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乾、坤之本字論《周易》的哲學內涵(廖名春)

 一、問題的提出

  《周易》為「五經」(《易》、《書》、《詩》、《禮》、《春秋》)之首,「三玄」(《老》、《庄》、《易》)之一。講中國學術,講中國哲學,講中國思想史,不能不講《周易》。

  帛書《要》篇載孔子說:「《易》,……我觀其德義耳也。……吾求其德而已。」又說:「《易》有天道焉,而不可以日月星辰盡稱也,故為之以陰陽;有地道焉,不可以水火金土木盡稱也,故律之以柔剛;有人道焉,不可以父子君臣夫婦先後盡稱也,故為之以上下;有四時之變焉,不可以萬物盡稱也,故為之以八卦。」[1]認為《易》有「德義」,具體而言,既有「以陰陽」表現的「天道」,又有「以柔剛」表現的「地道」,還有「以上下」表現的「人道」,更有「以八卦」表現的「四時之變」。

  傳世文獻也有相同的記載。《繫辭傳》云:「《易》之為書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並借「子曰」贊為:「《易》其至矣乎!夫《易》,聖人所以崇德而廣業也。」《莊子·天下》篇的「鄒魯之士、搢紳先生」則概括為:「《易》以道陰陽。」《史記·太史公自序》則曰:「《易》以道化。」

  所以,《周易》是講「德義」的,是講「天道」、「人道」的,是講「陰陽」哲學的,是一部講運動變化的「變」經,這是以孔子為代表的近代以前中國學界的普遍認識。

  但是,近百年來中國學界主流的認識卻截然相反。

  陸侃如說:「我們知道《易經》並不是古聖王說教的著作,而是民間迷信的結晶,從起源到寫定,當然需要幾個世紀。這些迷信的作品,與近代之『觀音籖』、『牙牌訣』極相近,既談不到哲理,更談不到文藝。」[2]

  高亨說:「我認為研究《周易》古經,首先應該認識到《周易》古經本是上古的筮書,與近代的牙牌神數性質相類,並不含有什麼深奧的哲理。」[3]

  朱伯崑也說:「就《周易》全書的情況看,大部分內容仍屬於筮辭的堆砌,多數卦的卦爻辭之間缺乏甚至沒有邏輯的聯繫。所以《周易》還不是《詩經》一類的文學作品,也不是哲學著作,而是一部占筮用的迷信典籍。」[4]

  總而言之,他們都認定《周易》的「哲理」是後人「加上」去的,是《易傳》強加給《易經》的,這是「孔子之《易》」而非「文王之《易》」。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否定《周易》有陰陽觀念。

  張立文說:「在《易經》的卦、爻辭中連『陰』、『陽』兩字也找不到,當然無法肯定《易經》有了『陰』、『陽』的兩個基本範疇了」,「《易經》不見」,因此「不能任意」將陰陽觀念「附會到《易經》中來」。 [5]《易經》「陰」字僅一見(《中孚·九二》:「鳴鶴在陰」) [6],連「陽」字都沒有,怎能說《易經》有陰陽觀念?怎能說「《易》以道陰陽」呢?所以,他坐定了「以陰陽」解《易》,是《易傳》的無中生有。

辯之者卻認為:《周易》六十四卦,一共三百八十四爻,都是由陰爻和陽爻組成的。陰爻和陽爻就是陰陽的代表。《易傳》將其闡發為陰陽哲學,應該是合乎邏輯的。

但否定論者卻不信:「《易經》中『』、『』符號,後來都稱其為『陽爻』和『陰爻』,但其原來意義是否代表『陽』與『陰』,在《易經》中找不到根據。」[7]強調「」、「」符號意義的不確定性,堅持要有文字來表現陰陽觀念。

  《周易》是否真的就沒有陰陽觀念?孔子和以《易傳》為代表的早期文獻「以陰陽」解《易》,是否真的是無中生有?其間是否另有曲折?這是論定《周易》一書的性質難以迴避的問題。本文試為之解。

  二、名異而實同

確實,《周易》本經的卦畫中只能抽象出「」、「」符號,並沒有嚴格的「陰陽」範疇。但是,中國古人表示哲學範疇,不重形而重實。因此同詞異義,異詞同義的現象屢見不鮮。

  漢語歷史悠久,有豐富的同義詞是其語言發達的標誌。

早在殷商時期的甲骨文中,同義現象已很突出。如表示看的意思,就有「見」、「觀」、「省」、「相」、「望」、「視」、「監」等詞;表示洗、浴的意思,就有「沃」、「沐」、「盥」、「灑」、「沫」等詞;表示殺傷的意思,就有「蔡」、「殺」、「戕」、「」、「雉」、「歲」等詞;表示年老的意思,就有「老」、「考」、「耋」等詞;表示給予、賞賜的意思,就有「畁」、「賞」、「錫」、「厎」等詞。[8]

  《爾雅》作為現存的最早的漢語詞典,其中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如郭璞所言「辯同實而殊號者也」。如:《釋詁》篇「初、哉、首、基、肇、祖、元、胎、俶、落、權輿,始也」,是說「初、哉、首、基、肇、祖、元、胎、俶、落、權輿」都有「起始」的意思;「天、帝、皇、王、後、辟、公、侯,君也」,是說「天、帝、皇、王、後、辟、公、侯」都有「君」的意思;「如、適、之、嫁、徂、逝、往也」,是說「如、適、之、嫁、徂、逝」 都有「往」的意思;「朝、旦、夙、晨、晙、早也」,是說「朝、旦、夙、晨、晙」都有「早」的意思。《釋天》篇「載,歲也。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載。——歲名」,是說年歲的名稱,代有不同:夏代稱「歲」,商代稱「祀」,周代稱「年」,唐虞時代稱「載」。「春獵為搜、夏獵為苗、秋獵為獮、冬獵為狩」,同樣是狩獵,因春、夏、秋、冬季節不同,而有「搜」、「苗」、「獮」、「狩」不同的稱呼。換言之,「搜」、「苗」、「獮」、「狩」雖然名稱各異,但都是打獵的意思。[9]

  《呂氏春秋》一書,總共5000詞,其中同義詞共有472組。每組包括兩詞的有258組,如邦、國,誦、讀;每組包括三個詞的有46組,如分、別、辨;每組包括四個詞的有24組,如封、疆、境、邊。[10]可見其同義詞之多。

  所謂的陰陽觀念,其本質就是二元對待思想,也就是對待的統一的思想。[11]這一思想,古人除了用「陰陽」來表示之外,還有沒有用其它相近或相似的詞來表示呢?也就是說,「陰陽」還有沒有同義詞?只要我們不是從形式而是從實際出發來思考問題,回答應該是肯定的。

  先秦文獻里表達二元對待思想,「柔剛」與「陰陽」往往無別。

  我們先來看《彖傳》。

  《周易·否·彖傳》說:「『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則是天地不交而萬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無邦也。內陰而外陽,內柔而外剛,內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長,君子道消也。」

  所謂「內陰而外陽」,指否卦下卦為?坤,?坤三爻皆為陰爻,故說「內陰」;上卦為?乾,?乾三爻皆為陽爻,故說「外陽」。所謂「內柔而外剛」,「內柔」也是指否卦下卦?坤;「外剛」也是指否卦上卦?乾。可見,在這裡,「內柔」也就是「內陰」,「外剛」也就是「外陽」。「柔」、「剛」也就是「陰」、「陽」。雖然,「柔」、「剛」與「陰」、「陽」指的是陰爻和陽爻,但言外之意,也代表了「天地」、「上下」、「君子」與「小人」。

  《咸·彖》和《恆·彖》也有「柔」、「剛」說:

  「『咸』,感也。柔上而剛下,二氣感應以相與,止而說,男下女,是以『亨,利貞,取女吉』也。天地感而萬物化生,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觀其所感,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

  「『恆』,久也。剛上而柔下,雷風相與,巽而動,剛柔皆應,『恆』。」

咸卦卦畫為,下卦為?艮,而上卦為?兌。恆卦卦畫為,下卦為?巽,而上卦為?震。依《繫辭下傳》「陽卦多陰,陰卦多陽」之說,咸卦下?艮一陽二陰,當為「陽卦」,故稱「剛下」;上?兌一陰二陽,當為「陰卦」,故稱「柔上」。恆卦下?巽二陽一陰,當為「陰卦」,故稱「柔下」;上?震二陰一陽,當為「陽卦」,故稱「剛上」。在這裡,「柔」、「剛」指的都是陰卦和陽卦。但《恆·彖》「剛柔皆應」說,則是指恆卦的初六與九四、九二與六五、九三與上六陰陽互相應和。「剛柔」也指的是陰爻和陽爻。很明顯,這裡的「柔」、「剛」是完全可用「陰」、「陽」取代的。所以,這裡的「柔」、「剛」也就是「陰」、「陽」。值得注意的是,《咸·彖》的「二氣感應以相與」,將「柔」、「剛」所代表的陰爻和陽爻說成是「二氣」,是以氣化論來解釋「柔」、「剛」。而「柔」、「剛」二氣,實質就是「陰」、「陽」二氣,就是陰氣和陽氣。

  再來看《繫辭傳》:

  「動靜有常,剛柔斷矣。……剛柔相摩,八卦相盪。……剛柔相推,變在其中矣。」

  這裡的「剛柔」,指的是陰爻和陽爻,也可稱之為陰陽。故韓康伯註:「相切摩也,言陰陽之交感也。」[12]是將「剛柔」稱為「陰陽」。

  「乾,陽物也;坤,陰物也。陰陽合德而剛柔有體。」

  孔穎達疏:「以陰陽相合,乃生萬物,或剛或柔,各有其體。」[13] 「剛柔」也是指陰爻和陽爻,它們的「體」是「陰陽合德」之所生。形式上是「剛柔」,實質上就是「陰陽」。

  《說卦傳》也說:「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幽贊於神明而生蓍,參天兩地而倚數,觀變於陰陽而立卦,發揮於剛柔而生爻,和順於道德而理於義,窮理盡性以至於命。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將以順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

  這兩段話表面上說「陰陽」與「柔剛」同中有異,一是「立天之道」,一是「立地之道」;其作用一是「立卦」,一是「生爻」。但緊接著道:「故《易》六畫而成卦;分陰分陽,迭用柔剛,故《易》六位而成章。」「陰陽」與「柔剛」還是名異而實同。

  馬王堆帛書也有一些記載值得注意。

帛書《衷》篇:「《易》之義誶陰與陽,[14]六畫而成章。曲句焉柔,正直焉剛。」[15]這是說《周易》的精神是陰陽,在卦畫形式上,陰爻「曲句」表現「柔」,陽爻「正直」表現「剛」。「柔剛」實際是「陰陽」的代名詞。

  又說:「天地相率,氣味相取,陰陽流刑,剛柔成浧。」[16] 「陰陽」、「柔剛」對文見義。

  帛書《要》篇:「故《易》有天道焉,而不可以日月星辰盡稱也,故為之以陰陽;有地道焉,不可以水火金土木盡稱也,故律之柔剛。」[17]此與《說卦傳》「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說同。一用「陰陽」,一用「柔剛」,與其說是意義上有別,不如說是修辭的需要。

  非儒家的先秦文獻也有類似的記載。

  如馬王堆帛書《姓爭》篇說:「夫天地之道,寒熱燥濕,不能並立;剛柔陰陽,固不兩行。」[18] 「剛柔」與「陰陽」同義。

  帛書《十大經·觀》篇說:「黃帝曰:……無晦無明,未有陰陽。陰陽未定,吾未有以名。今始判為兩,分為陰陽,離為四[時]□□□□□□□□□□□,因以為常。……牝牡相求,會剛與柔。柔剛相成,牝牡若形。下會於地,上會於天。」[19]

  《淮南子·精神》也有相似的描寫:「古未有天地之時,惟像無形,窈窈冥冥,芒芠漠閔,澒濛鴻洞,莫知其門。有二神混生,經天營地,孔乎莫知其所終極,滔乎莫知其所止息,於是乃別為陰陽,離為八極,剛柔相成,萬物乃形,煩氣為蟲,精氣為人。」顯然,「牝牡」、「陰陽」、「柔剛」在這裡都是同義詞。

  《國語·越語下》載范蠡曰:「天道皇皇,日月以為常,明者以為法,微者則是行。陽至而陰,陰至而陽;日困而還,月盈而匡。古之善用兵者,因天地之常,與之俱行。後則用陰,先則用陽;近則用柔,遠則用剛。」「後則用陰,先則用陽」與「近則用柔,遠則用剛」意義相同,「陰」、「陽」與「柔」、「剛」完全是相同的概念。

  由此可見,在表達二元對待思想上,「剛柔」與「陰陽」異名同義,內涵和作用都是基本相同的。

  「健順」也是一對與「陰陽」、「剛柔」名異而實同的概念。

  《泰·彖》云:「『泰,小往大來,吉,亨』,則是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內陽而外陰,內健而外順,內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也。」

泰卦卦畫為,下卦為?乾,而上卦為?坤。「內健」與「內陽」義同,都是指下卦?乾三爻皆為陽爻。「外順」與「外陰」義同,都是指上卦?坤三爻皆為陰爻。在這裡,「健」、「順」也就是「陰」、「陽」。與《否·彖》的「柔」、「剛」與「陰」、「陽」名異而實同是一致的。

  《繫辭下傳》說:「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夫坤,天下之至順也。」帛書《衷》篇則說:「川之至德,柔而反於方;鍵之至德,剛而能讓。」[20]乾、坤是「至健」、「至順」,也可以說是至剛、至柔。這說明,健就是剛,順就是柔。健、順就是剛、柔,就是陰、陽。

  所以,講二元對待思想,我們沒有理由一定要重此輕彼,更沒有理由一定要顧此失彼或是此非彼:只講「陰」、「陽」而不講名異而實同的「柔」、「剛」和「健」、「順」。

 三、「乾」的本字

 

 《乾》卦的卦名「乾」,以前人們都以為是本字。《說文·乙部》:「乾,上出也。從乙,乙,物之達也;倝聲。」如此,「乾」則是形聲字,倝為聲符,乙為形符,義為「上出」。段玉裁註:「此乾之本義也。自有文字之後,乃用為卦名,而孔子釋之曰:『健也。』健之義生於上出。上出為乾,下注則為濕,故乾與濕相對。」徐灝《注箋》:「乾之本義,謂艸木出土乾乾然強健也。」[21]

   但《說文》又訓「乙」字曰:「乙,象春艸木冤曲而出,陰氣尚強,其出乙乙也。」段玉裁註:「乙乙,難出之皃。」[22]因此,章太炎則認為:「此說艸木冤曲而出,無取『天』義。字從倝聲,當讀為倝。倝,日始出光倝倝也。語轉為晧、曍、昦。曍者,晧旰也,旰乃倝字。昦者,元氣昦昦,春為昦天,稱天者多言昦,故以聲轉謂之倝。其言健者,象聲而為訓也。」[23]如此則「乾」為借字,本字為「倝」(gàn),其義為「日始出光倝倝也」,是太陽剛出時光輝閃耀之意。

  清末俞樾(1821-1907)卻提出:「《說卦傳》:『乾,健也;坤,順也。』而《乾》卦古即謂之『健』。《象傳》『天行健』即天行乾也。《乾》卦謂之『健』,故《坤》卦謂之『順』矣。」[24]這是說《乾》卦之「乾」「古即謂之『健』」,根據有三:一是《說卦傳》有「乾,健也」之訓;二是《大象傳》有「天行健」之說,「『天行健』即天行乾」;三是「《坤》卦謂之『順』」,與「順」反對的「乾」自當「謂之『健』」。

  俞樾六、七十多年後,原杭州大學教授劉操南(1917-1998)討論了《大象傳》「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斷句。歷來人們都是將「天行健」連讀,以為「健」是說《乾》卦之德。[25]劉操南卻認為這有違《大象傳》的體例,此句應斷作「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天行」是釋體,「健」是命卦,「君子以自強不息」是設辭。[26]

  1973年底,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了十二萬多字的帛書。這批珍貴的帛書中,有關《周易》方面的共有二萬餘字,既有經,又有傳。在帛書《易經》里,《乾》卦之「乾」 都寫作「鍵」 [27]。帛書《易傳》共六篇,約一萬六千餘字。其言「乾坤」、稱舉《乾》名的有《二三子》[28]、《繫辭》[29]、《衷》三篇[30],「乾」字也毫無例外寫作「鍵」。

  1984年,馬王堆帛書整理小組的韓仲民據帛書「乾」作「鍵」之證,支持了劉說,認為《大象傳》此句的斷句,應該和其它各卦相同,「天行」可以成為一個獨立的、完整的句子,「天行」即天道,指天體的運行,《彖傳》多有此說。[31]張立文也有相同的意見。[32]

《大象傳》六十四條中,六十三條都是先釋卦象,再點出卦名,最後才得出卦義。比如:「地勢,坤」、「雲雷,屯」、「風雷,益」、「洊雷,震」、「兼山,艮」、「隨風,巽」、「麗澤,兌」。惟獨《乾》卦一條不同,這是很難說通的。但「天行」與「地勢」句式相同,釋「行」為運行,明顯與「地勢」不協,因為「勢」只能作名詞解。李鏡池(?-1975)已經看出了這一點。[33]筆者認為,「天行」之行,應釋為陣行,行列、排列。「天行」依《大象傳》體例,是指《乾》卦上下經卦之象,《乾》卦上下卦皆由經卦組成,乾為天,兩經卦乾相重為復卦乾,故重卦乾之象為「天行」、天之陣行。將「天行健」、「地勢坤」連讀,否認「健」為卦名,不合《大象傳》釋象名卦以明卦義之通例。所以,從《大象傳》來看,「健」應該是卦名,應該是《乾》卦之「乾」的本字。

  馬王堆帛書《周易》經、傳中的「鍵」,多數人認為是「乾」字的假借。比如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的《馬王堆帛書〈六十四卦〉釋文》[34]和於豪亮的《帛書〈周易〉》[35]兩文,就是這樣處理的。而鄧球柏則認為「鍵」是本字。他說:「卦名以鍵列於六十四卦之首,蓋以此為六十四卦之門戶(即關鍵)。鍵,引申為門鎖、關鍵、關閉、封鎖、囚禁等義。」[36]其實,馬王堆帛書《周易》的「鍵」,是「剛健」之「健」的假借。馬王堆帛書《周易》經、傳「乾」皆寫作「鍵」,正證明了《大象傳》「乾」作「健」的正確。而「乾」應該是「健」的同音借字。

  四、「坤」的本字

  坤卦的本字是什麼?從《乾鑿度》[37]到《玉篇》,從宋人到清儒都有所探討。從現有的材料看,《坤》卦之「坤」原來並不寫作「坤」。

  在馬王堆帛書《易經》里,《坤》卦之「坤」寫作「川」。 [38]帛書易傳其言「乾坤」、稱舉《坤》名的有《二三子》、[39]《繫辭》、[40]《衷》、[41]《繆和》四篇[42],「坤」字也毫無例外寫作「川」。

熹平石經《周易》殘石據屈萬里統計現存4400餘字,[43]但從屈氏書所錄殘字影片看,似不包括上海博物館藏熹平石經《周易》殘石之二。這一殘石1925年出土於河南偃師縣東漢太學故址,正面內容為《周易》下經《巽》至《未濟》8個卦的卦爻辭以及《乾》至《師》卦《彖傳》的一部分,共15行,存256字;背面內容為《繫辭下》的一部分,共15行,存251字。[44]如此說來,熹平石經《周易》殘石現當有近5000字存世。在這些殘字中,「坤」字都寫作「」。

宋人洪适《隸釋》薈萃漢魏碑碣189種,乾坤之「坤」字無一作「坤」,都寫作「」、「川」、「巛」。如卷一《孟郁修堯廟碑》:「乾川見征。」[45]又《成陽靈台碑》:「乾川之象。」[46]又《孔廟置守廟百石孔和碑》:「孔子大聖,則象乾。」[47]又《韓勑修孔廟後碑》:「孔聖素王,受象乾巛。」[48]又《魯相史晨祠孔廟奏銘》:「孔子乾巛所挺,西狩獲麟。」[49]卷二《西嶽華山廟碑》:「乾巛定位,山澤通氣,雲行雨施,既成萬物,易之義也。」[50]又《樊毅修華岳碑》:「靈既定□□,兆民乃列祀典。」[51]卷三《張公神碑》:「乾剛川靈,何天之休」,「乾川傳億萬兮」。 [52]又《三公山碑》:「□□分氣,建立乾川。乾為物父,川為物母。」[53]卷四《司隸校尉楊孟文石門頌》:「惟巛靈定位,川澤股躬」,「上順斗極,下荅皇」。 [54]又《李翕析里橋郙閣頌》:「川兌之間,高山崔嵬。」[55]又《桂陽太守周憬功勛銘》:「乾剖兮建兩儀。」[56]卷五《巴郡太守張納碑》:「□□乾川,其潤如雨。」[57]卷八《衛尉衡方碑》:「恩降乾太,威肅剝川。」[58]卷九《故民吳仲山碑》:「乾蓋載,八十有長。」[59]卷十五《蜀郡屬國辛通達李仲曾造橋碑》:「□□我邦,乾川垂極。」[60]卷十七《益州太守無名碑》:「失明哲兮入川戶。」[61]卷十九《魏受禪表》:「若夫復載簡易,剛柔允宜,乾之德。」[62]《魏修孔子廟碑》:「崇配乾。」[36]據上述不完全統計,其中「川」為最多,11見;「」次之,7見;「巛」最少,僅4見。

  傳世文獻里也留下了若干痕迹。如《大戴禮記·保傅》:「易之乾巛。」[64]《賈子新書·胎教》「巛」作「坤」。 [65]《左傳·昭公二十九年》:「其坤曰。」《釋文》「坤」作「巛」,云:「本又作坤。」[66]《後漢書·輿服志下》:「『黃帝堯舜垂衣服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巛》。』乾巛有文,故上衣玄,下裳黃。」[67]按,此即引《繫辭下傳》之文。《乾》《巛》,《繫辭下傳》作《乾》《坤》。

「坤」與「川」、「」、「巛」的關係,前賢有不同的認識。洪适認為:「隸書未嘗有坤字,此乃乾坤爾。」[68]這是以「川」為《乾》《坤》之「坤」的本字。《集古錄》下《司隸楊君碑》:「巛靈定位。」歐陽修云:「以巛為坤……漢人皆爾。」[69]《玉篇·巛部》:「巛,注瀆曰川也,古為坤字。」[70]李富孫《易經異文釋》云:「《乾鑿度》以八卦之畫為古文,天地風山水火雷澤字是。古坤作?,此即轉橫畫為巛耳。」[71]

王引之的說法卻正好相反,他說:「乾坤字正當作坤,其作巛者,乃是借用川字……淺學不知,乃謂其象坤卦之畫,且謂當六段書之。夫坤之外,尚有七卦,卦皆有畫,豈嘗象之以為震巽離坎等字乎,甚矣其鑿也。」[72]朱百度[73]、阮元說同[74]。他們皆以「坤」為正字,「巛」為假借字,「巛」與「」形近且古音相同,故得假借。

王氏說乾坤八卦不可能唯獨坤象卦畫之形,似乎很有道理。但以「坤」為本字說,卻與帛書、漢碑等不合。我們可以說帛書《易經》寫了別字,將「坤」寫作了「川」;帛書《易傳》四篇也寫了別字,將「坤」也誤作了「川」。但以洪适的說法,是「隸書未嘗有坤字」;按歐陽修說,是「以巛為坤……漢人皆爾」。我們不能說所有的隸書里,都是寫「坤」的別字,所有的「漢人」「以巛為坤」,都寫錯了。特別是熹平石經,是我國經籍最早之刻本,由漢帝詔著名學者「蔡邕等正其文字」。石經始立之時,天下來觀視摹寫者,至「車乘日千餘兩,填街充巷」。「自從五經一定,爭者用息」。若依王引之說,熹平石經《周易》不寫本字「坤」,反而寫假借字「」,「蔡邕等正其文字」何從談起?又何能「五經一定,爭者用息」?因為《周易》之「乾坤」,畢竟不是經學上的小問題。由此可知,王引之等的「坤」為本字說是不能成立的。馬王堆帛書、熹平石經和其它漢碑等皆將《周易》之「坤」寫作「川」等,決非偶然,當較今本更近古。

漢人的諸種寫法中,「」是「川」的轉寫,當無異議。但「川」和「巛」關係如何呢?還值得深究。

  《說文·頁部》:「順,理也,從頁從巛。」[75]《廣雅·釋詁》:「巛,順也。」[76]可知在許慎、張揖等文字學家看來,「順」字所從之「川」,實即「巛」。由此可推知,帛書和漢碑中的「川」,作為卦名,實質都是「巛」的別寫。

徐鍇《系傳》將《說文》的「巛」改為「川」 [77],實際是有問題的。在帛書《周易》經傳中,乾川之「川」與「利涉大川」之「川」在字形上很難說有什麼區別,這是抄手水平低劣所致。但在熹平石經《周易》里,《坤》卦名「」、《繫辭傳》和《說卦傳》里的「」字和《益》卦卦辭「利涉大川」之「川」字截然有別[78]。《成陽靈台碑》的「乾川之象」的「川」字和「穎川」的「川」字[79],《張公神碑》:「乾剛川靈,何天之休」,「乾川傳億萬兮」的「川」字和「激川」的「川」字[80],《衛尉衡方碑》的「恩降乾太,威肅剝川」的「川」字和「穎川」的「川」字,[81]其區別也是明顯的。這就是說,在蔡邕等漢代主流學者眼中,乾巛之「巛」和山川之「川」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字。象《焦氏易林》那樣,以「巛」為大川,為水,為江河淮濟,既顛倒了正文和別寫的關係,也違反了易學的邏輯。八卦中既然以?坎為水,又怎能以?為水呢?可見「川」並非?之正名,當是「巛」之別寫。我們只能以「乾川」為「乾巛」,而不能將「乾巛」改為「乾川」。

徐灝云:「馬部:『馴,馬順也。從馬川聲。』引申為凡鳥獸馴服之稱。順與馴聲近義同,人之恭謹、遜順曰順,故從頁。頁者,稽首字也,恭順之意也。川當為聲。」[82]《詩·大雅·皇矣》:「王此大邦,克順克比。」《禮記·樂記》、《史記·樂書》都將「克順克比」引作「克順克俾」。而《中山王鼎》就有「克克卑」之句。[83]《禮記·緇衣》引《詩·大雅·抑》「四國順之」,郭店楚簡《緇衣》篇作「四方之」 [84],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中,《緇衣》篇此句作「四或川之」。 [85]戰國行氣銘:「巡則生,逆則死。」「巡」實即「順」字,故釋者讀「巡」為「順」。 [86]所以,不論順也好,馴也好,也好,巡也好,它們都是同源辭,其共同的語源是「川(巛)」,而頁、馬、心、辵這些義符僅表示它們各自的區別性而已。因此,我們可以說,「川」(實質是巛)是最基本的「順」,坤卦本為巛卦,「巛」就是順。

  《說文·土部》:「坤,地也,《易》之卦也。從土,從申。土位在申。」段玉裁《注》認為「坤」「從土,從申」是「會意」;「土位在申」是「說從申之意也。《說卦傳》:『坤也者,地也』,『萬物皆致養焉,故曰致役乎坤』。坤正在申位」。惠棟《義證》:「『土位在申』者,《易·坤卦》『西南得朋』王註:『西南致養之地,與坤同道者也。』《易乾鑿度》:『陰始於巳,形於未。據正立位,故坤位在西南,陰之正也。』」王筠《句讀》認為《說文》「從土,從申。土位在申」說是「主卦而也,若主地而言,則當雲『從土,申聲』矣」。他不同意《說文》的解釋,其《釋例》說:「案雲從土申聲可矣。許君曲為之解,段氏又極力助成之,非也。」[87]按王筠《釋例》說不可從,「申」古韻為真部,「坤」為文部,兩字主要韻母母音不同,因此「申」不可能表「坤」字的讀音,「坤」字不能解為「從土,申聲」。段玉裁、惠棟以《說卦傳》、《易乾鑿度》說來解許慎的「土位在申」說,不但符合許慎本意,也是迄今為止關於「坤」字造字本義的最優解。[88]

俞樾指出:「『巛』即『川』字,非坤字也。疑『巛』當讀為『順』。……此作『巛』者,乃『順』之叚字。『順』從『川』聲,古文以聲為主,故『順』或作『川』。」 [89]郭沫若也說:「《漢熹平石經》殘石作,漢碑凡乾坤字亦均作,並未見有坤字。可見坤字是後起的,才是坤的本來面目。」[90]這些意見都足以鑿破混沌。

五、二二相耦,相反為義

  孔穎達揭示《周易》六十四卦的結構是「二二相耦,非覆即變」。 [91]

  所謂「二二相耦」,就是說《周易》六十四卦是二個卦二個卦為一對,依此當分為乾坤、屯蒙、需訟、師比、小畜履、泰否、同人大有、謙豫、隨蠱、臨觀、噬嗑賁、剝復、無妄大畜、頤大過、習坎離、咸恆、遯大壯、晉明夷、家人睽、蹇解、損益、忽姤、萃升、困井、革鼎、震艮、漸歸妹、豐旅、巽兌、渙節、中孚小過、既濟未濟三十二對。

所謂「覆」就是「表裡視之,遂成兩卦」,一個卦體上下顛覆而成兩卦,如屯,倒過來就是蒙,說是兩卦,其實只有一個卦體。

所謂「變」就是兩卦卦畫陰陽相反,如乾與坤,習坎與離。它們「反覆唯成一卦」,只好「變以對之」,以相應卦位上相反的陰、陽爻來分別。

《周易》三十二對卦中,屬於卦畫上下顛倒而成的覆卦有二十八對,它們是屯蒙、需訟、師比、小畜履、泰否、同人大有、謙豫、隨蠱、臨觀、噬嗑賁、剝復、無妄大畜、咸恆、遯大壯、晉明夷、家人睽、蹇解、損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艮、漸歸妹、豐旅、巽兌、渙節、既濟未濟。

屬於卦畫陰陽相反的變卦有四對,它們是乾坤、頤大過、習坎離、中孚小過。

  孔穎達所謂「變」韓康伯稱之為「錯」,所謂「覆」韓康伯稱之為「綜」。 [92]但不論變卦,還是覆卦,它們的卦體都是相反的。只不過一是兩卦卦體陰陽相反,一是兩卦卦體方向相反而已。

  《周易》卦畫結構的這種反對性質,表現在卦義上就是「二二相耦,相反為義」。《雜卦傳》就是以反對卦為據系統探討《周易》六十四卦「二二相耦,相反為義」之作。[93]現在看來,這是揭示《周易》六十四卦本義最有效的方法,是一條最為重要的易例。

屯蒙卦體相反,其卦義也相反:屯為草木初生,而蒙為蒙蔽。

需訟卦體相反,其卦義也相反:需為退縮不進,而訟為爭訟。

師比卦體相反,其卦義也相反:師為打仗、戰爭,比為親比團結。

小畜履卦體相反,其卦義也相反:小畜義為蓄止,而履義為行。

泰否卦體相反,其卦義也相反:泰為通泰,否為否閉。

同人大有卦體相反,其卦義也相反:同人是講親疏遠近,大有則是不分彼此。

謙豫卦體相反,其卦義也相反:謙為謙虛,豫為自大。

隨蠱卦體相反,其卦義也相反:隨為隨從而無事,蠱為蠱亂而生事。

臨觀卦體相反,其卦義也相反:臨為監臨,居高臨下;觀為觀摩學習。

噬嗑賁卦體相反,其卦義也相反:噬嗑為嚼食食物,象徵施用刑法;賁為文飾。一文一武,一軟一硬。

剝復卦體相反,其卦義也相反:剝為剝落,復為回復。

無妄大畜卦體相反,其卦義也相反:無妄是無所希望,為之絕望;大畜是大為畜聚,五穀豐登,是得天時。

頤大過卦畫陰陽相對,其卦義也相反:頤是頤養天年,生活得很好;大過是死亡,永別人世。

習坎離卦畫陰陽相對,其卦義也相反:「水曰潤下,火曰炎上。」火向上升騰,水往低處流。所以上下相反。

咸恆卦體相反,其卦義也相反:咸為速,恆為久。咸是談戀愛時間短,恆為成家立業過日子時間長。

遯大壯卦體相反,其卦義也相反:遯者隱避退遯,大壯者浸強健盛。

晉明夷卦體相反,其卦義也相反:晉為晉陞,明夷為隕落。

家人睽卦體相反,其卦義也相反:睽為同中生異,由內而外,猶如姐妹,生為同根,而歸屬不同;家人為異中生同,由外而內,猶如夫妻,本為異姓,而成一家。

蹇解卦體相反,其卦義也相反:蹇為行走艱難,解為舒難解困。

損益卦體相反,其卦義也相反:損為減損,益為增益。

夬姤卦體相反,其卦義也相反:夬為缺失,陽盛陰消;姤為有遇,陰長陽消。

萃升卦體相反,其卦義也相反:萃為薈萃內聚,升為上升不返。

困井卦體相反,其卦義也相反:困是窮困不通,井是活水不絕。

革鼎卦體相反,其卦義也相反:革為革命,而鼎象徵政權穩固。

震艮卦體相反,其卦義也相反:震為震動不止,艮為限止不動。

漸歸妹卦體相反,其卦義也相反:漸是循禮漸進而「吉」;歸妹則有弊而「凶」。

豐旅卦體相反,其卦義也相反:豐是家大業大,官大勢大,故舊之人多來親近攀附;旅是在外作客,則少有親人。

巽兌卦體相反,其卦義也相反:巽為隱入,而兌為顯現。

渙節卦體相反,其卦義也相反:渙為渙散,節為節制。

中孚小過卦畫陰陽相對,其卦義也相反:中孚為有心於信,小過為無心有過。

既濟未濟卦體相反,其卦義也相反:既濟為已經成功,未濟為尚未成功。[94]

乾坤這一對與上述三十一對一樣,卦畫陰陽相對,其卦義也應相反。如果依《說文》,《乾》卦之「乾」為艸木「上出」,則與「土位在申」之「坤」構不成反對。依章太炎說,「乾」為「日始出光倝倝也」,與「土位在申」之「坤」的反對關係也不明顯。如果以「順(巛)」為「坤」之本字,「乾」與「坤」的反對義更無從談起。而以「健」為《乾》卦之「乾」的本字,以「順(巛)」為《坤》卦之「坤」的本字,健、順意義相反,與兩卦卦畫陰陽相對相配,是十分自然的。

  由此可知,《周易》六十四卦不但卦形是以「反對」的形式出現的,其卦義也是以「反對」的形式呈現的。「反對」是《周易》的基本特點。

六、健、順的意蘊

 

 明白了《周易》乾、坤之本字就是健、順,那麼對其意義我們就可作一簡要的分析。

  《周易》乾卦六爻都是陽爻,卦名稱之為「健」。可知陽爻所代表的就是健,乾卦的題中之義就是論述剛健的問題。[95]

  坤卦六爻都是陰爻,卦名稱之為「順」。可知陰爻所代表的就是順,坤卦的題中之義就是論述柔順的問題。

  《周易》六十四卦都是由陽爻和陰爻構成的,八卦也是如此,可知健、順是構成《周易》六十四卦的基本因子,它們相反相成,對待而又統一。

  從這一意義上說,健、順內涵了二元對待的思想,是《周易》本經本身就具有的一對概念。

  《彖傳》的「乾元」、「坤元」說正證明了這一點。

  《乾·彖》云:「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咸寧。」

  《坤·彖》云:「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坤厚載物,德合無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馬』地類,行地無疆,柔順『利貞』。」

  這裡的「乾元」,指的是陽爻;「坤元」,指的是陰爻。八卦和六十四卦都是由陽爻和陰爻構成的,陽爻和陰爻是八卦和六十四卦結構的基本因子,所以稱之為「元」。從「萬物資始」、「萬物資生」說來看,「乾元」、「坤元」又是宇宙萬物生成的根本。「乾元」「資始」,在宇宙萬物生成中的地位相當於父親;「坤元」「資生」,在宇宙萬物生成中的地位相當於母親。「乾」就是「健」,「坤」就是「順」。所以,「乾元」、「坤元」也就是「健元」、「順元」。《彖傳》在這裡實際是強調宇宙萬物生成的本源就是健、順二元。

  《繫辭傳》也有一些論述值得注意:

   「乾、坤,其易之縕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毀,則無以見易。易不可見,則乾、坤或幾乎息矣。」

  這裡的「易」,論者以為《周易》之書,而「乾、坤」則指《乾》、《坤》二卦。[96]其實誤矣。「乾、坤」就是「健、順」,指的是陰爻和陽爻,「易」就是指六十四卦卦畫。有了表示「健、順」的陰爻和陽爻,才有六十四卦。沒有表示「健、順」的陰爻和陽爻,就不會有六十四卦。《周易》六十四卦,歸根結底就是乾、坤,也就是健、順。

  「成象之謂乾,效法之謂坤。」

  健、順雖然是二元對待的,但健是「成象」的,主事的;順是「效法」的,隨從的。作用還是有所不同。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

  這是說,健、順雖為對待的二元,但地位卻有尊卑、貴賤的不同。健為尊貴,順為卑賤。健代表男性的特點,順代表女性的特點。健有創始之用,順有生成之功。這裡的乾(健)、坤(順),已從陰爻、陽爻抽象為表示二元對待思想的範疇了。

  《彖傳》、《繫辭傳》對乾(健)、坤(順)的這些論述,雖然不免有提煉、加工的成份,但基本上符合《周易》本經的實際。

  表示二元對待思想的範疇,流行且為我們熟悉的有陰陽、剛柔,但真正在《周易》本經里能找到根據的,則只有乾、坤,也就是健、順。

  因此,《周易》本經里儘管沒有陰陽二字,但卻有二元對待的思想,其概念就是健、順。健、順就是陰、陽,健、順就是剛、柔。

  《周易》是二元對待的哲學,是對子哲學,是陰陽哲學,是剛柔哲學。從它本身的概念而言,《周易》則是健、順的哲學。孔子和以《易傳》為代表的早期文獻以「陰陽」解《易》,形式上雖有一定的出入,但就實質而言,是抓住了《周易》二元對待思想的本質,並非是無中生有。

  明了這一點,否認《周易》本經有哲學的論調就可以休矣。 來源:原載《儒教文化研究》國際版第9輯 作者:廖名春


推薦閱讀:

哲學小徑第一站:哲學的起源
當前民族理論研究領域若干問題的哲學分析之一:開展當代中國民族問題研究的前提基礎
《解讀約伯記》【轉】
氣質女人十大穿衣哲學,這個必須看!
「上帝之死」與存在哲學之「焦慮」觀

TAG:哲學 | 周易 | 內涵 | 本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