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與生活座談會文字版 定弘法師主講 (第一八0集)
06-03
2012/8/18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52-213-0180 尊敬的諸位大德同修,大家請坐。我們繼續來舉行「修行與生活座談會」。首先我們討論現場同修的問題。 問:我是個剛剛開始學佛的人,聽經之後明白要斷惡修善,念佛才得力。目前我的工作是會計,聽老法師講,學佛首先是不漏國稅,我於是向公司提出辭職。由於家人都不學佛,都極力反對我辭職,丈夫也威脅說,如果離職就離婚,親人也反對,我心理壓力很大,向他們講道理講不通。佛友說,再幹下去往生沒把握。請老師指點,我該如何處理工作方面的事情? 答:這個是你遇到了矛盾,學了佛才會遇到這種矛盾,沒學佛沒有這個矛盾。你沒學佛,你也不知道偷漏國稅原來是犯的盜戒。因為又不是我乾的,是公司要我乾的,現在覺得又不行,不能這麼干,這麼乾的話我也是個幫凶,那我是助人偷盜。可是想不幹,家裡人又反對這麼強烈,甚至丈夫要鬧離婚,以這個來威脅,確實是矛盾,兩難。那你是要持戒,還是要保住家庭?這就看你自己的發心。 持戒對不對?當然是對的,學佛首先第一個要持戒,殺盜淫妄酒這是五戒,最基本要做到的,那偷漏國稅是偷盜,我不能犯這個,持戒。持戒的同時,這邊家裡人全都生煩惱,甚至可能搞到家庭破裂,那你就要選擇。我持戒是為自己還是為眾生?我為了自己不犯盜戒,將來能往生,不惜讓家裡人都生煩惱,甚至搞到家庭破碎,讓這些家人都毀謗佛法。戒你是持了,你不幫助它,不幫助公司偷漏國稅了,很好,可是你幫助家裡人毀謗佛法,造謗法的重罪,將來都墮阿鼻地獄,那你也一樣有因果責任。為什麼你有這個因果責任?因為你是為自己,你有「我」這個執著,持戒為了自己。我執不肯放下,持戒也可能幫你造罪業。這個罪業是什麼?讓你墮輪迴,甚至墮三惡道。所以,修善也好、持戒也好、積功累德也好、甚至念佛也好,看你是為誰?我是為自己念的,我找個很清凈的地方,誰都不管了,家裡鬧離婚就離婚,我就得去往生,找個深山老林去閉關靜修去了。有沒有這樣的人?也有。這種人能不能往生?不能往生,何以故?他為自己,不惜讓眾生都跟著他生煩惱,他為了讓自己得個清凈。這個是自私自利,這是增長我執。 所以,慈雲灌頂大師在註《觀無量壽佛經》裡就講到,念佛人有一百種果報,第一種墮阿鼻地獄。這念佛還能墮阿鼻地獄?沒錯,祖師說的沒錯,為自己念的,不惜別人痛苦煩惱,不惜讓眾生陷入業障而不能自拔,他去找個清凈地方念佛,導致眾生不僅沒有得度,反而會謗法,造更重的罪業,那這就是該墮阿鼻地獄。 所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看《無量壽經》講得很清楚,兩個條件,第一、發菩提心,第二、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這兩條具足,你才能往生,缺一條就不行。而兩條之中,第一個最重要,發菩提心比一向專念還重要。如果你不發菩提心,念佛還是為自己,沒有發起那種「但願眾生皆離苦,不求自己得安樂」的心,縱然你念佛念到一心不亂,得禪定了,你跟阿彌陀佛的願也不相應,你能往生哪裡?往生四禪天、四空天。你得禪定,你一心不亂,念佛三昧,你是用念佛的方法修得那個定,但是你的菩提心沒發出來,跟凈土不相應。往生凈土,發菩提心的人才能去,這曇鸞大師註解《往生論》裡面講得好,「二乘種不生」。二乘人就是沒發大乘菩提心,聲聞乘、緣覺乘都沒有真正發起菩提心,不能往生凈土。他們的定力高,都已經超越三界六道,得九次第定了,還是不能生,那你得到四禪八定怎麼可能生?這個不是靠你功夫能生的。你的念佛功夫,就是你的定力,是決定你將來往生之後的品位高下;而決定你能不能往生,能不能跨到這個門檻裡頭,是看你有沒有發菩提心。發了菩提心,再加上一向專念的功夫,你能夠品位增高;但是沒發菩提心,光是一向專念,對不起,往生不了。哪怕是像蕅益大師在《要解》裡講的,念到已經風吹不動、雨打不濕,如銅牆鐵壁一般,這功夫了不得,一心不亂了,最後還是不得生。你就知道,發菩提心多麼重要! 所以我們修行,一定不能夠誤會往生的正因,很多同修就誤會了,我就拚命念佛就能往生,未必。看你是用什麼心,你的心真正是發起來,真誠、清凈、平等、正覺、慈悲,慈悲是度眾生,真誠清凈平等正覺是自己的自受用,慈悲是他受用。這五條缺一不可,我光有真誠清凈平等,沒有慈悲也不是菩提心,你那個清凈也不是真清凈,相似的清凈。像你得到了禪定天相似清凈,在禪定天那是很快樂,禪悅為食、法喜充滿,你覺得念佛真好,你修這定真好,自己在享那種定的快樂。那個定確實是人間沒辦法比,任何的娛樂沒辦法比的,不僅人間沒有,六欲天都沒有,欲界天最上層,他化自在天這種娛樂,都得不到這樣禪定的喜悅,禪定天他們那個樂,他化自在天都想像不出來。如果你身著在其中,那你就不能超越三界,所以超越三界,把定的這種執著也得放下。 我為什麼往生?我是為了普度眾生往生,我為了行普賢行願往生,我不是為了自己求安樂去往生的。極樂世界是安樂世界,那是無有眾苦、但受諸樂,但是我不是圖這個去的。有一點希求自己安樂的心,這就與菩提心不相應。你看黃念祖老居士在註解《大經解》的時候,多次引用古德的說法,三種與菩提心相違法,其中一種就是你求自己安樂,求自己身心得安樂,這種心不是菩提心。這個安樂也包括你禪定的快樂、你念佛的法喜,你求清凈、你持戒的成就感,這些統統都要破除。菩薩不為自己求安樂,連那個小乘阿羅漢所證的涅槃的快樂(那三界沒有能夠相比的,四禪天、四空天都比不上),漏盡比丘的樂,也不能執著,你一執著,菩提心就失掉了。這點我們細細去體會,真正發起大菩提心來,那你願願、念念、行行就跟阿彌陀佛相應,你就肯定往生。 念佛能不能夠念到上品?這個我們不必去攀求,那是遇緣不同,善導大師就講得很清楚,四土三輩九品,全在遇緣不同,就是你品位高下是遇緣。真的,你這時候沒有那麼多污染的緣,包括你度眾生,難免可能會受污染,難免可能會生煩惱,這都是污染,你功夫就比較差,往生這個品位就低。你沒有這些緣,你就一心念佛,在家裡清清凈凈的,站著走,像鍋漏匠,那往生上品。這是他們的緣分不同,都發了菩提心,他們是隨緣。像天台智者大師往生西方,他自己告訴大家,是五品位往生,那是凡聖同居土,大概是中品。如果這樣比較,可能他的品位還未必有鍋漏匠那麼高。人家鍋漏匠往生之後站三天,智者大師還不是站著往生,就功夫來講,可能比不上鍋漏匠,但是大師對佛法的功德之大,遠超過鍋漏匠。這他遇緣不同,他有這個緣分,就得要去承當。智者大師何許人?一肩挑起如來家業,將天台宗創立起來,他的這個功德,跟釋迦牟尼佛都能相比美,所以後人有人說,他是釋迦牟尼佛再來。他遇緣不同。 所以,蕅益大師說得好,他往生西方要什麼品位?我下下品往生足矣,我不求上上品,下下品能往生就行,對品位都不執著。實際上不執著,他的往生才高,他們往生直入常寂光,一到西方極樂世界,就開花見佛。像蕅益大師他遇緣不同,他的緣是什麼?他飽讀經藏,通宗通教,所以他發心註疏,那叫捨己為人,拚命來註解經典。像《阿彌陀經要解》,這是千古絕唱,印光大師讚嘆《彌陀要解》,說古佛再來為《彌陀經》做註解,也超過不了其上。如果蕅益大師想著,我就求清凈,我就念佛好了,就不要註。不要註,你這個心就沒有發起菩提心。因為他有這個緣,第一、他已經通宗通教,第二、他還有這樣的一個能力,就義不容辭,要紹隆佛種,弘法利生,犧牲品位這個都不在乎。他不為自己求安樂,但為眾生皆離苦。所以他的著述等身,基本上各宗的主要經典,他都有註疏,所以身體消耗得很厲害,五十七歲就往生了。但是往生是坐著走的,也是預知時至。能發起這個大菩提心,他決定是往生西方,阿彌陀佛能不來接嗎?這種人真的一念都能往生,甚至不念佛都能往生。你看天台的幽溪大師,他最後怎麼往生?口中念「南無妙法蓮華經」,他念《妙法蓮華經》經題往生的,沒有念佛。他是天台祖師,他就註解,當然他也註解凈土經典,《凈土生無生論》就是他註的。為什麼他不念佛都能往生?他心跟阿彌陀佛是完全相同,發了菩提心,只要願意去就能去。 所以這個我們懂,懂了之後心要安,不要七上八下,真正發起菩提心,能夠利益眾生的事情,我們就好好做;不能利益眾生的時候,我們就一心念佛。像《俞凈意公遇灶神記》裡頭講到的兩句話,「動即萬善相隨,靜則一念不起」,這就是菩提心的狀態。靜則一心念阿彌陀佛,動則利益廣大眾生。其實利益眾生也是念佛,就像阿彌陀佛在因地,心常憶念過去諸佛所修善根。諸佛是怎麼行持的,他也就是憶念這個,落實諸佛的行持,這都是發菩提心的表現。 問:再看下面一個問題。不知您是否了解家庭系統排列,參與者可以看到前生前世的一些畫面,彷彿找到了今生某些事情的因,然後老師就帶領大家念一些密語,說是化解了一些過去的恩怨,當事人的業障就消除了。想請問您,這類事情可信嗎,應如何看待? 答:我不太了解這個家庭系統排列,沒接觸。但是像西方通過催眠的方法了解前生,這是有的,也已經有大量的案例做證據、做證明。像最有名的,美國的魏斯博士,他做催眠都已經二、三十年了,也是有很多這樣的案例,他自己蒐集了兩萬多個案例。至於說我們要不要用這種催眠的方法去消業障?這個不必,佛法裡面有更有效的消業障的方法。催眠是幫助你知道有前世,你光知道,未必能夠真消業障。消業障用什麼方法?用清凈心。業障怎麼來的?心不清凈就有業障,心地清凈哪來的業障!即使是過去有冤親債主,跟他們前生結下恩怨,可是你現在心清凈了,他們找你都找不到,他們更無法跟你對立和報復。都是因為你心裡不清凈了,他才會找到你。 唐朝的悟達國師是很明顯的例子。悟達國師前世在漢朝的時候,是漢景帝的一個大臣,叫袁盎,這是他在《慈悲三昧水懺》裡頭自己寫出來的,這個懺法是他作的。當時他向皇上建議殺死晁錯,晁錯也是漢景帝的一位名臣,也是漢景帝的老師。因為晁錯建議削藩,就是把邊疆藩王的權力收歸到皇上手中,以免藩王勢力太大。這個建議引起了藩王的不滿,所以聯合起來起兵造反。漢景帝當時也慌了,怎麼辦?最後袁盎就進言,說這些都是晁錯出的餿主意,只要把晁錯殺了,就能夠安定藩王。漢景帝沒辦法,只好把晁錯腰斬,這是歷史上真實的故事。 結果袁盎死了之後,他就做了高僧,十世都是做高僧。那晁錯對袁盎是恨之入骨,他的冤魂就一直跟著袁盎,一直到唐朝,袁盎做了悟達國師,皇上賜給他一個沉香寶座。這個時候悟達國師就起了傲慢心,覺得我還真不錯,連皇上都這麼敬重我。修行最怕就是起傲慢,稍微有點增上慢,冤親債主立刻找上來,快得很。所以悟達國師的膝蓋上就長了個人面瘡,這人面瘡有鼻子、有眼、有嘴巴,還要吃東西,還能說話,非常疼痛,把悟達國師折磨得死去活來。最後說出來,這人面瘡是誰?就是晁錯,這一世就是要來討悟達國師的命,把前生的這段緣說出來。幸好悟達國師緣分好,遇到迦諾迦尊者,幫助他化解他跟晁錯之間的怨恨。最後晁錯決定不討債了,但也折磨他折磨得很厲害,幾乎喪了命。後來用慈悲三昧水洗這個人面瘡,這個冤親債主也走了,這個瘡才好。所以悟達國師寫了《慈悲三昧水懺》,現在很多寺院道場都做這個法事。你看悟達國師,做了十世高僧,都沒有一點破綻,冤親債主找不上門來,為什麼?有護法神。你真修行,有護法,護法保護你,所以冤親債主找不上門來,你真的心地清凈,那個冤親債主找你都找不到,更不可能來報復。就是因為悟達國師起了一念傲慢,心不清凈,這才讓冤親債主有可乘之機,所以他業障起來了。 什麼叫業障?傲慢就是業障,貪瞋痴慢疑,這五毒,一個比一個難斷。傲慢確實不容易斷,大修行人沒有貪瞋痴了,功夫已經相當了不起,還可能有傲慢,悟達國師就是一個。實際上,貪瞋痴他也沒有真斷,只是把它淡化了而已,而傲慢一增長的時候,把貪瞋痴都勾出來,慢心一生,一切罪業就跟著生,冤親債主也會找上門來。所以,我們消業障怎麼消?把貪瞋痴慢疑斷掉,就消業障。用什麼方法斷?用念阿彌陀佛的方法斷最好,當我們一起一個不好的念頭,不管是貪、還是瞋、還是痴、還是慢、還是疑,只要念頭一起,立刻把阿彌陀佛提起來,把那個念頭置換下去。這個要用智慧來觀照,這個智慧是什麼?平常要清醒,別起了這些煩惱,自己還不知道,那就是愚痴,那就是增長業障。所以,用念佛來修清凈心,心愈清凈,愈容易觀照出來,我這個念頭對還是不對。粗的煩惱容易覺察,細的煩惱不容易。有些很微細的念頭,似是而非、似善而惡,好像是善的念頭,實際上是惡念。譬如剛才講的,我持戒是好的念頭,實際上它裡頭帶著惡,它惱害眾生,這不就是惡?那個惡比它的善更嚴重。所以,你不加以細密的檢查,就讓它隨隨便便過去,那你的業障怎麼可能消! 修行功夫提升到一定境界的時候,往往那個考驗是愈來愈細微,就要你愈來愈用謹慎細緻的心去觀照。所以,看你修行功夫從哪看?看你的心細不細,粗心大意,你這些念頭根本抓不住。譬如說,假如有人來跟你講,可能說出你一些缺點,你可能點頭接受,但是心裡不以為然。表面上看,確實是挺善,能夠受諫,人家即使提錯了,也不爭辯,但是心裡已經是一種逆反的心理,這種心就是什麼?瞋恚。這要是很細微,可能自己都不覺察,不覺察都是因為自己粗心大意。所以修行,真正要老實做反省、觀照的功夫,常常反省,常常悔過自新,連最細微的念頭都不放過,然後你修行才叫一帆風順。 一個細心的人,做什麼事都很細心,他不會丟三落四,他做得會很周詳,這是什麼?他的智慧是周全,他觀照力是圓滿的,他就很少犯過失。你看我們凈空師父上人,他就是非常細心,我跟他老人家在一起,常常從他的小動作就可以看到。譬如說臨走的時候,他會什麼?在香港,它那個插座的地方,有時候還有個電按鈕,要把那個電按鈕關掉,這樣就不會有可能漏電。一般我們都不注意這個,都把它打開著,然後插電的時候就插,不插電拿出來,也不會關那個電鈕。有一次,我跟著他老人家準備出門的時候,他環視一周,然後把那個電鈕關上,動作很細微,不留意就滑過了。你看,他就能觀照得這麼細,我們就觀照不出來。就可以看到人家的那個觀照力有多強,人家的修行功夫就高,我們自嘆不如。 問:我們再看下面一個問題。弟子有兩個困惑請教,一、弟子生性膽小,做事畏縮,很在意別人的看法,應如何改正? 答:這個是什麼?自己得失心太強,很在意別人的看法,自己做好了,希望別人讚嘆;自己做不好,希望人家不要批評。這面子而已,我們講這面子很薄,實際上是什麼?很在乎得失。這個煩惱要放下,要把心謙卑下來,真的認識到,自己是個業障深重的凡夫,自己真的什麼都不行。像印光大師他給我們做榜樣,他說自己是粥飯僧而已,只會吃粥、只會吃飯的個僧人。實際上他哪是粥飯僧?一代祖師,通宗通教、顯密圓融。人家說他自己是粥飯僧,什麼都不會。他是不是客氣這麼說?不是客氣,他心裡真是這麼想。愈是大德,他心愈謙卑,愈覺得自己比起佛在經教裡講的來看,真的自己一無是處。所以,他是由衷的這麼認為,不是他客氣,故意說那些客套話。那是假惺惺的,虛偽,人家是真誠的。 你把心謙卑下來,那你的心是什麼?就觀照自己的過失,我怎麼改過,我一天到晚還這麼多過失,我要努力改。人家即使把我看低,那好,為什麼?幫我消業障。我因為本來就是低,人家再把我看低,那就是他看得正確;人家讚嘆我,我反而受不起了,就這麼想,永遠保持謙卑。然後接受人家所有的批評意見,虛心改過,看一切人都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謙卑絕不是畏縮,該乾的事情,勇往直前,勇猛精進,有緣能利益眾生的,絕不推辭,直下承當。承當的同時,也不覺得自己是很行,知道這是佛菩薩給我一個修福修慧的機會,我是感恩,這是我學習的機會;不是我有什麼能力、有什麼智慧可以干這些事情,這是佛菩薩憐憫我,看見我實在是福很薄、智慧很低,給我這個機會來修。能利益眾生,這是修福,也修慧,沒這個機會,我絕對不敢去攀緣。為什麼?我自己不行,我哪敢主動攀緣去做?有佛菩薩來給你安排。所以能有這種心態,就所謂亦不貢高,亦不下劣,這是《無量壽經》上講的,不會有傲慢,也不會下劣,下劣是畏縮。所以要調自己的心,要多聽經教。 問:第二個問題是,如何抵抗生活中五欲六塵的誘惑?弟子常常被境界所轉。望法師慈悲開示。 答:如何抵抗誘惑,首先要練自己的戒定慧,持戒很重要,修定很重要。那麼我們用念阿彌陀佛來修定,持戒要把五戒十善做到,這就是戒。再高的,你也做不到,咱們就免談,你能把五戒十善做到,你就是真的學佛弟子。再加上念阿彌陀佛,就決定往生,發願求往生,決定往生。當然,修智慧也很重要,光是靠戒定,你只能伏住自己的煩惱,但是這個力量是有侷限的,如果外面誘惑力太強了,可能自己伏不住,所以要用智慧來轉,轉煩惱。轉煩惱了,煩惱即菩提,那外面的誘惑反而能幫助你增長智慧。 怎麼來修這個慧?聽經聞法,就幫你修智慧。聽經要用誠敬心來聽,不能用怠慢心來聽,用怠慢心,那簡直就是浪費時間,聽也聽不懂。印光大師講,「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你對法怠慢,不可能得到任何利益。所以有人聽經,是跪在地上雙手合十在那裡聽,一動不動兩個小時,這個利益多大!這聽一座經兩個小時,比我們聽兩百個小時利益都要大,他是用真誠恭敬的心來聽。反過來,如果我們聽,在家裡放著播經機,躺在床上,很逍遙很自在的聽,行不行?也不能說不行,總比不聽好,但是得到利益確實有限,為什麼?怠慢。所以,修智慧是從多聞中得來。這個多聞,不是說讓你聽很多很多種經,這不叫多聞。多聞是你要常常聞法,而且最好是一門深入,就聽一部經,反覆的聽,就叫多聞。有戒有定有慧,外面的誘惑自然就轉不了你。當然,如果被轉,立刻要反省,當時反省不了,晚上要有自己反省的時間,這是懺悔,懺悔業障,後不再造。懺悔的功力強了,你這個抵抗力就增加。這個懺悔功力是什麼?就是觀照力。觀照出來之後,就真的改,不縱容、不姑息自己的煩惱,要真干,對於自己的煩惱習氣,絕不手軟,絕不明知故犯,絕不自欺欺人,一切從真實心中做。 問:下面一個問題。表姐今年畢業於中醫藥大學,現於醫院工作,希望能通過佛法幫助病患消除他們的疾苦,但不知道如何能向他們介紹佛教而不被人認為迷信? 答:這就是你自己首先要學,你學懂了,就知道該怎麼向人介紹。所以自己多聽,多聽經非常要緊。 問:另外,若自己念《地藏經》迴向給病人,會把病人的冤親債主招到自己的身邊嗎?因為曾經聽聞一個醫生念《心經》,卻令自己一身陰氣或病氣,惹來許多眾生纏身。是否在念這些經時,先請佛菩薩加持,有什麼儀軌需要注意? 答:沒錯,要先請佛菩薩加持。不過你念經的時候,佛菩薩肯定也加持,即使你忘了請,佛菩薩也會加持。那麼請,一般通常是護法神他們要有這個禮數,佛菩薩不會在乎你這個,你只要真修行,佛菩薩肯定來,護法神也會來。但有的護法神,那是凡夫,可能他會很在乎禮數,就跟人一樣,你請他他才來,不請他他就不來。念《地藏經》迴向給病人,好事情,這是慈悲心,但是不要有疑慮。你懷疑這些病人的冤親債主都來找我,這怎麼辦?你這個疑慮,就會把你那種真誠心給淡化,你夾雜了疑慮,就不夠真誠。不夠真誠,念經功德就很小,甚至可能會有口無心的念,心裡擔心的就是自己會不會惹麻煩。你看你這樣念經,哪能契入境界?這個讓鬼神都笑話。 念經要一心的念、至誠心的念,你看《了凡四訓》裡面,雲谷禪師跟了凡先生講的,說「不會書符,被鬼神笑」,就是畫符也要懂得畫。怎麼畫?一筆下去,到畫符畫圓滿了,一念不生,這個符就靈;要是你夾雜妄念,那就不靈,那鬼神就會笑話你。笑話你,有時候跟你開開玩笑,整一整你,也有可能。畫符和讀經也是一個道理,你不會讀經,也會被鬼神笑,你讀經裡頭夾雜這麼多妄念,還有疑慮,那個冤親債主會不會找我?你看,你這種心被鬼神笑,他真來找你,來跟你開開玩笑。果然你用至誠的心,排除一切疑慮,哪怕真來找我,也去承當,我就是發大慈悲心幫助這個病人。你這點真誠心發出來,所有鬼神、這些冤親債主,沒有不敬佩你的,他哪裡還敢捉弄你?那護法神都來護著,佛菩薩更是加持。就怕你不是用真誠心。 我也是每天修行功德、讀經,都為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也包括全球被殺害的畜生、墮胎的嬰靈、十方無嗣孤魂,這些我也給他迴向。我沒有什麼事,他們也不會來找我麻煩。我真誠給他迴向,如果他還來找我麻煩,那我就是該還他的,我也樂意、心甘情願。這可能就是宿世我欠過他,現在他找我還,我就還,還也不會打消我給他們迴向的心。要有這樣的一種真心,我想你的業障就會很快消除,而且你的迴向才真正有效果,千萬不要害怕。真的冤親債主來折磨你、要你命,要你命往生西方,好事!感恩他,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早點去好過晚點去。你看你死都不怕了,還怕什麼?古語所謂,「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你要不怕死的,鬼神也拿你沒辦法,你就念念求往生,他有什麼辦法?他真的是沒辦法再報復你、捉弄你,你有阿彌陀佛護著你。 問:如何檢驗自己已取得往生的把握、是信願具足的,標準是什麼? 答:深信切願,這個標準是什麼?真相信,你不會有懷疑,真發願,你不會有放不下的。所以往生把握,就是看你有沒有真正的信願,這蕅益大師講的,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注意這個全字,就除了這個以外沒別的,就是這倆字,信願。你真正有信願,你肯定往生西方,這就是有把握。你有沒有真正的信願,你問自己,我還會不會有懷疑?懷疑,不外乎就是一個懷疑阿彌陀佛,一個懷疑自己。多半,現在很多人都懷疑自己,我可能不能往生,我念佛念得很少,我的業障很重,可能阿彌陀佛不會來接我,他懷疑這個。還懷疑什麼?萬一我現在念佛,到時候命終顛倒怎麼辦?這很多懷疑。凡有懷疑,信心就不具足,那真的障礙往生。還有一個是願不足,信是真信了,但是這邊還放不下,身外物放不下,錢財放不下,或者是家裡親情放不下,或者自己身體放不下,或者恩恩怨怨放不下。凡是有一樣放不下的,也是障礙,也是願不具足。所以,真正往生也不懷疑,一條心就求生西方,絕對不會再留戀娑婆世界,至心信願,就這個標準,真正放下的人,你就不會有擔心。 我如果是利益眾生,萬一我往生不了,我念佛不夠好,我就往生不了,有很多同修會有這個問題。像有些同修一直在做傳統文化的推廣,好事。這次我到馬來西亞去,看到蔡老師領導團隊準備籌建漢學院,正在準備招老師,這大好事!有個別老師可能心裡就有這個疑慮,我現在做這個《群書治要》,今年是二0一二了,我現在念佛功夫還不行,我耽誤了自己念佛往生怎麼辦?我是繼續做漢學院推廣傳統文化,還是現在一心念阿彌陀佛,找個清凈地方求往生?都有這個問題。所以,在這次他們做的萬人佛七,請我去在佛七上講講話,鼓勵鼓勵大家,每天一個小時,我就跟大家說,真發起菩提心利益眾生的,阿彌陀佛都會來接你。念佛功夫差點沒問題,品位低點沒關係。就怕什麼?你自己在做傳統文化推廣當中,你起名聞利養、你有自私自利,那是另當別論。果然你不是為自己,你是為眾生的,你犧牲自己的品位,阿彌陀佛能不來接你嗎?你的心多善良,捨己為人,阿彌陀佛不可能不接你,他最需要接的就是這種人,發菩提心的人。 《群書治要》,那是全世界非常需要,教我們如何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能和諧世界,能化解災難,師父老人家稱《群書治要》叫觀世音菩薩,能夠救世。你做這個救世的工作,那不就是佛心嗎,你擔心什麼?擔心就是你信不具足,你有疑慮;你還放不下自己,要追求那點所謂的清凈心,那還是沒放下,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你心的那種感受,心中感受清凈,那個沒放下,願不具足。為什麼叫願不具足?你還有放不下的。這些感受我都不要了,我就一個勁、一個念頭就求生凈土。現在還沒去,我就盡量的自度度他,能夠幫助眾生,一定是義不容辭;沒有這個緣,我一定努力提升自己,就干這個事,沒別的干,這才叫做信願具足。 問:第二個問題。上高中的孩子,應先從紮根教育修起,還是直接聽經、念佛?他們平時課時作業很緊張,如何安排時間最有效率? 答:這也是很多人提出的疑問,把紮根跟聽經、念佛都對立起來,難道紮根的人就不能夠聽經念佛嗎?難道聽經念佛的人就不能夠紮根嗎?紮根是你的行門,日常生活待人處事接物,落實《弟子規》、落實《感應篇》、落實《十善業道》,這種人難道就不能聽經念佛嗎?當然可以,他聽經念佛更好。所以,紮根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處處檢點,看看我有沒有做到《弟子規》、有沒有做到《感應篇》、有沒有做到《十善業》,沒有的,趕緊改正,每天有這樣的反省,這就是紮根。聽經也幫助你紮根,有時候你可能都忽略了,有些行為錯誤了自己都不曉得,聽經才能聽明白,原來《弟子規》「父母呼,應勿緩」是這麼理解的,不聽經,我理解得太淺,我其實沒做到,以為自己做到。父母呼是什麼?父母的範圍很廣,眾生也是父母,眾生呼也是要應勿緩。能夠幫助眾生的時候,我還貪圖自己享樂,或者貪圖自己清凈,這都不叫父母呼、應勿緩。原來《弟子規》是這麼做的,你不聽經,真的理解得太淺。《感應篇》也是如此,《十善業》也是如此。聽經念佛幫助你紮根,念佛得清凈心,你容易觀照,有錯你就能改。當然,紮根也幫助你聽經念佛更上層樓。所以它們倆相輔相成,絕不是對立,千萬別把它倆對立起來。 問:下面一個問題。馬來西亞文化教育中心招收全日制學生嗎?招生條件是什麼? 答:好像現在準備招生,招全日制的。條件,據我初步的了解,好像就是你必須有三個根的基礎,然後有文言文的閱讀、寫作的能力。但是我不能代表馬來西亞文化教育中心來講,你具體情況要向他們去了解。 問:下面一個問題。弟子今年三十多歲,放棄了成家,也放下了政府單位的公職,專職做了七年的傳統文化義務教學,家人也很支持。弟子也發心講經教學、利益眾生,可惜業障深重,自己自學很艱難。是否弟子應該放下講經弘法的念頭,一心念佛求生凈土,倒駕慈航再來做這件事情?若有因緣學習講經,弟子該學習講經,還是專心念佛?弟子目前很清閒,沒有很多外緣干擾。 答:如果有因緣學習講經,你應該學習講經。學習講經不會障礙你念佛往生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不會因為你學習講經就不要你,不可能的。因為你學習講經,是真的發願為眾生,為紹隆佛種、弘法利生,這不正合阿彌陀佛之意嗎?他不會不要你,你發菩提心了。所以,往生凈土是發菩提心,學習講經也是發菩提心,這很重要,不能想自己。你問這個問題,都還是因為想自己,我學習講經會不會耽誤我往生,你看還是有我,有我就是為自己。除非是沒有這個緣分,你就當然一心念佛。 話又說回來,你這個一心念佛也不能離開經教,尤其是《無量壽經》要多聽,一門深入。你學習講經怎麼學?當然得從聽經入手,怎麼個學法?你把經都聽明白了自然就會講,所以我勸你就多聽經。學習講經不是只學個技巧,那個很容易,三個月保證你就能夠上台講得很不錯。技巧上並不難,不等於世間上台講課一樣嗎?訓練訓練就能上台。尤其是復講,更容易了,現在師父上人都有講記,你就照著念,有什麼難的?真正難的,是難在你契入,真想學習講經,現在就要契入境界,你要認真聽經念佛,學劉素雲老師那樣。要有這個願,但是不攀緣,等待阿彌陀佛給你安排。 劉素雲老師她怎麼出來講經的,怎麼出來講這些分享?是師父老人家把她請出來的,這就是阿彌陀佛安排。她跟師父也沒見過面,師父看到她以前的一個光碟,八年前的一個光碟,那時候她患了紅斑狼瘡,念阿彌陀佛。師父就想知道,這個人活著還是死了?就打個電話去問問,託人去找,竟然還活著,而且還不錯,天天聽《無量壽經》聽十個小時。師父就說,你就出來給大家分享分享你的修學心得。這就出來講,法緣殊勝!劉老師有沒有專門去學過講經?她沒有。她能不能講經?當然能講經,她都契入境界了。這是真正想學講經,自己要契入,沒別的,就是放下,把自己渾然放下,一心為佛法、為眾生。現在沒有緣分,先求生凈土;有緣,有緣阿彌陀佛替你安排,你不用操心,你也可以留在世間多住幾年。 問:下面一個問題。請法師開示,具足一向專念,但對菩提心未能理解,卻不知自己是否具有菩提心。請法師開示,什麼是菩提心?而且本人覺得,自己已對極樂求生之願很強,但是,願生極樂為一切眾生之願不強。請法師開示,如何發為一切眾生求生極樂之願,如何讓自己願心發出而且不退、堅固不動? 答:你想對菩提心有深入了解,我就勸你好好的聽我們師父上人講第二十四品,《無量壽經》二十四品,專門有講到「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黃念祖老居士《大經解》對菩提心的論述非常詳細,你就認真的讀,認真的聽。我也在這次六月份的《凈土大經解》學習心得分享會,我報告專題講了五次,就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也是採用黃念老的註解,還有我們師父上人的講記,把它濃縮來講的,你可以參考。真正明白,你這疑慮就沒有了。 問:下面一個問題。對於生活中遇到有人有些言行不符聖賢教育,可直言相勸嗎?還是就自己在其身後糾正之? 答:那主要是看那個人能不能接受你的勸諫,如果他能接受、能改過,你就有義務勸他,「過不規,道兩虧」,那就應該勸。但是他不能接受,他聽了之後一定會逆反,或者他聽了之後只是當耳邊風,他不會改過,那就別勸,省得跟他結怨。怎麼判斷他能不能接受?其實很簡單,你看他是謙虛還是傲慢,如果他很傲慢,你知道他肯定不能接受。那你試探一、二句,跟他講一講,他就馬上起逆反,或者他雖然表面上對你客氣,但是他實際上一直在跟你辯駁,不能接受,你就別勸,所以要懂得察言觀色。 問:第二個問題。有朋友介紹一個健康保健品,堪稱效果很好,且稱其純天然綠色食品,對此可有方法判定? 答:這個你得找有關技術部門去鑑定那個產品,我也沒辦法回答你。 問:下面一個問題。我的女兒和她的男朋友相處已一年了,那時她男朋友企業倒閉,一切經濟由我女兒承擔,她非常慈悲。在相處的過程中,我女兒發現男孩心量很小,脾氣很大,給我女兒帶來很大的痛苦。現在男孩有工作,家庭收入穩定了,我女兒提出分手。男孩死活不幹,每天去單位干擾,夜間不停的去家裡按門鈴找我女兒,使她日夜不得安寧。法師,做為一個學佛的母親我該怎麼辦?心很不清凈,煩惱很大。 答:可以找這個男孩跟他談談,平心靜氣的談一談。婚姻一定是你情我願的,才有可能幸福,還沒結婚就已經有矛盾,以後結了婚就更麻煩。現在離婚率也很高,超過百分之五十,你想想你可能會離婚,還是可能白頭偕老?你希望你有婚姻的幸福,自己心量要大,要能夠孝順,能夠忍耐,有愛心,替人著想,你才可能找到幸福的婚姻。要跟他談這個問題,勸他也改過,最好勸他學佛,通常學佛的人才比較能夠改過。也勸你女兒學佛。 問:下面一個問題。我是在家居士,自己投資建了一個地藏王菩薩道場,帶領在家居士誦經念佛、打佛七,有時也做幽冥界法會。有的居士有病,做完法會病就好了。但因是在家居士主持,是否存在有人講的在家人做不如法的問題?請開示。 答:在家人能不能夠主持一個法會?也是可以的,只要自己有這樣的德行,主要就是有這樣的戒行,鬼神就敬重,你來主法,鬼神能服,服了他就很願意聽教化。這些法會其實都是教育,讓這些鬼神來,譬如說《三時繫念》,這裡頭有中峰國師的開示,有《阿彌陀經》,佛親自開示,有念佛,他也是勸你信願行。那就看誰來勸,如果真有修行的人來勸,鬼神他聽,鬼神知道你有沒有修行,這瞞不到他們的,他們有他心通、有天眼通,看得很清楚,你一起心動念都知道。所以真修行人主法,不管在家、出家,鬼神都能得利。 問:在帶領眾居士念佛誦經中,全都按老法師說的做,一切都不收費,免費吃免費住,法會寫牌位都免費。有人講,不收費是求榮賣法,這種說法對不對? 答:求榮賣法,看你有沒有這個心,這是為了名。你沒有為名的心,你這麼做就如法;裡頭夾雜名聞利養,那就不如法。還是看你自己的心如不如法,不看這個事。這個事本身很如法,但你有這個不好的心就不如法,沒有名聞利養的心就如法。 問:我學佛念佛,一心求西方,學了本事再來度眾生,因為我已經五十五歲了,再晚怕來不及了。有同修說,我還得出來服務大眾,以前做服務大眾的事,現在不做,反而會影響往生。但我自己感覺,只有靜下來才能聽懂老法師講經,老法師講經時也勸大家好好聽經念佛。我是出來服務大眾,還是抓緊時間聽經念佛求往生,成就後再來服務大眾? 答:如果出來服務大眾影響到自己修清凈心,譬如說你聽經念佛能夠得到清凈心,但是你現在沒有這個時間,而且自己確實也在為眾生服務當中生煩惱,心不清凈,那確實你可以把它暫時放下,退下來,靜下來好好聽經念佛,修一段時間,修到你得清凈心最好。如果這些不會對你有什麼障礙,你在服務大眾當中只會愈來愈法喜、愈來愈清凈、愈來愈慈悲,不障礙你念佛,你的心裡總是憶念阿彌陀佛,這樣是修福修慧,那當然是一件美事。所以要看自己。 問:下面一個問題。我是河北省的一個居士,二0一一年十二月才皈依,現在每天早上誦《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大悲咒、《心經》和《凈修捷要》,晚上誦《彌陀經》。請法師指點,這樣誦經持咒是否合理? 答:如果你選擇的是凈土法門,一心求生凈土,那我建議你最好是專修,專修容易得三昧。凈土三經,或者是五經一論,可以任選一部。凈土第一經就是《無量壽經》,你要是真想對凈土的教理,往生的方法、原理能夠很清楚的話,你就好好的讀《無量壽經》,就不必讀《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大悲咒也可以不用念,《心經》也可以不用念,改成《無量壽經》,這是專修。《凈修捷要》可以,這屬於行門。而且《凈修捷要》裡面,很多都是從《無量壽經》裡的選段,經過夏蓮老的整理,這是個非常好的法本,它裡頭有觀、有行,具足天親菩薩所說的五念門,這是好的本子,可以。《彌陀經》當然也可以,念《彌陀經》跟《無量壽經》是同部經,所以這叫一門深入。當然你不願意這樣專修,願意保持原樣,也是可以,只要修到心清凈,統統都能往生。當然相對來講,專一比較容易得清凈。 問:下面一個問題。我的丈夫二00六年往生時,我雖已皈依佛門,但還不懂佛法,當天八點鐘送往醫院,八點三十分就放入冰凍櫃。第三天中午十一點半,我到醫院看望,從冰櫃裡拿出來時,口吐多種顏色的小蓮花。請師父慈悲開示,他是不是到了西方極樂世界? 答:這個很難判斷,因為人已經走了,而且他走之後被這樣的折磨,就很難判斷。這是一種瑞相,但是未必能往生。能不能往生?靠他自己的信願。他如果生前具足信願求生西方,而且臨終都正念分明,就能往生;如果他沒有,就很難講,就估計往生不了。 問:下面一個問題。弟子在網上與人結緣《大經解》播經機,遇到一件事,有同修給一位老菩薩請了一台播經機,結果老菩薩能和老法師對話了。老法師告訴他,要發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老菩薩說捨不下孫子。老法師說,壽命快到了,不發心求生凈土,怕又要輪迴。請問師父,真是老法師嗎,還是其他境界? 答:我覺得這是其他境界,老法師沒有跟他去對話。遇到這種境界,最好的處理方法就是不要放在心上。不要放在心上,這是好境界;如果放在心上,你執著它,歡喜、感動、激動了,這個都屬於著魔的現象,這《楞嚴經》上講得很清楚。《楞嚴經》介紹五十種陰魔,都是在你修行當中可能出現的,魔出現,都是讓你很生歡喜心,你著相。所以經上講,「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見到這樣的境界,你沒有聖心,就是沒有覺得這很殊勝,這很了不起,這是佛菩薩來了,沒有這些念頭,這是善境界、好境界。若作聖解,你把它當作了不得的事情,即墮群邪,那就著魔,入邪途。這點要提醒他。即使見到阿彌陀佛來,見到極樂世界,也還是那樣不急不忙,對阿彌陀佛一定還是那樣的清凈。他來接引,你就跟著他去;他沒接引,你見到了,見如不見,還是保持常態,保持清凈心。像當年廬山凈宗初祖慧遠大師,生前三次見阿彌陀佛,沒跟任何人說過,沒當一回事,不放在心上,這好境界,這是真的。等到臨終的時候又見到,他才告訴大家,我曾經三次見到蓮池海會、阿彌陀佛,今天又見到了。這就是定力。到你往生的時候,你自己就知道,該走的時候,阿彌陀佛會來接你。 問:下面一個問題。這次來香港,家裡兩個老人鬧得很厲害,公公八月十號走的;爺爺一直吵,叫苦連天,今年九十了,不懂佛法。我經常給他迴向,請阿彌陀佛來加被老人發願往生西方。好像老人家不聽話,我該怎麼做? 答:這要自己發願求生西方,同時求阿彌陀佛幫助這些老人家,你對他也不要有情執,但是要有慈悲、智慧的來幫助他。你來香港來學習也是好事情,家裡人出的這些事情,那是屬於業障現前,大概也是有冤親債主不讓你過來。你心要保持安定,來智慧的處理,該回去可以回去;如果留在這裡對你修學會有提升,你也可以留住幾天,自己要智慧判斷。家裡如果真的是出了很大的事,非要你回去,那你就得恆順眾生,不能執著。反正都要求阿彌陀佛安排,幫助你得到圓滿解決,求佛就有辦法。 問:下面一個問題。家庭主婦承擔著所有的家務活,沒有多餘的時間,因此聽經念佛都是邊幹活邊聽經,念佛也是如此,這樣能往生嗎? 答:只要你真信切願,就能往生,沒時間聽經、沒時間念佛,但有真信、真願,也能往生,你懂這個道理就好。實在沒時間,你能邊幹活邊聽經,這也是難得,你這麼做下去,也都很有受益。 問:我念佛有幾年了,平常就在一個居士念佛堂上殿念佛。道場有位領袖,算是我們的老師,我們很尊敬他。可是近來常常聽到,這個人得念佛三昧了,那個人已經去過極樂世界二、三次了,等等,有成就的人時常聽說。而我的這位老師什麼也沒有,他只不過是會做些簡單的開示,或解釋幾句經文而已。我們是否可以繼續跟著他學? 答:判斷一個老師是不是真正好老師,主要是看他是不是有正知正見。你自己通過聽經,尤其是你自己也跟一個老師,跟凈空老法師聽經的話,你就自然有正知正見,你就能判斷別人有沒有正知正見。你聽經聽多幾年,自然就能夠判斷,如果他不是正知正見,就不要跟他學。即使是他自己說他得念佛三昧,或者他已經到過極樂世界二、三次了,那也不足信。可能這是他打妄語,也可能是他增上慢。增上慢,他不是想打妄語,但是他以為自己就證得這個境界了。證得這個境界的人,一定是正知正見,知見不會有偏邪。你想,他到過極樂世界了,那是阿彌陀佛加持他乘願再來,他就是阿惟越致菩薩,怎麼還可能有錯誤的知見!所以,還是要從一個人的知見來判斷他是不是真善知識,雖然他可能什麼神通都沒有,好像也沒什麼了不起的,很平常,只會講講經、講講開示,但是他知見真的正確,這就可以跟他學習。再留意看看他的行持,能不能把經教做到,他真的在努力做,有修有學,這就是難能可貴的善知識。現在找個有修有證的就非常難了,有證是證得念佛三昧叫證,那都是屬於國寶;有修有學,還沒證得,那可以做國師,他教人,教沒有錯,這都可以親近。 問:有人學佛三、四年了,經常夢些好像是預示性的夢。有時一個人念經,可總覺得身邊有好幾個人圍著,這都是怎麼回事? 答:這些如果你執著,它就是著魔;如果你不放在心上,這是好,一種感應,所以看你自己的心。一有執著,是你有貪,還有慢,傲慢,很細微。所以,這些感應最好不要求,你要一求的話,往往都會出現魔道,就是魔的障礙,凡是喜歡神通感應的,一般都會著魔。所以,我勸你們不要搞這些神通感應,有,有也不講求,當它沒有一樣就行了,千萬不要去炫耀,到處跟人說,那就很容易著魔。 問:本人想請教您一件事,我去年做了個夢,有人和我說,我的兒子十四到十五歲那年,心裡邊就空了,學習很一般。我想問您,這個空是什麼意思?我兒子一般都吃素菜,很少吃肉,今年八歲,等等。 答:做了個夢,夢到這些話,我就勸你不要把它放在心上。你還是按部就班的,按照我們老祖宗的教誨,把孩子教好,給他紮根,給他好好的學經典、背經典,這個要緊。別在那裡猜夢裡那個空是什麼意思,夢本來就空,空裡頭還講空,何必!既然是空,放下就空了,你不放下,它哪空得了? 問:下面一個問題。既然世界是人想出來的,那麼從一個最開始的時候,世界未生之前,我們這群生靈是覺還是迷?如果覺,又怎麼會迷的,那就是佛也會退步到六道輪迴嗎?如果迷,那第一個覺悟的人是怎麼覺悟的,有何因緣?還有,這個世界的規則、六道輪迴、因果等等,又怎麼規定的?所有人想像的世界是一樣的嗎?哪本經書寫的這些? 答:這個一定是初學者問的問題,而且應該是個知識分子,比較喜歡思考。這些,我們在平常講經都把它講得很清楚,六道怎麼來的,世界怎麼來的,為什麼會有迷,開悟了之後會不會再迷,這些都講清楚了。我勸你多聽聽經,能夠聽個一年半載,其實你全都能找到答案,否則你的問題是問不完的。 那也不要讓你太失望,簡單的回答一下。這個世界怎麼來的?迷了就有世界,因為迷了就有妄念,它從妄念來的。你看你提出這麼多問題就是妄念,有妄念就有這個世界、就有這個宇宙。什麼時候把妄念放下,不起心不動念就開悟,就不會再迷。開悟的人永遠不迷了,因為他不會再起心動念。六道輪迴、因果,這些全都是在迷位上會有這些規則。因果怎麼來的?因果就是念念相續所形成。迷,第一念是迷,第二念又是迷,念念都是迷,一直在相續不斷,所以因果相續;覺悟了就不會有念頭,不會有念頭,本來無一物,何來有因果?所以,因果是屬於相,由這個心性所生出來的相。 真正開悟之後,這個開悟是成佛,回常寂光。常寂光裡是自性,什麼都沒有,但是它又能現一切相。能現相也是因為有念頭,誰的念頭?眾生有念頭,隨眾生之心,現所知之量。所以,佛能夠普度眾生,應眾生之心來現相,自己沒有心。那麼有人問說,佛有沒有因果?佛有示現出來,他就有因果,這是示現的因果,像釋迦牟尼佛也有馬麥之報,這是因果;但是佛他安住本體,他沒有現相就沒有因果。有現相才有因果,沒有現相,常寂光,本自清凈,哪裡有因果!這是談到性還是相,這要分開來講,因果是屬於相。 問:我的專業是公共關係,我想把「與人為善,誠信待人」等種種理念,包括佛法,應用在這一專業中。您覺得做為公關人如何保持本心,並福利大眾? 答:我勸您好好的學佛,能把佛法學到,用到你的工作待人處事接物當中,你就能夠既保持本性,又能福利大眾,多聽經自然就知道該怎麼做。 問:我有個想法就是,可不可以把佛教中所講的世界架構體現出來?譬如關於科學的,可以把佛教的科學知識,寫成《佛教科學小知識科普大全》,裡面可以寫上水會聽、會看,用質子、電子等科學語言來表達。可不可以寫一本小說,虛構一個人經歷六道,然後遇到種種機緣、發願成佛的故事?等等這些想法。 答:如果能夠普及佛法,當然是可以用這些善巧方便。當然首先自己要把佛法學懂,你才知道該怎麼說,怎麼去表達,不會表達錯誤。譬如說寫成小說,你可以嘗試把《無量壽經》寫成小說,阿彌陀佛他怎麼修成佛的。他原來也是個凡夫,從凡夫到成佛是怎麼修成的,這寫出來也很有意思。 問:下面一個問題,這是網路同修的問題。到底有沒有我?我跟眾生、諸佛的關係,如一杯水和大海,還是如一個水分子與大海?一杯水倒入大海中之後,是無法再取出原來的一杯水的,只能用杯子呈現虛幻的我,沒有杯子就沒有我。一個水分子放入大海中,雖然水分子並無差別,但它確實存在,彷彿無數盞燈放光,本無差別,只有關了一盞燈,才知道燈的存在。 答:我和眾生的關係是什麼?這是一體的關係。這個一體,你說用一杯水跟大海來比,也可以講得通;用一個水分子與大海相比,也能講得通。 你這裡說這兩者的區別,這一杯水是沒有我,到了大海裡再找不出原來的那杯水,可一個水分子它還是那個水分子。實際上這個我,你可以用這一杯水來講,就是沒有我,本來我就不存在,我是四大假合的。現在暫時現出一個假我,當我回歸到大海,原來的我確實找不到,沒有了。因為我就是執著變現出來的,執著沒有,我就沒有了。如果用一個水分子跟大海來類比、來比較,這水分子確實是一直存在,表示這當下我是個水分子,但是我在大海中沒有離開大海,跟大海確實一體的,我是大海的一部分,這個身體就像個水分子。 身體,它也可以說是大海,譬如說細胞對身體,細胞是屬於身體的一部分,水分子屬於大海的一部分,所以它也是大海。把這水分子跟大海其他的水分子來比較,那就是我跟眾生的關係。覺悟之後,你就成佛了,你知道原來我是個大海;你迷了,只知道我是個水分子,區別就在這裡。實際上還是那一回事,還是同一個大海,你迷的時候還是那個大海,但是你得不到大海的受用,你那個心量就很小,只知道有自己一個水分子。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這裡。有講得不妥之處,請大家多多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為何大陸不繼續使用注音符號,而要另外造漢語拼音?
※文字從不老去——2012至2015日誌回顧
※文字之美,情愫之真
※太上感應篇彙編-文字版116
※文字是如何以演算法組織醫院、埃及法老統治,並通過抽象符號統治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