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人生慾望觀

慾望,通常指驅使人想望、追求某種東西的內在動力,西方心理學稱慾望為人類的本質及存在的核心,拉康以需要、需求、慾望為構成自我主體的三大結構。西方心理學的慾望一詞,直接來自拉丁語appetite,指一種渴望,與佛學所說心所法中「於所樂境希望為性」、能發起精勤作用的「欲」含義相近。《正法念處經》卷二九謂「心求憶念,欲有所作,是名為欲」,「不求知足,故名為欲」。《阿毗達磨界身足論》卷二對欲的解釋頗為詳悉:

謂欲、能欲性、現欲性、喜樂性、趣向性、希欲性、欣求性、欲有所作性,是名欲。

對於所喜歡的東西希望得到、歡喜追求、想要有所作為的一種驅動力或心理功能,叫做欲。唯識學把欲歸於五大別境心所法之首,認為它是十分重要的基本心理功能。《俱舍論》甚至以欲為一切心理活動生起時都同時生起的遍大地法,舍勒《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一文也認為人類簡單的知覺、想像,後面也都有朦朧的欲求。拉康以需要、需求、慾望為主體的三大結構,或說慾望是人類的本質、存在的核心。

一、人類的需要、動機和慾望

現代心理學一般不以慾望為專題,而將古典意義的慾望所包含的內容放在需要、動機和意志中作專門研究。西方心理學家普遍認為,人的所有行為從動機發起,動機出於需要或需求。動機(motivation)指引起和維持個體的活動並促使該活動朝某一目標進行的內在作用,弗洛伊德將人的動機和行為的出發點歸結於「快樂原則」——追求快樂的本性,與佛學「於所樂境希望為性」的「欲」含義基本一致。需要或需求(need)指心理上希求滿足的匱乏狀態,具有對象性、緊張性、起伏性。意志(will)則指有意識、有目的地自由選擇行動的能力,相當於佛學所說的動發勝思,也常稱作欲。

關於人類普遍具有的基本需要或需求,心理學家有多種說法。一般分需要為生理需要、社會性需要,又有物質需要、精神文化需要兩種需要,及食慾(自己保存欲)、性慾(保存種族欲)、遊戲欲(自由欲)三欲等區分。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的五層需要說,在當代世界影響極大。五層需要如一座五層寶塔,從最低層到最高層依次為生理需要(食、色、睡等)、安全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尊重需要(自尊與來自他人的尊重)、自我實現需要(實現其潛力的慾望),前四層是人維持生物性和社會性生存的必要條件,稱「基本需要」,它們只有在缺乏時才產生,叫做「匱乏性需要」,第五層自我實現需要亦稱「發展需要」或存在性需要,自我實現需要之上還有最高的超自我實現或自我超越的需要。低級需要的滿足,是高級需要產生的基礎。弗洛姆則把人的需要分為聯繫的、超越的、認同的、尋根的、定向的需要五種。美國心理學家研究發現:美國滿足生理需要者佔85%,滿足安全和經濟保障需要者佔70%,有自我實現需要者占極少數,測試的3000名大學生中只有1人。

佛學對人的需要、需求、動機意義上的欲,有不少說法,主要者有兩種尋求、四食、三欲、五欲、六欲、六食、七食、九食、十一欲諸說。

兩種尋求,見《本事經》卷四:一非聖尋求,貪求妻子、奴婢、僕使、金銀錢財、家畜田產等;二聖尋求,追求寂滅涅槃。尋求,是由慾望而驅動的追求。偈云:

不知老病死,愁染法過患,希求深愛著,名非聖尋求。

善知老病死,愁染法過患,希求彼寂滅,名真聖尋求。

兩種尋求,說明人有貪著世間及舍離貪著而追求寂滅涅槃兩大類慾望。

四食,謂四種食物。食(梵ahara),為牽引、滋養、持續之義,指養育和維持生命所需的食物,屬世間的各種眾生維持生命所必需。經論中說一切眾生需要四食,《雜阿含》卷十五第378經佛告比丘:

有四食資益眾生,令得住世,攝受長養。

1、段食,又作「摶食」、「揣食」、「見取食」,意謂分段(一口一口吃或一頓一頓吃)而食,《增一阿含經》卷二一解釋:

如今人中所食,諸入口之物,可食啖者,是謂名為摶食。

此食又有粗細之分,粗者如米面魚肉之類,細者如酥、油、水、飲料等。段食以香、味、觸三種塵為體,是欲界眾生所需要,是維持色身所必需的,屬馬斯洛所言生理性需要。《成唯識論》卷四說段食「以變壞為相」,意謂食物須被破壞或經化學變化方起作用。段食的實質是吃物質,吸取物質性的營養以進行新陳代謝。

2、觸食,又作「更樂食」、「溫食」、「細滑食」,以心所法中的「觸」為體,指根境識和合,由感官攝受的使人感到快樂喜悅的各種刺激,如衣著、被褥、撫摩、擁抱、洗浴、按摩、音樂、香味,觀賞可意的風景、書畫等藝術品,欣賞美人的儀態等。《增一阿含經》卷二一釋云:

衣裳、傘蓋、雜香華、熏火及香油,與婦人集聚,諸餘身體所更樂者,是謂名為更樂之食。

觸食的實質是吃感覺,主要屬感覺層面的需要,包含了一部分生理需要,其作用是維持受蘊,保持愉快的情緒。

3、思食,又作「意思食」、「意食」、「念食」,以第六意識的思、念為體,其實質是吃意念。《成唯識論》卷四:

意思食,希望為相,謂有漏思與欲俱轉,希可愛境,能為食事。

謂思念可愛的、悅意的境和事,能起食物滋養生命的作用。則理想、對未來的嚮往,及學習、讀書、獲得知識、滿足求知慾等,都屬思食。意思食為意識層面、精神層面的需要,可包括弗洛姆所說尋根的、定向的需要等。

4、識食,以心識的活動為維持生命(名色)不可或缺的食糧。《成唯識論》卷四謂識食「以執持為相」,主要指第八識處理信息、維持生命的作用。或阿陀那識執受個體生命的作用,或叔本華所謂心靈深層「生的意志」。生的慾望,無疑是維持人生存的最根本的食糧,「人生,人生,把人與生連綴成詞,是頗富深意的。欲生,大概就是人類最根本的慾望吧!」當失去這種慾望時,人就會自殺。然對此根本慾望,諸家心理學頗少言及。

四食中後三種,通於三界一切眾生,色界以觸食為主,無色界當以識食為主。馬斯洛等所說安全、歸屬、愛、尊重、認同等社會性的需要,佛學亦非不談,經中常說「名聞利養恭敬」為系縛世人的韁鎖,是腐蝕出家者而導致佛教衰落的魔網,名聞恭敬和利養(供養),即是獲得別人尊重和認同的需要。

四食說明:眾生的生命,需要吸收、攝取物質的、感覺的、意識的、精神的各種養料或信息,才能維持。維持生命的需要,使眾生不自覺地產生種種「食慾」。《增一阿含經》卷三一佛告阿那律:

一切諸法由食而存,非食不存。

意謂吸收所需,是眾生存在的必要條件,即使是佛,也需以涅槃為食,而涅槃又以不放逸為食。

三欲、四欲、五欲、六欲,皆指人類等欲界眾生所具有的基本慾望或需求。

三欲,謂飲食慾、睡眠欲、淫(性)欲,屬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儒家說飲食男女為最基本的人慾。

四欲,《中部·巴陀伽摩經》佛說人的慾望有追求富有、美名、健康長壽、死後生天四個層次。《大集經》卷二九說有色慾(物質慾望)、形欲(對美好形態的慾望)、天欲(上進心)、欲欲(對各種所愛好的東西之慾望)四欲。戒圓《人生慾望論》總結,人最根本的慾望為維持生命欲、延續生命欲,又有吉祥欲、長壽欲、幸福欲、致富欲四大慾望。

五欲,指對色、聲、香、味、觸五種境或「觸食」的需求和慾望。《增一阿含經》卷二五〈五王品〉,五位國王討論五欲何為最妙,佛陀回答:由各人的性行(習性)而定,自己「所樂之處,心即染著」。如好色者認為美色最妙,貪吃者認為美味最妙。慾望驅使人為滿足它而努力:

欲意熾盛時,所欲必可克,得已倍歡喜,所願無有疑。

對財、色、飲食、名、睡眠的慾望,也稱五欲。《瑜伽師地論》卷六四說有五種欲求:一攝受求,想佔有妻子、奴婢、下屬、田地等。二受用求,想受用美食、衣服、裝飾品等。三戲樂求,想歌舞戲笑娛樂。四乏解了求,追求滿足諸欲而不知過患。五名聲求,追求名聲。太虛《人慾之分析與治理》說俗習欲五種:財、飾、名、膳、逸。

六欲,指對色(身體)、形貌、言語音聲、(皮膚)細滑、人相(性感)的慾望,主要指人在性愛方面的慾望。

六食,謂眼等六根,各需保養或各有所需:眼需睡眠,耳需音聲,鼻需香味,舌需美味,身需細滑,意需法(對事物的認識、思考等)。《增一阿含經》卷三一佛告阿那律:

眼者以眠為食,耳者以聲為食,鼻者以香為食,舌者以味為食,身者以細滑為食,意者以法為食。

《雜阿含》卷四三第1167經佛謂六根「各各自求所樂境界,不樂余境界」,如眼根常求可愛之色,不可意色則生厭;耳根常求可意之聲,不可意聲則生厭。質言之,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各有其慾望或所需。意識所需的「法」,可包括安全需要、歸屬需要、尊重和愛的需要等。

以上諸食、諸欲,都是世間的、人間的,除此之外,還有出世間的食物,也有滋養生命的作用,此即七食中的不放逸食和九食中的出世間五食。

七食,謂前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所需睡眠等六食加第七不放逸食。不放逸,為善心所之一,謂嚴格約束自己,凈化自心,不受塵垢的污染,勤修三學六度等佛法,它是獲得涅槃解脫之本,故不放逸稱涅槃之食。不放逸食可包括弗洛姆所說超越需要、定向需要。列不放逸或涅槃食為七食之一,與眼需睡眠、耳需妙音等並列,說明以不放逸的精神追求涅槃,也是人本性中的一種需要、需求或慾望。

五種出世間食,見《增一阿含經》卷四一等,為:1、禪悅食,一作「禪食」,深入禪定,享受定的微妙快樂喜悅;2、法喜食,一作「喜食」,由聽聞、修學佛法而獲得喜悅,《維摩經》卷一偈謂「禪悅以為食,法喜以為妻」;3、願食,樹立高尚理想,發願斷煩惱、度眾生、證佛果;4、念食,時常憶念、牢記所修學的佛法;5、解脫食,由修習佛法而獲得解脫。一作「八解脫食」,指由修內有色想觀諸色解脫等八種禪定而從色、無色的束縛中獲得解脫。

這五種食物加前世間的段等四食,為九食。五種出世間食說明,人類有超越生理和社會需要,獲得禪悅、法喜、徹底解脫等高級滿足的需要或慾望。出世間五食可包括馬斯洛所說自我實現和超自我實現的需要,及弗洛姆所說超越、尋根、定向需要,而更有這些需要中所沒有的內容。超個人心理學認為,人類具有精神追求的強烈驅力,表現為通過進入個體、社會和超越意識的深處而尋求全體(wholeness)的傾向。

十一欲,見《善見律毗婆沙》卷十二,為性慾的種種表現:樂出樂(淫夢中遺精)、正出樂(達到性高潮之欲)、已出樂(性高潮後的滿足感)、欲樂(性的想望)、觸樂(性接觸之欲)、癢樂(因抓癬癢等而遺精)、見樂(見異性性器之欲)、坐樂(與異性並坐的慾望)、語樂(與異性語言調戲之欲)、樂家樂(憶念在家時的性快樂)、折林(與異性結誓相好)。

太虛《人慾之分析與治理》將人類的慾望分為二種:一俗習欲,指財、飾、名、膳、逸五欲。二文化欲,為社會性的,有二:一平安欲,從宗教、政治、藝術三途去求得滿足;二知識欲,從科學、哲學、文學三方面去求得滿足。心理學家發現:最讓人滿足的是自尊感、歸屬感、自主感,最其次的是自我實現感、安全感、影響力。

兩種尋求、四食、三欲、五欲、六欲、六食、七食、九食、十一欲等說明:人類的慾望、需求是多方面的,大略可以分為七大層次:1、生的慾望(識食);2、匱乏性的生理需要(食色睡等,段食);3、感官和內心快樂的情緒需求或受蘊的需要(觸食、五欲、六欲、禪悅食);4、被尊重、被愛的社會性感情需求(美名欲等);5、求知慾、理想(思食、願食);6、生天長生永享快樂的慾望(天欲);7、徹底解脫涅槃的需要或慾望(法喜食、解脫食)。

二、貪慾及其危害、起因

欲是精神生活的動能,人生的一切希望、追求、意義、價值,皆因欲而有,一切罪惡和苦難,也由欲造成。按唯識學的說法,欲心所通善、惡、無記三性,佛教主要數說的,是性屬不善的貪慾和屬於善的善法欲。

貪慾,屬心所法中列為根本煩惱的貪,或雲貪慾、愛欲、欲貪——對世間的食、色、睡,色聲香味觸五塵、六欲,及錢財名位等的執著、迷戀和過多的、非分的貪求。貪求這些東西的慾望,通常稱為「人慾」。《雜阿含》卷二七第725經佛偈云:

世間雜五色,彼非為愛欲,貪慾覺想者,是則士夫欲。

意謂那些色聲香味觸五塵,並非慾望,只有在五塵上生起的貪求、想望,名為人慾。《阿毗達磨法蘊足論》卷六云:

可愛妙境,皆非真欲,於彼所起分別貪愛,乃是真欲。

《集異門論》卷八引經中佛言,說貪慾有欲貪(想佔有)、欲欲(想得到)、欲親(想親近)、欲愛(貪愛)、欲樂(喜歡)、欲悶(想望得發悶)、欲耽(耽著)、欲嗜(嗜好)、欲藏(想收藏)、欲隨(跟著慾望走)等十三種相。

人慾的危害,古人早有指陳揭露,《老子》謂「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西哲柏拉圖以與肉體的生理需要相聯繫的慾望為使靈魂污染、人格卑劣的根源。斯多葛學派、婆羅門教、基督教、儒學等亦皆對人慾的危害有不同程度的揭露。人慾橫流,被時下很多人指摘為現代社會的一大弊病。一首電視劇主題歌如此指責慾望:

慾望,這生長罪惡的孽種,

慾望,使人苦苦求索無休無止,

慾望,使人沉入深淵無盡無窮。

此慾望,指貪慾、人慾。在人類文化中,從出世間、超越生死高著眼的佛學,對人慾或貪慾的批判,可謂最為深刻、徹底。

佛教說:貪慾使人熱惱不安,驅動人發起有漏業尤其是發起不善有漏業,由有漏業導致生死苦果,貪慾,是人生諸苦之本源,經中說「欲為苦因」,即指貪慾。《雜阿含》卷三二第913經佛告聚落主:

當知眾生種種苦生,彼一切皆以欲為本。

若諸眾生所有苦生,一切皆以愛欲為本。

《法句經·愛欲品》偈謂「愛欲意為田,淫怒痴為種」,貪慾是生長生死流轉苦果的田地。又云:

所生枝不絕,但用食貪慾,養怨益丘冢,愚人常汲汲。

謂世間的愚痴之人貪著財色名利等種種身外之物,被貪慾驅使而貪求不已,貪慾滋長如樹生枝,不知這一切實際上是在養育禍害自己的怨家,增益生死,促使自己向墳墓邁進。《即興自說·極度經》佛言:

見聞生貪好,慾望成結縛,如同群飛蛾,死於燈焰處。

南傳《增支部·五集》佛指出:貪慾能使人的心變得不柔軟、不適用、不清澈明亮、不穩固,當心被貪慾控制時,人不能正確地看清貪慾,不能正確地考慮自他的利益,不知如何超越貪慾,就像一鍋加滿了各種染料的水,不能映出人的面影。佛還將被貪慾所控制比喻為餓狗得到一根沾滿血而沒有肉的骨頭、手持草制的火炬逆風而行、掉進火炭坑、以借來的華麗馬車和飾物假裝富翁等。《雜阿含》卷三五第972經阿難答外道問云:

染著貪慾,映障心故,或自害,或復害他,或復俱害;現法得罪、後世得罪;彼心常懷憂苦受覺。

《大毗婆沙論》卷四四解釋說,當貪慾生起時,使人身心勞、燒、熱、焦,熱惱焦燥,如被火燒,憂苦不安;並因此感得將來、來世非愛、非樂、非喜、非悅的諸異熟果,是為自害。又貪慾生起時,使人遠離真正的自利和自利心,遠離諸聖賢所享受的真常之樂,使人對自心和所貪著的對象愚痴不明,是為自害。害他者,如有人因貪色勾引別人的妻子,使其夫愁苦惱恨。自他俱害者,如因貪色勾引他妻者,被其夫捆綁、毆打乃至殺害。《瑜伽師地論》卷三三引經中佛說習近諸欲有五大過患:1、諸欲極少滋味,多諸苦惱過患;2、諸欲能令人貪得無厭、不知滿足;3、諸欲常被賢聖呵責,為凡夫卑行;4、諸欲能令諸煩惱積集增長;5、諸欲能令人無惡不作。

同論卷五八說,貪慾是造成現前苦果的因緣,如人貪戀某一位異性時,「彼若變異(情變等),便生憂惱等苦」。同論卷六一說世間諸欲有少味多苦、他所逼切、雜染受用、墮諸惡道、尋思擾亂、受用磨滅、喪身磨滅、能障善法八種過失,有他所逼切、諸界互違、所愛、身、心、無常六種變壞。

貪慾,是驅使人輪迴六道、受諸苦荼的惡魔,因稱「欲魔」;貪慾污染人心令不清凈,稱「欲塵」、「欲染」;貪慾如繩索捆綁人,稱「欲縛」、「欲軛」;貪慾惱人如荊棘刺身,稱「欲刺」;貪慾能害人性命,稱「欲箭」;貪慾如水深流急的大河,能使人沉沒,稱「欲河」;貪慾如深險的壕溝,難越易陷,稱「欲塹」;貪慾如大海深廣難度,稱「慾海」;貪慾如大火熾燃,稱「慾火」;貪慾如洪水暴發,稱「欲暴流」。

貪慾之中,性愛方面的貪慾,尤為造成生死輪迴的根本。《圓覺經》卷一云:

一切眾生,從無始際,由有種種恩愛貪慾,故有輪迴。若諸世界一切種性,卵生、胎生、濕生、化生,皆因淫慾而正性命。由有諸欲,助發愛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續。欲因愛生,命因欲有,眾生愛命,還依欲本,愛欲為因,愛命為果。由於欲境起諸違順,境背愛心,而生憎嫉,造種種業,是故復生地獄餓鬼。

因為貪著性慾而生於這個世界、如此族類之中,又因貪著世間的所愛,及因有礙於自己貪慾的實現而生憎恨嫉妒,在貪嗔嫉妒等煩惱的驅動下造作種種惡業,被業力牽引向三惡道中。貪著性慾的滿足,使人混同於畜生,《出曜經》偈將貪淫之人比為豬圈中的蟲蛆:

如蛆在溷中,不知東與西,結著於淫慾,蓋此亦蟲倫。

眾生被貪慾驅使,貪求營謀的動機,無非是為了獲得樂。趨樂,可謂人類本性深處的本能性趨求。《大集經》卷二九云:

以觸因緣則生樂想,樂想因緣則焦身心。

謂因求樂而貪慾,因貪慾導致身心燃燒憂苦。佛學承認眾生從滿足食色睡、財位名利等貪慾中也可以得到樂,但這種樂有諸多缺欠,很需要反省:如眾人力求的富貴,追求營謀時,要為它付出很多,心中難以安寧,已經是苦;即便求得,也無常難保,終會失去;求而不得,及得而復失,如求愛被拒、失戀、被盜、經營虧損、破產、失業、罷官、考試落榜等,則更為苦惱,為佛陀所說八苦中的「所求不得苦」。《百喻經》云:

夫富貴者求時甚苦,既獲得已守護亦苦,後還失之,憂念復苦。於三時中,都無有樂。

又,人們追求的世間之樂,具有很大的主觀性,依賴自心的分別和習慣、教養等而有,龍樹《中觀寶鬘論》云:

世間一切樂,唯苦逼變壞,及唯分別故,彼樂非真樂。

滿足貪慾所得樂,如馬斯洛所說,是一種匱乏性需要的滿足,如饑渴時得到飲食,酒足飯飽,人皆以為樂,但這種樂以不滿足和痛苦(如饑渴)為前提,總不如沒有它的「無欲之樂」自在。《中觀寶鬘論》比喻說:

搔癢生樂受,無癢更快樂,如是世欲樂,無欲更安樂。

就像癢得難受時搔癢得到快感,這種快感總不如原本不癢好。

貪慾自害害人,使人熱惱不安,驅使人為填滿欲壑而營謀算計、用盡機關,人格較好者為貪錢財名利而勞心費神、傷身斫命,古語:「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人格卑劣者則被貪慾驅使而不顧他人和公眾,損人利己,不擇手段,劫殺欺詐,巧取豪奪,制假販毒,傾軋陷害,甚至發動戰爭,攻城略地,令生靈塗炭,人類遭殃。世間種種罪惡,無不由貪慾釀成。貪慾歪曲、醜化了人應有的美好形象,使人現前便喪失了人的資格,淪於三惡道中,人稱貪迷某物者為「色鬼」、「色狼」、「吝嗇鬼」、「小氣鬼」、「酒鬼」、「大煙鬼」、「賭鬼」、「吸血蟲」、「蠹蟲」、「網蟲」等,便意味著貪慾著迷使好端端的人成了餓鬼畜生一類。貪慾使聰明能幹的人成為貪官、墨吏、惡棍、盜賊、嫖客、毒梟等罪犯,成為民賊獨夫,不僅為害自己,連累親友,而且危害社會,禍國殃民。貪慾使人沉淪生死海中,輪迴不已,長劫難出,飽受苦荼。

即人最基本的需要「四食」,也難免產生痛苦,《瑜伽師地論》卷九四說:段食為因,能生病苦(人言:吃五穀,生百病);觸食為因,生欲吸取苦;意思食為因,生求不得苦。說明人類現有的生命類型,本身就難免滋生貪慾,招致諸苦。

貪慾非本來常有,乃由因緣和合而生起,由六根對境、被六塵境相吸引迷惑而生。《大乘顯識經》卷下佛言:

互因生欲,猶如鑽燧,兩木互因,加之人功,而有火生,如是因識及因男女色聲香味觸等,而有欲生。

《大集經》卷二九說欲之生起,有見、聞、念、觸四緣,如四毒蛇,能以見、噓、嚙、觸四緣害人。若進一步追究,則貪慾的源頭,是不如實知或無明。《集異門論》卷八引經中佛言,謂「彼於欲集沒味患出離,不如實知故」(不如實了知貪慾的害處),被貪慾「纏壓於心」,就像牛馬被軛所束縛壓迫。《佛藏經》卷中謂「欲者即是無明」,此欲,指貪慾。《瑜伽師地論》卷九六云:

又無明界所隨六處諸界為緣,起無明觸。此無明觸以為緣故,於諸境界起不如理執取相好所有諸想。此想為緣,於諸境界,發起希欲。

因不明認識對象的真實本面,心接觸外境後,對所感知的相(如美人之美等)起不符真實的執著,從這種執取生起想要得到的慾望,由慾望產生如何得到所想望東西的種種尋思算計(「欲尋」),由此而「思慕愁憂」、「身心熱惱」。而貪慾反過來更增長了愚痴。當兩眼緊盯著所貪戀的對象時,人就容易失去理智。

三、善法欲

欲並非都是有害的,有益的「善欲」、「善法欲」,佛教認為應予肯定並培育增長。善欲、善法欲,指對棄惡修善、自利利人及修習佛法、解脫涅槃、利樂眾生等高尚理想的嚮往、追求。這種慾望是善心所中精進(勤)的前提,被強調為成就一切善法、佛法的根本。《大般涅槃經》卷三八佛言:

善欲即是初發道心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根本也,是故我說欲為根本。

謂佛法從初發心到最終成佛,皆以善法欲為根本,「三十七品根本是欲」,由善欲接觸佛法,攝取、接受、思考,憶念不忘,修學定慧,最終獲得解脫。《不思議光菩薩所說經》謂「志欲喜樂是菩薩服,成滿一切諸佛法故」,「欲法聞法是菩薩服,成滿般若波羅蜜故」,稱對佛法的愛好、需求、慾望等善法欲,為菩薩成就一切佛法必著的服裝。《華嚴經》卷五四號召菩薩應於無上菩提「得最勝欲、甚深欲、廣欲、大欲、種種欲、無能勝欲、無上欲、堅固欲」,為菩薩的十印之六。同經卷七七云:

一切功德行,皆從願欲生。

願欲,指修習佛法的善法欲。《優婆塞戒經·集會品》云:

眾生有思,名為欲心,以如是欲善業因緣發菩提心,是則名為菩薩性也。

謂以對成佛度眾生的希求、慾望發起的菩提心,是菩薩的本因、本性。《大集經》卷十五稱不為名利、不愛身命而一心追求解脫名「大欲」。《大智度論》卷二六云:

欲為初行,欲增長名精進。如佛說:一切法欲為根本。

說善法欲是修學一切善法的前提或第一步,善法欲增長叫做精進,精進與智慧、慈悲,並稱佛教的主要精神,佛陀在許多經中倡導精進,以精進為大乘菩薩必修的六度之一,貫穿其餘諸度。《瑜伽師地論》卷九七解釋經中佛說「一切諸法欲為根本」之言曰:

當知此中一切法者,謂善法欲。清凈出家,為證涅槃,先受持戒,由是漸次,乃至獲得究竟涅槃。

從懷著求解脫的正確目的出家學佛,修習持戒等一切佛法,到最後證得涅槃,這一切都以善法欲為根本。《成唯識論》卷五解釋說,欲為諸法本,指一切事業由欲發起,「或說善欲,能發正勤,由彼助成一切善事」,所以說勤(精進)是欲心所的作用。當代泰國高僧阿姜·查《以法為贈禮》說:

我們帶著慾望修行,如果沒有慾望,我們便不會去修行。

他所說慾望,即是善法欲。這種好的慾望,也為西方心理學家所肯定。如弗蘭克認為人有尋求意義的意志,人的奮鬥,主要奠基於對生命意義的追尋與人性價值的肯定。追求意義的需求若不得滿足,會使人無聊、空虛、不安、焦慮。阿薩喬里認為:人對意義的不斷而普遍的尋求,是一種由上而來的吸引,它促使人轉化瑣碎的日常生活細節,朝向那涵蓋一切的超個人目標的努力,才算完成個人在宇宙大我中的使命。

四、貪慾與善法欲同出一源

貪慾與善法欲,倫理屬性和引起的結果儘管不同,但都以希望、追求所喜歡的東西為其基本的性質,都具有驅動人積極從事某種事業的作用。從大乘如來藏學看,欲雖然是一種因緣所生的有為法,而其根子甚深,可溯源於眾生心性中的本覺(本有的覺性)或精神分析學所謂基本心理動力,可謂人性中本有的一種源源不竭的力量。《心靈幽徑》一書中說:在慾望下潛伏著對美麗、充裕、完整的渴望,慾望的反面是整體感和聯繫感。

從密教無上瑜伽的心氣不二論看,慾望以生命本源中的明點紅白菩提(紅白大)為體,是先天的生命能量,不可能被消滅。貪慾以白菩提(白大)為體,性屬陰,以吸攝外物增益私我為實質;善法欲以紅菩提(紅大)為體,性屬陽,以破壞腐朽陰暗、放射光明為實質。同樣的慾望、生命能量,既可以表現為向上的、陽性的、對自他和社會有益的善法欲,也可以表現為向下的、陰性的、害己害人的貪慾。如同樣是想要獲得財富的慾望,當出於滿足一己佔有慾時,是貪慾;當為出於富國強民、利濟眾生的目的時,可以是善法欲。同樣是想要影響別人的慾望,可以表現為「個人化權力動機」,被這種動機驅動者熱衷個人權位和物質財富,這種動機強的人尤其是熱衷個人權位者,若成功則往往是暴君惡王、權奸巨蠹、貪官污吏,成為社會公害;也可以表現為從他人和社會著眼的「社會化權力動機」,這種動機使人關心社會和民眾,具有很強的社會責任感和服務民眾的精神,驅動人成為對社會、人類有巨大貢獻的領袖、思想家、革命家、宗教家、科學家、企業家、藝術家等。

不論是陰性的、向下的貪慾,還是陽性的、向上的善法欲,都是涌動不已、沒有止境的,永遠也沒有滿足的時候。《法句經》比喻貪慾有如樹木生長枝葉,如水流盈滿於池沼,「愛欲深無底,老死是用增」。俗言:「慾壑難填」,人常常是有了米面想酒肉,有了棉布想綢緞,有了土屋想磚房,有了摩托想汽車,有了百千想億萬,小官想當大官,大官想當皇帝,皇帝想長生不死……正是這種永不知足、貪得無厭的慾望,驅使人們永不停息地追求、奮鬥,促使人類文明不斷向前發展。《現代心理學》一書中說得好:

貪得無厭是人類本性的特徵,此一特徵是人類社會進步的心理動力,可也是人生喜怒哀懼各種情緒產生的原因。

向上的善法欲,也是如此永不知足,促使人求道不已,追求圓滿人格、深入禪定,提高精神境界,獲得徹底的解脫自在,乃至直趨生命的峰巔——成佛。追求超出生死,解脫成佛,永享常樂涅槃,可謂一種極大的慾望,甚而應稱為慾望的極限。經中佛陀曾自稱:

我本以欲心無厭足故得佛,是故今猶不息。雖更無功德可得,我欲心亦不休。

成佛後猶欲心不止,當指利樂濟度無量眾生、莊嚴全宇宙的大慾望或宏願。這種永無止息的「欲心」,成為佛陀的重要功德之一——「精進不減」的源泉。

貪慾與善法欲的區別,在於善法欲以如實知見的正見、智慧為主導,以合理地謀求自他的今生、後世、究竟的利樂為目的,求精神境界之提升和對自心的大覺,具自主性、離染性、向上性;貪慾則出於無明和邪見,以自私自利和損人利己之心為出發點,以不明諸法實性的染污心、迷執心追逐外物,具被動性、染污性、向下性。質言之,以如實知見的智慧主導慾望,便將本性中的欲力引向清凈、高尚的善法欲;以無明、邪見為主導,則將本性中的欲力引向使人墮落的貪慾。貪慾與善法欲的樞紐,唯在是否有正見、正智。

五、「以欲制欲」,以智化欲

向下的貪慾與向上的善法欲雖然同出一源,但其結果與價值卻不啻天淵。貪慾不可放縱,放縱貪慾,人將不是人,人類社會將無法維持,終將導致滅種亡國乃至毀滅地球的惡果。自古及今,人類從維持群體生存的需要出發,創設種種教化和管理體系,教導、管理世人合理節制人慾。批判人慾,節制人慾,尤為各宗教的共同特質、主要功能。能了知貪慾的過患並自製貪慾,被看作人類與低於自己的動物的一條分界線,佛經中以「能修梵行」——能自制人慾乃至離欲清凈,為地球人類的一大優點。

佛教極力強調貪慾的危害,教人制止貪慾,遠離貪慾,「離欲」、「斷欲」、「無欲」,為佛教經論中出現率極高的詞語。否定人慾,被看作佛教的重要特點。《雜阿含》卷三五第972經在列舉了貪慾的害處後指出:與貪慾的諸過患相反,斷貪慾有如許「福利」(幸福與利益):

不自害,又不害他,亦不俱害;又復不現法得罪、後世得罪、現法後世得罪;心常懷喜樂受覺。

貪慾既然是造成諸般痛苦的根源,則斷除貪慾,自然會斷除諸苦,享受一種高級的「無欲之樂」,乃至永遠度過諸苦交攻的生死大海,永享涅槃常樂。《長阿含·三聚經》中,佛陀以「無欲」為使人向於涅槃的九法之一。《法句經·愛欲品》偈云:

離欲滅愛跡,出網無所蔽。盡道除獄縛,一切此彼解,

已得度邊行,是為大智士。無欲無有畏,恬淡無憂患。

斷除了貪慾,便掙脫了束縛人的魔網,永離地獄等惡道,永出陷溺人的生死深淵,永享恬淡無欲的解脫自在之樂。大乘《佛藏經》卷中佛謂「無上道中諸欲永息」,諸佛無上菩提,唯是離諸欲諸見之一義。能征服自己貪慾、獲得無欲之大樂的人,才是真正的勇士、大丈夫,才是最有智慧、最為富有的人。

佛教認為,人完全有自主貪慾、斷除貪慾的能力,貪慾並非多麼可怕的東西。《法句經·愛欲品》偈云:

欲!我知汝本:意以思想生,我不思想汝,則汝而不有。

貪慾從意識的分別而生,須經思心所的思擇決而有,而意識具有慧、勤(精進)等功能,可以正見正智決定所思,以精進的意志力制止、斷除無益有害的貪慾。《增一阿含經》卷二五謂「以無想念便無欲心,以無欲心便無亂想」。《中阿含》卷六《梵志陀然經》佛言:多聞聖弟子因極重善觀欲,心不向欲、不樂欲、不近欲、不信解欲。若慾望起,即時融消焦縮,不得舒張,舍離慾望,厭患慾望,猶如雞毛著猛火中,即時融消焦縮。今腦科學說:大腦中雖然能產生令人上癮、增長貪慾的化學變化,而負責理性思維的前額皮層可以控制它,減低興奮程度。

斷除貪慾,必須有追求獲得無欲之樂的善法欲、大欲。《雜阿含經》卷三五佛言「以欲制欲」,意謂以善法欲制伏貪慾、物慾、情慾。《大威德陀羅尼經》云:

超過有結,應發欲心,於無欲中欲無欲事。

謂斷滅煩惱、超出生死,需要以希求涅槃之樂的善法欲為動力。這種欲心越是大,越是能發起精進,越易獲得解脫。弗洛伊德認為用慾望引導精力去建設而非破壞自我中最好的部分時,人就實現了高尚的意志,此謂「精神經濟學」。

總之,以理智了知無明的、被動的貪慾之禍害,用追求解脫涅槃的善法欲去斷滅貪慾,獲得真正的幸福快樂,或將向下追逐色聲財位等的貪慾、物慾轉為向上追求涅槃的善法欲,以如實知見宇宙人生實相的智慧將人本性中無窮的慾望引向對清凈、解脫、自在的涅槃之追求,讓慾望創造出對自己、他人乃至全體眾生的現前後世最有益、最大的價值,可謂佛教人生慾望觀的要義。

對於人慾,東西方自古便有縱慾主義、禁欲主義、節慾主義三種不同的態度。縱慾主義如古印度的順世派、西方的居勒尼學派、中國的楊朱等,主張放縱人慾,及時行樂,盡情享受肉體、物質的快樂,多持享樂主義、個人主義的人生態度。邊沁主張「人人應該追求自己的快樂」之享樂主義人生觀,在資本主義社會影響極大,這種人生觀的流弊顯而易見,儘管屢遭批判,卻仍被不少人特別是許多現代人所信受,造成人慾橫流、道德淪喪。禁欲主義如古印度的耆那教、西方的犬儒學派、斯多葛派及近代的叔本華等,主張忍受痛苦,斷絕情慾、人慾,獲得精神的或後世的快樂,這種人生觀總是不容易被多數人所接受。比較容易被多數人認同的是節慾主義,如儒家及古希臘的伊壁鳩魯等。先秦儒典《禮記·樂記》曰:

夫物之感人無窮,而人之好惡無節,則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滅天理而窮人慾者也。

認為若不節制人慾而使人物化,便是滅絕天理。後儒對天理人慾雖然有幾種不同的說法,但在反對恣情縱慾、主張合理節慾這一點上基本是一致的。

與其它學說相比,佛教基本上屬節慾主義。《阿含經》載,佛陀既反對極端禁欲主義的苦行外道尼乾子(耆那教)等,也反對縱慾主義的順世外道,主張「離苦樂二端而行於中道」。佛教戒律只要求在家信眾自願守持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麻醉品)五戒乃至這五戒中的任一條。五戒中主要的前四戒(「性戒」)所禁止的只是損害他人利益、違反世俗基本道德規範的多餘的、泛濫的貪慾,可謂古今所公認的「倫理底線」,並未要人斷滅食色情愛等一切人慾,放棄對財富、愛情、事業、成功等的追求,反對的只是非法的、損人利己的、不擇手段的貪求。《阿含》等經中,佛陀多次教導在家弟子如何求財、理財、精勤工作、和睦家庭,過好世俗生活。如《雜阿含》卷三二第912經中,佛陀為聚落主說三種「受欲」(欲求),以非法濫取財物而不供養父母眷屬、出家修行者為下,以如法求財不濫取而供養自己及父母眷屬、出家修行者為勝。晚近中國佛教界所提倡的「人間佛教」,強調回歸佛陀的這種精神。

從了生死、出世間的角度講,佛教確實有相當徹底的禁慾思想。對人間的財色名位乃至所感知的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的貪慾,哪怕是極其細微的貪慾粘著,從佛教義理而言,都是生死之根,若不斷滅,無由臻於涅槃。尤其是男女的性慾,更是使人再生於欲界的直接原因,佛教僧尼戒中列「不淫」(不過性生活)為首戒,大乘菩薩戒對斷淫的要求更嚴格,不僅禁止身淫,而且戒及如隔牆聽見婦女語聲、環佩聲等性方面的細微分別心。《優婆塞五戒威儀經》規定在家菩薩起欲界欲,不修觀對治而速疾除滅者,犯重垢罪。若雖然「常勤欲滅,欲心猶起」,則不犯戒。《佛藏經》卷中說大乘道應永遠熄滅的諸欲「謂邪不善念,若我若我所,作相是相」,邪不善念,較淺近的解釋是指損人利己和損人亦不利己(自他俱損)的貪慾之心,深則可包括一切執著於我、我所和色聲香味等相而不符真實的妄念。但也非要人斷滅一切生理的、心理的基本需要。唐大珠慧海禪師「飢來吃飯,困來即眠」一語,最能表現佛教的離欲思想,人問如此與常人有何不同,答:

他吃飯時,不肯吃飯,百種須索;睡時不肯睡,千般計較,所以不同也。

在禪宗人看來,吃飯睡覺等自然的需要,是合理的,不須斷滅,應斷滅的只是在自然需要之外滋生的種種多餘的慾望。

深一層言,說佛教主張「以欲制欲」,以追求上進和涅槃的善法欲節制、制止乃至斷滅貪慾、人慾,離欲、無欲,不如說佛教對人慾的根本態度是「以智化欲」——以如實覺知慾望實性的智慧,將人慾、貪慾轉化為善法欲,並極大限度地發揮本性中慾望的作用。貪慾與善法欲的樞紐既然在正見正智,則正見正智方為對待慾望的關鍵。更準確地說,慾望是不可斷滅的,以慾望為實有而有意去制止斷滅,視人慾為敵、為洪水猛獸,在大乘學說看來不可能真正離欲、無欲,反而可能導致貪慾增盛、心理變態。《雜阿含經》卷十八提婆達多以「心法修心法」(如石壓草,非以智化情)的方法解脫五欲,被佛所呵斥為背離佛法正道。《經集》載佛言:真正的修行者「並不熱衷慾望,也不被無欲污染。於此世界中,不固執、執著最高最聖的境界」。即便用無常無我的智慧斷滅了一切引起生死的人慾,若過於厭離人慾和貪著涅槃無欲之樂,至多會使人成為以「灰身滅智」為歸宿的「定性聲聞」,不能窮證佛性而得究竟解脫,不能發揮心所具有的積極功能而創造利樂眾生的應有價值,大乘斥責這種定性聲聞為「焦芽敗種」。大乘不視人慾、貪慾為洪水猛獸而求急急斷滅,而視人慾為修學佛道應如法開採的能源,重在以諸法無我、人慾即菩提的如實智慧觀照人慾,主宰人慾,以理智合理節慾,將貪慾轉化為善法欲,轉化為無窮無盡的修學佛道、利樂眾生的精進。《大集經》卷三說佛「欲於善法,……如是諸欲不隨欲出,隨智而生」。《攝大乘論》引《大乘阿毗達磨經》偈云:

非染非離染,由欲得出離,了知欲無欲,悟入欲法性。

謂欲的本性非染非凈,由有欲,才得以修行而超出世間,欲的實性本是空。《華嚴經》卷七七偈云:

了知三毒真實性,分別因緣虛妄起,亦不厭彼而求出,此寂靜人之住處。

大乘有菩薩不斷盡人慾而「留惑潤生」再來人間度眾生之說,《維摩經》推崇「在欲而行禪」,喻為火中生蓮。《大智度論》卷十七說修禪定者應以正智觀察障礙入定的貪慾蓋,非在內非在外,非在中間:若本在內,不應待外緣方生;若在外,與我無關;若在中間,中在何處?貪慾不從前世來,若從前世來,嬰兒時即應有貪慾;以此知其亦不至後世。貪慾不從諸方來,亦不常自有,非遍身中,亦不從五塵來,不從五識出,「無所從生,無所從滅」。貪慾及貪慾者不一不異,因為若離貪慾,貪慾者不可得;離貪慾者,貪慾不可得。貪慾與貪慾者皆從因緣和合而生,和合因緣生法即是自性空,故貪慾、貪慾者非異。貪慾與貪慾者若一,則無分別。

如是等種種因緣,貪慾生不可得。若法無生,是法亦無滅。不生不滅故,則無定無亂。

如是如實觀察貪慾,則轉貪慾為道而證入離欲的定,「與禪為一」。

密教特以貪慾為道,金剛界密法將化慾望為菩提之義形象化為一位「欲金剛」菩薩,端坐於蓮花(表清凈的菩提出於煩惱污泥)之上,手持弓箭,表以智慧欲箭射眾生阿賴耶識中之一切貪慾種子,令成佛陀的大圓鏡智。此金剛又名般若波羅蜜,意謂以如實證知諸法空性的智慧通達一切佛法,無滯無礙。就此而言,與其說佛教基本上是節慾主義,無寧說佛教根本上是「以智化欲主義」。

西哲柏拉圖亦主張,以靈魂中最好的功能——理性為導,在意志驅動下為高尚的目標而努力時,靈魂中最不好的慾望會成為幫助人有價值、受人敬仰的正面力量。當然,柏拉圖尚缺乏佛法特有的如實正觀慾望本空的本性而轉慾望為菩提的出世間智慧。

太虛《人慾之分析與治理》將佛教對慾望的處理按佛法五乘分為三種:人乘節慾;天乘、二乘絕欲;大乘化欲。化欲的方便有文化欲的凈化(信教)、知識的理解而證果、物境欲的凈化(凈土)、續生欲的凈化(密法)。此說基本合理。

選自《佛教心理學》第十章欲、愛、苦樂第一節佛教的人生慾望觀


推薦閱讀:

男女最具挑逗性六句話|慾望|挑逗
水中的慾望之花......
佛本是喪:中國正在「被進入」低慾望社會
女人越豐滿慾望就越強是真的嗎
貪婪與慾望?精緻與嚴謹?屁咧,看部電影而已,隨心所欲就好了

TAG:人生 | 佛教 | 慾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