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與《心理動力論》
?
A,吳承恩簡介??
吳承恩(約1500年—1583年),字汝忠,號射陽。漢族,淮安府山陽縣人。祖籍安徽,以祖先聚居樅陽高甸,故稱高甸吳氏。??
中國明代傑出的小說家,是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的作者。自幼敏慧,博覽群書,尤喜愛神話故事。在科舉中屢遭挫折,嘉靖中補貢生。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任浙江長興縣丞。殊途由於宦途困頓,晚年絕意仕進,閉門著述。??
?
B,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簡介??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年5月6日—1939年9月23日),奧地利精神病醫師、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1895年正式提出精神分析的概念。1899年出版《夢的解析》,被認為是精神分析心理學的正式形成。 1919年成立國際精神分析學會,標誌著精神分析學派最終形成。1938年奧地利被德國侵佔,赴英國避難,次年於倫敦逝世。
他開創了潛意識研究的新領域,促進了動力心理學、人格心理學和變態心理學的發展,奠定了現代醫學模式的新基礎,為20世紀西方人文學科提供了重要理論支柱。??
?
C,《西遊記》中的豬八戒
《西遊記》,其故事情節複雜,人物形象鮮明。師徒五人中性格刻畫比較複雜,最招人喜歡也最為有吸引力的我以為則是豬八戒。不管醜陋的外表還是淳稚的內心,都給了我們無數的歡樂與深思。?
一、讓我們先看看其有哪些缺點吧?
(一)貪財自私。
首先說他的「財貨心重」,一點也不是對他的栽贓。(第三十八回)夜宿烏雞國,他一聽說有件寶貝藏在御花園,便覺也不睡了,願意和孫悟空去偷,提出條件是:降了妖魔,功勞歸悟空,寶貝歸他。(第五十回)豬八戒不分好歹潛入妖魔點化的院落,竊得納錦背心穿著捂背,結果被納錦背心化成繩索捆住,落入了妖怪手裡。?
(二)貪吃貪睡。
第一先說他的貪吃。
在取經路上,他遇到的第一個麻煩就是飢餓,好像什麼時候都吃不飽吃不夠似的。對豬八戒的貪吃作者做了不少詼諧的描寫。一聽說有什麼好吃的,他那副涎水直淌的尊容,狼吞虎咽的吃相,或者睡夢裡也會直跳起來貪饞的樣子,實在十分令人可笑。偶爾能吃頓飽飯就成了他最大的人生享受,哪裡還去品什麼滋味。
第二便是他的貪睡了。
大青石他睡的香,荊棘叢中也成眠。假若能在亂草堆里拱個豬渾塘,那簡直就是他的「席夢思」,不可不注意的是,豬要吃飽才睡,豬八戒卻不然。睡對他來說,比吃還重要。其實豬八戒的貪吃貪睡植根於他的勤謹辛勞,並反映他的天真憨直;芸芸眾生中的好逸惡勞,圖飽口福者,卻未必皆是如此。?
(三)貪色。
這可是他的一大毛病。豬八戒要不是酒後戲嫦娥,堂堂的天蓬元帥不會被玉帝打下天庭落下這副人不人、豬不豬的模樣。即便這樣,他也是色心不改,娶卵二姐,「霸佔」高翠蘭。?
(四)報復心理。
面對大師兄的捉弄,八戒時不時要對悟空進行「誣告」,以解自己心頭之恨。當然這些報復並不是有意的,但有時卻有些過分。?
以上是對豬八戒「壞毛病」的分析。其實豬八戒「大方向」還是好的。以下咱們就進入豬八戒的正面世界,以觀其內心純樸善良的一面。?
(一)坦誠。
有什麼說什麼,從不遮遮掩掩。餓了就是餓,從不會拐彎抹角。師傅師兄讓做什麼就做什麼,說怎麼做就怎麼做,雖然有時做的並不好。即使有時候會說出散夥之類的話語,但真正的關鍵時刻,還是能堅定立場。?
(二)懞直。
也就所謂的憨厚純樸老實。豬八戒憨厚老實的可愛,不善於也不會隱藏自己的內心世界。這種性格令人感到可愛和可笑,這種性格與世俗社會中那種爾虞我詐、勾心鬥角的風氣格格不入。他保持了人類童年的天真,滲透著普通勞動者的醇厚、誠實的特點。?
(三)有情有義。
豬八戒是一個有感情的人,絕不是一個喜新厭舊見利忘義的人。?
(四)聰明。
有一定的生活智慧。豬八戒生活常識比其他人豐富,這些都是他從生活中積累的經驗。(第四十一回)孫悟空大戰紅孩兒,被冰冷一逼弄的火氣公心,三魂出舍。八戒將兩手搓熱,仵住他的七竅,使一個按摩揉擦,須臾間,氣透三關,轉陰堂,沖開孔竅,叫了一聲:「師傅啊。」可見豬八戒生活之豐富,有一定的聰明頭腦,並不是獃頭獃腦的「豬獃子」。?
(四)任勞任怨奉獻的精神。
豬八戒在取經途中除妖降怪也立下了汗馬功勞,是孫悟空的得力助手。大戰牛魔王,挑戰紅孩兒,誤入小雷音等等豬八戒都發揮了不可缺少的作用。尤其是稀柿洞口,獃子顯神威;水底洞府老豬總是打頭陣。豬八戒肯化蠻力單幹方面也衍生出許多個膛目的舉動:荊棘嶺上開路,八百里荊棘針一時平,稀柿同上變大豬,拱凈了污穢立頭功。別人多不願乾的一些苦差,八戒總是主動樂意干。表現了八戒不怕苦不怕髒的優點,發揮了戰勝困難勇往直前的向上精神。可以說豬八戒就是孫悟空的好配角――得力助手和親密夥伴。在《西遊記》中有孫悟空的地方就少不了豬八戒。在西行大道上,雖然豬八戒扮演著一醜陋的角色,但豬八戒的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從來沒什麼怨言,從來沒有什麼不滿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可見沒有豬八戒取經大業就不能實現,其在取經過程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有著功不可沒的戰績。?
總體來講,豬八戒是合豬神人三者特點於一身的藝術形象。雖然充滿著瑰奇怪異的濃厚的神話色彩,但卻非常容易為人們所接受。動物性與人性的完美結合,體現在豬八戒身上的優缺點都是豬性與人性的完美統一。豬的貪吃,貪睡,懶惰的特點都是作為一個人的豬八戒身上所具有的。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豬八戒,馬克思主義者不是禁欲主義者,承認人有追求幸福的權利;有人說豬八戒身上有我們的影子,你我都是有血有肉的人,飢而思飲,七情六慾常在心中激蕩,從社會歷史的發展趨勢來看,從豬八戒的影子中必然也看到了我們自己即動物性與人性的統一。?
作者筆下的豬八戒既有小聰明又憨厚,既懶惰而又勤謹,既好色又情真,既畏難又堅定,既自私貪小而又不忘大義,他的小聰明是農民的小聰明而大憨,其貪吃貪睡是累極了的長工放下擔子厚的口壯身慵,其好色是礦夫的寡人之疾,其畏難是太過務實的求止,其自私貪小是小生產者的惜才活口心理,其人生目標是勤謹一生而忍飢挨餓的山野村夫的人生目標。其缺點是現性性格因素,優點是其隱形性格因素,或者說他外在的種種缺點掩映著他內在的種種優點,而且這種掩映幾乎是對立的,二者反差雖大,卻相輔相成。在豬八戒身上,更多的概括著人類下層社會。普通勞動者圈子中所孕育的入時塵俗。雖然由於他所出典型環境的特殊性,獃子形象中不可能直接地而只能曲折的反映著現實世界的種種矛盾。但就其根本立足點來說,仍然堅定的足踏人間社會。??
?
D,《心理動力論》中的本我
本我(英文:id)是在潛意識形態下的思想,(拉丁字為「it」,原德文字則為「Es」)代表思緒的原始程序——人最為原始的、屬滿足本能衝動的慾望,如飢餓、生氣、性慾等;此字為弗洛伊德根據喬治·果代克(Georg Groddeck)的作品所建。??
本我為與生俱來的,亦為人格結構的基礎,日後自我及超我即是以本我為基礎而發展。
本我位於人格結構的最底層,是由先天的本能、慾望、所組成的能量系統,包括各種生理需要。本我具有很強的原始衝動力量,弗洛伊德稱其為力比多。
本我是無意識、非理性、非社會化和混亂無序的。本我只遵循一個原則——享樂原則(pleasure principle),意為追求個體的生物性需求如食物的飽足與性慾的滿足,以及避免痛苦。
弗洛伊德認為,享樂原則的影響最大化是在人的嬰幼兒時期,也是本我思想表現最突出的時候。
簡單定義:依據理論,本我代表所有驅力能量的來源。??
?
E,《西遊記》中的孫悟空
《西遊記》中的孫悟空是一個武藝高強,具有火眼金睛,身兼七十二般變化,一個筋斗十萬八千里,並且長生不老的神猴。比起,豬八戒,很多男性朋友會更喜歡孫悟空這樣的形象,而女性則更喜歡豬八戒,那麼,孫悟空有什麼樣的性格特徵呢???
?孫悟空性格中的優點??:
?(一)、有責任心,敢作敢當??
?這是孫悟空最大的特點,在唐僧師徒四人中,我們看到,豬八戒並非真心想要護送唐僧去西天取經,完全是因為被人強行趕著走,當然這不是孫悟空強迫他。在各種為難關頭,總是有孫悟空站出來,唐僧被妖怪抓了,大家都不知道該怎麼辦的時候,是孫悟空跑到玉帝那裡求助,也是孫悟空甘願忍受被唐僧念咒的疼痛,一次次承受痛苦,卻沒有拂袖離去。??
?(二)、嫉惡如仇,不畏強權??
?在看到百姓受災受難的時候,孫悟空會設身處地的解救人們脫離水深火熱的處境。甚至不惜得罪玉帝,甚至如來佛祖。??
我們說,《西遊記》其實反映的是封建官僚主義的勾結,官官相護,而孫悟空則是人民的心愿,人們希望有這樣一個人站出來解救百姓。??
我們注意看,在《西遊記》中大部分的妖怪都是天上仙人的屬下,而每到最後,總有仙人來為他們開脫,這就好比無罪釋放了。??
???(三)、善惡分明,做事謹慎??
?在遇到各種妖怪的時候,不管他們怎麼瞞天過海,但騙不過孫悟空,每次遇到特別的人,孫悟空都會仔細的觀察,所以,很少會上妖怪的當。??
?(四)、意志堅定,敢於吃苦??
?我們說,孫悟空的形象就好比我們所知的王寶強形象,是從一開始的屌絲到最後的CEO。從一開始不聞一名,到最終家喻戶曉,這一路上,離不開他們堅定的信念和敢於吃苦的精神。??
當孫悟空被關進太上老君的八卦爐里,我們看到,差點被三味真火燒死,幸好太行老君故意在裡面放了金丹,否則,孫悟空就此一命嗚呼了。大難不死,必有後福,經歷過生死之後,孫悟空擁有了火眼金睛,這都是經歷了艱難困苦才得來的。??
?(四)、不慕虛名,居安思危??
?孫悟空雖然非常想光宗耀祖,但絕不為功名利祿卑躬屈膝,甚至到嘴邊的肉,都不吃。時時刻刻都能注意到危險的信號,沒有妖怪的地方也會防著妖怪的到來。??
當師徒四人取經回到長安,唐太宗對師徒四人設立慶功宴,孫悟空卻直接不參加,在他看來,這些榮華富貴都是徒有虛名,只有他的花果山才過的實在。??
?孫悟空性格的缺點??:
?(一)、爭強好勝,不夠謙虛??
?在孫悟空看來,自己天不怕地不怕,天王老子都不能那我怎麼樣,但在實際生活中,卻屢屢得罪一干人,所以,孫悟空一開始的師傅才說,以後不准你說是我徒弟。??
在古代,有種刑法叫做誅滅九族,「九族」,就是凡是和當事人有一丁點關係的全部算在內,鄰居,遠方親戚,情人,朋友等等,所以,師傅也毫不例外。他師傅一開始就已經知道日後,孫悟空會惹禍,所以,才這樣說。??
?(二)、直言不諱,不近人情??
?我們說,凡事做的不要太絕,但孫悟空就不一樣,凡事都做絕了,他打妖怪,一定要全部打死,甚至妖怪變回了原型都不放過,一定要讓他們死。??
對什麼人都是直言不諱,在玉帝面前不僅不跪,還拿著金箍棒,在如來佛祖面前也是一樣,這樣的人,即使能力再強,領導總會不高興的。??
?(三)、只知捉妖,不懂愛情??
?我們說,幸福的人生要有親情,要有愛情,要有婚姻等等,但孫悟空對愛情直接一片空白,不知道憐香惜玉。在遇到蜘蛛精的時候,有一隻蜘蛛喜歡上了他,結果,他硬是沒給蜘蛛精一丁點希望。??
?
F,《心理動力論》中的自我??
心理學上的自我(ego)這個概念是許多心理學學派所建構的關鍵概念,雖然各派的用法不盡相同,但大致上共通是指個人有意識的部分。??
自我是人格的心理組成部分,是從本我中逐漸分化出來的,位於人格結構的中間層。
其作用主要是調節本我與超我之間的矛盾,它一方面調節著本我,一方面又受制於超我。
它遵循現實原則,以合理的方式來滿足本我的要求。這裡,現實原則暫時中止了快樂原則。
由此,個體學會區分心靈中的思想與圍繞著個體的外在世界的思想。自我在自身和其環境中進行調節。弗洛伊德認為自我是人格的執行者。??
另一易混淆的概念是自性(self),則包括無意識。心理學上關於自我的研究的方法上十分複雜,並常牽涉到哲學中的形而上學。??
簡單定義:是自己意識的存在和覺醒。??
?
G,《西遊記》中的唐僧
唐僧人物性格複雜多樣。他時而善良,時而膽小懦弱。他勇於招納賢才、卻又單純老實,他的性格是多重的。但他的堅強毅力是令人嘆服的,對於他來說既是嚴明律己的典型人物也是一被現實淘汰的人物,在當今的社會中他精神的現實意義是一個比較複雜的層面,也許並不被所有人接受。
唐僧的意志與精神?:
(一)執著的追求、頑強的毅力?
唐僧不免是一個執著追求,頑強毅力的一位取經人。這在觀音菩薩在尋求取經人時就表現的一個特點,當唐僧決定做取經人的時候就不會因為艱險而停下來,更不會因為凡心,七情六慾而半途而廢。神都有七情六慾,何況是人呢?一個成功的取經人需要成功的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才能得到金,作為一個本來就是佛門中人的僧人來說,他的追求不過是取得金身成佛,達到最高境界,所以他的追求是執著的永不言棄的。如在十三回合中唐僧初遇猛虎咆哮,長蛇盤繞。「又耐馬腰軟蹄彎,扶倒在地。打也打不起來牽也牽不動,真喲個萬分凄楚,己自分必死,莫可奈何。」唐僧在這時候不但沒有屈身放棄,反而毅然的繼續前進,他不曾想過前面的路有多艱道、有險阻,他的毅力並非所有人都能與之相譬,對於他來說去西天取得真經就是他人生最大的追求,也正是有這種信念才使得他磨練了這種意志。所以對於一個人來說是否要成功的前提是擁有信念,而成功的基礎就是因為擁有信念所以具有堅強毅力,這是一個所謂成功的人來說是一定要具有這個基本條件。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不管唐僧到西天是否取得真經,他都可以說是一位成功的人,因為在這過程中雖然他只是一個和尚,他也是值得被人學習、被人讚揚、被人當作榜樣。?
(二)嚴明律己?
對於唐僧的嚴明律己,這段然是不容置疑的。對於自己的徒弟、對於自己作為一個取經人,他從不摻雜一點馬虎,那怕是一點小小的錯誤也是不容原諒的。在《西遊記》中十三回合陷虎穴金星解厄、雙叉嶺伯欽留僧中寫道三藏在劉伯欽家時因為沒有素齋只能吃大葷大肉,但三藏卻很果斷的說:「貧僧一直是吃素食長大,如果沒有素齋,我就是餓上三天五日也絕不沾一點大葷破了齋戒。」所以從這裡段可以看出三藏他的性格是這樣的忠貞,對於美食的誘惑毫無半點動心,對自己要求是如此的嚴格。又如在《西遊記》十六回合觀音院謀寶貝黑風山怪竊袈裟中寫到孫悟空執意將寶貝袈裟拿出來炫耀,卻不料寶貝被騙走。唐三藏如此的緊張著急,他說到:「我不管你!但是袈裟有些兒傷損,我只把那話兒叨念叨念。」其實對於一般出家人來說不過是一件袈裟,丟了就算了,但對唐僧來說卻不是這樣的,他覺得這是如來佛主賜的袈裟就應得到尊敬是神聖的,他覺得作為真正的取經人本應該是這樣的。在《西遊記》第二十三回合三藏不忘本四聖試禪心中就講到四聖變作凡人去試探唐僧的禪心,但是四位聖者卻沒達到目的,對常人來說七情六慾那是多麼正常的事情啊,但唐僧卻不為之心動,可見他對自己這條取經路德決定是多麼決絕。他忍餓也不破了齋戒,哪怕懲罰徒弟也不屈辱袈裟,寧願讓自己堅強的走完曲折的取經路,也不動凡心,所以說他嚴明律己一點也不為過。?
唐僧的性格?
如說在《西遊記》中師徒幾人來說,我覺得最膽小懦弱的就屬唐三藏。有許多人都覺得唐三藏是一位勇敢善良的聖人,所謂人無完人,唐僧的膽小懦弱也是他性格特徵之一。如在第三回合中唐僧因為看見前面有老虎只著身子動也不敢動,而且把三藏嚇得跌下跟頭去,而孫悟空迎上去當頭一棒,那猛虎動也不動了,可以想像當時唐僧那驚恐害怕的表情,唐僧雖說能夠忍餓不吃葷,但卻不能忍餓不吃。在雙叉嶺他曾對劉伯欽說忍餓也不破了齋戒,但是在第二十七回合屍魔三戲唐三藏聖僧恨美猴王中寫到,在師徒在白虎嶺,三藏叫孫悟空去化齋來吃,但悟空回答道:「師傅好聰明,叫往哪化齋,在半山之中,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而在這時候唐僧罵道:「你這猴子!在五指山下足不能行,也虧我救你性命。」便要念咒。由此可見三藏把誰都當好人但對自己的徒弟卻高聲怒罵不通人情事理,也不想想處境,在這裡可以看出他的尊性高傲,不易違慢的性格,這同時也是他性格的弱點之一。在第二十七回合中,因為孫悟空去摘桃沒回來,路上來個女妖精化成凡人給三藏「齋飯」吃,怎料三師徒卻馬上相信了,還以為是女菩薩要給他們飯吃,這被孫悟空識破了但卻被冤枉了還被唐僧趕走,口言:「不要孫悟空做他徒弟了,一路平白無故傷人。」第二次妖精來時,還是被孫悟空識破,都被唐僧一古腦的將孫悟空趕走了。因為孫悟空打出生就是一性情頑劣的潑猴,哪裡懂得什麼是解釋或者是用別的方法來揭穿妖精。但是唐三藏懂啊,他經過佛門教化知識淵博,可為什麼就是不從另一角度看事情呢?倔強懦弱的性格在此是表現的淋漓盡致,他的倫理道德、佛教聖經都沒有發揮正能量。而是表現出一種令人覺得是頑固倔強的性格,第三次妖精變成老公公,可唐僧還是毅然的相信了,都說天下沒有掉餡餅的事兒,若說唐僧是單純倒不如說是愚蠢。?
對於一個聰明的人來說,第一次失敗、第二次失敗、但起碼第三次會有所防備了吧!可為什麼唐僧這麼單純沒得到教訓不說,還反而更加相信壞人。這同時也表現了當時時代的一種劣根性——想事情太簡單。又如在第十五回合中蛇星山諸神暗佑,鷹愁澗意馬收僵寫到在白龍馬吃掉三藏的白色馬匹時,唐三藏因為沒有馬,萬水千山無法走而淚如雨下!一個下定決心去取經的人就是不怕困難,不怕艱險,因為沒有馬匹而感到悲傷不是一個取經人應具的素質,如說是因為馬匹失掉兒悲傷這是尋常的一種表現,所以說從在三叉嶺拒葷到怒罵孫悟空去化齋這些方面足以見的西遊記中唐僧也不是有多麼的偉大,在這裡表現唐僧另一種深沉的性格特點:懦弱膽小、虛偽、假清高。?
H,《心理動力論》中的超我??
超我(superego)是人格結構中的管制者,由完美原則支配,屬於人格結構中的道德部分。
其位於人格結構的最高層,是道德化的自我,由社會規範、倫理道德、價值觀念內化而來,其形成是社會化的結果。
超我遵循道德原則,它有三個作用:
一是抑制本我的衝動;
二是對自我進行監控;
三是追求完善的境界。
在弗洛伊德的學說中,超我是父親形象與文化規範的符號內化,由於對客體的衝突,超我傾向於站在「本我」的原始渴望的反對立場,而對「自我」帶有侵略性。超我以道德心的形式運作,維持個體的道德感、迴避禁忌。
超我的形成發生在戀母情結的崩解時期,是一種對父親形象的內化認同,由於小男孩無法成功地維持母親成為其愛戀的客體,對父親可能對其的閹割報復或懲罰產生閹割情結(castration anxiety),進而轉為認同父親。??
簡單定義:本我的對立面是超我,也就是人類心理功能的道德分支,它包含了我們為之努力的那些觀念,以及在我們違背了自己的道德準則時所預期的懲罰(罪惡感)。??
?
I,《西遊記》中三位主人翁的關係
《西遊記》是一部神魔小說,小說中的人物多是亦妖、亦仙、亦人、亦獸。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時將人性、獸性、魔性、佛性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得人物形象個性鮮明、獨特,迥然有別其他小說塑造的人物形象。較之同類神魔小說如《封神榜》,儘管也體現將神魔人性化,但沒有像《西遊記》所刻畫人物形象細膩逼真、出神入化,塑造一群小說史上獨一無二的人物形象,如孫悟空、豬八戒、唐僧等。?
孫悟空是只猴子,卻有七十二般變化(神性)。被唐僧救出五指山後,「赤條條拐步而行」,帶有猴性行走特徵。保唐僧取經路上,第一件事是謀取虎皮遮羞,又穿上唐僧的衣服,這種行為潛意識裡流露出人性知羞恥特點。在他言行舉止不時地表現了猴性機敏好動和人性詼諧幽默結合特點。如在觀音院里撞鐘,或緊或慢,撞了許久,直撞得寺廟大小和尚都出來圍觀。而且戲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豬八戒是銀河天蓬元帥出身,被貶下界,投錯胎,為妖為魔,也吃人,具有魔性。他外形似豬,個性中有豬的懶、饞特點,也有老實憨厚的一面,而他身上又最集中了「好色」、「貪財」、「重利」、「畏事」等人性中的弱點。?
小說中主要人物唐僧,身上固然體現人性許多特點,可他是如來佛祖二徒弟金蟬子轉世,一生下來就註定要歷經多劫,從小就做和尚,並且是一位十分虔誠的佛教徒,一心秉善,勸善止惡,不被名利、美色引誘,一心一意取經。他的一切言行舉止無不受佛家教義支配,待人溫良、寬厚,對自己徒弟也是如此。在取經路上,悟空、八戒時時拿師傅「開涮」一番,不滿唐僧,便直接溢於言行,徒有師徒之義,而無師徒之禮。例如第37回鬼王夜謁唐僧情節里,唐僧被鬼魂驚醒,忙喚徒弟,驚擾了八戒美夢,八戒醒來就說:「甚麼『土地、土地』,當時我做好漢,專一吃人度日,受用腥膻,其實快活,偏你出家,教我們保護你跑路,原說做和尚,如今又做奴才,日間挑包袱牽馬,夜間提尿瓶務腳,這早晚不睡,又叫徒弟做甚?」夾槍帶棒說落一通。唐僧也無言回應,小說中唐僧除了不會神通,以及帶點凡人的弱點,我看唐僧其實與佛無二,是具有佛心人性的高僧。?
唐僧因為是人,人性中弱點也在他身上得到體現,今天人們一說起唐僧便有膽小、迂腐之感,甚至成為令人頭疼的「上司」的代名詞,像一些上司自己無能,又總處處牽制別人。在小說中,他時時落淚,一路撒淚到西天,為口渴肚飢而落淚,為路途艱險而落淚,為身陷魔掌而落淚,為何時報王恩而落淚,確實算不上堅強的人,但他最終未停止取經的步伐,篤志不移,西行取經。若真是膽小之徒,恐怕早已逃之夭夭,尋得一個安身立命之處了。?
說他迂腐,確實,每每不聽悟空之言,落入魔掌之手。若不是悟空等竭盡全力營救,早已命喪妖怪腹中了。他兩次驅逐悟空,被人們指責是「迂」到極點。金聖嘆老先生在第一次驅逐悟空時說他「糊塗」,第二次則乾脆罵他「甚是腐氣,可厭,可厭」。實際上師徒矛盾最根本在於唐僧一向秉誠的教義是「千百行善,善猶不足,一日行惡,惡自有餘」。而悟空「有惡必除,除惡必盡」。所以對悟空亂誅草寇,亂傷生靈行為自然極為不滿。最後為驅逐懲罰悟空不得不念起「咒」來,他並不是動不動對悟空念咒,取經路上十四載,歷經多劫,念「咒」也是廖廖幾次,第一次是「試」,看這咒靈不靈,第二、三次才是為管束悟空而念「咒」,其他兩次是為了辨妖驅魔,不得不念。而在驅逐的過程中,唐僧表現得相當忍耐克制,而不是草率過程。例如因看不透屍魔使詐法,又是「一而再,再而三」,加上八戒挑唆,相信八戒之言,才決心逐悟空。而在第二次逐悟空時,悟空又忘了「前科」,不聽勸阻,亂誅草寇,唐僧掩屍禱告,悟空氣不過唐僧最後一句話:「冤有頭,債有主,尋仇找悟空。」馬上跳起來,也禱告起來,言語尖酸、刻薄、憤懣,氣得唐僧也只是「念嗔」上馬,直到悟空騙殺曾經盛情款待他們的賊父之子,又故意將人頭送與唐僧,此時唐僧才下了決心驅逐悟空。秉公而論,這次悟空的做法確實目無尊師,行為太過偏激,唐僧在義憤中逐悟空在情理之中,而且佛家時時告誡人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悟空的「有惡必除」的行為自然與這佛理相悖。唐僧對悟空相當寬容、忍耐,只是他有個度,這個度便是「事不過三」,如果沒這度,那便是放縱,而不是寬容了。?
如果說唐僧真的「迂」,倒是有點冤枉了。因此在唐僧身上,我們看到的是人物中性格的對立性,膽小而堅強,似迂非迂。這種對立性又是在一定情理中展開的,沒有在一定的情理中,就可能是怪誕和滑稽。唐僧從一個普通僧人變為取經者、探險者,經歷的是完全陌生的空間,接觸的儘是妖魔惡獸,他時常表現怯弱自然在情理之中,而他偏又是虔誠的佛教徒,西天取經,篤志不移,又表現人物性格堅強一面,這也在情在理。唐僧的「迂」固然因為他是肉眼凡胎的人,識不得真面目,但他偏屢受騙屢不吸取教訓,這確實有點迂。可是這一切又與佛理又密切相關,所以深山野林中有呼救之聲,他總施於救助,不管他是否妖魔。如來佛祖對慘死在悟空棒下的六耳獼猴心存悲憫之心,對「惡大滔天」的悟空也只是將他壓在五指山下,並未取其性命。如果說唐僧迂,我看如來佛祖也是「迂」人。?
在佛性、人性、獸性之中,人性最複雜多變,也最能展示人物的個性特徵,形成鮮明的特色,因此作者在刻畫不同人物,盡量展示人物複雜多變一面,這種複雜性又隨著不同環境、經歷的過程中變得更加豐富具體,並且向立體、多面發展變化,即性格流動性。?
取經路上八戒不斷暴露身上固有的人性弱點:好色、貪吃、貪利等,他並未在取經路上真的做到「八戒」,實際上他是「不敢不戒」,如來佛祖就說他「頑心不改」,封他個凈壇使者,不枉他取經路上辛苦保唐僧修來的這個「正果」。?
倒是唐僧的個性在取經路上得到一定歷煉變化,比如取經初始,總是一驚一乍,十分窩囊相,最典型是見坐騎不見了,便揮淚如雨,又要馬騎,卻不許悟空尋馬,令悟空左右為難,氣得呱呱大叫起來。但後來一旦落入魔掌,能和悟空配合默契,共同對魔,而且心思縝密,變得機警些,能時時提醒悟空擔心妖怪,而且有時假戲真做,連悟空也會誤以為真,怕師父亂了真性,趕忙現原形(在琵琶精章節),唐僧身上的人性弱點倒在取經路上歷煉中磨滅一些。?
作者最精心塑造的孫悟空,在取經路上性格也得到不斷發展、豐富,人性更是得到彰顯。取經前,他無拘無束、無所畏懼、逍遙自在,凡事率性而發,不理天上清規戒律,不採凡間俗務,與各種群魔、各類神仙都相處溶洽,偷蟠桃前可稱得上逍遙妖仙。這種無拘無束、無所畏懼、率真任性主導性格另一面就是不容他人輕視、蔑視,或是耍弄自己,受不得半點氣。當玉帝的招賢不過是封他個弼馬溫,是不入品的小品官,他便反下天庭;當醒悟到玉帝封個「齊天大聖」,不過是虛名,並未真的將他當神仙看待,便索性大鬧蟠桃宴,讓王母娘娘開不成蟠桃宴;當被玉帝捉伏企圖用爐子燒死他,他索性大鬧天宮,讓你皇帝寶座坐不得。即使對觀音、如來佛祖,他也是敬而不畏,但若觀音、如來有半點侮辱輕慢之意,悟空照樣造他們的反。這種人性在取經路樣照樣得到張揚。唐僧見觀音伏地便拜,悟空卻不拜,說道:「老孫自小當好漢,不曉得拜人。」而且觀音、如來也成了他調侃對象,說觀世音一世無夫,如來是妖怪的外甥,天底下神魔妖怪就孫悟空一人敢如此對觀音、佛祖這樣「開涮」,所以對唐僧,若他有半點不是,也是直言指責,甚至言語尖酸刻薄;對妖魔,更是無所畏懼,勇猛機智,所以被封個「斗戰勝佛」,確也名副其實。在主體個性得到進一步張揚的同時,悟空身上魔性也伴有發作,如兩次狂誅草寇,以及血洗花果山,更是殺人無數,這似乎暗示要剷除身上魔性是何其難也。而魔性與佛性區別正如觀世音一信道破:「菩薩、妖精,總是一念;若論本來,皆屬無有。」這「一念」就是魔性與佛性的區別,簡單說是否向善、向惡;為妖、為佛,就在於這一念之差。縱觀書中的許多妖魔大半都是上界仙眷、星宿下凡,他們為妖為魔恐怕就是這麼「一念」之差的緣故。悟空取經路上除了主體個性、魔性得到表現外,我們看到孫悟空身上的人性更顯得豐富多彩,是更人性化的猴子,人性的喜怒哀樂、七情六慾、人情世故在悟空身上得到進一步表現。最突出來是孫悟空的「哭」。取經前,孫悟空有一哭:「忽然墮下淚來」,這落淚是怕死後有閻王管束,不能久生天人之內,為不能長生而哭,於是便有尋仙訪道,拜師學藝之舉。而他大鬧天宮被困在爐中生死未卜,被壓在五指山下五百年卻都未見其哭。取經路上,孫悟空卻總是為唐僧而哭泣。
第一次是「屍魔三戲唐三藏,聖僧恨逐美猴王」而哭,「噙淚叩頭辭長老」,見到東海,「又想起唐僧,止不住腮邊淚墜,良久方去」,這一哭固有因唐僧救他脫天災而大恩未報而哭,同時在與凡人打交道過程中,日久生情,鋼鐵做的漢子也會不忍別離而哭。
第二次「哭」也是為唐僧驅除他而哭。悟空跑到南海見觀世音,「倒身下拜,止不住淚如泉湧,放聲大哭」,哭的原因是「唐僧負了我心」,為負心而哭,自然此感恩義傷別離的哭進了一層,哭得更傷心。揣摸悟空心理:取經路上,歷經多劫,一心一意保唐僧你取經,流血流汗且不提,想不到為了誅草寇之事,再次被逐,這真是辜負了我一片真心。這就是人性中一種真實情感的流露。此時悟空就凡人無異。
第三次「哭」是誤以為唐僧已死。這時哭,則是痛失親人而哭。「心如刀槍,淚似水流」放聲大哭,叫道:「師父啊!」這時悟空不再是猴子、神仙,而是一個徹徹底底與常人無異有著七情六慾的人了。
取經路上我們看到悟空的人性味道更濃,更豐富了;其魔性、猴性退而其次了。而且悟空身上也不斷被凡間「社會化」了,再也不是個逍遙神仙,變成了好管人間不平事,倒有點俠士風範,如朱紫國、比丘國等章節。也懂起人情世故,如在與神仙打交道,不似先前硬闖硬打,如風仙郡求雨章節。與玉帝打交道也懂得知進知退。在第92回降伏犀牛怪,在捕獲犀牛角時,你看悟空如處置:四隻犀牛角進貢玉帝,以報玉帝助降妖魔,一隻留守府庫作為鎮寶之物,一隻去獻靈山佛祖,這樣處置,天上、人間、西天佛祖都高興,真是一個人情世故歷煉到一定程度的高人了。
取經前,悟空算得是一個妖仙,取經後變成了一個和尚,耳邊常有唐僧嘮叨,又加上觀世音時常點化,加之本來就心性通慧,自然很快悟性明理了。身上也具有佛性特點,比如唐僧取經路上難免多愁善感,神思不寧,這時悟空總以佛理勸戒唐僧。徒弟三人中能和唐僧談禪講佛的就只有悟空一人。
總之,取經路上除了體現孫悟空身上具有猴性、魔性、佛性特點外,我們看到的是更具有人情味,瀰漫著人性氣息的孫行者形象了。?
不僅孫悟空,豬八戒、唐僧,以及眾妖魔神也是如此。難怪魯迅會說:「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
J,本我、自我、超我的相互關係??????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本我,自我,超我構成了人的完整的人格。
人的一切心理活動都可以從他們之間的聯繫中得到合理的解釋,自我是永久存在的,而超我和本我又幾乎是永久對立的,為了協調本我和超我之間的矛盾,自我需要進行調節。
若個人承受的來自本我、超我和外界壓力過大而產生焦慮時,自我就會幫助啟動防禦機制。
防禦機制有:壓抑、否認、退行、抵消、投射、升華等等。??
人們或許可以把自我與本我之間的關係與騎手與馬之間的關係作個比較。馬提供牽引能量,而騎手有決定目標的權利,並引導這匹有力的馬向著目標移動。
但是在自我與本我的關係中,我們經常會發現不太理想的情況,騎手被迫帶著馬朝著他想去的地方去。 (騎手:自我;馬匹:本我;行進的實際方向:超我)??
總而言之,弗洛依德的自我是有邏輯性的,有理性的,能夠忍受緊張的,是人格的執行者,但它也是騎在本我這匹迅速的馬匹上可憐的騎手,並且還被三個主人所控制。??
?
丁俊貴?
2017年10月23日
推薦閱讀:
※還記得86版西遊記的小唐僧嗎?
※《西遊記》中唐僧有什麼特點?
※西遊記中豬八戒來歷是什麼?
※「齊天大聖」六小齡童的現狀怎麼樣?
※孫悟空自曝師門是啥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