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風俗 | 道長送福百千家,明年春節你要來道觀請福嗎?
恰逢新春佳節,全國各地瀰漫著人們歡慶新年的喜悅氛圍。林海音小說里騎著毛驢兒逛白雲觀的情景沒有了,但是一到春節,來白雲觀請福字的人絡繹不絕,這也是白雲觀的一項傳統活動。為了有效分流,離山門外很遠,就設置了金屬圍欄,還豎起了指示牌:不摸石猴者可由此排隊進場。而在另一端,摸石猴的隊伍已排到了百米之外。
(香客在北京白雲觀排隊摸生肖)
如今的人們早已習慣敲鍵盤,對傳統書法並不太了解。印刷的對聯福字讓人們過春節少了一項重要的活動,對用毛筆寫福字的傳統越來越生疏。說過年沒有年味,往往也是因為少了一些必要的儀式感,回家後無非吃吃飯、打打牌、走走親戚,而且把玩手機貫穿在整個過程中,基本不參與過年前的準備活動,所有的籌備工作就是買買買,也不參與相關的民間祭祀,和家人聊天的時間、話題都越來越少。中國傳統認為,一家人團團圓圓、和和美美地在一起,就是莫大的福氣。所以過中國年一定要求福,因此寫福字、貼福字就成為春節期間一項必不可少的傳統。
關於福字,有這麼一段傳說。相傳武王伐紂勝利後姜太公封神時,把自己的妻子葉氏封為窮神,還告訴她說:「有福的地方,你不能去。」從此,家家過年貼福字,就是告訴窮神,我這裡是有福的地方,你千萬不能進來。福字,就是擺脫窮困、追求幸福的象徵。福字,是由一橫、一口、一田組成,《說文》解釋說:「一,惟初太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又說:「口,人所以言食也。」在這個福字上,寄託了老百姓祈求得到田地,以滿足溫飽需求的願望。
北京白雲觀至今仍然保留著春節送福字的傳統,由白雲觀的道長們親自手書「福」字送給信眾,「每人請一張,回家保安康」。
北京白雲觀廟會起始於公元1227年,邱祖羽化之後。從正月初一開始至正月十九邱祖誕辰的燕九節,摸石猴、窩風橋打錢眼、小蓬萊請福字,綿延數百年的北京白雲觀廟會,漸漸成為了北京春節的重要年俗。而逛白雲觀廟會,也成為很多北京人過春節的習慣。2009年開始,白雲觀在春節期間恢復了拜太歲、道長送福等民俗活動。最初,拜太歲的信眾只有兩千人。大概是受到傳統文化回歸大環境的影響,今年的拜太歲活動到正月初九已經有一萬四千餘人報名。道長送福活動每天每個道長都要書寫一千餘張福字,每年要為信眾送去五萬多份福氣。
(關公廟送「福」)
《太平經》祖訓有云:「道人主教化吉凶、救濟眾生」,可見道人的職責就是將吉凶禍福的道理教育世人、為人賜福消災、驅凶降祥。能夠做到傳遞正能量,感恩回報社會,道長為大眾書寫福字意義便也非同一般。小小的福字,代表的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幸福的渴求。
不僅是白雲觀,全國各地道觀都有在春節送福的活動,這也大大增添了日漸淡薄的年味兒。
(陽台宮道長送「福」)
2018年1月3日,河南省濟源市王屋山陽台宮的王道長親筆書寫「福」字,贈送給附近村民,百餘名村民排起了蜿蜒的長隊等待領「福」。據了解,每到歲末,陽台宮王道長都會親筆書寫近萬個不同的「福」字,贈送給附近村民,已經堅持了十多年。
關於新年貼福字,作家馮驥才說,倒貼福字,取其「倒」和「到」的諧音,意為「福到」了。但不是說所有「福」字都要這麼貼。他說,倒貼「福」字主要在兩個地方:一個地方是在水缸和垃圾箱上,由於這兩處的東西要從裡邊倒出來,為了避諱把家裡的福氣倒掉,便巧用諧音字,用「福至」來抵消「福去」。另一個地方是在屋內的柜子上。柜子是存放物品的地方,倒貼「福」字,表示福氣一直來到家裡。大門上的「福」字有迎福之意,而且大門是家庭的出入口,是最為莊重和恭敬的地方,此處所貼的「福」字須端莊大方,切忌倒貼。
(上海城隍廟送「福」)
了解了有關福字的傳統,明年春節,你是否已經計劃好到道觀去請福了呢?
(道教之音原創,轉載註明出處)
推薦閱讀:
※【春節特薦】五福臨門
※春節期間拍下小偷盜竊全過程(組圖)
※【研究述評】春節源於鬼節考
※除夕到了,帶來流傳千年的花饃的問候可好
※春節進行時:糖尿病患者必知的 10 條飲食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