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加州可能通過限制亞裔入學法案|美國|亞裔|教育

美國加州可能通過限制亞裔入學法案 2014年02月24日13:15 我有話說(8186人參與)

特約供稿人:范海濤

美國加州一項限制亞裔上大學、提高西裔和非裔入學比率的法案有望獲得通過,引發美國華人憤怒,他們認為這比去年的ABC電視台「殺死中國人」的言論要嚴重的多。如果說電視台在言論上對華人有著不公平的闡述,新的提案已經危及到了華人在美國的切身利益。

帶你看天下 第285

加州大學各個族裔錄取比例

  美國華人正在瘋狂轉發的一封公開信。要求華人聯合起來去白宮網站請願,團結起來反對限制亞裔入學比例的加州SCA5提案。該法案剛在加州參議院通過,旨在降低亞裔在加州大學的入學比例,而讓更多的西班牙裔和拉丁裔就讀。

  美國華人認為加州限制亞裔入學比例,比去年的ABC電視台「殺死中國人」的言論要嚴重的多。如果說電視台在言論上對華人有著不公平的闡述,新的提案已經危及到了華人在美國的切身利益。

  目前美國華人發起了白宮請願,要求在2014年3月18日前收集到10萬個簽名。這樣有可能引起白宮對該法案的重視。而有很多華人希望給議員直接寫信,以此影響議員的投票。

  而隨著這件事情的影響越來越大,「平權法案」這個在美國歷史上經歷過多次爭議的概念,再度浮出水面。

  起因:事情的來龍去脈

  2014年1月30日,美國加州華人正在慶祝春節,拉丁裔民主黨籍州參議員賀南德茲提出一項提案給歡樂中的亞裔們澆了一盆冷水:該議員認為加州大學系統的亞裔學生太多了,要求限制亞裔入學,提高拉丁裔和非裔在加大系統中的入學比率。

  此提案已在2014年1月30日加州參議院27票贊成,9票反對通過。下一步即將提到州眾議會投票。如果此提案在州眾議會獲得通過,將在今年11月公投,決定是否恢復在加州大學校園中實行所謂的「平權法案」,限制亞裔招生,多招拉丁裔和非裔。

  值得一提的是,在參議院通過這項決議需要參議員以三分之二得票率讓法案得到支持。根據計算需要得的票數是26票(39*2/3)。而三位華裔民主黨議員卻全部投了支持票。而這三票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而目前提案等待在加州的眾議院等待通過。在目前,加州眾議院的80席中,有55席民主黨,25席共和黨。按照目前的黨派劃分來看,提案在眾議院通過的可能性非常大。

  如果這項法案最終通過,亞裔學生在加州大學系統的錄取數量將大大減少,有人預計將從40%降低到12%左右。意味著很多優秀的亞裔學生不能被加州大學錄取。

  此提案一出,加州的華人社會震驚了。華人家長紛紛奔走相告,希望用白宮請願,聯繫議員等方式扭轉局勢。

  提案的政治背景:拉丁裔人口在加州的增多

  為什麼在這樣的時間點這樣的法案會出台?這和加州的西班牙裔人口的增長有很大的關係。筆者查閱了加州地區的人口比例發現,在加州地區,華人的比例在14.9%左右,而拉丁裔和非裔人口大約在37.6%左右。不斷上升的拉丁裔人口和非裔人口決定了這個族群要為自己爭取更多的利益。因此這個提案的出現並非偶然。

  另外,隨著中期選舉和2016年總統大選的不斷迫近。民主黨知道,要保住自己的優勢,依然要通過示好不斷增長拉丁裔和非裔人口來增加選票。因為這些人口通常都是民主黨堅定的支持者。因此黨派要保證對他們的利益。相反,亞裔在美國有著普遍的「政治冷漠」現象,不參加投票、不關心政治是亞裔族群的一個典型特徵。因此長久以來,亞裔族群的利益,在政治上難以得到保證。

  焦點:平權法案和逆向歧視

  所謂「平權法案」誕生於美國上世紀60年代風起雲湧的民權運動,是肯尼迪和約翰遜兩任總統為落實《民權法案》而相繼簽署的一系列旨在入學和就業上對少數族裔進行優惠照顧的總統令。

  法案規定:凡是受到聯邦及地方政府資助的公立學校都有責任落實「平權法案」,在招生上採取配額或加分的方式讓少數族裔學生優先入學。時至今日,它已成為影響美國少數族裔最重要的法案之一,有數據統計顯示,亞裔學生成績普遍高於其他族裔,在錄取方面,「平權法案」的種族比例設置使成績的重要性作出讓位,出現了亞裔學生錄取分數線比非裔和拉丁裔高出上百分的現象。這樣的制度使得成績在亞裔學生中比較優秀、同其他族裔相比十分優秀的華裔學生落榜。很多人把教育領域的「平權法案」批評為「逆向歧視」(Reverse Discrimination)。

  加州於1996年通過209提案,成為全美第一個禁止公立大學以種族決定入學的州。政府也不可以種族為聘用標準。參議會通過的SCA5修憲提案將取消209法案部分規定,包括政府單位在內,不可因個人或團體的種族、性別、膚色和原國籍,給予公立教育特殊待遇。而這個提案使得在加州大學系統中,亞裔的比例明顯增高。

  而新的SCA5顯然有恢復「平權法案」的傾向。 發起人在公開信中表示,這次法案實質是允許根據種族決定學生的去留。

  兩種不同的聲音

  消息一出。反應最大的當然是亞裔學生的父母。美國華人們的本能反應是,要起來為自己族群的利益做鬥爭,因此筆者正從各個不同的渠道接收到美國華人去白宮網站請願的消息。

  「如果這種事情發生在黑人或者猶太人身上,你可以想像,他們會如何反應?這使我回想起六十年代的中國,憑家庭出身錄取大學。這是淘汰優秀人才的做法。反人類!」一位父親這樣表達自己的想法。

  在加州生活,有兩個女兒的蔡岩告訴筆者,「我非常理解為什麼會有這種的法案出台。拉丁裔的人口在加州很多,但是總體的大學錄取率卻不高。他們希望通過新法案提高拉丁裔的教育水平。但是這樣做,是以犧牲亞裔和白人的利益為基礎的,我希望能有更好的解決方法。比如設置各個族群錄取的較低下限,而不設上限。」

  在華盛頓生活的旅美學者余東暉從現實的角度評價此事,「華盛頓的Thomas Jefferson高中校長曾經被控告不搞族裔平衡,過去幾年開始照顧黑人和拉丁裔學生進校。其結果是許多黑人和拉定裔學生不得不中途退學。而TJ高中的排名從下降了三位。這說明,特意去搞族裔平衡,有時候會適得其反。」

  而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教授呂曉波告訴筆者,「美國有這樣的歷史背景,為配額的方式改變一個族群的機會。這種政策短期內可以提高一個族群的實力,但是長期來看,一個族群改變自己的地位,光靠配額是不夠的。而且容易實現對族群的過度依賴。相當於用短期的不公平來傷害長期的公平。」

  然而一些華人也表達出這樣的觀點,——如何更理性的思考這個問題。是否僅僅因為亞裔在學業上的強勢,華人就牢牢捍衛自己族群的利益,而不去換位思考,去考慮社會的整體利益。」

  核心問題:「平權法案」是否違憲?

  筆者翻閱了有關「平權法案」在美國歷史中的起落。發現「平權法案」自從一出生起,其實就在美國法律界引發著層出不窮的爭議。而歷屆有關的最高法院案例都彰顯著大法官們的不同觀點。

  其實「平權法案」從一出生開始就不斷遭受著爭議。很多美國學者認為,如果試圖搞平權,在某種程度上傷害了其他族裔的利益。損害了真實的公平。而更多的學者和法官在爭論「平權法案」與美國憲法之間的關係。歷史上反對「平權法案」的大法官多會拿出美國憲法第十四修正案之「平等保護法案」與「平權」抗衡。

  不過總體來說,最高法院的判決都支持了「平權法案」,不過法官認為種族只是一個加分的選項,而特意給某種族留出固定的錄取率或者錄取數量是不合法的。在1978年的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V. Bakke案中,加州大學設置了100個錄取位置中有16個必須留給非裔,因此拒絕了Bakke。最後Bakke被最高法院判決錄取,他進入了醫學院,畢業之後成為了一名麻醉師。

  在2003年,Grutter v. Bollinger一案中,當時的密歇根大學校長(現在的哥大校長)Lee C. Bollinger成為被告。學生Grutter認為密歇根大學法學院因為傾向少數裔種族而沒有錄取自己。最高法院判決密歇根大學勝訴。認為密歇根大學的設置對多樣性有利,並且對本州有利。這個判決其實延續了1978年關於「平權法案」的決定,支持平權,但是不能設定數量。

  在2013年 的Fisher V University of Texas 一案中,學生Fisher認為德克薩斯大學實行了逆向歧視,在錄取時更多的考慮其他族裔的利益。

  2013年高院並沒有給出直接判決,而是把案子發回給地區法院重新審理。高校學術界普遍擔心這是保守派的反撲,如果Fisher獲勝,會全盤推翻」平權法案「的影響,從此高校界不再針對少數族裔有優惠政策。

  總之,「平權法案「在美國一直是有爭議的法案。而從過去的案例來看,給某個學校設定少數裔的特定比例是違反憲法的。而大多數華人也認為,依照高法的判例,在整個大學系統設定族裔錄取數量比例,也是違憲的行為。

  機遇:增強華裔參與政治的決心

  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博士齊瀟穎對筆者說,教育是華裔最關心的議題,很長時間來華裔參與關注政治的能動性很低。但因為這次的事件,大家能夠積极參与,很多華人網站上要求給議員寫信,表達自己的不滿,因此是一件能夠激勵大家參與的好事。

  根據法案原件表明,好幾年曾有類似的法案被提起,但最終都由州長執行否決權,法案並沒有通過。如果這一次通過華人的努力,能夠使議案在州參議院被否決掉,那將是華人參與政治的里程碑。

  筆者認為,在本次案件討論過程中,可以看到很多在美國政治不正確的說法。比如涉嫌種族中心主義的說法層出不窮,比如老墨很笨很懶,華人非常聰明,華人的孩子很努力。這樣的言論,對於改善法案,在美國各界引起共鳴,得到廣泛支持,並沒有好處。其實教育不僅僅是族裔的問題,更是社會階層,是家庭努力,是文化資本等多方面的結果。如果能讓美國社會各界看到我們亞裔家庭為孩子們做出的努力,看到孩子們的掙扎,看到歧視對於孩子們的影響,大概是一種更好的討論方式。

  (作者范海濤,新浪駐華盛頓觀察員,哥倫比亞大學口述歷史專業畢業,《世界因你不同-李開復自傳》作者。)

推薦閱讀:

關閉8000多家店進行培訓?星巴克的種族歧視,從來都很可怕
曾是民主黨傳統票倉,亞裔為何在美今年大選中「大反水」?
亞裔女性為何愛嫁老外?
Dior迎來首位亞裔非科班出身的珠寶設計師,其背景不一般
亞裔歧視案暫定10月開庭 數千頁招生信息將公開

TAG:教育 | 美國 | 亞裔 | 法案 | 限制 | 入學 | 美國加州 | 加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