣由,姦邪的臣子如了願啊,求取國柄耍弄計謀。忠正的臣子憤怒悲怨啊,血淚淌流;以此血淚為君殉葬啊,或者另有什麼企求。嗚呼哀哉的悲鳴啊,大概不是我的怨尤。」時年四十六歲。

其他書法欣賞

書法 鏡片

書法 立軸 水墨紙本

書法對聯 立軸 水墨紙本

歷史評價:

朱元璋:此庄士,當老其才。

姚廣孝:殺孝孺,天下讀書種子絕矣。

朱高熾:若方孝孺輩,皆忠臣,詔從寬典。

李贄:孝孺自幼精敏絕倫,雙眸炯炯,日讀書積寸。為文雄邁深醇,鄉人呼為小韓子。

錢士升:孝孺十族之誅,有以激之也。愈激愈殺,愈殺愈激,至於斷舌碎骨,湛宗燔墓而不顧。

乾隆帝:當時永樂位本藩臣,乃犯順稱兵、陰謀奪國,諸人自當義不戴天。雖齊泰、黃子澄等輕率寡謀,方孝儒識見迂闊,未足輔助少主;然跡其尊主鋤強之心,實堪共諒。及大勢已去,猶且募旅圖存、抗詞抵斥;雖殞身湛族,百折不回,洵為無慚名教者。

張廷玉:帝王成事,蓋由天授。成祖之得天下,非人力所能御也。齊、黃、方、練之儔,抱謀國之忠,而乏制勝之策。然其忠憤激發,視刀鋸鼎鑊甘之若飴,百世而下,凜凜猶有生氣。是豈泄然不恤國事而以一死自謝者所可同日道哉!由是觀之,固未可以成敗之常見論也。

蔡東藩:方孝孺一迂儒耳,觀其為建文立謀,無一可用,亦無一成功。至拒絕草詔,猶不失為忠臣,然一死已足謝故主,何必激動燕王之怒,以致夷及十族,試問此十族之中,有何仇怨,而必令其同歸於盡乎?

胡適:①方孝孺是明初一個了不起的人。外人常說中國很少殉道的人,或說為了信仰殺身殉道的人很少,但仔細想想,這是不確的。我們的聖人孔夫子在2500年前,就提倡"有殺身以成仁,毋求生以害仁』,這是我們的傳統。在中國歷史上有獨立的思想、獨立的人格而殉道的不少。方孝孺就是為主張、為信仰,為他的思想而殺身成仁的一個人。方孝孺在燕王進入南京後,因拒絕起草即位詔被殺了十族。當時姚廣孝曾勸明成祖給讀書人留個種子,明成祖不聽,終於把他滅九族,滅十族。甚至留有方孝孺片紙隻字也是有罪的,這是明成祖要毀滅方孝孺的政治思想。②所以以後明朝200年,再沒有政治思想家。我國政治思想在14世紀以前,決不遜於歐洲,但近500年來何以不振,這是由於方孝孺被殺的慘劇所造成的。-

方孝孺後人解釋為什麼「生姓何死姓方」
時間:2014-09-09 08:44來源:河南商報

位於河南禹州市方崗鎮的「還橋」

原標題:方孝孺為啥會被滅十族?

河南商報記者徐方方 文/圖

歷史上,被「滅九族」並不鮮見,可是被「滅十族」的,恐怕只有方孝孺一人。慘遭滅門之後,方孝孺是否留下直系後裔,一直是個歷史謎案。

河南商報記者探訪發現,今河南禹州市有座「還橋」,當地人稱,這是方孝孺侄輩逃回方崗後修建的,寓意「回歸」。

方氏後裔

在河南禹州,至今仍有方孝孺後裔

河南禹州市方崗鎮的方東村與方南村之間,有一處以方氏祖廟為中心的古建築群,俗稱「大廟」。廟門前有一座青石橋,據當地人稱,這座橋名叫「還橋」,是方南村通往西部山區的咽喉要道。

還橋已經殘破不堪,青石板嚴重磨損,橋身也已經下沉,靠一些磚塊勉強支撐。

當地一位老人說,還橋建於明代,是方孝孺罹難後,他倖存的侄輩敬祖、敬先逃回方崗後修建的。取名「還橋」,表示回歸之意。

之所以說「逃回」,是因為方姓祖根在禹州。該村多位方姓人家中的家譜記載,該村這支方姓人,是方孝孺的後裔。

「如今的方崗鎮,有近一半的方氏後人是方孝孺之侄敬祖的支系。」該村一位老人介紹。

少時成名

方孝孺6歲時寫的詩,被傳誦至今

談起方孝孺,很多人會想到「滅十族」。這個一生坎坷的思想家、文學家,幼時卻是順風順水,年僅6歲的他憑藉一首詩,名噪一時。

從事方姓文化研究的方俊說,方孝孺生於元順帝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浙江寧海人。他深受儒家思想熏陶,幼時聰慧過人,5歲時就能作詩。

現存的《遜志齋集》中,有一首《題山水隱者》,這便是方孝孺6歲時創作的詩。其中「等閑識得東風面,卧看白雲初起時」的名句,至今仍被廣為傳誦。鄉里稱他為「小韓子」,將他比作唐代的名家韓愈。

方孝孺15歲時,父親方克勤出任濟寧知府,他隨父赴任。有史料記載,每當有窮人經過其住處,方克勤都會傾囊相助,對「送禮」的惡習均嚴詞拒絕。

慘遭滅門

被滅十族,873人被凌遲處死

方孝孺的才華被建文帝朱允炆賞識,於是,他開始一路升遷。不過,現實往往「骨感」,故事在燕王朱棣即位後發生逆轉,方孝孺成為有史以來被「滅十族」的唯一一人。

相傳,明太祖死後,燕王朱棣謀反攻入南京。文武百官都投降了,唯獨方孝孺不降。朱棣命他寫榜文詔告天下:「燕王為保護明朝江山而攻入南京城。」

而方孝孺卻寫了「燕賊篡位」四個字。朱棣大怒,問他:「你不怕滅九族嗎?」方孝孺則答:「滅十族又如何?」燕王聽罷說:「好!我就滅你十族。」

嵩山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常松木說,有史料記載,氣急敗壞的朱棣將方孝孺的老師、學生當做「第十族」,一併誅殺。

據記載,在這起案件中,共有873人被凌遲處死,入獄及充軍流放的達數千人。自感不能活命的方孝孺的妻女,也先後自殺。

生何死方

方孝孺一支後裔生時姓何、死後姓方

方孝孺是否留下直系後裔,一直是個歷史謎案。在安徽廬江縣黃屯,有一部分何姓人活著時姓何,死後墓碑上都改姓為方。

河南商報記者通過「方氏總祠堂」聯繫到了黃屯的何先生。他解釋稱,當年,方孝孺後人逃難時,被官兵追查,當被詢問姓氏時,為了免遭殺戮,其慌亂逃跑不慎跌入河中。當時,這位後人靈機一動,改姓為「河」。想到家族損傷慘重,為了祈禱家族人丁興旺,又將「河」改為「何」。

隨著時間的推移,習以成俗,黃屯的方孝孺後人,都是生時姓何,死後恢複姓方。

在何先生提供的《方何宗譜》里,河南商報記者看到,這一支方姓人,至今還遵循著家譜上的規定:生姓何,死姓方;在地上姓何,在地下姓方。

除此之外,生活在湖北省鄖西縣景陽鄉吳家扁村的祝姓村民祭祀先祖的祠堂上,也刻著「方氏祠堂」的匾牌。當地的祝姓村民稱,他們也是方孝孺的後裔,「生姓祝,死姓方」。

推薦閱讀:

四年睡3000個男人的民國少女余美顏可以說是「泡學鼻祖」了
包公包拯包青天是怎麼死的?
中國通史紀錄片100集節目目前還存在什麼問題?
《中越戰爭秘錄》不可輕信
國家中心城市究竟是什麼?國家中心城市與國之命脈的關係是什麼?

TAG:歷史 | 書法 | 書法家 | 法家 | 讀書 | 方孝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