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中醫圓運動讀書筆記之原理篇

胡文青

導言:

中醫學,其實是一個縮小版的宇宙的學問。通常這樣一說,受過傳統正規教育的人,可能是受現代科學影響太過原因,大部分人都太過自大,到處去糟粕,亂去糟粕,這其實自大,沒有敬畏心的一種表現。認為老祖宗的東西已經過時,其實卻不知是老祖宗的東西其實是太過超前了,以致現在大部分人還不能夠接受,只可惜現在傳承出現斷層,導致更多後來人想學古文化古中醫而無門,轉身即認為中醫是糟粕,其實這是並沒有深入了解而得出的結論。中醫是一門精英才能學好的學科,並不是誰都能對它隨便評論的,必須深入之後才能做出客觀評論的,此篇文章意在大概推導一下中醫一些名詞概念的由來,深入學習之後再來看看它是真科學還是迷信。

胡文青

——2017.1.30

思維導圖:

一、陰陽五行六氣背後的內涵是什麼,背後是如何演繹?

二、六氣圓運動與二十四節氣的關係是怎麼樣的?

三、中醫的十二經名應該如何理解?

四、二十四節氣圓運動是如何運動?

註:想要學好中醫,必須認識十二經這些名詞由來和具體的意義,想認識這些名詞又得先認識陰陽五行六氣的由來和具體意義,而要知道陰陽五行六氣,又得先知道二十四節氣在地面上受到太陽照射,地面接受到熱能後,熱能的「降沉升浮」的圓運動規律。

陰陽五行六氣背後的內涵

陰陽

乾為天,純陽也,名曰:龍;坤為地,純陰也。乾坤相交,生三子三女,分別是長男震卦,中男坎卦,少男艮卦,所以說乾道成男;長女巽卦,中女離卦,少女兌卦,所以說,坤道成女。乾坤六子中,不管是長,是少都是乾坤性情之偏。只有中男中女獨得乾坤性情之中正。所以坎離是人生立命之根。

一個生物所在的地方,太陽能照射到地面的光和熱,是陽,而太陽下山之後的與太陽日出之前的這段時間,為陰,這個不難理解的。陽性向上走,陰性往下沉,一上一下。陰陽相交合,彼此相隨相追,就成了一個圓運動。陽性動,陰性靜,動則浮,靜則沉,由靜而動升,由動而靜則降。這樣升浮降沉一周,則生中氣,中氣就是指生物的生命,這就是大氣圓運動的由來,也是造化個體的由來。先認識大氣的造化的乾坤陰陽,也就能認識人體的陰陽,畢竟天人合一,一個大宇宙,一個小宇宙。

所以,沉降是陰,升浮是陽,大氣陰陽如此,人體陰陽隨大氣陰陽而動,也是如此,天人合一,此之謂也。

五行

五行其實就是陰陽二氣,在進行升浮降沉的整個運動中五種物質,為什麼是五而不是四,因為升浮降沉運行一周生成中氣,加上前面四種故叫做五,而「行」讀做(xing),意指運動,所以「五行」可以理解為升浮沉降中五種物質的運動。

一年的大氣,夏氣屬性是火。太陽照射到地面的熱,夏天最多,熱則會上浮,所以夏天大氣因熱而上浮的大氣屬於火氣。夏天太陽旺於南方,故又叫做南方屬於火氣。一年有四季,一天也有它的四季。一日之午時既是中午11點到13點之間,這時陽光和熱照射到地面的熱最多。春分到立夏的熱,稱為君火。小滿到小暑的熱,稱為相火。

秋氣屬於金,這時太陽往南,地面的壓力因為熱量的減少,大氣逐漸下降,因此地面的大氣壓力逐漸增大,將熱氣逐漸壓如土地中,此時天空之間,金氣瀰漫,東升西降,降氣屬於西方,故西方屬於金氣。一日的酉時(17點到19點之間)也屬於金氣,是涼降之力。

冬氣屬於水。夏天熱至極,經過秋天肅降之後,大氣進入土中,到了冬天熱氣被完全壓入寒冷的水中保存,所以此時土地表面會比較乾燥。需要注意的是,此時的熱其實並沒有消失,而是收藏起來了,藏在水中,所以即使是冰天雪地的地方,冰雪下面的水也至少有4攝氏度左右的。坎卦中一陽就是這個熱,兩陰包住一陽,從「象」上來說,是水火相融合,陰陽相交萬物生的象,所以這個藏很重要,就象我們白天工作將力氣用完之後,需要晚上睡覺休息積累更多的精力,並不是說晚上睡覺人體就完全沒有陽氣一樣。這個冬天藏陽也是這個意思,為了來年春天生長釋放積攢熱能。

春屬於木,冬天藏於水中的熱量,在春天水火化合感到溫暖,逐漸將熱能釋放到土中,這時是開始生髮的時間點,草木藉助熱能開始生髮,故春氣溫暖升發釋放而屬於木氣,升氣旺於東方,所以東方也屬於木氣。一天的卯時(5點到7點之間)也屬於木氣。木者,水中火氣隨著溫度上升,由封藏在轉為升泄和釋放之氣。

中氣屬於土,一年的大氣,春木升,夏火浮,秋金降,冬水沉。而夏氣和秋氣之間為圓運動的中氣,地面的土氣居於升浮和降沉之中,為大氣升降的交合,故中氣屬土氣。

綜上,木火土金水,大氣圓運動之物質也,行,運動也。這就是中醫五行二字的來源。所以天有春夏秋冬中,東南西北中,人身亦有之。

五行相生相剋

五行物質,各有各的能力。木氣有疏泄的能力,火氣有宣通的能力,金氣有收斂的能力,木氣有封藏的能力,土氣有運化的能力,中氣有運化的能力。能力也稱作勢力。

春氣熱能由動氣封藏的熱能而來,故叫做「水生木」。夏氣由春氣而來叫「木生火」,長夏之氣由夏氣而來,叫做「火生土」。以此類推出「土生金」「金生水」。

收斂克制疏泄,曰「金克木」,宣通制約收斂,曰「火克金」,封藏制約宣通,曰「水克火」,運化克制封藏,曰「土克水」,疏泄制運化,曰「木克土」。運化者,運動化合,宣通者,宣熱通散,土克水者,土能傷水分也。

相生是大氣運動的先後次第,是補其不足;相剋是大氣運動平衡手段,是制其太過。所以五行融合只見中和,不見五行;五行一見,便失去中和,就是生病了。一年的五行運動,也可放到一日之五行運動,一日五行運動也可放到一息(一呼一吸為一息)來看。天人合一由此而來。

六氣的圓運動

春木生,夏火長,中土化,秋金收,動水藏;生長收藏化,五行運動順利完成的規律。當五行運行不順暢不正常的時候,就會生出偏邪之氣,即是「風熱暑濕寒燥」。五行生病發生故障時有邪對應,只有火不同,火生病時一分為二,君火和相火。故曰六氣。君火負責上升,相火負責下降,所以名為五行,實際是六行,就因為火可以分為二火。所以知道六氣是因為五行(或者說六行)運行不正常的時候,產生出來的:君火生病,則熱;木氣生病,則風;相火生病,則暑;金氣生病,則燥;水氣生病,則寒;土氣生病,則濕。

綜上,五行和六氣其實是一體的,不可分的,五行處於正位的工作時,六氣消失;五行運作偏斜時,六氣生。這六氣分化成具體的元素,就是我們熟悉的十四節氣,一氣由四節組成,六氣組成如下:

1.初氣:大寒、立春、雨水、驚蟄——厥陰風木

2.二氣: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少陰君火

3.三氣: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少陽相火

4.四氣:大暑、立秋、處暑、白露——太陰濕土

5.五氣:秋分、寒露、霜降、立冬——陽明燥金

6.六氣:大雪、小雪、冬至、小寒——太陰寒水

厥陰風木:厥陰——地上屬陽,地下屬陰。初氣的時候,大氣由寒轉溫,地下封藏的去年夏氣陽熱,開始生髮釋放上升。這個釋放的熱與水化合出來的氣,是一年之根,稱為木氣。為什麼叫厥陰呢?厥者,《康熙字典》解為極也,是因為大寒節氣,當陰極之時所以稱為厥陰。風木——為什麼是「風」木呢?木氣是初遇溫氣,開始釋放,但是又不能完全釋放出來,而且即使釋放出來,土地也還沒有完全鬆動到可以將熱氣釋放出來。所以這個時候屬於熱氣動,但是土層沒有完全打通,氣受熱運動速度加快,撞在土層上,正所謂,動而不通,則成風,故稱風木。此之謂厥陰風木也。

少陰君火:少陰——此時地下熱氣釋放,大氣較溫熱,但不像厥陰那樣極端,所以稱少陰。君火——因為這股上一年收藏的陽氣,在此時由地下升到地面上,被太陽赤裸的照射,處於上升之象,就像君主登基一樣,所以叫君火,大氣由溫而熱,又成熱火。

少陽相火:少陽——此時地面上的陽熱不少但地下所得陽熱並不多,所以稱少陽。相火——陽熱開始降入地下水中,生出中氣,中氣旋轉形成太極圖那樣,上下交濟,就像宰相的位置在君威之下,萬人之上的中間做承上啟下作用。故稱君火,此火不降,暑熱熏蒸,又稱暑熱。

太陰濕土:太陰——此時地面陽熱瀰漫,地下殘餘熱氣也會上升上來,造成地面非常熱,地面非常寒涼,寒屬陰,稱太陰。「濕」土——火在水下蒸煮則生氣,火在水上烤則生濕,如露珠就是濕。地面上的熱尚未降入土下,寒熱相逼夾雜在土中,故稱濕土。

陽明燥金:陽明——此時經過秋氣收斂,正當下降,中土之下陽氣開始充足,濕氣已經收斂,霧氣盡散,陽氣通透明亮,所以叫陽明。燥金——濕氣已收,壓力下壓,燥氣瀰漫,故稱燥金。

太陰寒水:太陰——經秋氣收斂,陽氣降入土下水中,中下陽多,故稱太陽。寒水——外面大氣壓力大將陽氣壓入水中,封藏起來不會泄露,此時卦象為坎,兩陰夾一陽陰多陽少,水外即寒,則水內藏陽稱寒水。

綜上:五行運動,處於陰陽和合的陰陽太極狀態合成一氣,風、熱、暑、濕、燥、寒就不會出現,就是正常的天氣,就是正常人狀態;反之,六氣生。另外,初氣之時,宜養木氣,二氣之時,宜養火氣,三氣之時,宜養相火之氣,四氣之時,宜養土氣,五氣之時,宜養金氣,六氣之時,宜養水氣。相火下降到水中,是君火開始上升之氣;君火是相火之終氣,隨相火下降。兩火互為君相,一來一往也。初氣-一氣-二氣-三氣-四氣-五氣-六氣周而復始,形成一個六氣的圓運動。

中醫十二經名詞

人秉大氣五行而生臟腑

人秉大氣的木氣而生化肝臟和膽腑。一個木氣生出陽木和陰木,用甲木和乙木表示。肝膽主筋,有疏泄作用。人身處處有疏泄作用,處處有木氣

人秉大氣的火氣而生心臟和小腸腑。一火生陰火和陽火,分別用丁火和丙火表示。心和小腸主血,有宣熱散通作用,人身處處有宣通,處處有火氣

人秉大氣的金氣而生肺臟和大腸腑。一金氣生陽金和陰金,陽庚金和辛金表示。肺和大腸主皮毛,有收斂作用。

人秉大氣的水氣而生腎臟和膀胱腑。一水生陽水喝陰水,用壬水喝和葵水表示腎臟和膀胱腑主骨,有封藏的作用。

人秉大氣的土氣而生脾臟和胃腑。一土生陽土和陰土,用戊土和己土表示。脾臟和胃腑主肉,有運化作用。

人秉大氣的相火而生心包臟和三焦腑,主油膜,有燃燒的作用。

綜上:大氣的五行是融合不可分割的。五行之病,就是運動不圓造成的。圓運動的升降輪的旋轉是先天,有輪升降旋轉就生成軸,這個軸就是中氣土氣。軸運動是先天生成的後天,後天軸旋轉又生成升降輪圓旋轉。先天是體,後天是用,體用結合就是陰陽和合。五行運動就叫做宇宙:宇——大氣圓運動的個體;宙——大氣圓運動的範圍。這個宇宙是大宇宙生成地球宇宙系統,而人又是地球宇宙系統的遺傳小宇宙系統。所以,人身就是一個縮小版的宇宙。

十二經氣的圓運動

主升的六對升降經氣(用升——降表示)(陽陰順序:甲乙 丙丁 戊巳 庚辛壬癸)如下:

1.手陽明 大腸經 庚金 之氣(升——降)手 太陰 肺經 辛金之氣

2.足少陰 腎經 癸水 之氣(升——降)足 太陽 膀胱經 壬水之氣

3.足厥陰 肝經 乙木 之氣(升——降)足 少陽 膽經 甲木之氣

4.手太陰 小腸經 丙火 之氣(升——降)手 少陰 心經 丁火之氣

5.手少陽 三焦經 相火 之氣(升——降)手 厥陰 心包經 相火之氣

6.足太陰 脾經 巳土 之氣(升——降)足 陽明 胃經 戊土之氣

註:用上南下北 左東 右西的標準方位來看。六對經氣主升的全部在東北方位:左升,六對經氣主降的全部在西南方:右降。這樣就成了一個十二經氣圓運動。如圖所示

二十四節氣圓運動的詳細說明

大暑、小暑:太陽直射地面的「熱」,稱之為「暑」。大暑,一年的地面熱最大。太陽的熱,是生物生命的元素。此熱經過秋天,由地面降入地面以下,再經過冬天則下沉並且藏到地底下的水中。次年交春,由水中與水化合併「升」出地面;交夏「浮」於地面之上的天空中;再經秋,此去年「舊熱」混合今年補充的「新熱」,一起「降」入地下,並在冬天「沉」入收藏在水中。這就是宇宙一年的圓運動。「熱」本來是輕而浮的往上升的,但是卻能下降沉入地下收藏起來,這就是地球上萬物生靈存在的本質原因。熱之能降,{秋}金氣之力。

立秋、處暑: 此二節,是一年圓運動的起點。立秋之時,距離地面不遠的上空,壓力開始往地面降壓,降到處暑時壓力不斷增多,此時就是將降到「地面」而未入土的「熱」,逐漸壓入土內。所謂,「處」暑的處,歸也,入也。言地面之熱,經秋金之降歸入土內也。此時正當中伏,伏者,言金之降氣,降地面之熱降伏而入與土內,一過「處暑」地面的熱就基本入土了,地面上開始感覺到清涼。這裡的金氣指,大氣的壓力。秋氣肅殺,降「陽」於土,陽入根也,落葉歸根也,陽氣下降,萬物得根,人身就會比較健康。

白露、秋分:陽熱降,液體生。暑氣入地,地面上由露水時,地面上於地下的熱一樣多,上下評分,故言秋分。

寒露、霜降:地下比地面上的熱多,此時地面上逐漸寒冷起來,地下熱逐漸增多而暖起來,西北居住洞穴的人尤其能感覺到這種變化。這時人身的下部也開始增溫。

立冬、小雪:一年的大氣,春升夏浮秋收冬沉。雖然借氣之名來描述大氣四季升浮降沉的規律,其實是講大暑和小暑時的陽熱的升浮降沉的過程,假借名氣,實言陽熱也。如果這個時候陽熱不能收斂沉降的話,來年不但莊稼收成不好,而且人身也會增多虛寒死病。陽熱由降而沉入土下的水中,地面上由涼轉寒,地面以下則由溫而熱。礦坑以下的工人會感受的變化應該是:夏著棉衣,冬著赤體。此之地下夏寒冬熱的緣故。

大雪、冬至:大雪之時,陽熱下沉得越來越深了,地面上的雪則越來越大。這就是陰陽切換的規律,陰陽一定是同時存在的,這就是自然;此時的陽熱逐漸被寒封藏起來

小寒、大寒:降極則升。這直上直下的熱是不能生化萬物的。此時,是將陽熱封藏之後再封藏,將這種陽熱轉變為萬物發生的生命根本。如果這時封藏的陽熱比較足,來年的生長之熱力就很充足,就能夠豐收,能夠減少疾病。如果冬季封藏的陽熱不足,甚至有泄漏的話,那就造成能量不足,會衍生出很多問題,自然是這樣,人身也是這樣。

立春、雨水:寒冬過後,春氣轉溫。這時冬藏的陽熱逐漸升出地面,火從水出,大氣就會溫和,雨則成水。此時小兒多生虛病。

驚蟄、春分:沉而蟄藏得陽熱,此時交春,動物開始活動,草木萌動,萬物也隨陽氣生髮起來。春分之前地下陽熱多,地上陽熱少,地面下的陽熱開始逐漸升起而逐漸減少了,說要這時的時令病,一般是下虛之病居多。

清明、穀雨:陽熱初升到地面,陽氣瀰漫,地面不明多霧氣,如果陽氣再繼續升發,則地面清明也。這時地面上冷暖氣流相交,雨水也多了起來,所以適合耕種。地面上的陽熱增多,地下的陽熱則會減少,這時的外感發熱病居多,不宜吃寒涼的東西。

立夏、小滿:立夏以後地面上的陽熱增多,滿著,地面上的陽熱滿了。言小是與大暑相對而言。此時地上陽熱小滿,地面以下陽熱已經大虛,所以小滿過後,一般下寒的疾病居多。

芒種、夏至:雨水充足,麥穗生芒,莊稼就快成熟了。夏至,至,極也。升極而降。

綜上:二十四節氣,就是夏季的陽熱,經秋降入地下,再經過冬天封藏再土下的水中,經春則由土下升出地面,經夏則浮於地面上空,再協同夏季的餘熱一起降入土中封藏。就這樣不斷循環升降一周,就能生出中氣,中氣者,萬物之生命也。

註:節氣的節字指「竹節」,節與節之間,是滑利的。一到節上,就比較難過去,交節必郁而後通。久病之人,交節之前不能通過者多死。病在節前有起色,以後癒合的就快。所以要知道二十四節氣,必須要用功夫,一點不可以含糊。

推薦閱讀:

筆記工具思考與功能設計
多年的讀書筆記之驗方精選篇
預習筆記 (評論: 從五體末篇看「史記」的特質)
《人類簡史》尤瓦爾·赫拉利—第一章筆記

TAG:運動 | 中醫 | 筆記 | 讀書筆記 | 原理 | 讀書 | 古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