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宗教人文精神,為中華文明助力
挖掘宗教人文精神,為中華文明助力
[ 來源:中國民族報 | 發布日期:2014-04-13 ]
張慶松宗教與文明有著天然的親緣關係。人類文明的濫觴或可以追溯到宗教那裡,在歷史的長河裡,宗教與文明或離或合,流淌至今。當代世界有一些文明本身即是一種宗教文化。
中華文明是在中國大地上產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斷交流互鑒而形成的文明。習主席在演講中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文明交流互鑒,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文明是多彩的、平等的、包容的,只有交流互鑒,一種文明才能充滿生命力。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麼「文明衝突」,就可以實現文明和諧。歷史上中華文明就以開放的、包容的精神改造、吸收、容納了佛教、伊斯蘭教、基督宗教等外來宗教。
中華文明體系中外來宗教的文化元素隨處可見。
哲學思維上,佛教的「緣起論」為人們認識世界開啟了另一扇大門。緣起論認為事物都是在一定的條件下相互依存的,處在無始無終、無邊無際的因果鏈條之中,否認有至高無上的造物主。「三千大千世界」、「三世兩重因果」,拓展了人們的宇宙觀和生命觀,它與魏晉玄學匯合在一起,形成一代學風,並引起中國古代哲學史上著名的「形神之爭」。佛教的「心性論」、禪宗的「本來面目」都成為中國古代哲學的著名命題,極大地豐富了中國古代哲學的本體論思想。至宋明理學宣揚之「理」中仍有佛教「真如佛性」的影子。
天文曆法上,郭守敬的《授時歷》中吸收了隨伊斯蘭教傳入中國的阿拉伯曆法;明代的「回回曆」也是中伊文明交匯的結果。
政治經濟上,基督宗教傳教士輸入自由、平等、民主的新觀念;清末國內出現的「師夷長技」、「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一夫一妻」、「男女平等」、「婚姻自主」等思想更是中西文明交流的產物。
文學藝術上,在佛教的影響下,出現了六朝的「志怪小說」、唐宋「傳奇小說」、「變文」等,其中的因果報應、入冥轉世、南柯黃粱、幻化詼奇,原本都不是中國人固有的思想。「詩為禪客添花錦,禪是詩家切玉刀。」禪詩更是中國傳統文化與佛教嫁接的果實。佛教的「三世因果」、「生命輪迴」等理論為中國古典小說支撐起更為廣闊的思維空間,若抽去宗教元素,《紅樓夢》之「紅樓」便會轟然倒塌。另外,中國傳統繪畫、音樂也與佛教相關。
醫學上,佛教譯經師也把印度的部分醫書和藥方翻譯過來; 1974年8月,我國福建泉州港東南海底發現一艘載有阿拉伯波斯香水、藥材、檀香等物的12-13世紀的沉船。元秘書監收藏了數以萬計的伊斯蘭各科書籍;1270年,元政府在大都的太醫院設立「廣惠司」,專門負責回回醫藥的研製和管理, 炮製回回藥物及和劑。1292年, 元政府在大都又設「回回藥物院」,加強回回藥學的研究。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收有阿拉伯的藥物名和治療方法。數學上,穆斯林把「零」引進中國並且應用在幾何中。
教育和語言上,基督宗教傳教士在中國開辦新式學堂,培養出中國最早的一批翻譯和外交官。我們日常流行的許多用語,如世界、如實、實際、平等、現行、剎那、清規戒律、相對、絕對等,都來自佛教語彙。人們日常口語「再見」(Good-bye)來源於基督宗教,意即「上帝與你同在」(God be with you)。
宗教蘊含的人文精神也匯入中華文明的傳統體系中。宗教並非完全「出世」的,宗教在勸善止惡的同時,也充滿對人的關懷,體現出積極的人文精神。
首先,宗教的入世精神與中國傳統文化的人本主義相匯合。中國傳統宗教肯定人生的價值,追求在現世的人生幸福。本土化的中國佛教把對彼岸世界的追求轉變為在此岸現實生活中成就佛果,也就是「涅槃不離世間」、「涅槃即世間」;中國道教追求的仙境,在人間也找到了相應的「洞天福地」;中國民間信仰中的神靈,大多是人們祈求幸福平安的對象,是人類生活的保佑者。因此,中國傳統宗教中的許多神靈都具有非常濃厚的人情味和人間氣息。中國傳統宗教對人們苦難的關注和對幸福的追求,契合了中國古代傳統中的人文主義精神。中國古代哲學家強調人在宇宙內的中心位置,注重社會與人生,追求和諧大同。可以說,兩者在「關注現實」的基點上交會在一起。
其次,佛、道教「人人皆可成佛、成仙」與中國傳統哲學的「天人合一」思想相吻合。中國佛教的人文關懷主要體現在對於人生苦境的關注、對於人生生死輪迴解脫的追求以及對於世間涅槃、眾生皆有佛性、自利利他菩薩行的倡導等,其核心在於給人們設立了一個可以到達的目標——成佛,並且人人皆有可能。這種可能性存在於佛教對於成佛的理論和實踐設計:「人人皆有佛性」、「迷則眾生悟則佛」,為人們成佛提供了理論依據,「戒定慧」、「八正道」等則為人們成佛提供了實踐路徑。中國道教亦如此,認為只要堅持修行,得道即可成仙。這種宗教思維進路能夠為中國人所接受,是因為它與中國古代哲學「天人合一」的思想是同構的。中國古代哲學裡,天人是相通的,天人之間是有感應的。所謂「人在做,天在看」。天充當一個監督和決策人事的角色,但天人之間沒有無法逾越的鴻溝,個人依靠自身的道德修養不斷地完善自我就能夠達到聖賢的境界,正所謂「人人皆可成堯舜」。因此,「人人皆可成佛、成仙」與「天人合一」思想在「終極關懷」上是相似的,都給人們預設了目標,種下了希望。
第三,基督宗教和伊斯蘭教同樣表現出積極的人文精神。《聖經·使徒行傳》有句話:「施比受更為有福。」《古蘭經》說:「最先行善者,是最先入樂園的人。」等等,類似的大量充滿溫情的教導,彰顯基督宗教和伊斯蘭教的人文精神,成為中華文明、人類文明的共識。
宗教的人文精神在中華文明長河中流淌至今,挖掘和發揮宗教的人文精神在當代社會中的價值和作用,值得進一步反思。習主席在演講中提及1987年在陝西的法門寺地宮中出土的20件美輪美奐的琉璃器時說:「我在欣賞這些域外文物時,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就是對待不同文明,不能只滿足於欣賞它們產生的精美物件,更應該去領略其中包含的人文精神;不能只滿足於領略它們對以往人們生活的藝術表現,更應該讓其中蘊藏的精神鮮活起來。」我們對待宗教理應如此。宗教文化作為中華文明傳統的組成部分,不僅僅只是存在於歷史中,而且活在當代社會生活中。因此,要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團結廣大宗教信徒共同致力於踐行中國夢,把宗教蘊含的人文精神挖掘出來,使之鮮活起來,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有益的滋養。
(作者系雲南省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
推薦閱讀:
※像「驄」、「驥」中文中對馬命名的漢字如此多樣,為什麼對應「狗」的只有一個「犬」字 ?
※標準的電子郵件格式是什麼?
※2018年台灣中正拍賣精品廣東省造光緒元寶庫平重壹兩鑒賞
※寄海內外則祖公裔孫書(宋六君子林則祖)
※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宮廷的真實面貌是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