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行品·大乘起信論
〔一、舉難請易〕
問曰:是阿惟越致菩薩,初事如先說:「至阿惟越致地者:行諸難行,久乃可得,或墮聲聞、辟支佛地。」若爾者,是大衰患,如助道法中說:「若墮聲聞地 及辟支佛地 是名菩薩死 則失一切利 若墮於地獄 不生如是畏 若墮二乘地 則為大怖畏 墮於地獄中 畢竟得至佛 若墮二乘地 畢竟遮佛道 佛自於經中 解說如是事 如人貪壽者 斬首則大畏 菩薩亦如是 若於聲聞地 及辟支佛地 應生大怖畏」是故若諸佛所說,有易行道,疾得至阿惟越致地方便者,願為說之。
答曰:如汝所說,是儜弱怯劣,無有大心;非是丈夫,志干之言也。何以故?若人發願,欲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未得阿惟越致,於其中間,應不惜身命,晝夜精進,如救頭燃。如助道中說:「菩薩未得至 阿惟越致地 應常勤精進 猶如救頭燃 荷負於重擔 為求菩提故 常應勤精進 不生懈怠心 若求聲聞乘 辟支佛乘者 但為成己利 常應勤精進 何況於菩薩 自度亦度彼 於此二乘人 億倍應精進」行大乘者,佛如是說:「發願求佛道,重於舉三千大千世界。」汝言阿惟越致地,是法甚難,久乃可得;若有易行道,疾得至阿惟越致地者,是乃怯弱下劣之言,非是大人志干之說。
〔二、呵問許說〕
汝若必欲聞此方便,今當說之。
【次、正說】〔一、總判二道〕
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陸道步行則苦,水道乘船則樂。菩薩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進;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
如偈說:
〔二、別明易行〕(1.十方十佛章)(為蓮故花、為實施權)
東方善德佛 南栴檀德佛 西無量明佛 北方相德佛 東南無憂德 西南寶施佛 西北華德佛 東北三乘行 下方明德佛 上方廣眾德 如是諸世尊 今現在十方 若人疾欲至 不退轉地者 應以恭敬心 執持稱名號
若菩薩欲於此身得至阿惟越致地,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應當念是,十方諸佛,稱其名號,如《寶月童子所問經》〈阿惟越致品〉中說:「佛告寶月:東方去此,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恆河沙等佛土,有世界名無憂。其地平坦,七寶合成。紫磨金縷,交絡道界。寶樹羅列,以為莊嚴。無有地獄、畜生、餓鬼、阿修羅道,及諸難處。清凈無穢,無有沙礫、瓦石、山陵、堆阜、深坑、幽壑。天常雨華,以布其地。時世有佛,號曰善德,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大菩薩眾,恭敬圍繞。身相光色,如燃大金山,如大珍寶聚。為諸大眾,演說正法。初中後善,有辭有義。所說不雜,具足清凈,如實不失。何謂不失?不失地水火風,不失欲界、色界、無色界,不失色受想行識。寶月!是佛成道已來,過六十億劫。又其佛國,晝夜無異;但以此間閻浮提,日月歲數,說彼劫壽。其佛光明,常照世界。於一說法,令無量無邊、千萬億阿僧祇眾生,住無生法忍;倍此人數,得住初忍第二第三忍。寶月!其佛本願力故,若有他方眾生,於先佛所種諸善根,是佛但以光明觸身,即得無生法忍。寶月!若善男子善女人,聞是佛名能信受者,即不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餘九佛事,皆亦如是。今當解說,諸佛名號,及國土名號。善德者:其德淳善但有安樂,非如諸天龍神福德,惑惱眾生。栴檀德者:南方去此,無量無邊,恆河沙等佛土,有世界名歡喜。佛號旃檀德,今現在說法。譬如旃檀,香而清涼。彼佛名稱遠聞,如香流布;滅除眾生,三毒火熱,令得清涼。無量明佛者:西方去此,無量無邊,恆河沙等佛土,有世界名善解。佛號無量明,今現在說法。其佛身光,及智慧明,照無量無邊。相德佛者:北方去此,無量無邊,恆河沙等佛土,有世界名不可動。佛名相德,今現在說法。其佛福德高顯,猶如幢相。無憂德者:東南方去此,無量無邊,恆河沙等佛土,有世界名月明。佛號無憂德,今現在說法。其佛神德,令諸天人,無有憂愁。寶施佛者:西南方去此,無量無邊,恆河沙等佛土,有世界名眾相。佛號寶施,今現在說法。其佛以諸無漏,根力覺道等寶,常施眾生。華德佛者:西北方去此,無量無邊,恆河沙等佛土,有世界名眾音。佛號華德,今現在說法。其佛色身,猶如妙華,其德無量。三乘行佛者:東北方去此,無量無邊,恆河沙等佛土,有世界名安隱。佛號三乘行,今
現在說法。其佛常說聲聞行,辟支佛行,諸菩薩行。有人言,說上中下精進故,號為三乘行。明德佛者:下方去此,無量無邊,恆河沙等佛土,有世界名廣大。佛號明德,今現在說法。明名身明、智慧明、寶樹光明,是三種明,常照世間。廣眾德者:上方去此,無量無邊,恆河沙等佛土,有世界名眾月。佛號廣眾德,今現在說法。其佛弟子,福德廣大故,號廣眾德。是十方佛,善德為初,廣眾德為後。若人一心稱其名號,即得不退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偈說:
若有人得聞 說是諸佛名 即得無量德 如為寶月說 我禮是諸佛 今現在十方 其有稱名者 即得不退轉 東方無憂界 其佛號善德 色相如金山 名聞無邊際 若人聞名者 即得不退轉 我今合掌禮 願悉除憂惱 南方歡喜界 佛號旃檀德 面凈如滿月 光明無有量 能滅諸眾生 三毒之熱惱 聞名得不退 是故稽首禮 西方善世界 佛號無量明 身光智慧明 所照無邊際 其有聞名者 即得不退轉 我今稽首禮 願盡生死際 北方無動界 佛號為相德 身具眾相好 而以自莊嚴 摧破魔怨眾 善化諸天人 聞名得不退 是故稽首禮 東南月明界 有佛號無憂 光明逾日月 遇者滅憂惱 常為眾說法 除諸內外苦 十方佛稱讚 是故稽首禮 西南眾相界 佛號為寶施 常以諸法寶 廣施於一切 諸天頭面禮 寶冠在足下 我今以五體 歸命寶施尊 西北眾音界 佛號為華德 世界眾寶樹 演出妙法音 常以七覺華 莊嚴於眾生 白毫相如月 我今頭面禮 東北安隱界 諸寶所合成 佛號三乘行 無量相嚴身 智慧光無量 能破無明暗 眾生無憂惱 是故稽首禮 上方眾月界 眾寶所莊嚴 大德聲聞眾 菩薩無有量 諸聖中師子 號曰廣眾德 諸魔所怖畏 是故稽首禮 下方廣世界 佛號為明德 身相妙超絕 閻浮檀金山 常以智慧日 開諸善根華 寶土甚廣大 我遙稽首禮 過去無數劫 有佛號海德 是諸現在佛 皆從彼發願 壽命無有量 光明照無極 國土甚清凈 聞名定作佛 今現在十方 具足成十力 是故稽首禮 人天中最尊
(2.十方諸佛章)(花開蓮現、開權顯實)
問曰:但聞是十佛名號執持在心,便得不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更有餘佛余菩薩名,得至阿惟越致耶?
答曰:阿彌陀等佛 及諸大菩薩稱名一心念 亦得不退轉更有阿彌陀等諸佛,亦應恭敬禮拜,稱其名號。今當具說無量壽佛:1世自在王佛、2師子意佛、3法意佛、梵相佛、世相佛、世妙佛、慈悲佛、世王佛、人王佛、月德佛、寶德佛、相德佛、大相佛、殊蓋佛、師子鬘佛、破無明佛、智華佛、多摩羅跋旃檀香佛、持大功德佛、雨七寶佛、超勇佛、離嗔恨佛、大莊嚴佛、無相佛、寶藏佛、德頂佛、多伽羅香佛、旃檀香佛、蓮華香佛、莊嚴道路佛、龍蓋佛、雨華佛、散華佛、華光明佛、日音聲佛、蔽日月佛、瑠璃藏佛、梵音佛、凈明佛、金藏佛、須彌頂佛、山王佛、音聲自在佛、凈眼佛、月明佛、如須彌山佛、日月佛、得眾佛、華王佛、梵音說佛、世主佛、師子行佛、妙法意師子吼佛、珠寶蓋珊瑚色佛、破痴愛暗佛、水月佛、眾華佛、開智慧佛、持雜寶佛、菩提佛、華超出佛、真瑠璃明佛、蔽日明佛、持大功德佛、得正慧佛、勇健佛、離諂曲佛、除惡根栽佛、大香佛、道嘆佛、水光佛、海雲慧游佛、德頂華佛、華莊嚴佛、日音聲佛、月勝佛、瑠璃佛、梵聲佛、光明佛、金藏佛、山頂佛、山王佛、音王佛、龍勝佛、無染佛、凈面佛、月面佛、如須彌佛、旃檀香佛、威勢佛、燃燈佛、難勝佛、寶德佛、喜音佛、光明佛、龍勝佛、離垢明佛、師子佛、王王佛、力勝佛、華園佛、無畏明佛、香頂佛、普賢佛、普華佛、106寶相佛。是諸佛世尊,現在十方清凈世界,皆稱名憶念:
(3.西方一佛章――彌陀章)(花落蓮成、廢權立實)
阿彌陀佛本願如是:若人念我稱名自歸,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常應憶念。以偈稱讚:(32偈128句)
1 無量光明慧 身如真金山 我今身口意 合掌稽首禮 2 金色妙光明 普流諸世界 隨物示其色 是故稽首禮 3 若人命終時 得生彼國者 即具無量德 是故我歸命4 人能念是佛 無量力威德 即時入必定 是故我常念 5 彼國人命終 設應受諸苦 不墮惡地獄 是故歸命禮 6 若人生彼國 終不墮三趣 及與阿修羅 我今歸命禮 7 人天身相同 猶如金山頂 諸勝所歸處 是故頭面禮 8 其有生彼國 具天眼耳通 十方普無礙 稽首聖中尊 9 其國諸眾生 神變及心通 亦具宿命智 是故歸命禮 10生彼國土者 無我無我所 不生彼此心 是故稽首禮 11超出三界獄 目如蓮華葉 聲聞眾無量 是故稽首禮 12彼國諸眾生 其性皆柔和 自然行十善 稽首眾聖主 13從善生凈明 無量無邊數 二足中第一 是故我歸命 14若人願作佛 心念阿彌陀 應時為現身 是故我歸命 15彼佛本願力 十方諸菩薩 來供養聽法 是故我稽首 16彼土諸菩薩 具足諸相好 以自莊嚴身 我今歸命禮17彼諸大菩薩 日日於三時 供養十方佛 是故稽首禮 18若人種善根 疑則華不開 信心清凈者 華開則見佛 19十方現在佛 以種種因緣 嘆彼佛功德 我今歸命禮 20其土具嚴飾 殊彼諸天宮 功德甚深厚 是故禮佛足 21佛足千輻輪 柔軟蓮華色 見者皆歡喜 頭面禮佛足 22眉間白毫光 猶如清凈月 增益面光色 頭面禮佛足 23本求佛道時 行諸奇妙事 如諸經所說 頭面稽首禮 24彼佛所言說 破除諸罪根 美言多所益 我今稽首禮 25以此美言說 救諸著樂病 已度今猶度 是故稽首禮 26人天中最尊 諸天頭面禮七寶冠摩足 是故我歸命 27一切賢聖眾 及諸人天眾 咸皆共歸命 是故我亦禮 28乘彼八道船 能度難度海 自度亦度彼 我禮自在者 29諸佛無量劫 讚揚其功德 猶尚不能盡 歸命清凈人 30我今亦如是 稱讚無量德 以是福因緣 願佛常念我 31我於今先世 福德若大小 願我於佛所 心常得清凈 32以此福因緣 所獲上妙德 願諸眾生類 皆亦悉當得
(4.過未八佛章)
又亦應念1毗婆尸佛、2尸棄佛、3毗首婆佛、4拘樓珊提佛、5迦那迦牟尼佛、6迦葉佛、7釋迦牟尼佛,及未來世8彌勒佛;皆應憶念禮拜。以偈稱讚:
1 毗婆屍世尊 無憂道樹下 成就一切智 微妙諸功德 正觀於世間 其心得解脫 我今以五體 歸命無上尊 2 尸棄佛世尊 在於芬陀利 道場樹下坐 成就於菩提 身色無有比 如然紫金山 我今自歸命 三界無上尊 3 毗首婆世尊 坐娑羅樹下 自然得通達 一切妙智慧 於諸人天中 第一無有上 是故我歸命 一切最勝尊 4 迦求村大佛 得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 尸利沙樹下 成就大智慧 永脫於生死 我今歸命禮 第一無比尊 5 迦那含牟尼 大聖無上尊 優曇缽樹下 成就得佛道 通達一切法 無量無有邊 是故我歸命 第一無上尊 6 迦葉佛世尊 眼如雙蓮華 尼拘樓陀樹 於下成佛道 三界無所畏 行步如象王 我今自歸命 稽首無極尊 7 釋迦牟尼佛 阿輸陀樹下 降伏魔怨敵 成就無上道 面貌如滿月 清凈無瑕塵 我今稽首禮 勇猛第一尊 8 當來彌勒佛 那伽樹下坐 成就曠大心 自然得佛道 功德甚堅牢 莫能有勝者 是故我自歸 無比妙法王
(5.東方八佛章)
復有1德勝佛、2普明佛、3勝敵佛、4王相佛、5相王佛、6無量功德明自在王佛、7藥王無礙佛、8寶遊行佛、9寶華佛、10安住佛、11山王佛;亦應憶念,恭敬禮拜。以偈稱讚:
1無勝世界中 有佛號德勝 我今稽首禮 及法寶僧寶 2隨意喜世界 有佛號普明 我今自歸命 及法寶僧寶 3普賢世界中 有佛號勝敵 我今歸命禮 及法寶僧寶 4善凈集世界 佛號王幢相 我今稽首禮 及法寶僧寶 5離垢集世界 無量功德明 自在於十方 是故稽首禮 6不誑世界中 無礙藥王佛 我今頭面禮 及法寶僧寶 7金集世界中 佛號寶遊行 我今頭面禮 及法寶僧寶 8美音界寶花 安立山王佛 我今頭面禮 及法寶僧寶 今是諸如來 住在東方界 我以恭敬心 稱揚歸命禮 唯願諸如來 深加以慈愍 現身在我前 皆令自得見
(6.三世諸佛章)
複次,過去、未來、現在諸佛;盡應總念,恭敬禮拜、以偈稱讚: 過去世諸佛 降伏眾魔怨 以大智慧力 廣利於眾生 彼時諸眾生 盡心皆供養 恭敬而稱揚 是故頭面禮 現在十方界 不可計諸佛 其數過恆沙 無量無有邊 慈愍諸眾生 常轉妙法輪 是故我恭敬 歸命稽首禮 未來世諸佛 身色如金山 光明無有量 眾相自莊嚴 出世度眾生 當入於涅 如是諸世尊 我今頭面禮
(7.諸大菩薩章)(143位)
復應憶念諸大菩薩:1善意菩薩、2善眼菩薩、3聞月菩薩、屍毗王菩薩、一切勝菩薩、知大地菩薩、大葯菩薩、鳩舍菩薩、阿離念彌菩薩、頂生王菩薩、喜見菩薩、郁多羅菩薩、和和檀菩薩、長壽王菩薩。羼提菩薩、韋藍菩薩、睒菩薩、月蓋菩薩、明首菩薩、法首菩薩、法利菩薩、彌勒菩薩、復有金剛藏菩薩、金剛首菩薩、無垢藏菩薩、無垢稱菩薩、除疑菩薩、無垢德菩薩、網明菩薩、無量明菩薩、大明菩薩、無盡意菩薩、意王菩薩、無邊意菩薩、日音菩薩、月音菩薩、美音菩薩、美音聲菩薩、大音聲菩薩、堅精進菩薩、常堅菩薩、堅發菩薩、堅庄菩薩、常悲菩薩。常不輕菩薩、法上菩薩、法意菩薩、法喜菩薩、法首菩薩、法積菩薩、發精進菩薩、智慧菩薩、凈威德菩薩、那羅延菩薩、善思惟菩薩、法思惟菩薩、跋陀婆羅菩薩、法益菩薩、高德菩薩、師子遊行菩薩、喜根菩薩、上寶月菩薩、不虛德菩薩、龍德菩薩、文殊師利菩薩、妙音菩薩、雲音菩薩、勝意菩薩、照明菩薩、勇眾菩薩、勝眾菩薩、威儀菩薩、師子意菩薩、上意菩薩、益意菩薩、增意菩薩、寶明菩薩、慧頂菩薩、樂說頂菩薩、有德菩薩、觀世自在王菩薩、陀羅尼自在王菩薩、大自在王菩薩、無憂德菩薩、不虛見菩薩、離惡道菩薩、一切勇健菩薩、破暗菩薩。功德寶菩薩、花威德菩薩、金瓔珞明德菩薩、離諸陰蓋菩薩、心無閡菩薩、一切行凈菩薩、等見菩薩、不等見菩薩、三昧遊戲菩薩、法自在菩薩、法相菩薩、明莊嚴菩薩、大莊嚴菩薩、寶頂菩薩、寶印手菩薩、常舉手菩薩、常下手菩薩、常慘菩薩、常喜菩薩、喜王菩薩、得辯才音聲菩薩、虛空雷音菩薩、持寶炬菩薩、勇施菩薩、帝網菩薩、馬光菩薩、空無閡菩薩、寶勝菩薩、天王菩薩、破魔菩薩、電德菩薩、自在菩薩、頂相菩薩、出過菩薩、師子吼菩薩、雲蔭菩薩、能勝菩薩、山相幢王菩薩、香象菩薩、大香象菩薩、白香象菩薩、常精進菩薩、不休息菩薩、妙生菩薩、華莊嚴菩薩、觀世音菩薩、得大勢菩薩、水王菩薩、山王菩薩、帝網菩薩、寶施菩薩、破魔菩薩、莊嚴國土菩薩、金髻菩薩、143珠髻菩薩。如是等諸大菩薩,皆應憶念,恭敬禮拜,求阿惟越致也。
大乘起信論 馬鳴菩薩 造 梁西印度三藏法師 真諦 譯 歸命盡十方,最勝業遍知,色無礙自在,救世大悲者; 及彼身體相,法性真如海,無量功德藏;如實修行等。 為欲令眾生,除疑舍邪執,起大乘正信,佛種不斷故。 論曰:有法能起摩訶衍信根,是故應說。說有五分。云何為五?一者、因緣分,二者、立義分,三者、解釋分,四者、修行信心分,五者、勸修利益分。 初說因緣分。 問曰:「有何因緣而造此論?」答曰:「是因緣有八種。云何為八?一者、因緣總相:所謂為令眾生離一切苦,得究竟樂;非求世間名利、恭敬故。二者、為欲解釋如來根本之義,令諸眾生正解不謬故。三者、為令善根成熟眾生,於摩訶衍法,堪任不退信故。四者、為令善根微少眾生,修習信心故。五者、為示方便消惡業障,善護其心,遠離痴慢,出邪網故。六者、為示修習止觀,對治凡夫、二乘心過故。七者、為示專念方便,生於佛前,必定不退信心故。八者、為示利益,勸修行故。有如是等因緣,所以造論。」 問曰:「修多羅中,具有此法,何須重說?」答曰:「修多羅中,雖有此法,以眾生根行不等,受解緣別。所謂如來在世,眾生利根,能說之人,色心業勝,圓音一演,異類等解,則不須論。若如來滅後,或有眾生,能以自力,廣聞而取解者;或有眾生,亦以自力,少聞而多解者;或有眾生,無自心力,因於廣論而得解者;亦有眾生,復以廣論文多為煩,心樂總持少文而攝多義,能取解者。如是此論,為欲總攝如來廣大深法無邊義故,應說此論。」 已說因緣分,次說立義分。 摩訶衍者,總說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法,二者、義。 所言法者,謂眾生心;是心則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依於此心,顯示摩訶衍義。何以故?是心真如相,即示摩訶衍體故;是心生滅因緣相,能示摩訶衍自體相、用故。 所言義者,則有三種。云何為三?一者、體大:謂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減故;二者、相大:謂如來藏具足無量性功德故;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果故。一切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薩皆乘此法到如來地故。 已說立義分,次說解釋分。 解釋分有三種。云何為三?一者、顯示正義;二者、對治邪執;三者、分別發趣道相。 顯示正義者:依一心法,有二種門。云何為二?一者、心真如門;二者、心生滅門。是二種門,皆各總攝一切法。此義云何?以是二門不相離故。 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所謂心性不生不滅。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妄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是故,一切法從本已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以一切言說,假名無實,但隨妄念,不可得故;言真如者,亦無有相。謂言說之相,因言遣言。此真如體,無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無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當知:一切法不可說、不可念故,名為真如。 問曰:「若如是義者,諸眾生等,云何隨順,而能得入?」答曰:「若知:一切法,雖說,無有能說、可說;雖念,亦無能念、可念,是名隨順。若離於念,名為得入。」 複次,真如者:依言說分別,有二種義。云何為二?一者、如實空,以能究竟顯實故;二者、如實不空,以有自體具足無漏性功德故。 所言空者:從昔以來,一切染法不相應故;謂離一切法差別之相,以無虛妄心念故。當知:真如自性非有相、非無相、非非有相、非非無相、非有無俱相,非一相、非異相、非非一相、非非異相、非一異俱相;乃至總說,依一切眾生,以有妄心,念念分別,皆不相應,故說為空。若離妄心,實無可空故。 所言不空者:已顯法體空無妄故,即是真心;常恆不變,凈法滿足,故名不空。亦無有相可取,以離念境界,唯證相應故。 心生滅者: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所謂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為阿黎耶識。此識有二種義,能攝一切法,生一切法。云何為二?一者、覺義,二者、不覺義。 所言覺義者:謂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虛空界,無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說名本覺。何以故?本覺義者,對始覺義說;以始覺者,即同本覺。 始覺義者:依本覺故,而有不覺;依不覺故,說有始覺。又以覺心源故,名究竟覺;不覺心源故,非究竟覺。此義云何?如凡夫人,覺知前念起惡故,能止後念,令其不起;雖複名覺,即是不覺故。如二乘觀智、初發意菩薩等,覺於念異,念無異相;以舍粗分別執著相故,名相似覺。如法身菩薩等,覺於念住,念無住相;以離分別粗念相故,名隨分覺。如菩薩地盡,滿足方便,一念相應,覺心初起,心無初相;以遠離微細念故,得見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覺。 是故,修多羅說:「若有眾生,能觀無念者,則為向佛智故。」 又心起者,無有初相可知;而言知初相者,即謂無念。是故,一切眾生,不名為覺;以從本來,念念相續,未曾離念,故說無始無明。若得無念者,則知心相生、住、異、滅,以無念等故,而實無有始覺之異。以四相俱時而有,皆無自立,本來平等,同一覺故。 複次,本覺隨染分別,生二種相,與彼本覺不相舍離。云何為二?一者、智凈相,二者、不思議業相。 智凈相者:謂依法力熏習,如實修行,滿足方便故。破和合識相,滅相續心相,顯現法身,智淳凈故。此義云何?以一切心識之相,皆是無明;無明之相,不離覺性;非可壞、非不可壞。如大海水,因風波動,水相、風相,不相舍離,而水非動性。若風止滅,動相則滅,濕性不壞故。如是眾生自性清凈心,因無明風動,心與無明俱無形相,不相舍離,而心非動性。若無明滅,相續則滅,智性不壞故。 不思議業相者:以依智凈相,能作一切勝妙境界。所謂無量功德之相,常無斷絕;隨眾生根,自然相應,種種而現,得利益故。 複次,覺體相者,有四種大義,與虛空等,猶如凈鏡。云何為四?一者、如實空鏡:遠離一切心境界相,無法可現,非覺照義故。二者、因熏習鏡:謂如實不空。一切世間境界,悉於中現,不出不入,不失不壞,常住一心,以一切法即真實性故。又一切染法所不能染,智體不動,具足無漏,熏眾生故。三者、法出離鏡:謂不空法,出煩惱礙、智礙。離和合相,淳凈明故。四者、緣熏習鏡:謂依法出離故,遍照眾生之心,令修善根,隨念示現故。 所言不覺義者:謂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不覺心起而有其念;念無自相,不離本覺。猶如迷人,依方故迷;若離於方,則無有迷。眾生亦爾,依覺故迷;若離覺性,則無不覺。以有不覺妄想心故,能知名義,為說真覺;若離不覺之心,則無真覺自相可說。 複次,依不覺故,生三種相,與彼不覺,相應不離。云何為三?一者、無明業相:以依不覺故心動,說名為業。覺則不動,動則有苦,果不離因故。二者、能見相:以依動故能見,不動則無見。三者、境界相:以依能見故,境界妄現,離見則無境界。 以有境界緣故,復生六種相。云何為六?一者、智相:依於境界,心起分別,愛與不愛故。二者、相續相:依於智故,生其苦樂,覺心起念,相應不斷故。三者、執取相:依於相續,緣念境界,住持苦樂,心起著故。四者、計名字相:依於妄執,分別假名言相故。五者、起業相:依於名字,尋名取著,造種種業故。六者、業系苦相:以依業受果,不自在故。 當知:無明能生一切染法,以一切染法,皆是不覺相故。 複次,覺與不覺有二種相。云何為二?一者、同相,二者、異相。 同相者:譬如種種瓦器,皆同微塵性相。如是無漏、無明種種業幻,皆同真如性相。是故,修多羅中,依於此真如義故,說一切眾生本來常住、入於涅盤。菩提之法,非可修相,非可作相,畢竟無得。亦無色相可見;而有見色相者,唯是隨染業幻所作,非是智色不空之性,以智相無可見故。 異相者:如種種瓦器,各各不同。如是無漏、無明,隨染幻差別,性染幻差別故。 複次,生滅因緣者:所謂眾生依心、意、意識轉故。此義云何?以依阿黎耶識,說有無明。不覺而起,能見、能現、能取境界,起念相續,故說為意。 此意復有五種名。云何為五?一者、名為業識:謂無明力,不覺心動故。二者、名為轉識:依於動心,能見相故。三者、名為現識:所謂能現一切境界,猶如明鏡現於色像。現識亦爾,隨其五塵對至即現,無有前後;以一切時任運而起,常在前故。四者、名為智識:謂分別染、凈法故。五者、名為相續識:以念相應不斷故;住持過去無量世等善惡之業,令不失故;復能成熟現在、未來苦樂等報,無差違故。能令已經之事,現在忽然而念;未來之事,不覺妄慮。 是故,三界虛偽,唯心所作;離心則無六塵境界。此義云何?以一切法,皆從心起妄念而生。一切分別,即分別自心;心不見心,無相可得。當知:世間一切境界,皆依眾生無明妄心而得住持。是故一切法,如鏡中像,無體可得。唯心虛妄,以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故。 複次,言意識者:即此相續識。依諸凡夫取著,轉深計我、我所,種種妄執,隨事攀緣,分別六塵,名為意識;亦名分離識;又復說名分別事識。此識,依見、愛煩惱增長義故。 依無明熏習所起識者,非凡夫能知,亦非二乘智慧所覺。謂依菩薩,從初正信發心觀察;若證法身,得知少分;乃至菩薩究竟地,不能盡知,唯佛窮了。何以故?是心從本已來自性清凈,而有無明,為無明所染,有其染心。雖有染心,而常恆不變;是故,此義唯佛能知。所謂心性常無念,故名為不變;以不達一法界,故心不相應,忽然念起,名為無明。 染心者有六種,云何為六?一者、執相應染:依二乘解及信相應地,遠離故。二者、不斷相應染:依信相應修學方便,漸漸能舍,得凈心地,究竟離故。三者、分別智相應染:依具戒地漸離,乃至無相方便地,究竟離故。四者、現色不相應染:依色自在地,能離故。五者、能見心不相應染:依心自在地,能離故。六者、根本業不相應染:依菩薩盡地,得入如來地,能離故。 不了一法界義者:從信相應地,觀察學斷;入凈心地,隨分得離;乃至如來地,能究竟離故。 言相應義者:謂心念法異,依染凈差別,而知相、緣相同故。不相應義者:謂即心不覺常無別異,不同知相、緣相故。 又染心義者:名為煩惱礙,能障真如根本智故。無明義者:名為智礙,能障世間自然業智故。此義云何?以依染心,能見、能現,妄取境界,違平等性故。以一切法常靜,無有起相;無明不覺,妄與法違,故不能得隨順世間一切境界種種智故。 複次,分別生滅相者,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粗:與心相應故。二者、細:與心不相應故。又粗中之粗,凡夫境界;粗中之細及細中之粗,菩薩境界;細中之細,是佛境界。 此二種生滅,依於無明熏習而有。所謂依因、依緣。依因者:不覺義故;依緣者:妄作境界義故。若因滅,則緣滅。因滅故,不相應心滅;緣滅故,相應心滅。 問曰:「若心滅者,云何相續?若相續者,云何說究竟滅?」答曰:「所言滅者:唯心相滅,非心體滅。如風依水而有動相,若水滅者,則風相斷絕,無所依止;以水不滅,風相相續。唯風滅故,動相隨滅,非是水滅。無明亦爾,依心體而動,若心體滅,則眾生斷絕,無所依止;以體不滅,心得相續。唯痴滅故,心相隨滅,非心智滅。」 複次,有四種法熏習義故,染法、凈法起、不斷絕。云何為四?一者、凈法:名為真如。二者、一切染因:名為無明。三者、妄心:名為業識。四者、妄境界:所謂六塵。 熏習義者:如世間衣服,實無於香;若人以香而熏習故,則有香氣。此亦如是,真如凈法,實無於染;但以無明而熏習故,則有染相。無明染法,實無凈業;但以真如而熏習故,則有凈用。 云何熏習起,染法不斷?所謂以依真如法故,有於無明。以有無明染法因故,即熏習真如;以熏習故,則有妄心。以有妄心,即熏習無明;不了真如法故,不覺念起,現妄境界。以有妄境界染法緣故,即熏習妄心,令其念著,造種種業,受於一切身心等苦。 此妄境界熏習義,則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增長念熏習,二者、增長取熏習。 妄心熏習義,則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業識根本熏習:能受阿羅漢、辟支佛、一切菩薩生滅苦故。二者、增長分別事識熏習:能受凡夫業系苦故。 無明熏習義,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根本熏習:以能成就業識義故;二者、所起見愛熏習:以能成就分別事識義故。 云何熏習起,凈法不斷?所謂以有真如法故,能熏習無明;以熏習因緣力故,則令妄心厭生死苦、樂求涅盤。以此妄心有厭求因緣故,即熏習真如;自信己性,知心妄動,無前境界,修遠離法。以如實知:無前境界故,種種方便,起隨順行,不取不念,乃至久遠熏習力故,無明則滅。以無明滅故,心無有起;以無起故,境界隨滅。以因緣俱滅故,心相皆盡,名得涅盤,成自然業。 妄心熏習義,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分別事識熏習:依諸凡夫、二乘人等,厭生死苦;隨力所能,以漸趣向無上道故。二者、意熏習:謂諸菩薩發心勇猛,速趣涅盤故。 真如熏習義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自體相熏習,二者、用熏習。 自體相熏習者:從無始世來,具無漏法,備有不思議業,作境界之性。依此二義,恆常熏習,以有力故,能令眾生厭生死苦、樂求涅盤;自信己身有真如法,發心修行。問曰:「若如是義者,一切眾生悉有真如,等皆熏習。云何有信、無信,無量前後差別?皆應一時自知:有真如法,勤修方便,等入涅盤。」答曰:「真如本一,而有無量無邊無明;從本已來,自性差別,厚薄不同,故過恆沙等上煩惱,依無明起差別;我見愛染煩惱,依無明起差別。如是一切煩惱,依於無明所起,前後無量差別,唯如來能知故。又諸佛法有因、有緣,因緣具足,乃得成辦。如木中火性,是火正因;若無人知,不假方便,能自燒木,無有是處。眾生亦爾,雖有正因熏習之力,若不值遇諸佛、菩薩、善知識等,以之為緣,能自斷煩惱,入涅盤者,則無是處。若雖有外緣之力,而內凈法未有熏習力者,亦不能究竟厭生死苦、樂求涅盤。若因緣具足者:所謂自有熏習之力,又為諸佛、菩薩等,慈悲願護故。能起厭苦之心,信有涅盤,修習善根;以修善根成熟故,則值諸佛、菩薩示教利喜,乃能進趣向涅盤道。」 用熏習者:即是眾生外緣之力,如是外緣有無量義。略說二種。云何為二?一者、差別緣,二者、平等緣。 差別緣者:此人依於諸佛、菩薩等,從初發意始求道時,乃至得佛,於中若見、若念,或為眷屬:父母、諸親,或為給使,或為知友,或為怨家,或起四攝,乃至一切所作無量行緣,以起大悲熏習之力,能令眾生增長善根,若見、若聞,得利益故。此緣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近緣:速得度故;二者、遠緣:久遠得度故。是近、遠二緣,分別復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增長行緣,二者、受道緣。 平等緣者:一切諸佛、菩薩,皆願度脫一切眾生,自然熏習,恆常不舍。以同體智力故,隨應見聞而現作業。所謂眾生依於三昧,乃得平等見諸佛故。 此體用熏習,分別復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未相應:謂凡夫、二乘、初發意菩薩等,以意、意識熏習,依信力故,而能修行。未得無分別心,與體相應故;未得自在業修行,與用相應故。二者、已相應:謂法身菩薩,得無分別心,與諸佛智用相應;唯依法力自然修行,熏習真如,滅無明故。 複次,染法從無始已來,熏習不斷,乃至得佛,後則有斷。凈法熏習,則無有斷,盡於未來。此義云何?以真如法常熏習故,妄心則滅,法身顯現,起用熏習,故無有斷。 複次,真如自體相者:一切凡夫、聲聞、緣覺、菩薩、諸佛,無有增減,非前際生、非後際滅,畢竟常恆,從本已來,性自滿足一切功德。所謂自體有大智慧光明義故、遍照法界義故、真實識知義故、自性清凈心義故、常樂我凈義故、清涼不變自在義故;具足如是過於恆沙不離、不斷、不異、不思議佛法,乃至滿足無有所少義故,名為如來藏,亦名如來法身。 問曰:「上說真如,其體平等,離一切相。云何復說,體有如是種種功德?」答曰:「雖實有此諸功德義,而無差別之相,等同一味,唯一真如。此義云何?以無分別,離分別相,是故無二。復以何義得說差別?以依業識生滅相示。此云何示?以一切法本來唯心,實無於念,而有妄心;不覺起念,見諸境界,故說無明。心性不起,即是大智慧光明義故。若心起見,則有不見之相;心性離見,即是遍照法界義故。若心有動,非真識知,無有自性,非常、非樂、非我、非凈,熱惱衰變,則不自在,乃至具有過恆沙等妄染之義;對此義故,心性無動,則有過恆沙等諸凈功德相義示現。若心有起,更見前法可念者,則有所少;如是凈法無量功德,即是一心,更無所念,是故滿足,名為法身如來之藏。」 複次,真如用者:所謂諸佛如來,本在因地,發大慈悲,修諸波羅蜜,攝化眾生,立大誓願:盡欲度脫等眾生界,亦不限劫數,盡於未來。以取一切眾生如己身故,而亦不取眾生相。此以何義?謂如實知:一切眾生及與己身,真如平等、無別異故。以有如是大方便智,除滅無明,見本法身,自然而有不思議業種種之用,即與真如等,遍一切處。又亦無有用相可得,何以故?謂諸佛如來,唯是法身智相之身。第一義諦,無有世諦境界,離於施作,但隨眾生見聞得益,故說為用。 此用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依分別事識:凡夫、二乘心所見者,名為應身。以不知轉識現故,見從外來,取色分齊,不能盡知故。二者、依於業識:謂諸菩薩從初發意,乃至菩薩究竟地,心所見者,名為報身。身有無量色,色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所住依果,亦有無量種種莊嚴,隨所示現,即無有邊,不可窮盡,離分齊相。隨其所應,常能住持,不毀不失。如是功德,皆因諸波羅蜜等無漏行熏,及不思議熏之所成就,具足無量樂相,故說為報身。 又為凡夫所見者,是其粗色。隨於六道,各見不同,種種異類,非受樂相,故說為應身。複次,初發意菩薩等所見者,以深信真如法故,少分而見,知彼色相莊嚴等事,無來無去,離於分齊。唯依心現,不離真如。然此菩薩,猶自分別,以未入法身位故。若得凈心,所見微妙,其用轉勝,乃至菩薩地盡,見之究竟。若離業識,則無見相。以諸佛法身,無有彼此色相迭相見故。 問曰:「若諸佛法身離於色相者,云何能現色相?」答曰:「即此法身是色體故,能現於色。所謂從本已來,色心不二;以色性即智故,色體無形,說名智身。以智性即色故,說名法身遍一切處。所現之色,無有分齊,隨心能示十方世界無量菩薩、無量報身、無量莊嚴,各各差別,皆無分齊,而不相妨。此非心識分別能知,以真如自在用義故。 複次,顯示從生滅門即入真如門:所謂推求五陰,色之與心,六塵境界,畢竟無念。以心無形相,十方求之,終不可得。如人迷故,謂東為西,方實不轉。眾生亦爾,無明迷故,謂心為念,心實不動。若能觀察,知心無念,即得隨順、入真如門故。」 對治邪執者:一切邪執,皆依我見;若離於我,則無邪執。是我見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人我見,二者、法我見。 人我見者,依諸凡夫,說有五種。云何為五? 一者、聞修多羅說:「如來法身,畢竟寂寞,猶如虛空。」以不知為破著故,即謂虛空是如來性。云何對治?明虛空相是其妄法,體無不實;以對色故有,是可見相,令心生滅。以一切色法,本來是心,實無外色。若無色者,則無虛空之相。所謂一切境界,唯心妄起故有;若心離於妄動,則一切境界滅,唯一真心,無所不遍。此謂如來廣大性智究竟之義,非如虛空相故。 二者、聞修多羅說:「世間諸法,畢竟體空;乃至涅盤、真如之法,亦畢竟空。從本已來自空,離一切相。」以不知為破著故,即謂真如、涅盤之性,唯是其空。云何對治?明真如法身自體不空,具足無量性功德故。 三者、聞修多羅說:「如來之藏無有增減,體備一切功德之法。」以不解故,即謂如來之藏,有色、心法自相差別。云何對治?以唯依真如義說故:因生滅染義,示現說差別故。 四者、聞修多羅說:「一切世間生死染法,皆依如來藏而有;一切諸法,不離真如。」以不解故,謂如來藏自體,具有一切世間生死等法。云何對治?以如來藏從本已來,唯有過恆沙等諸凈功德,不離不斷,不異真如義故。以過恆沙等煩惱染法,唯是妄有,性自本無;從無始世來,未曾與如來藏相應故。若如來藏體有妄法,而使證會永息妄者,則無是處故。 五者、聞修多羅說:「依如來藏,故有生死;依如來藏,故得涅盤。」以不解故,謂眾生有始。以見始故,復謂如來所得涅盤,有其終盡,還作眾生。云何對治?以如來藏無前際故,無明之相亦無有始。若說三界外,更有眾生始起者,即是外道經說。又如來藏無有後際,諸佛所得涅盤與之相應,則無後際故。 法我見者:依二乘鈍根故,如來但為說:人無我。以說不究竟,見有五陰生滅之法,怖畏生死,妄取涅盤。云何對治?以五陰法自性不生,則無有滅,本來涅盤故。 複次,究竟離妄執者:當知:染法、凈法皆悉相待,無有自相可說。是故,一切法從本已來,非色非心,非智非識,非有非無,畢竟不可說相。而有言說者:當知如來善巧方便,假以言說引導眾生。其旨趣者,皆為離念,歸於真如。以念一切法,令心生滅,不入實智故。 分別發趣道相者:謂一切諸佛所證之道,一切菩薩發心修行趣向義故,略說發心有三種。云何為三?一者、信成就發心,二者、解行發心,三者、證發心。 信成就發心者:依何等人,修何等行,得信成就,堪能發心?所謂依不定聚眾生,有熏習善根力故;信業果報,能起十善,厭生死苦,欲求無上菩提,得值諸佛,親承供養,修行信心。經一萬劫,信心成就故,諸佛、菩薩教令發心;或以大悲故,能自發心;或因正法欲滅,以護法因緣,能自發心。如是信心成就,得發心者,入正定聚,畢竟不退,名住如來種中,正因相應。 若有眾生善根微少,久遠以來,煩惱深厚,雖值於佛,亦得供養;然起人、天種子,或起二乘種子。設有求大乘者,根則不定,若進、若退。或有供養諸佛,未經一萬劫,於中遇緣,亦有發心。所謂見佛色相,而發其心;或因供養眾僧,而發其心;或因二乘之人教令發心;或學他發心。如是等發心,悉皆不定;遇惡因緣,或便退失、墮二乘地。 複次,信成就發心者,發何等心?略說有三種。云何為三?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二者、深心:樂集一切諸善行故;三者、大悲心:欲拔一切眾生苦故。 問曰:「上說法界一相,佛體無二。何故不唯念真如,復假求學諸善之行?」答曰:「譬如大摩尼寶,體性明凈,而有礦穢之垢。若人雖念寶性,不以方便種種磨治,終無得凈。如是眾生真如之法體性空凈,而有無量煩惱染垢。若人雖念真如,不以方便種種熏修,亦無得凈。以垢無量,遍一切法故;修一切善行,以為對治。若人修行一切善法,自然歸順真如法故。」 略說方便有四種。云何為四?一者、行根本方便:謂觀一切法自性無生,離於妄見,不住生死;觀一切法因緣和合,業果不失,起於大悲,修諸福德,攝化眾生,不住涅盤。以隨順法性無住故。二者、能止方便:謂慚愧悔過,能止一切惡法,不令增長。以隨順法性離諸過故。三者、發起善根增長方便:謂勤供養、禮拜三寶,讚歎、隨喜,勸請諸佛。以愛敬三寶淳厚心故,信得增長,乃能志求無上之道。又因佛、法、僧力所護故,能消業障,善根不退。以隨順法性離痴障故。四者、大願平等方便:所謂發願:盡於未來,化度一切眾生,使無有餘,皆令究竟無餘涅盤。以隨順法性無斷絕故。法性廣大,遍一切眾生,平等無二,不念彼此,究竟寂滅故。 菩薩發是心故,則得少分見於法身;以見法身故,隨其願力,能現八種利益眾生。所謂從兜率天退、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轉法輪、入於涅盤。然是菩薩未名法身,以其過去無量世來,有漏之業未能決斷。隨其所生,與微苦相應。亦非業系,以有大願自在力故。 如修多羅中,或說有退墮惡趣者,非其實退,但為初學菩薩未入正位而懈怠者,恐怖令使勇猛故。又是菩薩一發心後,遠離怯弱,畢竟不畏墮二乘地。若聞:無量無邊阿僧只劫勤苦難行,乃得涅盤,亦不怯弱;以信知:一切法,從本已來自涅盤故。 解行發心者:當知轉勝。以是菩薩,從初正信已來,於第一阿僧只劫將欲滿故,於真如法中,深解現前,所修離相。以知:法性體無慳貪故,隨順修行檀波羅蜜;以知:法性無染,離五欲過故,隨順修行屍波羅蜜;以知:法性無苦,離嗔惱故,隨順修行羼提波羅蜜;以知:法性無身心相,離懈怠故,隨順修行毗梨耶波羅蜜;以知:法性常定,體無亂故,隨順修行禪波羅密;以知:法性體明,離無明故,隨順修行般若波羅蜜。 證發心者:從凈心地,乃至菩薩究竟地。證何境界?所謂真如。以依轉識,說為境界;而此證者無有境界,唯真如智,名為法身。是菩薩於一念頃,能至十方無餘世界,供養諸佛,請轉法輪。唯為開導、利益眾生,不依文字。或示超地速成正覺,以為怯弱眾生故;或說我於無量阿僧只劫,當成佛道,以為懈慢眾生故。能示如是無數方便,不可思議。而實菩薩種性、根等,發心則等,所證亦等,無有超過之法。以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只劫故;但隨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所行亦有差別。 又是菩薩發心相者,有三種心微細之相。云何為三?一者、真心:無分別故;二者、方便心:自然遍行利益眾生故;三者、業識心:微細起滅故。 又是菩薩功德成滿,於色究竟處,示一切世間最高大身。謂以一念相應慧,無明頓盡,名一切種智;自然而有不思議業,能現十方,利益眾生。 問曰:「虛空無邊故,世界無邊;世界無邊故,眾生無邊;眾生無邊故,心行差別亦復無邊。如是境界,不可分齊,難知難解。若無明斷,無有心想,云何能了,名一切種智?」答曰:「一切境界本來一心,離於想念。以眾生妄見境界,故心有分齊;以妄起想念,不稱法性,故不能決了。諸佛如來離於見想,無所不遍,心真實故,即是諸法之性;自體顯照一切妄法,有大智用,無量方便,隨諸眾生所應得解,皆能開示種種法義,是故,得名一切種智。」 又問曰:「若諸佛有自然業,能現一切處,利益眾生者;一切眾生若見其身、若睹神變、若聞其說,無不得利。云何世間多不能見?」答曰:「諸佛如來法身平等,遍一切處,無有作意,故說自然;但依眾生心現。眾生心者,猶如於鏡。鏡若有垢,色像不現;如是,眾生心若有垢,法身不現故。」 已說解釋分。次說修行信心分。 是中,依未入正定眾生,故說修行信心。何等信心?云何修行?略說信心有四種。云何為四?一者、信根本:所謂樂念真如法故;二者、信佛有無量功德:常念親近、供養、恭敬,發起善根,願求一切智故;三者、信法有大利益:常念修行諸波羅蜜故;四者、信僧能正修行,自利、利他:常樂親近諸菩薩眾,求學如實行故。 修行有五門,能成此信。云何為五?一者、施門;二者、戒門;三者、忍門;四者、進門;五者、止觀門。 云何修行施門?若見一切來求索者,所有財物隨力施與,以自舍慳貪,令彼歡喜。若見厄難恐怖危逼,隨己堪任,施與無畏。若有眾生來求法者,隨己能解,方便為說。不應貪求名利、恭敬,唯念自利、利他,迴向菩提故。 云何修行戒門?所謂不殺、不盜、不淫、不兩舌、不惡口、不妄言、不綺語,遠離貪嫉、欺詐、諂曲、嗔恚、邪見。若出家者,為折伏煩惱故,亦應遠離憒鬧,常處寂靜,修習少欲、知足、頭陀等行;乃至小罪,心生怖畏,慚愧改悔,不得輕於如來所制禁戒;當護譏嫌,不令眾生妄起過罪故。 云何修行忍門?所謂應忍他人之惱,心不懷報。亦當忍於利、衰、毀、譽、稱、譏、苦、樂等法故。 云何修行進門?所謂於諸善事,心不懈退,立志堅強,遠離怯弱。當念過去久遠已來,虛受一切身心大苦,無有利益,是故,應勤修諸功德,自利、利他,速離眾苦。複次,若人雖修行信心,以從先世以來,多有重罪惡業障故,為魔、邪諸鬼之所惱亂,或為世間事務種種牽纏,或為病苦所惱;有如是等眾多障礙,是故,應當勇猛精勤,晝夜六時禮拜諸佛,誠心懺悔,勸請、隨喜、迴向菩提,常不休廢。得免諸障,善根增長故。 云何修行止觀門?所言止者:謂止一切境界相,隨順奢摩他觀義故。所言觀者:謂分別因緣生滅相,隨順毗缽舍那觀義故。云何隨順?以此二義漸漸修習,不相舍離,雙現前故。 若修止者:住於靜處,端坐正意。不依氣息,不依形色,不依於空,不依地、水、火、風,乃至不依見、聞、覺、知。一切諸想,隨念皆除,亦遣除想。以一切法本來無相,念念不生、念念不滅。亦不得隨心外念境界,後以心除心。心若馳散,即當攝來,住於正念。是正念者:當知:唯心,無外境界。既復此心亦無自相,念念不可得。若從坐起,去來、進止,有所施作,於一切時,常念方便,隨順觀察。 久習純熟,其心得住;以心住故,漸漸猛利,隨順得入真如三昧。深伏煩惱,信心增長,速成不退。唯除疑惑、不信、誹謗、重罪、業障、我慢、懈怠,如是等人所不能入。 複次,依如是三昧故,則知法界一相。謂一切諸佛法身,與眾生身平等無二,即名一行三昧。當知:真如是三昧根本;若人修行,漸漸能生無量三昧。 或有眾生,無善根力,則為諸魔、外道、鬼神之所惑亂。若於坐中,現形恐怖,或現端正男女等相;當念唯心,境界則滅,終不為惱。或現天像、菩薩像,亦作如來像,相好具足。或說陀羅尼,或說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或說平等、空、無相、無願,無怨無親,無因無果,畢竟空寂,是真涅盤。或令人知宿命過去之事,亦知未來之事,得他心智,辯才無礙,能令眾生,貪著世間名利之事。又令使人數嗔、數喜,性無常准。或多慈愛,多睡多病,其心懈怠。或卒起精進,後便休廢,生於不信,多疑多慮。或舍本勝行,更修雜業。若著世事種種牽纏,亦能使人得諸三昧少分相似,皆是外道所得,非真三昧。或復令人,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乃至七日,住於定中,得自然香美飲食,身心適悅,不飢不渴,使人愛著。或亦令人食無分齊,乍多乍少,顏色變異。以是義故,行者常應智慧觀察,勿令此心墮於邪網。當勤正念,不取不著,則能遠離是諸業障。 應知:外道所有三昧,皆不離見、愛、我慢之心,貪著世間名利、恭敬故。真如三昧者:不住見相、不住得相,乃至出定亦無懈慢,所有煩惱,漸漸微薄。若諸凡夫不習此三昧法,得入如來種性,無有是處。以修世間諸禪、三昧,多起味著,依於我見,系屬三界,與外道共。若離善知識所護,則起外道見故。 複次,精勤專心修學此三昧者,現世當得十種利益。云何為十?一者、常為十方諸佛、菩薩之所護念;二者、不為諸魔、惡鬼所能恐怖;三者、不為九十五種外道、鬼神之所惑亂;四者、遠離誹謗甚深之法,重罪業障漸漸微薄;五者、滅一切疑、諸惡覺觀;六者、於如來境界,信得增長;七者、遠離憂悔,於生死中,勇猛不怯;八者、其心柔和,舍於憍慢,不為他人所惱;九者、雖未得定,於一切時、一切境界處,則能減損煩惱,不樂世間;十者、若得三昧,不為外緣一切音聲之所驚動。 複次,若人唯修於止,則心沉沒。或起懈怠,不樂眾善,遠離大悲,是故修觀。 修習觀者:當觀:一切世間有為之法,無得久停,須臾變壞。一切心行,念念生滅,以是故苦。應觀:過去所念諸法,恍惚如夢;應觀:現在所念諸法,猶如電光;應觀:未來所念諸法,猶如於雲,忽爾而起。應觀:世間一切有身,悉皆不凈,種種穢污,無一可樂。 如是,當念:一切眾生,從無始世來,皆因無明所熏習故,令心生滅,已受一切身心大苦,現在即有無量逼迫,未來所苦亦無分齊,難捨難離,而不覺知;眾生如是,甚為可愍。作此思惟,即應勇猛,立大誓願,願令我心,離分別故,遍於十方,修行一切諸善功德,盡其未來,以無量方便,救拔一切苦惱眾生,令得涅盤第一義樂。以起如是願故,於一切時、一切處,所有眾善,隨己堪能,不舍修學,心無懈怠。 唯除坐時,專念於止;若餘一切,悉當觀察:應作、不應作。 若行、若住、若卧、若起,皆應止觀俱行。所謂雖念:諸法自性不生,而復即念:因緣和合,善惡之業,苦樂等報,不失不壞。雖念:因緣善惡業報,而亦即念:性不可得。 若修止者,對治凡夫住著世間,能舍二乘怯弱之見。若修觀者,對治二乘不起大悲狹劣心過,遠離凡夫,不修善根。以此義故,是止觀二門,共相助成,不相舍離。若止觀不具,則無能入菩提之道。 複次,眾生初學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以住於此娑婆世界,自畏不能常值諸佛,親承供養。懼謂信心難可成就,意欲退者;當知:如來有勝方便,攝護信心。謂以專意念佛因緣,隨願得生他方佛土,常見於佛,永離惡道。如修多羅說:「若人專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修善根,迴向願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常見佛故,終無有退。若觀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習,畢竟得生,住正定故。」 已說修行信心分,次說勸修利益分。 如是,摩訶衍諸佛秘藏,我已總說,若有眾生,欲於如來甚深境界,得生正信,遠離誹謗,入大乘道;當持此論,思量、修習,究竟能至無上之道。 若人聞是法已,不生怯弱,當知:此人定紹佛種,必為諸佛之所授記。假使有人,能化三千大千世界滿中眾生,令行十善;不如有人,於一食頃,正思此法,過前功德,不可為喻。複次,若人受持此論,觀察、修行,若一日一夜,所有功德,無量無邊,不可得說。假令十方一切諸佛,各於無量無邊阿僧只劫,嘆其功德,亦不能盡。何以故?謂法性功德無有盡故;此人功德,亦復如是,無有邊際。 其有眾生,於此論中,毀謗不信,所獲罪報,經無量劫,受大苦惱。是故,眾生但應仰信,不應誹謗。以深自害,亦害他人;斷絕一切三寶之種。以一切如來,皆依此法,得涅盤故;一切菩薩,因之修行,入佛智故。 當知:過去菩薩,已依此法,得成凈信;現在菩薩,今依此法,得成凈信;未來菩薩,當依此法,得成凈信;是故,眾生應勤修學。 諸佛甚深廣大義,我今隨順總持說, 回此功德如法性,普利一切眾生界。 明 憨山德清禪師 直解 中華習教沙門 超然 白話 沙 門 來 華 白話證義 《大乘起信論》白話 我以生命皈依那窮盡十方的, 具有最殊勝意業的正遍知者; 其身業殊勝於色法自在無礙, 以最勝語業救世的大悲佛陀! 我歸依佛陀的法身實相妙體, 那無邊無際的真如法性大海; 具足無量妙性功德之如來藏! 還有那些如實修行的賢聖僧! 為了利益有緣眾生而造此論, 令其去除疑惑捨棄邪見執著; 並發起大乘佛法的真正信心, 佛陀正覺的種子將不斷流傳。 總論:「有一個法門,能夠幫助眾生髮起大乘正信之根。所以,應當講說。」 「本文將從五個方面進行講說,那五個方面呢?第一、因緣分;第二、立義分;第三、解釋分;第四、修行信心分;第五、勸修利益分。」 第一、因緣分 首先講說第一因緣分。 問:「由於什麼樣的因緣,要造這部論呢?」 回答說:「造這部論的因緣有八種,哪八種呢?第一、因緣總相。就是為了讓有緣眾生,能夠遠離一切苦,得到究竟的安樂。而不是為了追求人世間的名聞利養,以及恭敬的緣故。」 「第二、是為了解釋如來教法當中的根本教義,讓一切眾生都能夠獲得正確的理解,而不會發生錯謬的緣故。」 「第三、是為了讓那些善根已經成熟的眾生,在大乘教法當中能夠成就菩薩初住以上位次,得到不退的真實信心的緣故。」 「第四、是為了讓那些善根微少的眾生,通過學習發心和各種修行,逐漸成熟信心的緣故。」 「第五、是為了那些惡業眾生而開示方便法門,讓他們通過禮佛懺悔等方法,而消除罪惡業障;從而保護他們的信心,使他們逐漸遠離愚痴和我慢,出離邪見之網的緣故。」 「第六、是為了開示修習止觀法門,以便對治凡夫和二乘人心中過失的緣故。」 「第七、是為了開示專心念佛求生凈土的方便法門,以便那些怯弱眾生,能夠往生到凈土當中見佛聞法,得到決定不退的真實信心的緣故。」 「第八、是為了開示大乘教法的殊勝利益,勸導眾生勤奮修行的緣故。」 「有以上這些因緣,所以要造這部論。」 問:「上述這些法義,在佛經當中都已經具備,何必要重新講說呢?」 回答說:「佛陀經教當中,雖然已經具有這些法義;但因為眾生的根機和修行的力量,各自不同,接受和悟解法義的因緣也千差萬別。比如,如來在世的時候,眾生的根機猛利,如來作為說法之人,其身口意三業也極為殊勝。所以,世尊圓滿的法音,一經演說,各類眾生都能夠平等地得到悟解。這種情況下,就不必造論了。」 「在如來滅度以後,有的眾生,能夠運用自己的力量廣學多聞,從而得到悟解;」 「也有的眾生,能夠運用自己的力量,通過少量的聽聞經教,就可以獲得廣大的悟解;」 「或者有的眾生,智慧的根器比較遲鈍,需要藉助於詳細廣博的論著,才能夠獲得悟解;」 「還有一些眾生,因為廣大的經論,文字內容太多而煩惱,心中希望通過修持少量的文字,而包含多數法義,最終達成悟解。」 「鑒於上述因緣,這一部論,就是為了從總體上,概括如來廣大深妙教法當中無量無邊法義的緣故而作。為了最後一類眾生的緣故,應當講說此論。」 第二、立義分 前文講說因緣分完畢,繼續講說立義分,樹立大乘正義。 「所謂大乘,從總體上來說,有兩個方面。那兩個方面呢?第一是法;第二是法義。」 「這裡所說的法,其實就是一切眾生所共有的心。這個心已經包括了一切世間法和出世間法。依賴於這個心,才能夠顯示大乘的真正含義。為什麼呢?因為這個心的真如相,就顯示了大乘之體;這個心的生滅因緣相,能夠顯示大乘本具的體、相、用三大的緣故。」 「這裡所說的法義,共有三種。哪三種呢?第一、體大,就是說一切萬法平等具有真如本性,在聖不增,在凡不減,無差別的緣故。」 「第二、相大,就是說如來藏當中,圓滿具備無量無邊自性功德的緣故。」 「第三、用大,這個大乘心法,能夠生起一切世間法和出世間法善因果的緣故;它也是一切諸佛在本來因地,所乘坐之妙法的緣故;乃至於一切菩薩,都是乘坐這個大乘心法到達如來究竟圓滿果地的緣故。」 第三、解釋分 前文講說立義分完畢,繼續講說解釋分,解釋大乘法義。 「解釋大乘法義分為三個方面。那三個方面呢?第一、顯示正義;第二、對治邪執;第三、分別發趣道相。」 第一、顯示正義 「所謂的顯示正義,在這一個大乘心法當中,可以分為兩種法門。哪兩種呢?一、心真如門;二、心生滅門。它們分別能夠總括包容一切萬法。其中的含義是什麼呢?因為這兩個法門,沒有辦法相分離的緣故。」 一、心真如門 「所謂的心真如門,也就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就是說心性從來不曾產生,也永遠不會滅亡。一切看似繽紛繁雜的各種事物,只是因為心中的妄想念頭才顯示出了差別;倘若能夠離開妄想念頭的話,就沒有了一切境界的樣子。因此,一切萬法,從根本上來說,遠離語言文字之相;遠離虛假名字之相;遠離心念分別之相。其本質究竟平等;其本性沒有絲毫生滅變異;其本源沒有辦法被破壞。一切的一切,全都只是一心而已,所以叫做真如。」 (問:「為什麼一切法遠離語言文字之相,遠離名字之相呢?) 答:「因為一切語言文字,以及名字,都沒有任何真實的內容。」 (問:「為什麼一切法遠離心念分別之相呢?) 答:「因為一切法只是隨著妄想念頭而顯現,其本性是了不可得的。」 (問:「倘若語言名字相和心念分別相都遠離的話,什麼是真如相呢?) 答:「這裡所說的真如,沒有任何相貌。」 (問:「既然已經遠離名字相,為什麼還會有真如這個名字呢?」 答:「這裡所說的真如,乃是語言文字的極致。只是借用文字,來除去對於文字的執著罷了,它也沒有什麼確定的名字相。」 (問:「既然遠離了名字和語言之相,這個真如還可以遠離嗎?) 答:「這個真如之體沒有什麼可遠離的,因為一切法都是真如的緣故。」 (問:「是不是一切虛假語言名字都遠離了以後,只確立真如這一個法呢?) 答:「真如也沒有什麼好確立的。因為一切法都和真如同體,沒有任何差別。要知道,一切萬法,超越了語言文字,也超越了心念分別,所以叫做真如。」 問:「倘若像您所說,真如超越了語言文字和心念分別的話。一切修行的眾生們,應當怎樣隨順這樣的法義,從而得以悟入真如呢?」 答:「倘若修行的人,能夠知道一切萬法,雖然可以方便言說;而實際上,卻根本沒有什麼能說的人,也沒有什麼可說的法。雖然可以因為一切法而生起念頭,實際上,卻根本沒有什麼能念的我,也沒有什麼可念的法。這就叫做隨順的方法。像這樣隨順修行,一旦行到心體離念,就叫做悟入真如。」 「另外,這個一心真如當中,按照語言文字的分別表述,含有兩個方面的法義。哪兩個方面呢?(一)如實空。因為一切妄念染法如實空的緣故,所以能夠顯現出究竟實相。(二)如實不空。因為真如自體不生不滅,本來就圓滿具備種種無漏解脫自性功德的緣故。」 (一)如實空 「所謂的如實空,是說從無始以來,真如一心與一切虛妄污染之法,從來就不相應的緣故。也就是說,真如一心從根本上遠離一切法之間的差別之相,因為根本就沒有虛妄心念的緣故。」 「應當知道,這個真如自性,它既不是"有相』;也不是"無相』;既不是"非有相,非無相』;也不是"亦有相,亦無相』。它遠離有無四句的執著。」 「這個真如自性,與一切法之間,既不是"一相』;也不是"異相』;既不是"非一相,非異相』;也不是"亦一相,亦異相』。它也遠離一異四句的執著。」 「乃至於總說如實空的法義:就是因為一切眾生有虛妄生滅心的緣故,在念念分別當中,與真如一心不相應,所以叫做如實空。倘若遠離了虛妄生滅心以後,在究竟實相當中,就沒有什麼可以空的了。」 (二)如實不空 「所謂的如實不空,前文已經顯發出了空而無妄的真如法體;這個真如法體,當體就是真如一心。這個真如一心,它不生不滅,恆常不變;而且,本有的清凈妙法在其中圓滿具足,所以叫做如實不空。但是,在這個不空當中,也沒有什麼有相的真實之法可以得到;因為心體離念的境界不可思議,只有親自證得,才能與真如一心相應的緣故。」 二、心生滅門 「所謂的心生滅門,依賴於如來藏的緣故,所以有了生滅心念(譬如波濤依賴于海水而有)。雖然有了生滅心念,並不會破壞不生不滅的心體。這時,所謂的不生不滅心體與生滅心念相和合,既不是一體,也不是異體,名字叫做阿賴耶識。」 「這個阿賴耶識有兩種含義,能夠包容一切法,也能夠生起一切法。哪兩種含義呢?(一)覺義;(二)不覺義。」 (一)覺義 「所謂的覺義,就是指在念頭平息之際,本來離念的心體得以顯現。那個遠離念頭生滅相的本來心體,它平等於虛空法界,沒有不周遍的地方。於是,整個法界顯現為沒有任何差別和對立的一味真心,這就是如來的平等法身。因為這個平等法身是眾生本來就具有的,所以說一切眾生本來覺悟,稱之為本覺。」 「為什麼呢?這個本覺的名字和含義,是相對於始覺來說的。而這個始覺,所覺悟的就是本覺,實質是一樣的。所謂的始覺,相對於心體離念的本覺來說,一切眾生都在無明妄念當中,所以有了眾生的不覺;從不覺當中修行,一旦心體離念,就叫做始覺。再進一步,把透徹心源的覺悟,叫做究竟覺;而尚未透徹心源的覺悟,叫做非究竟覺。」 「其中的道理是什麼呢?就比如普通凡夫,發覺自己的心在前面起了惡念,能夠停止後面的惡念,讓它不再繼續生起來。這雖然也叫做覺,但其實還是不覺。」 「對於聲聞、緣覺的二乘修行人,以及初發心住以上的三賢位菩薩來說,他們能夠覺察從分別念到執著念的變化;所以在他們的念頭當中,沒有了執著取捨的變異之相。因為已經舍離了較粗的分別執著心念的緣故,叫做相似覺。」 「對於初地以上的法身菩薩們來說,他們能夠覺知心念當中的分別和對立;所以,他們的念頭已經沒有了沾染境界的住著之相。因為已經遠離了分別心,這種較粗心念的緣故,叫做隨分覺。」 「對於菩薩地的盡頭,十地後心的菩薩來說,他們的三昧觀行已經深入到了極點。最後一念觀照,與無念心體相應,就會覺悟到心念的最初生起之相;於是,他們的心就不會再有最初的妄動。因為已經遠離了心中最微細心念的緣故,他們完全照見了無念心性;一味真心現前,常住法界,如如不動;始覺與本覺合二為一,叫做究竟覺。」 「因此,在佛經當中說過,倘若有眾生能夠觀察無念之心的話,就是在趨向於佛陀的智慧了。」 「另外,當心念生起來的時候,並沒有一個最初的生起之相可以被知道。之所以說能夠覺知念頭最初的生起之相,所指的就是無念境界,無念之心就是究竟覺。因此,一切眾生,都不能叫做覺悟。因為他們從無始以來,一直念念相續,從來也不曾離開生滅的念頭,所以叫做無始無明。」 「倘若能夠得入無念境界的話,就會覺知心念當中的生、住、異、滅四相。因為無念真心平等不變異的緣故,所以根本就沒有始覺和本覺的差異。因為生、住、異、滅四相,在無念真心當中同時而有;如果離開無念心體的話,這四相就都沒有了獨立的自體,所以它們本來就是平等的,同是真如一心的緣故。」 「另外,在修行的過程當中,隨著修行者的心逐漸轉染還凈,本覺向內熏習,就會生起兩種功德相。這兩種功德相都以本覺為體,所以與本覺不會分離。哪兩種功德相呢?一是智凈相;二是不思議業相。」 「所謂的智凈相,就是指依賴於真如由內而外的熏修之力,以及教法由外而內的熏修之力;依賴於這兩種力量修行,一旦見到真如一心,就稱為如實修行。此時,修行者證入初地。從初地繼續修行真如三昧,到了第八地,證量已經非常精深,就會滿足破除阿賴耶識當中根本無明的要求。於是,不生不滅心體與生滅心念相和合的阿賴耶識,就會被摧毀;同時,細微的心念相續生起之相,也會被消滅。這時,就會完全顯現法身,本來的智慧覺性純凈現前。」 「其中的道理是什麼呢?因為一切心識的生滅相續之相,都是無明。而無明當中的這些生滅念,都是依賴於真如一心而生起的,所以,無明心相,從來也沒有離開過本覺心性。究其本源來說,無明心相是不可破壞的;就其生滅念來說,無明心相併非不可破壞。這就如同大海裡面的海水一樣,海水因為風而有波動,水波之相與風動之相是無法分開的。然而,水的本性並不是波動,如果風停了,水的波動就會逐漸消滅。但是,水的濕潤之性卻不會被破壞。同樣的道理,一切眾生的自性清凈心,因為無明風吹的緣故,才會有生滅念的動相。清凈心和無明,都沒有形相,它們也無法完全分開。然而,清凈心的本性並不是生滅妄動,如果無明消滅了,生滅相續的念頭就會消滅。但是,本來的智慧覺性卻不會被破壞。」 「所謂的不思議業相,因為依賴於前面所說的智凈相,就能夠顯現出一切殊勝微妙不可思議的境界。也就是所說的諸佛無量功德之相,它常住於智慧覺性當中,沒有窮盡的時候。隨順著一切眾生根機的不同,而自然發生相應,顯現出種種不思議的感應,使眾生得到各種利益。」 「另外,關於本覺的體相,有四個方面的內容。總體來說,本覺體相與無限包容的虛空平等無二;也好像一面沒有邊際的純凈的鏡子那樣,能夠普遍顯現一切。」 「哪四個方面的內容呢?第一、如實空鏡。就是說本覺體性,本來就遠離一切生滅心念,以及生滅心念所顯現的一切境界。只是真如一心,沒有任何法可以顯現。本來湛然寂滅,了無對待,不是任何覺照法義的緣故。」 「第二、因熏習鏡。就是說本覺體性如實不空。一切世間的種種境界,都在其中顯現。本覺體性與所現的一切境界,沒有內外和出入的差別。境界不現的時候,並沒有失去什麼;境界顯現的時候,也不會破壞本覺體性。本覺與所現境界,都是常住一心;因為所謂的一切法,就是本覺真實體性的緣故。另外,一切生滅染污之法,都不能夠污染本覺體性。本覺智慧之體如如不動,它圓滿具備一切無漏功德,能夠向內熏習眾生,作為眾生覺悟之因的緣故。」 「第三、法出離鏡。就是說這個如實不空的本覺體性,逐漸向內熏習,最終將使修行者,得以出離煩惱障(煩惱礙)和所知障(智礙);並且遠離阿賴耶識當中,不生不滅心體與生滅心念的和合之相。於是,就會顯現出本有的純凈和光明的緣故。」 「第四、緣熏習鏡。就是說一切聖者,依賴於前文的法出離鏡的緣故,本覺體性自然能夠遍照一切眾生的心;讓他們發起修行,增長善根,乃至於隨念示現種種利益的緣故。」 (二)不覺義 (問:「本來覺性既然像前面所說的那樣,遍布虛空,圓滿覺照一切。為什麼還會有不覺呢?」) 答:「所謂的不覺義,是指一切眾生,沒有能夠如實知道,所有的一切境界純是真如一心的緣故,忽然心動,而生起了念頭。實際上,念頭並沒有獨立的自相,它無法離開本覺一心。就好像迷路的人,由於對方向的錯認,才會迷路;倘若離開了方向的錯認,就不會迷路了。眾生也是這樣,由於對覺性的認知,所以才會迷惑不覺;倘若離開了覺性的認知,就沒有不覺了。」 (問:「怎麼知道不覺本來就是真覺呢?) 答:「因為眾生有不覺的妄想心的緣故,由於妄想分別而能夠知名解義,所以,如來為眾生講說並指示本有的真覺之性。眾生通過修行,如果離開了不覺的妄想心,一念迴光返照,契入本來的真如一心。此時,不僅沒有了不覺,也沒有真覺的獨立自相可以表述了。」 「另外,因為不覺的緣故,就會生起三種心念細相,與那個不覺之心相應而無法分離。」 「哪三種呢?第一、無明業相。因為不覺的緣故,所以會有心念發動,把它叫做業。而覺悟真如一心的時候,心是不動的。心念一旦發動,就會有各種苦,因為果和因是分不開的緣故。」 「第二、能見相。因為依賴於心動的緣故,所以有了能見之心相。心如果不動,就不會有能見之心。」 「第三、境界相。因為依賴於能見之心的緣故,所以顯現出了虛妄的境界。如果離開能見之心,就沒有境界相了。」 「因為有了前面的境界相作為助緣的緣故,就會繼續生起六種較粗的心念。那六種呢?第一、智相。依賴於所現的境界,心中起了分別念,所以,就會對境界產生愛或者不愛的緣故。」 「第二、相續相。依賴於前面的智相,就會繼續生起苦、樂感受的念頭。這個覺知心不停地生起念頭,因為它與境界之間的相應,而持續不斷的緣故。」 「第三、執取相。依賴於前面的相續相,以境界為助緣,繼續生起攀緣念頭。並且停留在苦、樂境界當中,心中生起了執著的緣故。」 「第四、計名字相。依賴於前面虛妄的執取相,而進一步分別虛假的語言名字相的緣故。」 「第五、起業相。依賴於前面的計名字相,對於名字產生了深深的執著。於是發動身業和口業,來維護這種執著,造下了種種業的緣故。」 「第六、業系苦相。因為前面造了業,就會循著因果而受到業報。被業報所束縛,不得自在的緣故。」 「應當知道,無明(也就是最初的不覺)能夠生起一切生死輪迴的染污之法。因為一切染污之法,都是不覺之相的緣故。」 (三)覺與不覺相關義 「另外,覺和不覺之間的關係有兩種相。那兩種相呢?一是同相;二是異相。」 「所謂的同相,就好比各種各樣的陶器和瓦器,它們都有共同的微觀組成(都是泥土燒制的)。同樣,一切無漏清凈法,與無明染污法,乃至於種種的幻化業力所顯現的一切境界,都共同具有真如本性,都是真如一心的顯相而已。」 「因此,在佛經當中,依賴於這個共同具有真如本性的法義,而說一切眾生本來就常住於法身當中,本來就已經進入了涅槃。諸佛的無上菩提妙法,沒有什麼可修行之相,也沒有什麼可成就之相。從根本上來說,終究無所得。」 (問:「眾生既然本來是佛,為什麼見不到他們報身和化身的色相呢?) 答:「眾生是佛,是從真如法性來說的,真如法性當中終究沒有色相可見。」 (問:「既然真如法性沒有色相可見,為什麼已經成就的佛陀,卻會有種種報身和化身的色相呢?) 答:「諸佛之所以有色相可見,只是隨著一切眾生心中,無明染污的業力幻化而顯現的。並不是說在本覺不空之性當中真實而有的,因為本覺智慧之相是沒有相可見的緣故。」 (四)心生滅因緣 「另外,關於心的生滅因緣,就是說一切眾生都依賴於心、意、意識而流轉的緣故。其中的道理是什麼呢?因為阿賴耶識(心)的緣故,所以說有無明,從不覺而有心動(無明業相),陸續生起能見(能見相)、能現(境界相)、能分別境界(智相),最終,分別念相續不斷地生起(相續相),使生死輪迴得以持續。所以把它叫做意。」 「這個意,又由五種具體的名字組成。哪五種呢?第一、叫做業識。就是指由於無明的力量,而不覺真如一心,所以忽然心動的緣故(即前文三細當中的無明業識。說明從最初心的生相開始,都屬於意)。」 「第二、叫做轉識。依賴於前面的動心,所以有了能見相的緣故(即前文三細當中的能見相。說明能夠轉真如智慧而成為虛妄見的,也是意)。」 「第三、叫做現識。就是說隨著前面轉識當中的虛妄見,而能夠現出一切境界,就如同明鏡當中能夠現出色塵形相一樣。現識也是這樣的,隨順著色、聲、香、味、觸五塵,一旦相對應,就會顯現,沒有任何前後差別。因為在任何時候,它都會隨著塵緣而任運顯現,總是在塵緣面前的緣故,所以叫做現識(即前文三細當中的境界相)。」 「第四、叫做智識。就是說在前面現識的基礎上,能夠分別染污法和清凈法的緣故,所以叫做智識(即前文六粗當中的智相)。」 「第五、叫做相續識。因為前面智識的分別念,與境界相應,念念攀緣而不間斷的緣故,所以叫做相續識(即前文六粗當中的相續相)。它能夠在相續念當中,住持過去無量世代的善業和惡業,使業種不會失去的緣故。它還能夠使現在和未來的一切善惡因果,以及或者苦,或者樂的業報得以成熟,並且絲毫不差地顯現出來的緣故。它還能夠讓現在已經發生的事情,在心中忽然生起念頭去攀緣;讓未來的事情,不知不覺地在心中生起虛妄的設想和考慮。因此,三界當中的一切生死輪迴境界,都是虛假而不真實的,都只是心念造作而產生的。如果離開了生滅心念的話,就沒有了一切六塵境界。」 (問:「既然生滅的是意,為什麼又說三界虛偽,唯心所作呢?」) 答:「其中的道理在哪裡呢?因為一切萬法都是從心現起的,都是依賴於生滅妄念而產生的。所謂的分別一切法,其實就是在分別自己的心。這個分別心,沒有辦法見到真如一心,因為真如一心沒有任何相貌可見。應當知道,世間的一切境界,都是依賴於眾生的無明妄心,也就是相續生滅念,而得以成立和持續的。因此,一切萬法都如同鏡子當中的影像一樣(心的明了如鏡,妄念境界如像),沒有實體可得,只是眾生的虛妄心念罷了。因為心念一旦產生,那麼種種法就會產生;心念一旦消滅,而歸於無念真心的話,那麼種種法就會隨之消滅的緣故。」 「另外,所謂的意識,就是指前文意當中的相續識,依賴於一切凡夫,對於各種苦樂境界貪取和執著的逐漸加深,所以開始算計哪個是我,哪些是我所有的。以及種種虛妄的執著,使心念追隨著事物境界而不斷地攀緣,不斷地分別六塵境界,叫做意識。由於意識需要依賴於五根分別貪取境界,所以也叫做分離識。又因為意識不斷地分別內外種種事相,所以又叫做分別事識。這個意識會隨著見、愛兩種煩惱(即所知障和煩惱障),而不斷增長分別執著,並且起惑造業的緣故。」 「依賴於無明熏習真如一心,而生起的識心(阿賴耶識),不是凡夫所能知道的,也不是聲聞、緣覺二乘人的智慧所能覺悟的。是說依賴於菩薩,從初信位,即信心住位,開始發心觀察;如果證得法身(初地)的時候,可以知道其中一部分。乃至於到了十地菩薩後心,也不能夠完全知道阿賴耶識。只有究竟覺悟的佛陀能夠全部明了。」 (問:「這個阿賴耶識為什麼只有佛陀能夠明了呢?「) 答:「為什麼呢?因為這個真如一心從無始以來,自性本來是清凈的,而同時具有無明。因為被無明所染污的緣故,所以有了生滅染污之心(成為阿賴耶識)。雖然有了染污之心,而真如一心是常恆不變的(其中境界非常微細)。因此,其中的妙義只有佛陀能夠知曉。」 (問:「既然說有了染心,為什麼又說常恆不變呢?」) 答:「因為真如一心的心性,從來並且永遠都是無念的(就是說心性不曾受到念頭的影響),所以叫做不變。」 (問:「既然說心本來清凈,為什麼又有了無明呢?」) 答:「因為心不能夠安住於真如一相(一法界)的緣故,心中自己與自己不相應,就會忽然心動而生起念頭,叫做無明。」 「生滅染污之心(染心)有六種,哪六種呢?第一、執相應染(即六粗當中的執取相和計名字相)。依賴於聲聞、緣覺二乘聖者的解脫,以及十信位菩薩後心,入初住位時,能夠遠離的緣故。(相當於第六意識的見惑和思惑。)」 「第二、不斷相應染(即六粗當中的相續相)。依賴於十信位菩薩後心,入初住位時,開始修學;直到十迴向位,逐漸能夠遠離。證入初地歡喜地(也叫凈心地)時,能夠究竟遠離的緣故。」 「第三、分別智相應染(即六粗當中的智相)。依賴於二地離垢地(也叫具戒地)的菩薩,能夠逐漸遠離;直到七地遠行地(也叫無相方便地),能夠究竟遠離的緣故。」 「第四、現色不相應染(即三細當中的境界相)。依賴於第八地不動地(也叫色自在地)的菩薩,能夠遠離的緣故。」 「第五、能見心不相應染(即三細當中的能見相)。依賴於第九地善慧地(也叫心自在地)的菩薩,能夠遠離的緣故。」 「第六、根本業不相應染(即三細當中的無明業相)。依賴於十地菩薩,入等覺位後心,證入如來果地時,能夠完全遠離的緣故。」 「所謂的不明了一法界(即無明,也就是心不能夠安於真如一相)的含義,就是從初發心住的菩薩,開始觀察修學,逐漸斷除。證入初地歡喜地(凈心地)時,部分遠離。乃至於直到如來圓滿果地,能夠究竟遠離的緣故。(因此,從初住菩薩到妙覺佛陀,也稱為四十二位法身大士。)」 「前文所說的相應染,它的含義,指的是心王和心所已經分開,因此心法與心所念法已經不同了。但是,當它們所緣外境有染凈差別的時候,心所法會隨著心王一同攀緣染凈境界,它們的相緣相是一致的。所以叫做相應染。」 「前文所說的不相應染,它的含義,指的是心不覺一法界,但還沒有生起覺知分別念頭。因此心王和心所尚未分開,還沒有心外的境界可以攀緣。在一心當中,沒有分別變異。因為沒有共同攀緣境界的相緣相的緣故,叫做不相應染。」 「還有,所謂染心的含義,它也叫做煩惱障(煩惱礙),因為它能夠障礙真如一心、空性平等智(根本智)的緣故。所謂無明的含義,它也叫做所知障(智礙),因為它能夠障礙世間自然業智(妙有分別智,即後得智)的緣故。」 (問:「無明細,染心粗;似乎應當無明障礙根本智,而染心障礙自然業智才對,為什麼反過來了呢?」) 答:「道理在哪裡呢?因為依賴於上述六種染心的緣故,有了能見相和境界相,並且進一步生起了虛妄執著心,去貪取境界。這樣就違背了真如平等本性的緣故,所以,障礙根本智。因為一切法常住於寂靜本性當中,本來沒有起滅的動相。正因為無明不覺的緣故,才有了心念妄動,從而違背了一切法的寂滅本性,所以不能夠隨順對於世間一切境界種種了知的智慧。因此,障礙了自然業智。」 (五)分別生滅相 「另外,在前文的六種染心當中,可以進行兩種分別生滅相。哪兩種呢?第一、粗染(指三種粗染心:執相應染、不斷相應染和分別智相應染),都有外境與心相應的緣故。第二、細染(指三種細染心:現色不相應染、能見心不相應染和根本業不相應染),心境尚未分離,還沒有外境與心相應的緣故。」 「還有,粗中之粗(指執相應染),是凡夫不覺的境界。粗中之細(指不斷相應染和分別智相應染),以及細中之粗(指現色不相應染和能見心不相應染),是菩薩所覺悟的境界。細中之細(指根本業不相應染),是佛陀所覺悟的境界。」 「粗染和細染,這兩種生滅心,都是依賴於無明熏習而有的,就是說依因和依緣。所謂的依因,是指最初的不覺,而有無明妄動。所謂的依緣,是指對於虛妄境界的執著和攀緣。在修行的過程當中,如果不覺妄動之因滅了的話,虛妄境界之緣也就滅了。不覺妄動之因滅了的緣故,三種細染的不相應心就滅了;虛妄境界之緣滅了的緣故,三種粗染的相應心就滅了。」 問:「如果相應心和不相應心全都滅了的話,心性智慧還能夠相續不斷嗎?如果能夠相續不斷的話,為什麼經中常說究竟寂滅呢?」 答:「這裡所說的滅,只是心念的生滅之相滅,並不是真如一心的心體滅。(心體不生不滅,所以說心性智慧相續不斷;心體遠離一切生滅念,所以說究竟寂滅。)」 「比如空中的風,依賴於水而有了波動之相。假如水消滅了的話,那麼風的形相就消失了,沒有可以依賴而顯相的東西了。因為水是不滅的,所以風通過水波現出形相而相續不斷。只有風滅了以後,水波的動相才會隨之消滅,但並不是水消滅了。眾生的無明也是這樣的,它依賴於真如心體而不覺動念。如果真如心體滅了的話,那麼眾生就斷絕了,無明也沒有可以依賴的地方了。正因為真如心體是不會消滅的,所以,隨著無明妄動,眾生心中的生滅念得以相續不斷。只有無明痴惑消滅了以後,眾生的生滅心念才會隨之消滅,並不是心性智慧消滅了。」 (六)法熏習義 「另外,因為有四種法熏習義的緣故,所以染污法和清凈法會相續生起,而不會斷絕。那四種呢?第一、凈法熏習,也叫做真如熏習;第二、一切染因熏習,也叫做無明熏習;第三、妄心熏習,也叫做業識熏習;第四、妄境界熏習,也就是六塵熏習。」 「所謂的熏習義,就如同世間的衣服一樣,本來沒有香氣;如果有人用香去熏染的緣故,就有了香氣。在這裡也是一樣。真如凈法當中,本來沒有污染的生滅念;但因為無明熏習真如的緣故,就有了生滅染心和六塵染相。在無明染法當中,本來沒有智凈相和不思議業相;但因為真如熏習無明染心的緣故,就有了智凈相和不思議業用。」 「怎麼樣熏習,而使染法不斷生起的呢?」 「就是說依賴於真如凈法的緣故,而有了無明(即前文所說:是心從本以來,自性清凈而有無明)。因為有了無明,作為染法生起之因的緣故,無明就會熏習真如。因為這種熏習的緣故,就有了妄心(阿賴耶識)。因為有了阿賴耶識妄心的緣故,就會進一步熏習資養無明(生起無明業相)。由於不明了真如一心的緣故,就會不覺而生起念頭(生起能見相),並顯現出虛妄境界(生起境界相)。因為有了虛妄境界,作為染法進一步生起之助緣的緣故,此虛妄境界就會返熏業識妄心,使它產生分別念和虛妄執著(智相、相續相、執取相、計名字相,陸續生起)。然後就會造作種種業行(起業相),並依業受報,承受各種各樣的身心之苦(業系苦相)。」 「前文所說的妄境界熏習義,分為兩種。哪兩種呢?第一、增長念熏習(是指虛妄六塵境界,返熏業識妄心,使六粗當中的智相和相續相得以增長,屬於第七識:意);第二、增長取熏習(是指虛妄六塵境界,返熏業識妄心,使六粗當中的執取相和計名字相得以增長,屬於第六識:意識)。」 「前文所說的妄心熏習義,分為兩種。哪兩種呢?第一、業識根本熏習(是指業識妄心(第七識)資熏根本無明,使心不能夠遠離細微念,所以無法超越法執,而有變異生死之苦),能夠容受阿羅漢、辟支佛和一切菩薩變異生滅之苦的緣故。第二、增長分別事識熏習(是指第六意識資熏無明,使見、愛兩種習氣增長,讓心無法遠離虛妄的六塵境界,而有分段生死之苦),能夠容受一切凡夫業力生死之苦的緣故。」 「前文所說的無明熏習義,分為兩種。哪兩種呢?第一、根本熏習(是指無明熏習真如,就有了阿賴耶識妄心;繼續資熏妄心,就有了業識),能夠成就業識(第七識:意)的緣故。第二、所起見愛熏習(是指無明熏習真如,陸續生起了業識、轉識、現識、智識和相續識,並資熏出了見、愛習氣;隨著見、愛習氣的增長,而成就了第六識:分別事識),能夠成就分別事識的緣故。」 「這個阿賴耶識當中,怎麼樣熏習,而使凈法不斷生起的呢? 「就是說,因為本來有真如法的緣故,所以能夠熏習無明。因為以真如熏習無明為因緣,而有力量的緣故,能夠讓阿賴耶識妄心厭離生死之苦,想要求得涅槃。因為這個阿賴耶識妄心有了厭離生死、求得涅槃之因緣的緣故,就會進一步資熏真如。」 「於是,相信自己的本性就是真如凈性(菩薩十信位);知道一切法都因心念妄動而顯現,沒有所對應的真實的六塵境界(菩薩十住位);所以,能夠修行種種遠離境界攀緣的法門(菩薩十行和十迴向位);因為已經如實知道,所對應的一切境界虛妄不實的緣故(菩薩初地),能夠發起種種方便法門(菩薩二地到九地);最終能夠發起隨順法性的廣大修行,而不執著於任何境界,不起任何虛妄念頭,像這樣修行,乃至於經過久遠無量的劫數(菩薩十地)。真如熏習力充足的緣故,無明就會消滅。因為無明消滅了的緣故,心中就沒有了相續生滅念(六粗消滅);因為沒有生滅念的緣故,能見相和境界相也隨之消滅了(三細消滅)。因為無明之因和境界之緣都消滅了的緣故,一切染心之相都滅盡無遺,叫做得到大般涅槃,自然成就了智凈相和不思議業相(圓滿佛果)。」 「在凈熏當中,妄心熏習義(指真如熏無明,所發起的離苦求涅槃之向道妄心,進一步返熏真如)也分為兩種。哪兩種呢?第一、分別事識熏習(指真如熏無明,發起了第六意識當中的較粗之道心,再來返熏真如)。依賴於一切凡夫和聲聞、緣覺二乘修行人等,所發道心屬於第六意識,以分別心的緣故,厭離生死輪迴之苦,心粗而力弱,所以逐漸趨向於無上正覺的緣故。第二、意熏習(指真如熏無明,發起了第七識意當中的相續微細之道心,再來返熏真如)。就是指菩薩們,所發道心屬於第七識,相續而勇猛,因此能夠迅速成就正覺涅槃的緣故。」 「前文所說的真如熏習義,分為兩種。哪兩種呢?第一、自體相熏習(是指一切眾生,真如自性的熏習);第二、用熏習(是指已證真如法身的菩薩,以真如法身熏習眾生的妙用)。」 「第一、所謂的自體相熏習。是指一切眾生從無量劫以來,本來具有真如無漏妙法(真如自體);本來具備不思議業用,以及顯現一切境界的法性(真如妙用)。依賴於這兩種法義,真如自體就會經常熏習眾生的無明妄心。因為真如本來具有這種力量的緣故,所以能夠讓眾生厭離生死之苦(出離心),願意求得涅槃妙果(菩提心)。並且相信自己的身心本來具有真如妙法,所以開始發心修行。」 問:「如果是這樣的話,一切眾生都共同具有真如,就應當平等地受到真如的熏習。為什麼會有相信和不相信,以及根機利鈍、修行快慢等等,從前到後的無量差別呢?一切眾生都應當同時知道,並且相信自己具有真如自性;同時開始勤奮修行各種方便法門,平等證入涅槃妙果才對呀?」 答:「眾生所具有的真如一心是平等無二的,但同時也具有無量無邊的無明染心。因為從無量劫以來,一切眾生心中的無明習性千差萬別,所以無明熏習真如的程度,有厚薄不同的緣故(因此,就有了相信、不相信,根機利鈍等差別)。另外,有超過恆河沙數量那樣多的上品煩惱(所知障,細微而難斷),因為眾生心中無明熏習真如的程度不同,而千差萬別;還有無量的我見、愛染等下品煩惱(煩惱障,粗而容易斷),因為眾生心中無明熏習真如的程度不同,而千差萬別。就這樣,一切煩惱,都依賴於無明熏習真如而生起。隨著一切眾生從前到後的修行過程,其中有無量的微細差別(所以修行成就的快慢也各自不同)。只有如來能夠完全明了的緣故。」 「還有,在佛法當中,既有因(正因佛性,即本有的真如一心),也有緣(緣因佛性,即善知識的助發之緣)。因和緣都具備了,才能夠獲得成就(開悟了因佛性)。就如同木頭當中具備著火的特性,是燃燒起火的正因;如果沒有人知道木頭能夠燃燒,如果不採取適當的方法,而火能夠自己出來燒掉木頭,是不可能的。」 「一切眾生也是這樣的。雖然具有正因佛性(真如)的熏習之力,如果不遇到諸佛菩薩或者善知識等,以他們的開導教化做為助緣,而能夠自己斷掉煩惱,自己證入涅槃妙果,是不可能的。如果雖然有善知識外緣的開導之力,而心內真如凈法熏習力量還不夠的話,也是不能夠徹底厭離生死輪迴之苦,願意求得涅槃妙果的。」 「如果因和緣都充分具備的話,就是說自己內心真如熏習無明有力量,又得到了諸佛菩薩等慈悲大願所護念的緣故,就能夠發起厭離生死苦海的出離心。同時相信有涅槃妙果,能夠精進修行增長自己的善根。因為修行而使得善根成熟的緣故,就會遇到諸佛菩薩親自開示教誨,得到利益而心生歡喜,於是能夠真正趨向於涅槃正覺之道。」 「第二、所謂的用熏習。就是指法身大士以不思議業用,來從外向內熏習眾生,作為幫助眾生修行的外緣力量。這個外緣具有無量千差萬別的含義,簡略地說,有兩種。哪兩種呢?第一、差別緣;第二、平等緣。」 「第一、所謂的差別緣。是指某個眾生,依賴於諸佛菩薩等善知識,從最初發心開始求道修行,直到最後成就佛果。在這個過程當中,或者見到了菩薩而結緣,或者感念菩薩的恩德而得到利益。菩薩有時示現為眾生的眷屬,父母親人等(以慈愛攝受);有時示現為奴婢傭人等(以恭敬承事攝受);有時做為知心朋友(以相知攝受);有時示現成為冤家(以仇怨攝受)。有時則發起菩薩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而方便攝受眾生。」 「乃至於菩薩的一切所作所為,以種種無量的修行作為利益眾生的外緣,都是菩薩內心真如所發起的大悲熏習力量的顯現。所以能夠幫助眾生增長解脫善根,如果有緣見到菩薩或者聽到菩薩的事迹,都能夠得到利益的緣故。」 「這個差別緣又可以分為兩種。哪兩種呢?第一、近緣,使眾生迅速得度的緣故。第二、遠緣,眾生久遠以後才能夠得度的緣故。近緣和遠緣這兩種緣,又分別具有兩種緣。哪兩種呢?第一、增長行緣(不信的眾生讓他生起信心,已經相信的眾生讓他增長信心);第二、受道緣(幫助根機成熟的眾生進入三賢十地等位次)。」 「第二、所謂的平等緣。是指一切諸佛菩薩,都以本來菩提大願的緣故,願意度化一切眾生得到解脫。所以,其真如法身自然能夠經常熏習一切眾生,而不會捨棄任何人。因為諸佛菩薩已經證得,與一切眾生同體的真如智慧力量的緣故;所以,隨應著眾生見到佛菩薩,或者聽到佛菩薩名號等因緣,就會顯現出利益眾生的作用。但是,眾生則需要依賴於成就三昧正定,才能夠平等地見到一切諸佛菩薩的緣故。」 「在真如熏習當中,自體相熏習和用熏習,又各自有兩種情況。哪兩種呢?第一、未相應。指的是一切凡夫、二乘修行人和初發心的菩薩們,是通過意(六粗當中的智相和相續相,屬於第七識意當中的粗分)和意識(六粗當中的執取相和計名字相,屬於第六意識)的熏習,依賴於信心的力量,所以能夠修行。尚未證得無分別心(真如三昧),與真如自體還不能相應的緣故;尚未證得智凈相和不思議業相,與真如妙用還不能夠相應的緣故。」 「第二、已相應。指的是初地以上的法身菩薩們,已經證得無分別心(真如三昧),與一切諸佛的真如智體和不思議妙用能夠相應。因此,只是依賴於法性本來的力量自然修行,根本沒有了造作。自然能夠資熏真如,以真如之力,滅除無明的緣故。」 「另外,一切眾生從無始以來,染法的熏習不曾間斷,到了成佛以後,就會徹底斷除。凈法的熏習則不會有斷除的時候,一直到無窮無盡的未來。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真如凈法恆常熏習無明妄心的緣故,染法就會隨著妄心的消滅而消滅。妄心消滅以後,真如法身就會顯現。因為真如法身本來不生不滅的緣故,就會恆常起妙用熏習,所以凈法不會有斷除的時候。」 (七)真如自體之體相用三大 「還有,所謂的真如自體和自相,是指從一切凡夫,以及聲聞、緣覺,直到菩薩、諸佛,都共同具有的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也就是真如一心。它在聖位不會增加,在凡夫不會減少;不是過去所產生的,以後永遠也不會消滅;是究竟恆常而不變異的。它從無始以來,在真如自性當中本來就圓滿具足一切功德。就是說: 真如自體具有廣大無邊的智慧光明(法身周遍,本有光明)的緣故; 能夠遍照法界(照一切義理,遍一切事物)的緣故; 能夠真實地認識明了一切(圓滿覺心普照一切,遠離虛妄的對待分別)的緣故; 真如自性就是本來清凈心(自性遠離一切無明、迷惑、污染等等)的緣故; 具有常(從過去到未來,沒有變異)、樂(於一切境界得自在)、我(經歷一切生死變動,而如如不動)、凈(經歷九法界一切境界,而不會污染)四德的緣故; 具有清涼(永離煩惱燥熱)、不變(念頭雖然有生滅,而真如心體不會變化)、自在(一切業力無法束縛)等功德的緣故。 因為真如自體,圓滿具備這些超越恆河沙數量的,不會離開真如自體的,從未有過間斷的,平等一味的,不可思議的佛法功德的緣故;乃至於圓滿具備,沒有任何欠缺的緣故;所以叫做如來藏,也叫做如來法身。」 問:「前文曾經說過,真如之體究竟平等,遠離一切相(言說相、名字相、心緣相等等)。為什麼又說真如自體有這樣多的功德呢?」 答:「真如自體雖然確實具有這樣的種種功德,但其本質並沒有體和相的差別。而是等同一味,只是唯一的真如而已。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真如自體本來就沒有分別,遠離一切分別心和分別相,所以是平等無二的。」 「那麼,又因為什麼道理,而可以說有這樣多的功德差別相呢?因為依賴於無明業識所發起的生滅念當中,有無量染法差別的緣故;轉染為凈以後,方便對應地說,有無量的功德差別之相。」 「這是什麼道理呢?因為一切染法和凈法本來就是一心而已。在真如自體當中,本來沒有念頭和境界,因為忽然不明了純是真如一心,所以有了妄心。因為不覺一法界的緣故,心動而起念,顯現出了種種境界,所以叫做無明。與此相反,心性本來如如不動,不曾起念,就是所謂的大智慧光明功德的緣故。如果心動而有了念頭,生起了能見相,同時也就會有不見之相(不見真如平等之妙性)了;相反,心性本來遠離能見所見,純是一心明了,就是遍照法界之功德的緣故。如果心有了動念,雖然好像有了認識和明了,但已經不是真正的認識與明了了。能知和所知都沒有實在的自性,所以是非常(有生有滅)、非樂(攀緣境界而不自在)、非我(隨念變遷)、非凈(處處沾染境界)的。總之,動念之心當中充滿了煩惱燥熱和無常變化,所以有種種的不自在,乃至於具有超過恆河沙數那樣多的虛妄染污之法。相對於這些染污法來說,真如心性本來如如不動,就會有超過恆河沙數那樣多的種種清凈功德之相得以顯現。」 「如果心有動而起念的話,就有了能見相和境界相;再進一步,以為當前有真實的境界可以去分別和攀緣,就反而會有所缺少(因為無量境界難以窮盡的緣故)。反過來,如上所說清凈法的無量功德之相,本來就是一心;而且沒有能念所念的分別,因此不會有所缺少,而是圓滿具足,所以叫做法身和如來藏。」 「另外,所謂的真如之用,是說諸佛如來,在因地修行的時候,常常發起廣大的慈悲心,勤修六度萬行,攝受教化一切眾生。樹立廣大的菩薩誓願,要完全度化整個眾生界,使其得到解脫,也不局限於世間和劫數,而是窮盡於未來。因為對待一切眾生如同自己的緣故,同時又不執著於實有眾生相。這是什麼意思呢?是說菩薩已經如實知道,一切眾生以及自己,本來就是平等的真如一心,本性沒有差異的緣故。」 「因為有這樣如實知的大方便智的緣故,能夠除滅無明,顯現出本有的真如法身(初地以上)。自然會有不思議業相的種種妙用,與真如法身平等地遍一切處,而且沒有妙用之相可以證得(因為真如離相,妙用同樣離相的緣故)。」 (問:「為什麼真如有不思議業用,卻沒有用相呢?既然沒有用相,如何能夠利益眾生呢?) 答:「為什麼呢?因為諸佛如來就是法身智相之身(清凈法身猶如虛空,沒有形相,凈智圓滿)。純是第一義諦(法性本然之妙義,也叫勝義諦,遠離生滅念,超越對待和次第的緣故),本來沒有世俗諦(隨生滅念而顯現的一切因緣法)的境界,遠離有為造作。只是隨順著眾生各自不同的因緣,令眾生在生滅心當中或見或聞(猶如千江有水千江月),而得到利益,所以叫做真如之妙用。」 「這個真如之用分為兩種。哪兩種呢?第一、依賴於分別事識,在凡夫和二乘人心中所顯現的,叫做應身佛(即具備三十二相的應身如來)。因為凡夫和二乘,不知道一切境界相都是意當中的轉識所變現的,就會見到應身佛在心的外面,並且會執著於應身佛的種種莊嚴色相,進行分別,反而不能夠完全明了的緣故。」 「第二、依賴於根本業識,在諸位菩薩從初發心住,直到十地後心的過程當中,於三昧心中所顯現的,叫做報身佛。」 「所現報身,其身具有無量的色法,每一色法當中具有無量的形相,每一形相當中具有無量的相好。佛身所住持的依報(外在環境和受用物)和果報(佛的身、口、意三業,也叫正報),也都具有無量的種種美好莊嚴,隨應著菩薩三昧心而示現。本來沒有邊際,無法窮盡,遠離分別生滅之相。隨順著應現的機緣,能夠恆常住持(所以稱為無量壽),不會被破壞,也不會缺失(因為法身不生不滅,所以圓滿報身不毀不失,如影隨形)。」 「如上所說的一切功德,都因為菩薩廣修六度等無漏妙行資熏真如,以及真如本覺的不思議內熏所成就的。因為圓滿具備無量的自在功德之相,所以叫做報身佛。」 「而凡夫在生滅心當中所見到的佛身,屬於粗色法。隨順於六道眾生不同的機緣,所見也各自不同(六道眾生見佛,往往是自己的同類)。因為示現為種種不同種類眾生相的緣故,受到身形所拘束,不是無量自在的受樂之相,所以叫做應身佛。」 「另外,初發心住等三賢位的菩薩,所見到的報身佛,是因為深信真如一心法的緣故,在三昧當中見到報身佛的部分相好莊嚴。這些菩薩已經知道,報身佛的無量相好莊嚴,不屬於生滅相,沒有來去變動,超越於分別心念,只是依賴於心體而顯現,無法離開真如性體。然而,三賢位的菩薩,仍然會在自己心中進行分別,因為尚未證入法身位的緣故。如果菩薩證得初地凈心地(歡喜地),所見到的報身佛就會微妙無比,不思議業用顯現,更加殊勝。乃至於到了等覺菩薩後心,證入佛位時,最終能夠見到究竟圓滿的報身佛(即是菩薩所證妙果)。 「如果遠離無明業識以後,就沒有佛相可見了(真見法身)。因為諸佛法身就是真如一心妙體,遠離生滅心念,所以沒有彼此對待的色相境界和生滅相可見的緣故。」 問:「如果諸佛法身遠離於色相的話,為什麼又能夠顯現色相呢?」 答:「這個法身(真如一心)就是顯色之體的緣故,因此能夠隨生滅念而現色。所以說從無始以來,色法與心法是無二無別的。因為色法的本性就是分別智的緣故,所以把色法體性本空(分別智不是實有的),無形無相,叫做智慧法身。因為分別智的本性就是色法(沒有色法,就無從分別)的緣故,所以說法身遍滿一切處。智慧法身與所現的色法,平等一體,不能分開。因此,法身隨著心念就能夠示現遍滿十方的無量世界、無量菩薩、無量圓滿報身,以及無量的種種莊嚴(都是色法而已),各個千差萬別。這一切都與法身平等一體,不可分離,而又互相不會妨礙。這些不思議境界,不是識心分別能夠了知的,因為是真如法身本有的自在妙用的緣故(離分別念,證入法身,才能夠了知)。」 (八)生滅門入真如門 「另外,顯示從生滅門當下回入真如門的法義。」 「就是說通過思維觀察色、受、想、行、識五陰當中,無論是色法還是心法,以及六塵境界,終究不是念頭可以企及的。因為真如一心沒有形相的緣故,所以即使向十方去尋找,也終究是找不到的。如同有人迷失了方向的緣故,把東當作了西,而方位其實不曾變化。一切眾生也是如此,因為無明而迷失了的緣故,把念頭當作了真心,而心體其實不曾有任何動相(真心離念)。如果能夠仔細觀察,而知道心體本來就沒有念頭的話,就能夠隨順無念心體,而回入真如門的緣故。」 第二、對治邪執 「所謂的對治邪執,是說一切邪見執著,都依賴於我見的執著而有;如果離開了我見執著的話,就沒有邪執了。這裡所說的我見有兩種,哪兩種呢?一是人我見(此處特指教內初學大乘之人,執著於自己實有五蘊的主宰者);二是法我見(此處特指已經斷除人我見的二乘人,仍然執著於五蘊等一切法實有體性)。」 一、人我見 「所謂的人我見,依賴於一切凡夫來說,共有五種。哪五種呢?」 「一、聽聞佛經當中這樣說道:如來的法身,終究寂滅無形,就像虛空一樣。因為不知道,這是為了破除凡夫菩薩執著(法身實有色相)的緣故,而方便說的;於是,以為虛空就是佛性。怎麼樣來對治呢?應當讓他明白虛空相就是虛妄法,其體性是無所有,是不實在的。只是相對於色法來說,說有虛空,相對於色法的"有』來說,就見到了虛空的"無』,讓修行者的心隨之產生了分別色空的生滅心念。正因為一切色法,本來就是心,由生滅心念而顯現,在心念以外,並沒有真實存在的色法。如果心外連色法都沒有了的話,也就沒有了虛空之相。就是說一切境界,只是因為心妄動而起念才有的,如果心離開了無明妄動的話,一切境界就會自然消滅。一切的一切,只是真如一心而已,真心沒有不周遍的地方。這就是一切如來廣大法性智慧的究竟含義,並不是像虛空那樣的。」 「二、聽聞佛經當中說道:世間的一切法,畢竟體性本空;乃至於一切涅槃真如之法,也是畢竟空;因為從無始以來自體本空,遠離一切實有之相的緣故。因為不知道,這是為了破除凡夫,以為涅槃實有之執著的緣故,而方便說的;就以為真如涅槃的本性,只是斷滅空而已。怎麼樣進行對治呢?應當明白,真如法身的自體不是空無所有的,而是圓滿具備無量自性功德的緣故。」 「三、聽聞佛經當中說道:如來藏不會有任何增減,其中具備一切不思議業用等種種功德妙法。因為不理解的緣故,就以為如來藏當中,確實有色法和心法的種種自相和差別。怎麼樣進行對治呢?應當知道,如來藏沒有增減,是依賴於真如自性的法義來說的;而具備一切功德妙法,則是對應於生滅念的種種示現,而說有種種功德差別的緣故。」 「四、聽聞佛經當中說道:一切世間的生死染污之法,都是依賴於如來藏而有的,乃至於一切萬法,都離不開真如法身。因為不理解的緣故,認為如來藏自體當中,確實具有一切世間生死染污之法。怎麼樣進行對治呢?應當知道,因為如來藏,從無始以來,只是具有超過恆河沙數那樣多的種種清凈功德,這些清凈功德與如來藏既不會分離,也不會斷滅,都與真如自體無二無別的緣故。因為超過恆河沙數那樣多的煩惱染污之法,只是如來藏隨應著生滅心念而顯現出的虛妄存在,其本性毫無真實可言。從無量劫以來,煩惱染法從來不曾與如來藏相應的緣故。如果如來藏自體當中確實有虛妄生死法的話,又能夠使證入如來藏的修行人永遠息滅妄想,根本是不能成立的。」 「五、聽聞佛經當中說道:依賴於如來藏的緣故,而有生死輪迴;依賴於如來藏的緣故,而證得究竟涅槃。因為不理解的緣故,認為眾生界有開始的時候;因為認定眾生的生死輪迴有開始的緣故,又認為如來所證得的涅槃,有結束的時候,如來還會再作眾生。怎麼樣進行對治呢?應當知道,因為如來藏根本就沒有開始的時候,所以無明生死等相也不曾有開始的時候(只是如來藏當中的虛妄顯現而已)。如果說在三界以外(就是涅槃當中),還有眾生的無明生死會開始的話,就是外道《大有經》所說的邪見,不是七佛所說的正法。而且如來藏根本不會有消失的時候,因為諸佛所證得的涅槃,只是與不生不滅的如來藏相應而已,所以涅槃也永遠不會有結束的時候。」 二、法我見 「所謂的法我見,是說依賴於二乘人根機遲鈍的緣故(不能直接承受大乘空妙之法),如來只是為他們講說了人無我的法義。因為所說的法義不究竟,所以二乘人執著於實有五陰生滅之法,因此而畏懼生死輪迴,誤認為實有涅槃可以證得。怎麼樣進行對治呢?應當知道,因為五陰生滅之法(純是虛妄假相),其自性(即是真如一心)從來不生,也不會滅,本來就是究竟涅槃的緣故。」 「另外,所謂的究竟遠離邪見執著。應當知道,一切染法和凈法,都是因為心念對待分別而有的,沒有真實的自相可以講說。因此,一切法(所言法者,謂眾生心)從根本上來說,既不是色法,也不是心法;既不是智慧,也不是心識;既不是有,也不是沒有;終究不是可以用言語來表達的。而又要進行言語表達,應當知道,這是如來的善巧方便,只是假借言語表達,來引導眾生罷了。其中的宗旨和目的,都是為了讓一切眾生,能夠遠離虛妄念頭,而回歸於真如一心。因為只要思念一切法,就會讓心有了生滅,所以無法回入實相智慧的緣故。」 第三、分別發趣道相 「所謂的發趣道相,是指一切諸佛所證入的覺悟之道;以及一切菩薩發心修行,所趨向的不同成就。」 「簡略地說來,菩薩發心有三種。哪三種呢?一、信成就發心(指眾生修學大乘,十信位圓滿,入菩薩初住位);二、解行發心(指十行位圓滿,入菩薩十迴向位);三、證發心(指初地以上的菩薩)。」 一、信成就發心 「所謂的信成就發心,是指依賴於哪一類根機的人,修什麼樣的法門,而得到信心成就,能夠發起真實的信心呢?是指依賴於所謂的不定聚眾生(指信心不確定的凡夫)。」 「這些眾生因為具有真如和教法,兩種善根熏習力量的緣故,相信生死業力和因緣果報,所以能夠發起十善業的修行(人天善心),逐漸厭離生死輪迴之苦(出離心),想要求證無上菩提的妙果(菩提心)。」 「這些眾生開始有了信心的緣故,當他們遇到諸佛出世的時候,就會前往親近、奉事和供養。像這樣逐漸修學增長信心,經過一萬大劫左右,信心已經基本成熟的緣故,諸佛菩薩就會教導他們發起真實的大乘信心。有的人,因為具有大悲心的緣故,能夠自己發起真實信心;有的人,因為佛陀正法將要消滅,由於擁護佛法的緣故,能夠自己發起真實信心。像這樣獲得信心成就,得以發起真實信心的人,就會進入正定聚(心常與真如相應,即菩薩初住位),在成佛之路上獲得究竟不退(位不退,不會退入凡夫位中)。叫做常住於如來種性當中(也叫做佛子),與正因佛性相應的緣故。」 「如果有的眾生自己善根微少,久遠劫以來的煩惱習氣比較深厚。雖然也遇到了佛陀出世,也能夠進行供養,然而所發起的卻是人天乘的信心種子,或者是二乘的信心種子。即使有發起大乘信心的,其信根則往往動搖不定,有時進步,有時退步。」 「也有的眾生已經供養諸佛,尚未滿一萬大劫,在中間遇到了某種因緣,也可能會發起信心。所謂的見到佛陀莊嚴色相,而發起信心;或者因為虔誠供養眾僧,而發起信心;或者因為二乘修行者的教導,而發起信心;或者學習別人,而發起信心。像這些種種的發心,往往都不確定,一旦遇到逆境因緣,就可能退失,而退入二乘人的發心境界。」 「另外,所謂的信成就發心,發的是什麼心呢?簡略地說,有三種。哪三種呢?第一、直心,就是常常正念真如一心之法的緣故。第二、深心,就是喜好修學一切種種善行的緣故。第三、大悲心,就是想要拔除一切眾生無量眾苦的緣故。」 問:「前文說過,法界就是真如一心,諸佛法身沒有二相。為什麼不只是專念真如一心呢?何必還要修學一切善法呢?」 答:「就好比一個大摩尼寶(如意寶,能夠滿足一切所求),它的體性光明而清凈,同時也有一些礦物雜質。如果人們雖然常念它的清凈本性,而不用各種方法進行打磨的話,終究也不會完全清凈的。同樣,眾生本有的真如一心之法,它的體性本來空寂而清凈,同時有無量的煩惱污染之法。如果修行人雖然常念真如自性,而不用種種方法進行熏修的話,也是不會真正證得清凈本性的。因為煩惱習氣的污垢遍布一切法的緣故,所以要修行一切善行來進行對治。如果有人能夠修行一切善法,自然就會回歸、順應於真如清凈法的緣故。」 「在信成就發心當中,簡略地說,修行方法有四種。那四種呢?第一、行根本方便(心中觀行的根本方法)。就是說常觀一切法的自性沒有生滅,遠離於妄想執著。這樣就不會貪住生死輪迴的假相。還要常觀一切法都是因緣和合而顯現,因業而感果,不會壞失,所以要發起大悲心,修行一切福德而攝受教化眾生。這樣就不會貪住涅槃的清凈無為。因為隨順於真如法性本來無所住而修行的緣故。」 「第二、能止方便(停止噁心惡行)。就是說經常能夠有慚愧心,勇於悔改自己的過失。這樣就能夠停止一切惡法惡行,不讓它們增長。因為隨順於真如法性本來遠離種種過失而修行的緣故。」 「第三、發起善根增長方便(信敬三寶,增長善根,求無上道)。就是說經常能夠供養禮拜佛法僧三寶,讚歎並且隨喜三寶的種種功德,勸請諸佛菩薩以及善知識常轉妙法之輪。因為敬愛、尊重三寶,內心純凈仁厚的緣故,信心得到增長,於是能夠發起真實大願,求學諸佛無上正覺之道。又因為佛法僧三寶功德力所護佑的緣故,能夠消除種種業力習氣的障礙,成就不會退失的善根。因為隨順於真如法性本來遠離愚痴障礙而修行的緣故。」 「第四、大願平等方便(發願度盡一切眾生)。就是說要發起廣大願力,希望窮盡於未來,教化解脫一切眾生。而沒有任何眾生被遺漏,都要幫助他們到達究竟解脫的無餘涅槃。因為隨順於真如法性本來不會斷絕的緣故,也因為隨順於法性廣大無邊,遍布一切眾生,平等無二,沒有彼此差別之念,究竟寂滅的緣故,而能夠發起這樣的平等大願。」 「菩薩發起這些深廣願心的緣故,就能夠部分見到真如法身(入初住位)。因為見到法身的緣故,隨應著菩薩的願力,能夠示現八相成道(示現成佛)來利益眾生。就是所謂的一、從兜率天退(準備降生人間);二、入胎(入王宮,做王子);三、住胎;四、出胎(出生);五、出家;六、成道(成就正覺佛果);七、轉*輪(運轉妙法,利益眾生);八、入涅槃。」 「然而,這樣的菩薩還不能夠稱為法身菩薩。因為他們過去無量生生世世以來,所積聚的有漏業力習氣還沒有徹底斷除。隨著這些菩薩示現在生死輪迴當中,就會有少量的苦相伴隨。但也不會被業力所束縛(不同於凡夫),因為具有廣大悲願自在之力(大願與真如相應,所以具有自在之力)的緣故。」 問:「既然這些菩薩已經不同於業力凡夫,為什麼在經教當中說(在《本業經》當中,說七住位以前的菩薩,有可能會退失,甚至墮落於惡道當中),他們當中也有退失並且墮落到三惡道當中的呢?」 答:「並不是真地會退失。這只是為了那些初學菩薩(初住位以上),尚未證入無為正位(初地,也有一種說法是指八地),卻產生了懶惰懈怠而說的。讓他們由於恐懼害怕,而勇猛精進修行的緣故。」 「另外,這樣的菩薩一旦發起真實信心以後,就會遠離種種怯懦退縮之心。再也不會畏懼退失菩提心,而墮落到二乘境界。如果聽說自己需要經歷無量無邊數不清的劫數,勤奮修行種種難行的苦行,才能夠證得正覺涅槃,也不會產生怯懦退縮之心。因為初住位的菩薩,已經能夠完全相信和明白,一切法從無始以來,本來就是涅槃的緣故。」 二、解行發心 「所謂的解行發心,應當知道,比信成就發心更加殊勝。」 「因為這些菩薩自從初信位以來,第一個阿僧祇(無量數)劫的修行,即將圓滿的緣故,在真如一心法當中,深達法性的慧解現前,對於所修行的一切境界,都能夠遠離執著之相。」 「因為深知真如法性之體,本來就沒有吝嗇貪婪的緣故,而隨順著修行布施波羅密(波羅密譯為到彼岸,到達真如實相之彼岸);因為深知真如法性本來就清凈無染,本來就遠離五欲過失的緣故,而隨順著修行持戒波羅密;因為深知真如法性當中,本來就沒有逼迫束縛,本來就遠離嗔恨煩惱的緣故,而隨順著修行忍辱波羅密;因為深知真如法性當中,本來就沒有身心自相,本來就遠離懶惰懈怠的緣故,而隨順著修行精進波羅密;因為深知真如法性本來就常在定中,法體本來沒有散亂的緣故,而隨順著修行禪波羅密;因為深知真如法性之體本來光明,本來就遠離愚痴無明的緣故,而隨順著修行般若(智慧)波羅密。」 三、證發心 「所謂的證發心,從菩薩初地凈心地,直到等覺菩薩究竟之地,到底證得了什麼境界呢?就是所謂的真如一心。因為相對於轉識的緣故,把它叫做境界。而實際上,地上菩薩所證真如一心,沒有任何境界,只是本來的真如性智而已,叫做法身。」 「這些菩薩在一念之間,就能夠到達遍布十方的無量世界。恭敬供養諸位佛陀,勸請諸佛運轉妙法之輪。只是為了通過教化開導,而使眾生得到利益,並不依賴於任何語言文字。」 「有的菩薩會示現出頓超諸地,而迅速成就無上正覺,這是為了教化鼓勵怯懦膽小眾生的緣故;有的菩薩則宣說自己將在無量阿僧祇劫以後成佛,這是為了教化懈怠我慢眾生的緣故。菩薩能夠像這樣示現無量無數的方便法門,以及不可思議的境界。而實際上,一切法身菩薩的種(本有真如為種)、性(慈悲平等為性)、根(自他兩利,同成正覺為根)都是平等無二的。所以菩薩的發心平等無二,所證真如法身平等無二。除此之外,沒有任何超出的法了。因為一切菩薩都要經歷三大阿僧祇劫,才能夠圓滿正覺佛果的緣故。只是隨應著不同世界的不同眾生因緣,隨著眾生見聞的不同和根機、願望、習性等差別,所以菩薩示現的修行也就有了差別。」 (問:「這些菩薩有這樣了不起的功德,豈不就等同於佛了嗎?」) 答:「這些菩薩的發心當中,仍然有三種微細的心相,所以不同於諸佛。哪三種呢?一、真心,遠離分別的緣故;二、方便心,自然會普遍利益一切眾生的緣故;三、業識心,仍有微細生滅的緣故。」 「還有,這些菩薩的修證功德圓滿以後,就會在色界最高處的色究竟天,示現一切世間當中最高大的微妙色身,成為圓滿報身佛。所謂的以最後一念相應智慧回入真如一心,無始以來的無明當即滅盡,叫做一切種智。隨著圓滿報身佛的成就,自然而有不思議業用,能顯現於十方世界,應身無量(如釋迦牟尼佛),利益眾生。」 問:「虛空沒有邊際的緣故,世界就沒有邊際;世界沒有邊際的緣故,眾生就沒有邊際;眾生沒有邊際的緣故,眾生心念所行的不同境界就沒有邊際。像這樣的無邊境界,沒有辦法進行分別,難以知道,難以了解。如果無明徹底斷除了的話,就沒有了分別心念。又怎麼能夠明了一切眾生的心念差別,而叫做一切種智呢?」 答:「一切境界,本來就是真如一心而已,遠離於分別念頭(因為有分別念就不能到達真如一心,也無法真正明了一切境界)。因為一切眾生心念妄動而見到了境界,所以對於境界生起了分別。又因為生起了虛妄分別念的緣故,與真如法性不能相應,所以反而不能夠真正明了一切境界。由於諸佛如來已經遠離於虛妄見和虛妄想,真如法身沒有不周遍的地方,佛心真實不虛的緣故,此心就是一切法的真實法性。所以佛心自體自然能夠顯現並且明了一切虛妄境界,具有廣大智慧的妙用,以及無量無邊的種種方便。隨應著一切眾生不同的根機與慧解,都自然能夠為他們開示種種法義,因此叫做一切種智。」 又問:「如果諸佛自然而有不思議業用,能夠普現一切處,而利益眾生的話。那麼,一切眾生,如果見到佛身,如果看到佛陀的神變,如果聽到佛陀說法,都將會得到利益。為什麼世間人往往沒有辦法見到呢?」 答:「因為諸佛如來的法身平等無二,本來遍滿一切處,而且沒有任何造作念頭的緣故,把它叫做自然業用。只是隨應於眾生心而顯現。所謂的眾生心,就好像鏡子一樣,如果鏡子上面有了污垢,色法形象就無法顯現了。同樣,如果眾生心中有了妄想污垢的話,佛陀法身就無法顯現了。」 第四、修行信心分 「已經講說解釋分完畢,接著講說修行信心分。」 「這是對應於尚未入正定聚的眾生(也就是善根微少的不定聚眾生),所以要講說修行信心的方法(以便幫助他們進入信成就發心)。」 「什麼樣的信心呢?怎麼樣修行呢?簡略地說,有四種信心。哪四種呢?」 「一、信根本(信真如)。就是說樂於觀察和想念真如妙法的緣故。」 「二、信佛有無量功德(信佛寶)。經常想著能夠親近、供養和恭敬佛陀,從而發起善根,發願求學如來一切智的緣故。」 「三、信法有大利益(信法寶)。經常想著要修行六度等波羅密妙法的緣故。」 「四、信僧能正修行,能夠自利利他(信僧寶)。經常樂於親近菩薩乘的修行者,前往求學如實修行之法的緣故。」 「怎麼樣修行呢?修行有五種法門,能夠幫助眾生成就前面四種信心。哪五種法門呢?第一、施門(布施法門);第二、戒門(持戒法門);第三、忍門(忍辱法門);第四、進門(精進法門);第五、止觀門(止觀雙修法門)。」 第一、施門 「怎麼樣修行施門呢?如果見到一切前來乞討、求助的人,應當把自己所有的錢財物品,隨自己的力量而布施給乞求者。為了捨棄自己的吝嗇貪婪,為了讓他人歡喜的緣故。如果見到眾生遇到了災難,被恐懼危險所逼迫,就應當隨著自己的能力,而進行無畏布施(盡量幫助眾生脫離危險)。如果有眾生前來求學佛法,就應當隨著自己的理解能力(法義深廣無邊,只要隨自己能力講說就好,但不應當刻意保留),方便地為眾生講說。不應當為了貪求名利供養而說法,只應當想著自利利他,迴向無上菩提的緣故。」 第二、戒門 「怎樣修行戒門呢?就是說不殺害眾生,不偷盜,不淫慾(這三種為身戒);不兩舌(不挑撥離間),不惡口(不說髒話),不妄語(不說假話),不綺語(不花言巧語,這四種為語戒);遠離貪婪、嫉妒、欺騙、詭詐、諂曲(心口不一)、嗔恚(忿恨)、邪見(這七種為意戒)。如果是出家人,為了降伏心中煩惱的緣故,還應當遠離憒鬧(雜亂吵鬧),經常在寂靜的地方居住。修習少欲、知足,以及頭陀等苦行。乃至對於微小的過失和犯戒之罪,都應當生起畏懼之心,懷有慚愧而悔改,不可以輕視如來所制定的戒律。平時應當注重威儀舉止,以免他人譏嫌,為了不讓眾生因虛妄分別而產生罪過的緣故。」 第三、忍門 「怎麼樣修行忍門呢?就是說應當忍讓別人給自己帶來的煩惱,心中沒有報仇的想法。還應當安然忍受利(得到好處)、衰(遭受損失)、毀(遭遇詆毀)、譽(得到榮譽),稱(得到稱讚)、譏(諷刺挖苦)、苦(處於逆境)、樂(處於順境)等境界的緣故。」 第四、進門 「怎樣修行進門呢?就是說對於一切善行,心中不鬆懈、不退縮。樹立堅強的志願,遠離一切怯懦、畏縮之心。應當思維觀察,自從過去久遠劫以來,因為虛妄心而白白地承受了各種身心的巨大痛苦,沒有任何意義。因此,應當勤奮修學各種功德之法,以便自利利他,能夠迅速遠離一切世間之苦。」 「另外,如果人們雖然能夠通過修行而增長信心,但由於從過去多生多世以來,有很多嚴重的罪行和惡業成為障礙的緣故,就會被一些邪魔鬼怪所擾亂;也有的人被世間的種種事物所牽掛糾纏;也有的人被各種病痛之苦所折磨。因為有這樣多的各種障礙的緣故,所以應當勇猛精進,在白天黑夜當中,勤奮禮拜諸位佛陀。誠心懺悔自己的宿世業障,勸請佛陀常轉妙法之輪,隨喜諸佛菩薩的無量功德,並把一切善行都迴向於成就無上菩提。像這樣經常精進而不放棄的話,最終就會消除各種障礙,善根得以增長的緣故。」 第五、止觀門 「怎麼樣修行止觀門呢?所謂的止,就是說止息妄念,停止攀緣一切境界,為了隨順於奢摩他(心念寂靜,類似於空觀)法義的緣故。所謂的觀,就是說分別明了一切因緣生滅的法相差別,為了隨順於毗缽舍那(如幻分別,就是假觀)法義的緣故。怎麼樣隨順呢?運用這兩種法義,結合在一起逐漸修習,而不要分開,最終得以雙雙顯現的緣故。」 「如果修行止法門的話,應當居住在寂靜的地方。經常端身正坐,同時也要端正心念。讓自己的心,既不依賴於氣息的運行,也不依賴於色法形相;既不依賴於空無所有,也不依賴於地水火風四大;乃至不依賴於見聞覺知之心,讓一切種種雜亂念頭,隨順著正念而消除。同時,還要把消除念頭的那個想法也放下才行。因為一切法,本來就超越念頭,既不隨著念頭念念而生,也不隨著念頭念念而滅。」 「另外,在修行當中,不可以先隨著攀緣心去分別各種境界,然後再用一個心念來除去前面的分別念。如果發覺自己的心跑遠了、散亂了,就應當馬上把它收攝回來,繼續安住在正念當中。這個所謂的正念,就是時時了知萬法唯心,心外沒有任何實有的境界(這個正念就是觀,體現了止觀雙修)。即使是這個萬法唯心之心,也沒有真實的自體和相貌,在念念之中,其實沒有一個能念的心。」 「如果從靜坐起身以後,在往來動靜當中,就會有各種的生活行為。無論什麼時候,都應當常起正念,而不依賴於外在境界,應當隨順著萬法唯心而進行觀察(這既是方便隨緣修止,同時也是修觀)。像這樣堅持長久修習,正念就會純熟,修行人的心就會得到安住。因為心安住的緣故,心中的無念(止)與明了(觀)就會逐漸猛利,就能夠隨順進入真如三昧。以三昧的力量而深深地伏住煩惱,真實信心得以迅速增長,很快就會證入菩薩初住位,得到位不退。只是除了那些疑惑心重的人;或者不信大乘法義的人;甚至誹謗佛法的人;以及有宿世重罪業障的人;我慢(自以為是,輕視聖賢)的人;懶惰懈怠的人。像這些人,就不能夠證入真如三昧。」 「還有,依賴於真如三昧的緣故,就會知道法界一相(十法界唯一真如平等相)。也就是明了一切諸佛的法身,與一切眾生的色身是平等無二的,這就叫做一行三昧。應當知道,真如一心以及真如三昧,是一切三昧的根本。如果有人能夠勤奮修行真如三昧的話,漸漸地,就會產生無量百千三昧。」 「如果有的眾生缺少宿世善根之力的話,在修習止觀當中,就會被各種魔(五陰魔、煩惱魔、天魔、死魔等)和外道鬼神(宿世也修習禪定,因邪見惡習而落入鬼道當中)所迷惑與擾亂。在靜坐當中,有的鬼神現出令人恐怖的形相;有的鬼神現出相貌端正的男女之相,等等。修行人應當提起正念,觀照萬法唯心所現,境界自然就會消滅,就不會被鬼神所影響。」 「有的時候會現出護法諸天的形像和各種菩薩的形像;有時也會變化作如來的形像,具備各種相好;有時會講說一些秘密咒語;有時會講說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波羅密;有時會講說平等如空、無相、無願三三昧;有時會講說無怨無親,無因無果,一切法畢竟空寂,是真正的涅槃;有時會讓人得到一些宿命通,而知道過去世的一些事情,也知道未來的一些事情;有時讓人得到他心通;有時讓人得到辯才無礙,等等。這些都屬於習氣魔,最終能夠讓修行人轉而貪求世間的各種名利之事。」 「又有可能會使人喜怒無常,性情不定。有的時候讓人充滿了過多的慈愛;有的時候讓人貪睡不醒,或者讓人常常生病,而產生懶惰懈怠之心;有的時候會讓人突然精進起來,過一段時間又放棄了,而且變得不信正法,多疑多慮;有的時候會讓人捨棄原來的正修行,轉而修習一些雜亂之法;有的時候會讓人貪著於世間事物的種種牽掛和糾纏,卻也能夠得到各種相似的三昧,只是部分相似而已。所有這些都是煩惱魔的顯現,都是外道鬼神加持所得到的著相境界,不是真正的三昧。」 「有的時候,可能會讓人一天、兩天,或者三天,乃至於整整七天安住在禪定當中,而且自然會得到香美可口的飲食。於是會讓人身心感到舒適快樂,不餓也不渴,使人對於這個禪定產生了貪愛和執著。有的時候,會讓人吃東西食量不定,突然很多,突然很少。甚至讓人的臉色也會出現變化,忽然紅潤,忽然憔悴,等等。這些屬於欲魔顯現的境界。因為會有這些情況的緣故,修行人應當常常用智慧來進行觀察,不要讓自己的心墮落於邪見境界。應當勤奮發起正念,常念諸法唯心所現,毫無真實可言。所以應當不貪取、不執著,這樣就能夠徹底遠離以上種種魔障。」 「應當知道,外道修行的所有三昧,都沒有離開見、愛兩種煩惱,以及我慢之心,仍然會貪愛執著世間各種名利供養的緣故。而真如三昧則不同,修行真如三昧的人,既不會住著於有境界可見,也不會住著有三昧境界可以證得。乃至於在出定以後,也不會產生懈怠散亂,所有的習氣煩惱,都會逐漸變得微薄。如果一切凡夫,不修習真如三昧法門,卻能夠得以進入如來種性(真如為如來種,慈悲平等為如來性。此處指入菩薩初住位,成為佛子)的話,是不可能的。因為修行世間的各種禪定和三昧,往往會產生貪著三昧定境的心。而且是依賴於我見而入定的(世間凡夫執著於我能修行,我能進入禪定),所以仍然歸屬於三界生死的範疇。世間禪定與外道所修行的禪定相同,如果沒有了善知識的指導護念,就會生起和外道一樣的種種偏見的緣故。」 「另外,能夠精進勤奮,專心修學真如三昧的人,在這一世當中,就將會得到十種利益(好處)。哪十種呢?」 「第一、常常得到十方世界諸佛菩薩無形當中的護念(保護修行人常起正念,與真如相應的緣故);」 「第二、不會因為各種魔和兇惡鬼神而感到恐怖;」 「第三、不會被九十五種外道鬼神所迷惑與擾亂;」 「第四、自然會遠離那些誹謗最深妙法(大乘實相之法)的行為,過去的各種重罪和業障,也會逐漸變得微少輕薄;」 「第五、自然會消滅一切懷疑心等各種惡習所顯現的覺受與觀照;」 「第六、對於如來不可思議境界的信心得以增長;」 「第七、自然會遠離憂愁懊悔之心,對於在生死輪迴當中利益眾生,勇猛而不會膽怯;」 「第八、修行人的心會變得柔和自在,捨棄狂妄和我慢,不再會被別人所煩惱;」 「第九、雖然還沒有得到禪定,也會在一切時間、一切境界當中,逐漸減少煩惱;」 「第十、如果已經得到三昧,在禪定當中,不會被外在的一切聲音所驚嚇與擾動。」 「另外,如果修行人只是修習止法門,就有可能心境消沉,忘失本有的妙用。或者生起懶惰懈怠之心(不能自利),不樂於修行一切善法,遠離大慈大悲(不能利他),所以應當修習觀法門。」 「修習觀法門的人,首先應當觀察一切世間的有為法,沒有能夠長久存在的,很快就會變化毀壞了(觀無常)。」 「一切眾生心中所行的境界,無非是念念生滅而已,因此是苦(觀苦)。」 「應當觀察自己過去所想念的一切諸法,恍惚之間已經消逝,猶如一場夢;應當觀察自己現在所想念的一切諸法,猶如閃電一樣,轉瞬即逝;應當觀察自己未來將要想念的一切諸法,猶如天空飄來的雲一樣,忽然就來了(觀無我)。」 「還應當觀察世間一切眾生的色身,都是不清凈的,裡面充滿了各種污穢,沒有任何值得貪愛的地方(觀不凈)。」 「應當像這樣觀察,一切眾生,從無量劫以來,都是因為無明熏習真如的緣故,才讓心有了生滅念頭,所以顯現出了虛妄的生死輪迴。眾生已經遭受了一切身心的巨大痛苦;現在仍然有數不清的逼迫之苦;未來將要承受的苦,同樣多得無法分別。如此多的苦,與一切眾生難捨難分,而眾生自己卻絲毫也不覺察。一切眾生都是如此,真是非常可憐(觀大悲)。」 「這樣觀察以後,就應當勇猛地樹立廣大誓願:願我的心遠離分別的緣故,能夠遍佈於十方世界,修行一切種種善法功德;窮盡於未來,用無量的方便法門,救拔一切苦惱眾生,最終讓他們得到涅槃第一義的自在妙樂(觀大願)。」 「因為發起了這樣廣大誓願的緣故,就應當在一切時間,一切地方,對於一切善法,隨著自己的能力,永不放棄地進行修學,心中沒有懶惰懈怠(觀精進)。」 「只是除了禪坐當中,應當專心正念修習止法門。其餘一切時候,對於一切事物,都應當觀察應該做還是不應該做。在行、住、坐、卧當中,都應當同時修行止觀法門。就是說既要常常觀察一切法的自性本來沒有生滅,又要觀察因緣和合而有了善業和惡業,以及苦報和樂報等等,這些世間法同樣不失不壞。既要觀察一切因緣、善惡業報不失不壞,又要同時觀察一切法,從本性來說終究不是實有的。」 「如果修習止法門的話,可以對治凡夫住著於世間的習氣;也能夠讓二乘人捨棄怯懦畏縮的知見。如果修習觀法門的話,可以對治二乘人不肯發起大慈大悲的,狹隘低劣心當中的過失;也能夠幫助凡夫遠離,不肯修習增長各種善根的過失。因為這些法義的緣故,應當知道,止、觀這兩種法門需要相輔相成,而不能夠分開。如果修行人不具備止觀法門,就不能夠證入無上菩提的正覺之路。」 第六、開示念佛求生凈土 「另外,有些眾生剛剛開始修學大乘法,想求得真正信心,但心中卻充滿了怯懦和畏縮。因為住在這個娑婆世界,害怕自己不能夠常常遇到諸佛,不能夠親自承事供養,所以顧慮信心難以成就,於是就想退失道心的人。應當知道,如來有一個殊勝的方便法門,能夠幫助這些人保護他們的信心。就是說通過專心念佛的因緣,而隨著自己的願力,能夠往生到他方的佛土(凈土)。然後常常能夠見佛聞法,永遠離開了三惡道。就像佛經當中說的那樣,如果有人專心稱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名號,把所修行的一切善根功德,都迴向發願求生極樂世界,臨終就可以往生。因為常常能夠見到阿彌陀佛的緣故,終究不會有退轉的時候。如果能夠觀想阿彌陀佛的真如法身,經常勤奮修習的話,終究會得以往生。而且花開見佛(登初住),就能夠安住於正定的緣故。」 第五、勸修利益分 「已經講說修行信心分完畢,繼續講說勸修利益分。 這些大乘妙法,就是諸佛如來不可思議的秘密寶藏,我在前文當中,已經從總體上概括講說。」 「如果有眾生,想要對於如來甚深不思議的境界,生起真正的信心,遠離各種誹謗行為,從而進入大乘正道的話,就應當受持這部論。依賴於這部論,進行思維觀察和修習,終究能夠到達無上正覺之道。」 「如果有人在聽聞這些教法以後,不會產生怯懦畏縮之心;應當知道,這樣的人必定會繼承佛陀種性,必將得到諸佛的授記(被授記將成佛)(聞法功德)。 「假使有人,能夠教化整個三千大千世界當中的所有眾生,讓他們都奉行十善法;不如有人,能夠用一頓飯的時間來正心思維這部大乘法。後面人獲得的功德,遠遠超過前面的人,無法形容(思維功德)。」 「還有,如果有人能夠受持這部論,進行觀察修行,即使只有一天一夜的話,他所獲得的功德,也會無量無邊,沒有辦法說完。假使請十方世界的一切諸佛,分別在無量無邊的阿僧祇劫當中,讚歎他的功德,也沒有辦法窮盡。為什麼呢?因為法性本來的功德沒有窮盡的緣故,這個人的功德也同樣如此,沒有邊際(修法功德)。」 「如果有的眾生,對於這部論當中的內容,進行詆毀誹謗,沒有絲毫的信心。那麼,他所獲得的罪業和未來的業報,將是在無量劫當中,承受巨大的痛苦煩惱。所以,一切眾生只是應該敬仰和相信這部論,而不應該進行詆毀誹謗。以免深深地傷害自己,同時也會傷害別人,而且會斷絕一切佛法僧三寶的種子。因為一切如來,都是由於這個法門(大乘起信法門)而證得涅槃的緣故;一切菩薩,都是因為修行這個法門,而得以深入佛陀無邊智慧的緣故。」 「應當知道,過去的菩薩們,已經因為這個法門,而成就了清凈信心;現在的菩薩們,正在因為這個法門成就清凈信心;未來的菩薩們,將會因為這個法門成就清凈信心。因此,一切眾生都應當勤奮修學大乘起信法門。」 「諸位佛陀甚深廣大的法義, 我已隨分隨力總持而講說; 願迴向此功德如無邊法性, 普遍利益一切芸芸眾生界。」
推薦閱讀:
※佛說不食肉、不飲酒、不食五辛大乘經典選段
※大乘寶雲經 卷第七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經講記(十方佛贊第二十三)
※心地觀法:《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觀心品
※大乘起信論義記別記(大正藏1847部)
TAG:大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