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釋道並存與馬克思主義紮根中國的必然

中國的文化特質是包容、海納百川。儒釋道並存,就是中國文化特質的集中反映。研究儒釋道並存的原因、分析馬克思主義的特徵,我得出一個重要結論,正是儒釋道並存的中國文化土壤比較適合馬克思主義的基因生長,才使得馬克思主義得以在中國落地生根、開花結果。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成為中國先進文化的主導思想,是歷史的必然。先說說儒釋道。它們為什麼能夠並存呢?我的看法是三者擁有本質上的統一性,互為補充、相得益彰,三合而一,成為中華文化的主幹。其所以如此,可以用「道為體、佛為法、儒為用」概括。道為體。老子的道不是道理的道,而是宇宙的本原及運行規律的總稱。道具有唯一性和最高法則性。因此,老子用「象帝之先」、「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省萬物」、惚熀、希夷等辭彙形容道。用有無相生、形無實有等概括它的特徵。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則突出了道的最高法則性和唯一性、自在性。這一點到了佛教那裡變成了空和色,辭彙不同,含義一致,從另外一個角度證明了道的唯一性、最高法則性。佛為法。佛不是「道」的人格化,也不是神,而是人,是覺悟了的人。他悟了什麼呢?悟了道。怎麼才能悟道呢?釋迦牟尼在悟道後講了許多方法,這就是佛法,覺悟之法。佛教有三寶曰佛法僧。有人到寺廟裡燒香磕頭,不是禮敬佛的偉大慈悲,而是求佛祖保佑升官發財,把佛當作可以買通的貪官污吏,完全搞錯了。「三寶」根本不是用來求的,而是用來悟的。佛,說法的覺者;法、成文的經典;僧,傳播佛法的有道之人。三寶並立,為的是廣度有緣人。佛法八萬四千法門,分大乘小乘、禪宗凈土、顯教密宗、也並不是分個正邪高下,而是廣開不二法門,廣開慈航。儒為用。孔子顯然也是悟了道的,要不就不能解釋為什麼孔子痴迷於易經並親自註解。但他既不象老子那樣講「道」,也不像釋迦牟尼那樣說「法」,而是直接講怎麼用,動員他的弟子「學而優則仕」,把道理學好了就去做官,為人類服務。這還是蠻符合陰符經所說:「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的宗旨的。這裡還要講一講菩薩,菩薩也是道的應用。菩薩悟了道,卻不願意「圓寂」,而是發大誓願,「聞聲救苦」,這一點和儒教差不多。所以,很多做好事的人也被稱為菩薩。毛主席被稱為菩薩、共產黨被稱為菩薩,都是替天行道的結果。這點,在老子《道德經》中也是有體現的。道、本體;德,悟道;仁、治世。也就是說,老子重講「道」,釋迦牟尼重講「德」,孔子重講「仁」,道生德、德生仁,仁生治,儒釋道想不「三合一」都難了。當然,這不等於老子從不講德,釋迦牟尼從不講道,孔子從不講道德。只不過各有側重而已。說到這裡,我們再看看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有三大要素,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哲學分兩部分,即世界觀和方法論。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是物質的、一性的。這一點與「道」十分接近或者乾脆說完全一致。老子的「道」不是神,而是一種自然而然的存在。物質也是客觀存在的屬性。方法論則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這與老子的唯物辯證法異曲同工,中國的第五大發明——太極圖完全可以拿來解讀馬克思主義哲學。有了世界觀和方法論,悟道就不成問題,於是就有了馬克思主義另外兩大科學成果,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體、法、用三個層次都有了,「三合一」為馬克思主義。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當中所包含的民本思想、大同觀念、革命精神,與儒釋道的精髓又不謀而合。因此,當俄羅斯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很快就得到中國仁人志士的接受,中國共產黨有此誕生。現在,中國共產黨有8900萬名黨員,是世界第一大黨,這使得馬克思主義作為一個偉大的學說擁有最廣泛的信仰者和實踐者。而這些信仰者既是先進文化的引領者、踐行者,又是中國傳統優秀文化的繼承者、發揚者。植根於擁有5000年文明的中國大地,中國共產黨人把中國的儒釋道精神與馬克思主義密切結合,就開啟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併產生了三次歷史性飛躍,即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個巨人、三個時代,推動中國實現站起來、富起來和強起來的三次歷史巨變。放眼世界,有中國這種優秀的肥沃的文化土壤的國家並不多。馬克思主義誕生於西方、誕生於歐洲,但是,卻在中國開花結果、發揚光大並不斷與時俱進、不斷迸發出原創性理論貢獻,顯然不是偶然的。我們不能相信宿命,但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相結合,使中國文化成為繼承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的馬克思主義的民族的大眾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文化,進而成為中國工業革命和城鎮化、信息化、智能化、農村現代化的文化支撐、精神動力,確是中國不斷創造人間奇蹟的活水源頭!這無疑是中國人民的一大幸運!
推薦閱讀:

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
加拿大紅歌《叛徒必須死(Death to the Traitors)!》翻譯
施略普尼科夫等:二十二人聲明
兩段討論與想法。

TAG:中國 | 馬克思主義 | 主義 | 儒釋道 | 馬克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