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電視解說詞《尋訪鼓兒哼》

中原是傳說中炎黃二帝活動的中心地區,也是華夏文化的主要發祥地。早在數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創造了輝煌的中原文明。中原戲曲源於民間,源於先民們對生命最初的藝術表現,這無論從舊志記載還是從出土的文物來看,都是無可爭議的。 鎮平縣是曲藝的搖籃,源遠流長的鎮平文化,哺育了絢麗多彩的鎮平曲藝,造就了一批又一批民間藝人。鼓兒哼、大調曲、墜子書、評書等這些即將從民間消失的說唱藝術,從不同程度上展示著鎮平曲藝的文化魅力,反映著鎮平豐富的文化內涵。在眾多的說唱藝術當中,鼓兒哼表現得尤為突出。 (出城郊鄉鼓兒哼藝人劉天勝說唱畫面同期聲) 說書不說書, 先說四句詩: 「天高夠不著, 斗大盛里多,人老不中用,一死不得活」,四句為詩, 八句為綱,一十六句,總綱道罷。聽我這說字不清、 道字不明,空口吐些白字,破葫蘆啞嗓,意事慢傳, 咱們送下來了。」 鎮平鼓兒哼分曲藝和戲劇兩種形式。一般登台的叫鼓兒哼戲,一人一角,和戲劇一樣演出。剛才我們看到民間演出的場景,大多數屬於曲藝的範疇。鎮平鼓兒哼也叫「鼓碰弦」,是在曲藝鼓詞的基礎上演繹發展而來,今天我們來尋訪鼓兒哼,就不能不從他的前代藝術——「鼓詞」說起。 鼓詞是我縣古老的農村說唱形式,它形式簡單,演唱者左手夾兩支鐵板,互相撞擊以表示節拍,右手擊鼓伴奏,他的唱腔樸實豪邁,表演洒脫自如,手、眼、身、步並用,有強烈的戲劇藝術效果。 根據我縣鼓詞老藝人李華亭(1907—1981年城郊鄉李家莊人)生前所講,最早的鼓詞是宣講教義的一種工具。從藝者大都是以孔子為祖先敬仰。傳說中,孔子曾有一段困蔡邦的故事,當時為了早解困境,子路(孔子的大弟子)才拿起住所內的「鍾翅」和破牛皮張好的七寸雙面音鼓,沿路說唱去魯國搬兵,所以,後人在說鼓詞之前,或用一段「打動我這七寸雙面牛皮戰鼓,領動那漂江過海的鐘翅鋼扉,詩字慢傳,相送一回」的唱詞,以表示當場演出的前奏。 (出縣文化局文化藝術股股長、縣曲協主席楊成來同期聲) 「鎮平的鼓詞藝術流傳的時間相當長,究竟是那一年起源,這個已無證可考。據史料記載,在1930年左右時候,鎮平的鼓詞藝人就已達131人,這些藝人長時間巡迴演出在鎮平方圓,田間地頭和村莊庭院。」 1981年7月,鎮平一批鍾愛曲藝的藝人為鼓詞追史求源,按老藝人李華亭的生前口述記錄:他在17歲(1924年)跟從師傅李效成學藝期間,常聽師父講,他的師父趙文秀(鎮平趙灣人)因鼓詞藝高出名,受人敬佩,畫匠竟把趙文秀的說書架勢畫在城隍廟的東廂房牆壁上,他扶鼓演唱,活靈活現,眾人都讚不絕口。畫像的右邊還鑲著四個大字: 「勸善驚惡」。而今城隍廟已經改為鎮平縣雪楓中學,東廂房也於早年前改建成了教學樓。站在城隍廟僅保留的一處戲樓前沉思,品味著大師當年那「勸善驚惡」的文化內涵,不由得愈顯自己的渺小,同時,也為當年大師沒有留下一點史料記載而深表遺憾。 我縣的鼓詞代表是南陽地區西路口,他多用越調口曲子的贊子句和邦子口的托腔等,因為演唱者手持犁鏵片板,以擊鼓為節拍,因此定名為「犁鏵大鼓」。鼓詞中描述典型的人、 物、事等語言程式,行內人稱之為「條子『。我縣的鼓詞條子,概括為十八景、三十六歌、七十二贊。這些主要是為農村過去那些文化水平不高的藝人創造使用。我縣鼓詞的書目有大書、 中篇、 段子三類,書帽屬於小段子類,大書多為小說即興改唱,書前面有接茬的套話,書中留有懸念。他的主要書目有《三列國》、《水滸傳》、 《說唐傳》、 《大小八義》、 《楊家將》等大書共有40多部。中篇即二至三場以上,五至八場以下的長短故事為限。段子呢, 多以三百句左右或更短些為限,按說唱程式,即開頭為四句詩,緊接著一套禮白,下接正文,代表段子有《武松趕會》、 《拳打鎮關西》、 《打黃狼》等,也有大書抽段情節,共有120餘個。書帽多是趣味性的小段,也有歷史名詞、古代諺語、 文學遊戲和諷刺笑話等。鼓詞這種一人扶鼓擊板的說唱形式,優點主要是輕便靈活,不足之處主要是唱腔旋律單調,缺乏弦樂伴奏。因此,一些鼓詞藝人便萌發了在原來的基礎上,增加弦樂伴奏的設想。 公元1924年春天,是一個極其值得難忘的日子。從事鼓詞藝術的李效成(1890一1946年, 賈宋葦子坑人),與藝弟劉金奎(1893—1967年, 楊營小崗人)劉玉山(又名瞎娃, 墜琴樂手, 棗園代王廟人)一起在葦子坑西河岸上,搭班演出鼓詞與墜子書,以李效成為主,建議將鼓詞與墜子書結為一體行藝,三人在這一重大的改革期間,廢寢忘食,反覆磋商,試唱試演,經過一年零四個月的不懈努力,終於在1925年秋天,李效成35歲時,在賈宋葦子坑,三人將鼓詞與墜子揉合成功。從此,在鎮平這塊土地上,便產生了鼓詞說唱藝術的第二代——鼓兒哼。在班子排練演出的日日夜夜裡,發起人之一的李效成安排他的兒子李天和籌備糧款,每天到賈宋街買菜負責演員的伙食,為鎮平鼓兒哼藝術付出了艱辛的勞動。因此,李天和在鎮平曲藝史上也是可圈可點的——位曲藝前輩。 (出縣文化局文化藝術股股長、縣曲協主席楊成來同期聲)「1981年,南陽地區群藝館李長喜館長,組織有關人員來鎮平對鼓詞進行調查,當時我們去到賈宋葦子坑後,李效成的孩子李天和當時已經年老偏癱,說話口齒不清。據他講,當時在葦子坑的西河上,把沙灘當舞台,把柳枝當馬鞭子,進行排煉,歷經了一年多時間,終於使鼓詞和墜子揉和成鼓詞的第二代鼓兒哼,搬上了舞台,流傳至今。」

揉合成功的新一代曲藝藝術「鎮平鼓兒哼」,它的開頭墜琴、 腳邦、 鼓板齊奏鬧場,非常動聽,緊接著用墜子的「引子」和「鼓詞」的慢打慢唱合為一體繼續進行,禮節性的說唱後便轉為正文,按故事情節的發展,恰配鼓詞的板式和墜子的調門穩妥進藝,使唱腔比之鼓詞更加婉轉動聽,清新悅耳,比墜子唱腔更加熱烈奔放,因為它在落尾句多用鼓詞的托板哼腔,所以又叫「鼓兒哼」。 (出石佛寺鼓兒哼藝人李振華畫面同期聲)「宋江居住運城縣,打富濟貧在深山,梁山一百單八將,都為朋友不為錢,上場有戰堂,詩曰道罷,下有得故事一段,來位同志穩坐書場,聽我在下打動,慢板, 哎……」 如今,鼓兒哼己成為鎮平曲藝發展的一次革命,它反映著鎮平曲藝輝煌的過去與將來。當攝製組一行前往賈宋葦子坑採訪時,在西河河畔,已難以尋覓到當年三人切磋技藝的蹤影了,只有潺潺的流水和一簇簇的野草,在述說著當年他們為追尋中原曲藝文化藝術的自信與執著。 (出李效成第三代傳人李長江同期聲) 「從小長大,跟著我父親到處唱,鄉里也唱,街上也唱,南陽、鄧縣,各公社都唱。買票、 下鄉,那時候, 到哪兒看家兒多哩很,人一眼看不到邊,在我們這兒唱,看家兒也多哩很 原先鼓兒哼那麼叫響,現在人不夠,也擔憂,不光我們擔憂,你們也擔憂,國家也擔憂,文化館也擔憂。但這個劇種缺,沒有哩,這可是天下第一台。失傳就是可惜。」 我們已經無法再現李效成的鼓兒哼說唱藝術,只有縣廣播電台僅存的幾盤601盤式帶為我們記載了當年老藝人們的精彩唱腔。 (出石佛寺鼓兒哼藝人李振華早年的廣播錄音)「大宋一統震華意,八帝徽宗登寶基,自從你宋王登龍位,槍刀滾滾還不安逸,南有方臘打戰表,北有胡兒把兵起,西有王青和禪虎,東有梁山眾兄弟。」 鼓兒哼的唱詞基本上沿用的都是鎮平方言,既通俗易懂,又有濃厚的鄉土氣息。鼓兒哼保留了傳統曲藝的特點,又揉合了現代生活的程式,特別是在20世紀80年代左右,我縣鼓兒哼藝人基本上走遍了鎮平的村村寨寨,農村文化生活基本上以鼓兒哼為依託,因此,鼓兒哼在那個時代有著極其強盛的生命力,從不同程度上記錄了那個時代的一種文化現象。 (出群眾同期聲)①喜歡聽,好聽,鼓碰弦好聽。②每逢春節,群眾們看迷了,扁食(餃子)往水缸里下,老頭回去給老婆交待,我先去睡一會兒開戲了叫我。③以前(農村)沒有電視廣播,吃罷飯沒有事干,人們都喜歡聽鼓兒哼④記者:你愛聽嗎?答:可愛聽。閑了沒有事就坐這兒聽⑤(我)真是聽著鼓兒哼長大的。這可不是假的,小時侯是聽著人家唱(鼓兒哼)長大的。記者:來兩句來兩句就來兩句。「一治一亂聖人流,爭名奪利儘是休,漢高祖滅秦楚龍爭虎鬥,傳流到漢獻帝三國分首。」 根據鎮平縣1962年文藝普查報告記載,1953年王興國帶著他的犁鏵大鼓《拳打鎮關西》先後在省會鄭州和南陽地區進行文藝匯演,均榮獲一等獎和中南六省優勝獎。1957年,演出的《水利化》,1962年演出的《朱賣臣休妻》和1976年演出的《巧訛富》三次赴鄭州等地彙報演出,每次錄音都在河南人民廣播電台播放。 1981年,南陽市說唱團的李國全,根據鎮平鼓兒哼的表演藝術特點,又對它進行改革與深加工,運用皮鼓、 三弦、 二胡等樂器,將鼓兒哼進一步完善,更名為「南陽大鼓」,代表曲目《實誠人》。鎮平鼓兒哼,這一藝術形式,又一次煥發出青春的光彩,步入了蓬勃興旺的多彩年華。此後,先後多次由國家曲藝代表隊移植,赴香港及東南亞地區彙報演出,受到了眾多海外華僑、華人歡迎和好評。鎮平鼓兒哼的錄音也多次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向全國聽眾播放。 這種被稱為鄉野里的「民間小戲」,在20世紀30年代到80年代,接近半個世紀的歲月里,曾經興盛一時,它基本上代表了一個時期的農村文化現象。但是,這種過去老百姓所喜聞樂見的說唱藝術,伴隨著時代發展,已經慢慢淡出人們的生活,被人們漸漸遺忘,作為土生土長的鎮平人,我們無不為這種傳統民俗文化的逐漸衰落感到分外擔憂。


推薦閱讀:

客廳電視背景牆也講究風水?一不小心就家財散盡
電視背景牆裝修圖 客廳裝修設計新路
軍師聯盟有什麼角色?
暴風攜「AI+」激進搶奪TV市場 十面埋伏下或難逃「樂視式」魔爪
簡單減肥方法 看電視也能輕鬆瘦身

TAG:電視 | 解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