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一搭檔蔣昌建主持《中華好故事》·都市周報
伊一搭檔蔣昌建主持《中華好故事》 |
方文山、蔣方舟變身導師加入學霸之戰 |
2014-07-31 |
|
||
|
||
|
||
|
文|高華榮 說到浙江衛視的暑期檔,大家的第一反應是「中國好聲音」。不過今年8月1日到3日,浙江衛視在晚間黃金檔推出了一檔新節目《中華好故事》。繼《中國夢想秀》、《中國好聲音》、《中國好舞蹈》之後,《中華好故事》的加入將成為浙江衛視「國字系」節目品牌夢幻拼圖的重要一塊。 A. 伊一惡補國學知識只為「好故事」 綜藝小天后愛笑能跳,以往給人青春活潑的形象,但是這次將和蔣昌建一起搭檔,又是主持文化類節目,讓伊一頓感「鴨梨山大」。除了在造型上力爭「穩重大方」之外,伊一還要完成「有內涵」的變身。當然了,有內涵不是從短褲換成連衣裙就行的。俗話說,腹有詩書氣自華,確定要主持這檔節目以後,伊一找了浙江大學人文學院的博士生,給自己惡補了一通國學知識。 自從華少的「中國好舌頭」出名後,浙江衛視的主持人都有意無意地在語速上下功夫,結果伊一連珠炮似的發音立刻被博士生斥為「太快了」。伊一嘆息說,其實並不是快的問題,而是念古詩詞,必須要念出那個韻味,要念出平仄在輕重快慢上的區別。一句「人間始覺重西湖」,哪裡該快,哪裡該慢,重音要落在哪裡,伊一學了才知道。更讓伊一崩潰的是,自己的普通話水平也算是通過國家考試的,做了《中華好故事》卻發現,好多字放到古代,發音和現在不一樣。「李白的『白』和丈夫的『夫』,原來古文發音並不是這樣的,這些都是節目教給大家的知識哦!」 對整個節目組來說,做這檔節目也是一次重新學習的過程。伊一表示,相對而言,自己的工作量還算小的,幕後工作人員更加辛苦。從《我愛記歌詞》到《中國好舞蹈》再到如今的《中華好故事》,隨著閱歷和年齡的增長,原本活力外向型的伊一正在逐步修鍊自己的「內功」。不過伊一直言,主持《中華好故事》自己的心理壓力還是太大了,「我更願意去主持戶外競技類節目,高啊火啊水啊我全部不怕。」 而給自己定規矩只接科教、時評和文化三類節目的蔣昌建則坦言,自己答應來主持《中華好故事》,純粹是被這個「尋找老故事裡的新細節」的定位吸引了。一開始蔣昌建覺得,老故事還有什麼好講的?結果,「節目組的人問,蔣老師,你知道『掩耳盜鈴』,他原來盜的其實不是鈴么?」蔣昌建發現自己還真的不知道,「原來盜的是鍾,你知道為什麼會改成鈴么?」蔣昌建又不知道,就這樣,蔣昌建興趣盎然地決定加盟。 B. 學霸爭鋒,《中華好故事》熱刷智商 《中華好故事》8月1日首推的是「勵志暑假季」,全國16家知名特色中學派出學生代表隊帶著各自的公益夢想而來。鎮海中學、長沙市一中、成都外國語學校……這些在各自省份赫赫有名的學校,都派出了一批學霸組隊在浙江衛視的舞台上刷「智商」。《中華好故事》的總導演陳學武介紹,表面上看《中華好故事》是一個競賽答題類節目,實際上卻是一檔真人秀。任何一檔節目走到最後,凡是能讓人印象深刻的,一定是選手的故事引起了大家的共鳴。因此,《中華好故事》除了講好傳統故事外,還要著力發掘選手身上的故事。 內容過硬,技術也不遑多讓。在7月25日的節目錄製現場,一塊超大的弧形屏幕就讓記者們覺得新鮮。這塊巨幕長53米、高10米,面積相當於標準IMAX巨幅銀幕的兩倍。中華好故事並不只是單純講講而已,故事中的場景將藉助現代高清攝影技術,在這塊巨幕上呈現。陳學武坦言,從小到大,聽故事都是非常愉悅的體驗,所以《中華好故事》會刻意淡化說教色彩,力求帶給大家美好的體驗。相比其他電視台拿漢字出題目的節目,好故事的體量明顯更大,出題的範圍也更廣,能吸引更多人觀看。不過,節目太難了可怎麼辦?小選手們怕不怕?陳學武說,這幾天和小選手們的相處讓他覺得非常欣慰。大家一拿到模擬題,就兩眼放光地圍在一起,隨時隨地可以討論起來,「就像是餓壞了的人忽然看到了一桌菜。」選手們這樣的競技狀態,讓陳學武對這檔全新的節目充滿了信心。 中國藍預告 8月1日到3日晚間黃金檔,浙江衛視將推出新一檔節目《中華好故事》。該節目將以中華傳統故事為主要內容,用知識競賽、故事演繹、名人出題、知名校友助陣等多元化方式,來普及中華傳統故事相關知識,尋找老故事裡的新細節,並與現實掛起鉤來。節目的主要參賽選手都是來自各大重點中學的95後和00後,因此可以堪稱是年輕學霸大戰。 |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