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智慧3  什麼叫孝順

演講人:傅佩榮

講師簡介:祖籍上海。台灣輔仁大學哲學系畢業,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博士,專攻宗教哲學。曾任比利時魯汶大學客座教授,荷蘭萊頓大學講座教授,台灣大學哲學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長,現任台灣大學哲學系所教授。

內容簡介:中華民族是十分注重孝道的民族,甚至有人提出如果不能順從父母的心意就不是好子女。但是,如果父母犯錯怎麼辦?如果父母提出過分的要求又應該怎麼辦?在孟子看來究竟怎麼樣做才是真正孝順父母的好子女?全文:

解說:我們常說「百善孝為先」。在中國傳統社會裡甚至採取「舉孝廉」的方式選拔官員,就是在民間推舉最孝順的人做官。因為在儒家文化思想體系里,一個孝順的人就是一個善良的人、誠實的人,一定可以做個好官,而一個不孝順的父母的人是沒有資格為官的。  於是就有人提出,如果想要好好孝順父母就必須事事順從父母。但是在現實生活中,父母所說所做的一切難道都是對的嗎?如果父母犯了錯誤子女該怎麼辦?如果父母提出過分的要求,子女又該怎樣做呢?而在孟子看來哪些行為是不孝的,子女怎麼做才能夠稱之為孝呢?究竟有哪些方法可以讓子女和父母相處融洽?  我想,聽到「孝順」,很多人都會認為這是好事。全世界的人沒有反對孝順的,因為都是父母把我們生養,讓我們可以成長的。父母就是我們的天,我們的地。  雖然我們強調孝順,但古今中外都有很多不孝順的例子。那怎麼辦呢?的確,在《孟子》書上對於不孝有兩種分類的方式。  第一種分類,就是當時很流行說的五種不孝。

孟子說:第一種不孝就是手腳懶惰,不去工作賺錢,不管父母的生活,因為自己懶惰嘍。  第二種不孝是喜歡喝酒、賭博把錢給花光了,不管父母的生活。  第三種不孝是怎麼樣呢,自己貪圖錢財,愛護自己的小家庭,然後不管父母的生活。這三種不孝。  第四種是放縱耳目慾望,作姦犯科,到最後讓父母覺得羞辱。別人就會嘲笑啦,你的孩子怎麼坐牢去了,這些。  最後一種不孝是喜歡逞勇、打鬥,我們講的「好勇鬥狠」,讓父母陷於危險。因為別人打不過你,說不定放火燒你們家的房子,那父母不是很危險嘛。  這就是當時說的五種不孝。孟子為什麼提這五種不孝呢?因為背後還有一段故事啊。這個故事就比較特別了。  當時,孟子在齊國,他的學生問他,說:匡章這個人全部齊國人都說他不孝。那請問老師,您為什麼還跟他做朋友呢?照理說孟子是儒家的代表,有一個叫匡章全國都說他不孝,那避之惟恐不及啊,為什麼還跟他作朋友呢?孟子替他辯護,所以我們先說一下匡章的背景。  匡章所面臨的是家庭倫理親情大悲劇啊。怎麼說呢?他是齊國的大將軍,他的父親也是貴族,不知道母親犯了什麼樣嚴重的罪,被父親逼死了。死了之後,父親還不讓他安葬(母親),就埋在家裡馬廄底下。匡章做(作為)兒子受不了,就一再跟父親說,說母親過世了好歹安葬吧。說了幾次以後父親生氣了就把他趕走,幾乎是斷絕父子關係。所以匡章很難過,他不能孝順父親,也不能幫助已經過世的母親。他就回到自己家中把自己的妻子兒女都送回娘家。為什麼?他心裡想說,我不能夠侍候我的父親,我也不要我的妻子兒女來照顧我。我覺得這樣子我心裏面比較好過,要不然我跟我父親關係斷裂了,然後我自己一家人還過得和和樂樂的,心中不忍。他是這樣的情況。  所以孟子替他辯護。他說,前面說的五種不孝匡章犯了哪一種呢?都沒有嘛,他只犯了一點就是忘記了儒家的一種想法就是「父子不相責善」,父母跟子女千萬不要以善來一直互相責備。因為你要求行善的話是老師對學生,朋友對朋友要求行善。一家人他是命中注定一家人,你如果說你非要行善不可,你這樣做是錯的,到最後恐怕傷害了親情。儒家是最重視親情的。有時候兩者不可得兼,你只好選擇一種正確的態度。  所以,孟子是講五種不孝是替匡章辯護,說明儒家思想他有他的原則,他不會隨便被世俗上很多人說這個人不孝,大家說他不孝我就不理他。你要自己判斷,他是怎麼一回事。  解說:除了剛剛講到的五種不孝外,人們還常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那麼,這「不孝有三」到底是哪三種不好的行為呢?古人又為什麼說「無後」是最不孝的行為呢?這句話究竟出自哪個典故呢?  那麼,第二種分類是三種不孝,這也來自《孟子》裡面很有名的一段話。孟子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最近還有人告訴我說中國現在有十三億人都是孟子害的,就因為孟子說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所以大家都非生兒子不可。  這種話其實有些誤解。為什麼?  《孟子》書上並沒有說是哪三種不孝,後來東漢的趙岐註解《孟子》的時候把它找出來了。哪三種?  他(按)照順序,第一種不孝是「阿意曲從,陷親不義」。儒家裡面把這個當作第一種不孝有深刻的含義啊。就是我用各種委屈順從的方式來討好父母親,結果讓父母親陷於不義。什麼意思呢?就是父母有可能做壞事,做錯事,我做子女的就想盡各種辦法跟父母說您做的都對,您怎麼想的都是沒問題的,結果父母反而做錯事。所以真正儒家講孝順,做子女的一定要知道什麼叫「是非善惡」。父母有錯的時候,從孔子開始,孔子就說過了——他說,侍奉父母親,發現父母親要犯錯的要委婉地勸阻。但是看到父母不接受我的建議不能夠生氣,不能跟父母吵架,還是要尊敬父母。內心憂愁,但是不要抱怨。做子女的只能夠逆來順受,然後設法多積功德,替父母補救一些過失。這才是正確的態度。所以,講到說第一種不孝就是「阿意曲從,陷親不義」。  第二種不孝呢,叫做「家貧親老,不為祿仕」。家裡很窮,父母親老了,你不去做官,不去做事賺錢奉養父母親。這是第二種不孝。  第三種不孝「不娶無子,絕先祖祀」。就是我成年了,我不結婚,沒生兒子,以至於祖先的祭祀停下來。它本來排第三的,而孟子把它說是最重要的「無後為大」。為什麼?他是要替舜做辯護啊。  這是怎麼回事呢?  我們就把這個天下最大的問題家庭先做個介紹。舜年輕的時候,母親就過世了,父親娶了後母生一個兒子叫做「象」,這「象」這就是動物園大象的「象」。這弟弟非常壞,沒見過這麼壞的人。在《孟子》書上,孟子的學生都問他,說這個象做什麼事呢?六個字:「日以殺舜為事」。太可怕了。這個弟弟每天早上起來想:我的工作就是要去殺我的哥哥。有這種家庭,一家四口,三個人聯合起來要殺一個。因為舜德行非常好,這時候天子是堯。堯就在選誰可以當領導來接我的位置,他選到了舜。選到舜之後,他也知道舜的父親跟舜的後母這個家庭非常複雜。他也知道說我是天子,我如果正式提親,主動說我有兩個女兒要嫁給你們家的舜,肯定不行的。舜也知道,我向父母報告說天子要把兩個女兒嫁給我,肯定不可能的。所以,孟子說,舜是因為想到,如果不結婚沒生兒子,這個是很大的罪過。但是不向父母報告就結婚,這也是很大的罪過。兩害相權取其輕,他還是先結婚再說了。孟子是替舜來做辯護的,所以才有這一段。  所以,我們念書的時候最怕斷章取義,就把這八個字拿出來作為一個最高標準,然後就拚命生孩子。這不是我們儒家的觀點。  解說:我們常說「百善孝為先」,甚至直到今天是否孝順父母仍然是評判一個人品的很重要指標。於是,就有人提出如果想要好好孝順父母就必須事事順從父母,但是在現實生活中父母所說所做的一切難道都是對的嗎?  我們今天如果講孝順的話,誰說得最多?誰說得最好?儒家。但是,很多時候我們都被誤導了。比如說儒講孝順,從「三綱五常」以後變成一種嚴格的規範,好像是父母親都是對的,你做子女的你就不由分說就好好地聽父母的話吧,孝順吧。  其實不然。因為儒家也知道,在現實生活裡面很多做父母的,他不見得有正確的觀念或者正確的行為。那如果父母做錯事怎麼辦?做子女的應該如何?像這些問題不能考慮到的話,你光講孝順沒用,到最後變成禮教吃人。那麼,在《孟子》書上,他怎麼樣來說明這一點呢?  他舉了幾個人做例子。  第一位是有名的孝子曾參。曾參是孔子的學生。曾參的父親曾皙早就是孔子的學生了,在曾參十六歲的時候,父親跟他說:你也一樣跟我的老師學習吧,所以,父子兩代都跟孔子學習。那麼,曾參人非常敦厚,反應稍微慢了一點。  那麼,他去學習的時候聽到孔子強調孝順,他就要努力實踐。他有時候跟同學們就說:我可孝順了。父親打我,我從來都不跑,讓父親打到滿意為止。  這個話傳到孔子耳朵中,孔子就有點擔心。就把曾參找來說,你說你父親打你,你都讓他打到滿意為止,這樣不太好吧。曾參就說,這是孝順啊,難道不是嗎?孔子說,不是。他說:父親是大人啊,你還是孩子。大人出手比較重,他如果拿粗的棍子一打,把你打傷了,別人就會嘲笑你的父親啊。你讓父親被人嘲笑,你就是不孝順。那怎麼辦呢?所以,孔子就說了,父親拿粗的棍子你就跑,跑反而是孝順。父親拿細的棍子,你就好好挨打吧。反正只是皮肉之苦,所以,孝不孝順要有一種真誠的心意,希望父母親平安無事。  那麼,曾參後來在《孟子》書中有什麼樣的表現呢?《孟子》裡面特別提到兩段。  第一段他說,曾參奉養父親曾皙的時候每頓飯一定有酒有肉,吃完畢要撤出食物的時候,一定請示父親剩下的飯菜給誰。他為什麼這麼做呢?因為父親雖然年老體衰,眼睛也看不清了,但是父親也希望能做好事。在儒家的思想裡面,一個人的心意就是希望能夠做好事,幫助別人。能做到了,我覺得活得很痛快。所以,曾參能夠奉養父親的心意,然後按照父親的意思把剩下的食物送給附近的窮人家。父親再問:還有多餘的飯菜嗎?他一定說還有,讓父親不用操心。  但是幾十年後,曾參自己老了。他的兒子曾元奉養他的時候,也是每一頓飯有酒有肉。但是,吃完飯撤出食物的時候,不再請示父親,說剩下的飯菜給誰。父親問他說,有多餘剩下的嗎?他說沒有了。準備下一頓飯熱了再給父親吃。  孟子就拿這祖孫三代的一種方式來說明,曾參才是真的是孝順。曾參的兒子只是奉養父親的口體,就是讓父母親活著而已。而曾參自己除了奉養口體之外,還能養志。養志就是讓父親的心意可以實現,每天吃完飯還可以做好事,幫助別人。所以,孟子的分辨是非常地深刻的。  所以我們看到曾參所做的示範就可以了解對父母親應該如何。要用心啊。  解說:通過曾參的故事,我們了解到孝順父母並不是盲目地順從父母,也不僅僅是照顧好他們的飲食起居就可能性以了,而是要真誠地用心去孝順父母,這才算是真正的孝順。但有的時候,我們雖然盡心儘力地去孝順父母,卻得不到父母的認可和歡心。那麼這個時候,我們又應該怎麼辦呢?

比如舜的父親和後母對待舜並不好,那麼舜究竟還應不應該孝順他們呢?  說到舜的故事那是相當多的,在《孟子》裡面反反覆復,討論地(得)相當深入啊。  這個堯真是了不起,他發現舜的德行很好就把兩個女兒嫁給他,讓自己的九個兒子都讓他們去當舜的部下,文武百官全部聽舜的指揮,讓舜來當代理的天子。但是,舜在家裡面的情況並沒有改善吶。  底下我就引述《孟子》的一些資料來看。  父母親叫舜去修穀倉,等舜上了屋頂之後就把梯子撤走,他爸爸還放火燒穀倉。舜因為有兩個賢慧的妻子,早就知道這種詭計可能發生,就幫他準備了像滑翔翼一樣的(東西),飄下來了。  然後父母一看,這個計劃沒有得逞,就叫他去修水井。等他下了水井之後用石頭把洞口封起來,準備把他悶死。沒想到舜帶著鐵器,從旁邊挖地道先回到自己房間去了。  這時候他弟弟出現了,象就說了謀殺舜都是我的功勞,他死了之後財產怎麼分配呢?糧食、牛羊給父母親;干戈——就是我們一般講武器——干戈,還有弓,還有琴歸我;再讓兩個嫂嫂替我整理床鋪。這實在是太可惡了。他得意得很。  走進舜的房間,一看舜在床邊彈琴。這個弟弟既然進了房間不能不講話,就說,哥哥,我好想念你。表情非常尷尬。但是,舜這個做哥哥的,他當然知道弟弟有什麼詭計,他也不忍心。因為他知道父母親特別疼愛這個弟弟,雖然他壞得不得了。舜就說:我有很多老百姓需要有人照顧,你幫我忙。就把弟弟封到有庳國擔任國君了。因為當時的規矩,哥哥做天子,弟弟不能只是當老百姓。  這時候孟子的學生聽到這個故事受不了,說:老師啊,他弟弟那麼壞難道可以讓弟弟去當諸侯國的國君,去殘害百姓嗎?  孟子說:舜很聰明的。舜怎麼做呢?舜就派幾個能幹的大臣去幫他弟弟,讓他弟弟管不到稅收,不能管錢,管不到軍隊,讓他誰也害不了。然後不定期地隨時召見,反正你是諸侯,我是天子,隨時叫你來。古時候交通不太發達,來一趟就兩三個月,一年叫你跑兩三趟。他弟弟就每天在路上跑來跑去。  他弟弟跑回來的時候,他父母親就可以跟弟弟相會,所以一家人就比較和樂。這是舜的做法。到最後,舜的爸爸終於被感動了。感動了之後,他也很開心,覺得說舜這個兒子還不錯。  孟子就說了,他說:舜的做法讓這樣的父親也能夠滿意,也能夠開心,天下人都統統上軌道了。因為古時候是很小的社會,像一個部落一樣。你當天子的人,你做得好,所有人都看得到。  那麼,舜的孝順就從這個故事裡面可以看得到。你不能選擇父母,也不能選擇兄弟姐妹,他是命中注定一家人。那你現在說,好,我要努力行善。我父母家人都不能配合怎麼辦呢?不要抱怨。不但不要抱怨,反而要趁這個機會努力做自己應該做的事。  你不能說有好的父母,我再來做好的子女吧!你不能說有好的哥哥,我再做好弟弟。你不能選擇這些啊,你只能盡責任做自己該做的事。儒家的思想有個重點。他說,你如果把自己的責任盡好,跟你相關的那一方面一定會受到影響。  有時候我們常覺得說,我做了好久,怎麼這個人都沒感動呢?你千萬別那麼想。你只要做了,他一定有某種影響,他表面上也許不說。因為如果說你對我很好,我終於被你感化,說出來有點沒面子,不好意思。但他心裏面確實會慢慢在轉變。  所以儒家裡面講到倫理的時候,它是相對的關係。你不能先說你對我好,我才對你好。儒家思想是,我對你好不是為了你對我好,而是盡我的責任。你把這個思想掌握住的話,儒家思想的價值才會出現。  比如你看到一個年輕人上了公交,找座位坐下來。一個老太太上車之後,他讓不讓座?他如果發現老師、校長就在旁邊,他肯定讓座的。對不對?讓老師、校長覺得我是一個好學生。他如果發現根本就沒有我認識的人在旁邊,那我為什麼要讓座呢?這一來,他的行為是受外在的壓力所影響,他沒有內在的價值。一個人真正行為的價值由內而發,一定要怎麼樣?由真誠引發力量,讓自己去做該做的事。你能夠說,我覺得該做我就做,完全不在乎別人怎麼評價我,別人怎麼看我,這才有一種道德價值。也就是這種行為,它會影響內在的自己。當我把座位讓給老人家的時候,不是老人家得到一個座位,而是我得到一個機會,肯定我是一個人。這是儒家的思想。  這個思想掌握住的話,它的道德價值在內不在外。他才能夠讓一個人活得自信,並且活得自在。  舜的故事告訴我們,即使我們的父母不是好父母,我們也要好好地盡自己的責任真誠地孝敬父母,努力做個好子女。那麼是否就意味著哪怕父母有錯,哪怕他們提出很過分的要求我們也不能反對嗎?如果父母提出的要求我們實在無法做到,這個時候又應該怎麼辦?  儒家對於孝順絕對不是權威八股,絕對不是單向地說一定如何,更不會說什麼「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這句話是宋朝學者說的,不是孔子、孟子說的。所以,我們有時候學儒家思想就要了解,他們非常重視什麼?原則。原則就是要孝順,方法你要設法去調整,找到一種你可以做得到的方法。  我學儒家之後,就懂得怎麼跟父母相處,所以我把我自己的經驗也報告一下。  我父母是上海人,他們生了七個孩子。但是我母親身體不好,在五十歲的時候脊椎骨長腫瘤,動手術失敗,半身不遂。所以我從美國念完書回到家的時候,母親已經躺了十二年。做子女的看到母親受苦,當然希望她開心。但怎麼做才能讓她滿意呢?就是商量,就要溝通。結果商量到最後發現:給她錢,她沒有用;給她名,她用不到。她最後就說要我陪她打麻將。那打麻將的話,在社會上講得通嗎?家裡面算是娛樂,所以,沒有問題。我就這樣開始學打麻將了,一到周末就陪父母打麻將。  打了半年,我母親又說了,她說:你不是希望我快樂嗎?我說:是啊。  她說:你現在不是當教授了嗎?我說:是啊。  她說:你每星期不是只有八節課嗎?我說:是啊。  她說:那你為什麼不每天陪我打麻將呢?  這時候怎麼辦呢?她先提出她的請求了。這時候我只有兩個選擇,說好或者說不行。我要說好的話,以後每天打牌昏天黑地怎麼念書做學問呢?所以你要了解,再怎麼親密的關係都有說「不」的時候。因為每個人的快樂只能自己負責,別人只能從旁協助。  所以,我跟我母親說:我大概沒辦法做到啊。她問我,為什麼?我大概哲學學了幾十年,反應還蠻快的,想都沒想就說,有兩個理由。  她說:哪兩個理由?我說:第一個。我說:我們做子女的陪父母一起娛樂,我自己也很快樂。這種快樂我怎麼可以一個人獨佔呢?因為我有七個兄弟姐妹不多也不少。  那麼第二個理由呢,我說,我除了是您兒子以外,我另外還有六個角色要扮演——結了婚是做先生的,有小孩是做父親的,在學校教書是做老師,在社會上是個公民,自己也是很多朋友之一,同時也是兄弟姐妹之一,加起來正好七個角色。我說一個星期有七天,你有七個孩子,我有七個角色,所以我每星期陪你一天不是正好嗎?說實在我講這個理由,說出來之後我自己聽了都覺得無懈可擊。  所以,人跟人相處,就要怎麼樣呢?溝通。這時候你要講理的話,它合乎人情世故,大家都會接受。果然我母親很聰明的,她聽完就說:好!以後你每星期陪我一天我就滿意了。  所以,人跟人相處一定要怎麼樣呢?找到一個穩定的模式,長期維持和諧的關係。我們的感情,跟我們的時間,跟力量都是有限的。你如果沒有任何限制,別人要求你,你就做,到最後你怎麼讓每一人滿意呢?所以你就要分本末輕重,父母親是最重要的,就是孝順,所以他要排第一。每星期我用多少時間陪父母親,尤其在父母年老的時候更是要用心。  事實上我們做的永遠都是不夠的。每一個人都有他自己選擇方式。因為有的父母要求孩子把書念好,那是(在孩子)小時候他希望孩子把書念好,不是為自己的面子,也是為了小孩子有好的未來。而有的父母希望小孩賺錢多,但小孩賺錢有時候也是能力所限。所以,在這個時候就要了解溝通的重要。否則的話你為了父母的要求就一定去做,萬一違背社會規範怎麼辦呢?,萬一超過你的能力過度勞累怎麼辦呢?  所以,我們講儒家的思想對我們現代人來說是非常有啟發性的。  解說:傅佩榮老師以他的生活經驗告訴我們,如果父母提出了過分的要求,我們在堅持孝順這個原則的同時也一定要講求和父母溝通的方式方法,變能地來解決問題。但有時候父母不僅僅是提出過分的要求,而是犯了錯,甚至是犯了大錯,那麼做子女的又該怎麼做呢?  孟子有個學生叫做桃應。這個學生有一次就提出一個假設性的問題來請教孟子。這是個很高難度的挑戰。  學生說:舜當天子,他的父親如果殺人,舜怎麼辦?  孟子說:舜就派法官去,把他父親抓起來嘛。誰殺人誰就被抓嘛,這很合理。  學生就問:舜真的會這麼做嗎?  孟子說:舜不會這麼做的。他說:舜會把天子的位子辭掉,然後背著父親沿著海邊逃走。然後住在很遠的地方,跟父親在一起生活。每天開開心心,高興得忘記了天下。  好!問題來了。很多人就從這個故事,說儒家你看,你們重視人的情感,你忽略社會正義。難道被你父親殺的人是活該嗎?這還得了。你怎麼可以違背法律呢?等於是窩藏犯人。  在這裡我們就可以了解,如果舜今天又要當天子,又要保護他父親,那絕對不可以。你當天子就要執行法律,任何人犯罪都是法律公平地來對待你。但是你把天子之位辭掉之後,你是一個單純的人——就是父親的兒子,那兒子保護父親的話是天經地義。父親做什麼事,說實在我們也無從去進一步了解。  譬如說,你現在可以問:他父親殺人說不定是人家要先殺他;他父親說不定是保護自己;說不定是那個人跟他父親借錢不還,把他父親逼急了;說不定是誤殺。有各種理由,所以,不要這麼單純地說,你殺人,那還要問是什麼原因。我們有時候不是法官,實在是弄不清楚。但是不管怎麼樣,他還是父親,所以做兒子、做女兒的,就盡量保護父母的周全。但是法官按照法律絕對可以追捕,並且應該這麼做。如果被追到了,捕到期了,舜一定接受,就負責每天送牢飯。所以這是儒家的思想。  但是,你要我選擇,說你要放棄天子的位子,還是說要怎麼樣呢?你堅持做個天子讓父親被抓。那在儒家來說,當然選擇放棄外在的權力,或是各種名位,然後來孝順父母親。  所以在這裡面,你要怎麼去思考呢?你不要只把它放在說,親情和法律孰重。你要了解,法律不能離開親情。因為一個人犯錯有各種可能的情況,我們不是法官。我一再強調,我們盡量避免二分法,說父母親做什麼事,那做什麼事對不對,他自己也是一個行為的主體,他在判斷,他也要負責任的。就跟我們做事,有時候別人冤枉我,說我這樣,說我那樣,百口莫辯。各種情況都有,但是你退到最後,很單純的一個人,我就是誰的子女。那這個時候,我就盡我的力量來保護他們。  所以孔子會說「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儒家的「直」啊,一定記得真誠而正直,由內心發出來真誠的情感,不轉彎的。如果說父親犯錯,我去檢舉他,代表我希望得到社會上很多人的高度評價。說,你看這個人大義滅親。我要公開地說,儒家思想裡面沒有「大義滅親」這四個字,這不是儒家,這是法家。  我們中國兩千多年的政治,大部分都是陽儒陰法,表面打儒家的招牌,教忠教孝,裡面是法家。他沒有真正實現儒家的思想。  解說:儒家一直提倡「百善孝為先」,但是孝順父母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我們會碰到各式各樣的問題,也會有很多困惑,而且每個家庭成員有著各自不同的性格。那麼一旦出現了矛盾究竟應該如何做才能夠維持良好的親子關係呢?  譬如說,有些學生跟我抱怨,說,老師我的父母親老是要我考第一名,但是我怎麼念書都考不到,這該怎麼辦呢?  我就跟學生說,我說:你回去向父母親報告說,說根據專家的研究,一個孩子書念得不好有一半是遺傳的問題啊。如果學生這麼向父母報告以後,父母就不再嚴格要求了。因為做父母的跟孩子說,你怎麼那麼笨,有一半是罵自己,這怎麼好意思。  所以,你了解這種人間的各種複雜的情況,就盡量避免一種單一方向的思考,說父母永遠是對的,沒那回事;也盡量避免二分法,說誰是好人誰是壞人,一刀切也不要。  我們現在舉例來說,拿舜(的父母)來說。對於這象來說,啊呀,真是好爸爸、好媽媽。看見沒有,這個象他要做什麼事,父母都支持他。那對舜來說,這個父母實在是不投緣。那你說父母是好的還是不好的?對兩個兒子分別判斷完全不同。  的確,我們中國人有時候也講八字相合,星座相剋這些。它有時候在一家人裡面也難免會有性格,因為每一個人都需要修養自己。你如果自己沒有修養好,你做任何事都會有疙疙瘩瘩,總覺得施展不開。相反的,你把自己修養好了,再怎麼樣困難的情況都沒有問題,有時候反而是越困難越能夠讓你激發內心裏面真正的力量。  所以,在孟子思想裡面對於孝順有這種觀點,然後它還要再推出去。有一句話非常好,就是孟子說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啊。我先孝順自己的父母親,有機會的時候再推而孝順、尊重長輩們,別人的父母親;我愛護自己的子女,有能力、有機會再照顧別人的子女。這是儒家的思想。你要有原則、有差等,先照顧自己的家人,但是一有辦法推出去。孔子也說過,一個人行仁的話「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這是儒家思想。  它能夠把普遍的社會裡每一個人都當作自己的責任,這是為什麼儒家思想它的出發點非常精準,落在家庭裡面。所以孟子說,堯舜之道沒有什麼特色,兩個字「孝」跟「悌」。你能夠孝順到外面去自然可以有仁愛之德;你能夠「悌」友愛兄弟,尊敬長輩,到外面去自然可以有義,叫做做正當的事。有「孝悌」就推出來「仁義」,有「仁義」天下就沒問題了。因為每一個人都從自己開始,做他該做的事。  所以,在《孟子》書中一再強調孝順。孟子說:不能得到父母的歡心,沒有辦法做人;不能順從父母的心意,沒有辦法做子女。說到這個份上,說明什麼?說明儒家認為,家庭是一個生命的出發點,每一個都從家庭出發,老的時候也希望在家裡面養老,所以家庭是需要我們用心經營的。  儒家講孝順的話,不但沒有什麼權威八股這樣的一種想法。我們從《論語》,從《孟子》裡面都可以看得到非常活潑地要有一顆真誠的心,選擇適當的方法,能夠調節彼此之間的差異,經過理性的溝通,找一條路來走。  這是我們對於孟子「孝順」觀念所做的介紹。我們就談到這兒。

推薦閱讀:

夫妻狠心活埋兒子,意外發現黃金——《二十四孝系列》之九:埋兒奉母
哪些墳墓後人不孝順?
稱職的丈夫多少有點不孝順
古代誰休妻誰孝順 徐孝克賣掉老婆孝敬老娘
【孝順父母 - 孝順父母不用等有錢】

TAG:智慧 | 孝順 | 孟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