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風歌·王立群》筆記(31—40集)
大風歌31_第一功臣-王立群.2011.03.26
視頻地址:http://kejiao.cntv.cn/bjjt/classpage/video/20110326/100461.shtml
(劉邦當了皇上後分封了身邊的許多人,唯獨沒有封他的父親,劉邦父親在家令的導演下向劉邦行大禮暗示,劉邦封其父為太上皇。世人認為劉邦和父親之間關係不好,講解了能說明劉邦和他父親關係的六件事:留侍太公、扣為人質、烹了喝湯、未央誇富、營造新豐和修建太上皇廟,還講解了中國歷史上太上皇的六種情況:為了身後,提前退位;年老有病,無法履政;形勢所迫,不得不交權;他人擅立,只能默認;退居二線,掌握實權;淡薄政務,誠心內禪。)
漢高帝六年,在封列侯同時,封四個同姓諸侯王,但是這次分封在劉氏家族親人中少了劉太公,劉邦的父親。該怎麼處理呢?劉邦封四位同姓諸侯時,沒意識到父親該怎麼處理。劉邦回到櫟陽,今天西安。每隔五天朝拜一次父親。這時,劉邦父親史書叫太公,有管家家令,跟太公說,你兒子是人主,你是人臣,古書說天無二日土無二王。這壞了規矩,破壞了皇帝的規矩。他詳細地說了怎麼做。太公的家令是導演,他成了演員。劉邦一來,太公拿著掃帚,倒著走,這是重禮。劉邦一看,驚呆了,趕快攙扶他父親。劉邦父親說,帝人主也,奈何以我亂天下法?這其實是家令教的。劉邦聰明,馬上明白了父親不會說這樣的話,一定有人在導演。他也明白,應該給父親加尊號了。這足以說明封諸侯時沒想到。專門下詔書,「人之至親,莫親於父子,故父有天下,傳歸於子,子有天下,尊歸於父,此人倫之極也。」意思是,父子關係是天下最親的,這是最高的準則。劉邦接著說,天下大亂,這時,我披鎧甲,奮鬥了幾年,天下大安,此皆太公之教訓。所以,從今天開始上太公尊號,太上皇。從此劉邦的父親就不再叫太公,叫太上皇,這是高帝六年。四年後太公去世了。這不是劉邦的發明,先前秦始皇用過。他曾下命令,追尊庄襄王為太上皇。只是用在已故的父親身上,劉邦用在活著的父親身上。
劉邦與父親的關係怎麼樣?今天我們明白,一個人不要光看外面的表現,要看對待父母怎麼樣,就明白。就可以了解劉邦真實的一面。有六件事得說。一是留侍太公,劉邦起兵後離家,父親在家裡,劉邦怎麼安排父親呢,留下來,沒有不管,留下二哥劉喜和審食其照顧父親。這事說明對父親不錯。二是彭城大戰時,本打算接父親等人,結果劉邦只顧得享樂,沒來得及接,父親等人被俘獲,扣為人質了。這是劉邦的責任了。三是烹了喝湯。與項羽打得不可一交,項羽架上太公在鍋,劉邦不能救父,如果投降前功盡棄,說了幾句話,甚至被人指責不孝。這話說得顯得絕情義,這件事,劉邦其實無奈,不能救父,只能這樣辦。如果真是流氓語言也是因為項羽的流氓行為在前。四是未央宮誇富。未央宮建成,劉邦宴請諸侯王。劉邦十分得意,對著父親說一番話,始大人常以臣無賴,不能治產業,不如仲力……當初你總覺得我不如二哥能治產業,今天比一比,到底誰的產業多?大臣們哈哈大笑。涉及兩種評價,一種認為是誇富,一種認為是嘲諷。如果是炫耀,可以理解,如果嘲諷,不敬了。我相信大家有不同的理解。今天的無賴不是古人的意思了。我覺得是炫耀多一些。這幾句話,《史記》還有一處記載,有一點不同。「未央宮成,置酒前殿,太上皇輦上坐,帝奉玉上壽,曰,始常以臣不如仲力,今臣功孰與仲多?太上皇大笑,殿上稱萬歲。」這裡記載與本紀多了兩句,一是輦上坐,坐的是豪華的人拉車,二是太上皇大笑,至少父親不覺得這話有諷刺。所以這話應當是誇富。五是營造新豐,這記載在另一本書《西京雜記》,劉邦接父親進宮殿中,太上皇不高興,悶悶不樂,劉邦派人打聽,那麼好的房子,為什麼不高興?父親說了真話,我從小和一些屠販少年一塊居住,玩的是賣酒鬥雞,住得再好也不高興。劉邦按原貌造了新城。規模與老家完全一樣。甚至搬過來老家的人。連牲畜都認得家在哪。太公樂了。這兒就叫新豐。要這樣看,劉邦對父親不錯。太上皇死了,葬在西安萬年。到了八月,劉邦下令所有諸侯王在國都修建太上皇廟。而且死刑犯以下的全部赦免。
歷史上,人們不認這個。許多人認為他尊母不尊父。張萱寫過文章,批評劉邦尊母不尊父,講了四條,一是劉邦在當皇帝當天,做了幾件事,封呂后為皇后,劉盈為太子,尊已故母親為昭靈夫人,唯獨不封太公。這是一例。二是高帝六年,不封太公。三是未央宮誇富,讓父親沒面子。炫耀至少讓人家對父親有看法,眼拙。都有道理。四條是沒道理的。太上皇本是死去的,現在封的是活的。
劉邦與父親的關係在歷史上有爭論。劉邦為什麼不封父親呢?漢六年封了兒子、侄子都不封,為什麼?
太上皇歷史上有六種情況:一是為了身後,提前退位。像呂光是名副其實的太上皇,當皇帝時得病,嫡子要繼位,但沒能力,提前退位,讓兒子掌管朝政,輔佐。臨死前,把庶長子,次子找來交代,你們能輔佐整個天下就太平,否則就壞了。兩位兒子表示不敢背叛。後來造反了。庶長子即位,後來堂兄的兒子叛亂,逼死了庶長子。二是年老有病,無法履政。年齡大了,無法行使權力了,像唐順宗,即位就有病,第二年就立了廣陵王為太子並傳位,唐憲宗即位,就尊他為太上皇。三是形勢所迫不得不交權,像李淵,武德元年即位,六月份,李世民玄武門政變,逼得父親傳位。四是他人擅立,只能默認。像唐玄宗,到四川避難,李亨即位。在大臣們擁立下,即位。五是退居二線,掌握實權。像乾隆皇帝。繼位時,曾發誓,康熙在位六十一年,不敢破祖上規矩,在位六十年就傳位。果然退下來。立了嘉慶。權力在手中。到嘉慶四年才死。
劉邦的太上皇制度在中國歷史上複雜。為什麼這樣複雜呢?其中第六種沒詳細講,是淡薄政務,誠心內禪,真心交出皇位,少。大多是不願意的。皇權太誘人了。乾隆當了太上皇,一直攥著權到死。
大風歌32_白登之圍-王立群.2011.03.27
視頻地址:http://kejiao.cntv.cn/bjjt/classpage/video/20110327/100387.shtml
(高祖六年,劉邦繼續搞「拆遷」,這一次的目標是韓襄王的嫡傳後裔韓王信。韓王信驍勇善戰,頗有軍事遠見,劉邦揮師東進的時候,派他去攻取韓國故地,事成之後被劉邦封為韓王。此時劉邦要求韓王信由韓國故地遷到直面匈奴威脅的西北代地,韓王信見劉邦對自己起疑,怕劉邦殺害自己,便順勢投降了匈奴,更與之合兵攻打太原,引得劉邦親自帶領32萬大軍攻打匈奴。劉邦中了冒頓單于的誘敵之計,被四十萬大軍困在白登,史稱白登之圍。)
高帝六年,封列侯,封同姓王,封太上皇,都為鞏固政權。還拆遷,把韓王遷到邊疆,引發一場大亂,差點要了他的命。我們從頭說起。他早就這樣玩過。這次故伎重演。第一次在五年,滅了項羽後,一下子把齊王韓信的兵權奪了,把他從齊遷到楚。這叫調整。他不願意讓韓信當齊王。這人也叫韓信,不是那個韓信。這是韓襄王的孫子。戰國後期被秦始皇滅的最後一個國君的孫子。後被封為韓王,史稱韓王信,他是正宗的韓國國君的後裔。有三特點:一是身高,八尺五寸,二是武功超群,三是活命第一。他的生活準則是保命。他的命運並不好,生活在韓國即將滅亡的時代,經歷了韓的滅亡,韓國子孫多被滅,他命大活了下來。他正宗後裔,被尊為王,有號召力。是政治名人,有影響力。楚立的是楚懷王的孫子。趙燕等五國都立了,唯獨韓國找不到韓襄王的孫子,找到韓成,不是正宗孫子。韓王信是張良西征時發現的。到韓國時攻下十幾座城,意外發現了韓王信。任為將領,入關,成了劉邦集團一個成員。到漢中後,張良走了,去輔佐韓王成,張良說過,項王王諸將近地,而王獨遠居地。這是左遷。是受處罰的人才封到這兒,封地不公正。二是手下士兵都是山東人,借他們打回去可以得天下。與漢中對策的韓王信說的話相似。劉邦開始關注韓王信。劉邦殺回關中後,劉邦答應許封韓王信為韓王。現在做韓太尉。劉邦東進時,他就受命去攻佔韓地。一是他是韓襄王的正宗孫子,二是他武藝超群。具體在河南洛陽西南,是當時韓國之地。項羽派鄭昌為韓王,去對抗。他們相聚了。韓王信攻下十幾座城,鄭昌投降了。佔有了韓地,劉邦正式任命他為韓王。
但是後來出事了,對二人影響都大。漢三年,劉邦敗仗,他讓三個人留守滎陽城,一是周苛,二是樅公,三是韓王信。滎陽被破,周苛、樅公犧牲了,而韓王信降了。活了下來,項羽放鬆一點,逃出來回劉邦處了。劉邦沒處罰。身份特殊,所以沒殺。漢六年,劉邦決定讓他遷個地方,去代地。代在今天山西北邊中部這一塊。代有最大危險,緊靠匈奴。有強大軍事壓力。劉邦調韓王信去代地,有兩個考慮,一是善於作戰,勇猛。二是這地方太重要了,得換地方,這話劉邦肯定不會講。韓王信勇敢,向劉邦打報告,晉陽,今太原,要選定以馬邑,今朔州。便於指揮作戰。這個遷都,有人認為是為更好防範匈奴,有人認為是投降匈奴做準備。他後來是投降了,但不等於當初就做了準備。結果是不久,六年秋天,冒頓單于包圍了,韓王向中央求救,二是跟單于談判。劉邦寫信給韓王信,懷疑他有二心。劉邦話重,任務是死守,不能輕易死也不能為不死而僥倖地活,「專死不勇」「專生不任」。韓王信嚇壞了,怕劉邦殺他,到九月,韓王信投降了。
投降後,與匈奴聯合打太原,激怒了劉邦。十月是漢高帝七年首月,劉邦帶三十二萬去打,韓王信敗逃到匈奴去了,冒頓單于示弱,把主力避起來,看到的是老弱,把牲畜全藏起來,看的都是弱小的。劉邦派出去的十幾批使者出使,報告都說可以打。最後派出去的是婁敬即劉敬,說不能打,打仗是展示自己的強實力,可是我看到展示的是老弱的,示弱說明有埋伏,不能打。劉邦主力出發了,聽不進去,一連串勝仗沖昏了頭腦,輕敵冒進,出發了,他罵完婁敬,關起婁敬,等勝利回來,再處置。到白登山,爬到山上看形勢,一上山,突然冒出四十萬精兵,團團圍了七天七夜,內外消息斷絕,劉邦傻了。騎兵太厲害了,四方都是純色戰馬。當時劉邦四匹都配不齊。仗沒法打。這就是白登之圍。
陳平的計謀,級別高,不知道用的是什麼計。有人注釋說是,靠美女解圍。瘀氏收禮聽使者的話,跟單于說了三條,一是兩主不相困;二是得地不得久居,我們得回草原;三是神靈庇護,單于有,劉邦也有,有神靈庇護的,不能傷害。這三條,單于怎麼想呢?他有自己的想法,約好會合,韓王信的部下沒有來,匈奴單于懷疑與劉邦勾結了,不如放了他,下令放了劉邦。那天大霧,漢軍士兵出入匈奴兵看不見,劉邦緩緩地跑了出來。算解了圍。歷來歸功於陳平。其實根本原因不在這兒。我認為是漢匈兩家關係決定的。不在於滅掉匈奴,在於打擊幫助韓王信的匈奴。抓劉邦也沒用,可以立。匈奴要的是人與物,這種關係決定了匈奴並不想把漢皇帝怎麼樣。這才是根本原因。劉邦立即封了婁敬。
劉邦向劉敬問計,怎麼解決與匈奴的關係。現在不能打,一是動武的辦法,打了多年士兵疲憊了,打不起,二講仁義,這個單于是殺父代立,講仁義也不行,只能變成我們的子孫才行。劉敬說,派嫡長公主魯元公主,送到匈奴嫁給單于,一知道是你親女兒,肯定做瘀氏,將來生的兒子就是新任單于了。外孫不會再跟外公打了,關係就可以和好了。劉邦決定嫁魯元公主,呂后不幹。唯太子一女,奈何棄之匈奴?劉邦沒轍,找到宗室女兒,嫁了過去,陪嫁了許多匈奴喜歡的東西。派劉敬去的,成了,這是西漢重要的和親政策。經歷過高帝惠帝呂帝景帝,七十多年,一直和親。有利有弊,有利於匈奴漢化,有人認為西漢的和親是劉邦冒進後失敗的情況下的權宜之計。沒根本解決問題。
我們可以這樣看,和親是西漢政府在國力未強大的情況下的權宜之計。一定程度上調解了矛盾。三是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矛盾。文帝景帝朝都做了重要調整。像鼓勵民間養馬,國家建立養馬苑,為大規模作戰準備。移民,向邊疆移民,甚至可以免罪。三是入粟,送到連貫可以免罪甚至得爵位。漢邊地的力量加強了,為漢武帝用軍事解決漢匈問題打下了基礎。這個問題暫告一段落。但後宮失火了。後宮中出現奪儲之爭。這是劉邦執政後期,後宮鬥爭提上了日程。看下集。
大風歌33_白登之圍-王立群.2011.03.28
視頻地址:http://kejiao.cntv.cn/bjjt/classpage/video/20110328/100685.shtml
(戚夫人仗著受到劉邦的寵幸,求劉邦把太子廢了,立她的兒子做太子。這句話是一箭雙鵰的,一旦她的兒子劉如意被封為太子的話,自然他的母親就由嬪妃提為皇后了。這涉及到劉邦和戚夫人的關係,也涉及到劉邦和呂后的關係了。這樣一來,他不光是需要在兩個兒子之間取一個權衡,而且涉及到這兩個兒子所帶來的兩個女人之間的權衡。面對此情景,呂后請到了劉邦當時非常中意的四位有才華的山林高人,因此非常激動,讓四人好好輔佐太子,並在戚夫人面前說呂后非常了不起,而且太子的羽翼已經豐滿,想動也動不了,因此此話就再也沒有提起來了。)
高帝六年九月,代王韓信叛變了,這是韓王信,三個月後,第二任代王劉喜因為畏懼匈奴逃到洛陽。劉邦任命第三任代王劉如意。前兩任韓信是劉邦封的,劉喜是劉邦的二哥,三任劉如意是劉邦的兒子。老大是庶長子,老二是嫡長子,立為皇太子,劉如意是劉邦三子,老大母親是曹姓女子,未婚前生子。老二母親是呂后,老三母親是劉邦最寵愛的戚夫人。劉邦的嬪妃中,最喜歡的就是戚夫人。喜歡到什麼程度呢?一是「今戚夫人日夜侍御,趙王如意常抱居前,上曰,終不使不肖子,居愛子之上。」這三句話分量重,對戚夫人評價是日夜侍御,每天都陪著劉邦。兩人關係密切。不肖是不像的意思。愛子指最喜愛的兒子,不肖子指的是劉盈。愛子指的是劉如意。說明劉邦對戚夫人的感情是極度寵愛。連累到了兒子。第二個例子,是周昌曾彙報工作,看到劉邦邊吃飯邊擁抱著戚夫人,至少可以看出兩人關係不一般。戚夫人只是嬪妃中的一個,為什麼特別能得到喜愛?同樣是年輕的,為什麼偏偏選中戚夫人?沒有無緣無故的愛。《西京雜記》提供一些資料,可以參考。說她喜歡唱歌,一唱宮女幾人隨著伴唱,齊聲高唱,聲入雲霄。她還善於跳長袖舞。還記載說,她擅長玩樂器。一是築一是瑟。劉邦常常是擁抱著擊樂器。可見她有三個不同,能歌善舞,善樂器。有才藝的人。
劉邦從小是父親不喜歡的不會掙錢養家的人,從小喜歡玩樂器,唱歌跳舞,玩的都擅長。戚夫人這方面跟他合得來。所以儘管美女如雲,她仍是專寵。「戚姬幸常從上之關東,日夜啼泣,欲立其子代太子。」戚夫人受寄幸,東征時常帶著她,日夜哭哭啼啼,想立她的兒子為太子。自然她也因此提為皇后,這是挑戰了。這事上,劉邦的態度呢?反應是對太子有評價,劉盈「不類我」,不像我。長得不像劉邦,劉邦不喜歡。而對劉如意,類我。再看名字,如意,就是如我所意,對這個他特別喜歡。這就涉及劉邦與呂后的關係。不光是兒子間的權衡,而且涉及兩上女人間的權衡。劉邦與戚夫人關係是情侶,年齡差距大,戚夫人在劉邦封為漢王后,這時五十一歲,戚夫人多大沒有記載,估計也就二十歲前。年齡差距至少三十二歲。所以劉邦換太子的想法肯定有感情因素在。因愛廢立,這是張良的看法。我覺得還有其他,他畢竟是開國之君,對人評價有水準。還會考慮到兒子自身條件不同。感情與理性共同作用的結果。有了這種念頭,就拉開了儲位之爭的序幕。這場戰爭一旦打響,就非常殘酷。更涉及將來掌權。這是涉及到權力的戰爭。對劉邦來說是早年就萌發了的,晚年表現得越強烈。表現最強烈的是高祖十二年。
劉邦越來晚年,換太子想法越強烈,大臣們激烈反對。一是叔孫通,二是周昌,三是張良。三人反應最強烈。叔孫通最激烈,曾給劉邦講過很長的話,要點有:一是立嫡立長的制度不能廢,太子是根本,地位不能動。他舉了古代例子,像晉獻公的例子。像秦始皇的例子。沒及早立太子,被趙高詐立胡亥。二是太子仁孝天下皆知,天下不同意。三是呂后對漢的建立有功勞。廢太子直接會影響呂后。如果要廢立,我願意以頸血污地。這叫文死諫。這話有感情色彩。這人一生換了許多主人。他對皇帝能勸則勸,不能勸則逃。劉邦應付了他一下。
劉邦的想法遇到阻力。呂后的反應呢?呂后的反應分兩個時期。剛聽到時恐慌。嚇著了,有兩個擔心。一是擔心自己的兒子會丟位,這是奪儲。二是擔心自己的皇后之位,不能保證,這是奪夫。極度恐慌後,呂后的做法是應對。呂后做了兩點,一是密切關注,劉邦與大臣們討論時,呂后竊聽到周昌在朝中的反駁。呂后跪謝,微君,太子幾廢。這事反映一點,呂后對此事高度關注。皇帝與大臣們討論她怎麼知道?第二點是問計張良。她覺得張良是足智多謀的,她找哥哥呂澤,替我去找張良。呂澤在張良上下班劫持了張良,張良態度兩點,一是反對,二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呂后問計時,張良的態度是皇帝因愛廢立,皇帝看重商山四皓,四個老頭。屢次請,不來。請來他們輔佐太子,或許皇帝會轉變。呂后送重金寫信請商山四皓。
淮南王叛亂時,劉邦不想出征。他沒過過安生日子。每年都要出征。這時,黥布叛亂,想讓兒子出征。四皓一聽,不行。知道太子劉盈軟弱。太子一敗,劉邦就會順手換太子。四皓不能說劉盈無能,給呂后講道理,太子贏了,好處沒多少,輸了,太子位不保。成敗上,太子對手是猛將,太子要統帥的是打天下的猛將,不能去。道理一說,呂后明白了。找到劉邦,說對手兇猛,兒子沒經過戰爭,打不過;部下難領。讓年輕太子去領著猛將打另一猛將,沒辦法。劉邦沒辦法,嘆氣就說知道他不是料。他打贏了,卻也受了致命的箭傷,半年死了。讓他去的是呂后,幕後指使的是四皓。劉邦回朝後,一天跟大臣們聚會,突然發現四皓,問是誰?四人走上前,行禮。劉邦大驚失色,多年找都不來的人。我請不來,你們怎麼輔佐起我的兒子呢?他們說我們聽說你對文人不尊重,所以我害怕你的羞辱,不願意見,太子尊重文人,我們來了。劉邦聽完,長嘆,既然來了,好好輔佐吧。四人行禮走了,劉邦非常激動。指著背影對戚夫人說,呂后真是了不得的人。太子羽翼豐滿了動不了了。為我跳楚舞我唱楚歌,叫《鴻鵠歌》,也屬於楚聲,「鴻鵠高飛,一舉千里,羽翩已就,橫絕四海。橫絕四海,當可奈何,雖有曾繳,尚安所施?」意思是大雁高飛飛上了高空,羽毛豐滿了我沒有辦法了。唱完後,兩人一唱一舞,劉邦淚流滿面,從此不提廢立之事。
這四人到底怎麼有這樣的能力?為什麼呢?因為劉邦大概這樣想,這四人是山林之士,年齡行將就木,出來輔佐太子,感覺到天下輿論會傾向於太子。這事可不這樣簡單。這事中,戚夫人有優勢,卻因為劉邦的決定停止了戰爭。這裡邊有問題了。一劉邦為什麼不打了?戚夫人為什麼失敗?隱藏什麼危機?看下集。
大風歌34_奪儲之禍-王立群.2011.03.29
視頻地址:http://kejiao.cntv.cn/bjjt/classpage/video/20110329/100832.shtml
(戚夫人發動奪儲之戰,嚴重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也嚴重低估了呂后的能力。戚夫人這個戰爭方式,帶有很大的普遍性,戚夫人首先想擺平劉邦,再讓劉邦去擺平呂后和朝中大臣,劉邦雖然鼎力支持廢太子一事,但卻虎頭蛇尾,終於在高帝十二年,因為商山四皓的出現而划上了句號。從此劉邦不再提及廢太子之事,但劉邦雖然不再支持戚夫人進行奪儲之戰了,但是這個事情並沒有了結,它一個最大的隱患就在於戚夫人和呂后之間已經結成了死冤。)
戚夫人與呂后間結成了死冤,這件事情在劉邦下世後出現兩個結果,一是戚夫人被殘害為人彘,二是愛子劉如意被殺。最終付出了慘重的代價。這場戰爭中,戚夫人是戰敗一方,被迫害死,誰來負責?自身要負責任,還有劉邦。戚夫人靠的是劉邦。當然還有另一方,呂后。呂后也有責任。我們來討論奪儲之戰,誰來負責?我概括起來,三句話,一是戚姬估計失誤;二是劉邦難辭其咎;三是呂后應對得力。
戚夫人判斷失誤;阻力很大;沒有妻黨。這三大原因導致戚夫人失敗。判斷失誤上,他發動奪儲之戰,高估了自己,低估了呂后的實力。戰爭的方式上,戚夫人的戰爭有普遍性,想通過劉邦來擺平,一個女人先征服一個男人,再能過他來征服世界。這是古老而現代的故事。這種方式要成功得有兩個條件,一是女人自身要有殺傷力;二是被攻擊的男人要果敢有力。兩條具備了,女人可能獲勝。再來看戚夫人,有殺傷力,在征服劉邦來說,成功。但是劉邦並不是幫她辦成事的那種男人。他並不果敢有力的男人。劉邦外戰內行,內戰外行。對外果敢,奪韓信的兵權,殺曹無傷,這些毫不手軟,但是對老婆兒子女兒不成了。在平城被圍七天,有人獻計和親匈奴,劉邦答應送女兒魯元去匈奴,呂后一哭,拉倒了。這事可以看出沾著女兒的事辦不成,換太子不成,換皇后不成。這是內戰外行。外戰上卻內行。阻力很大上,他也沒有想到。戚夫人想到劉邦一聲命令肯定成,她沒有想到難為大臣們接受。這事中,戚夫人所做的是歷代帝國最難接受的廢長立幼。也有做成的,像漢景帝廢劉榮立劉徹,當時也有大臣反對,但他做成了,因為漢景帝果斷。漢武帝也立了劉福陵,做成了。唯獨劉邦沒做成,與皇帝的性格有關。劉邦事沒做喊得都知道。第三個原因是沒有妻黨。她在劉邦陣營中隻身一人,呂后卻有影響力。是劉邦結髮夫妻。兩哥哥是功臣。像結識張良,請四皓,都是哥哥辦的。戚夫人卻是孤身一人的。來與功臣外戚鬥爭。
劉邦難辭其咎。他立太子過早。立得早時,看不出來還有幾個兒子,八個兒子都來了,發現嫡長子不行,再改難。二是慮事不周。劉邦與項羽鬥爭中有他老謀深算一面,在與諸侯鬥爭中也如此,但是也有處事粗糙的一面。像支持戚夫人換太子,這戰爭不能輕易發動。他沒考慮到。他沒想到呂后生氣,問題嚴重。功臣派呂后派反對,他沒辦法了。劉邦誤導。三是優柔寡斷。四皓出現,能代表社會輿論嗎?是假相。就是殺了四皓又能怎麼樣?
呂后在這事上,做得非常好,應對得力。一發生,呂后確實恐慌,擔心兒子與自己。兩種不同類型的女人,戚夫人靠男人征服世界,呂后是不通過男人仰仗自己來征服世界。呂后借力打力,非常巧妙地借用三種力量,功臣派像叔孫通張良周昌,用得巧妙。再藉助商山四皓代表的輿論力量。他們是張良製造的假相,呂后利用他們來製造假相,讓劉邦及時收手了。其實她借用了四人的力量。再是藉助妻黨的力量。尤其是呂澤。這樣的鬥爭中,呂后全勝,戚夫人完敗。是不是意味著劉邦做錯了呢?換太子錯嗎?這得分析。如果像張良所說因愛廢立,有問題。選太子應看能力,至於母親如何不應該考慮。劉邦是喜歡戚夫人喜歡劉如意,這有責任。但是還有因素,應當相信劉邦有眼力,劉盈與劉如意都是兒子,儘管一個母親不太喜歡,戚夫人他喜愛,兒子間他做過權衡。其實比較兩個兒子,類不類。後來證明了劉盈果然沒作為。看到戚夫人殘害後,他崩潰了。沉湎酒色,沒幾年就死了。在位七年,死了。老四是漢文帝劉恆,有作為,與弟弟比,他沒作為。看他不行,劉邦看得准。問題是劉邦看的劉如意有本事嗎?一早就被殺了,不知道劉邦看得準不準。但要看到四子劉恆最看好,是後來的漢文帝,在八子中最有城府,嘗試潛伏,沒人發現他的能力,他卻全勝,而且有作為,沒被劉邦看出,這是失誤。
劉邦對老婆應該有了解,殺韓信殺彭越,為兒子擔心,他做了嗎?兩件事,一是他接受建議,派周昌做劉如意的國相,周昌本是中央的御史大夫,做趙國國相,地位低多了。出於三點考慮,周昌值得信賴;周昌不辱使命;周昌有恩於呂后。呂后都跪謝,劉邦覺得讓周昌保護,呂后大概不會為難。事實證明他錯了。劉邦死後,呂后下令叫劉如意進京,周昌擋住。呂后先調他進京罵他。劉邦想不到嗎?劉邦天真地以為大臣能保護自己的兒子太幼稚。周昌畢竟是臣,掌權的只能是呂后。呂后罵周昌,歷史沒有記載他的回答。領導寬容,大臣才敢於說話,像呂后這樣的,都不敢說話。像陳平,周勃都附和呂后。二是派陳平去殺樊噲。至少反映出劉邦氣得立馬要殺掉可能殺害兒子的人。親貴不顧,一定要殺,劉邦保護兒子還是重視的。導致愛子被殺,愛妃被殺。
宋有詩:「百子池頭一曲春,君恩和淚落埃塵。當時應恨秦皇帝,不殺南山皓首人。」(《戚夫人》)南山皓首人指的就是商山四皓。七夕時,劉邦與戚夫人常常進行一些活動,最恨的是秦始皇,殺了那麼多人,為什麼不殺掉那四個老頭呢?這是站在戚夫人的角度來說的。明顯是認為導致戚夫人悲劇的是四皓,張良也因此成了責任人。第三個戚夫人咎由自取,如果安分地做嬪妃,會招致大禍嗎?也有道理。這事上,最應當負責的還是劉邦。從本質上是劉邦的江山美人之爭。劉邦毫無懸念地選擇了江山。劉邦是政治強權人物。他有基本的處世出發點,把權力看得高於一切。像項羽窮途末路時與虞姬道別。只要是政治領袖,面對江山與美人矛盾時,他們都會選擇江山。清代有詠古詩:「誰教玉體兩橫陳,粉黛香消馬上塵。劉項看來稱敵手,虞夫人後戚夫人。」玉體橫陳是成語,形容年青女子的肉體,一是虞臣一是戚夫人,兩個比喻,兩人都死了,是沒有保護好心愛的女人,無論是劉邦還是項羽都沒保護好自己的心愛,所以,評價說兩人真是平手,虞夫人死了戚夫人也死了,諷刺了劉邦。項羽失敗了,劉邦勝利了,卻也像項羽一樣不能保護自己的心愛。也點出重要的問題。劉邦沒有在保護戚夫人身上起到作用。劉邦曾白馬盟誓,一是非劉不王;二是非功不侯;三是不如約,天下共誅之。這個後,誰都不敢封異姓王。可見想保存他會有作為,但在戚夫人身上,做得不夠,比如像遺詔。但他什麼也沒做,導致戚夫人慘死。差別在虞姬是在項羽面前有尊嚴地死,而戚夫人卻是劉邦死後沒有尊嚴地死。劉邦應當為二人之死負責任。但是劉邦一生多事,天天煩心事多,解決後宮之爭中,另一件讓劉邦痛心的事發生了,讓他十分震驚。看下集。
大風歌35_封王之路-王立群.2011.03.30
視頻地址:http://kejiao.cntv.cn/bjjt/classpage/video/20110330/101237.shtml
張耳的發跡之路是怎樣的?張耳其人呢?
高祖九年,劉邦遇到尷尬的事,這一年,謀殺案發生。對象是他。主謀是趙國國相貫高。趙王張敖是重要嫌犯。劉邦惱火。這場謀殺案的重要嫌犯是他女婿。這裡牽扯到張敖。得從父親張耳說起。張耳在秦末起義里重要人物。這在中國歷史上秦亡漢亡中他是當時三個反秦基地(齊、楚、趙)的一方首領。張耳在趙地。張耳這個人有才華又幸運,本是大梁人,年輕時,家不富裕。因為避禍跑到外黃。到那兒後,張耳生活拮据,沒成家。在這兒遇到了他第一件幸運的事。他是異鄉的,偏偏外黃出事,一個富人有錢,有小姐長得漂亮,婚姻不幸。嫁丈夫,是碌碌無為的人。小姐有自知之明,發現她無法和這個人生活一生,所以跑了。去找父親的熟人,把情況跟他說了,這位朋友問她,拿定主意,選什麼對象告訴我。她告訴了這位朋友。如果不能忍受,我可以介紹一個窮人給你,是張耳。她一聽,願意。寧可跟張耳,也不跟平庸的丈夫生活。合法分手後,跟張耳提親。張耳太意外了。本是避禍來了,沒想到富二代嫁給了他。張耳不在乎她的婚史。張耳一下子成了富人了。他有特點,非常會用錢。廣交朋友,很快名聲出來了,不久做了秦外黃縣縣令。這是第一個幸運。是婚姻。
結婚前,張耳還有一個年齡小的忘年交陳餘,婚姻也奇特。一個富人知道他不會平庸,許女兒給陳餘。父事張耳,像對待父親一樣來對待張耳,兩人成了刎頸之交。兩人好得同生死。秦國當時不知道兩人,滅魏國後,才知道兩人是魏名人。所以下令追殺。兩人跑到外黃隱居。不久,遇到大事,秦二世元年七月起義暴發。對外黃的兩人來說是機會。他們可以藉此轉變身份了。他們都參加了反秦起義了。張耳的第二個幸運就是起義的暴發。張耳也投身起義了。這表現了他的膽略,他們找陳勝,早聽說過他們,馬上請二人來,待為上賓。
陳勝稱王后,二人主動給陳勝建議,我們只限於楚地,河北大片地方,我們熟,希望讓我們去打下來。這個建議提出顯示了張耳的眼光與才華。陳勝同意了,任用武臣做將軍,另派都尉,讓二人做校尉,帶三千士兵去了河北。仗打得順,很快趙地一片紅。他們有法寶,把軍事戰爭與政治鬥爭結合,運用政治手段為軍事服務。對不願意投降的人呢?張耳遇到高人蒯通。這是第三個幸運。蒯通有謀略。他對秦帝國的基層官員,和攻趙地的武臣都做工作。像對范陽縣令,說你處死多少人,為什麼百姓不殺你,怕的是秦法令,現在正是百姓殺你時,你最好向義軍投降。保證義軍不殺你。給武臣們說,現在來趙地,打一仗拿一城,這辦法太落後,不如「不攻而降城,不戰而掠地,傳檄而千里定」。武臣聽不懂,蒯通解釋,現在有三十多城不投降,原因是你攻下十幾座城,你殺縣令,他們害怕。他們只有死路一條,明裡抵抗,實是自救。現在最好是給他們活路。先把范縣縣令封個侯,讓他投降,再讓他坐著車去轉轉,人們一看,其他縣令都會仿效。武臣一聽,高興,覺得可行。蒯通的辦法,用起義的辦法,歸順,是幸運。武臣採納了建議。果然三十多城望風而降。張耳與陳餘把趙的城都拿下來了。
拿下趙地,兩人商量,向陳勝派的將軍建議,應當自立為王。做趙王,好辦了。這是對陳涉的背叛,但對起義未必是壞事。讓秦多了一個對立面。張耳一是對陳涉不滿,因為陳涉沒重用他們。二是擔心被殺。陳涉派了許多人攻地,許多人被殺,所以他建議自稱為王。武臣顧慮在當時稱王的是六國諸侯王的後代。他的先輩不是六國諸侯。張耳告訴他,陳涉不是普通人嗎?你也可以呀。而且回報陳涉未必是好事,機不可失。武臣聽了後,自稱趙王。
陳涉想派兵征伐武臣,被人勸了。最好是派使者祝賀他當趙王。陳涉就派使者去祝賀,把武臣家屬扣為人質。把張耳的兒子也押為人質。這就面臨一個局面,陳涉命令他西進滅秦。武臣問張耳,張耳說千萬不要打秦。否則滅秦後會收拾你。向南,把河內郡燕代之地佔了。整個燕趙代三國佔有後,就是陳涉滅了秦也奈何不了你。武臣一聽有道理,分軍三支,一支叫韓廣攻打燕地;二支叫李良攻佔常山;三支叫張黶打代地。韓廣佔了燕地,韓廣自稱燕王了。李良拿下常山,在井陘關受挫,被擋打不過去,來搬救兵。張黶當然也打得順。武臣帶著張耳陳餘去打燕。趙王武臣竟然被俘。他沒本事,愛玩,去打燕,間歇時不忘玩,打獵。被燕軍發現,包圍活捉了。給張耳來信,要是叫趙王回去,劃一半給燕。否則不放。張耳派十幾個使者交涉,都被殺。張耳束手無策,打怕對方急了。趙軍軍營中有小卒做飯的,給同伴吹大話,叫我去我會領回來。張耳讓他去了,一見燕將,問你們知道張耳陳餘是什麼人嗎?是賢者。你知道他們的志向是什麼嗎?不就是想接回趙王嗎?你們錯了,看小了,絕不想叫他回去。拿下趙五十城,他們也想稱王,武臣被他們擁立。但是你們想想武臣你們都受不了,他們若打你們,會怎麼樣?千要不要讓張耳他們成了氣候,果真放了。這個小兵這番話有道理嗎?是想叫武臣活還是叫他死?他是利用這個矛盾讓武臣回來的。我看是不想他死,急攻才會想讓他死。現在是投鼠忌器。不願意叫武臣死。但是這小兵會說,蒙住了燕軍。
武臣回來,又遇到麻煩了。李良在井陘受阻後回來要求增兵,但是接到秦的信,用二世的名義寫的。沒加封。說的是只要離趙歸秦,既往不咎,而且可以大富大貴,李良是秦將,投靠了趙。接到所謂的信,這當然是計。搬救兵時,武臣剛回來,武臣的姐姐惹了麻煩。醉了帶了許多隨從。李良一看,以為是趙王。她派隨從打了個招呼,李良才知道不是武臣,卻是他姐姐。他心裡不是滋味。他身邊一人說,你不對,本咱高貴的身份,現在趙王的姐姐都不放我們眼裡。不如殺了她,叛變算了。李良火起了,果然殺了武臣的姐姐。帶軍直撲邯鄣,亂殺,把剛放回來的武臣殺了。張耳與陳餘幸運,在趙的人緣好,通了信,逃了,沒被殺。武臣被殺,對張耳來說是幸事,還是不幸?我看,是幸事。本來趙王是武臣,陳涉派的也是他,等於說張耳陳餘可以獨立掌握趙國政權。張耳在人生中遇到第四次幸運的事。這後,二人做了個決定,趙地是人家地盤,找趙歇,擁立為趙王。這是二人封的。權力在二人手中。張耳做了丞相,陳餘掌握軍權。趙成了他們的天下。李良不死心,還要繼續打張耳陳餘,李良戰敗,投章邯。整個趙國被張耳等實佔了。但是人生幸運有限,不可能沒挫折,厄運來了。對張耳來說,是生死考驗,是劫難。
大風歌36_翁婿嫌隙-王立群.2011.03.31
視頻地址:http://kejiao.cntv.cn/bjjt/classpage/video/20110331/100555.shtml
章邯帶兵鎮壓起義軍,橫掃反秦義軍,把重要將領全部殺死。只有一個地方趙沒占。章邯來了。二世又派了長城軍團王離來了。趙國集中了兩大主力。兩大軍團集合來打趙國。章邯打法是把邯鄲附近的百姓遷到河內郡。再把附近的所有城夷為平地。這就是三光政策。焦土政策。趙國被孤立了。趙歇與張耳陳餘被打垮了。長城兵團巨大鹿,趙成了關鍵地。張耳被困巨大鹿城。外邊人多糧多,張耳兵少食盡。張耳不斷地派人寫信通知陳餘,讓他出兵,陳餘收集了幾萬散兵。章邯二十萬,楚軍也只幾萬人,力量不夠打。張耳急了,說話重。「吾與公為刎頸之交,今王與耳,旦墓且死,而公擁兵數萬,不肯相救。」陳餘為難,打肯定打不過,不去打,張耳一再催。張耳派兩個將軍突圍出來,逼著陳餘出兵。他們說哪怕全軍戰死,也表明我們是信守諾言的。給你五千士兵,去吧。這兩個將軍衝到秦大營中,轉眼間全部戰死。埋下禍根。後來巨鹿戰,項羽破釜沉舟,斷了王離的糧道,天下諸侯看到這個,齊下手滅了長城兵團,章邯撤退,解了巨鹿之圍,這是張耳一生中第五次幸運。項羽讓他意外獲救了。張耳與趙王宴請各路諸侯,唯獨不滿意陳餘,為什麼不救我?兩個將軍哪裡去了?陳餘說了實情,張耳不信。陳餘有錯,錯在屈從出兵。二錯錯在越說越生氣,最後陳餘棄印不幹。張耳有人說,這是老天爺交給你的,不聽將來可要吃虧,張耳拿過來,一掛。陳餘一看掛在張耳身上,賭氣不幹了,回老家了。手下幾百人跟著走了。負氣交權是二錯。兩人反目成仇了。
巨鹿之戰後,章邯投降,項羽帶著救趙將領進入函谷關,封了張耳常山王,把趙歇封為代王。陳餘沒封。陳餘賭氣,因此沒被封。後來只封了三個縣,做了列侯。差別就大了。陳餘心裡不平衡。山東齊國田榮叛亂,陳餘立即寫信,借兵共同打,田榮也是因為沒被封,給了兵。陳餘帶著兵對張耳突然襲擊,張耳打得大敗,丟了國家。張耳得找項羽,找劉邦。張耳與項羽劉邦交情都不錯。張耳與劉邦在秦末起義前就曾在張耳家常住。家裡有錢,劉邦也去蹭過吃住。張耳拿不定主意投誰。他決定投項羽。但有人勸他,劉邦在關中時,全部星宿集中在那,張耳就決定改投劉邦了。這是他人生中第六次幸運。當時劉邦剛殺回關中,正平定關中。張耳來了,劉邦特高興。他知道張耳是名士。一高興把女兒許給張耳的兒子張敖。兩家成了地道的親家。前者鴻門宴上有政治需求,不成了。劉邦收留了張耳,張耳成了劉邦集團人重要成員。陳餘迎回趙王,他做了常山王。陳餘曾跟劉邦提條件,要我去打,漢殺張耳,乃從。劉邦不可能殺張耳。找了一個特別像張耳的人殺了,送來人頭。陳餘相信了,跟劉邦打到彭城了,項羽大敗劉邦,陳餘聽說張耳還活著,又覺得不像了,反悔了,站到項羽一邊了。這時,陳餘劃線的標準是張耳的死活。張耳與陳餘徹底反目了。後來韓信殺了陳餘。趙王歇也被殺,韓信要劉邦封張耳做趙王。他真正成了趙王,是劉邦封的張耳。趙王張耳不久走到了人生盡頭。漢四年做趙王,第二年就病死了。兒子張敖即位為趙王。
張敖可不幸運,連遭不幸。一是他在漢七年遇到麻煩了。劉邦平定叛亂時,在平城被匈奴圍了七天,突圍出來時,趙王對劉邦好,親自為他端飯,不領情。劉邦經常罵張敖。詈甚,罵得厲害。罵出麻煩來了,張敖不錯,沒傲氣,但手下大臣不白吃,跟著張耳幾十年的老臣,看不慣,所以大臣們商量要把劉邦殺了。這事是因為氣憤張敖被罵。第一步告訴張敖,堅決反對。趙國也是靠著他來的,我們才重新有這塊地。不能殺恩人。後來大臣們商量,趙王是好人,別跟他說了,秘密做了,成了讓他當皇帝,不成我們承擔責任。第二次劉邦經過時,他們安排刺客。劉邦躲過了。漢九年,把這事報告給了劉邦。沒想到女婿是謀殺的主謀,他懷疑。所以抓了趙王與國相,張敖手下,竟然有十幾個人扮作奴僕,貫高是被囚車押進京的。主要審的就是貫高。趙王不能審,呂后只這一個女婿。呂后說不可能是他。劉邦反過來罵呂后,不想想,女婿稀罕女兒嗎?得了天下,身邊多少人呀?還稀罕嗎?要謀殺極其惡劣。一直傳下去,呂后擋著,只會不得使用逼供。棍棒皮鞭錐子全用在貫高身上,身無可擊者。貫高始終一句話,與張敖無關。劉邦感慨,一般人都挺不過去。劉邦喊壯士呀。改審,看誰關係好,私下見。私下拜訪了解真情,找到泄公。他跟貫高是同鄉,在朝中為官,派泄公去探望貫高。泄公寒暄後,問他張王果有計謀否?貫高說,我犯了什麼罪?滅三族呀,全部進了監獄了。只一聲令下,三族會全殺。我犯罪是這,我愛誰呀?我愛趙王還是三族呀?我拿這個來說謊,換一個趙王,不可能呀。這事的確不是趙王的事。所以,當場許多人都自殺了,趙國許多參與謀殺的人全自殺了,我之所以這樣做,只想還趙王一個清白。就把劉邦罵人一系列經過全講了。泄公把這一切寫下來,報告劉邦。劉邦覺得確實沒趙王的事,赦免了趙王,不能當王了。畢竟還是女婿,當侯吧。降為侯了。
劉邦最欣賞的是貫高這個國相,不簡單。他派泄公告訴貫高,趙王放了。貫高高興。還赦免你並任你為官。這可是謀殺的主謀,劉邦竟然赦免並重用。貫高聽完笑笑,我活著只為洗白趙王之冤。我背著這樣的惡名來為皇帝做官,我愧對皇帝,他自割頸動脈自殺了。劉邦召見了趙王張敖,問他,你手下十幾人怎麼樣?張敖說都是棟樑之材,劉邦一一召見,發現全是有才之人,全部任為郡守和諸侯國相。這些人經過劉邦惠帝呂后文帝朝,子孫大多做了兩千石的高官。但是劉邦為什麼對他們這麼看重?這是劉邦晚年,特別看重的是忠誠。蘊含意味,劉邦的人生即將走到盡頭。大漢王朝怎麼辦?臣子的氣節是什麼,他最看重。要給天下臣子做榜樣,叫忠誠。有了這個,劉邦死後不擔心王朝會走向沒落。
大風歌37_成敗蕭何-王立群.2011.04.01
視頻地址:http://kejiao.cntv.cn/bjjt/classpage/video/20110401/100730.shtml
(劉邦曾承認自己統兵打仗不如韓信,在四年楚漢戰爭中韓信是功不可沒的,但是韓信最後的結局卻十分慘烈,身為將軍的他沒有血染沙場,馬革裹屍,而是被呂后所殺害,其罪名是謀反,韓信為什麼要謀反又是如何謀反的?韓信之死與蕭何有什麼關係?)
劉邦不在長安,晚年有病有傷,不呆在京城,去外邊幹什麼?他在平叛亂。韓信被降為淮陰侯,住在京城,形同軟禁,生活沒受到多少限制。為什麼突然謀反?劉邦平叛與韓信謀反與一個人有關。陳豨率領過五百人投奔劉邦,是最早加入劉邦集團的起義將領,立功在平定臧塗時,是第一批二十九個列侯分封之一。漢七年,韓王信叛亂時,他又參加平叛。劉邦給陳豨一個重任。漢建國後一直不穩,燕在今天北京,代在太原北一帶。離長安遠。劉邦決定,陳豨任為趙國國相,實際在監管代國與趙國兩國軍隊。他成了北防軍的司令。陳豨是漢七年被授命為燕代總監軍,後來漢十年年底陳豨叛亂。位高權重,陳豨怎麼會背叛西漢呢?陳豨毛病不是貪財貪色貪權,而是喜歡養士。門客多時達到一千多人。風光無限。這一毛病帶來麻煩了。從邊地去京城途經趙住在邯鄲,把整個邯鄲住滿了,引起劉如意的注意。周昌是趙國相,周昌看到了陳豨的大部隊經過,他向京城打報告,說陳豨養客甚眾手握軍權多年,劉邦一聽有道理。查,陳豨一查,千多人哪能保證每個人都守法?仗勢撈好處的事難免,一查陳豨馬上知道了。陳豨做出兩反應,恐懼也說明有事。立即派人給韓王信手下兩叛將聯繫起來了,準備急了就造反。當時韓王信曾跟他聯合,但是,他沒答應,現在想起來了,趕快聯絡。
劉邦覺得事情不妙,太上皇病故,召陳豨進京,劉邦斷定他叛亂了。劉邦親自帶兵平叛。這次平叛中充分展現了劉邦的軍事才華。他認為這成不了氣候。周昌是首先告密的人,建議把常山郡郡守處置掉,掉了二十個縣。周昌說他們沒參加叛亂。不得已而投,不是本心,這顯示了他的政治眼光。劉邦叫周昌找趙國能打仗的將軍,推薦了四個人。一見劉邦,劉邦一看,沒一個能用。當時說,豎子能為將乎?哪一個能當將軍領兵?四人嚇得磕頭,劉邦封每人一千戶,做將軍吧,還是用了。劉邦到十一年冬天,打垮了主力,第二年殺了陳豨。陳豨當趙國國相受命後,親自拜訪韓信,這一段重要。陳豨拜訪韓信,韓信叫手下隨從退下去,拉著陳豨說了幾句話,「子可與言乎?欲與子有言也。」豨曰:「唯將軍令之。」陳豨去拜訪韓信,韓信把身邊的人打發開,拉著他的手,想跟他說一句話,能不能聽來講一點話。陳豨說,我聽你的,您說吧。韓信說,派你去的是戰略要地,你手握重兵,皇上非常信任。假如你到那兒,要是有人說你叛亂了,第一次皇帝肯定不信,第二次肯定將信將疑,第三次說肯定惱羞成怒,一定會親征,只要他離開京城,「吾為公從中起,天下可圖也。」我在京城內應,天下是可以拿下來的。陳豨說呢?「陳豨素知其能也。信之。曰:『謹奉教。』」平時就知道韓信有大本領,所以相信他的話,並且說,遵命。這是韓信叛亂的事。這段描寫重要。漢十一年,劉邦親自征討,要求韓信出征,韓信說有病,留在京城,暗中給陳豨送信,最關鍵的有兩句,弟舉兵,吾從此助公。這是《史記》中韓信與陳豨謀反有全部文字。這時韓信手中無兵,詐稱皇帝有令,把整個京城的奴隸集中起來,說皇帝有令,讓他們起來跟著干。只要佔了京城,事就成了。這是韓信準備的。但是商議好後,出現變化,手下有一個門客犯罪了,韓信關了他,想殺了他。結果他弟弟知道哥哥被抓,跑到皇宮裡靠發,舉報了。呂后知道了。想召韓信進宮,怕他不從,跟蕭何商量。蕭何說把陳豨殺了,讓他進宮慶賀。韓信當然不會去,蕭何來了,親自到韓信府上,告訴他,讓列侯大臣進宮祝賀,你得去呀。韓信想他是自己的知己,他對自己不錯,在蕭何的勸說下,把他拉進了長樂宮,一入宮,武士綁起了韓信,蕭何不見了。所以說,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抓進了鍾室,在裡邊殺了韓信。臨死前說了一段話,大意是沒聽蒯通的話。他勸過我兩次,不要幫助劉邦,沒聽,落到今天的地步。呂后下令殺了,而且滅了三族。
這個消息,後來記載不同了。劉邦不知道,到京城才得到消息,「且喜且憐之」。這是《淮陰侯列傳》的記載。劉邦回來後,先表現是且喜且憐。問呂后,臨死前說什麼了。劉邦說蒯通我知道是辯士,立即通緝,很快就抓住了。劉邦審他,是不是你叫他謀反的?蒯通說,這人不聽我的。劉邦氣得下令殺了。蒯通一聽,喊冤,劉邦說,冤不冤?該不該殺?蒯通說,古話說人各為其主。我當年只知道主人是韓信,不知道什麼劉邦。我既然是他部下,我得忠於他,得設身處地地謀劃。當時保持中立,劉邦項羽無可奈何,天下局面是什麼樣?肯定是三分天下。想想當時不知道你,只知道韓信,我為他謀劃有什麼罪呀?像狗只不咬主人,能說它不是好狗嗎?說得劉邦答不上來。劉邦這時晚年了,最重要的是提倡忠誠,蒯通忠誠於主人當然不能殺,放了。這人有智慧,當年韓信不聽他,他裝瘋了,現在準備說辭。而在《蕭相國世家》不同,記載呂后立即報告了劉邦這個消息。立即加封蕭何,封蕭何為相國,升級了;加封五千戶;給他加強警備。(韓信被殺,加封蕭何什麼意思?先想想,以後再講。)兩處記載不同,哪個更可信?我覺得後者更可信。有四條理由:韓信非尋常之人,軍功天下第一,呂后也沒這麼大膽;呂后此時不敢不報,這時正是劉邦廢太子劉盈立劉如意願意最強烈的時候,這時不請求擅自殺功臣萬一錯了劉邦不願意她不是兜著走嗎;此事影響廢立,影響太子的位置問題,處理失當就會影響太后的前程,這種大事一步不敢錯;呂后邀功心切,第二年劉邦死了,這時決心換太子的關鍵時刻,這時呂后最希望有點動靜展示一下「肌肉」。沒有戚夫人年輕漂亮但是對鞏固劉姓江山有作用,展示自己力量的時候,豈能放過?
司馬遷為什麼這樣寫?估計聽到不同的說法,一個地方記一說,兩說都記下來,哪個對呢?自己看吧。這是最公正的史學家的做法。不憑主觀判斷。但是從古至今,有許多學者不相信韓信謀反,為什麼呢?
大風歌38_反乎冤乎-王立群.2011.04.02
視頻地址:http://kejiao.cntv.cn/bjjt/classpage/video/20110402/100699.shtml
直到今天,關於韓信之死有兩種看法:一是謀反被殺;二是冤殺功臣。
第一種認為他該死,認定謀反被殺的,有代表性觀點,認為這是一個過程,從不謀反到有怨恨到想謀反到真謀反,有變化過程,這是基本觀點。認定沒謀反,重要依據是《淮陰侯列傳》中記載過兩上說客,一是項羽派來的武涉,另一個是蒯通。兩人跟韓信說了好多,韓信就是不反,「雖死不易」。即使死了也不背叛劉邦的決定。這是武涉遊說時韓信表的態。蒯通談過兩次,其中第二次我沒講,現在說說主要觀點。怎麼勸韓信,韓信如何表態的,直接影響到韓信是否謀反的判斷。第二次著重講兩點,一是有功稱王,錯。韓信有基本看法,是我立了大功,封王是應該的,漢王不會考慮冤殺我,不可能。武涉與蒯通勸他時,他都有這個基本立場。蒯通認為這個錯誤,有功不動你,不對。蒯通從道理和事實上講。他講道理,人與人關係只有永遠的利益沒有永遠的朋友。利益一致時對你好,利益衝突時不可能好下去。這涉及到劉邦對韓信會不會一直好下去。蒯通講兩件事,一看朋友變成敵人,像張耳與陳餘,當年是刎頸之交,最後反目成仇,你現在與劉邦再鐵鐵不過張耳與陳餘,矛盾與衝突比他們複雜得多。能一直友好?二是君臣莫過於勾踐復國,走的是范蠡,留下來的是文種,被勾踐殺了。君臣是共患難是朋友,同富貴是大患。你跟漢王的關係是這樣的關係。講完後,韓信不聽。這是第一點。第二個觀點是,功高震主者危。功勞高會威脅到君主。滅那些國家,把黃河北全部蕩平,這是不賞之功,沒法賞賜了。劉邦沒東西給你了。處臣子之位,有不賞之功,帶震主之威,歸楚楚人不信;歸漢,漢人震恐,投誰誰都怕。立了大功,天不收地不留。這理透,韓信平靜,說「先生且休矣,吾將念之」,不聽。幾天後,蒯通再次拜見,道理講完了,還講什麼?講完了,又加了三條,一是人要識勸,不識勸,一旦錯誤了,再沒改正機會了。二是奴僕思想後果嚴重,韓信放著主人不敢當,只想當奴才,這是奴僕思想,這後果嚴重。三是猶豫不決害死人,他舉了許多例子。猛虎如果猶豫還不如蜂蟄人一下。勇士猶豫不如庸人。還不聽。
蒯通苦口婆心,韓信就是不聽,有上個原因。一是對劉邦有幻想。來自功勞大,認為主上不會傷害他。他是知恩圖報之人。像當年對無賴封過中尉。像對漂母千金厚遺。他總以德報人,也希望別人這樣對待他。這是幻想第一點。二是沒有稱霸之志,他的志向只是因功封王,沒有稱霸稱王的志向。只有這麼高的人生目標。三是對劉邦的精神臣服。一個嚴格的依賴性人格。人格不自主自強。四是性格中的猶豫徘徊。這四個原因導致他不會叛亂。
第二個階段是對劉邦的幻想打破了。陳平設計,偽裝雲夢,抓起韓信,找不到證據,降為淮陰侯,打破了韓信對劉邦的幻想。他第一反應是發兵造反,可見他有警覺。他已在反與不反中搖擺。一是韓信自度無罪。憑什麼抓我?說明他確實無罪。二是劉邦降他為侯,如果真反了,能只這樣處理嗎?只要謀反他一律殺。被抓是什麼呢?韓信甘心為臣卻在做法上不能解除劉邦的戒備。當然,韓信的態度也因此變化。削掉王,住在京城,韓信從此稱病不上朝。實際是消極對抗,羞於和絳灌為伍,韓信的功勞是一等的。一次去樊噲家去,樊噲受寵若驚。跪拜相迎,樊噲佩服他的才能與功勞。說將軍來到我家讓我非常榮幸。韓信仰天長嘆,我落到這地步,看不起賣狗肉的,他的侯算什麼,心中不屑。可以看出他對自己狀況心生不滿了。他感到不公正,幻想破滅了,人生目標破滅了,還大失臉面。被綁用車拉到京城。他感到臉上掛不住。劉邦用不光彩手段對待韓信不公正地處理讓韓信心寒。韓信心裡產生了謀反的願望。這是一步步走過來的。
另一派觀點認為韓信沒有謀反。一是策反陳豨不合情理,劉邦最信任的就是陳豨,韓信會跟他商量謀反的事?這時陳豨是劉邦特別信任的人,陳豨不可能表明自己要謀反,他怎麼可能一見面就說這樣的事?二是謀反時機不合情理,手握精兵三十萬二人勸他謀反都不謀反,現在何必呢?《韓信廟》寫「朝言云夢暮南巡,已為功名少退身。盡握兵權猶不得,更將心計托何人?」早上說要去游雲夢,晚上就出發了,動作快。韓信成就功名時,應該全身而退,沒退引出麻煩了。當初掌握大軍不反,更何況沒有一兵一卒,會去商量謀反嗎?這是許渾的詩。三是動用兵力不合情理,解放奴隸讓他們武裝起來打,這不合理。有問題,沒有詔書,奴隸會相信你?就算聽,會集合多少烏合之眾?去與正規軍作戰,能贏?四是動手條件不合情理。劉邦出京是最好時機,可以動手,可是,現在要與陳豨書信來往,那時不容易呀,得好長時間,要是在路上被劫,不怕走漏消息?不可靠。五是誅殺過程不合情理。騙他入宮,綁到立即就殺,缺少審訊,查證,手下不調查,綁起來就殺,這樣的殺是謀反,還是謀害?不同意的五個理由,說明是劉邦呂后要殺韓信。這是謀害。
雙方交鋒時,有幾個問題討論。一是為什麼找陳豨?陳豨受信任,手握重兵,去赴任,為什麼去辭行韓信?本身說明想與他聯手?陳豨與他聯手,不會被懷疑。找彭越,馬上會知道。找到劉邦最不容易懷疑的最容易成功。二是手握重兵不反,無兵卻反,為什麼?反駁的認為,當年不反是因,今天反是果,因果有兩上,一是必然性一是或然性因果。當年不反現在會不會反?兩種可能。會反和會不反,這叫或然性因果。不能說當年不反現在就不反。現在反不反與先前的不反不是必然。三是手中無兵卒。這也不是否定他謀反的充足理由。他一生中多是出奇制勝,以少勝多。兵少不意味著謀反不成功。四是韓信這樣機密的事,司馬遷怎麼會知道?這也不奇怪。史中這樣的機密事多了。五是,假如韓信沒相當準備,抓他相當容易。為什麼不去他家抓捕,說明他有準備了。《彭越傳》是明確的誣告。假如這也不是事實,為什麼寫彭越寫成明白的冤案,而這裡寫的是謀反,說明他確實反了。
兩派不同觀點與依據,還有論戰的情況,自己去思考。我思考是他確實是反了。那麼為什麼人們不相信韓信謀反了?一是因為韓信功勞太大;二是因為韓信死得太慘;三是韓信確實被冤枉過。四是韓信的軍事才能太出色。五是劉邦殺了一批諸侯。韓信作為一代名將,最終死在西漢政權屠刀下,確實可惜。還有幾種代表性說法。有哪些?有道理嗎?看下集。
大風歌39_死因之辨-王立群.2011.04.03
視頻地址:http://kejiao.cntv.cn/bjjt/classpage/video/20110403/100375.shtml
有關韓信之死有幾個代表性說法,影響大。韓信不是一般的將領,是西漢建國第一功臣。這麼著名的將領如流星,隕落引發人們爭議。至今沒停止。我們要看有關死因的觀點。
四個最有代表性意見。一是因為他滅齊惹的禍。滅趙國後,劉邦封張耳為趙王,讓韓信滅齊。這是劉邦給的命令。後來出現變化,酈食其要說齊,單車獨騎成功了。田廣與田橫懾于軍鋒,同意降漢。韓信得到消息,決定不打了。這時,出來了蒯通。說了一番話,韓信決定立即打齊。他說了什麼呢?兩點,一是功不如人,大將軍會打仗,花那麼大力量,打下趙五十多座城,酈食其一人沒費一兵一卒拿下七十多城,韓信心不平。二是漢王當年給了滅齊令,撤銷了嗎?沒有。下令不執行,現在降了,但滅齊令沒有終止。韓信於是決定滅齊。順,因為齊決定投降了,重兵駐在歷下,不作戒備了。韓信突然襲擊,有效,導致齊王烹了酈食其,韓信平定了齊七十多城。這事,許多評論者種下了殺身之禍。害了酈食其,漢和齊達成了協議,兩國約好,你現在負約,讓漢王背上惡名。韓信惹火了劉邦,是最後被殺的原因。這個觀點影響大,有道理嗎?要回答三個問題,一是劉邦為什麼不下終止令?二是下了滅齊令派酈食其說齊,為什麼呢?三劉邦造成韓信滅齊的行動嗎?三個說清楚,就知道這事的麻煩程度。先說第一個,史書沒有記載原因。我想邏輯上講是兩種可能,一是可能有意不下,二是無意間忘了下達終止令。如果有意,劉邦會嗎?有可能嗎?這種可能是拿酈食其的生命來考察韓信,受害者是酈食其,我個人認為不可能。酈食其立過大功。曾說服秦將達成和解。劉邦突然襲擊,但當時酈食其回來了。漢十二年平定黥布之亂,劉邦想到了酈的兒子,功未當侯。劉邦封酈疥為高梁侯,說明劉邦對酈之死心中有愧。所以後來封了酈疥。所以我們斷定劉邦不不會有意不下。如果無意中忘了呢?這麼大事為什麼能忘了?怎麼解釋呢?我想重要原因是,政治上說服齊王,比較便捷,這樣解決也防止韓信做大做強,劉邦對他是邊用邊防,滅齊後韓信會更大了。劉邦贊成嗎?不好說。降齊與滅齊不同,降齊會讓齊軍完全保全,對劉邦更有利嗎?不會,滅齊更有利。韓信也消滅了龍且的二十萬,直接威脅到項羽的後方。所以滅齊效果更好。我覺得劉邦心裡一定會認為韓信滅齊更好。但是韓信滅齊帶來兩個不願意看到的結果,酈食其死了,韓信做大做強了。韓信二十萬精銳讓劉邦帶走了,韓信訓練百姓就有了三十萬精兵。韓信滅齊功大於過。但也讓劉邦產生了一個很大的不放心。這時只會戒備。
二是求封齊王惹的禍。要求封他為假齊王,惹了劉邦。這事流傳廣,求封惹禍了嗎?第一,錯了嗎?二,劉邦動了殺人之心了嗎?韓信在劉邦拜將後曾深談,韓信提出漢中對策,以天下城邑封功臣。劉邦當時表態是大喜。所以韓信是最早提出封地給功臣的,劉邦認同這個做法。韓信是首倡者也是受益者。韓信沒錯,但是違反了官場的潛規則。專制政權下的官場,下級只能等上級加封,不能自己要。要劉邦自己封,否則就違反了規則。劉邦動了防範心,但殺心不大好講。宋黃庭堅寫:「城皋日夜望救兵,取齊自重身已輕。躡足封王能早寤,豈恨淮陰食千戶?」說劉邦日夜盼韓信救兵來,結果拿了齊地要求封齊王,這是自重,取齊自重實際是身已輕。當看到劉邦被踩封你時,就不要埋怨封你淮陰侯是必然的。求封是人生的敗筆。這是有名的觀點。
三是與齊王有關。擴大齊王封地惹的禍。鴻溝,二十萬打不到十萬,不理解韓信與彭越不來,趕快加封土地。劉邦就大規模地擴封了,二人來了,項羽完了。這事,惹得劉邦動了殺心。韓信有英雄之才也有市井小人之心。心市井心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又希望劉邦用君子心來對待自己,是矛盾。這次要求擴大封地時,他沒說。是用行動來表明態度。對了,我去,錯了,不去。劉邦猜不透,張良猜出來了。趕快加封,來了。先前是大罵,這次劉邦沒罵。微妙。張良陳平各踩一腳。這次比上次更可怕。前者出乎意料之外,理應來,要求封假齊王,所以惱怒。張良說在前面,劉邦明白他不來,說明他定位韓信在小人位置上了。沒出乎意料了。所以不罵了,後果更嚴重。
第四個代表性說法,功高震主。功勞大得劉邦無法駕馭你了。這是不是韓信被殺的重要原因呢?不是所有功高的人都會死,像張良功勞也大。他一直受劉邦器重。張良沒受過猜忌,防範心都沒有。為什麼?一是張良無權,韓信有兵權。只不過動動嘴,不必防範。張良也聰明,置身功名之外。我要練氣功,不管事。張良自始至終沒受到猜忌。蕭何就兩次受猜忌。蕭何人緣好,手下一批人有智謀。手下人會提醒他。經過手下高人指點,蕭何明白官場潛規則。他採取三條有效措施,讓兒子孫子兄弟全部參軍,做人質。二以家財充軍資。三自毀英名。故意顯示自己搶土地,把自己搞臭。功高震主不一定死,就看有沒有政治智慧與皇帝周旋。韓信恰恰是暗於官場。戰場上,會指揮千軍萬馬,但政治上,方寸大亂。像偽游雲夢時,韓信方寸大亂,馬上要造反。又想到自己沒罪。最後殺了朋友。這三著用完,劉邦抓起他來了。充分顯示了政治上的無能。
韓信有四不懂,不懂開國君主與功臣的關係。打天下情同手足,共天下,視為心患。二他不懂謀反不一定要有謀反的證據,只要有謀反的能力就可以認定為謀反。三不懂是皇帝殺功臣,不關係恩怨,關係江山存亡。四不懂冒犯君王是為臣大忌。劉邦抓他後,曾問他,看看我劉邦能帶多少兵?韓信說不過能將十萬。劉邦笑問韓信你能帶多少兵?臣多多益善。百萬都能指揮。這話劉邦會高興嗎?劉邦就問,怎麼被我抓住了呢?韓信說,你善於將將,我善於將兵,所以我被你抓。估計這些都冒犯皇帝。臣子不能這樣講。
韓信是人生悲劇。怎麼造成呢?一是社會原因,這是封建君主專制。二是人格缺陷的悲劇。他最大缺憾是依附性人格,甘心當奴才。三是政治悲劇。韓信精於軍事,不懂政治。吃虧在完全不懂政治。
大風歌40_將星隕落-王立群.2011.04.04
視頻地址:http://kejiao.cntv.cn/bjjt/classpage/video/20110404/100367.shtml
(高帝十二年,劉邦以謀反罪殺了韓信。一時間朝野上下風聲鶴唳,人心惶惶。韓信有著卓越的軍事才華,是劉邦建立西漢王朝的第一功臣,他的被殺影響極大,首先影響到的人就是彭越和黥布。彭越和黥布同韓信一樣,為劉邦征討天下,立下赫赫戰功,和韓信一道被後人譽為漢初三大名將。韓信和黥布會做出什麼樣的反應?他們最終的命運結局又將怎樣呢?)
梁王彭越在劉邦滅項羽前就封了梁王。封梁王后,基本上平靜,被捲入陳豨叛亂是偶然。劉邦到邯鄲要平叛,發現手中無兵。地方諸侯不來,向地方諸侯徵兵,梁與趙緊緊相連,希望梁王來參加平叛。彭越說有病,派將軍幾千人來參加,劉邦惱了。派人責備彭越。「梁王恐,欲自往謝。」假如去了,也許會有變化。但手下扈輒不叫他去,去了就抓起來,不如反了。前提是韓信曾被抓。單獨去,就會像韓信,扈輒就不讓他去。彭越不去。就是這時候,出事了。彭越手下太僕有了錯,彭越抓起來了,想處死他。結果太僕逃了。直接到邯鄲見劉邦。說彭越和扈輒要謀反。這是誣告。劉邦得到這個理由,沒調查,立即抓彭越。彭越被抓。直接押送劉邦。送洛陽,審,謀反事實俱在。這是冤案。劉邦清楚,沒更多證據。最後處理是削去梁王。發配到四川青衣縣,監視居住。彭越去了,到了鄭縣,倒霉了,遇到呂后,彭越犯傻了,應當趕快走,這個女人不尋常。他倒趕快找著呂后哭訴。呂后說,好跟我回去,我替你洗清。帶回到洛陽。呂后找劉邦,說彭越是壯士,是好漢。放到蜀地,鬧起來是大事,不如做掉算了。彭越真冤。劉邦決定殺。呂后讓彭越手下人告他謀反,滅三族。劉邦對彭越不來為什麼這樣看重?趙地將領不管用,管用的不來,劉邦急,但沒動殺心。真正動殺心的是太僕的告密。劉邦的處罰還不到死的程度。呂后的介入導致了死的結果。
呂后擔心的是劉邦身後怎麼辦。這是漢十年了,離劉邦死只兩年了。呂后知道的是二人年齡差距。他知道劉邦身體不好,她也知道兒子多大。劉邦生兒子時,四十六。漢十年時,兒子十六七歲。打天下的三大功臣,都是猛將,呂后擔心的是兒子鎮不住這三個。呂后極力主張殺。彭越人頭在洛陽城門的示眾,不準任何人祭奠。彭越手下來哭。被抓。劉邦火了。殺。欒布說,願一言而死。當年打得最慘時,誰幫你?是彭越斷後路。垓下之戰,立了大功。現在加謀反罪名,從此天下功臣人人自危。欒布說完,劉邦傻了。放了。劉邦為什麼放了欒布?晚年提倡忠誠。彭越對欒布有救命之恩。欒布在燕地打工,替主人報仇。後來燕王任他為將軍。彭越贖出欒布,做中大夫。彭越出使齊國時,彭越被殺,所以回來時哭祭。
黥布聽到韓信被殺時「因心恐」,心裡恐懼。正打獵時,皇帝詔書來了,「因大恐」,所以他動了心了。立即把軍隊布防好,關注臨近有沒有軍事變動。黥布是猛將,又出事了。手下有人告他。一個愛姬有病,打醫生來看病。遇到一個人,是手下的賁赫。賁赫覺得有義務疏通關係,出於好心送禮給醫生。結果是這個愛臣對賁赫有好感。她曾跟黥布誇賁赫是忠厚長者。黥布就有意了,立即沉下臉來,責問她。她嚇一跳。把經過全講了。無非是看病,醫生與中大夫住對門,賁赫送禮,醫生上心看病。黥布還是覺得他們有問題。越想越惱火。要殺賁赫。賁赫逃了。到了劉邦處,報告劉邦說黥布反了。劉邦就問蕭何,反了嗎?蕭何說,布不宜有此,恐仇怨。這話出自蕭何嘴不容易。韓信是他騙進宮的,彭越時他一句不說。那邊黥布做好了謀反的準備。中央使者也在調查這事了。黥布斷定賁赫告狀了,他決定立即叛亂。劉邦下令放賁赫,報告是真的,召集大將商量。大將們的態度是坑豎子耳,何能為乎?劉邦手下一個太僕滕公說,薛公曾在項羽手下做令尹,熟悉黥布這人。我跟他談過,說黥布之反正常,因為他們三人功勞相同,那兩個人被殺,肯定會反。劉邦召見薛公上中下三策。上策是向西攻楚,向東打吳,吞併齊魯,黥布用上策函谷關以東不是你的了;中策是攻下趙魏,據守敖倉,勝負難定;下策是……劉邦問黥布會採取哪一個?一定是下策。這是黥布本身決定的。他曾是罪犯,沒遠大志向,只能取下策。劉邦帶隊出發。黥布講,上老矣,厭兵,必不能來。手下積極性極高。
兩軍相遇,劉邦指著黥布問,何苦而反?黥布答,欲為帝耳。這樣回答無非氣氣劉邦。一打,黥布軍陣擺得厲害,好像當年項羽的軍陣。黥布最後敗,敗在軍心不穩。錯誤估計劉邦不會親征,手下慌。黥布逃到長沙國。黥布的老婆是長沙王的女兒。長沙成王在位,騙黥布,一起逃到南越國。跑到一百姓家,趁黥布不備,殺了黥布。黥布是項羽手下最能打的人。巨鹿時,他是第一個過河的人。項羽要活埋秦軍,任務交給黥布。許多重大事件都是黥布乾的。毛病是見利忘義,本是項羽手下的人,分封十八個諸侯王中手下的只有他一個人。在項羽有難時,本應出手相助,但是他不管。像與劉邦決戰時,他都袖手旁觀。還有素無大志,年輕時,有人相過面,說他將來受刑後可以稱王。受黥刑後,得意。最高志願是稱王。更沒有當皇帝的志向。他的失敗被殺也是必然的。謀反本是自救。
至此,誅殺異姓諸侯王完畢。最後一次回沛縣,演出最悲壯的一幕。這是什麼內容呢?看下集。
推薦閱讀:
※ML5-Backpropagation(李宏毅筆記)
※方格筆記本,傳統筆記的最佳選擇!
※筆記 #2
※看貼筆記(鈞窯X62--底足)
※讀《子平玄珠》筆記001雜氣取用及墓庫的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