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張愛玲:李鴻章的曾外孫女,家族故事成小說材料
李鴻章與子孫合影,李鴻章是張愛玲的曾外祖父
文 | 韌霧
《國家人文歷史》2015年10月下獨家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歡迎廣大讀者以個人名義分享至朋友圈
2015年9月,南京白下路273號院內的一棟舊式紅磚洋樓即將完成大修,民間叫它「小姐樓」,文物部門將其定名「張佩綸宅」,正是張愛玲祖父母住過的地方。張愛玲祖宅原本佔地近150畝,可見當年之顯赫,歷經兵燹拆遷,如今只余這棟小樓。
今年也是張愛玲逝世20周年。廿年前她悄然長逝,身後「張愛玲熱」卻一浪高過一浪經久不退,不僅作品長銷不衰,無論學院研究還是大眾接受,有關她的文字可謂鋪天蓋地,在中國現當代作家中鮮有比肩者。
張愛玲也不可避免地被過度談論,身世、戀愛、人生境遇,哪一樁都是八卦追逐的談資,充斥著各種想像、臆斷與流言。僅僅是她的死亡,就有不少以訛傳訛。比如她晚年不似有人描述的那般困窘,死的時候躺在地板上,家徒四壁。事實上當年張愛玲留下了一筆20多萬元港幣的銀行存款,另有交給宋淇夫婦打理的股票債券約計32萬美金,完全稱不上貧窮,極簡節省的生活只是個人選擇。
「在現代中國作家裡,張愛玲是唯一兼具顯赫家世、天才寫作和傳奇人生的人。」追溯傳奇的誕生,這份為人津津樂道的家族往事,也許是影響了她一生的記憶重負——「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虱子」。
1
祖父母佳話收入《孽海花》
張愛玲的外曾祖父李鴻章、祖父張佩綸皆是清末名臣,李鴻章擇婿一段,還被寫進了晚清四大譴責小說之一的《孽海花》中。李鴻章的原配夫人周氏病故後,1863年他娶了繼室趙小蓮,系太湖望族、進士趙昀之女。原配生下的兒子夭折後,李鴻章過繼了弟弟李昭慶之子李經方;趙氏生了次子李經述和兩個女兒李菊耦、李經溥。兩個女兒都受到良好教育,聰慧過人,據說李鴻章遲遲捨不得讓她們嫁人。張愛玲寫過,「我祖母也是二十三歲才訂親,照當時的標準都是遲婚。」「因為父親寵愛,留在身邊代看公文等等,去了一個還剩一個。李鴻章本人似乎沒有什麼私生活,太太不漂亮??他唯一的一個姨太太據說也丑。」
李鴻章的夫人趙小蓮(左)和時年18歲的長女李菊耦(張愛玲的祖母)
長女菊耦容貌秀麗,琴棋書畫皆通,李鴻章為她挑選的夫婿讓趙氏很不滿意,一度極力反對。因為張佩綸那時是年屆40的鰥夫,有過兩任妻子,相貌也極為平平。他是清流派的代表人物,耿直自負,曾經到處彈劾官員,「一疏出,朝野聳聽」。他也彈劾過李鴻章議和。
張愛玲祖父,晚清名臣張佩綸
中法戰爭爆發,張佩綸力主抗擊法軍,1884年7月被外放到福建海疆督師。躊躇滿志的書生缺少實戰經驗,既對法艦掉以輕心,又和閩籍將領缺少配合,最終致使福建水師全軍覆沒。他自己在兵敗時頭頂一隻銅臉盆逃生,後飽受譏諷。戰後追責,張佩綸被革職發配到察哈爾,遣戍3年中並未消沉,而是埋首治學、勤勉著述,先後完成《管子注》24卷、《莊子古義》10卷,還寫有《澗於日記》等。
1888年張佩綸戎滿歸京,繼室邊氏已於2年前去世,他的聲名地位都是明日黃花,無財無職。當時李鴻章作為洋務派的領袖權傾朝野,他格外賞識張的才學,不念舊惡,將其招為幕僚,還把掌上明珠嫁給他。時人都不看好這樁婚事,但李鴻章卻相當滿意,在給朋友的信中說,「幼樵(張佩倫的字)天性真摯,囊微嫌其神鋒太雋,近期愈近深沉,所造正未可量,得婿如此,頗愜素懷」。菊耦對婚事也頷首贊同,「爹爹眼力必定不差」,頗有巨眼識英雄的意味。曾樸在《孽海花》中把東床選婿這段寫得非常生動,不妨照錄:
一日威毅伯感冒,要請侖樵去商量一件公事,踏進房門,早被威毅伯看見,便喊:「賢弟進來,不妨事,這是小女呀——你來見見庄世兄。」姑娘紅了臉,道了萬福,轉身如飛逃進裡間。庄侖樵一面與威毅伯談話,一面看見桌子上有一本錦面的書,??一翻就翻到兩首有關中法戰爭的詩,起首便是「雞籠南望淚潸潸,聞到元戎匹馬還!」這個「元戎」除了他還能是誰?兩首詩一氣讀完,末一句竟是「功罪千秋付史評」,對他竟是既有責備更有諒解,庄侖樵不覺兩股熱淚骨碌碌地落下來。威毅伯看見就笑道,不過是小女的塗鴉之作,又說:「小女有點子小聰明,就要高著眼孔,這結親一事,老夫倒著實為難,托賢弟替老夫留意留意。」庄侖樵接著說:「相女配夫,真是天下第一件難事!何況女公子樣的才貌!門生倒要請教老師,要如何格式,才肯給呢?」威毅伯聽後哈哈一笑竟說:「只要和賢弟一樣,老夫就心滿意足了。」說完竟「很注意地看了他幾眼」,庄侖樵心領神會,馬上託人提親,威毅伯竟一口應承了。
《孽海花》里的庄侖樵、威毅伯,人人皆知是影射張佩綸、李鴻章。張愛玲小時候聽說此事,很興奮找來書看,還特向父親求證,「他只一味闢謠,說根本不可能在籤押房撞見奶奶。那首詩也是捏造的。」實際上曾樸和李家也有親戚關係,常有往來知根知底,張愛玲的推論是「《孽海花》里這一段情節想必可靠,除了小說例有的渲染」。
張佩綸此後未像岳父設想的官途亨通,大展宏圖。甲午戰爭爆發後,李鴻章抱養的長子李經方欲出任前敵統帥,為張佩綸諫阻,郎舅關係遂勢同水火。李經方指使御史端良彈劾張佩綸,光緒下旨將張驅逐回籍。他沒有回祖籍豐潤,而是攜妻往南京安家,買下了前面提到的大宅園,內心也許並不痛快,不過至少有良人相伴。
李菊耦與兒子張志沂、女兒張茂淵
「我祖母的婚姻要算是美滿的了,在南京蓋了大花園偕隱,詩酒風流。」夫婦倆留下不少琴瑟和鳴的佳話,閑時兩人還合著了本食譜,甚至一起寫了本武俠小說《紫綃記》自費付印,不過張愛玲說「故事沉悶得連我都看不下去」。1901年李鴻章逝後張佩綸覺起複無望,2年後因肝疾憂鬱離世,時年55歲。張愛玲長大後也好奇翻看家藏的祖父全集,「他的詩屬於艱深的江西詩派,薄薄的一本本詩文奏章信札,充滿了我不知道的典故,看了半天看得頭昏腦漲。」不過「多年後我聽見人說我祖父詩文都好,連八股都好,我也都相信」。
李菊耦喪偶時僅38 歲,帶著7歲的兒子和2歲的女兒,靠帶來的嫁妝生活。張愛玲小時候纏著老女傭講祖母的故事,「她想了半天方道:"老太太那辰光總是想方(法)省草紙。』我覺得大煞風景,但是也可以想像我祖母孀居後坐吃山空的恐懼。」李菊耦守寡終老,「在親戚間有孤僻的名聲」,於1912年辭世,時年46歲。
2
父母離異,親情離散
張愛玲的父親張志沂是典型的遺少。當年寡母旁無依靠,望子成龍,致力於閉門教子,「背不出書,打!罰跪」。「我父親一輩子繞室吟哦,背誦如流,滔滔不絕一氣到底,末了拖長腔一唱三嘆地作結。沉默著走了沒一兩丈遠,又開始背另一篇??我聽著覺得心酸,因為毫無用處。」他在天津鐵路局短暫做過英文秘書——李鴻章要求子侄們都要學習外文和洋務,此後就賦閑在家,抽起了鴉片、嫖妓、娶姨太太。
張愛玲母親黃逸梵與他的矛盾很快爆發。黃逸梵也出身名門,祖父黃翼升祖籍長沙,跟隨曾國藩湘軍征戰太平軍,官至長江水師提督。她是那一代的新女性,纏過腳,卻深受五四新思想的影響,敢想敢做,「是個學校迷」。她說自己的婚姻「為了門第葬送了她一生」。張愛玲4歲時,黃逸梵便借口小姑張茂淵出國留學需要女伴監護,於是同去英國,上美術學校,「畫油畫,跟徐悲鴻、蔣碧微、常書鴻都熟識」,「踏著這雙三寸金蓮橫跨兩個時代,她在瑞士阿爾卑斯山滑雪至少比我姑姑滑得好」。
張愛玲父親張志沂(右)童年時與妹妹、他們的異母長兄張志潛合影
張志沂一度因毒癮深重而差點喪生,「離死很近了??我很害怕了」。逃過一劫的他打算振作,承諾戒鴉片,遣走了姨太太,黃逸梵回國過了幾年孩子們眼中童話般的家庭生活,但丈夫故態復萌,還想花完妻子的錢就此將她禁錮在國內,這場婚姻於1930年最終破裂。張愛玲和弟弟被判給父親撫養。
1934年,張愛玲有了一位繼母。父親第二次結婚的對象是民國政府前總理孫寶琦之女孫用蕃,當時年紀也不小了有36歲。孫用蕃是陸小曼的好友,婚後床頭掛著陸小曼畫的油畫瓶花,她們都有阿芙蓉癖。父親和繼母婚後經常在榻上一同吞雲吐霧。
童年時的張愛玲(左)與弟弟張子靜在一起
張愛玲對於母親抱有特殊的感情,「我一直是用一種羅曼蒂克的愛來愛著我的母親的。她是個美麗敏感的女人??在孩子的眼裡她是遼遠而神秘的。」最初的童年記憶之一就是看母親在鏡子前梳頭,想著自己趕緊長大,就能梳愛司頭穿高跟鞋了。
黃逸梵講究穿著,酷愛剪裁,經常自己動手做衣服,這一特點直接遺傳給了女兒。40年代張愛玲成名時,她奇裝炫人的愛好和她的文名一樣有名。所以當初繼母帶來一箱自己的舊衣服送張愛玲,強調「料子都很好的」,只會讓十四五歲青春期的少女難堪發窘,擔心被貴族女校的同學取笑,「有些領口都磨破了」;而穿著一件顏色像碎牛肉的旗袍,「就像渾身都生了凍瘡」??她後來自言,「因為後母贈衣造成一種特殊的心理,以至於後來一度clothes-crazy(衣服狂)。」母親喜歡藝術尤其是繪畫,張愛玲也頗有天分,「生平第一次賺錢,是在中學時代,畫了一張漫畫投到英文《大美晚報》上,報館裡給了我五塊錢??」後來出書自己設計繪製過封面、插圖,更別提她用字遣詞中那種色彩的敏銳感。
少年時的張愛玲看母親,既是崇拜也是嚮往。「我父親的家,那裡什麼我都看不起,鴉片、教我弟弟作"漢高祖論』的老先生、章回小說,懶洋洋灰撲撲地活下去。??父親的房間里永遠是下午,在那裡坐久了便覺得沉下去,沉下去。」張愛玲年少時開始寫小說,父親是她最初的知音,還曾為她的《摩登紅樓夢》代擬各回目。而她一貫愛看市井小報,也緣於父親的這個嗜好。
張愛玲的父母自上海遷居天津初期攝於英租界住處的花園。左二是她父親張志沂,右一是她姑姑張茂淵,右二是她母親黃逸梵
但這種父女關係一去不復返了。1938年,張愛玲和繼母矛盾激化,大鬧一場後,張愛玲被父親毒打,關在自家後院幾個月,差點病死在裡邊。這段經歷後來被她直接寫進了小說《半生緣》中。一次偶然,她得以逃出家,投奔了母親,從此與父親恩斷義絕。
3
家族故事成為小說材料
母親黃逸梵雖收留了她,但也表示手頭很緊張,她現在有兩條路:「要麼嫁人,用錢打扮自己;要麼用錢來讀書。」張愛玲選擇了後者。1938年,她以遠東區第一名的成績考上倫敦大學。但天不作美,二戰迫在眉睫,局勢不穩,她只得放棄遠赴英國,於1939年進入香港大學就讀。
張愛玲在港大讀書時格外用功,功課每每名列前茅,因為獎學金對她來說很關鍵。與父親關係破裂,他不會再給她一個子兒,而倚靠母親久了,她也曾寫過「母親的家已經不復是柔和的了」。
在港大,她是宿舍樓唯一暑假無家可歸的學生。1941年底她又見證了香港淪陷,一個炸彈落在對街,「差點炸死了,都沒人可告訴,她若有所失」。當時她還未及畢業,戰爭讓求學無望,只得重返上海;於是下決心寫文章養活自己,踏入文壇。再到1943年《沉香屑——第一爐香》一炮打響,隨即進入創作的井噴期,代表作《傾城之戀》《金鎖記》相繼問世,一舉成名。
張愛玲(中)與表姐弟在上海的舅舅家合影
張愛玲不寫革命,只寫愛情。她熟悉的豪門舊事、家族逸聞,成為她信手拈來的小說題材,「最好的材料是你最深知的材料」。她在6歲時寫的第一個故事就可窺見端倪,講一個年輕女子趁哥哥不在家,設計陰謀來對付她的嫂子;7歲時又寫了一部家庭悲劇小說。父親代表的中國傳統,與母親代表的西方文化,在她身上水乳交融。那些看起來鴛鴦蝴蝶派的題材和章回體小說的氣質,內里貫徹的卻是西方小說技巧與弗洛伊德式心理學。
張愛玲的弟弟張子靜,後來在《我的姊姊張愛玲》中把小說里的原型老老實實挨個對號入座:《金鎖記》是寫的李鴻章次子李經述一家,《花凋》則影射的是張愛玲的舅舅,《創世紀》有六姑奶奶李經溥的身影??以至於張愛玲把一眾親戚都得罪光了。她的舅舅氣得夠嗆:「她來問我,我什麼都告訴她,她卻在文章里罵我們!」而多年後幾乎所有李家族人提起張愛玲都意氣難平,有人說,「張愛玲寫小說是為了出風頭??李家人出來工作的也不少,他們的掙扎和奮鬥她不寫,這算什麼?」
但這些張愛玲全不在意,她深知在世上立足完全得靠自食其力。她一生都坦承愛錢,對於金錢,親兄弟明算賬,最好的情況就是了不相欠。這也是她的家庭給她的教育。即使和她感情很深的姑姑,兩人在上海同住公寓,張愛玲收衣服時撞到了陽台的玻璃門,膝蓋流血,「給我姑姑看,她彎下腰去,匆匆一瞥,知道不致命,就關切地問起玻璃,我又去配了一塊。」早早便將世情看得通透。
2009年出版的張愛玲遺作《小團圓》,真實袒露得幾近殘酷,基本上可以認定為作家本人的自傳。除了寫到與胡蘭成的愛情,有專家說這本書寫得最好的地方是展現了一對複雜難解的母女關係。其中有件事讓張愛玲深受刺激。某學期她沒拿到港大獎學金,一位賞識她的教授資助她一筆800元的學費,讓她深為感動。母親說代為保管,後來張愛玲無意間卻發現母親打牌時輕易就將這錢輸掉了。無法形容她當時心中的震蕩,這份鼓勵被她視為一張「生存許可證」,「這世上最值錢的錢」,當下如遭猛烈背叛。
中學時的張愛玲(左)與姑姑張茂淵合影
所以當姑姑警告她,母親回來會生氣觸怒舅舅的事,張愛玲回說,「二嬸(她的母親)怎麼想,我現在完全不管了。」她告訴姑姑800塊錢的故事,並說一定會把母親花在她身上的錢全還給她。後來她果真積攢了二兩小金條送去,說是還母親的,黃逸梵被激得落下淚來,「就算我不過是個待你好過的人,你也不必對我這樣,"虎毒不食子』噯」,堅持拒收。
張愛玲與胡蘭成1944年結婚,1947年離異,人們以前都說她慷慨大方,分手了還不忘寄給胡蘭成「分手費」30萬元。其實也是相交之初,張愛玲提起需要還母親的錢,於是胡蘭成某次拿了一箱錢來給她,「她對幣值完全沒數,但是也知道儘管通貨膨脹,這是一大筆錢。」於是後來她劇本一賣了錢,就全都還了他。這倒是她一貫在感情和金錢上的理性清潔。
4
晚年沉迷回憶
1950年,張愛玲還應邀參加了上海召開的第一次文學藝術界代表大會。柯靈回憶,張愛玲「坐在後排,旗袍外面罩了件網眼的白絨線衫,使人想起她引用過的蘇東坡詞句,"高處不勝寒』??」她也意識到自己恐與新社會格格不入,1952年以恢復十年前中斷學業的理由避居香港,1955年遠赴美國。
1956年,張愛玲在麥道偉文藝營認識了大自己19歲的美國作家賴雅,同年兩人結婚。她在懷孕後墮胎,用古老的「藥線」將孩子打掉,《小團圓》中寫得觸目驚心,「夜間她在浴室燈下看見抽水馬桶里的男胎,在她驚恐的眼睛裡足有十吋長??恐怖到極點的一剎那間,她扳動機鈕。以為沖不下去,竟在波濤洶湧中消失了」。
張愛玲選擇不當母親,其中也有經濟考量,她在散文《造人》里探討過人們為何要生孩子,稱「小孩是從生命的泉源里分出來的一點新的力量,所以可敬,可怖」,而「造人是危險的工作。做父母的不是上帝而迫處於神的地位」。所以要做父母的得為孩子提供一個有利的環境,不然小孩會很艱難。她和賴雅當時都沒什麼收入。
張愛玲在英文上狠下過一番功夫,40年代在上海,她便用流利英文給《泰晤士報》寫劇評、影評,在英文雜誌《二十世紀》上寫介紹中國社會生活的文章。不僅成名要趁早,她年輕時還立願「要比林語堂還要出風頭」,一向想把中國介紹到西方。赴美之前,她的英文小說《秧歌》登上了《紐約時報》的書評版面,廣獲好評,但之後的寫作再不復此盛況,《北地胭脂》《粉淚》等不是遲遲無法出版就是毫無銷量。
張愛玲和丈夫賴雅,他是一位美國作家
當時西方看重的中國題材寫作,除了林語堂,是英國女作家韓素音的半自傳體小說,以及賽珍珠以中國為母題創作的小說,半是真實半是迎合了固有的想像,追求跌宕起伏的情節性,與晚年「平淡而近自然」的張愛玲,自然差別很大。張愛玲深知於此,但從未要效仿,她在給友人的信中曾寫道,「我反對那種獵奇的文學俗套,把中國描繪成一個儒家學者滿口說教的國度??」而諷刺的是,她寫舊式家庭的殘酷故事,被有其政治立場的美國編輯無法接受:如果她寫的情況屬實,那後來的共產社會實際上就是解放,共產黨變成了救星。
她後來幾乎停止了英文寫作。張愛玲在美生活了43年,但對美國題材不感興趣,生前只有一篇相關散文《1988——》發表,身後有一短篇遺作《同學少年都不賤》有所涉足。讓她魂牽夢縈的還是中國故事。張愛玲晚年開始記錄自己的人生,在《雷峰塔》《易經》《小團圓》中一遍遍審視過往。一部《小團圓》從55歲提筆,中途擱置,直到73歲時最終改完。「我確是愛好真實到了迷信的程度。我相信任何人的真實的經驗永遠是意味深長的,而且永遠是新鮮的,永不會成為濫調。」
多年研究張愛玲的學者止庵,認為張愛玲「對自己的身世太看重了」,「她是中國現代作家裡身世最顯赫的一個,沒有哪個作家能和她相比??所以她家族的故事,她認為是可以寫成類似於《紅樓夢》這樣—個作品的。」張愛玲對《紅樓夢》的痴迷眾所周知,「十年一覺迷考據,贏得紅樓夢魘名」。但這樣的作品始終未曾寫出。
「四十明朝過,猶為世網縈。蹉跎暮容色,煊赫舊家聲。」這是張愛玲祖母李菊耦唯一留下來的詩。臨終前兩年,張愛玲寫了生前最後一本書《對照記》,少有地貼出54張家族老照片——出版「藉此保存」,任回憶瀰漫。「他們靜靜地躺在我的血液里,等我死時再死一次。」
推薦閱讀:
※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東西是複合材料運用的典型例子?
※3d棉是什麼?是什麼材料,有傳統棉花相比有什麼區別
※裝修材料清單:羅列裝修所需項目,再也不用擔心買不全了
※從專欄頭像說起,聊一點點有機電子學
※上世紀在廚房誕生的超級隔熱材料,究竟是騙局還是地外科技,已經沒有人能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