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基礎乒乓訓練

基礎乒乓訓練十二式(三)文/李晉 圖/邊玉翔

上次我們簡單正手攻球的技術動作和基本要領。初學者在學習正手攻球的過程中,不僅僅是要掌握一項技術動作,更重要的是在練習正手攻球的過程中,體會擊球點的概念,體會重心交換的感覺,要掌握轉腰、收前臂,找到腰手合一的感覺。

在不同的擊球點擊球,其技術動作是不同的,比如在高點擊球,發力方向更為向前;而在低點擊球,發力方向要更為向上。此外,在正手攻球時,轉腰和收縮前臂幾乎是同步的動作,不要前後脫節,要在收縮前臂的過程中去擊球,擊球之後要迅速還原,養成連續擊球的習慣。在訓練方法上,多球訓練可以更好地鞏固技術動作,同時也可以通過多球來練習步法。

掌握基本技術,先要學會戰法移動

步法十分重要,當來球的落點出現變化後,要通過最合理的步法調整身體位置。我們在練習正手攻球的時候,無論落點如何變化,我們都要先通過腳下移動來調整擊球位置。其實我們在擊球時,上半身的動作變化很小,動作相對穩定,而腳下卻是隨時變化的。在這裡我要強調跑動的意識,通常我們在對來球的時候,會下意識地先動手,只要感覺手能達到的位置,絕對不會靠腳步的移動來調整擊球位置,這種「習慣」會導致我們的技術動作變形,也會導致擊球方式的不合理。專業運動員從小就會接受步法訓練,他們在長期的訓練中養成了跑動的意識,而對於成年的業餘愛好者來說,養成這種意識並不容易。因此,業餘愛好者在訓練中,必須靠頑強的毅力,強制自己跑動。在訓練初期,我們不要求跑動的步法是最合理的,就像小時候學走路一樣,開始的時候走不穩,時間長了,自然就會找到走路的平衡感。打乒乓球也是一樣,開始的時候不懂步法,但只要能跑動起來,自然會找到步法移動的感覺。當然,在步法移動的過程中也不能「傻」跑,當自己覺得跑動不順暢的時候,要學會調整,一旦你找到了那種流暢的感覺,步法自然就合理了。

跨步

在訓練初期,我們可以進行簡單的步法練習。第一種步法是單跨步。當來球落點變化範圍很小的時候,我們可以採用單跨步調整擊球位置。以正手攻球為例,當我們從反的位向不求有功手位範圍移動時,擊球前的身體重心偏向右腿,然後左腳向右側蹬地,右腳水平向右側跨出一小步,在右腳落地後擊球,左腳隨身體的移動向右側跟進。看似簡單的步法,做起來最大的難點就是:左腳蹬地的同時,腰部必須順時針轉動引拍。也就是說,在右腳向右側跨出的過程中完成引拍動作,在右腳落地後,再轉腰擊球。同樣的道理,當欠從正手位向反手位移動的時候,用右腳蹬地,左腳水平向左側跨出一小步,在左腳落地後擊球,右腳向左側跟進。需要注意的是,從正手向反手移動前,身體重心應該放在右腿上,一個單跨步包含了腿、腰、手的配合,只要這三者協調一致,擊球動作才能流暢。

在多球訓練中,我們可以通過小範圍的跨步來調整擊球位置,一定要養成先動腳,再擊球的習慣。水平方向小跨步是比較容易掌握的,但來球的落點不僅僅是左右方向的變化,還包括長短的變化,不過步法是活的,我們可以根據基本的跑位方法進行調整,當來球比較短的時候,我們可以改變跨步的方向,將水平移動變為向前 移動,這樣就可以長到最合理的擊球點。對初學者來說,跨步的應用更為普遍,因為跨步的移動速度快,可以更為容易地施展前三板的威力。

並步

並步(有人稱為滑步)是應用十分廣泛也是最為重要的步法。當我們範圍較大的時候,通常採用並步來調整擊球位置。還是以正手攻球為例,我們把並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當我們從反手位向正手位移動時,擊球前的身體重心偏向右腿,然後左腳向右側蹬地,右腳向左側蹬地,雙腳騰空,當左腳落地後,右腳還在空中,此時左腳落地後的位置相當於起動前右腳的位置的右側,蹬地的時候要盡量減小向蹬的力量,否則身體向上的幅度過大,會導致重心不穩定。我們應該盡量保持身體的平穩,上身要前傾。並步的第二階段是:當左腳落地後,身體已經基本移動到位。注意:在左腳落地時,開始轉腰引拍,在左腳落地時,完成引拍的過程,然後再出手擊球。通常,第一階段的移動步幅較大,要盡量接近來球,而第二階段的移動相當於微調,步法移動範圍較小,用來找到最合理的擊球位置。

在多球訓練中,我們可以通過1/2台的落點變化來練習並步。注意在從不求有功手位向反手位移動的過程中,身體重心要先放在右腿上,在擊球的時候要有重心交換。並步移動的要點是:蹬地要有力,重心要平衡,腰、腿要協調。

基本步法的練習方法

練習不求有功手攻球的同時要掌握基本步法的移動方法,培養身體的協調性是每個初學者必須經歷的難關。其實步法最為重要,如果無法使身體移動支例題的擊球位置,就無法充分完成合理的技術動作。在訓練的過程中,我建議大家多進行徒手練習,以此來掌握移動時的跑動方法。通常我們練習步法的方式有:跨步接球和三米滑步。前者是練習單跨步的方法,後者是練習並步最有效的方法。

跨步接球

兩人面對面,相隔2米。發球者將乒乓球以中等力量扔向接球者身體兩側,接球者要利用單跨步移動將球接住。注意接球者在接球時不允許靠伸手臂夠球,而是要通過移動,使球進入身體範圍,再有手接球。

三米滑步

相隔3米畫兩條平行線,要求練習者並步移動,分別用兩腳接觸兩條線。在移動時需要注意:避免身體重心過於上下起伏,上身要前傾,腳下蹬地要有爆發力。

學習反手近台攻球技術

在掌握正手攻球技術和基本步法之後,我們可以學習最基礎的反手近台攻球技術。這裡的反手近台攻球技術是指反手撥、反手推擋。個人認為橫板反手撥球比直板反手推擋的難度稍大,這是因為橫板反手撥球的技術動作對身體協調性的要求更高一些。由於直板反手推擋的技術動作相對穩定,因此較容易掌握。

橫板反手撥的握拍

橫板反手撥的握拍與正手攻球時的握拍基本一致,目前有些優秀選手在正反手轉換時,握拍幾乎沒有變化,在反手撥球的時候,他們通過手腕向懷中內收,使球拍南正對來球,擊球時再通過手腕的轉動來調整弧線。大多數愛好者在反手攻球時,握拍拊有一個很小的變化—拇指和食指都會有一個向下按的動作,球拍在手中會有一個小角度的轉動,這樣握拍更為穩定。客觀地說,一旦球拍在手中出現轉動,就會存在不穩定因素,如果拇指和食指過於用力下壓,那麼球拍在手中的轉動會過大,這樣的握拍在反手撥球時的確很舒服,因為我們不用通過手腕內收來調整拍形,球拍面會自然地正對來球。可是我們發現,當從反手轉換為正手擊球時,拍形會過於下壓,兩根手指好像是「捏住」球拍的感覺,因此在進行正手攻球時,我們必須再次調整拍形,這就是所謂的「換握」。

在正反手轉換時調整握拍並不是錯誤的,在換握時應該掌握正確的方法。反手撥球時,拇指和食指只要輕微用力下壓即可,手腕必須要向懷中內收,要通過手腕的調整使球拍面正對來球。當從反手轉換為正的擊球時,可以利用虎口和中指的協調用力來調整拍形。換握需要一定時間來掌握,但我並不推薦這種握拍方式,畢竟當球拍轉換時,手指的用力會導致前臂肌肉緊張,不利於擊球,此外轉換時需要的時間很可能會延誤戰機。

橫板反手撥的動作要點

站位:身體距球台端線約為一尺左右,兩腳置於肩寬,左腳在前,右腳在後,上身前傾,右肩稍下沉,重心放於右腿,身體正對來球。在準備擊球的時候,在大臂要自然放鬆,前臂抬起,自然平放於左腹部前方,此時大臂與身體(腋下部位)之間的間距很小,肘部幾乎指向地面。

擊球前的準備姿勢十分重要,很多愛好者習慣於右腳在前,這樣在擊球時會導致腰部向左側「擰」,右肩和手臂會自然抬高,最終使手臂和身體脫節。還有很多愛好者的手臂與身體之間的間距過大,將大臂架起來打球,那麼他大臂的肌肉肯定會緊張,在擊球時,整個手臂都在晃動,會影響擊球的穩定性。

引拍:大臂保持穩定,腹部內收,前臂以肘部為軸向懷中引拍。橫板反手撥球時,腰部的轉動幅度很小,當腹部內收的時候,腰部會自然產生小幅度地轉動。引拍的要點在於肘部,很多愛好者在引拍時,會將肘部向身體夾緊,這樣大臂就會產生前後運動,導致擊球不穩定。

注意:引拍時,將身體重心放於右腿,右肩保持下沉,前臂還是位於腹部偏左側的位置,身體要始終正對來球。

擊球:當來球落台剛剛跳起時,腹部和前臂同時向外展開。此時要注意:前臂還是以肘部為軸順時針旋轉,並向前上方發力,前臂展開的幅度近似1/4個圓形,不必大幅度向右側完全展開;大臂保持穩定,大臂與身體之間的距離幾乎不變;擊球前,手腕內收,用球拍下面迎球;在來球的上上升後期擊球,觸球時手腕有一個小幅度的外展,對初學者來說,開始練習階段可以先不使用手腕,保持手腕的穩定即可。

很多愛好者在反手撥球時,都是通過大臂的前後運動來擊球的,如果大臂的動作幅度過大,容易錯過擊球點,並且不能利用身體伯力量來擊球,擊球的穩定性也無法保證,一旦長時間擊球,大臂的肌肉會過於緊張,有一種酥麻的感覺。

還原:擊球完畢後,要迅速降低身體重心,保持身體放鬆人,還原至擊球前的準備姿勢。


推薦閱讀:

「感悟」當與「訓練」並舉
拉伸訓練:膝蓋問題全預防
如何規劃你的狗年跑步大計
蹲的30種變化,豐富你的動作庫
形體芭蕾訓練全接觸

TAG:訓練 | 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