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血戰天下----攻略東方(1)

攻略東方(1)  秦國的崛起令三晉(魏、韓、趙)的處境更加尷尬。  隨著時間的推移,晉國一分為三的惡果開始顯露無疑。在分裂之前,秦國哪是晉國的對手呢?在兩百多年的時間裡,都是晉國唱主角,秦國充其量就是噹噹配角。可是三家分晉後,一個大國分裂為三個小國,不消說,力量分散了。力量分散的結果,就是給了秦國人逐一擊破的機會。  在魏文侯、魏武侯時代,魏國先發制人,贏得了對秦戰爭的主動權。然而戰爭的時間越長,魏國的弱點就暴露得越明顯。其弱點就是四境受敵,在魏惠王長達五十年的統治時期,魏國幾乎連年征戰,最終在齊國與秦國的夾擊之下,被擠出第一等強國之列,淪為二流國家。丟失了河西之後,魏國已經無力以一國之力抗拒秦國的東擴,三晉只得再度聯手。可是事實證明聯合的三晉也無法打得贏崛起中的秦國,公元前317年的修魚之戰成為三晉的恥辱,八萬名將士棄屍沙場,這無疑讓魏襄王心灰意冷。在張儀的遊說之下,魏國被迫低下高貴的頭顱,臣服於秦國,長期以來有魏國作為擋箭牌的趙國便被推向風尖浪口。  應該說,在秦與三晉的交戰史上,趙國受到的損失是比較輕的。此中的原因,並非是趙國軍事力量強大,而是地緣上佔了些便宜。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趙國與秦國並不相接壤,因而直接衝突自然不多。隨著秦國東擴步伐的加快,秦國的邊界已經與趙國相交,如狼似虎的秦國軍隊,隨時可能發動對趙國的突襲。  公元前316年(修魚之戰後第二年),秦國西滅巴蜀的同時,也發動對趙國的進攻,奪取中都、西陽等城邑。公元前315年,秦國再次攻趙,又一次打敗趙軍。公元前313年,秦庶長、名將樗里疾指揮大軍攻趙,俘虜趙國大將趙莊,拔取藺城。  儘管趙國接二連三地遭到秦國的進攻,但總的來說,損失並不算慘重。秦軍在北線發動的攻勢,規模不算很大,更多是懲誡性的戰爭,意在打擊趙國的士氣民心。其實對秦國高層而言,他們對韓國的興趣要遠遠大過趙國。  無論是秦惠王還是張儀,都把眼光瞄向韓國,這是因為韓國的戰略位置太重要了。倘若以當時中國人的「天下」眼光來看,韓國無疑是位於天下的中心。自從吞併鄭國後,韓國以新鄭為都,有趣的是,這裡從春秋時代開始,便是天下爭霸的重心。熟悉春秋歷史的讀者當記得,春秋時代晉楚兩霸對峙百年,其爭奪的重點便是鄭國,也就是現在韓國首都一帶的地盤。為什麼韓國的戰略位置如此重要呢?如果要給戰國七雄序定強弱順序,那麼前四強應該是秦、齊、楚、魏,而韓國正是地處四大強國所包圍之下的區域。可以說,誰掌控了韓國,誰就佔據了爭雄天下的主動權。不僅這樣,韓國又與周王室臨近,控制了韓國,就可以控制周王室,要是把象徵君臨天下權力的九鼎奪過來,到時就可以宣稱自己是順應天命的真龍天子了。  指揮伐韓之戰的秦國將領,仍然是「智囊」樗里疾。這位令人聞風喪膽的名將果然名不虛傳,公元前314年的岸門會戰,秦軍大獲全勝,斬首萬級。此役的失利,令韓宣惠王信心全無,他被迫以太子入質秦國,以換取和平。  秦韓交鋒,使得魏國又一次被捲入到戰爭中。  僅管魏襄王很想置身事外,可是魏國與韓國的關係如同唇與齒的關係,唇亡則齒寒啊!在韓國面臨巨大的軍事壓力時,魏襄王終於選擇了與韓國並肩作戰。著名政治家公孫衍率魏國援兵緊急入援韓國,可是在岸門附近,也被秦軍擊敗了。  魏襄王的背叛令秦國人有了攻打魏國的借口,樗里疾調轉槍口,轉而攻入魏國,攻取曲沃城,佔領該城後,把城內的魏國百姓逐出城。戰國時代的戰爭比春秋時代要殘酷,可是仍然是保留文明的底限,後世經常出現的屠城事件,在戰國時代仍然是罕見的,這是閱讀戰國史不能不關注的一點。魏軍的戰鬥力仍然不如秦軍,在曲沃失陷後,焦城也舉旗投降。  韓、魏兩國的地緣劣勢決定了他們的命運。這兩個國家完全被四周的強國所包圍,沒有安全的大後方。與魏、韓兩國相比,秦國可以向西擴張,無論是義渠或是巴、蜀,都不是強國;楚國可以向南擴張,南方蠻夷區沒有強敵;齊國背靠大海,不必擔心來自東部的入侵;趙國與燕國北面是遼闊的荒漠地帶,也有一個可以進退的空間。攻略東方(2)  在一系列失利面前,魏襄王被迫再次與秦國簽訂城下之盟。秦國人不僅要蠶食魏國的土地,還要干涉魏國的政治。在秦惠王的干涉下,魏襄王不得不依秦國的意思,立公子政為太子。魏國的力量更加衰微,曾經的中原霸主如今淪為秦國的小啰嘍。  秦國人向東擴張的意志是一往無前的。  正是魏國的屈服,使得秦國干涉東方政治成了可能。齊宣王借口燕國內亂,乘機出兵吞併燕國,自進入戰國時代以來,這是第一次出現吞併大國的情況。齊宣王的軍事冒險引起天下諸侯的震驚與抵制,視齊國為最強對手的秦惠五絕不能坐視不理,秦國很快與魏國聯合起來,向東進攻齊國及其控制下的燕國。公元前312年(秦惠王后元十三年,齊宣王八年),秦、魏聯軍在濮水之役打敗了齊軍,齊宣王被迫放棄佔領燕國。關於這段歷史,前文已有表過,此處從略。  在挫敗了齊國吞併燕國的陰謀後,秦惠王又推出與楚國進行土地交換的計劃。秦國的設想是以武關之外的漢中地交換楚國控制下的黔中,這樣可以使巴、蜀、黔的地盤連為一片,成為秦國穩固的大後方。於是秦國使者出使楚國,向楚懷王遞交了這個土地交換計劃。  俗話說:吃一塹長一智。可是對某些人來說,吃了虧之後,智力也沒見得長進,楚懷王就是這樣的人。  當年張儀以贈送「六百里商於之地」忽悠楚懷王,誘使楚國與齊國絕交,事後卻翻臉不認人,遂使秦楚交惡,楚國不僅未得到寸土尺地,反倒因為戰敗而損失了六百里漢中之地。這件事成了楚懷王的心頭之痛,他對張儀恨之入骨,巴不得能親手殺了這個冤家仇人,以泄心頭之恨。他一心想著報仇雪恨,哪有心思考慮交換土地呢?他惡狠狠地對秦使說:「你們要得到黔中也很容易,我也不必交換土地,只要秦國能把張儀交出來,我就把黔中雙手奉上。」楚懷王這麼說,純粹是氣話,秦國怎麼可能用張儀來交換黔中地呢?天下人都曉得楚懷王巴不得要親手殺了張儀,要是他去楚國,不明擺著去送死嗎?  秦使回到了咸陽,秦惠王一聽,心裡就想,用一個人換一片土地,倒是很划算啊。只是他沒吭聲,因為他可不能把張儀往火坑裡推。要知道張儀對秦國的貢獻,恐怕只有商鞅能跟他相比,秦惠王可以殺商鞅,那是因為商鞅得罪的人太多,大家巴不得他死,但張儀不一樣。要是用張儀的命去換黔中地,恐怕令秦國謀士膽寒了,以後沒有人願意為秦國效死了。想到這裡,秦惠王打算放棄這個換地的計划了。不料,張儀卻自己站出來了。  張儀畢竟是張儀,見過大風大浪,他主動請纓說:「用我一個人換一片地,何樂不為呢?請讓我到楚國吧。」  這真完全出乎秦惠王的預料啊,他瞪大眼,一臉疑惑不解地對張儀說:「楚王因為沒有得到商於六百里之地,對你恨之入骨,巴不得置你於死地。這個時候你前往楚國,那不是找死嗎?」  張儀似乎胸有成竹,他拍拍胸脯說:「我看楚王不敢對我怎麼樣。為什麼呢?從國力上說,秦國強盛,楚國弱小,楚王不能不有後顧之憂,這是其一。我與楚國大夫靳尚是好朋友,而靳尚又深得楚王夫人鄭袖的信任,楚王最為寵幸鄭袖,鄭袖所說的他都會聽,只要我搞定靳尚、鄭袖,楚王必不會害我,這是其二。再說了,我是奉秦王之命出使楚國,怎麼說也是大國使者,楚王哪敢加害於我呢?這是其三。如果楚王一意孤行,非得要殺了我,那麼用我一條小命,換得黔中之地,也算是很值了。」  看來張儀不僅是個遊說江湖的辯士,也算有幾分視死如歸的武士精神,有掉腦袋風險的事,可不是每個人都有勇氣去做的。張儀動身去楚國了,在他正式出使楚國前,他事先派人跟靳尚打了招呼,可是能決定他生死的人,還是楚懷王。  楚懷王能放他一條活路嗎?一切都是未知數。攻略東方(3)  當初楚懷王說要拿黔中地換張儀,說的無非是氣話,他斷然沒有想到張儀竟然如期而來。「難不成這小子還以為我不敢下殺手嗎?」楚懷王冷笑了,既然來了,就別想活著離開!  於是張儀被抓起來投入監獄,楚國人都相信他活不了多久了,楚王必定會殺之而後快。此時,靳尚悄悄在背後活動了。他找了個機會對楚王寵幸的王妃鄭袖說:「夫人,您很快就會被大王冷落了,您知道嗎?」  鄭袖聽了嚇了一大跳,趕緊問道:「為什麼這樣說呢?」  靳尚是個很懂女人的男人,與政治相比,女人更關心的是自己的容貌以及能否得到男人的寵幸。因此他十分巧妙地把政治問題變成了一個感情問題,他是這樣說的:「如今楚王一心要報仇,想殺了張儀解恨。可是秦王十分器重張儀,絕不想讓他在楚國遭到傷害,因此秦王打算用六座縣城來賄賂楚國,同時把秦國的美女嫁給楚王,陪嫁的還有宮庭里能歌善舞的宮女。這麼一來,出於尊重秦國的考慮,楚王必定要寵幸秦女,到時夫人您的地位就岌岌可危了。」  說實話,這種說法有點牽強,但卻十分有效地擊中鄭袖心裡最脆弱之處。這位楚王妃立即緊張起來,似乎危險已迫在眼前了,她下意識地問道:「那怎麼辦才好啊?」靳尚不慌不忙地說:「只要您能說服楚王,把張儀給放了,那秦國也不必使用美人計了。」鄭袖一聽,好像是這麼回事,為自己的未來著想,她無論如何也得把張儀救出來。於是靳尚又幫她出謀劃策,囑咐她要如何說服楚王。  楚懷王也就是個酒色之徒,天天要鄭袖陪他喝酒,因而她也有很多機會吹耳邊風。鄭袖對楚王說:「大王您幹嘛把張儀給抓起來呢?妾聽說,臣子也是各為其主罷了。您說要用土地交換張儀一個人,土地還沒給秦國,秦國就已經派張儀來了,可見人家是敬重大王的。大王不僅沒有回禮,反倒要殺死張儀,這麼一來,秦王豈不是要雷霆大怒,到時必定要攻打楚國。想到這裡,臣妾就不敢想像結局會怎麼樣。我懇請大王讓我們母子遷徒到江南去吧,以免被秦國人當作魚肉任意宰割。」  每每說到這裡,鄭袖就不禁掩面而哭。這一哭,是楚楚動人,讓楚懷王不知如何是好。雖然楚懷王十分憎恨張儀,可是熱血過後,頭腦恢復冷靜,細細一想,殺死張儀有用嗎?除了與秦國結下更深的仇怨之外,還能得到什麼好處呢?秦強楚弱,已是不爭的事實,得罪老虎之前,最好先想清楚後果。就這樣,鄭袖每哭一回,楚懷王的意志就被削減一分,到最後,理智戰勝情感。  罷了,看來此人是殺不得的。楚懷王終於把張儀給釋放了,而且以上賓之禮相待。當秦國上下都認為張儀難逃此劫時,他居然奇蹟般地又逆轉了局勢。這個大師級的人物,果真有深不可測的本領,在鬼門關口逛了一圈後,閻王爺也沒敢收留他。  這就是張儀,一個令人又恨又怕的人物。  在秦與東方諸國曠日長久的戰爭中,其在軍事上的強大實力已展露無疑。在歷年的戰爭中,東方六雄中的魏、趙、韓、楚都遭到沉重打擊,甚至連領土不相接壤的齊、燕都未能倖免秦國的攻擊。對秦惠王來說,他毫不懼畏與任何一個東方國家單打獨鬥,但如果東方諸強聯合起來,一致對外呢?這是秦國最害怕擔心的事情。  秦國的厲害之處,不全在其令人恐怖的軍事實力,也在於其富有成效的外交。秦國的戰略是儘力阻撓東方諸國可能的合縱,達到各個擊破的目的。在東方六大強國中,魏國已屈服於秦,其餘五國仍然有可能聯合起來,一致對秦。秦惠王要未雨綢繆,以威脅、拉攏為手段,積極展開外交攻勢,拆散敵人的同盟。  東方諸國聯合起來對抗秦國,這叫「合縱」;秦國拉攏東方諸國以瓦解合縱戰略,這叫「連橫」。為了完成連橫戰略,年邁老朽的張儀寶刀不老,又一次遊說東方諸侯,取得了豐碩的外交成果,這也使得張儀的威名如日中天。  對張儀來說,這也是最後一次施展其生平絕學的機會,因為他已垂垂老矣。要與東方五國連橫,這無疑是艱巨的任務,因為秦國的狼子野心,東方諸國無人不知,狼要跟羊做朋友,其意圖也太明顯了。攻略東方(4)  可是我們不要忘了張儀的本領,當楚懷王欲用黔中地換張儀時,天下人都認為他難逃此劫,可這位莫測高深的大師居然像魔法師一樣,讓楚懷王糊裡糊塗就把他給釋放了。可以說,張儀已經兩度戲弄了楚懷王,那能不能第三度得手呢?  顯然,張儀是有信心的。  因此楚國也成為張儀連橫諸侯的第一站。  在張儀眼中,楚懷王就是一個可以隨意玩弄的大傻冒罷了,不過他不會把這種輕蔑表現出來,聰明的他可不會傻到去挑戰一位君王的自尊底線。要討好楚懷王很簡單,必須給他戴上一頂高帽,於是張儀一上來張口便道:「天下強國,非秦即楚。」這種話,不管是不是真實,反正楚懷王肯定愛聽。  有了個好的開頭,下文就容易展開了,於是張儀侃侃而談說:  「秦國的土地佔了天下一半,兵力足以抵擋四個國家,背靠天險,又有黃河為天塹,四面都是要塞,牢不可破。秦國的虎賁戰士有一百多萬,戰車千乘,戰馬萬匹,積粟如山。如果想用合縱的手段來抗衡秦國,無異於是驅趕羊群攻擊猛虎,下場可想而知。如今大王不與猛虎交往,卻與群羊交往,這個策略無疑是不明智的。大王倘若不與秦國親善,那麼秦國挾持韓國與魏國進攻楚國,秦國攻打楚國的西部,韓、魏攻打楚國的北部,那麼楚國就危險了。  現在有一小撮人鼓吹合縱,集合一群弱小的國家去攻打最強大的國家,這真的是使國家陷於危亡的做法。明明兵力不如對方,就不要輕易挑釁;明明糧食比不上敵方,就不要想打持久戰。這都是簡單的道理,可是那些主張合縱的人卻只會胡說八道,只挑著有利的一面說,卻不說不利的一面,一旦最後把國家陷入禍害中,就後悔莫及了。我這些話,請大王仔細考慮。  我來給大王分析一下吧。秦國現在已經據有巴蜀,糧食充足,若是沿著長江而下,只要十天的時間就可以打到楚國的扞關。同時,秦國的地面部隊從武關出發,向南進攻,楚國北部的土地就會被切斷。只需三個月的時間,楚國就要陷入到危險之中,就算其他諸侯國想救援,恐怕也得等半年以後吧。等待弱國的救援,卻忽視強秦的禍害,這使我不得不替大王您憂慮。  如今秦國與楚國土地相接壤,本來就應該成為親近的國家。大王如果聽臣的意見,與秦國互換太子為人質,使秦、楚兩國長久成為兄弟般的國家,世代互不侵犯,那才是高明的計策呀。」  這就是張儀的高明之處,在擊中楚王軟肋的同時,又不忘給他戴上高帽,一個原則就是不能讓楚懷王下不了台。  楚懷王有自己的算盤。當初他輕率地要求用黔中地來交換張儀,可是張儀真的來了後,又不敢處死,仇沒報成,又要損失土地,那這筆買賣鐵定要賠本的。楚懷王的真實想法是,只要他答應了張儀連橫的要求,就可以挽回土地上的損失,這樣做划算得很哩。儘管楚國大夫屈原極力反對向秦國妥協,但反對無效,楚懷王我行我素,同意了張儀的要求。  魏國與楚國都與秦國交好,那麼夾在秦、魏、楚之間的韓國就容易搞定了。張儀信心十足地前往韓,遊說韓襄王說:  「韓國的地理位置特別不好,而且國土多為山區,所種植的糧食,不是豆子就是麥子,倘若有一年糧食失收,百姓連糟糠都吃上飽呢。韓國的土地方圓不超過九百里,士兵不超三十萬,這個數量還包括後勤人員呢。倘若扣除邊疆要塞堡壘的戍軍,可用於機動作戰者,不會超過二十萬人。相比之下,秦國有武裝部隊有百萬之眾,戰車千乘,戰馬萬匹。與東方的軍隊相比,秦國士兵更加勇敢,他們打仗時可以脫去甲衣,赤膊上陣,在戰場上左手提著敵人的腦袋,右手還可以抓獲俘虜。秦國士兵個個像孟賁這樣的勇士,而東方士兵則像膽小鬼一樣。秦軍的壓迫力,就如同大力士與嬰兒交手一樣,這跟把千鈞重物壓在一粒鳥蛋是毫無分別,用這樣勇猛的軍隊去攻打不順從的弱小國家,一定沒有倖存的了。  可是大王您卻沒有正確估計形勢,聽信了那些「合縱」論者的鬼話,他們甜言蜜語,振振有詞地說:『聽我計策,便可稱霸天下。』這真是誤國誤君的言論。  大王您如果不服事秦國,秦國很快將出兵宜陽,進而東取成皋、滎陽,那麼韓國就危險了。我替大王著想,最好的辦法,莫過於幫助秦國。其實秦國最想削弱的國家是楚國,而能夠幫助秦國削弱楚國的,只有韓國。這並不是因為韓國比楚國強大,而是韓國的地形與地理位置決定的。投靠秦國、攻打楚國,可以把韓國的風險轉嫁到楚國身上,同是又讓秦國高興,對大王來說,沒有比這更好的了。」  從這些遊說辭中,可以看到秦國的陰謀詭計。秦國搞連橫,並不是為了求尋天下罷戰休兵,實現和平,而只是耍手段,破壞東方合縱計劃,讓各國陷入孤立之中,到時可以隨心所欲地發動進攻。如果說面對楚懷王時,張儀還有些許的客氣,那麼面對韓襄王時,他完全是赤裸裸的威脅。在秦國面前,韓國真的只是一頭待宰的羔羊罷了。  在張儀的恫嚇下,韓國人夾起尾巴,答應了張儀提出來的「連橫」要求。攻略東方(5)  在成功地說服楚國、韓國加入到「連橫」陣營後,秦惠王封張儀為武信君,賞賜給他五座城邑。在《史記》的「張儀列傳」中,張儀緊接著又出訪齊國、趙國、燕國,以他的三寸不爛之舌,迫使這三個國家分別與秦國連橫,這樣,東方六國的合縱被完全破壞。  不過,《史記》中的紀錄相當不可靠。  張儀的故事與蘇秦的故事一樣,都被後人所竄改甚至偽造,而且偽造得十分不高明。比如張儀遊說齊宣王所說的話,完全禁不起事實的推敲。譬如張儀提及魯國滅亡,實際上魯國是在公元前249年被楚國所滅,那是張儀死了六十年後的事了;再比如說,張儀提到的秦趙澠池之會,那是在公元前279年,也是他死後三十年的事了。張儀對趙武靈王的遊說,也是虛構的,說辭中提到秦滅兩周,實際上秦滅西周是公元前256年的事,滅東周是公元前249年,都是張儀死後半個世紀後的事了,他怎麼能未卜先知呢?類似的錯誤也出現在了張儀對燕昭王的遊說辭中。  因此,《史記》中所述張儀以一張利嘴說服東方五國君主事秦,這是不對的。他在楚國與韓國取得成功,在齊國、趙國、燕國則很可能是失敗了。後世的縱橫家為了彰顯這位祖師爺的本領,不惜偽造作假,但造假水平太低了,經不起事實的檢驗。事實上,此時的齊國、趙國、燕國都由傑出的君主統治,分別是齊宣王、趙武靈王、燕昭王,這三人都是戰國時代的名君,不可能象楚懷王那樣,被張儀幾句話就震懾了。另外還有一個事實,齊國與燕國基本上沒有秦國有過大規模戰爭,趙國雖有小挫,並無大敗。從情理上說,他們對秦國的畏懼程度,是不如魏、韓、楚三國的。特別是齊國,此時正是齊國最強的年代,無論是內政還是對外擴張,都可圈可點,齊國人憑什麼要害怕秦國呢?  其實《史記》中有一段文字暗示張儀出使三國的使命是未獲成功的。據《張儀列傳》,張儀出使齊、趙、燕三國後,返回秦國的途中,秦惠王病逝。秦惠王死後,秦武王登基。秦武王當太子時,就不喜歡張儀,兩人矛盾很大。如今武王掌權,平常與張儀不和的大臣便乘機攻擊他們的政敵。司馬遷寫說:「諸侯聞張儀有郤武王,皆畔衡,複合縱。」就是說東方諸國聽到張儀與秦武王不合,就紛紛叛離了「連橫」陣營,又扯起「合縱」的大旗。從這段文字,可以看出張儀出使這幾個國家,實際上根本沒有任何成果。  毫無疑問,秦惠王之死,讓三晉及楚國喘了一口大氣。這位秦國擴張史上重要君王在其二十七年的統治生涯中,發出灼人的光芒。他是一位不平凡的人物,他殺了商鞅的同時,又原封不動地繼承其變法遺產。從這一點就可以窺視他的政治手腕——既討得守舊派的歡心,又不失去革新派的支持。他一如既往地堅持引進人才,讓魏國人張儀執掌大權不能不說有些風險,可是他對張儀的信任,如同秦孝公對商鞅的信任。  從秦惠王始,秦國開啟了擴張時代。秦國軍事力量之強,遠遠超出以往的任何一個時代,一百萬的常備軍,即便放到兩千多年後、人口大爆炸的二十一世紀,也算得上是龐大的兵力。秦惠王以百萬雄兵為後盾,以張儀的連橫為主要外交政策,遠交近攻,拆散敵人的同盟,這種軍事加外交的模式是秦國屢戰屢勝的法寶。  在秦惠王統治的二十七年里,秦國在對外戰爭中取得了輝煌的成績,我把這些戰果列羅於下:(一)秦惠王六年,攻略河西雕陰之役,虜魏將龍賈,斬首八萬;(二)秦惠王后元八年,修魚之戰敗三晉聯軍,斬首八萬;(三)秦惠王后元九年,滅巴蜀;(四)秦惠王后元十一年,秦韓岸門之役,斬首萬人;(五)秦惠王更元十三年,秦楚丹陽之役,斬首八萬人。  在歷次戰爭中,秦的鄰國幾乎沒有打贏過一次象樣的戰鬥,他們充其量只是在心裡默默祈禱秦惠王能早點死。現在秦惠王真的死了,他的敵人可以彈冠相賀了。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新的君主對前朝的權臣總有一種莫名其妙的恐懼,就象當年秦惠王恐懼商鞅一樣,新上台的秦武王對張儀顯然也不夠友好。從公元前328年張儀擔任秦相,到秦惠王去世(公元前311年)前後有十八個年頭,扣除中間幾年閑居魏國,他執掌大權也超過十年之久。東方諸侯顯然抱著坐山觀虎鬥的心態,幸災樂禍地冷眼旁觀秦武王與張儀的暗中較量。  張儀畢竟是聰明人。商鞅的下場他還歷歷在目,一個臣子要斗過君主,這個勝算太小了,不值得去嘗試。儘管他小心翼翼地避免得罪秦武王,可是樹倒猢猻散,習慣於落井下石的朝臣們不遺餘力地在前君王面前攻擊這位縱橫術大師。看來樹大招風這話一點也沒錯,《史記》上的說法是「群臣日夜惡張儀」,流言蜚語的攻擊不分白天與黑夜,正所謂人言可畏,假的說多的都變成真,死的說久了都可以說活。想致張儀於死地的人並不僅是秦國內部的一小撮人,還有來自國外的勢力。齊國人在這個時候別有用心地傳播對張儀不利的言論,明擺著是想借刀殺人,你瞧瞧,這個靠一張嘴混飯吃的人,幾乎把全世界都得罪了。  可是張儀就是張儀,比起商鞅他更加聰明。倘若他落荒而逃,勢必被人逮住口實,那下場未必比商鞅強。他的腦袋高速運轉,不停地思考著如何全身而退,終於想出於一個金蟬脫売之計。攻略東方(6)  要離開秦國,理由越冠冕堂皇越好。於是張儀假惺惺地對秦武王說:「我有一個不成熟的計劃,希望能試一下。」秦武王說:「那你說來聽聽吧。」  張儀便把自己的計劃說出來:「我在想,倘若東方諸侯有大的變局,那對秦國是最有利了,大王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得到更多的土地。齊國人不是到處放風聲,想置我於死地嗎?倘若我到魏國去,那麼齊國必定會怨恨魏國收留我,到時就會出兵攻打魏國。一旦魏國與齊國交兵,大王您就可以乘這個機會,進兵韓國,攻打三川,然後進逼周室。到時周朝必定要交出祭器,大王您就可以挾天子而號令天下,同時得到王室所藏的地圖與戶籍資料,這可是成就帝王的大業啊!」  秦武王原本就看張儀不順眼,如今張儀自己說要到魏國去,他卻是求之不得呢,便滿口答應了。不僅如此,秦武王還派了三十輛精美的、裹有皮革的馬車供張儀使用,讓老臣以體面的方式離開秦國。  這一離開,張儀與秦國永別了。  張儀入魏國後,齊國果然出兵攻打魏國,要求魏國交出張儀。齊宣王為什麼對張儀如此痛恨呢?原因恐怕是因為張儀出色的外交活動,破壞了齊國的霸業。當時齊國與秦國並列為東、西兩強,按道理說,齊國理應在東方諸侯中當龍頭老大,可是張儀的連橫戰略卻一而再地令齊國在外交戰中居於下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張儀以欺騙楚懷王的方法,破壞了齊、楚同盟,這件事無疑令齊宣王耿耿於懷。  面對齊國的進攻,魏襄王(《史記》中作魏哀王)六神無主,不知如何是好。這時張儀又出面獻策說:「大王不必擔心,我自有退兵之策。」怎麼退兵呢?張儀的外交手腕可謂異常純熟,他派家臣馮喜到楚國去,徵得楚懷王同意後,又以楚使的身份出使齊國。  馮喜問齊宣王:「大王您是不是很討厭張儀呢?」  齊宣王回答說:「那當然了,張儀到哪個國家,我就要攻打哪個國家。」  馮喜拜了一拜後,說道:「可是您這樣做,卻是救了張儀呢?」  齊宣王聽了有點納悶:「這怎麼說呢?」  馮喜把緣由娓娓道來,有真話,也有假話:「張儀離開秦國之前,就希望齊國與魏國交兵,這樣一來,秦國可以乘虛而入,攻佔韓國,佔領周室,到時挾天子以令諸侯。秦王聽了張儀的話,特地用三十輛馬車把他恭恭敬敬送到魏國。大王果然出動齊國軍隊進攻魏國,這完全在張儀的預料之中。等到齊、魏兩國打得精疲力竭時,秦國襲擊韓國的計劃就會得逞,到時張儀豈不是又立了大功,他又要得到秦王的信任了。所以說,您攻打魏國,正是救了張儀哩。」  其實張儀離開秦國後,就已經打定主意不再回去了。作為門客,馮喜跟張儀混了這麼久,也多少學到點門道,能忽悠就忽悠了。齊宣王冷靜下來後細細琢磨,馮喜說的也不是全沒道理,齊魏相殘,得利的只會是秦國。罷了罷了,算張儀命大福大吧,就且饒他一回。  就這樣,齊國兵團撤退了。魏國轉危為安,政壇不倒翁張儀又出風頭了,他搖身一變,從秦國宰相變為魏國宰相。一年後,這位在戰國國際舞台上叱吒風雲數十年的縱橫大師病逝,竟得善終。作為魏國人,他一生多數時間為秦國人效力,打擊自己的祖國,可晚年卻葉落歸根,還撈了高官厚祿,一生官運亨通呢。  張儀是秦國擴張史上的重要人物,他最偉大的成就,就是以連橫的戰略破壞東方諸國的合縱,使得秦國牢牢佔據外交的主動權。他一生最得意的成就如下:其一,他在公元前317年成功說服魏國臣服於秦國,在此之前魏國是東方合縱運動的領頭羊;其二,在擔任秦相期間,他參與指揮滅巴蜀之役,策劃攻韓戰爭;其三,他在公元前313年以欺騙手段成功離間齊國與楚國的結盟,致使秦楚交兵,楚國遭遇空前慘敗;其四,公元前311年,他遊說東方五國諸侯連橫與事秦,至少韓國與楚國表示臣服於秦。  在專制時代,個人對一個國家的強弱興衰有很重要的影響。那麼失去了張儀的秦國會不會倒退呢?對秦武王來說,這是對他統御力的巨大考驗。這位年輕且朝氣蓬勃的君王,身上流淌著先祖尚武的血液,他要以一往無前的精神,將秦國的擴張事業進行到底。
推薦閱讀:

小美的冰牆有哪些有趣的用法?
美國入籍最全攻略I綠卡滿5年,如何申請入籍?
異地戀挽回攻略之簡訊大作戰(一)
蘋果8和蘋果7的區別,還有購買攻略?
攻略| 史上最詳細的美國旅遊簽證自助申請攻略,看過的99﹪都能出簽~

TAG:攻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