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與期待
有時候,我們很難搞懂自己,總是希望藉助別人的力量,來印證自己的好壞、對錯、價值、意義,等等。在與社會、與他人的互動中,我們更希望獲得一些真實反饋,不同看法,不同的評價。不論是語言,還是文字,或者僅僅只是一種態度。而這,往往就會產生出一種期待。比如一顆石頭,透過被河水激濺的水花,更能直觀、容易地判斷它的大小、輕重。水花是參照物,用來衡量石頭大小、輕重的標準。同樣,人的情緒、情感、意識、理智等心理現象,既有多元、變化、複雜性,也有穩定、相似、恆常性等特徵,後者常建立在我們所接受的生活、教育、文化等環境一致性基礎上。因此,人與人更像多稜鏡的反射,在不同的鏡面看見不同的自己。在不同場合、時間、環境的交替碰撞、融合過程中,人與人才能產生認同、理解、共鳴等反應,進而衍生包容、自省、信仰等深層內化反應。在此之前,一些被隱藏、被忽略的情緒、情感、動機、困惑等心理現象,是無法產生並被看見的,也就不被理解、接納,以致問題的根源,難以被改變。物象有形而具體,而人的精神理解層次卻人盡不同,因人而異。
不可否認,期待是人人心中必然產生的心理過程。因為期待伴隨著整個關係過程,參雜著投入、付出、等待、認同、信任、補償等各種元素,也是一種必然的心理反應。但期待是寄托在雙方之上的一種等待。既然是雙方,就會有缺失的可能,有不在預料之中的情形。這很正常,雖是一種希望與等待,但從個體角度來看,它其實是單方對雙方關係的一種約束,存在不可預控的未知因素。可以說,人與人關係中所寄予的期待越大,等待越長,如果得不到適當的轉化、移除、清理,那由此積累的失望、不滿、痛苦等負性情緒,就會越多,越深。但從某種角度說,負性情緒,也許是期待存在的另一層意義。
有時候,我們不明白,期待究竟是源自內在的一種需求,還是對他人、對外在的慾望?為什麼人與人之間,那麼多期待不受理智約束,不聽從大腦意識指揮,且不切合實際。事實上,期待更多來自於內心,小我對事物變化、趨勢、結果的一種希望或掌控意識。在一定程度上,期待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因為,它讓人心懷光明,抱持著一種開放與接納、信任與希望的態度,去對待周遭人事,對待人生,對待未來。它是內心產生的一種正性心理能量,給人的行為注入持續動力、積極力量,是一種付出、鼓勵、給予式的情感。但是,那些經常讓人感覺又累、又壓抑的期待,往往是負性的。它們過多地參雜了尋求讚許、關注、滿足等其他補償性的需求,其實就是內心各種不安全感的外化,所以會造成一種內心負擔,是一種消極的心理能量。
生活是一種方式。我們既離不開與人的各種交流、碰撞、表達,就無法不產生期待。然而,公平的是,不是每種期待可以得到滿足,也不是每個人都符合期待。世界,是你眼中的樣子,也不是你眼中的樣子,它只是一種存在。所以,我們需要更客觀、理智地對待自己,對待他人。如果,願望是美好的,那期待就不僅只是期待,它更應該成為一種理解,對自己,對他人,既是尊重,也是信任。站在不同角度與立場,多為他人著想,換位思考,才能創造更多的和諧與快樂。
人生的期待,就像品嘗一杯美酒,貪杯喝多就醉了,就會難受;不多不少,才正好怡情養性,適得其所。
推薦閱讀:
※焦慮是 「現實與可能」、「當下與未來」之間的不確定 | 理解你焦慮背後的意義
※[這年頭----23條現實寫照(有同感的頂頂)
※精闢到脊背發涼的話,好現實!
※考慮到現實的愛情是不是打了折扣呢?
※烏克蘭:中國現實的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