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話說北京三千年[第二篇]〔上〕

話說北京三千年[第二篇]〔上〕《三味書屋754》2015年04月25日編輯整理

北京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在古老而富有韻味之中又摻雜了現代都市繁華的龐大城區,向東南方鋪展的廣闊平原,加之委迤蜿蜒、鎮守城區西北的太行山脈和燕山山脈,成就了北京獨特的魅力。是世界上擁有文化遺産項目數最多的城市,是一座有三千餘年建城曆史、八百六十餘年建都史的曆史文化名城,擁有衆多曆史名勝古迹和人文景觀。在這裡,園林遺跡,古剎皇陵,給北京城注入了深厚的人文底蘊;而縱貫京城南北的雙龍布局,則給皇家古城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第二篇紫禁風雲——帝國政界文苑往事[節選]  在高牆圍起的紫禁宮禁中,明、清兩朝的帝王揮斥方遒,天下至尊,他們的言論都是金科玉律,他們的行爲皆是垂範天下,言行皆被史官一一記錄在案,大到登極稱帝、經天緯地,小到臨幸嬪妃、喝茶觀戲。但這些流傳下來的文字皆爲歌功頌德、塗脂抹粉之能事,對帝王隱私或忽略不記,或刻意粉飾,寥寥幾筆,輕描淡寫,從而使皇權更加神秘,也給我們留下了數不清的謎團與政界爭議:元明時期皇帝的葬禮儀式是怎麽樣的?在險惡的宮廷爭鬥中,康熙果真如史書所記,用一批有勇力的少年擒拿了滿洲第一勇士鰲拜?慈喜在人們心目中一直是一個心胸狹窄、賣國求榮的嬌奢太後,一個固殘守舊、頑固不化的封建衛道者,這樣一個女人,在沒落的時代,爲何能夠牢牢把握著風雨飄搖中的大清江山數十年而不倒台?……當時光已逝,塵埃落定,我們再追憶京城的帝王舊事,仍然會感受到那個時代跳動的脈搏。

資料圖片:元代皇帝TOP1:元代皇帝爲何沒有陵墓  每個封建王朝的皇帝死後都有陵墓,唯獨元朝皇帝沒有留下一座陵墓,這是壹個千古曆史之謎。

資料圖片:元代皇帝爲何沒有陵墓 元代皇帝爲何沒有陵墓  明朝葉子奇《草木子》中記載:元朝皇帝駕山崩,「用啰木兩片,鑿空其中,類人形大小合爲棺,置遺體其中……加髹漆,畢,則以黃金爲圈,三圈定(箍兩頭、中間)」。然後,掘深溝壹道埋葬,「以萬馬蹂之使平。殺駱駝於其上,以千騎守之。來歲草既生,則移帳散去,彌望平衍,人莫知也」。  當年成吉思汗去世,就是採用了這種方式下葬。南宋文人的筆記記載,成吉思汗在甯夏病逝後,其遺體被運往漠北肯特山下某處,在地表挖深坑密葬。其遺體存放在壹個將大樹中間掏空做成的獨木棺裏。獨木棺下葬後,土回填,然後「萬馬踏平」。爲了不讓外人看出曾經動土的痕迹,「萬馬踏平」後,還要用帳篷將周圍地區全部圍起來,待到墓葬地面上的青草長出,與周圍的青草無異,才將帳篷撤走,這樣墓葬的地點就不會泄露了。

資料圖片:元太祖、成吉思汗--鐵木真  全套工作完成後,蒙古人在墓葬地表殺死壹頭小駱駝,這時,陪伴這頭小駱駝前來的母駱駝就會十分悲痛地號叫,並且記住這個地點。第二年來祭祀的時候,把這頭母駱駝牽來,在殺死小駱駝的地點,母駱駝就會悲痛地流淚。這樣,前來祭祀的人就能找到墓葬的確切地點。  蒙古民族是一個有智慧的民族,他們建立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國家絕對不是光靠著武力,也同樣依靠著很高的智慧。依靠駱駝尋找祖宗墳墓的說法,是建立在封建時代漢族統治者對蒙古民族的歧視和排斥的基礎上的荒謬論調。駱駝是壹種牲畜,它的壽命不會比人的壽命更長,依靠駱駝尋找墳墓的說法並不可信。  元朝建立以前,蒙古人有自己獨特的喪葬習俗,其特點是薄葬簡喪。蒙古人是生活在草原上的遊牧民族,他們沒有固定的居所,生活方式比較簡單實用。特別是在蒙古人大舉擴張的戰爭年代,喪葬儀式尤其簡單。下葬時,他們讓死者坐在壹頂生前用的帳幕中央,邊上圍著祭祀的人進行禱告,隨葬的有馬匹、弓箭和擺放著肉乳的桌子,最後放入土中。目的是死者到另壹個世界上生活時,有帳幕住,有馬騎,有肉乳吃。

資料圖片:元世祖--忽必烈  忽必烈建立元朝以後,實行漢法,也漸漸受到漢人喪葬習俗的熏染,開始用棺木入葬,但所用棺木與漢人不同。死者入殮後,兩塊棺木合在壹起,又成爲壹棵圓木,然後「以鐵條釘合之」。盡管入主中原,蒙古人入殮仍然儉樸如初,壽衣大多就是平時穿的衣服,隨葬的器物也會比較少,大部分是死者生前喜好的武器,如弓箭、刀劍一類的東西。  而元朝皇族,特別是皇帝死後和壹般的皇族及貴族稍有不同,皇帝死後首先是要有壹個下葬的儀式,隨葬品也要多壹些,只是在皇帝下葬時不得有漢族官員參加,也不會在地面上建設大規模的建築物,不設功德牌坊和墓碑,壹切看起來都很簡單。另外爲了不留下可以讓盜墓賊發現的線索和痕迹,元朝在皇帝下葬地點上的史書記載也少得可憐,以至於讓人感到元朝不存在皇帝陵墓。

資料圖片:元朝疆域圖  元朝皇帝忽必烈在位期間,爲自己也爲後代子孫找出了陵墓不被盜掘的方法,爲此他對於元朝皇帝陵墓做出了周密的安排:選擇一個人口稀少的風水寶地作爲陵寢的埋葬地,然後將當地的所有人口進行遷移,讓這個地方變成無人知曉的空白地。下葬時,不允許漢族官員參加元朝皇帝的送葬儀式和到達下葬地點;皇帝去世後,對外宣稱皇帝遺體運回漠北進行安葬,並且在曆史的記錄中加以記載,達到以假亂真的目的,讓盜墓賊無法下手;陵墓不做過多的建築,不設置過多的隨葬品,不設置墓碑,使得皇陵外表看起來和普通的墓葬沒有區別;在記錄皇陵時只記錄蒙古貴族和皇族清楚的地名,讓外人很難察覺一切都是精心策劃的騙局。

資料圖片:成吉思汗陵墓  記錄的不完整和有意的編造使得元朝這個漢族以外的朝代越來越蒙上了神秘的面紗,加上蒙古族特有的文化習俗、生活習性還有很多不爲外界所了解,這就使後代很難了解曆史的真相。這或許就是元朝皇帝沒有陵墓的原由。不是沒有,而是沒有發現。

資料圖片: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TOP2:神秘的明代皇帝葬儀 神秘的明代皇帝葬儀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爲了推崇皇權,恢複了預造陵墓的制度。他將陵墓形狀由以前的方形改爲圓形,以適應南方多雨的地理氣候。明成祖遷都北京以後的明代諸皇帝的陵墓區大都集中在北京的天壽山,統稱爲「明十三陵」。

資料圖片:明十三陵分布圖  明代前期嚴禁後妃參政,這個政治特點在葬制上也有所體現。在明英宗以前,除皇後附葬帝陵以外,其他宮妃大多殉葬而死。明朝這種殘酷的人殉制度,壹直到明英宗後才被廢除。  明代對陵寢的保護,比以前更加嚴密和制度化。比如,圖謀要毀山陵的,不分主謀從謀一律淩遲處死;偷盜大祀神祗中禦用的祭器、帷帳等東西壹律斬首;山陵內盜砍樹木的斬首,家屬發配邊軍。另外,明代專門設有神宮臨軍,專門掌管陵寢保衛。還設有壹衛駐兵屯軍保衛陵寢外部。

資料圖片:明開國皇帝朱元璋之墓--明孝陵  值得一提的是,明代北京老百姓的葬禮以土葬爲主,兼行火葬。北京地區流行火葬大體始於遼代。在北京已發掘的遼墓當中,曾發現火葬,是火化後又將骨灰葬入的大型墳墓。這是北方民族與漢族習俗融合的結果,當時在漢族中尚不普遍。到了元朝時,火葬較爲普遍地在北京流行。所以明代仍是火葬與土葬並存。  一般說,大戶人家是土葬,而貧窮市民多用火葬。可見,火葬所以在北京流行,壹是北方民族的影響,二是由於北京信佛教的人很多,佛教提倡火化;三是與當時城市人口急劇增長,土地有限有關,所以連皇室宮女死後也用火葬。

資料圖片:大明成祖永樂皇帝-朱棣  明成祖爲何遷都北京  自第一個封建王朝秦朝開始,中國曆代的首都大都建在北方。元代以前,長安、洛陽、開封都曾做過都城,其中長安的時間最長、朝代最多。南方的城市,如南京、杭州等也曾做過都城,但在南方建都的王朝,大都是偏安朝廷或是短命王朝,遠沒有以北方爲都的朝廷國祚長久。唯壹的例外是明朝,朱元璋滅元之後把都城定在南京,但是朱元璋死後沒過多少年,他的四兒子朱棣就遷都北京,明王朝也得以國運昌盛、統治長久。  朱元璋選定南京作爲都城的原因,主要和他的出身有關。朱元璋出生於安徽鳳陽,以江浙壹帶爲根基奪去了元朝江山,自然對南方特別看重。但是,朱元璋定都南京的決心並不堅決,他畢竟是壹個具有宏圖偉略的皇帝,深知以南京爲中心難以有效控制全國,更難以應對北方邊疆外族的不斷入侵。朱元璋採用了「封王」制,把自己的兒子分封到北方各邊,擔負起剿撫夷狄的任務。

資料圖片:明成祖朱棣  朱元璋在位期間,兩次分封諸子爲藩王。藩王各擁重兵,坐鎮一方,其中尤以秦、晉、燕、甯諸王勢力最強。1392年,太子朱標病逝後,朱元璋立長孫朱允炆爲皇太孫,這就是後來的建文帝。老皇帝擔心皇孫年幼難以控制功臣勳舊,於是將大臣們誅殺殆盡,但沒想到駐守各地的藩王們日益強大。1399年,燕王朱棣以尊祖訓,誅「奸臣」齊泰、黃子澄,爲國「靖難」爲名,發動爭奪皇位的戰爭。四年後,朱棣攻陷南京,宮中起火,建文帝朱允炆失蹤。  朱棣攻下南京後,自己繼承皇帝位,是爲明成祖。他下令大肆捕殺建文帝的舊臣齊泰、黃子澄等人,將他們全部族誅,妻女或發配邊疆,或賣爲奴婢。朱棣還下令修改建文帝頒布的一切成法和官制,改革中央行政機構,建立廠衛,以表明他起兵目的在於恢複祖訓,而不是爲了奪權。  由於攻陷南京的時候建文帝神秘失蹤,明成祖朱棣時刻不能安心,他壹面清理南京建文帝舊黨,壹面開始經營他的軍事與政治根據地北平。即皇帝位的當年,朱棣就改北平爲北京,爲日後的遷都做好准備。  北京曾是遼、金的都城,政治軍事地位突出。元代把首都也定在北京,稱爲大都,北京更成爲全國的政治文化中心。元朝末年,受到常年戰亂的破壞,北京經濟凋敝,人口減少,但是其政治、軍事重要性卻絲毫沒有減弱。當時,明朝政權還沒有完全穩定,特別是在北方地區,退守到漠北的元朝殘余勢力壹直想打回北京,對明王朝構成了最大威脅。爲了能更有效地組織力量,抵抗元朝殘余勢力的侵犯,明成祖朱棣決定將都城遷到北京,而南京則變成了陪都。

資料圖片:明朝修建的北京  朱棣首先爲北平正名,有意提高北京的政治地位。1403年,禮部尚書建議把北平改爲北京,遷都北京。朱棣認爲,天子居北,正是居重禦輕,可以加強北部邊防,就採納了這個建議。他知道遷都是一件關乎國家興亡的頭等大事,遷都的事情進行得相當審慎。  朱棣遷都北京是有其深刻的原因的。做燕王的時候,朱棣在北京鎮守經營二十餘年,根基雄厚,對北方的地理人情也相當熟悉,定都在此自然更能鞏固統治。朱棣在南京大肆殘殺建文帝舊臣,激起了江南各界的強烈不滿,朱棣深知稍有風吹草動,這些人可能就會向他發難。而且建文帝一日未見,他的心頭大患就壹日未除。建文帝在南京根基深厚,朱棣更不願在南京常呆。  對於遷都之事,朱棣做了大量的准備。早在永樂元年,朱棣就多次命令將江蘇、浙江、山西等九省大批富足的居民遷到北京,充實都城,又在昌平營建陵墓,打算死後葬於北京。朱棣命令文武大臣討論營建北京城的方案,前後從全國各地招來20多萬工匠、上百萬的民衆和上萬的軍隊參與北京城的營建,建城所需材料也是採集於全國各地。

資料圖片:故宮  營建北京,主要是建設宮城和皇城,也就是紫禁城和中央政府官署。爲了節省,朱棣營建的紫禁城建在元代皇宮的舊址上,但面積比元代大了很多。紫禁城城牆高十餘米,在東南西北的正中分別有東華門、午門、西華門、神武門四座城門。午門南面是皇城的南門,稱承天門,就是今天的天安門。皇城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紫禁城中的宮殿分前後朝:前朝(外朝)有皇極、中極、建極三大殿,後朝有乾清宮、交泰殿、保甯宮三大殿。六座大殿都位於全城的中軸線上,布局非常嚴整。朱棣營建的紫禁城,構成了今日故宮的基本格局,後世曆代曆朝都是在這個基礎上進行營建的。  經過多年的修建,北京宮城與皇城終於基本建成。1420年,明成祖朱棣正式將首都遷往北京,原首都應天府改爲南京,作爲副都。此後,明朝壹直以北京爲首都,南京爲副都。

資料圖片:明清皇帝的登基之禮TOP3明清皇帝的登基之禮〈1〉 明清皇帝的登基之禮  故宮是明清兩代的皇宮禁地,從明永樂皇帝朱棣到清宣統皇帝溥儀,共有明朝十四帝、清朝十帝,這裡曾經作爲24位皇帝的家,古代中國人認定天帝住在天上的紫微垣,天子的住地因而得名紫禁城。每逢春節、冬至及皇帝生日,或者皇帝登基、大婚,宮室都要在太和殿舉辦盛大的典禮。而其中最重要的典禮,莫過於登基大典,登基大典標志著舊統治者統治的結束和新統治者接管權力的開始。那麽這種典禮是怎樣舉行的呢?  在明代皇帝中,明仁宗朱高熾是第壹位在天安門城樓上舉行登基大典的明朝皇帝——從這個角度講,他才是紫禁城真正意義上的第壹任主人。明朝皇帝的登基儀式在《明史·禮記》中稱爲「登極儀」,在當時的背景下,這毫無疑問是國家最重要的壹件事情,因此在封建禮制中,對此作了詳細的安排和規定。  《明史·禮志》中記載:「先期,"司設監』陳禦座於奉天門,"欽天監』設定時鼓,"尚寶司』設寶案,"教坊司』設中和韶樂……」

資料圖片:清朝歷代皇帝像  這是儀式前期的准備工作,所謂司設監、欽天監、尚寶司、教坊司,都是當時禮部的直屬機關,「司設監」相當於今天的後勤部門,下設總理、管理、僉書、典簿、掌司、寫字、監工等員。「欽天監」的工作就是觀察天象,推算節氣,制定曆法。有監正、監副等官,向皇帝彙報所謂的「天意」;尚寶、教坊兩個部門壹個負責設備的安置,一個負責儀式中的文藝演出。這幾個部門是籌備「登極儀」的主要機構。  「是日,早,遣官告天地宗社。皇帝具孝服告幾筵(陳設祭品的桌子,前面列有先帝、神靈的牌位)。」這是儀式的序幕。先要由禮部的官員分別到天壇、先農壇、太廟告知祖先。「至時,鳴鍾鼓,皇帝袞服禦奉天門。」明朝的皇帝只有在特別盛大的儀式中才穿黃色的袞服,他們日常所穿的是黑色繡龍形的常服。身著黃色袞服的洪熙皇帝登上天安門城樓後,登基儀式才算正式開始。

資料圖片:康熙皇帝行大禮的場面  早就等在天安門前的官員都身著朝服,在「洪臚寺」官員的引導下,他們經過金水橋進入紫禁城。但這時他們還不能進入「奉天殿」,因爲皇帝還在奉天門上做禱告,所以,大臣們只能留在午門外的廣場上。他們以「文東武西」的方式跪在禦道的兩側,等皇帝和各路神仙溝通完畢後從「奉天門」上下來。  明仁宗從天安門城樓上下來後,進入「奉天殿」就座。大臣們這才依官階高低魚貫進入,對新皇帝上表道賀。然後,「司禮太監」正式宣讀詔書,確認新皇帝的身份。一屆王朝就此拉開序幕。這個儀式自此就被確定下來,明代皇帝的登基都大體沿用了這套規矩。換句話說,天安門廣場見證了幾乎所有明王朝帝王的尊榮。

資料圖片:末代皇帝溥儀登基,溥儀坐在乾清宮寶座上TOP4:明清皇帝的登基之禮〈2〉  1644年4月25日上午,李自成起義軍由德勝門進入皇宮,終於推翻了統治276年的朱明王朝。1644年6月3日,在山海關一片石戰役中戰敗的李自成回到北京倉皇登基,在武英殿舉行登基典禮,封妻高氏爲皇後,派丞相牛金星至天壇代爲祭天。但第二天一大早就匆忙離京,向西奔逃。自入城到離京,「大順」政權僅存在了42天。  清朝入關後,曾舉行過十次大典,這十次大典中,有兩次是特殊情況,一次是順治元年愛新覺羅·福臨的登基。祟德八年(1643年)八月九日,清太宗皇太極猝死於盛京(沈陽),在壹場混亂的王位之爭後,年僅6歲的福臨登上了皇帝的寶座。八月二十六日,福臨在大政殿登基,並向蒙古、朝鮮送去即位詔書,布告天下。第二年,福臨的叔叔多爾袞,在明朝駐山海關總兵吳三桂的接引下,統帥八旗勁旅走出白山黑水,跨過山海關,大敗李自成農民軍,迅速攻佔北京。同年九月,福臨和清皇室人員由沈陽抵達北京。十月初一,福臨在臣僚的簇擁下,親到京師南郊告祭天地,即皇帝位,正式頒詔天下,宣布清王朝對全國的統治,改年號爲順治,這壹年爲順治元年。

資料圖片:正大光明牌匾之後是否真的藏有立儲的秘密  清朝初期,皇子之間奪取皇位的明爭暗鬥相當激烈。爲了緩和這種矛盾,雍正朝開始採取秘密建儲的辦法,即皇帝生前不公開立皇太子,而秘密寫出所選皇位繼承人的文書,一式二份,一份放在皇帝身邊;一份封在「建儲匣」內,放到乾清宮正殿由清代順治皇帝禦筆親書的「正大光明」匾的背後。皇帝死後,由顧命大臣共同取下「建儲匣」,和皇帝秘藏在身邊的一份對照驗看,經核實後宣布皇位的繼承人。乾隆、嘉慶、道光、鹹豐四帝,都是按此制度登上寶座的。到了清代後期,由於鹹豐皇帝只有一個兒子,同治和光緒皇帝沒有兒子,這種秘密立儲的辦法才失去其意義。  另一次特殊的情況是嘉慶帝的登基。因爲是其父乾隆親自傳位,名爲授受大典,儀式隆重而又充滿歡慶氣氛。乾隆剛壹即位,就密定了繼承人。乾隆元年七月,乾隆皇帝在乾清宮西暖閣召總理事務大臣、九卿入見,令大臣們親眼見證他密寫、密藏的經過。乾隆當時選定的繼承人是孝賢皇後所生的次子永璉。但是永璉在乾隆三年便夭折了。乾隆皇帝命大學士鄂爾泰、張廷玉將藏有立永璉爲嗣的密詔取出,以太子的禮儀辦理永璉的喪事。

資料圖片:太和殿筵宴圖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乾隆皇帝再建密詔,藏於「正大光明」匾後的鐵匣中。1795年,85歲的乾隆皇帝召集所有的皇子皇孫王公及滿漢大臣齊聚圓明園勤政殿,當衆取下並打開了已經在「正大光明」匾後收藏多年的密旨。35歲的嘉親王永琰被正式冊立爲皇太子,改名顒琰,移居毓慶宮。在冊立皇太子的同時,乾隆還決定履行自己曾經公開許下的退位歸政之願,頒布了一道禪位詔書,決定於冬至日禪位皇太子。  嘉慶元年(1796年)正月初一清晨,清王朝的唯一一次帝位禪讓大典,正式在紫禁城舉行。禪位之禮舉行之後,嘉慶皇帝的登基大典隆重開鑼。  除了這兩次情況特殊之外,其餘八次都是新皇帝在上一代皇帝喪期內即位的。雍正十三年八月(1735年),雍正帝死於圓明園內。九月,乾隆帝在太和殿登基。九月初三日,登基大典的准備工作就緒,禮部尚書奏請即位。乾清宮正門要垂簾,表示喪事暫停。弘曆到保和殿降輿,先到中和殿升座,各級官員行禮。行完禮後,官員們各就各位,禮部尚書再奏請即皇帝位。弘曆在太和殿即皇帝位,這時按壹般典禮規定,由中和韶樂樂隊演奏,但由於處在喪期,規定音樂設而不作,只在午門上鳴鍾鼓。乾隆帝即位後,階下鳴鞭三下,群臣依據口令行三跪九叩禮。在百官行禮時,音樂設而不作,群臣慶賀的表文也進而不宣。最後要頒布詔書,以表示皇帝是「真命天子」,儀式莊嚴而隆重。首先,大學士再將詔書捧出,交禮部尚書捧詔書至階下,交禮部司官放在雲盤內,由鑾儀衛的人擎執黃蓋共同由中道出太和門,再鳴鞭,乾隆帝還宮。文武百官分別由太和門兩旁的昭德門、貞度門隨詔書出午門,將詔書放在龍亭內,擡至天安門城樓上頒布。乾隆帝返端凝殿,再換上孝服。大學士等將「皇帝之寶」交回,貯於大內。

資料圖片:圓明新園裏氣勢宏大的表演  這是一次典型的登基大典,其餘七次均大同小異。朝廷大典,初登基、授受大典外,還有親政,晚清的垂簾聽政,上皇帝的尊號、徽號,上太皇太後、皇太後尊號、徽號等。

資料圖片:明孝慈高皇后馬氏TOP5明朝皇後是怎樣選定的  在中國古代,皇帝爲天下至尊,富有四海,爲了把這江山傳給自己的子孫後代,所有皇帝都希望自己能子孫滿堂,人丁興旺。爲了確保皇帝有子嗣,中國古代的皇帝都廣納嬪妃。 明朝皇後是怎樣選定的 周代的制度是:「天子後六宮,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女禦。」在明代,皇後以下則有皇貴妃、貴妃、九嬪、才人、婕妤、美人、昭容、選侍、淑女等。其中淑女爲最末等,初選入宮即爲淑女。俗話說:「後宮佳麗三千。」如果僅僅計算皇帝的妻妾們,當然沒有這麽多,但如果加上可以隨時爲皇帝所驅使的宮女們,這個數目就遠遠不止三千了。據記載,明朝末年,內廷宮女多達9000人。這些宮女大多數可能壹輩子也沒見過和自己近在咫尺的皇帝,他們只是默默地做著自己的雜役,直至老死宮中。  明朝吸取了前朝外戚幹政的教訓,嚴格控制後族的勢力,因此明朝的皇後多爲小家碧玉,來自民間。據《明史·後妃傳》記載,朱元璋於洪武元年修纂《女訓》,作爲管理後妃的「家法」。在後妃的遴選上,爲防範朝中權臣與後宮勾結,規定「凡天子、親王之後、妃、宮嬪,慎選良家女爲之,進者弗受,故妃、後多采之民間」。而且偏重於選擇清貧之家的女子,試圖以此輔佐皇帝去節儉勤政。後族爵位雖高,卻基本沒有實權。朱元璋還在宮內掛了一塊紅牌,上面鐫刻著警戒妃嬪不能亂政的話。而明代曆代的皇帝也一向對此嚴加防範。

資料圖片:明仁孝文皇后徐氏  那麽,明朝是怎樣確定這些妃嬪的「最高領導人」——皇後呢?  明代選後妃的制度十分規範,逐級加以篩選淘汰。第一步是「海選」。每當皇帝到了大婚年齡時,皇宮都會派遣宦官到全國各地挑選年齡在十三到十六歲之間的少女,從中選出5000名由皇家支付路費,由父母在規定的時間內送到京城進行第二輪選拔。第二輪選拔時,宦官們選擇壹個較大場地,把少女每百人排成壹行,按年齡大小排序,壹番察看後,把那些過於高矮胖瘦的少女淘汰。這壹輪大概會淘汰五分之壹。在初選的第二天進行第三輪選拔,宦官們採用第壹天的列隊方式,仔細察看每人的五官、頭發、皮膚以及音色、儀態,只要有一項不合規定,便被淘汰。這壹輪又會淘汰剩餘人數的壹半。剩餘的大約2000人會進行第四輪的精選。這壹輪,太監們不僅會用尺子細量少女的手足,還會考察少女的步姿與風韻。這壹步又會淘汰1000名少女。最終留下的1000名美女召入宮中繼續參加選拔。而太監們的使命也至此畫上了句號。

資料圖片:明仁孝恪皇后杜氏  過了這四關的女子大概只有1000名,都成爲了宮女,但是能否成爲後妃,還要進一步的觀察。入宮後,宮中宮娥們將那些宮女分別引入密室「探其乳,嗅其腋,捫其肌理,察其貞潔」,身上不能有壹絲疤痕,肌膚必須細膩光澤,這樣,從這1000人中再選出300人爲宮女頭目。第五關是由皇帝派遣的宦官詳細觀察這300名留宮的美女壹個月,依據她們的性情言語,判斷性格是否溫柔敦厚,是否具有智慧並且賢惠。據此,再篩掉250人,剩下的50人便自動晉級爲嬪妃。倒數第二輪是「選三」,就是由皇太後或太妃從50人中選出三個供皇帝欽定。最後由皇帝欽定壹名皇後。一般「選三」後陪選的兩名美女,都會被封爲貴妃,但也有被賜予金銀幣退回家的。如明光宗當太子時選太子妃,劉氏與郭氏姐妹進入最後一輪角逐,郭氏老大被選爲太子妃,其妹與劉大姑落選,賜給金幣後返回家中。據載,這位劉氏自感身價百倍,回故裏後不願再嫁凡夫俗子,做了一輩子老處女。

資料圖片:明太祖朱元璋和馬皇后的墓穴TOP6:明皇宮中的殉葬制度  明朝被選定的後妃們,大多數不僅要忍受寂寞的苦楚,還要面對更爲殘酷的現實——殉葬!每當皇帝駕崩,皇宮裏就哭聲一片,她們並不是在哀悼死去的皇帝,而是恐懼自己即將爲已死的皇帝殉葬。皇帝一死,太監們便把那些沒有生育子女的後妃趕到壹間小偏殿。地上放著一排小凳子,上面的橫樑上懸著壹條壹條的白綾,這些是爲後妃們上吊准備的。 明皇宮中的殉葬制度  據《明朝小史》卷3記載,朱元璋死後「伺寢宮人盡數殉葬」,爲他伺寢的40餘名妃嬪全部陪葬於孝陵。其後,成祖的長陵也有從殉妃嬪30餘人,仁宗的獻陵有7名妃嬪陪葬,宣宗的景陵則由10名宮人「殉節從葬」。妃嬪殉葬時,其狀甚慘。明成祖死後,宮人殉葬者30餘人,全部逼其上吊自殺。爲明宣宗生殉的10位宮妃中,有壹人名郭愛,進宮不到一月,可能連皇帝的面還沒見過,卻要爲剛剛死去的皇帝殉葬,自知死期後,滿懷愁苦的她給我們留下了這樣壹首絕命詩:「修短有數兮,不足較也。生而如夢兮,死則覺也。先吾親而歸兮,慚予之失孝也。心淒淒而不能已兮,是則可悼也。」

資料圖片:考古人員在墓穴中  後妃們殉葬的方式主要是自縊、絕食,這在中國正史是很少記載。不過朝鮮《李朝實錄》中卻詳細記載了給明成祖殉葬的嬪妃集體「自殺」的過程。明永樂二十二年十月戊午,三十餘名被挑選出來殉葬的宮女嬪妃先在殿外用餐,後被帶到殿內,這個時候,宮女「哭聲震殿閣」。殿內放了三十多張「小木床」,這些即將赴死的妃嬪被命令站到木床上去,她們的頭頂上方是已經准備好自縊的繩子,「以頭納其中,遂去其床,皆稚頸而死」。  在這三十多個人中,有兩個是朝鮮進獻的女子,壹爲宮女韓氏;壹爲崔氏,封號「美人」。臨近自縊時刻,韓氏突然跪倒在地,向與她們「辭決」的明仁宗苦苦哀求,求仁宗放她回國贍養老母,可是仁宗不爲所動,最終這兩個朝鮮女子只能在異國他鄉命歸黃泉。韓氏臨死時,向她的乳母道別,韓氏回頭對她喊到:「娘,吾去!娘,吾去!」話還沒說完,腳下的小木床就被抽掉。轉瞬之間,三十多個女子就被活生生地弔死。

資料圖片:考古人員在墓穴中  這些殉葬的妃嬪死後,下一任皇帝多半會給她們及她們的親戚壹些好處。最常見的是追贈益號,表彰其行。據《明史·後妃傳》記載:「太祖崩,宮人多從死者。建文、永樂時,相繼優恤。如張鳳、李衡、趙福、張璧、汪賓諸家,皆世襲錦衣衛千百戶,人謂之"太祖朝天女戶』。曆成祖、仁、宣二宗皆然。」  在明朝皇帝中,英宗朱祁鎮並沒有什麽建樹,反而一生都受制於人。他9歲登基,38歲去世,他經曆了「土木之變」,被擄去做俘虜,後艱難歸國複位。但是他在臨終前,卻下遺詔說:「用人殉葬,吾不忍也,此事宜自我止,後世勿複爲。」這樣,最終廢止了慘無人道的人殉制度。

資料圖片:十三陵定陵TOP7:明定陵發掘之謎 明英宗的繼任皇帝憲宗在臨終前也再壹次強調不要殉葬,以表達對先帝決定的尊重。兩代皇帝的堅持執行,終於給明初以來的人殉制度畫上了句號。  明定陵發掘之謎  明十三陵建造於15到17世紀,爲明代定都北京後13位皇帝的陵墓群,位於北京市昌平縣城北,創建者是明朝的第二代皇帝明成祖朱棣。朱棣親自主持選陵址,並起名天壽山,從此,這裡就成爲明朝的皇家陵園。陵區內除了埋葬著13位帝王,還埋葬著23位皇後和衆多的妃子、皇子、公主及叢葬的宮女等。  20世紀50年代中期,在當時中國著名的曆史學家、時任北京市副市長的吳晗的倡議下,考古學家開始對十三陵正式發掘。在挖掘計劃中,埋葬明成祖朱棣和皇後徐氏的合葬陵長陵是首選目標。整個十三陵中,長陵規模最大,保存得也最完整。然而,對長陵的調查工作進展得並不順利。最終,考古隊決定,先另找壹個陵墓進行試掘。經多方調查,明朝第十三代皇帝朱翊鈞(萬曆皇帝)的陵墓——定陵進入考古隊的視野。

資料圖片:十三陵定陵地宮  定陵是明朝第十三位皇帝——神宗朱翊鈞及兩位皇後的合葬墓,始建於萬曆十二年(1584年),萬曆十八年竣工,費時6年,耗白銀800萬兩,相當於當時全國兩年的賦稅總收入。佔地面積約18萬平方米,原地上建築有寶城、明樓、棱恩殿、棱恩門、左右廊廡、宰牲亭、神廚、神庫、碑亭,後僅存寶城、明樓。  我國的帝王陵墓發展到明清時期,陵墓封土都採取寶城、寶頂的形式,兩朝30多個皇帝和上百個後妃的墳頭都爲寶城、寶頂。其建築方法是在地宮之上砌築高大的磚城,在磚城內填土,使之高出城牆成壹圓頂,宛如一座小城。城牆稱爲「寶城」,高出的圓頂稱爲「寶頂」。

資料圖片:當年的考古人員正在開啓定陵金剛牆  1956年5月,試掘工作正式開始。9月的一天,發掘隊長趙其昌發現在離地面三米多高的城牆上方,有幾塊城磚塌陷下來,露出壹個直徑約半米的圓洞,隊員們搭人梯上到洞口觀察,發現這個洞口像一個門券的上端,亮處可辨別磚砌的痕迹。經過分析,大家認定:這是地宮入口!不久,一個參與挖掘的民工意外地發現了壹塊帶有刻字的小石碑,上面刻著:「此石至金剛牆前皮十六丈、深三丈五尺」。明朝人把地宮的墓牆稱爲「金剛牆」,這塊石碑明確提示了地宮的具體位置。  1957年的5月,考古隊終於穿透厚厚的土層,找到了墳墓的外牆——金剛牆,而最讓人興奮的是,在金剛牆上,考古人員隱約發現了壹個神秘的梯形開口。它應該就是400多年前,萬曆皇帝入葬時的入口。 

資料圖片:十三陵定陵出土的明神宗金絲翼善冠  在金剛牆被發現後,考古隊沒有立即打開地宮。此後整整4個月的時間裡,考古隊壹直在爲打開地宮進行最後的准備。石門打開後,地宮呈現在人們面前,整個地宮全部用巨大的條石砌成,前後沿著壹條縱向中軸線分布著三個大殿,分別是前殿、中殿和後殿,左右兩邊各有壹個配殿。前殿的地面上鋪滿了條狀的、已經腐爛的木板,這是當時入葬時爲避免棺槨壓壞地面而使用的墊板。與紫禁城相對照,地宮的中殿象徵著天子辦公的前朝,裡面放置著漢白玉雕刻而成的龍椅和壹口盛滿了黃蠟的大瓷缸,即民間傳說中的萬年燈。而地宮的後殿,則象徵著皇帝的寢宮,裡面擺放著三具高大的棺槨,棺內長眠了將近400年的萬曆皇帝終於出現在人們面前。與史料記載相同,伴隨著他的是兩位皇後,孝靖皇後和孝端皇後

資料圖片:十三陵定陵出土文物「九龍九鳳冠」  定陵地宮出土的文物達3000多件,其中除少量祭祀用的禮器,絕大多數都是萬曆皇帝和他的兩個皇後生前的生活用品。隨葬品裏有被稱爲冕的皇冠,還有一些爲皇帝專用的鎧甲、腰刀和弓箭。定陵中還發現了4頂皇後戴的龍鳳冠,用黃金、翡翠、珍珠和寶石編織而成,其中一頂鑲嵌著3500顆珍珠和各色寶石195塊。  定陵中出土最多的是絲織品。它們的璀璨華麗征服了當時的所有專家、官員和成群的遊客,也轟動了全世界。但是,地宮打開後,溫度、濕度、光照度每天都在發生巨大的變化,加之當時文物的保存條件有限,這些絲織品風化得比較厲害。 《歡迎進入三味書屋754個人圖書館》
推薦閱讀:

【視頻教學】陳家溝八大天王之一張福旺太極九式分解動作詳解 第二篇
冰鑒第二篇 剛柔鑒 第一章 總論剛柔
用神十四制----梁湘潤(第二篇
第二篇形勢 第二章陽宅 第五節外形內形
《家范》卷三 父母/ 父/ 母 第二篇

TAG:北京 | 第二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