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反思:你給孩子規定的界限和規則,孩子為何不肯照做?

編輯:周杭

作為家長,你可能有這樣的苦惱:說好了不買小東西,一進商店孩子就攥著糖果、玩具不鬆手;跟孩子講好了只玩10分鐘就回家,可是到時間後他還要鬧著再玩一會兒不肯走;定好了寫作業的時間,可孩子總要拖到臨睡時才哭著說作業還沒做……

你給孩子定規矩,但是孩子總能輕而易舉的推翻,很多家長為此都頭疼不已。那麼,我們要如何給孩子設定規則和界限才能讓孩子很好的執行,同時又不影響孩子的發展天性呢?

如何讓孩子承擔起自己的責任?

首先,家長應該對規則和界限有一個理性的認識,明確給孩子設定規則和界限的目的是什麼。家長給孩子定規矩,是希望孩子能變成獨立自主的人,而不是只會聽家長的話成為毫無主見的人。規則的制定是為了孩子在合理範圍內最大的享受自由,高的規則和界限,一定是為了孩子的成長和天性服務的,所以在制定規矩時一定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見。

其次,家長自己要有界限,把本該屬於孩子的責任還給孩子。家長要讓孩子明確自己的責任有哪些,至於怎麼做則讓孩子自己做主,這會滿足孩子的自主感。

比如,家長要讓孩子明確,起床、吃飯、寫作業甚至穿什麼樣的衣服,這些都是他自己的事情,要自己負責,同時讓孩子自己去決定要用什麼方式來做。家長要有自己的界限,不過多干涉孩子,也不包辦不代替。

但家長需要教給孩子如何打理這些事情,比如要教給孩子自己定鬧鐘,告訴他幾點出門不遲到等等,讓孩子為他自己的事情負起責任來。如果這些責任不能明確,孩子往往不知道如何做。

如果家長包攬孩子的事情,比如給他準備第二天早晨要穿的衣服。如果孩子早晨看不到要穿的衣服,就會跟父母發脾氣,認為父母沒有做好。這其實就是把自己的事情當成父母的事情。

家長給孩子制定的界限要簡單、具體可操作的。比如,你可以說,把被子疊好,把臟衣服放到臟衣簍里,把地上的垃圾撿起來,而不應該說把房間收拾好。

很多家長經常說孩子不應該怎樣怎樣,卻沒有把具體怎麼做告訴孩子,孩子無法理解,也並不清晰他的界限在哪裡。所以制定界限,要用孩子聽得懂的語言,要讓他明白怎麼才能更好的執行。

家長和孩子需要共同遵守規則

最後,就是關於界限的執行。很多家長都苦惱,界限和規則都跟孩子說了,可一到執行的時候,他就不照著做了。這可以從兩方面著手,一是家長在制定完規則界限的時候要嚴格遵守,不能自己去破壞掉。

比如有些家長明明要求孩子不能吃冰激凌,但某一天孩子表現好了,突然說今天表現特別好,獎勵你一個冰激凌吧。你看,家長首先就破壞掉了跟孩子的約定,還有一些家長,經不住孩子的軟磨硬泡,要求孩子做什麼,只要孩子哭鬧就會忍不住讓步,這也會讓孩子覺得這些規矩其實是可有可無的,沒必要一定要遵守。

另外,制定了規則以後,要讓孩子為自己的行為承擔後果。

比如規定只看一集動畫片就要離開電腦,孩子不肯的話,就要告訴他:「我知道你還特別想看,可是我們有約定,就一定要遵守。」

如果事先對這個規則是有後果的約定,也可以跟他說:「如果你再多看一集動畫片的話,那就不能小朋友一起出去玩了。你自己來做個選擇吧!」或者「如果再多看一集,吃飯的時候就少吃一根雞腿。」

如果他特別在意後果,就會思考自己要不要關掉電腦。而如果孩子真的沒遵守,家長也一定要狠下心來,讓他嘗到「失去」,這樣孩子就會更願意遵守自己的約定了。

——end——


推薦閱讀:

你不知道的24條「錢規則」
病例問答 | NO.112 帶環兩三年後不規則出血先取環還是先按功血治療
陽干不喜官星是命理學中不變的規則
駕校教練圈的潛規則(07.4.18)
【經句分享】執虛器,如執盈; 入虛室,如有人。

TAG:孩子 | 規則 | 界限 | 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