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玉鉤初出良渚鉤扣約束錄(3)中國古代束帶佩飾,在東周秦漢盛行用帶鉤,以後則主要用帶扣。古代帶鉤多為長體造型,前有鉤首,背後的中尾部有圓形的紐,鉤和紐是連接腰帶兩端的接點。過去發現帶鉤的使用最早不過春秋時代,而玉帶鉤最早出現也當此時,春秋時代的秦墓中見到隨葬的玉帶鉤。當良渚文化的玉帶鉤初見報道時,我們才知道中國帶鉤的創始年代非常早,帶鉤在史前就已經問世。考古發現的良渚文化的帶鉤,都屬玉料製成。良渚玉帶鉤已發現有10多件,最早發現的一件是1972年在浙江桐鄉金星村出土的,圖片20多年後在《中國玉器全集》發表(圖1)。在正式發掘中最早見到的良渚文化玉帶鉤,是1984年在上海青浦縣福泉山遺址60號墓中出土的(圖2)。到1988年浙江餘杭反山和瑤山墓地的發掘報告問世時,又見到3座墓中各發現有1件玉帶鉤。後來陸續又有一些資料公布,人們開始越來越重視這些發現。良渚文化玉帶鉤的型制基本一致,整體呈方塊狀,系以事先修整好的長方玉塊鑽琢切磨而成。它的製作過程序推測是先將玉料切割成長方塊形,然後在兩端用對鑽法各鑽通一孔,接著以一端的孔為起點,用線割法剜去中部而成鉤首。最後在鉤面作變形細加工,再行磨光、雕刻紋飾。只有個別帶鉤雕刻有紋飾,多數為素體。在玉帶鉤的這些製作程序中,線割方法受到研究者的關注,因為這是一種比較先進的玉工技術。如桐鄉金星村發現的那件帶鉤,非常清楚地看到鉤體兩端都有孔,其中的一孔是為下一步線切而鑽透的。在史前玉料切割技術的求證上,刀割和砣割方法都不難認證,而線割方法的證據見到得並不多。在帶鉤的鉤體和鉤首的內側一般都見有明顯的線割痕迹,這樣的部位是砣、刀無法用力之處,這是良渚人掌握了高超線割琢玉技術的重要證據(圖3)。由玉帶鉤的型制看,整體造型比較規整,它的一端為穿繩的孔,另一端為勾系的彎鉤,鉤首較長。不同地點出土的帶鉤在外形上並無明顯不同,區別主要在大小。良渚文化玉帶鉤一般較小,以長度而論,最短的不過 3厘米,最長的也只有9厘米多,一般在5~7厘米上下。長寬比一般不小於3:2,厚度多在2厘米左右。最大的一件玉帶鉤出自橫山1號墓,長9.2、寬5.1、厚2.8厘米。最小的一件出自福泉山60號墓,長僅3.0厘米。在良渚文化的玉器中,帶鉤屬於形體較小的一種,是實用性較強的輕型玉器之一。在良渚全部出土玉帶鉤中,只有反山14號墓出土的1件刻有獸面紋飾,其它均為素鉤。這件刻紋帶鉤由於保存不佳,它的紋飾從圖片上看得並不是太清晰。根據相關文字資料的描述,橫在鉤面上用不粗的線條雕有一個比較簡略的獸面紋,獸面為單圓圈雙眼,眼外刻橢圓形眼瞼。在這雙眼之間用橋形凸面連結,下有扁方形寬鼻(亦或是嘴)。這樣的紋飾,據稱在其它良渚玉器上還不曾見到過,其實它還是一尊十分簡略的神面紋(圖4)。對於良渚文化玉帶鉤的名稱,在學界並無歧議,一致稱之為帶鉤。關於它的用途,與後來的帶鉤在用法上應無不同。有人偶爾論及這些玉帶鉤的用法,有說它是用於束帶的,也有推測可能是穿系在腰帶上用於勾掛佩飾。不論是束帶或是佩飾,良渚人帶鉤的用途都與後來的帶鉤沒有什麼明顯區別。由良渚文化玉帶鉤出土的位置,可以進一步考定它的具體用法。在福泉山60號墓中出土的玉帶鉤,發現於死者腰部,為束帶用鉤無疑。反山墓地的3件帶鉤,也都出自死者腰部或附近位置。瑤山7號墓出土的1件,則更是橫置在死者腰部。反山14號墓帶獸面紋的帶鉤,它正面的獸面在帶鉤上也是作橫向布局,由這一點看錶明它也應當是橫著使用的。良渚文化的玉帶鉤應是隨腰帶橫在腰間,鉤首向左,使用者是以右手握鉤,勾掛在繩套上即可。鉤上的帶,以鉤尾的繩孔看,應屬不太粗的絲麻繩之類,一端拴在鉤孔上,另一端依腰圍大小做成環套,使用時套掛在鉤首上。
回復 收起回復
7樓
2011-08-28 18:56
舉報|
漢服同袍
慕容正成
進士9
良渚玉帶鉤使用時應當是鉤首向內,因為它的光潔面和紋飾都是在彎鉤的相反方向,而光潔面和紋飾顯然是出露在外的一面。這樣的用法,又與後來和周漢帶鉤存在一定區別,後者是鉤首向外,紋飾都裝飾在彎鉤一側。而前者使用時鉤首向里,束帶用鉤但不見鉤,束帶牢實不易脫鉤。還有一點要提到的是,良渚玉帶鉤通常在一座墓中只發現1件,說明一人用一鉤也就夠了。但在武進寺墩遺址的5號墓中,卻例外地見到2件玉帶鉤,而且也都出自死者的腰部位置,似乎表明帶鉤在當時也有同時使用2件的。帶鉤在良渚文化時期已經製成,已是沒有什麼疑問了,不過它是否為良渚人的首創,卻還不能確定。良渚文化的玉器很多都是其它質料器具的禮器化,玉帶鉤也不例外。推測良渚文化的方形玉帶鉤不會是帶鉤的最原始的形態,以鉤系帶的方式在史前時期有可能出現更早。良渚文化玉帶鉤與周漢帶鉤之間,還有型制上的差異,更有時代上的空環,不知道在這個足有1千多年長的時段里,古中國人是不是普遍用帶鉤束帶,如果用帶鉤,又是什麼樣子,這是中國考古上的又一個未解之謎。我在《帶鉤概論》中討論帶鉤起源時,曾舉出當時認為較早的兩種類型的初始型帶鉤為例,其中有一種為較小的無紐鉤。現在看來,那種小型無紐帶鉤與史前玉帶鉤還真有接近之處,從中隱約可見它們之間應當存在一種內在的聯繫,只是目前還沒有找到處於中間階段的帶鉤類型,一時還不能確定兩者之間是否存在演變關係。在良渚文化時期,用這種玉帶鉤的死者生前可能具有相當高地位,它已經具有了禮器性質,不會為一般人所有,所以出土不多。現在所知出土玉帶鉤的墓葬,規模都比較大,隨葬品數量多,出有大量玉器。作為一種著裝習慣,當時使用帶鉤當已成為普遍的風尚,至少在男子是如此。更多的人當是使用其它質料帶鉤,只是沒有能夠保存下來。
3-1良渚文化玉鉤(浙江桐鄉金星村)
3-2良渚文化玉鉤(上海青浦福泉山)
3-3良渚文化玉鉤的三面視圖(浙江反山
3-4良渚文化獸面玉鉤(浙江餘杭反山)
友情推薦:我愛漢服--專業民族服飾導購網淑女閣--女裝導購 2012夏季女裝推薦
推薦閱讀:
※如何構建現代漢服體系
※中國漢服與日本和服的區別?
※對話新銳攝影師:當小時,帶著漢服去全球旅行
※漢服與影樓裝
TAG: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