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道家西派概論—《丹道養生道家西派集成》序上
【推薦】道家西派概論—《丹道養生道家西派集成》序上 2010-08-28 16:02閱讀: 道家西派概論——《丹道養生道家西派集成》序言(上)張利民二十世紀以來,以內丹為主的道家修鍊體系,在原中國道協會長圓頓子陳櫻寧(1880—1969)先生的倡導下,幾脫離道教變成一門獨立的學術體系,陳櫻寧先生將之立為中華仙學。仙學脫離宗教,使得道家的核心被突現出來,仙學成了獨立於儒釋道之外的東方生命科學體系,這不但對把握道家本來有直接意義,更使得道家學術,一躍而出宗教入科學。回顧百年來中國道家發展史,對道家學術產生重大影響的事件,吾以為,一是陳櫻寧倡導仙學,號召以中華文化之根基,道家國粹來救國;二是張義尚明確區分修道與修仙、揭示道家南宗三家龍虎大丹,尊仙學是世界獨有的最高生命化學;三是英人李約瑟著之《中國科技史》,啟發世界範圍道學風潮。仙學,業已越出教門,跨越國界,為世界所認同。明清以降,民國以來,中華國運外憂內患,原本領袖道門的北宗,政治上已然沒有元代的氣象,全真教化逐漸式微。繼陸潛虛創立道家東派道家以後,清代李涵虛綜羅南北中東四派,創道家西派,成為仙學中較具活力的流派之一。北宗龍門,多成為出家道士的家門,西派,則為廣大丹道實踐者普遍接受,尤其是汪東亭、魏則之、徐頌堯、張義尚、陳毓照的著作,對西派仙學起到了莫大的推進作用。2008年春末,我去浙江寧海拜訪陳毓照老先生,因張義尚師及中央黨校於曉非先生介紹的因緣,故見面頗為喜悅,陳老先生是道家西派丹法前輩蔡潛谷的傳人,1985年陳老先生在浙江寧海梅林、道家第六洞天天台山麓,開避寶地,成立「梅林山水丹道院」,潛修西派丹法,亦廣為著述,筆耕不輟,丹道著作有近200萬言之多。陳老84的高齡,耳聰目明、身體輕健、發黑齒全,心復童真,道德高尚,玉液有成,是現今西派別傳一門碩果僅存的前輩。古之金丹抱道之士,高隱洞天,深藏福地,隱顯度人,濟世利物,陳老先生真天台山之現代玄門隱士。陳老先生將其費數十年心血編輯的巨著《中國道家西派典籍彙編》,擬重新編輯出版,以廣西派丹道慧命。這次整理西派叢書,依西派傳承,一是依陳毓照老師編輯的,以涵虛著述和西派別傳諸師著作為主的西派著述,一是以西派銀道源傳係為主的西派著述,二者合為《丹道養生道家西派集成》。如果說本叢書是道家西派小道藏,決不為過。本編的出版可以說是道家西派有史以來,所有典籍
載入中...內容載入失敗,點擊此處重試載入全文 的精華集合,如,在國內早已失傳的李涵虛的《黃庭經注》,終於得以跟大家見面,也首次將汪東亭的所有文集錄出,除了魏則之的《一貫天機直講》外,又將魏則之秘本《大道真傳》出版公布,而徐海印的《天樂集》從抄本第一次集成出版,非常珍貴。再如銀道源系對玉液天機的講述等。從本叢書讀者可以看到陳毓照先生對丹道的突出貢獻。一是陳先生打破傳統,將西派別傳從隱秘傳授,公布成可以公開學習的丹道,並且將別傳的丹訣、入手、道路一一詳細介紹。二是陳先生重視涵虛祖師的「後天」功夫,創先後天合練法,使得別傳法門的可操作性更高。三是將修道第一難關,性的問題和丹道的關係以及陳先生自己師承的方法,以一種涵容的眼光,客觀的介紹出來,對現代修鍊者可以說是真真實實的益言。本書之初集,陳老先生門人,盛克琦、蔣門馬、張濤等,都曾付出良多,此一併志。本叢書兼於西派不離南北的特點,也錄入西派之外,如方內散人著述及近代丹道語錄九篇,因其皆重西派丹訣,有很重要之參考價值,可相互參證。在整編的過程中,因師長和同仁們的意見,就把我所了解的西派寫出來,代以成序,希望諸高明者,詳加指正。一 李涵虛生平李涵虛,西派創始人,清嘉慶丙寅年(公元1806年)生於四川樂山,初名元植,字平泉,成道後又名西月,字涵虛,又字團陽,號涵虛子、長乙山人。清黃鎔編簒的《樂山縣誌》記載:「李平權,號涵虛,樂邑諸生也。住凌雲鄉之李家河……時李嘉秀主講九峰書院,權為其門人。久之,嘉秀知其有異,轉師之。著有《無根樹》。臨終時與族人宴坐,聯句結云:『兒女英雄債,從今一筆勾』。吟畢,偈曰:『清風明月,才知是我』。溘然而逝」。李涵虛弟子李道山之《李涵虛真人小傳》云:真人四川嘉定府樂山縣李家河長乙山人氏。生於嘉慶丙寅年八月初四日寅時。生時,母夢一道人懷抱金書一函入門,寤時則真人生焉。伯仲三人,師居其二。幼而穎悟,弱冠入邑庠生。善琴,嗜詩酒。年二十四,遇呂祖,不識。後病傷血之症,奉母命,至峨眉縣養病,遇鄭朴山先生。先生康熙時人,孫真人諱教鸞之高弟也。同寓與之治病,並云:「金石草木,只可治標。治本則宜用自身妙藥,方能堅固」。聞之,恍若夢覺,即稽首皈依。先生遂傳口訣,囑云:「大劫將至,子宜速修救世,更有祖師上真為師」。後至峨眉山,遇呂祖、豐祖於禪院。師初名元植,字平泉。呂祖改為西月,字涵虛,一字團陽,密付本音。潛修數載,金丹成矣。三師復至,叮嚀速著書救世。奉三真之命,著有《太上十三經註解》、《大洞老仙經發明》、二注《無根樹》,名曰《道言十五種》。又曰《守身切要》。將呂祖年譜、聖跡、丹經、救世等書刪訂,名曰《海山奇遇》。撰集豐祖全書,名曰《三豐全集》。自著另有《九層煉心》、《文終經》、《後天串述》,俱刊行於世。更有《圓嶠內篇》、《三車秘旨》、《道竅談》三書,俱未刊行。山於咸豐丙辰正月至長乙山房,得瞻慈容,如三十許人。拜別後,師於本年五月初八寅時升舉,異香滿空者七日。本日卯時,現仙容於自流井。飛升後,顯跡甚多,不能盡述。師生二子,長業儒,次務農。大兄舉三子,長十一歲,聰明仁孝,師每稱羨。門人甚眾,而大丹成者,江西周道昌一人,得玉液還丹者數人。山德薄緣淺,侍師未久,略述其目擊大概云爾。涵虛道成,不惜筆墨,著書立說,將道家真傳發揚光大。丹法著作主要有:《道竅談》、《三車秘旨》、《九層煉心》、《後天串述》、《黃庭經注》。又有《圓嶠內篇》、《悟真參同雜解》、《河洛易象圖解》、《長乙山房稿》,此四種著作均失傳。又著《太上十三經註解》以發明先天之用,並此《太上十三經註解》、《大洞老仙經發明》(已經失傳)、《二注無根樹》三書合冊稱《道言十五種》,又名《守身切要》。為志師德,又輯《海山奇遇——呂祖年譜及編年詩集合冊》、《張三丰全集》,並在其中多有筆墨。《三車秘旨》、《道竅談》於民國26年(1937年),由陳櫻寧校訂、上海丹道刻經會廣為印行,此二書,涵虛在世時未刊行,《黃庭經注》曾一直流傳海外。上述著作,除失傳著作外,已全數收入本叢書。涵虛以後,傳西派丹法者,主要有兩系:一是本家傳承,以銀道源係為主,汪東亭、魏則之間有所述,銀公道源所述丹法,以玉液還丹為主,惜未能盡露金液還丹,銀公得玉液還丹成就,門下有張義尚、鄧雨蒼等;二是自吳天秩、汪東亭一脈,皆以真空鍊形為西派別傳,方法是從鼻外寸徑立玄關,由此功始,由此功圓,唯未見書於涵虛著作中,別傳一派,吳之門下人才眾多,名者如汪東亭、魏則之、徐海印、吳君確、陳毓照等,今之時,以陳毓照先生為西派別傳正朔。此外,涵虛之金液還丹,唯周道昌有成,未見傳承。李涵虛年譜略如下(注1):嘉慶十一年丙寅(1806年)八月初四日寅時誕生。生時母夢一道人懷抱金書一函入門,李伯仲三人,其位居第二。自幼穎悟,少時從學於李嘉秀主講的九峰書院。道光五年乙酉(1825年),二十歲,弱冠,入邑(縣)得庠生。道光九年己丑(1829年),二十四歲,曾遇見呂洞賓,但因不認識而當面錯過,失之交臂。後因患得傷血症,奉母之命到峨眉縣去養病,途中遇到鄭朴山先生,傳以丹道秘修口訣。道光十五年乙未(1835年),三十歲,遇到呂洞賓,得呂祖《男女變易歌》。遇到張三丰當在其前。(按:《張三丰全集》「白白先生」一則云:「道光(間)初遇張三丰先生於綏山,傳以交媾玄牝、金鼎火符之妙。既更遇純陽祖師,得聞藥物採取之微」。)(又按:李涵虛《收心法》:「昔我在洞天中,學鑽杳冥七八年,然後稍有把柄」。此事當在1835-1844年之間,隱於「清空洞天」,進行了實踐,取得實效後,才著書立說。)道光廿四年甲辰(1844年),三十九歲,七夕,為《張三丰全集》作《敘》。道光廿六年丙午(1846年),四十一歲,刊刻《純陽先生詩集》,版藏「青空洞天」。「蜀山三隱者」游道觀間,見有《圓嶠外史》數函,乃訪先生於卷山,退而刊《太上十三經註解》,八月作《序》,存於書肆,外將《道德》、《九層》印送琳宮梵宇。道光廿七年丁未(1847年),四十二歲,立秋日,青霞洞主人同師弟何西復為《無根樹詞註解》作《序》。(按:1844-1847年之間,當是李涵虛的創作高峰。從資料顯示,《道竅談》、《循途說》(九層煉心)、《東來正義》、《太上十三經註解》、《後天串述文終經》、《無根樹詞註解》等都是在此時,《三車秘旨》寫作時間不詳。1847-1856間是片空白。)咸豐六年丙辰(1856年),五十一歲,正月,李道山至長乙山房,得瞻慈容,如三十許人。五月初八寅時,升舉,異香滿空者七日。本日卯時,現仙容於自流井(今四川省自貢市自井區)。飛升後,顯跡甚多,不能盡述。二 李涵虛的師承生而神異,仙家皆有此說,以證非凡,此亦源於道家之化世,昭示積功累德非一世功果,涵虛祖師自不例外,涵虛早年游心於詩文儒業,涉有家學,早承儒業以功名仕途為路,二十四歲時遇呂祖,錯過第一次仙緣。後患傷血症,去峨眉山養病遇到鄭朴山,鄭仆山在李涵虛治病時,告戒李要根治疾病,要用自身妙藥,李祖此時才醒悟仙緣,「皈依稽首」,拜入鄭之門下。鄭仆山,為煙霞散人孫教鸞之弟子,孫教鸞真人,生於明弘治十七年(公元1504年),世壽一百零六歲。《金丹真傳·自序》雲其:父師世居齊登黃,生於弘治十七年甲子。髫年好道,歷訪名山,調息運氣。弱冠得秦野鶴先生守中採藥結胎出神之法,迄王雲谷先生胎息玄關抱一無為之旨。因與李若海結為丹友,圜坐歲余,縈徹幾先,道未來事,歷歷如燭照。若海以為道在是矣,而父師以為非陽神沖舉之道也。跋涉六年,遇石穀子真人,授以金鼎火符玉液煉己、金液鍊形口訣,乃返若海廬,重整圜室,畢力修持,然未登卓。每悵一紙千山之隔,一日有安老師者,扶杖而來……一日記游華山,時遇一神卜頭陀,問曰:「何時得師聞道?」陀曰:「安為汝師」,三問而三如是答,且曰:「師尋徒易,徒尋師難」。今曰安師之訪,適諧卜語,遂與若海殷勤懇作用訣。師曰:「善哉問,汝能為我了生死,吾不靳汝發匯。修仙之節次有九:一築基,二得葯,三結丹,四煉己,五還丹,六溫養,七脫胎,八得玄珠,九赴瑤池。初三節可為人仙,中三節可為地仙,後三節可為天仙。大率三候三關,明三仙之口訣,九琴九劍,行九轉之工夫,故稱九轉仙丹也。然築基不完,不敢得葯,煉己不熟,不敢還丹,功行不滿,無得玄珠」。凡丹藥火候爻銖斤兩,老嫩浮沉之旨,一一備悉指示。父師乃恍然悟。與若海執弟子禮,願卒業焉。退以所言,質諸丹經,無不吻合,因速置丹房器皿,虎龍琴劍。奉安師入室,若海虞丹財不足,復拉其友道軒陳子助不逮。五月而體貌異,九月而得葯,二年余而煉己還丹溫養事畢……坊間見《玉洞藏書》,索其人則李楚遇筆也,因邂逅於藩史公署,為莫逆交,而楚遇退不敢當。拜而問曰:「修仙有次第乎?」。曰:「有!初為人仙,次為地仙,終為天仙。人仙者地仙之因,地仙者天仙之自也」。曰:「敢問何以修人仙?」曰:「補完氣血,復成乾體,復得外葯,結成內丹,此人仙也;采鉛鍊汞,凝一黍珠,餌之升仙,上朝金闕,此天仙也。然結丹與還丹有異,癸鉛與壬鉛不同,結丹之法,由我而不由人,還丹之功,在彼而不在己。葯論癸壬,癸不採而壬可采,丹分二四,二得丹而四合丹,鉛汞兩家,半在彼兮半在克,雌雄二劍,一伏虎而一降龍,此丹藥之辨也」。時衡麓張公留居邸署:余日與楚以公海內,余慮道未成,難以示人也。因述父師得道顛末,冠諸首,名曰《金丹真傳》,就高明者正焉。父師諱教鸞,號煙霞散人。李涵虛得鄭仆山之傳授,屬南宗《金丹真傳》一脈,依張義尚老師之傳述,《金丹真傳》實揭示道家南宗正統丹程,上古道家有洗髓伐毛之說,也正符指此道,命從變化肉身開始,接入先天氣,凡息化真息,一身水火變化,皮膚出黃水、化膿去腐,骨髓化血為白,肌膚漸如玉,全不涉彼我入爐之說。涵虛祖師得鄭仆山之口訣傳授,得南宗延命術真傳,唯其下手不易,財侶難聚,只能抱道而守。亦知修習道家延命術之因緣難聚,後世訛傳,誣《金丹真傳》為兩家法,乃是不得真傳之謬說。《李涵虛真人小傳》云:「後至峨眉山,遇呂祖、豐祖於禪院」,呂祖為涵虛改名為西月、字涵虛、密付本音。《三豐全集·派考記·後列仙傳》雲李西月:「道光初,遇三豐先生於綏山,傳以交媾玄牝、金鼎大符之妙;既更遇純陽祖師,得聞藥物採取之微」。涵虛祖師更於其《呂祖年譜·海山奇遇·序》中云:「譜成,有一老人,長須為綹,號吾山先生,攜一揚州俊士,同城南中人,聲韻如洪鐘,見年譜而悅之,雲得呂祖實際,並為旁批數十行,飄然而去」。涵虛《太上十三經註解》中「純陽先生序」亦言呂祖與其相見事。《李涵虛真人小傳》有雲峨眉山遇張三丰事,涵虛祖師編之《三豐全集》、《呂祖全書》,對二仙的授受言之確鑿,並雲其於「道光(1821-1850)初,遇張三丰先生於綏山,傳以交媾玄牝金鼎大符之妙」。後又至峨眉山禪院遇呂祖、豐祖。呂祖、豐祖俱是仙家天仙狀元,道家五派丹法,與呂祖都有淵源。呂祖經鍾離權點化成道,道成,欲傳道法,有「尋遍天下不見人」之憾,嘆天下難覓載道之器,故時顯時隱,待人而傳道,師尋人而非人尋師。原本道家傳承,就是這個家風。呂祖於唐僖宗廣明元年(880)遇崔公,得授《入葯鏡》,《入葯鏡》原是指說三家的古法,故呂祖丹法中,言及延命術的不少。呂祖傳世有《十六品經》、《同參經》、《呂帝心經》、《先天一炁度人妙經》、《延生證聖真經》、《靈寶畢法》、《金丹詩訣》、《金華宗旨》、《三寶心燈》、《微言摘要》、《採金歌》、《鼎器歌》、《沁園春詞》、《敲爻歌》、《百字碑》、《百字銘》等。呂祖又為道家五派丹法之共祖,如南派北宋張紫陽真人(984-1082),師於五代劉海蟾,劉海蟾師於呂祖;北派南宋王重陽真人(1112-1170),於陝西甘河鎮遇呂祖得道;中派元代李道純,為南五祖白玉蟾之再傳弟子,丹法仍以張紫陽《悟真篇》為主軸,尊崇呂祖,尤其中派後期傳人黃元吉,傳承東華正脈,對丹家法訣闡述詳盡;明代陸潛虛,於嘉慶年間,得遇呂祖於北海草堂,創東派。三豐祖師,元末明初成道,居武當山創隱仙派。張三丰是繼呂祖以後,影響中國文化至深的天仙。三豐道法始自老子,經太白文始真人尹喜、黃山麻衣道者、華山希夷道人陳摶老祖、終南火龍真人,至三豐成道宗大成,武當山為三豐祖庭,寶雞金台觀乃三豐祖師顯化之地,至今仍保存有三豐祖師遺物鐵鏟。三豐祖師行化湖北、四川、陝西、河南、河北、甘肅、山東等地。著述要者如《大道論》、《玄機直講》、《玄要篇》、《道言淺近說》、《無根樹》。三豐祖師震爍之作《無根樹》,專講以救衰殘入手,以栽接術名之,直與《金丹真傳》一氣相通,皆南派栽接術正傳。三豐祖師初於玉液還丹有成就,但了命之術並未因緣聚合,後傳外丹黃白於南京沈萬三,以接濟丹財,亦因朱元璋之擾而無法築丹室,後沈萬三被發配雲南,三豐祖師終在雲南得沈萬三護法入圜化形了道,所謂「八百火牛耕月夜,三千美女笑春風」正指此事。此正「神仙復做神仙游、身外化身道妙存」。涵虛祖師丹法傳承主要承自上三祖師,旁及儒佛兩家,兼涉龍門宗伍柳法脈(西派入手法訣較伍柳法泄露更具體,即重視生鐵口功夫、鑽杳冥),及東派法訣,創立道家西派,稱大江西派九字:「西道通,大江東,海天空」。《呂祖全書·純陽先生詩集》中涵虛明言是呂祖開創「大江派」。「先生大海也,而以江自喻,弟子溝渠也,不敢以沱自居,然沱乃大江一派耳。雖非沱而竊願為沱,遇灌則分,逢瀘則合,而今而後,皈依先生者,即稱為『大江派』也可」。所以西派源自呂祖三豐,以呂祖三豐為宗,是涵虛之本旨,亦以之與同為呂祖門下的東派相對映。
分享
1 N同時轉發到微博 發送
推薦閱讀:
※【推薦】各類銀行總行VS分行薪資待遇大對比
※【大力推薦!】發自內心的隨喜甚至能超過對方功德!
※TVB2013年10部重頭劇推薦 老將回巢作最亮眼
※【推薦】一位法師的開示
※暗香菩提推薦一般學佛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