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我在徐州拍漢墓

龜山漢墓是徐州龜山景區的主要景點之一,位於江蘇徐州市鼓樓區龜山西麓,為西漢第六代楚王襄王劉注(即位於公元前128年--前116年)的夫妻合葬墓。墓葬東西長83米,南北最寬處達33米,總面積達700餘平方米,幾乎將整個山體掏空。共有15間大小配套、主次分明的墓室,卧室、客廳、馬廄、廚房一應俱全,井然有序,是一座地下宮殿。南北兩條平行的甬道各長56米,沿中線開鑿最大偏差僅有5毫米,精度達到1/10000,南北甬道之間相距19米,夾角為20秒,誤差僅為1/16000,每條甬道有26塊重達6-7噸的塞石封堵。龜山漢墓有許多不解之謎,也被稱為"東方金字塔"…

獅子山楚王陵是西漢早期分封在徐州的第三代楚王——劉戊的陵墓,它位於徐州市三環路獅子山,四千餘件兵馬俑是楚王陵的重要陪葬品,它發現於1984年,時隔十年後,發掘了主人墓——楚王陵。楚王陵鑿石為室,穿山為藏,墓室嵌入山腹內深達百餘米。其龐大的規模、恢宏的氣勢、奇特的結構,無不令人嘆為觀止,在國內外引起了轟動。埋藏於地下兩千多年共計四千餘件西漢彩繪兵馬俑,象徵著衛戍楚王陵墓的部隊,分布於六條俑坑,由步兵、車兵和騎兵組成。步兵中有高大幹練的官吏也有一身戎裝普通戰士,如持長械俑、弓弩手俑、發辨俑;車兵中則有刀槍不入的甲胄俑和駕駛戰車的馭手俑;騎兵俑則剛勁勇猛,蓄勢待發。

東洞山漢墓是徐州漢楚王陵墓群中的一座西漢某代王墓、王后墓。一號墓居中,二號墓位於一號墓北側,三號墓位於一號墓南側。一號墓全長61米,由墓道、甬道和七間墓室組成,四年被盜。二號墓於1982年10月開山採石後發現並發掘,墓室全長24米,出土文物160餘件,其中「明光宮」銅器和玉器最為精美,由於墓室破壞嚴重,現已不存。三號墓1991年發掘,墓全長16米,早年被盜,根據墓葬規模和出土文物推斷,東洞山一號墓為西漢某代楚王墓,二、三號為王后墓和楚王的陪葬墓。1996年11月20日國務院公布徐州市(銅山縣)漢楚王墓群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東洞山西漢楚王墓(王后墓)為其中之一。墓在坡上鑿石而成,為一單室墓,有狹長的墓道,平面呈刀形,此墓南約十米處有一較大的山洞,經調查證實也是一墓(編為一號墓),早年被盜,明代就有"仙人洞"之稱。1955年曾有人在附近撿到銅釜、玉衣片、玉璧和劍鞘上的玉,這是當時被盜的遺物。銅釜上有銘文"宮君"二字(其銘可理解為封君、君主、小國之封群,實際上就是諸侯國的國君),說明墓主人應是某代楚王。此墓與二號墓皆東西向,平行並列。二號墓未被盜擾,出土物頗豐,惜其為炸藥採石爆破而發現,器物位置零亂,葬具人骨皆不見,漆器大部腐朽,僅剩金葉銅銀扣件及大量的耳鼻、紐、蹄足等附件。銅器亦部分殘毀。鼎、鍾、勺等上面皆有"明光宮"銘文,可知是 明光宮中用器,後贈於楚王,這也說明了墓主人與西漢皇室的親密關係。盤系鎏金,口徑68.5公分,重達10公斤。這樣大的鎏金器,在漢代文物中實屬罕見。盤上有銘文"趙姬沐盤"四字。除此之外,還有玉飾璜佩之屬,和鐵器、陶器等。

北洞山漢墓位於徐州市銅山茅村洞山村境內,1986年9月南京大學考古系和徐州博物館聯合進行發掘。這座漢墓開鑿於一座15米的小山中,早年被盜,但仍清理出不少珍貴的文物。該墓出土的56片鱗甲形玉衣片,最能說明墓主人楚王的身份。發掘出土的各式陶俑422件,其中墓室中出土的多半殘破,因受過多次盜擾,色彩脫落嚴重,墓室內出土的陶俑可分為男、女立侍俑和撫瑟俑三種。而在露天甬道兩側的7個壁龕中,出土的224件彩繪儀衛陶俑,卻幸運地未遭盜墓者光顧。絕大部分保存完整,神態逼真,宛若真人,惟尺寸稍小,大多在50-58厘米之間。其顏色豐富多樣,有紅、白、黑、綠、藍、紫、絳諸色,色調配置和諧,衣紋線條流暢飄逸。雖然陶俑採用模製成型,但彩繪均不相同,面部表情生動細緻,眉目、鬍鬚纖細如毫,形式多樣,甚至連單、雙眼瞼都清晰可辨,融雕塑和繪畫技藝於一體。

司馬桓魋墓桓魋墓位於銅山茅村鎮洞山村的桓山西麓,桓魋墓是春秋時期宋國司馬桓魋之墓,該墓依山鑿成斜坡式墓道,墓道兩壁有較多的石刻,且多為元明之際鑿刻而成。因年久風化,字跡亦多模糊。墓道壁面上有"桓魋石室"四個正楷大字,為明朝欽差曹運總兵官楊茂手書。明正德3年(1508年),欽差廣東知監太監傅倫來徐曹運,於石室旁刻詩一首。蘇東坡任徐州知府時,曾多次游桓山,並留下10餘篇詩文以紀其事。當時宋國國王是宋景公,他一心想收留孔子師徒,委以重任,桓魋眼見自己地位不保,便屢進讒言,最後更派人暗殺孔子。幸好有人提前通告,孔子先走一步,否則後果難料。孔子逃離宋國後說了一句話:天降聖德與予,桓魋能奈我何?孔子的這句話使桓魋名垂史籍。

土山彭城王陵墓俗稱「范增墓」,是由3座規模龐大磚石墓葬構成,而且有高大的封土,增加了墓葬的觀賞性。一號墓以複製的銀縷玉衣等文物復原墓內場景陳列。二號墓規模宏大。發掘後,複製缺失的墓磚,將盜洞或倒塌的部分按原樣恢復,在墓室上部做一個預應力防護罩,分3個層面將歷史信息全面展示給觀眾。三號墓採用原狀陳列,周圍以漢磚拼砌裝飾,使遊人充分感受東漢時期的王家氛圍。觀眾在墓坑上部四周進行參觀,既可以給觀眾以現場感,又可以與一號墓、二號墓形成不同的陳列風格。

白集漢墓位於賈汪青山泉鎮,1965年由南京博物院清理髮掘,是國內迄今不多見的祠、墓形制保存基本完好的東漢畫像石墓,特別是其畫像石表現力強、雕工精湛、保存完好,著實令人讚歎。

旭中冰(攝)
推薦閱讀:

黑臉娃娃可以解決哪些皮膚問題?
徐州龜山漢墓
徐州有哪些適合一個人吃飯的餐廳?
激光洗紋身你需要注意的8個細節
豐太陽穴改變你的臉型

TAG:徐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