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派武功 (介紹各派武藝的奧秘)

---各派武功 (介紹各派武藝的奧秘)(超級牛文,強烈推薦大家研究!)九、傳統武功如何面對現代散打

這是目前武壇上爭論最火的問題。最有趣的就是北京散打隊的教練梅惠志先生和大成拳王選傑先生的過節。網上流傳梅惠志一個迎擊就把王選傑打暈了。大成拳門人當然火氣大了,但奇怪的是沒有聽說有人找上門去和梅惠志干一把的。這種事如果發生在上海就不一樣了。如果上海散打隊的教練膽敢說自己一個迎擊就把十大形某某名師打暈,那十大形的徒子徒孫們一定會殺氣騰騰上門干架的。

王壯飛先生自稱「八卦拳王」,又說當年將王薌齋先生打敗,結果也沒有聽說北京練意拳或大成拳的殺到上海來比武的。倒是十大形念及王薌齋也是沐恩心意拳的傳承,立馬有人殺出找王壯飛的麻煩。守孚老師在上海的時候對王壯飛的諸多驕傲言論也多有不滿。有一天請示鐵國成先生是否可以去沖沖王壯飛的場子,鐵國成先生一向與世無爭,這回居然沉默不語。守孚老師知道鐵國成先生的態度了,於是和幾個師兄弟一起殺奔王壯飛的場子。在王壯飛場子上練八卦的學生有很多。守孚老師那時年輕氣盛,到了場子就說:「王老師,聽說你們八卦很厲害,我們想切磋一下。」王壯飛的學生自然只好出來應戰。守孚老師一出手,將那些學生打得魂飛魄散,但王壯飛卻始終沒有下場出手。守孚老師道:「王壯飛到這個份上了還不出手,不是很說明問題了嗎?不過現在回想起來,此事到底還是不妥啊。人家練拳也是玩個有趣,我到去把人家搞個雞飛狗跳的,現在我是不會這麼做的了。」

大俠在網上看到介紹於化龍先生的文章,說於化龍先生對某一自稱「八卦拳王」的武師不滿,直接殺到對方府上,把對方的那塊拳王匾砸碎了。這個「八卦拳王」除了王壯飛還會有誰呢?但那篇文章卻沒有點出「八卦拳王」的名來。

大俠對守孚老師道:「八卦是一個大門派,你不怕人家找你麻煩嗎?」守孚老師笑道:「我鐵李兩先生過世以後,一直在尋找名師,還想再學一點。如果有人拿出真本事來令我信服,我還要拜他為師呢。」守孚老師多次說起在上海的一次武林盛會遺憾錯過面見萬瀾聲先生的機會。他說:「那些傳奇的名師手裡總有一點東西的吧,見面討教一下,對自己的功夫一定會有長進的。」大俠對守孚老師說起意拳、大成拳的傳奇,守孚老師說上海沒有什麼很出色的練家,以後有機會遇到高手,當然是要討教一下的。

大俠在網上看到一篇文章,裡面有一句有趣的話「北京人懶,在公園裡儘是湊在一起說拳的,上海人講究實際,在公園裡練的多說的少。」前面,梅惠志和王選傑的過節搞不清楚,大俠在網上居然有看到這麼一篇東西:姚先生一生都在拳學中探尋,尤其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中國恢復了散打,意拳在異軍突起的散打運動中,受到了犀利的挑戰,在幾次自己的弟子與北京市和河南省散打運動員的比賽中失利後,姚先生更是加強了這方面對於國內外拳法、散打、跆拳道、空手道、泰拳的研究。這段東西其實是很有意思的。姚宗勛先生作為王薌齋先生的衣缽傳人,在自己的弟子和散打運動員的比賽中失利以後,對其他的外家拳法(散打、跆拳道、空手道、泰拳)進行研究。這其實就是說姚宗勛先生已經認為王薌齋先生傳給他的拳法不夠用了。如果夠用,你根本沒有必要去研究人家的拳法么。這就是一個矛盾的論題。

王薌齋先生認為它的拳法已是最高拳法,其他的拳法都不值一看,怎麼到了姚宗勛先生就不夠用了呢?姚宗勛先生研究那些現代拳法,到底有什麼研究心得呢?看得出來的就是把拳擊加了進去。

意拳拳擊好像就是姚宗勛先生的創造,但這個意拳拳擊是否就比單純的意拳好用呢?守孚老師看了意拳拳擊的錄相,表示不敢苟同。拳擊的打法和傳說中的內家拳的一觸即發在拳理上其實是完全不同的拳理。拳擊的打法是通過肌肉的伸縮產生打擊力,和肌肉群的大小成正比關係。重量級的拳擊手和輕量級的拳擊手是不可能在一起較量的。中國傳統內功拳法是用內勁攻擊對方的。這內勁在絕對的意義上和肌肉的伸縮無關,那是一種完全不同的力量,是通過肌肉的原位縮漲產生的一種奇特的力量。前面所錄的孫祿堂不動手就將對手打飛,那種攻擊力是和肌肉伸縮產生的打擊力完全不同的一種打擊力。姚宗勛先生應該是知道這種內勁之力的。而他研究的那些現代拳法都是講究通過肌肉伸縮產生的打擊力。這裡就有一個問題:姚宗勛先生的弟子輸給散手,他是否開始懷疑內勁的真正攻擊力了呢?他把拳擊和意拳結合在一起,在拳理上講是將兩種不同拳理的東西攪在一起了。

守孚老師強烈反對意拳拳擊這一類的東西。他認為中國武功的奧秘不在於肌肉伸縮力,而在於肌肉的縮漲力。心意六合拳中的秘訣就在於「縮漲兩字一命亡」但即使這個秘訣其實也被很多人誤解成身體上下伸縮之力。當然,身體上下伸縮之力並沒有錯,這也是心意六合拳招法中的基本,但心意六合拳更高層次的肌肉的縮漲力,一直是一個門內的秘訣。歷來只有很少人知道真正的練法。從各個方面來看,沒有理由認為姚宗勛先生不懂這個秘訣,但他顯然對這個秘訣在某種程度上失去了信心。這也就是爭論的焦點所在。現在散打界對傳統武術不屑一顧,原因在哪裡?目前練傳統武術的只有極少數知道這個秘訣。

守孚老師常說:「按照現在市面上傳統武術的練法,有幾個能練出傳說的一觸即發的功夫呢?」大俠自己學了那麼多的武術流派,的確沒有學到一觸即發的功夫,當然贊同守孚老師的觀點,但對心意六合拳究竟是如何對付現代武術散打,大俠希望守孚老師講得明白一點。守孚老師笑道:「什麼拳擊、散打、摔跤,我都交過手。」「你贏是肯定的,我只是關心你的具體打法。」大俠也是一個講實際的人。「很簡單,對方進攻過來,如果是低位進攻,用鷹爪塌意,發內勁將對手壓垮。如果對方是高位進攻,用捧意一震,震散對手的拳架,然後進身用貼身靠打。如果對方是中位進攻,用虎擺尾加十字裹橫。」說罷,守孚老師當場示範給大俠看。大俠又問:「如果對方用腿法,如何應對。」「鷂子入林。」守孚老師的回答很簡單。「為什麼鷂子入林就夠了。」大俠問道。「鷂子入林是快速身法進攻。對方起腿,支撐腿必不穩。用鷂子入林身法攻擊,對方的危險更大。」守孚老師解釋時充滿自信。

世人都說心意六合拳的身法絕妙,但卻沒有幾個人學到真正的鷂子入林。守孚老師練鷂子入林,是真的在一片樹林中如鷂子穿梭,每一棵樹都是打擊目標,而每一次打擊都用足內勁。守孚老師笑道:「這鷂子入林法是實實在在的功夫,但卻沒有幾個人知道。」正因為心意六合拳在每次出招時都用足內勁,在實戰中就能自如應用。大俠這麼一說,有聰明的人大概會自己到樹林子里去摸索鷂子入林法。守孚老師道:「這鷂子入林法不是在樹林里走迷魂陣,而是以內功為基礎的運動型攻擊法,進步退步都用丹田氣催動。」守孚老師有一次講到興頭上,提起自己當年往事。說他每次到中山公園練拳,從進門開始,就對著梧桐樹一棵一棵用鷂子入林法打過去。在打的過程中隨意用各種招法,施足內勁直打到練拳的場子。每次打過去都會博得遊客的掌聲。所謂教拳不教步,守孚老師感嘆市面上的傳統武術大多不知道步伐如何訓練。結果在和散打較量時就手忙腳亂了。

在網上有一篇介紹曹晏海斗劉高升的故事,很說明問題。在1929年浙省國術遊藝大賽上,曹晏海首輪即遇鐵砂掌大師劉高升。劉實戰少,應變能力遠不如曹,故雖有駭人之掌力卻難得其用,劉打不著曹,於是不免有些急躁,對曹喊到:"不許你跑,再跑算你輸。"曹聞此言故作猶豫狀,誘劉趕來,趁劉搶進中,閃走外門,用低腳將劉勾倒。按大會比賽規則,倒地為負,劉即速爬起來,對主持評判的李景林說:是自己滑倒的。李說:"就算你自己搬倒自己,也算輸。"這時曹晏海大度地對劉說:"劉老師,這次不算,咱們接著比吧!"於是李才允許劉繼續比。台下觀眾見狀,齊呼:"曹晏海好漢!"這一下,劉的氣勢頓時去了一半。再戰時,劉完全陷於被動,一直被曹逼到擂台邊。但曹因懼劉之掌力,一時也未敢輕進,仍是以低腿閃擊。這時正好有服務人員為李景林倒茶,李指著灑在桌子上的水一語雙關地說:"把它抹下去!"曹聞此言,好像來了靈感,攻擊稍停,誘使劉急於轉守為攻,並趁劉出手露出空檔之際,用上了新學的腿法,側身抹踢將劉擊倒在地。這位劉高升先生顯然不懂拳法中的步法,只仗著一招鐵砂掌稱霸江湖。這鐵砂掌也是傻練的功夫,碰上懂步伐的曹晏海,他就慘了。

散打界看不起傳統武術,傳統武術也得捫心自問一下,自己的毛病到底出在哪裡。守孚老師是純粹的傳統武術派,他認為老祖宗傳下來的東西奧妙無窮,像現在散打的那種打法,如果推向國際以後,很快中國人就沒有什麼優勢了。

上面牛氣衝天的北京散打隊,大俠有幸在紐約看到。那次是北京散打隊和紐約散打隊在紐約的中國總領館招待所比賽。好像是各出五名,結果是北京散打隊三比二獲勝。紐約隊獲勝的有一位原來是國內的散打冠軍,還有一位是黑人。那個黑人拳手在比賽中居然多次用上花哨的招法,被擊敗的北京散打隊的隊員看起來就有點遲鈍了。從文化的意義上來講,目前散打的打法只是大雜燴而已,想用著這種散打來獲得世界的尊敬,方向是不對的。當年中國人熱血沸騰的中美散打對抗賽,到了美國,居然被美國安排在一個偏遠的小鎮。那就是美國人並不認同中國散打這種東西。中國散打打敗了日本空手道、韓國跆拳道,但在美國學空手道和跆拳道的還是主流。為什麼?空手道和跆拳道作為這兩國的國粹,帶有很濃厚的文化意味。麥當勞和肯德雞真有那麼好吃嗎?這兩種美國也帶有濃厚的文化色彩。而看看現在的中國散打,說是拳打腳踢摔樣樣在行,實際上裡面的中國味沒有了,所以在世界上中國散打激不起一點漣漪。

大俠好奇地問守孚老師,當年鐵國成先生喜歡用什麼樣的招式。守孚老師笑著做了一個李連杰在黃飛鴻電影中最喜歡做的亮相動作,即一手指天,一手前伸,下面是側向半弓半馬步。大俠道:「真是有意思,這不是李連杰電影中的亮相動作嗎。」守孚老師道:「打拳要有大將風度,那種縮頭裹腦的樣子,即使功夫再好,我們心意拳都不認可。」「我明白大將風度的意思,但這個漂亮動作究竟如何用呢?」大俠追根究底。「所謂動作漂亮其實都對應六合原則。當一個姿勢符合六合原則,其攻擊點就不是外在的一拳一腳可以比擬的。比如這個前手,如果你將此手想像成毒蛇的頭,你就知道這看似引誘的前手既是誘手又是殺手,而後手可以想像成巨蟒的身體,如果後手一上,對方頓無逃生之路。」守孚老師當即示範此動作,果然神氣逼人。守孚老師又道:「技擊是一門藝術,將對方擊倒要做到漂亮乾脆,技擊法和平時的練拳法是完全一致的。目前,絕大多數的拳家都無法將練拳時的漂亮動作轉化到實戰技擊上去,因為那些漂亮動作都沒有內勁支持,所以在實戰的劇烈碰撞中就無法發揮出來。」「漂亮動作如何與內勁掛鉤呢?」「拳譜講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這道理每個人都會講,但你有沒有做到呢。這所謂的一動無有不動,其要點是內勁之動。外在的動是不稀奇的,即使你在走路不也是一動無有不動嗎,要將內勁發動起來才是真動。」「如何發動內勁呢?」「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按照心意六合拳的練法來練,你要問我其他拳法如何發動內勁,我實在是不懂。心意六合拳是完完全全按照內勁練法設計的,這是我看到的所有的拳法中唯一的一種拳法。我一直感嘆我們的老祖宗怎麼會如此聰明。」守孚老師每講到興處就會發這樣的感慨。

大俠跟守孚老師學拳,注意到心意六合拳中很少出現對拳頭的直接運用。在形意拳的劈、崩、鑽、橫、炮五行拳中,只有劈拳用掌,其他都用拳,但在心意六合拳中,卻很少看到拳形。守孚老師一聽就笑了:「你這個問題提的有水平。少林寺的鎮寺之寶不是稱為心意把嗎。我們這個拳里的確很少有拳,大多是把。鐵老師的傳承講究『二十四把,把把不離丹田。』鐵老師平時也的確很少講拳,更多的是講把。因為講拳,事實上就很容易破壞對整體勁的強調。所謂沾衣十八跌,身體的每個部位都可以進攻,單純講拳頭攻擊的拳就違背了心意六合拳的真義。」大俠看散打比賽和拳擊比賽,常有兩人抱在一起的鏡頭。大俠問守孚老師如何對付。守孚老師道:「你這個問題和上面的問題是相連的。如果只用拳頭攻擊,抱在一起就沒有辦法了,頂多用摔跤,但在心意六合拳中,可以自然發出整體爆炸勁來,讓抱你的對手五臟震動而敗。所謂用丹田打人就是此理。」守孚老師當即示範給大俠看。守孚老師做一個靜止的虎撲之勢,大俠用雙手封住守孚老師的雙前臂,沒想到守孚老師呈虎撲之勢的雙前臂突然前後錯開,右前臂發出一股震勁,將大俠震飛。此勁發得十分古怪,因為通常的肘勁是通過以肩為軸的轉動來實施打擊的,而守孚老師打出的這把勁卻是脊椎為軸身體左右轉動打出的一股勁。這兩種勁的差別就在於,以肩為軸的轉動來實施肘擊需要一點轉動的準備時間,而以脊椎為軸身體左右轉動打出肘勁卻幾乎沒有任何的準備時間,轉即是發,令對手沒有時間反應。大俠原以為自己對肘擊的要點掌握的很好了,實在沒想到還有守孚老師這種純粹身法帶動的肘擊。這實實在在是沒有間隙時間的持續攻擊啊。守孚老師笑道:「這身體的左右一轉,可謂花樣百出,剛才的肘擊過後,身體如果繼續轉動,肩胯就對準對方,而這肩胯的同時發力對對手的打擊是摧毀性的。

有一次我用這種勁示範給一個打少林拳的朋友看,沒想到一發勁就將他打得蹲在地上起不來了。以後我就很少發這種勁了,因為那次把我給嚇壞了,害怕真的打出什麼事來。」大俠追根究底問道:「你的身體如果繼續轉動,轉到背對對方,你還能發勁嗎?」「當然可以,我用熊形後單把,或用虎蹬山都可以將背後的人打飛。」守孚老師胸有成竹道:「心意六合拳的勁是渾圓整體勁,不管哪個方向,要發就發,隨心所欲。剛才那麼一招一招對你講是拳理上的拆招,讓你明白這勁是勢勢相連,有名有姓,明明白白的。但真的到實戰的時候,往往一出勁,對方就吃不消了,很少有這樣連環出勁的。而對方也是活人,如果對方逃過我的第一次攻擊,我的第二攻擊不可能是事先設計好的,而是在實戰的那一瞬間,我的直覺指引我下一個勁的攻擊模式。」大俠聽守孚老師的精彩講解,知道內家武功的技擊法在理論上和現代散打是不同的。現代散打大都講究的是身體肢節的慣性用力,而內家武功講究的身體整體的合動。肢節的慣性用力一定是將全身的力量集中在肢節的頂點,如拳、足、膝、肘,而身體整體的合動講究力不出尖,所謂渾圓運動。

大俠讀王薌齋先生晚年寫的「意拳斷手述要」,看到如下精彩段落:意拳斷手,最重勁力之均整及各項力之綜合運用,要做到無動不動,己身之動,無論微著,皆須是整體機械之動,一指之指動,百骸皆動,所發一指點微之力,亦是均整之力。周身之意皆到,力不論大小,動不論微著,皆不許破體發力,發力不破體,須使渾身無任何執著點,一有執著點,發力必破體,其力亦無由均整矣,且易為人所制,故發力無執,則體不破,體不破則力必均整矣,若能均整無執不破體,則對方挨著我之何處,我便以何處擊之,此即「周身光芒不斷」之真義也。

這段精彩的論述在大俠沒有跟守孚老師心意六合拳時,可以說看得似懂非懂,現在經守孚老師耳提面命,知道了內家武學的真正訣竅就在這裡。如果你做不到力不出尖,你還是在打外家拳。守孚老師經常說,現在很多打心意六合拳的人都將拳打得過頭,發勁發到爆破的程度。雖然對付一般的人綽綽有餘,但在至高拳理上卻是錯了。力不出尖正是內家拳渾圓境界的要訣啊。這也是心意六合拳大多講把,很少講拳的原因。而拳擊、散打的很多技法都是力發出尖的技法。由此可見,力不出尖的內家拳和力發出尖的現代散打在勁法上是完全不同的勁法。大俠問:「有沒有可能將力不出尖的內家拳和力發出尖的現代散打結合在一起的可能呢?」守孚老師道:「力不出尖的內家拳相當於武學的研究生水平,力發出尖的現代散打相當於武學的大學水平。

很多大學畢業生不讀研究生,事業上也可能很成功,但就整體來講,大學畢業生當然是不如研究生的。讀研究生的意義就在於承認武學是有更高境界的。內家拳法可以打一輩子,越老越有味道;現代散打就不行了,到了七八十歲時不可能再上擂台的了。」大俠道:「是不是說,學了力發出尖的現代散打再學力不出尖的內家拳會更上一層樓?」守孚老師道:「這是毫無疑問的事。但一定是要在真正的內家高手的指導下才行。現在國內真正的內家高手越來越少了。我將我的這一點點東西傳出來,其實也是希望能拋磚引玉,讓更多的內家高手將他們的寶貝公開出來。」

大俠看童旭東先生介紹孫存周先生的文章,看到有一段精彩的東西:1928年10月中央國術館舉行首屆國術國考,通過國考錄取教師和學員。孫存周作為特邀佳賓前往觀看,孫存周感到絕大多數參賽者,練、用脫節。平時練的東西,對抗時大多用不上。這次國考是先進行套路比賽,再進行摔交、散手和器械等對抗比賽。所以這個問題表現的很明顯。尤其是一些名家,把拳路都快練成雜技了,看起來很有功夫,但是一打起來,就全沒了。這次比賽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注重拳擊對抗練習的朱氏三兄弟,取得了很好的成績,都進入了最優等。因此不久中央國術館就添加了搏擊(既拳擊)課。孫存周根據自己的切身實踐認為,傳統武術若得真傳是完全不需要添加拳擊練習的。也無需十年、八年才出門。孫存周認為形意拳比拳擊更精簡實用。孫存周自己的實踐是僅隨父親苦練三年,便闖蕩江湖,未遇敵手。當時聞名武林的朱氏三兄弟(指朱國福、朱國祿、朱國禎兄弟三人,老四朱國祥那時還小,還不能與他的三位兄長相提並論),都曾得到孫存周的具體指導,常在一起研究,在參加國考前還進行了多次實戰練習,當時他們的實戰能力已經是相當突出的了,但是與孫存周的要求相比還有明顯差距,在身體的感應、節奏的把握和勁性上,都相差較遠。孫存周認為形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是出在對基本功的掌握,後來經過3個來月對三體式和劈拳的深化練習,使朱氏三兄弟的實戰能力得到較大的提高。孫存周還認為,很多名家、大師所以練、用脫節,一是對基本功掌握的不準確。二是實戰練習少,距離感差,不知拍。三是體力不足。四是意不知毒。五是志不能堅。這些都與拳術練習的方法有關。朱國祿在1929年的杭州國術大賽上獲得冠軍,有人認為是得益於拳擊,但他的老師孫存周卻認為傳統武術若得真傳是完全不需要添加拳擊練習的,關鍵就在於這真傳兩字上。那麼這真傳到底是什麼東西呢?童旭東先生文中又道:孫存周認為形意拳是一切技擊能力的基礎,無論是外來的西洋拳擊還是被當時一些文人神化了的太極拳,都不能代替形意拳在技擊訓練中的核心地位。但是要想使技擊的境界不斷升華,太極拳和八卦拳都是不可缺少的。

在近代國術大賽上,獲技擊比賽冠軍最多當數形意拳,而心意六合拳作為形意拳的母拳,其意義是很值得深究的。大俠每每看到精彩的文章,就會讀給守孚老師聽。守孚老師道:「孫存周如此傳奇的武功究竟是怎麼練的,現在有幾個人知道呢?」大俠聽了也的確是如此感慨。大俠在前面就提到,即使如姚宗勛的武功造詣也要向拳擊低頭,現在守孚老師出來大聲呼籲,傳統內家武功遠勝於拳擊,有幾個人聽得進去呢?童旭東先生此文的記載在一般的拳家眼裡無非也就是一段往事而已,但在大俠的眼裡卻是一段極為重要的力證。守孚老師道:「我們現在要做的不能僅僅滿足於對往事的緬懷,而是要在當下實實在在地將這往事的傳奇顯現出來。這才是最有意思的事啊。」大俠感慨,守孚老師此舉在中國文化復興上的意義。這也就是為什麼大俠要在此聲嘶力竭地介紹心意六合拳的內在動力。這不是簡單介紹一門稀有拳法的事,而是對中國武術內在精華的一次革命性展示。

南京趙堡太極拳友會【http://b668401.xici.net】
趙堡拳友三周年版慶活動精彩視頻之五

推薦閱讀:

為啥太監在電影中武功那麼高呢?!
怎麼學會御劍飛行?或者讓劍飛起來?
拿一把現代的反曲弓到古代能秒殺當時的神弓嗎?
桃源和風的文件夾【武功文件夾】
李白的武功到底有多高?

TAG:武功 | 介紹 | 奧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