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見,咫尺長門閉阿嬌,人生失意無南北。王安石《明妃曲》其二

君不見,咫尺長門閉阿嬌,人生失意無南北。

[譯文] 你難道沒有看到,近在咫尺的長門宮裡的阿嬌也被打入冷宮關了起來?人生的失意是不分你在南在北的。

[出典] 北宋 王安石 《明妃曲》其二

註:

1、《明妃曲》 王安石

明妃初出漢宮時,淚濕春風鬢腳垂。低徊顧影無顏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歸來卻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幾曾有。意態由來畫不成,當時枉殺毛延壽。 一去心知更不歸,可憐著盡漢宮衣。寄聲欲問塞南事,只有年年鴻雁飛。 家人萬里傳消息:好在氈城莫相憶;君不見,咫尺長門閉阿嬌,人生失意無南北。

2、注釋:

本篇作於嘉裙四年(1059),是王安石的名作。

明妃曲:占樂府舊題,是歌詠王昭君出塞之事的。明妃,即王昭君,名嬙,字昭君,漢元帝時宮女。競寧元年(前33),漢朝與匈奴和親,元帝以王嬙嫁匈奴王。晉人避晉文帝司馬昭的諱,改稱為明君或明妃。

春風:指王昭君姣好的面容,用杜甫《詠懷古迹》組詩中詠王昭君一首的"畫圖省識春風面"語意。

低徊顧影:低頭徘徊,顧影自憐,不忍遠去的樣子。無顏色:指因傷心而失去動人的面色。

不自持:不能自我控制,失態。

丹青手:指畫工。丹青是古代繪畫的兩種主要顏色,兩字並用泛指繪畫。

意態:風采神態。由來:本來。

枉殺:冤枉地殺掉。毛延壽:當時宮中著名畫師。據《西京雜記》卷上說,王昭君被召入宮後,因不肯賄賂畫工,被畫得很醜,因而未能得到漢元帝召幸。此次遣派和親,元帝見到王昭君如此美貌,怒殺畫工,當時被殺者中有一位叫毛延壽。

寄聲:委託傳遞聲音。塞南:邊塞以南,指漢王朝統治的區域。

氈城:匈奴單于所居之地。匈奴以氈帳為居所,故云。

君不見:樂府詩常用語,意為"您難道不知道"。

咫尺:極近的距離。

長門:長門宮,漢宮名。

閉:幽禁,秘密囚禁。

阿嬌:漢武帝的皇后,姓陳,小名阿嬌。在她得寵時,漢武帝願以金屋藏之,及其失寵,又把她幽閉在長門宮,雖近在咫尺,也不相見。

3、譯文1:

當初王昭君要離開漢宮出嫁匈奴的時候,眼淚流濕了美麗的臉龐,鬢角下垂。王昭君徘徊留戀,顧影自憐且面容慘淡,還能夠使君王不能自持禁不住動心。君王回宮後責怪畫畫的人,這麼漂亮的人一生能看到幾個。其實像王昭君這樣的絕代佳人其美妙意態是畫不出的,當年君王白白錯殺了畫師毛延壽。王昭君離開漢朝領土後就知道自己不能回來了,可憐她始終穿著漢朝宮女的服飾。王昭君寫信詢問漢朝的事,可惜都無迴音,每年只有大雁南來北往地飛。親人從遙遠的家裡給她傳來消息:你要在匈奴城市裡好好生活,不要惦記故鄉;你沒看到嗎?當年受盡寵幸的陳皇后現在就被幽閉在離君王一點點遠的冷宮長門宮裡,人生要是遇到了失意的時候,是不分地點的。

譯文2:

明妃當時初起程出行離別漢宮時,淚濕桃花春風面鬢腳微微亦低垂。

低頭回看身影間周圍無有此顏色,尚幸得到我君王當下之怒不可持。

離別歸來卻責怪怪罪丹青畫圖手,美貌如此在眼中平生實未曾見有。

天仙意態由自生畫筆難以描摹成,當時冤枉曲殺死曲殺畫工毛延壽。

恨別從此一離去心知更不能回歸,可憐還不能穿盡漢朝皇城之宮衣。

萬里寄語欲相問塞南遙遠家鄉事,只有年年日日里眼望鴻雁往南飛。

家人雖然在萬里傳來親人之消息,好好安心在氈城不要常將家相憶。

您還不曾見近在咫尺長門裡幽幽阿嬌被鎖閉,人生如果要失意無分天南和地北。

4、王安石生平見 何物最關情?黃鸝三兩聲。和 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後庭》遺曲。

5、在讀此作品之前,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明妃是何許人也?明妃,即王昭君,姊歸人。晉朝為避司馬昭之諱,而改昭君為明君,後人稱明妃。漢元帝時入選後宮,數歲不得見帝王之面。元帝竟寧元年(公元前33年),匈奴呼韓邪單于入漢求和親,昭君丰容靚飾,自請嫁於匈奴。元帝目睹昭君容貌後大悔,但又不能留之,所以只好放行。昭君嫁入匈奴後,被封為寧胡閾氏。在歷代文人繁多的題詠里,王昭君大抵是一位深可哀矜的悲劇人物,漢元帝是一個事先受蒙蔽、事後情意綿綿的多情皇帝,而毛延壽則是釀成悲劇的罪魁禍首。元朝的馬致遠的《破幽夢孤鴻漢宮秋》雜劇,就集中地表達了這一觀點。從這些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可以看出,中國古代女性的存在僅僅是為了賞心悅目,她們的光彩照人卻並不照亮什麼,她們存在於世俗生活之中,不論生死,永遠是世俗生活的一部分。下面讓我們來看看王安石是怎樣描寫王昭君的?王安石描寫王昭君的作品共有二首,是在他任提點江東刑獄時所作的(宋仁宗嘉佑四年,即公元1059年),現在我們拿出其中一首作品來讀一讀,分析對比一下。這首作品獨出機杼,於傳統見解中翻出新意來,所以該作品在當時很有影響。據載,歐陽修、司馬光、劉敞等人都有和作。王安石這首作品大體上可分為三個部分。從開頭至「當時枉殺毛延壽」為第一部分,用正鋒、側鋒的筆法描繪了王昭君的美貌。前四句著眼於昭君本身,後四句著眼於漢元帝。前人寫昭君之美貌,往往在她的面容、體態上窮盡筆墨,而王安石此作品的筆鋒雖有正、側之別,但都沒有直接描繪昭君的面容和體態,而是著重寫昭君的風度、情態之美以及這種美的感染力,並從中宣洩她內心悲苦之情。前一種寫法,似乎只能使王昭君在讀者眼裡成為一個畫中人而已;後一種寫法,王昭君就是一位呼吸可聞、音容畢現的活美人了。接下來從「一去心知更不歸」到「好在氈城莫相憶」這六句為第二部分,這部分寫昭君出塞後思念故國之情。前人於此,留下的名篇和佳句都很多,不過,多數作品是以寫昭君的哀情、怨情和渲染悲劇氣氛為重點,而王安石此作品除了描寫昭君可悲的身世之外,還揭示出了她那對故國、親人深篤的摯愛之情與推已及人的善良心腸。於是,王昭君的形象就不僅僅是可悲的,而且是可敬的了。第三部分則為最後兩句,這兩句是作者感情的直接抒發。這兩句寫得精警、含蓄。陳阿嬌的失意與王昭君的失意,從本質上看,兩人的悲劇本質並沒有什麼區別,因為她們都是受害者。製造陳阿嬌悲劇的罪魁禍首是漢武帝,釀成王昭君悲劇的元兇,當然就是漢元帝。正是由於專制帝王對嬪妃只有玩弄之意並無真實愛情的緣故,才導致昭君寧願含恨遠去。作者這一觀點,在他的第二首關於描寫王昭君的作品中表達得相當清楚,「漢恩自淺胡恩深」這一觀點,在當時可算是驚世駭俗只論。這首作品的語言矜煉深雅,纏綿婉麗,於王安石的作品可謂別一體。此作品的風格與他的其他作品則有所不同。

6、在很多人意識中,似乎是畫師毛延壽害了王昭君,這又是怎麼來的呢?原來這段故事來自於葛洪的《西京雜記》,它是一本小說,與《後漢書》相比,它裡面突然出現了一個畫師毛延壽。說「漢元帝後宮既多,不得常見,乃使畫工圖形,案圖召幸之。諸宮人皆賂畫工,獨王牆不肯,遂不得見」。王昭君的故事自晉代石崇作《王昭君》樂府後,吟詠其事者,代不乏人。有的悲其遠嫁,有的責怪畫師,有的寫昭君在胡地的寂寞,有的寫昭君的漢宮之思,種種立意不一而足。王安石這首《明妃曲》別是一種立意。詩中的重心在於書寫失意的怨恨。王昭君美冠後宮,但不被召幸。更有甚者,她被作為宮中不喜歡、不需要的女子而遠嫁異族。紅顏薄命豈不怨嗟?而在封建社會中失意的女子又豈止是遠嫁的昭君?咫尺之間不也還有漢陳皇后的悲劇?但同情美人的失意還只是此詩的表層意思,更深層次的看,應當說作者是借了王昭君的故事抒發自己懷才不遇的憤懣。詩人在寫作此詩的前一年曾向仁宗上萬言書,主張變法。但仁宗已是暮年,無意進取,對王安石的倡議置而不論。所以此詩的真正的用意是「托前代以自鳴所不平」。士不遇,這是古代詩歌中一個傳統的主題,北宋由於黨爭激烈,不少知識分子都遭到反覆貶斥,感士不遇,就因此成了知識分子的普遍情緒。王安石此詩只所以能震動當時文壇,引起巨大的反響,就因為它能言人之所欲言,有很強的現實意義。這是一首七古,全詩按情節可以分為四個層次。第一次是起首四句,寫明妃離宮時的形象。  明妃初出漢宮時,淚濕春風鬢腳垂。  低徊顧影無顏色,尚得君王不自持。略去了許多身鎖後宮的辛酸歲月,剪取明妃失意離宮的關鍵情節,鬢髮散亂傷心落淚尚如此動人,使元帝激動不已,這是用反襯的方法寫明妃的美麗。第二層「歸來卻怪」四句,寫漢元帝問罪畫師和作者對此的評論。歸來卻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幾曾有;這是側面的寫法,從元帝平生所見反襯明妃的美。意態由來畫不成,當時枉殺毛延壽。這是作者的議論,他強調任務的風采是難於通過繪畫來表現的。即譏諷了漢元帝的案圖召幸的好色與愚笨,也強調了王昭君的精神風采之美。表現了作者對明妃失意的同情和對於元帝昏庸的諷刺。第三層「一去心知」四句,寫明妃思漢情緒。一去心知更不歸,可憐著盡漢宮衣;寄聲欲問塞南事,只有年年鴻雁飛。第四層「家人萬里」四句寫家人對昭君的慰藉。家人萬里傳消息,好在氈城莫相憶;君不見咫尺長門閉阿嬌,人生失意無南北。

7、從文學角度總觀安石的作品,無論詩、文、詞都有傑出的成就。北宋中期開展的詩文革新運動,在他手裡得到了有力推動,對掃除宋初風靡一時的浮華餘風作出了貢獻。但是,安石的文學主張,卻過於強調「實用」,對藝術形式的作用往往估計不足。他的不少詩文,又常常表現得議論說理成分過重,瘦硬而缺少形象性和韻味。還有一些詩篇,論禪說佛理,晦澀乾枯,但也不失大家風範,是我國詩歌史上的一顆明星。

這首詩作於嘉祐四年(1059),詩人從政治家的角度鳥瞰人生,以獨特的視角審視人世間的苦樂。詩中對昭君出塞這一史實進行了窮形盡相的形象描繪,高度凝練地揭示出人生的哲理。    本詩前半部分寫昭君的美,不只是在容貌,而重在精神和氣質:  「明妃初出漢宮時,淚濕春風鬢腳垂。」昭君出塞,剛走出漢宮的時候,哭得滿臉都是淚痕,甚至紛飛的淚水把鬢角都打濕了。  「低徊顧影無顏色,尚得君王不自持。」由於過度傷感,昭君自己低首徘徊,顧影自憐,覺得自己已失去了舊日的光彩,可是漢元帝見了昭君這時的容顏,還是依然控制不了自己激動的心情。  「歸來卻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幾曾有;」送走昭君後,元帝把沒有早日發現昭君的責任歸罪於為昭君畫像的人,像昭君這樣梨花帶雨、賞心悅目的悲怨女子平生能遇見幾個?  「意態由來畫不成,當時枉殺毛延壽。」可是元帝並不懂得一個人的氣質、風度是很難用視覺藝術表現出來的,毛延壽被殺實在是有點冤枉。    後半部寫昭君身在匈奴,但心中仍然關心祖國:  「一去心知更不歸,可憐著盡漢宮衣;」昭君心裡自然明白,這一去大漠窮荒,不可能再回到故鄉來了,她心中時刻不忘自己的家鄉,隨著時間的流失,從漢宮帶去的那麼多的衣服都已經穿完了。  「寄聲欲問塞南事,只有年年鴻雁飛。」昭君每時每刻都在眷戀著自己的祖國,因遠在萬里,不能歸去,想知道一些家鄉的情況,只有年年靠鴻雁往來傳遞音信了。  「家人萬里傳消息,好在氈城莫相憶;」家鄉的親人在萬里之外傳來了書信,囑咐昭君好好地在塞外生活吧,即來之則安之,不要總是想念祖國,不要總是想念家鄉的親人。  「君不見咫尺長門閉阿嬌,人生失意無南北。」家書上說:你沒聽說過漢武帝時的皇后陳阿嬌失寵後,幽居在長門宮的故事嗎?當時雖然只有咫尺之近,也是不能和親人見面的。自古以來失意之人,是沒有距離遠近的界限的。    歌詠昭君出塞的詩篇,從西晉一直到清末,層出不窮,各具風貌。「如何一段琵琶曲,青草離離詠不休」(元·虞集《昭君出塞圖》),詩歌的主題或以感傷凄涼立意,或從昭君的境遇著眼,或嘲諷漢元帝的薄情寡恩,或咒罵毛延壽的貪利忘義,或直言不諱,哀嘆國勢不振等等。縱觀眾多歌詠昭君之作,王安石的《明妃曲》可謂是這類題材作品中的佼佼者。本篇立意高遠,人物性格刻畫形象飽滿,寓意精警,耐人尋味。尤其詩中形象與議論相組合,使作品縱橫跌宕,深含理趣,賦與了這篇詩歌不朽的藝術魅力。文 /楊樹臨風

8、《明妃曲二首》作於宋仁宗嘉嘉佑四年(1059),曾引起很大轟動。當時著名詩人如梅堯臣、歐陽修、司馬光、劉敞、曾鞏等都有和作。這是其中第一首。北宋邊患頻仍,遼夏交侵,朝廷委曲求和,每年輸出「歲幣」百萬。在這種形勢下,詩人對王昭君事迹的歌詠折射出他對時事的思考,具有一定現實意義。梅、歐的和詩中就直斥「漢計拙」,借漢言宋,批評宋室屈辱求和的政策。不過,王安石的原唱並沒有賦予這個題材過多的政治內涵,而是從人生際遇的角度再現這千古悲劇,探討一些具有普遍意義的人生哲理。【句解】明妃初出漢宮時,淚濕春風鬢腳垂去國離鄉,一往不返,佳人於此訣別生離之際,面容自然是憔悴而哀怨的。昔日那宜嗔宜笑的美麗面龐被淚水沾濕,秀髮蓬亂,鬢角低垂,但她無心修飾容貌。「春風」,「春風面」的省略語,比喻美麗的容貌,語本杜甫《詠懷古迹》之三:「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月夜魂。」昭君的悲劇生涯始於選人漢宮,而「初出漢宮」、和番遠嫁則是這出悲劇的高潮。作者直接將鏡頭切入這一場景,可見其剪裁功力之深厚。低徊顧影無顏色,尚得君王不自持她傷心地徘徊著,望著自己的影子自憐自愛,臉色蒼白,沒有生氣。這句承上文,從動作神態上進一步刻畫王昭君的憔悴失神。下旬將鏡頭轉到觀者的身上。漢元帝劉夷看到這傷心憔悴、姿容大不如常的昭君,仍然不禁被她的絕世美貌所打動,竟然抑制不住自己,幾乎要失態。這是用烘雲托月的手法,側面襯托昭君之美。《後漢書·南匈奴傳》對此場景的記載是:「丰容靚飾,光明漢宮,顧影徘徊,竦動左右。帝見大驚。」王安石揣摩昭君當時心理,敏銳地意識到「靚飾」是禮儀上的要求,但「丰容」卻不符合人物的性格和當時的情態。所以他參照南朝江淹《恨賦》中「明妃去時,仰天太息」的情境,著重寫昭君眷戀故國的繾綣柔情。昭君「無顏色」之時其美尚且如此動人,那光彩照人時又當如何呢?詩人止筆於此,為讀者發揮想像留下餘地。歸來卻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幾曾有。意態由來畫不成,當時枉殺毛延壽漢元帝在朝堂上送別昭君遠嫁歸來,越想越後悔。他責怪畫師,說這樣的美人平生從來沒有見過,那些進呈給他的宮人畫像到底是怎麼畫的!元帝不曾明白,絕色佳人的美麗不全在於五官位置,骨肉停勻,而更重要的是其內在的氣質精神的表露。而這種神情意態,是繪畫所難以表達的。在他的震怒之下,毛延壽等宮廷畫師白白送了性命。關於殺畫師的記載,見《西京雜記》卷二:「元帝後宮既多,不得常見,乃使畫工圖形,按圖召幸之。諸宮人皆賂畫工,多者十萬,少者亦不減五萬。獨王嬙不肯,遂不得見。後匈奴入朝求美人為閼氏,於是上案圖以昭君行。及去召見,貌為後宮第一,善應對,舉止閑雅。帝悔之,而名籍已定,帝重信於外國,故不復更人。乃窮案其事,畫工皆棄市,籍其家資皆巨萬。」這些畫師的代表為毛延壽,「畫工有杜陵毛延壽,為人形,丑好老少必得其真」云云。這個故事後世廣泛流傳。而在這首詩里,詩人雖用其事,卻揚棄了賄賂畫工的情節。「丹青難寫是精神」,是王安石一貫堅持的美學觀點。他採用小說家言,不是試圖去考證評論史實,其意在於進一步刻畫明妃的意態而已;同時又指出了她的失意是不可避免的,這便加重了悲劇的氣氛。一去心知更不歸,可憐著盡漢宮衣正如歐陽修和詩中所說,「上馬即知無返日,不須出塞始堪悲」。自離開故國的時候,昭君心中就已經明白此生絕不會再返漢宮。然而她仍然眷眷於漢,不改漢服。上句先打破了一切希冀,從而使下文「著盡漢宮衣」的情節得以不摻雜個人得失利害的因素,而表露為純粹的愛國愛鄉的真摯情感。比較白居易《王昭君》中「漢使卻回憑寄語,黃金何日贖蛾眉」之句,就可知兩位詩人筆下的兩個昭君,其思想境界的高下有雲泥之別。寄聲欲問塞南事,只有年年鴻雁飛想寄個口信詢問漢朝的事情,但交通阻隔,無人傳遞消息,只有每年鴻雁春秋時節往來於二地之間。「塞南」,邊塞以南,指漢朝的疆域。家人萬里傳消息,好在氈城莫相憶。君不見咫尺長門閉阿嬌,人生失意無南北親人從遠方傳來消息:「你就安心待在匈奴吧,不必挂念我們。你不要以為遠在氈城,就覺得自己很失意。你難道沒有看到漢武帝的皇后陳阿嬌?她倒是與皇帝近在咫尺了,但失去寵愛,幽閉在長門宮內,也是失意之人,與你又有什麼區別呢?可見人生是否失意,不在於地理上的阻隔啊!」這是詩人設想的昭君家人慰藉她的詞句。「氈城」,游牧民族居住的羊毛帳篷所組成的群落,這裡指匈奴單于的宮廷。評解詠史詩貴在立意。詩人的兩首《明妃曲》都是以識度超卓為旨歸的。他不願駐足於事物的表象,而從對前人定論、共識的反思中感悟人生、社會的規律。他用冷靜從容的態度、直白刻露的手法、議論迭出的筆調,表達自己對社會人生的嚴肅思考。以議論入詩,不僅難在直截透闢,更難在議論與情景有機地交融,表現得含蓄蘊藉。此詩之所以高出眾作,就是因為它既給人以哲理的啟發,又不損害人物形象的親切可感。王安石像是一個技術高超的剪輯師,他先擷取了昭君初出漢宮的三個鏡頭,寫昭君之低徊顧影,寫元帝之傾倒移情,寫元帝之後悔遷怒;層層筆墨,烘托出昭君舉世無匹的國色天香,又極度渲染出悲劇的氛圍。其後,他沒有對昭君數十年紫台朔漠的塞外生活加以形容和描述,而是引虛人實,即小見大,僅從「著盡漢宮衣」這一細節剝離出複雜難言的情感積澱。最後借昭君家人勉強寬慰的口吻,進一步深化了詩歌的主題。(王安石/中國古典詩詞精品賞讀

作者:張健松//張健檸)

9、王安石在《明妃曲》里感嘆道:君不見咫尺長門閉阿嬌,人生失意無南北。人生寂寞失意,千古同音。  如果說人是一個社會動物,那麼對他的處罰莫過於把他與人隔絕,所以即使魯濱遜被拋到荒島,作者還是要給他找個「星期五」陪他。孤獨、寂寞是人生一大主題,也是必須要經歷的,無人倖免。  有時我對整日在大街上露著笑容走來走去的弱智者感到好奇,他眼中的世界到底是什麼樣子的?是不是滅絕了失意痛苦?他是另一個世界?

生來此世,失意是永遠的過客,一個城市又一個城市,通向失意的路標提醒著你,此處通往人生。它是你的伴侶。愁也罷,痛也罷,淚也罷,人生天地間,總難免失意與得意齊飛共舞。它並不在乎你地位學識。  我想得意時的喧嘩是一個危險點,它象一場霧,遮蔽你的眼睛,或許象象服了興奮劑,以為這正是自已的你。但得意又短處的讓人感到失意,就象華宴客散盡而對殘杯冷酒。  而失意時更接近你的本原。你會面對自已醜惡、缺點,這時萬千小蟲吞噬、撕咬著你,你比任何時候都能正視自己,看清自己,它象一面鏡子,面對赤身的你。你定定地看而又不得不看,如此,失意是一付清醒劑。  錢鍾書曾說:「得意的人可以高談闊論指點江山,而失意的人若不想牢騷,就只好象「狗戴了嘴套,說話都不痛快了」。但失意的人如想到「不經過失意的人不懂得人生」這句話,再把失意放在時間上秤量,失意還真是小孩子家營生。《圍城》從這方面來說不正是談論的失意的主題嗎?多少人從方鴻漸身上得到失意共鳴,多少人又帶他的性格影子呢?  有得意忘形,有失意忘形。這是一把雙韌劍,能找到你自己,也能傷了你自己。孫欽禮

10、王安石所寫《明妃曲》,語言矜煉深雅,纏綿婉麗,概括了王昭君悲苦酸楚的人生:「明妃初出漢宮時,淚濕春風鬢角垂。低徊顧影無顏色,尚得君王不自持。歸來卻怪丹青手,人眼平生未曾有。儀態由來畫不成,當時枉殺毛延壽。一去心知歸不得,可憐著盡漢宮衣。寄聲欲問塞南事,只有年年鴻雁飛。家人萬里傳消息,好在氈城莫相憶。君不見咫尺長門閉阿嬌,人生失意無南北」。這首詩獨闢蹊徑,採用正、側有別的筆法,從昭君的風度、儀態之美、以及她內心悲苦之情等幾個方面著力刻劃,使一個呼吸可聞、音容畢現的活麗人躍然紙上。作者描寫了王昭君的可悲身世、對親人的摯愛之情和善良心腸,塑造了一個可悲可敬的人物形象。末兩句精警、含蓄,揭示了王昭君寧願含恨遠去的深層緣由,簡言之,就是帝王后宮沒有真實的愛情。這在當時可算是驚世駭俗的觀點。

我國歷史上存在著各族統治者的「和親」政策。昭君出塞就是漢匈「和親」政策產生的歷史佳話。對於「和親」政策,史學界長期存在不同的看法。第一種觀點認為西漢初年的和親是對匈奴的忍辱退讓,結果反而使匈奴更加驕橫,連年侵擾。第二種觀點與此相反,認為和親是封建社會維持民族友好關係的一種最好辦法,它導致民族間的和解,促進了各民族之間的了解和經濟文化交流,推動了社會歷史的進步。第三種觀點既不全面否定也不全面肯定。第四種觀點認為要考查社會狀況和歷史環境,不能一概而論。歷史上的和親有不同的類型,其一,是針對敵對的民族,例如西漢初年與匈奴的和親。其二,用於友好的民族,例如西漢中期與烏孫的和親。其三,用於已經內附的少數民族,如西漢末年與南匈奴的和親。昭君出塞時南匈奴已經歸漢內附,沒有任何被迫的情況存在,屬於第三種類型。各族人民渴望和平,天下安定,反對戰爭,反對民族隔閡,這是民心所向。在封建社會,民族之間的了解及和睦相處,往往是通過封建統治者之間的和解來完成的。因此,和親政策總比戰爭政策好。為什麼王昭君深受各族人民的愛戴和景仰?其深層次的社會根源就在這裡。人們把昭君墓美譽為「青冢擁黛」,列入呼和浩特八景之一,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珠聯璧合,相映生輝,鍛造出中華文明的希世珍寶。「青冢擁黛」已融入時代精神,進入當代各民族人民的現實生活,成為民族融合,千秋和睦,國家統一,社會和諧的美妙樂曲。

11、王安石的「君不見咫尺長門閉阿嬌,人生失意無南北。」以理度情,從人性角度著墨,使人更能了解王昭君在出塞前後的悲苦之餘,也未嘗沒有另一種迷離心情,也未嘗不是人生價值的另一種實現。

12、儘管那句載入史冊的金屋藏嬌是一個人皆盡知的成語故事,是一個流傳千古的婚姻傳奇,是一個男人對自己的髮妻許下的承諾,但是這段傳奇的結局卻是悲慘的。曾經風光無限,風華正茂,聚三千寵愛於一身的阿嬌因其無出而漸漸失寵,繼而以失序,惑於巫祝,被責為不可以承天命。其上璽綬,罷退居長門宮。最後在冷宮裡孤獨死去。  君不見咫尺長門閉阿嬌,人生失意無南北。王安石的這一句詩,寫盡了自己的失意,更寫盡了對那位美麗卻悲慘的女子的同情。或許,這也是千百年里,很多失去愛情的女子的真實寫照。

13、在街的轉角劈面看見綈,人潮洶湧里有幾分恍惚。

幾年了,伊的樣子與神情一無改變,

而我曾想像,以為她會逐漸靠攏寂寞清蒼。

遂記起某個消息,忽覺悲涼,心有寒意,

花謝水流總無情,最後還是要屈服於最卑微的生。

君不見咫尺長門閉阿嬌,人生失意無南北。

14、「君不見,咫尺長門閉阿嬌,人生失意無南北。」面對現實,我們姑不說那當權者識不得人才,就是賢才在位,卻勇而無功,信而見疑,仁而獲罪的故事還少嗎?還依然任那些投機者荒淫奢侈、恣情縱意,卻熟視無睹、放縱妄為。耐何耐,皇恩浩蕩,福蔭者能有幾人?恨卻恨,機遇難得,成功者誰又如何?於是身邊的那些正人君子也好,奸詐小人也罷,個個違心作為,投其所好,為貪得一時之利而傷筋費神,用盡心機,到落個世風日下,為名利爾虞我詐的虛假世界。諸不知瀟洒人生路,幾時得意幾時悲? 也許這就是人們常自嘲與感慨的:不要喟嘆人情的無情,不要逃避生活的磨難,所有的坎坷和磨難,我們無法取捨,與其無奈,不如接受。也許經歷過痛苦和磨難後,我們就會更加的堅強。再說經不起磨礪,存在的價值又在哪裡?不要感嘆過去的得失,歷史只是永恆的瞬間。施展才華的舞台,歷來屬於那些不甘寂寞者。當你勇敢的面對無奈,戰勝無奈的自我,拋開一切私心雜念,你會發現風雨過後,彩虹依然絢爛,人生依然美麗。 沒有經歷過得意失意的人,是難以體會到人生真諦的。人世間也不能沒有得意失意,否則那才叫人生的確乏味。世界上沒有不彎的路,得意與失意總象親兄弟一樣,並存在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之中。人只要活著,就會常遇到自己難以想像的風風雨雨與得意失意。沒有失意就沒有生活,離開失意,人生就會變的索然無味,人生就會變的蒼白無力,不堪一擊。因此,得意失意是磨練人意志的礫石,是激發人自信的基礎,是開掘人自強不息的生命源泉。得意失意是我們每個人走完人生履歷的一筆厚重的財富。 說到底社會才是人生的真正大舞台,在這個大舞台上,我們每個人都在扮演著不同的角色,用血、用汗、用淚編織著生活。有的人在得意與失意中沉澱了,無聲無息;有的人在得意與失意中崛起了,歡聲笑語。而我既沒有沉澱,也沒有崛起,仍然在得意與失意的路上蹣跚著,任蹉跎的痕迹在臉上深深淺淺地勾畫著不規則的起跑線,依舊以平靜的心態,繼續在得意與失意中一無反顧地尋找著平衡。


推薦閱讀:

五花馬,千金裘, 呼兒將出換美酒」這種價值觀可以在現實中實實現嗎?
宋史中王安石的評價為什麼這麼低?
《王安石诗全集》
黨爭一定要暴力流血嗎?
為什麼司馬光一上台,就把王安石的變法內容給廢止了?

TAG:人生 | 失意 | 王安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