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聽何必非要去北大清華?-------- 熊丙奇
旁聽何必非要去北大清華?
□熊丙奇
今年2月,52歲的浙江菜販范國梁來到北京,成為北京大學的一名旁聽生。只讀過三年書的他,想重新修訂先祖古籍。有人佩服他的勇氣和毅力,有人認為這是不切實際的夢想,是中國版的「堂吉訶德」。事實上,在北大清華等高校遊學的旁聽生數以千計,從二十歲出頭到年過花甲。他們倔強地堅守著自己的夢想,在京過著窘困的生活,未來的出路更是渺茫。(
「旁聽」,於大學,體現了開放的精神。於讀書人自身,要不體現一種奮鬥精神,雖然沒有獲得正式學籍,但卻靠自己的毅力求學;要不實現一種生活方式,通過讀書完善自我。於社會,旁聽的故事,總是有催人上進的力量。然而,讀罷這幾位旁聽生的故事,卻很明顯感覺到發生在他們身上的「糾結」。包括他們自身的糾結,以及家人的糾結。他們自身的糾結是,旁聽的「出路」究竟在哪裡;他們家人的糾結是,「甩手」進京旁聽,怎麼就不顧家庭?比如,52歲的范國梁,在浙江老家,有3個孩子在上學,家裡的菜攤也需要照看。
這種「糾結」,不是旁聽的問題,而是讀書價值的衝突與錯位。一般來說,讀書具有功利性價值和非功利性價值。功利性價值,就是獲得知識、技能,提高勞動能力,改善自己的生活;非功利性價值,則是不以職業、社會地位等為目標,而是體驗讀書的感覺,獲得讀書的樂趣。對於不同家庭、年齡、社會階層的人來說,這兩種價值的選擇,是不一樣的。
旁聽者中,有少數人,比如退休老人,並不以功利價值為目的,因此,他們沒有迷茫,而在讀書中感覺到充實;還比如一些已有工作的白領,希望借旁聽為自己充電,這就好比在網上淘課。但更多的人,則明顯帶著各種功利目的來旁聽,或為改變命運、或為獲得更多的機會。這種功利目的沒有錯,其奮鬥精神也很可嘉,但從目前的教育情形和就業情況分析,旁聽已很難幫助他們實現這些價值。換句話說,「旁聽」成才的美談,最多停留在個例。
有兩個事實必須注意,一是目前全國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數已經達到2970萬,這都是各種形式在籍的學生;二是我國部分地區還存在明顯的「學歷情結」,用人單位選擇人才,鮮有不設置學歷門檻的。這兩個事實讓旁聽的價值,明顯傾向功利,可不少旁聽者,並沒有清醒地認識到這一問題。錯位與糾結也就難免。
其實,讀書的價值,將功利和非功利結合起來,是最理想也最現實的。很長一段時間中,對於讀書,很多人只有一種價值,即功利的價值,這使「讀書人」出了很多的問題,功利、浮躁、工具化,現在社會呼籲讀書的非功利價值回歸,但這不意味著放棄其中的功利價值。旁聽者以追求讀書的非功利價值贏得大家的尊重,但其實他們很多都渴求得到功利價值。
為此,在選擇旁聽以及旁聽的方式上,需要有旁聽打算者結合這兩種價值理性決策。基於本身自食其力、能照顧家庭、提高自身能力的讀書,才能走得更遠,據此,就在老家附近,選擇一所大學旁聽(我國現在幾乎每個地級市都有高等院校),或者利用工作休息時間,進當地圖書館、上網看網路視頻課程,比千山萬水趕到北京,到北大、清華旁聽更可行、實在。難道非到北大、清華才能旁聽嗎?
推薦閱讀:
※為什麼大家這麼愛批評北大?
※中國式教育的兩大極端:一個拚命「拒絕」一個拚命「滿足」,結果都是親子關係斷絕
※一個清華媽媽的教育方法:0歲一直到青春期
※我們把北大校徽上的紅色做成了日曆,獻給同樣熱愛過日子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