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對人生苦難之源的分析

想擺脫苦難,就要擺脫心中的無明(資料圖)文:一心宗教總是和苦難聯繫在一起的。佛教同樣亦不例外,釋迦牟尼佛於鹿野苑初轉法輪時,所講的教義即是以「四諦」為中心。四諦,也稱為「四聖諦」,「四真諦」,包括苦諦、集諦、滅諦和道諦。「諦」為「真諦」、「真理」之意,這是 佛教中的四大基本道理,有時,也被稱為四項基本原則。「苦諦」是說人的一生處處充滿痛苦,「集諦」指的是人受苦的原因,「滅諦」是說一定要消滅痛苦,「道諦」是說消滅痛苦的道路和方法。「四諦」之首,即是「苦諦」,是說人生充滿痛苦,其分類,有多種分法,或指內苦、外苦之二苦,或指苦苦、壞苦與行苦之三苦,或指生苦、老苦、病苦、死苦之四苦,或於四苦基礎上再加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取蘊苦,謂之八苦。苦的分類多種多樣,其實都在指向一種事實:人生是苦,這也是佛教所有教義的立足點。那麼,痛苦的源頭在哪裡?它是如何輪轉於生命過程中的,如何跳出痛苦?佛陀又說了「十二因緣」以對此進行解釋。「十二因緣」具體是指: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其中,「緣」是「緣起」之義,即前面的現象會緣起後面的結果。生命的現象便是這樣,循環往複,輪迴不已。如此,從「無明」一直順觀至「老死」,被稱為是「流轉門」;如果從滅除的角度來看,從「老死」一直逆觀至「無明」,被稱為「還滅門」。發展至部派佛教時期,又開始從三世兩重因果的角度來看「十二因緣」,三世指過去世、現在世和未來世。兩重因果指的是過去世的二因(「無明」與「行」)造成現在世的五果(「識」、「名色」、「六入」、「觸」、「受」),現在世的三因(「愛」、「取」、「有」)引起未來世的二果(「生」、「老死」)。無疑,「無明」是痛苦的源頭,它和「行」一起,被認為是「十二因緣」中過去世的二因。也就是說,佛教認為,一個人在今世的生命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無明」與「行」。需要指出的是,佛教講人生是苦,並非是一種消極的觀點。佛教只是將實相展現出來,讓人去認知實相,並提供了許多擺脫苦難的方法。方法雖有很多,但是仍需對「無明」與「行」有深度理解。佛教認為,人生的苦難源於無明,「無明」就是心中沒有太陽,沒有光明,不知道四諦之根本道理,不知道緣起性空;「無明」會緣起「行」,在身行、口行和意行中,最重要的是意行,也就是「心行」,指的是念頭之行動。在佛教發展的中後期,不論是「無明」還是「行」,乃至整個「十二因緣」都和心相關。在原始佛教中,並未將「十二因緣」和「心」聯繫在一起。可是,《十地經》認為,所謂的「十二因緣」,其實也是「一心」,這樣,「無明」也是一種「心行」的表現,因此,「心」才是輪迴的根本,而要擺脫輪迴,跳出苦海,最終還是要靠「心」,只有這樣,才能達到究竟的解脫。世親對此進行了深度發揮,他指出,心是十二因緣的根源,也是三界的本源,萬事萬物都源於心,這一「心」,被他稱作「阿黎耶識」,這就相當於是「自性清凈心」,要擺脫輪迴,就要回歸阿黎耶識,而要回到自性清凈心,就要努力修行,而「十地」就是修行的過程。因此,佛教認為,人生的苦難,歸根到底是和這顆心有關,因而,要想擺脫苦難,就要擺脫心中的無明,並善於調伏自己的心性。這樣,就會有幸福的人生。(源自網路)
推薦閱讀:

有什麼時刻你瞬間感受到了世界的黑暗面?
我媽常說「你就是沒過過苦日子」,說這句話的心理是什麼?
坦然面對人生的無常
解決更多人的更少人能解決的問題
為什麼有人會想有下輩子呢,我覺得做一次人就已經很累,很痛苦了,想死?

TAG:人生 | 苦難 | 佛教 | 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