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妙法蓮華經》〈如來壽量品·第十六〉

《妙法蓮華經》〈如來壽量品·第十六〉

第81講--1994年6月8日

本門開近顯遠,這以下就是「廣開近顯遠斷疑生信」從這裡開始。現在先解釋這品的題目,「如來壽量品」、這是佛的壽量。但是說到佛、有的地方說是真身和應身這兩種佛;有的地方說三身,法身、報身、化身,還有種種的說法,但是主要的就是這兩種說法。真身和應身這二身的說法,怎麼叫作真身如來呢?天台智者大師引《成實論》上的話來解釋,《成實論》是個小乘論,但是那句話倒說得非常好、「乘如實道來成正覺」叫作如來。乘如實道(這乘就是乘車乘馬這個乘),這乘、我們若坐車的話,有能乘的人,有所乘的車。這裡說乘如實道也有能所的分別,能乘的是什麼呢?就是那位修行人初得無生法忍開始到成佛、他成就了通達一切法如的智慧,這個智慧因為由學習、由長時期的修行成就的,這個智慧就是能乘的、所乘的就是一切法如,乘這個如。我們通常說修行人修奢摩他和毘缽舍那、修毘缽舍那的時候是觀想思惟,是觀察的意思,就是思惟色受想行識是緣起、是畢竟空的、思惟這個空義,思惟這空義不是直接思惟空義、一定是思惟因緣生法,由因緣生法的本性是畢竟空,這樣去思惟的。這樣思惟我們比較容易明白,就是從凡夫的時候就是現在的第六意識(就是有時候有貪心、有瞋心、有種種煩惱的這個分別心),但是現在不是分別煩惱、是分別色受想行識、分別現在的一念心是緣起的、是畢竟空的,就是這樣思惟觀察。這樣說這五蘊和畢竟空是所思惟的境界,或者說這畢竟空是所思惟觀察的所緣境,能思惟觀察的這個就是我們現在的分別心,但是有一點不同就是我們學習佛法了,從佛法的學習上得到一點聞思的智慧,所以用這聞思的智慧是能觀察的、畢竟空是所觀察的,那麼這就叫作「乘如實道」、也可以這麼說。我們這樣思惟的時候不能夠相續不斷地思惟,應該到一個時候就修習奢摩他、就是停下來寂然不動。這個寂然不動,我們凡夫修行的時候自己也知道就是那麼一個境界,隨時也會散亂、會打妄想。但是若得無生法忍以後可就不同了,得無生法忍以後他成就了那個清凈無分別的智慧了、就是通達諸法如的智慧,他也是奢摩他和毘缽舍那這麼修行;他若是毘缽舍那的時候修行還是思惟觀察,但是奢摩他的時候是寂然不動、那就不可思議,那可以明白地說就是安住在第一義諦上不動了。這是我們用語言文字去分別,但是那個當事人(那個修行人、那個得無生法忍的人),那是聖境不可思議境界,那是和凡夫完全不同了。現在說「乘如實道來成正覺」,就是這樣逐漸地修行由初歡喜地到第十法雲地,再進一步到了妙覺就成佛了。乘如實道、「道」這個字是在因地的時候說的,初得無生法忍的時候還叫作道,由初地、二地、…乃至第十地這時候都叫作道,道有向前進的意思,到了成佛的時候就是來成正覺、「覺」就是由因而得果了,因緣果滿了叫作正覺。這樣說「來」這個字,就是由因到果叫作來、由因至果叫作來。你乘這個如實道就是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因為得無生法忍之前還有一大阿僧祇劫、得無生法忍以後還有兩大阿僧祇劫,這時候才得無上菩提,這是有三大阿僧祇劫。這時候你的清凈無漏的通達一切法如的智慧圓滿了,乘這如實道來成正覺,就成就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了,這時候萬德圓滿,這時候叫真身如來。

什麼叫應身呢?就是成佛以後他又來到凡夫的世界示現這個化身、化導眾生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身體,這就叫作應身。但是得無生法忍以後到法身菩薩…得無生法忍以後的菩薩分兩種,一種是肉身菩薩、一種是法身菩薩。就是雖然得無生法忍了他還沒能夠解脫三界、還沒能出離三界他還不能,他要繼續修行要到第七地、第八地這個時候,他三界以內的愛煩惱、見煩惱完全清凈了以後,他死掉了他就得了法身了,那個時候叫法身菩薩,這是有這兩種分別。這肉身菩薩他還沒出離三界,他還是在三界內見佛聽佛說法,所見的佛也還是應身、就是劣應身、這個老比丘相、看見這樣的佛。若到了法身的時候他不是在凡聖同居土了,就到受用土或者說實報莊嚴土到那裡去,到那裡去看見的佛還沒能完全地看到佛的本來面目,三大阿僧祇劫所成就的萬德莊嚴的那種佛看不到,那麼所看到的佛就是他受用身、就是叫作勝應身,當然勝應身比劣應身是不同了。這兩種,一個勝應、一個劣應,這兩種身就叫作應身。這應身就是佛的大慈悲為化導這一切凡夫眾生和一切佛道還沒圓滿的法身菩薩,為化導他們所現出來的身相就叫作應身;佛本身的境界就叫作真身,這是兩種身。是乘如實道來成正覺,這是二身、真身應身這兩種身的一種說法。

還有三身如來的說法,智者大師是引《大智度論》龍樹菩薩的解釋。龍樹菩薩解釋如來怎麼解釋呢?「如法相解、如法相說,名為如來」。「如法相解」,如法相是什麼相你就那樣解、那樣地契證了、那樣的圓滿的覺悟了,叫如法相解。「如法相說」,你那樣覺悟了以後大悲心去為一切眾生去講解說法、叫如法相說。用這兩句話解釋三身如來、怎麼解釋呢?如法相這個「如」就是一切法如,這一切法這個如,你是凡夫也好、你是佛也好、你修行也好、你不修行也好,都是一樣的無差別的,就是遍一切處而無有異、名之為如,那麼這叫作法身;這叫法身、這句話就是一切眾生也都有這個法身,乃至佛也是這樣子。

在禪師語錄上有一個地方他說的話有點意思、就是石霜禪師,石霜禪師有一個跟他學禪的人這一天向他請問,向他請問並不是面對面這樣子,而是石霜禪師在房子裡面,那個學禪的人在外邊,就對石霜禪師說:我們彼此距離的呎尺之間,並不是距離得很遠,但是為什麼看不見你呢?因為舊時代不是像現代的房子,必是窗戶沒有玻璃,都是用紙糊的,大概古代都是那樣子。就是呎尺之間為什麼看不見師的面相呢?這石霜禪師說:遍界不曾藏,就答覆了這麼一句話。這個學禪的人想了老半天也沒有懂,也不懂這句話什麼意思,那麼他就離開這裡了,就到福建去參學那位雪峰禪師。雪峰禪師就問他:你從什麼地方來?說:我從石霜禪師那裡來。說:石霜禪師有何言句?就是他怎麼樣地開導你們學禪呢?他說「遍界不曾藏」,說:我問這個禪師:呎尺之間為什麼不能見面、看不見他的面相呢?他說:遍界不曾藏。這雪峰禪師說:他這句話說出來你懂嗎?說:我不懂、我不明白什麼意思。這雪峰禪師說:何處不是石霜呢?什麼地方不是石霜禪師?別的禪師也有這個話:離此殼漏子,向什麼處相見?離開了這個臭皮囊,什麼地方可以相見?什麼地方可以見面?這個話就是「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就是這一段文,就是讀《金剛經》讀熟了你就會出來這句話,「離此殼漏子,向什麼處相見?」這樣說,如果你若是對《金剛經》這段文你能夠有所覺悟(當然還是取著心,不是得無生法忍的人、得無生法忍的人不要說)你能這樣觀察自己照見五蘊皆空了的時候,無色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這個時候如果說你的身體是什麼樣子?你怎麼說?這個時候就是諸法如義,我們比較容易明白的話姑且這麼說,一切法空就是諸法如,是遍一切處而無有異那就是諸法如的意思。這個諸法如,你觀察不觀察、你開悟不開悟都是這樣子的,這時候我們這個身體、這臭皮囊這是果報的身體,佛菩薩他無量劫修學他的戒定慧、無漏的果報、究竟圓滿的果報也是有形相的,就是特別殊勝就是了。我們凡夫觀察這個臭皮囊是畢竟空的、無我無我所,佛菩薩也是一樣,他也觀察他那個殊勝的圓滿報身也是畢竟空寂的,畢竟空寂這個時候就是無相的了,所以若按照《般若經》上的話那就是無相的身體,無相的身體那叫什麼名字呢?在報身之外又說一個叫作法身,就是以法為身,這個法是什麼?就是如也,一切法如叫法身。所以雪峰禪師說:什麼地方不是石霜呢?因為這個如是遍一切處的,什麼地方不是如呢?所以「遍一切處而無有異」這叫作如。

但是這個「如」還有個「來」,這「來」字怎麼講呢?智者大師說得非常地妙,「不動而至」叫作來、不動而至。我們以前也講過,這懷讓禪師到六祖大師(慧能禪師)這裡來,就問他:什麼物?怎麼來?當然我們凡夫就是這個身體,這個身體會走路、或者是坐車、或者是騎馬這樣來,但是這個事誰不知道呢?他還偏要問:什麼物?怎麼來?這意思也還是《金剛經》…(六祖大師是讀《金剛經》開悟的),也還是這句話,「若見諸相非相」的時候你怎麼來呢?這時候離一切相了的時候你怎麼來?但是不來而至、「不動而至」,有這個意思。那個永嘉玄覺大師就是去見六祖,永嘉玄覺大師他是讀《維摩經》開悟的人,他是很認真地修止觀是有所證悟的一種人,不是文字法師。他和六祖大師見面沒有說幾句話六祖大師就給他印證了,他就向六祖大師磕個頭就告辭就走了、就要走、回…他是浙江人,要回去了。六祖大師說:返太速乎?就說幾句話你就走,走這麼快呢?這樣一說,而永嘉玄覺大師說:本自非動,豈有速也?本來就沒有動、還那有快慢的分別呢?這種修行人他也是常常地觀察這個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所面對一切色聲香味觸法,他不是心隨境轉,他能向道上會,觀察它是畢竟空寂了不可得的,那麼就是到諸法如那裡去了。我們那天說那個故事「遷神涅盤」,就是我們這一念心經過長時期的修行舍掉這個臭皮囊的時候,他那一念心就變成靈明的…也可以說是常住真心了,就是在不生不滅的地方了,就是不住一切法那種境界,就是到了諸法如了。所以說是「本自非動」那有動,本來沒有動「豈有速乎?」那有個快慢的分別呢?這些事情都是一樣。禪師說的話和這經論應該是很契合很相應的,所以說「不動而至,名之為來」。是遍一切處而無有異名之為如、不動而至名之為來;就是沒有動、也沒有不動,就到了。這個事情若是論修行,我們感覺到生死是苦要修行,修行就是動了、就是由因至果就是動。而法身這個如這個意思,不論那個修行不修行的問題,不論這件事,所以「不動」。不動也就到了,本來一切法都是如,那麼叫作來。這個智者大師說得很妙。後來的人當然也是能讀到智者大師解釋這句話,說這就是法身如來,名之為法身如來。這是法身。

第二個就是報身,和剛才說的那個真身和應身、那個真身其實就是報身,就是他這個通一切法如的智慧同一切法如相應了,相應、唯有佛才圓滿地相應,那就叫作報身。就是你多少大劫地辛苦沒有白辛苦,到這時候給你一個酬報,你得到了圓滿的無上菩提的智慧了、這個智慧成就了,那麼就叫作報身。當然還有其它的無量功德,但主要的就是智慧,這是這個報身。

那麼應身,說化身其實也就是應身,和剛才說那應身是一樣。你能夠如如智契合了一切法如,圓滿地契合了,當然就是全體大用,可以遍一切處去示成正覺、廣度眾生轉大法輪,那麼就是一個勝應身、一個劣應身,當然也可以示現九法界的身體,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不只是現佛身、也能現菩薩身、阿羅漢、辟支佛、也能夠現人天一切眾生身都能現,而去利益一切眾生的,那就叫作化身。

這樣說,這個二身裡面的真身就是三身裡面的法身和報身,二身裡面的應身就是三身裡面的化身。二身其實就是三身、三身也就是二身。這是從名字的語言上這樣解釋叫作如來。這報身這個來,是由因至果名之為來,當然一切法如、那來即是不來。若是應身的來那就是佛的大慈悲心神通的境界,由佛的自受用境界來到眾生世界,現出來不同的身相去度化眾生那叫作來,來生三有那叫作來,那就是由此至彼名之為來,由自受用境界到他受用境界去叫作來。這是說「如來」。

這底下解釋「壽量」。「壽」就是一期、譬如拿我們人來說,我們由生至死這一個時期內、一期之內由生至死就叫作「壽」;這裡面的數量能活一百二十歲、活一百歲、活兩百歲,那麼這個數就叫作「量」,叫壽量。現在這三身如來的壽量,法身是一切法如、一切法如裡面是不生不滅、無始無終的,那麼這個壽也不是有量也不是無量、或者說無量壽也可以,就是這樣的意思。這報身如來的壽命就是那個智慧境界,能契合一切法如的那個智慧,這個智慧命;這個智慧因為所契合的一切法如是常住的,所以能契合的如如智(無分別智)當然也是常住、無量無邊的,所以也可以說是長壽,但是是有始而無終、可以這樣說,這是報身。這應身的壽命是隨眾生的因緣,譬如說來到人間、人的壽命如果特別長那麼佛的壽命也是長,示現的應化身就也是長;若是眾生的壽命短,佛示現的壽命也不長,所以佛出現世間的時候(釋迦牟尼佛這一次出現世間的時候)人的壽命是一百歲左右。但是在《大毗婆沙論》上說佛應該是活一百二十歲的,但是到八十歲的時候所作已辦,所應度化的眾生都度化完了,所應該為他栽培善根的也為他栽培善根了,那麼佛就入涅盤了,就是舍掉了四十年的壽命,所以就是八十歲。就是應化身的壽命是隨所教化眾生的壽命長短而長短的,是這樣子。

但是在報身的壽命…這可以這樣說…。這法身菩薩所見的佛也可以名之為報身的,因為那也是無量功德莊嚴,佛自己無量劫修行的無量功德莊嚴那個報身的壽命,這個壽命剛才說佛所契悟的如如理是常住的,所以佛的智慧也是常住的,那麼壽命是常住。但是天親菩薩有另外一個說法,他的說法,這佛的報身的壽命是隨願,隨他的大悲願力而長短的。就是他有度化一切眾生的悲願,所以他這個身體一直地存在下去。這個意思就是說,如果他若不想度化眾生的話,也就可以這個身、這無量功德莊嚴的身相也可以入滅的,也是這麼說。另外一個地方(好像是《佛地經論》…是那上說的)我們凡夫這身體的存在要吃飯、要吃飯你才可以生存下去,不吃飯是不行的,那麼天上的人、色界天以上的人他們就是以禪悅為食,這身體壽命可以維持下去,但壽命盡了那天上的人也是要死掉,我們三界以內的身體就是這樣子。那麼三界以外的這些聖人的法身(法性生身)乃至到佛這個身體、他們怎麼樣生存?他們也要禪悅為食、也是這樣子,如果沒有禪悅為食也不行的,還有這種說法,也就是常要入定,禪悅為食這身體能支持下去的。所以這有為法就是有這個問題,這可以說是一切眾生都要有食、不然的話是不能生存的;乃至到佛、圓滿報身的佛他也要禪悅為食,有這種說法。這是這三身的壽命、「如來壽量品」。

但是這一品裡面說的三身如來,是說釋迦牟尼佛久遠久遠無量劫前所成的佛。所謂成佛、在法身上無所謂成不成;說成佛、那就是報身,真實的由凡而聖由因而果經過長時期的修行、智慧圓滿了所有的煩惱都清凈了所成就的佛,那時候叫報身,有了報身當然也有法身也就有應身。這就是說釋迦牟尼佛久遠久遠劫前所成就的三身如來壽量。從那麼以後為度眾生示現的佛那都是跡了、從本垂跡,都是跡佛了。如果不讀《法華經》的話也說到本跡,那就是說佛的法身和報身,也就是佛的真身是本、譬如說這一次成佛在寂滅道場所成就的圓滿報身就是本,由本垂跡就示現出來勝應身、劣應身去度化眾生那麼叫作跡,由本垂跡、由跡顯本。但若是讀這一品、《法華經》的〈如來壽量品〉,那麼此一次在寂滅道場成佛的三身那也都算是跡而不是本,有這樣的不同的意思的。

這一品就是因為前面的〈從地湧出品〉湧出來無量無邊的菩薩,引起彌勒菩薩和他方世界菩薩的疑問,因此而有〈如來壽量品〉說出來的。

己二、廣開顯斷疑生信(分二科)

庚一、誡信(分四科)

辛一、三誡

爾時佛告諸菩薩及一切大眾:諸善男子!汝等當信解如來誠諦之語。復告大眾:汝等當信解如來誠諦之語。又復告諸大眾:汝等當信解如來誠諦之語。

「爾時佛告諸菩薩及一切大眾:諸善男子,汝等當信解如來誠諦之語。」這是廣開顯斷疑生信、分兩科,第一科是誡信、第二科正答。誡信分四段,第一是三誡、第二三請、第三重請、第四重誡,現在這是三誡。

「爾時佛告諸菩薩及一切大眾」,佛先招呼「諸善男子,汝等當信解如來誠諦之語」,就是前面佛已經回答了、就是略開近顯遠,說這些從地湧出的菩薩是我教化的,種種的這麼解釋。可是彌勒菩薩還要請佛再解釋、這樣子。那麼佛現在說:「諸善男子,汝等當信解如來誠諦之語」,你們應當信解佛的真實語。這是一種誡,就是告誡你們應該這樣子。信解這個話就是相信佛說的話是真實的,你們應該這樣。這個「解」,就是最初一開始是信而後就會解,有這樣解釋;始、最初是信而後是解;或者說新發心的人你不能解嘛你可以信,久發心的菩薩信而又能解,所以說「汝等當信解如來誠諦之語」。又佛的這個久遠成佛的這種不可思議境界這是佛的境界,唯有佛才能證解。這解分兩種,一個是證悟了的解、一個是信解,你沒能證悟、在文字上、語言分別上去了解。這樣說唯有佛才能證悟這種境界,其它的人只是信解說已。所以「汝等當信解如來誠諦之語」,如來誠諦之語是所信解的。誠者實也、真實的,這諦也是真實的意思;這樣弄了兩個真實是什麼意思呢?可以這樣解釋,這誠是指佛的心,佛的心是真實不虛偽,這諦的真實是說佛所說的事情也是真實不虛的;就是佛這能說的心是真實的、所說的事情也是真實的。這按我們凡夫境界就會有這個問題,就是那個人心是真實的、他不說謊話,但是所說的那件事情是假的,那就是心實(他心是真實)、那件事是虛偽的,就有這種事情。

你不要說我們凡夫、就是聖人都有這個情形,說是目犍連尊者…我這等於是說故事。目犍連尊者有一回是…這毗舍離國和摩竭陀國打仗,就是大家有利害的衝突緊張起來要打。這時候佛和目犍連尊者這些大阿羅漢在毗舍離國住,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都是要預先來估計一下兩個國誰能戰勝?就是你這麼說、他那麼說,說大家去問問目犍連尊者,他是神通第一、看他怎麼說。大家來問了,目犍連說毗舍離國戰勝了,阿闍世王摩竭陀國他們戰敗了;哎呀!毗舍離國的人很歡喜,就這樣子。後來果然這個戰爭就發動起來就打仗了,結果毗舍離國打敗了。那麼這樣…哎呀!說是目犍連尊者神通第一,結果說了謊話了,就是大家在議論。議論的時候,很多的比丘到城市裡乞食大家就聽說了這件事,回來就是大家要作竭摩,說目犍連尊者說謊話了,要讓他懺悔。但是目犍連尊者不承認說謊話,大家就在諍論,這時候佛就聽到了就來了,佛說你們諍論什麼事情?這比丘向佛就報告了。這時候佛就問目犍連尊者,說是、你最初人家問你這件事你是用什麼心說這件事的?目犍連尊者說:我不是用說謊話的虛偽心、我是用誠實的心說的;我那時候的心認為毗舍離能戰勝,我就這麼說的。這樣佛就說:是用誠實的心說,不是有意的欺騙人,那麼那句話就不是妄語,所以他沒有犯妄語這條戒的。佛這樣批評了。然後大家就問了,那為什麼這件事不真實呢?結果是打敗仗了,究竟怎麼回事呢?佛說:毗舍離國和王舍城這摩竭陀國兩個地方要作戰,人要亂之前鬼先亂。佛說出這麼件事來,說出這麼句話,這鬼先動亂。說那個時候毗舍離城這一部分的鬼戰勝了、就表示毗舍離能戰勝的,是這麼意思。而這個戰爭的經過,最初是毗舍離是戰勝了、這軍隊向前進,阿闍世王這時候不得了,如果跑到王舍城我們損失太大了,他又下了命令這軍隊反攻,一下子又戰勝了,有這麼一回事。說這個事就表示我們凡夫如果沒有欺騙人的心、有的時候也會說謊(錯)話,就是那件事不真實,連聖人都有這個情形。

現在這裡說「誠諦」,就是佛的心也是真實的、所說的事也是真實不虛的,所以叫誠諦之語,說「汝等當信解如來誠諦之語」當相信這件事。「復告大眾」、又說「汝等當信解如來誠諦之語。又復告諸大眾:汝等當信解如來誠諦之語」,連續說了三遍,這是什麼意思呢?當然這是表示佛是真實不虛,也或者說是為重法故、為尊重開近顯遠的這個妙法的關係。

辛二、三請

是時菩薩大眾,彌勒為首,合掌白佛言:世尊!惟願說之,我等當信受佛語。如是三白已,

「是時菩薩大眾,彌勒為首合掌白佛言」,這時候法會大眾的菩薩、大眾裡面彌勒菩薩最上首,這可見必是文殊菩薩不在、彌勒為首。「合掌白佛言:世尊,惟願說之,我等當信受佛語」,說是希望佛給我們解釋,我們一定信受佛的語言的,佛這麼說我們一定相信的,當然這是信成就了,我們不敢疑惑,一定是能夠信受的。「如是三白已」。

辛三、重請

復言:惟願說之,我等當信受佛語。

這是第三重請。前面是佛三誡、彌勒菩薩三請,這是第三段又重請。「復言:惟願說之,我等當信受佛語。」

辛四、重誡

爾時世尊知諸菩薩三請不止,而告之言:汝等諦聽,

這是第四段重誡、重告。「爾時世尊知諸菩薩」請了三次還不停下來、又請第四次,所以佛就告訴法會大眾:「汝等諦聽」,你們要注意聽。

庚二、正答(分二科)

辛一、長文(分二科)

壬一、正開近顯遠(分二科)

癸一、出執近之情

如來秘密神通之力。一切世間天、人及阿修羅,皆謂:『今釋迦牟尼佛,出釋氏宮,去伽耶城不遠,坐於道場,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底下是第二段、正答。正答分兩科,第一科是長文、第二科是偈頌。長文分兩科,第一科是正開近顯遠、第二科明三世益物。正開近顯遠這一科分兩科,第一科出執近之情,這正是「出」,說出來執近的迷情,就執著釋迦牟尼佛這一次在寂滅道場成佛,就是這樣子執著這是真實的,先說出這個執情。

「汝等諦聽,如來秘密神通之力」,佛的秘密神通之力,第一個秘就是佛久遠成佛這件事從來沒有說過、所以叫作秘;第二個密、唯有佛自己知道,其它人都不知道所以叫作密。秘密的神通之力,這個「神」是什麼呢?智者大師解釋「天然不動之理名之為神」,就是一切法如這不可思議的理性、不可思議叫作神,這就是佛的法身的境界。通、就是沒有障礙,能通達一切法如的這個智慧,就是佛的報身的境界。就法身和報身。「之力」,法身和報身發出來的廣度一切眾生的力量,就是所謂應化身了、佛的應化身能轉大法輪普度眾生的這種神通之力,就是佛久遠成佛得成三身的這種秘密的事情。

「一切世間天人及阿修羅」,一切世間、就是天的世間、和人的世間、阿修羅的世間,沒有說三惡道、只說三善道。「皆謂今釋迦牟尼佛出釋氏宮去伽耶城不遠」,大家都認為現在釋迦牟尼佛就是在迦毗羅衛國凈飯王、在那裡降生,然後年歲大了,或者說十九歲或者二十九歲離開了王宮「出釋氏宮、去伽耶城不遠」,距離象城不遠的地方,就是摩竭陀國的菩提樹下,「坐於道場」,在菩提樹這個道場「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家都認為是這樣子。這就是執近之情,世間天人及阿修羅這是能執的人,所執著的事情就是「釋迦牟尼佛出釋氏宮去伽耶城不遠,坐於道場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最近的四十多年前成佛的,執著這件事。執著這件事,這上面沒有說阿羅漢,因為前面三周說法他們都發無上菩提心要成佛廣度眾生,所以都變成菩薩了,而菩薩就在天人阿修羅之內的,所以就是這樣說了。

「天人及阿修羅皆謂今釋迦牟尼佛出釋氏宮去伽耶城不遠,坐於道場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件事應該分別一下,就是法會裡面的菩薩應該說有三種菩薩,一個就是從地湧出的菩薩,一個是從他方世界來的菩薩,一個是舊住的菩薩、原來就在這個娑婆世界在這裡居住的菩薩,分三種。從地湧出的菩薩是佛久遠成佛的時候所教化的弟子,他們當然不會執著釋迦牟尼佛這一次出釋氏宮去伽耶城不遠,坐於道場得無上菩提的,他不會這樣執著的。那麼剩下來的就是他方的菩薩和舊住的菩薩,這兩個地方的菩薩應該說分兩類,一類就是從法身應來,就是他們是從實報莊嚴土、從他受用土或者說從方便有餘土,他們得了法性生身的菩薩,他們這些菩薩、這一次釋迦牟尼佛來這裡示現成佛度眾生,他們也來了、也來到這個世界,這些菩薩都是法身菩薩,他們應該知道釋迦牟尼佛這一次成佛這是跡而不是本,他們應該知道。就是他們原來未得無生法忍的時候、或者得無生法忍的時候也可能不知道這件事,但是後來棄捨了肉身,得了法身的時候、就是在實報莊嚴土或者說在受用土、在方便有餘土,他們能夠聽佛說到這件事,所以他們應該知道,知道佛這一次成佛是跡、由本垂跡,應該是知道。剩下來的就是,在這裡…這四十餘年在這裡得無生法忍而不是法身菩薩的,他們可能還不知道;那麼剩下來的未得無生法忍的人更是可能不知道,就是指這些人不知道。所以說「一切世間天人及阿修羅皆謂今釋迦牟尼佛出釋氏宮去伽耶城不遠,坐於道場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種執著,是指這些人說的、新得無生法忍這些人說的。

癸二、破近顯遠(分二科)

子一、正顯遠

然,善男子!我實成佛已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

這底下正顯遠。前面「出執近之情」這是第一科,第二科是破近顯遠,分兩科,第一科是正顯遠。然而善男子,我實在成佛已來到現在已經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了,是很久很久就成佛了,不是現在才成佛的,不是四十餘年前才成佛,那麼久遠就成佛了。這樣子成佛很久了,那就可以知道這一次成佛不是真實的,那麼從地湧出的菩薩是佛所教化的這件事也就成立了,就不能說父親年輕兒子老大、兒子一百歲父親二十五歲這個譬喻是不成立的了。

子二、舉譬格量久遠(分三科)

丑一、舉譬問

譬如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假使有人抹為微塵,過於東方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國乃下一塵,如是東行,儘是微塵。諸善男子!於意云何?是諸世界,可得思惟校計知其數不?

「譬如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這底下是舉譬格量久遠,舉出一個譬喻來較量佛成佛究竟有多麼久了呢?用這個譬喻來形容他的久遠。這一段分三科,第一科是舉譬問。說是「譬如有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有這麼多的世界,「假使有人抹為微塵」假使有一個人他有這個本事能把這麼多的世界把它「抹」弄成微塵那麼碎、碎成微塵這麼樣的細。「過於東方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國乃下一塵」,才把他丟下來一個微塵,「如是東行儘是微塵」,這樣子向東方去還是經過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國再下一塵,然後又經過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國再下一塵,就是這樣子做。「諸善男子於意云何?是諸世界可得思惟校計知其數否?」這樣子有著微塵的、還有不著微塵的、這麼多的世界,你可以思惟上來校量計算知道這個世界的數目嗎?有多少數能知道嗎?這是問,這底下回答。

丑二、答

彌勒菩薩等俱白佛言:世尊!是諸世界,無量無邊,非算數所知,亦非心力所及;一切聲聞、辟支佛,以無漏智,不能思惟知其限數;我等住阿鞞跋致地,於是事中亦所不達。世尊!如是諸世界,無量無邊。

「彌勒菩薩等俱白佛言:「世尊,是諸世界無量無邊、非算數所知亦非心力所及」,用世間上聰明人那個數學的辦法去計算、是計算不來的,亦非心力所能達到的,這指凡夫的心力,這是第一節。第二節「一切聲聞、辟支佛以無漏智不能思惟知其限數」,凡夫的心力不能知道、並不能說那就是久遠那就是多,現在說聖人,聲聞、辟支佛兩種聖人他們用無漏的智慧不能思惟知其限數、也是不能的。

我在說一切有部律上看見一件事,就是阿難尊者,阿難尊者他是初果聖人,有一個婆羅門是懂得數學的,他遠遠地看見阿難尊者過來他就心裡打妄想,說是這個沙門瞿曇的弟子都是很聰明的、我考一考他。就是阿難尊者到了旁邊了,這婆羅門說:我請教你一個問題。說:什麼問題呢?說:這個樹有多少葉?你看一看。阿難尊者周圍看一看就說有多少多少葉、就說了。阿難尊者說完了,這問題答覆了就走了,過了多久阿難尊者回來了又經過這裡,這婆羅門心裡想,你說有這麼多,我再考一考你。他就偷偷地摘下來幾個葉,然後又問、問阿難尊者:你看現在有多少葉?阿難尊者又周圍看一看,說是少了幾個葉。這時候這個婆羅門,嗯!你是知道的、是的,就承認了。這件事,就是阿難尊者他數學還是通的、懂得數學。當然這數字是很少的境界,現在說的是太大了、太多了。

說是「一切聲聞、辟支佛」以無漏的智慧「不能思惟知其限數」,這彌勒菩薩敢說這種話,若是我們就不敢說這個話。這一切聲聞、辟支佛用無漏的智慧他不能思惟知道這個限數,這有多少世界?他也是說不上來。

「我等住阿鞞跋致地」,現在是高過阿羅漢、辟支佛以上的大菩薩、這些不退轉的菩薩,「於是事中亦所不達」也是不知道,這彌勒菩薩是等覺菩薩了也是不知道。「世尊,如是諸世界無量無邊」,太多了,這唯有佛才能知道的。

丑三、合顯久遠

爾時佛告大菩薩眾:諸善男子!今當分明宣語汝等。是諸世界,若著微塵及不著者盡以為塵,一塵一劫,我成佛已來,復過於此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

「爾時佛告大菩薩眾」,這底下第三段合顯久遠,這是佛來回答。「佛告大菩薩眾:諸善男子,今當分明宣語汝等」現在應當明明白白地告訴你們,「是諸世界若著微塵」的「及不著者盡以為塵」完全都抹成微塵,一個塵就算一個劫、計算這個劫,「我成佛已來複過於此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還超過這個數的。這若著微塵的數目已經很大了,再加上不著微塵的,這更也是不得了,現在說把這世界完全都抹成微塵、一塵一劫,這個數的確是很大,所以「我成佛已來複過於此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這可見佛成佛真是甚大久遠。前面這是破近顯遠,這一科說完了。

壬二、明三世益物(分二科)

癸一、法說(分二科)

子一、正明三世益物(分三科)

丑一、明過去益物(分三科)

寅一、過去益物處

自從是來,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說法教化,亦於余處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國導利眾生。

現在說第二科明三世益物。明三世益物這一科分兩科,第一科法說、第二科譬說。第一科法說分兩科,第一正明三世益物、子二總結不虛。正明三世益物這一科分三,丑一明過去益物、丑二明現在益物、丑三明未來益物。明過去益物分三科,第一科過去益物處,這是第一科、過去利益眾生的地點。

「自從是來,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說法教化,亦於余處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國導利眾生」,這說是益物處。釋迦牟尼佛說「自從是來」從久遠久遠劫以前成佛已來一直到現在,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說法教化眾生的,也不但是娑婆世界,「亦於余處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國導利眾生」,也是教導利益眾生的。這可見這麼長遠的時間內在這麼廣大的地方去教化眾生,那麼所教化的眾生都有大的成就了,所以從地湧出的菩薩都是佛的弟子,這個問題是解決了。

寅二、拂過去跡疑

諸善男子!於是中間,我說然燈佛等,又復言其入於涅盤,如是皆以方便分別。

這底下是第二科拂過去跡疑,就是前面彌勒菩薩和他方世界的菩薩提出的疑問這個問題解決了,可是又生出來新的問題。新的問題就是;你說這麼久遠你長在娑婆世界說法教化,但娑婆世界你以前說有燃燈佛在這兒成佛,又說到有儒童菩薩在燃燈佛那裡得無生法忍授記,你說久遠成佛、怎麼說在燃燈佛那兒授記呢?這授記才是因、得成佛是果,果後又有因,這怎麼回事情呢?

所以「諸善男子」,佛招呼善男子,「於是中間我說然燈佛等、又復言其入於涅盤」,就說這儒童菩薩他親近燃燈佛、弘法度眾生然後他也入涅盤了,說儒童菩薩入涅盤「如是皆以方便分別」,這是為了度化眾生佛的善巧方便分別,都是由本所垂之跡,這樣意思。

但是這地方又有不同的解釋,就是窺基大師他不這麼解釋,他說「於是中間我說燃燈佛等、又復言其入於涅盤」,是久遠就成佛了,從久遠劫以來長在此娑婆世界說法教化。你說就引起了疑惑,說在中間有毗婆尸佛又有好多佛、又有燃燈佛在這裡說法教化眾生入涅盤了,佛說「如是皆以方便分別」,這個都是為度眾生善巧方便所垂之跡而已,實在就是釋迦佛,不是離開釋迦佛另外有毗婆尸佛、有燃燈佛的,又這麼樣解釋。若這樣解釋、這娑婆世界這個地方就是釋迦牟尼佛永久這在里教化眾生,所有在這兒成佛的都是釋迦牟尼佛用不同的名字成佛的,不是其它的佛,有這種意思,「如是皆以方便分別」。但是智者大師還特別提出來不應該這麼解釋,是這樣意思。

寅三、明過去益物所宜(分二科)

卯一、感應

諸善男子!若有眾生來至我所,我以佛眼,觀其信等諸根利鈍,隨所應度,

「諸善男子,若有眾生來至我所,我以佛眼觀其信等諸根利鈍、隨所應度,處處自說名字不同年紀大小,亦復現言當入涅盤,又以種種方便說微妙法。」前面第一科說過去益物處,第二科拂過去跡疑、就是滅除過去垂跡的疑問。現在是第三科寅三、明過去益物所宜,度化眾生所適合、所相應的事情,這一科分兩科、第一科是感應。

「諸善男子,若有眾生」善根成熟了「來至我所」、來到我住的地方,「我以佛眼觀其信等諸根利鈍」。「若有眾生來至我所」這個「來」是說他的善根成熟了,在佛的大悲心裏面同他的善根接觸了,倒不是說那個眾生身體來到佛的地方、不是那麼意思。這說「諸善男子,若有眾生來至我所」,而這時候佛在那裡?佛是在常寂光凈土,佛在常寂光凈土佛那個大悲心、大圓鏡智那個無分別心裏面照一切眾生的根性,眾生善根成熟了就和悲心相應了叫作「來至我所」。「我以佛眼觀其信等」,這時候佛用佛眼,不是用眾生的眼,用佛眼觀察那個眾生信進念定慧的善根是利是鈍,譬如說若是菩薩的信進念定慧就應該說是利、若是聲聞、緣覺的信進念定慧就應該說是鈍了,也可這麼樣分別,這利和鈍這其中也有很多很多的差別。「隨所應度」,隨他所應度化的、怎麼樣能度化他就怎麼樣示現,就是「處處自說名字不同」了。

這前面是感應,眾生的善根成熟了叫作感,佛眼去「觀其信等諸根利鈍」就是佛的應,這是先從這裡開始。但是這件事(眾生的善根成熟),也是釋迦牟尼佛他現出來眾生的身體、現九法界的身在眾生的世界同眾生結緣,引導眾生慢慢地栽培善根的,那麼善根成熟了釋迦牟尼佛這時候就來示現成佛,原來佛的度化眾生就是這麼回事;善根成熟了「應以佛身得度者,即現佛身而為說法」了,就是這麼意思。

卯二、施化(分二科)

辰一、明形聲兩益

處處自說,名字不同、年紀大小,亦復現言當入涅盤,又以種種方便說微妙法,

「處處自說名字不同」,前面是感應,第二科是施化。施化分兩科,第一科明形聲兩益。形聲兩益這「形」就是身體,佛來度眾生先要現身、現出個身體來,「聲」就是說法的法音,由現身說法這兩個辦法來利益眾生的。「隨所應度、處處自說名字不同年紀大小」,「處處」就是佛也在娑婆世界還在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國其它的地方、這是處處,或者說是在他受用土、方便有餘土或,在凡聖同居土那叫「處處」,也包括著時間、無量劫中,這樣子。「自說名字」不一樣、名字不同,這樣說和前面說燃燈佛就是釋迦牟尼佛也沒有衝突,說是儒童菩薩也是名字也不同;或者說是在方便有餘土成佛那又是一個名字,在凡聖同居土成佛叫釋迦牟尼佛,或者是叫種種的名字不一樣。「年紀大小」,這年歲有的是壽命很長、有的是壽命不太長,這裡面就是一個勝應身的佛或是劣應身的佛、這名字不同、年紀大小。「亦復現言當入涅盤」,這時候也對眾生說要入涅盤,當然這就是凡聖同居土的佛是要入涅盤,若說是方便有餘土和實報莊嚴土的佛那就是隨時有變化,你眾生本身、這些法身的菩薩本身的程度進步,本身也隨時有變化,所看見的佛也是有變化、就不同了;「亦復現言當入涅盤」。「又以種種方便說微妙法」,前面說是「處處自說名字不同、年紀大小」這就是現生,「亦復現言當入涅盤」這是現滅,非生現生、非滅現滅、這指身體說的。「又以種種方便說微妙法」,前面是現身這是說法,種種的方便、各式各樣不同的方便法門來度化眾生,或者說像天台宗的話就是藏通別圓了,或者簡單地說是小乘佛法大乘佛法,小乘也有無量方便、大乘也有無量方便。不管是說什麼樣的佛法、總而言之是教化眾生齊成佛道得無上菩是的,所以都是微妙法,可以這樣說。

辰二、明得益歡喜

能令眾生髮歡喜心。

這是辰二明得益歡喜。辰一是明形聲兩益,這是第二明得益歡喜,得到利益了能令眾生髮歡喜心,眾生聽聞佛法、依法修行有了成就了所以得到歡喜,應該是這樣子。智者大師常是說四悉檀的因緣,佛能夠說世界悉檀,說這因緣生法能令眾生有了希望,在生死海裡面苦惱沒有希望,聽聞佛法感覺到前途是光明的了、那麼有歡喜。或者說是為人悉檀,你按照佛法去修行,你得了四禪八定得了種種神通得了、到聖人戒定慧的種種功德了,為人悉檀生歡喜。或者說是滅除一切煩惱、滅除一切業障,那麼對治悉檀是滅惡。或者得無生法忍見到第一義諦了,那麼是第一義悉檀。就是能令眾生髮歡喜心,就是在佛法裡面有了成就了他就發歡喜心。這是過去益物這一段說完了。

丑二、明現在益物(分二科)

寅一、感應

諸善男子!如來見諸眾生樂於小法、德薄垢重者,

丑二明現在益物。丑一明過去益物、丑二明現在益物。現在益物分兩科,第一科是感應、第二科是施化,現在說感應。

「諸善男子,如來見諸眾生樂於小法德薄垢重者。為是人說我少出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然我實成佛已來久遠若斯,但以方便教化眾生令入佛道作如是說。」這個感應,「諸善男子,如來見諸眾生…」前面是說過去,現在是說現在益物。「諸善男子」,現在就是這一次釋迦牟尼佛成佛,「如來見諸眾生」也就是佛眼看見這麼多所教化的眾生,「樂於小法」他們歡喜小法,不歡喜大法。

這「樂於小法」可以分成幾種說,譬如說人天根性的眾生,他們就是歡喜消災延壽得大財富、或者生到天上去享天福、或者生到色界天去得三昧樂、歡喜這個,那麼這在佛來看這也是小法;或者說願意得涅盤、了脫三界的分段生死苦惱,那麼這也是小法;或者說發無上菩提心而是屬於小乘佛法的佛、就是入無餘涅盤就不度眾生了,那麼這也算是小法。「如來見諸眾生樂於小法」,這一切眾生裡面經過長時期的佛的善巧教化也應該有歡喜大法的嘛!怎麼這上面只是說「樂於小法德薄垢重者,為是人說我少出家」,這裡面也應該有歡喜大乘佛法的。這裡面的意思可以這麼說,就是眾生裡面過去世或者現在世,在佛的大乘佛法裡面栽培了很多很多的善根,但是因為他現在還是凡夫,就是貪著五欲,這善根隱覆在裡面,就是著貪世間上的五欲而不能夠放下來發無上菩提心、不能。就是被這五欲的煩惱所障礙,說這樣子還是樂於小法、也可以說是樂於小法。

「德薄垢重者,為是人說」,德薄垢重者…樂於小法表示可以接受佛的教化,但是他現在的程度是德薄、也表示他的善根很薄弱,善根不是很強。如果是站在《般若經》的立場來說,就是般若波羅蜜的善根有善根的話那就是強,如果沒有般若波羅蜜的善根,有其它的善根那就是弱、就是薄弱了。或者說你栽培般若波羅蜜的善根栽培的也不強,也可以說是薄,如果是非常有力量、見佛聞法不需要怎麼修行一下子就得無生法忍了,那種人是善根特彆強了;現在總而言之他的善根不是特彆強。「垢重」煩惱也特別重,這貪瞋痴的煩惱,這愛煩惱、見煩惱也特別地重,這種人他雖然能接受佛的教化但是有障礙,這樣的人怎麼辦呢?這也是有善根也能成感應,佛也是來教化的。

寅二、施化(分二科)

卯一、明現形

為是人說:『我少出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然我實成佛已來久遠若斯,但以方便,教化眾生,令入佛道,作如是說。

「為是人說我少出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就為這些樂於小法、德薄垢重的人為他們說「我少出家」、說十九歲出家或者二十九歲出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了無上菩提。「然我實成佛已來久遠若斯」然而我實在成佛已來並不是這個時候,寂滅道場成佛這不是真的、這是跡;像前面說的久遠久遠以前就成佛了。「但以方便教化眾生令入佛道作如是說」,但是因為這些人德薄垢重我就不說這久遠的事情了,就是說些方便的、說現在成佛是真實的,這樣子來教化眾生使令他們慢慢地開示悟入佛之知見的。

第82講--1994年6月9日

卯二、明說法(分二科)

辰一、正明一代所說

諸善男子!如來所演經典,皆為度脫眾生,或說己身、或說他身,或示己身、或示他身,或示己事、或示他事,諸所言說,皆實不虛。

這裡的一大段文是說佛從久遠成佛已來以後三世益物,過去世度化眾生、現在世、未來世一直地是普度眾生的;現在讀的文是屬於現在益物。現在益物分成兩科,第一科是感應。第一科感應、就是前面「諸善男子,如來見諸眾生樂於小法、德薄垢重者」這是感應。第二科就是施化、施設教化,分兩科。第一科是現形,現形就是現身、為眾生現出來應化身,「為是人說我少出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然我實成佛已來久遠若斯,但以方便教化眾生令入佛道作如是說」,這是說現出來身形來到人間八相成道。第二科就是說法,這說法裡面分兩科,第一科正明一代所說。

「諸善男子,如來所演經典皆為度脫眾生」,釋迦牟尼佛此一次出現世間為眾生所演說的大乘佛法、小乘佛法,頓、漸、秘密、不定的這一切佛法「皆為度脫眾生」,都是為了一切眾生得解脫的目的,是令眾生解脫愛煩惱、見煩惱乃至無明根本煩惱得大涅盤的,目的是這樣子。「或說己身或說他身」,前面這一句是說佛度化眾生的目的,這底下究竟怎麼說的呢?「說己身」,就是佛說自己佛身往昔的因緣。「或說他身」,或說他方佛、說阿彌陀佛、說藥師佛、說很多很多的他佛,以至諸菩薩和聲聞、緣覺、佛的弟子他們過去的因緣,「說他身」、這個說是言說。「或示己身或示他身」,這示是出現的意思,或者說現出來自己的身相、或者現劣應身、現勝應身、現出來種種的化身教導眾生的;或者佛又現出來他身,現菩薩身、現聲聞緣覺、現九法界眾生的身,現出來這些身相來。「或示己事或示他事」,或者是開示佛本身由因至果的事情,怎麼樣的降魔、怎麼樣的修行、怎麼得無上菩提這些事情。「或示他事」,或者是開示他事,就是菩薩的因緣果報,或者聲聞、緣覺怎麼樣知苦斷集、慕滅修道的這些事情,說到世間的苦集世間的因果、出世間的因果,這也等於就是說小乘佛法裡面說的一切的苦集滅道、大乘佛法說的這些菩薩道成佛之道,就這些事情這些佛法。「諸所言說皆實不虛」,佛這一代之中為眾生所演的一切佛法,你能夠信受,依據去努力地修行,都能會有成就的不會徒勞的,所以「皆實不虛」不是虛妄的。這是大概地說佛一代所說的佛法,這是第一科。

辰二、釋出巧說之由(分二科)

巳一、明由照權實理故即是說示之本

所以者何?如來如實知見三界之相,無有生死、若退若出,亦無在世及滅度者,非實非虛,非如非異,不如三界見於三界,如斯之事,如來明見,無有錯謬。

第二科、釋出巧說之由,解釋出來佛為一切眾生所說的一切的佛法那麼樣的微妙契機契理,那麼樣微妙究竟什麼原因呢?說出個原因來。這裡分兩科,第一科明由照權實理故即是說示之本,就是佛久遠久遠已來的修行,他是真實不虛的見到法性的真理了,所以他能夠巧妙地為一切眾生說法。見到這權實的真理,或這個實就是第一義諦、權就是世俗諦,或者可以這麼說。不過按天台宗的話來說,那麼圓教是真實、藏通別是方便。見到權實的真理然後才能為眾生說法,所以見到法性之理是說法的根本,這是第一科。第二科明由稱漸頓機故即是說示之緣,這樣說佛為一切眾生說法說得那麼樣的微妙善巧就是兩個理由,一個是契理、一個契機,這樣子法就說得微妙了。這第一科就是契理的意思。

「所以者何?」佛為一切眾生現身說法有這種廣大的不可思議的力量,其所以然是什麼呢?「如來如實知見三界之相」,就是因為佛是無量劫來的修行,他真實地看見了三界的真實相了、原因就是這樣子。「如實」就是真實,「知見」在眼曰見、在心就是知,實在來說就是智慧,他得到諸法實相的智慧了所以能夠見到諸法的真實相。在這裡說到「三界」代表一切法,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

「無有生死若退若出」,這三界之相、實在三界即是因緣生法,即是迷惑的眾生在三界裡面流轉生死,作五逆十惡、行十惡業就在三惡道裡面流轉,行十善業就在人天中流轉,修不動業就到色界天或者無色界天去,這都是因緣生法的境界。佛得到諸法實相的智慧,他見三界之相(這流轉生死的相貌)都是畢竟空寂的,是畢竟空的故「無有生死」,所以生死這件事是畢竟空的、不生也不死,在法性上看是無生亦無死的,也沒有欲界、也沒有色界、也沒有無色界,沒有這種法。「若退若出」,退這個字其實就是沉淪的意思,就是迷惑顛倒的眾生他不見真理,所以他就是起惑造業、流轉生死,在生死裡面流、轉沉淪在生死裡面叫作「退」;覺悟了生死是苦的人他能夠修學佛陀所說的戒定慧有成就了,他就遠離了一切系縛,就是超出生死去了,就不在生死裡面流轉了、超出三界去了。現在佛說「如來如實知見三界之相」是空無所有的,根本沒有生死這回事,在畢竟空上生死不可得,這樣說流轉生死的「退」也是不可得了,從生死裡面超出去、也沒有這回事、也是不可得的;沒有生死可退、也沒有生死可超出的,也沒有這件事,都是空無所有的。這是約法說的,沒有生死法若退若出。

「亦無在世及滅度者」,也沒有在世間…這是約人說的。因為佛觀察三界之相是空無所有的,沒有生死,所以也就沒有在世間流轉生死的人,也沒有超出生死得滅度的人,人也不可得;人空,前面就是法空,就是二空的道理。

「非實非虛、非如非異」,這四個話「實虛如異」,在《法華論》上、就是天親菩薩有個《法華論》是解釋《法華經》的,他解釋這四個字解釋得很容易很簡單。就是什麼?就是生住異滅的意思;實就是生的意思、虛就是滅、如就是住,生滅住異就是四樣。「實」就是生、由無而有叫作生,由有而無就是滅掉了就是「虛」的。「如」就是看不出來有什麼不同、前後是一樣的,前一剎那看也是那樣子…後一剎那和前一剎那看不出來有什麼不同就是住,我們看這高山昨天是那樣子,今天還是那樣子那叫作住。如果說變異了不同了,昨天一樣,但是地震了高山變成平地了,變了那叫作「異」,人也是一樣、一切萬物都是生住異滅變化的。現在佛觀察三界之相本來都是畢竟空的,就是實也不可得、虛也不可得、如也不可得、異也不可得,就是非實非虛非如非異,是這樣講,這天親菩薩這樣講倒是很簡單。

但是智者大師講的就深了一點,智者大師說「非實非虛、非如非異」。「非實」就是一切法都是畢竟空的了就叫作非實,我們有執著心的人聽聞佛法的時候,喔!這個眾生流轉生死、這是真實地流轉生死;說那個眾生他覺悟苦集滅道了、他解脫了得涅盤了也是真實的。現在佛說「三界之相無有生死若退若出,亦無在世及滅度者」,這都是空無所有的所以非實。「非虛」,雖然說一切法皆空,但是染污的緣起和清凈的緣起這一切緣起法還是很分明、很清楚地顯現在那裡,所以也是非虛,這麼講。「非如非異」,這個如是一切法如無差別相,但是在緣起上看無差別中還是有差別,所以叫「非如」;在緣起上說清凈就是清凈、染污就是染污,緣起上看眾生這種迷惑顛倒的境界不能和佛相比、不能和聖人比。但是在如上看一切法都是平等相,眾生和佛是無差別相,所以又是「非異」、沒有差別相;無差別而差別、差別而無差別,這叫作非如非異。

「不如三界見於三界,如斯之事如來明見無有錯謬」。不如三界見於三界,這三界眾生、凡夫的肉眼乃至所有生死凡夫的境界所看見的三界是那樣子,眾生世界的眾生看見的眾生世界是那樣子,總而言之都是實有的,但是佛「不如三界見於三界」,佛所見的那個三界是不同於三界眾生所看見的三界,是不同的,是這樣子說。如果說把它分開說,說三界內的眾生所看見的三界是有,「不如三界見於三界」,三界以外的眾生看見三界又一個樣,說看見它是空的,佛呢「不如三界見於三界」、也是不同的。這樣說凡夫看見三界是有,二乘阿羅漢、辟支佛看見三界是空,佛呢「不如三界見於三界」就是非有非空,或者是這麼解釋。「如斯之事如來明見無有錯謬」,就是這些事情,從緣起看一切法、從畢竟空來觀一切法這些事情,在佛那方面是「明見無有錯謬」,非常分明的看見了,是一點也沒有看錯,就是久遠劫來的修行得到了究竟圓滿的大光明的智慧,所以見一切法的真實相沒有錯誤。若是雖然有修行、修行還沒有圓滿,所見的也就是不圓滿,所以不能和佛相比了。

前面這個話的意思,佛能夠說、示、現,為一切眾生說這一切法皆實不虛,原因是什麼呢?原因就是佛無量劫來修行見到真理了、得到圓滿的智慧的關係,所以有那種能力,這樣意思。「如斯之事如來明見無有錯謬」。

巳二、明由稱漸頓機故即是說示之緣

以諸眾生有種種性、種種欲、種種行、種種憶想分別故,欲令生諸善根,以若干因緣、譬喻、言辭種種說法,所作佛事,未曾暫廢。

這底下說出第二個理由。頭一個是能夠契理,第二個理由就是契機了。由於佛能夠稱合漸頓的根機,所以所說的法說得那麼樣的微妙。前面說見到真理應該說佛的根本智,這底下能夠稱合眾生的根機就是佛的後得智。佛的後得智能夠看見眾生的根機是屬於怎麼一個情形,佛就是能隨順、能適合你的根機為你說法,所以這個法說得微妙,這樣意思。但眾生的根機有頓有漸的不同,就是他一下子就可以發無上菩提心得無生法忍,有的人不能、要漸漸地來。這頓就是直接地就到了大乘佛法裡面來叫頓,那就是直往菩薩。若經過二乘、先發小乘心,或者是說先修人天善法,然後再修二乘苦集滅道的出離生死的佛法,然後再發無上菩提心得無上菩提,這樣子叫作回小向大的一種根性,那叫作漸。至於說是有的人他一聽聞佛法,好像沒怎麼修行他就得無生法忍了,有的人要經過幾個月、修行三個月得初果了、得四果阿羅漢了,這是善根強弱的問題。你的善根特彆強、你的般若智慧的種子栽培得深厚,其實也就是宿世修行過,栽培得深厚今生一聞佛法他就可以一下子就得聖道了,這也是個原因。第二個原因有障無障的問題,有的善根雖然深厚、業障也很厲害那就使令他遲鈍了,有的人是很遲鈍很遲鈍但是沒有什麼障礙,他也能得悟聖道,這是眾生來到佛法裡面有種種種種不同的情況。說是漸、頓,有漸有頓的根性不同。「即是說示的緣」,佛能夠見到真理是根本、是主要的,其次眾生的根性也對於佛說法也有直接的關係的,但是說之為緣。

「以諸眾生有種種性」,佛能這樣為一切眾生說法,若在真理上來說沒有一個字可得,那麼怎麼會說出來很多很多的法門來呢?「以諸眾生有種種性」的關係。這「性」是什麼意思呢?在這裡說就是過去世栽培的善根的種子,煩惱也是一樣,也是有種子,栽培了那個種子、那個種子就叫作「性」,就是他在自己心裏面栽培了種子以後這個種子它是很難失壞的,這個意思就叫作「性」,性即是種子的意思。這種種性或者是人天的根性,有的人散散亂亂地作一點善法可以,你叫他盤腿靜坐那是不行;有的人你叫他靜坐他有興趣也能不錯,但是你叫他去散散亂亂地作點事這是不行,那就是各式各樣的根性。世間的善法這樣子、出世間的善法也是一樣,有的人戒定慧各有各的善根,就是阿羅漢也是各式各樣的情況不一樣,那都叫做性、各式各樣的性,有小乘的根性、有大乘的根性。

「種種欲」各式各樣的好樂不同,這欲就是他所歡喜的。這歡喜心就指現在說,與那個性有關係,你前生作過醫生對這醫藥特別有研究、今生遇見醫藥的事情他就有興趣,他比別人的知識就豐富得多。前生你修學過般若波羅蜜、今生對般若波羅蜜他也就歡喜,有的人就不歡喜。所以這個欲表示你的好樂,也表示你對那件事超過別人的認識、這認識得比別人強一點,所以種種欲;所以舊的翻譯翻個欲、新的翻譯翻個勝解,其實勝解也是欲的意思。

「種種行」,就是你好樂什麼然後你就那樣去做了,世間的有漏的善法也好、出世間無漏的善法也好,乃至做種種惡事也好,都是有性、欲、行的這種情形。現在這裡是指善(指清凈)世間的善法、出世間的善法,但是也不能和煩惱完全無關係,因為煩惱業障對於修行上也有影響的。

「種種憶想分別故」,這種種行就是你原來有那樣的認識好樂,你又去那樣做了以後,你以前的那個知識就加深了、就增長了、就不同了,那叫種種憶想分別。若在佛法裡面講,就是你的戒定慧比以前有進步了,最明顯、最重要的就是智慧,你經過了戒定慧的修行這個智慧增長了、更深刻了,所以能夠有種種的憶想。這「憶」是憶念、憶是念的意思,那麼所念、你念什麼事情、把什麼事情顯現在心裏面,那是念的力量。「想」、就是觀察你心裏面所現出來的境界叫想。在這裡主要是指什麼說呢?就是你聽聞佛法了以後,你修奢摩他又修毘缽舍那就是種種憶想分別。修這毘缽舍那,在凡夫修行的時候、入聖位的時候修行、都是奢摩他毘缽舍那,都是止而後觀、觀而後止的。這樣子不斷地去修行,就是由凡而聖,由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一直到佛的境界就沒有憶想分別了,佛再不需要修奢摩他、毘缽舍那了,自然是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的、自然是這樣子。當然我們凡夫修行沒有成功的時候多坐一會兒心裡都不得了,靜坐可以坐一個鐘頭、多了不行,多了就是坐不住了,更不要說入定七天都不要說了;但是逐漸地會提高,成功了的時候你可以入定七天、可以入定多少劫,到佛的時候那就是沒有時間的問題了。所以在凡夫修行的時候或者功德未圓滿的時候就是有這個問題,有「種種性、種種欲、種種行、種種憶想分別故。」

「欲令生諸善根,以若干因緣譬喻言辭、種種說法」,因為眾生根性有無量無邊的差別,所以佛就「欲令生諸善根」這還是佛的目的,就是想要使令這不同的眾生他能夠成就,這「生」其實就是成就也就是出現,在他那個修行的心裏面出現了善根,出現善根當然第一個希望當然就是先得無生法忍,先能夠成就通達諸法實相的智慧。「欲令生諸善根」,在凡夫位的人修行,佛先希望他能夠成就無漏的清凈無分別的智慧。「諸善根」應該說不只這一種,種種的三昧、種種的陀羅尼這些都在內。就「以若干因緣譬喻言辭、種種說法」,佛就會開示他各式各樣的因緣,為他說《阿含經》這是一個得道的因緣,為他說《華嚴經》說《方等經》說《般若經》各式各樣的法門,為他生諸善根的因緣。

這個事情,譬如說有的人他有深厚的善根、但是業障很重障礙他的善根的活動,這時候佛就給他說破惡、破除他的業障的這種法門,那就是對治悉檀了。有的人業障不是很…(輕微)、沒有什麼大的障礙,但是善根的力量不夠需要栽培善根,佛就為他說為人悉檀,教他栽培善根。那麼業障特別重的,用現在的語言就是讓他懺悔、修這懺悔法門;若是善根微弱的人叫他去多栽培善法。我們看優婆鞠多那個因緣你就看出來,有人向他來學禪的時候他就觀察他;說是有一個比丘是在一個大寺院裡面做這個…用現在的話就說是監院吧、做監院的,就是造了很多的僧房,他同社會上這些大富長者的因緣好,他能夠籌集來很多財富造僧房。造了久了他就厭煩了,我不做這些雜事、我要去修行,那麼就來親近優婆鞠多尊者。優婆鞠多尊者他一觀察,這個人可以得解脫,但是還要再做僧執事。他就是厭煩做僧執事了,但是優婆鞠多尊者說:你要跟我學禪就要聽我的教導。我教你怎麼地、你就得怎麼地,不然我不教你修禪。他只好答應。優婆鞠多尊者說:你再給我造僧房造多少多少。他不高興也得做,做完了的時候優婆鞠多尊者教他修禪,一下子得阿羅漢果。這就是為人生善,你還要再做功德,不然不行,所以這為人悉檀、對治悉檀;因緣都夠了這時候說第一義悉檀,那麼得無生法忍了。

所以說「以若干因緣」,就是各式各樣不同的法門來教導眾生,而且還說出來種種的譬喻、用種種的言辭,佛教化眾生不是教化一類眾生,有不同的言辭就是辭無礙辯了。「種種說法」,這一句是結束前文,是各式各樣的不同的情形為一切眾生演說佛法的。「所作佛事未曾暫廢」,佛這一句是說…為一切眾生、不同的根性的眾生說出來種種的法門,都是為了眾生得無上菩提的,所以叫「所作佛事」沒曾暫廢,佛的大悲心一直地在度化眾生不停止的。

這一段文就是明說法,就是為眾生說法在這地方分這麼三段,正明一代所說一段,然後由照權實理故即是說示之本,由稱漸頓機故即是說示之緣,又能契理又能契機,所以佛的現身說法是很成功的。

丑三、明未來益物(分二科)

寅一、正明非滅唱滅以益未來(分二科)

卯一、明本實不滅

如是,我成佛已來,甚大久遠,壽命無量阿僧祇劫,常住不滅。諸善男子!我本行菩薩道所成壽命,今猶未盡,復倍上數。

前面是說佛現在利益眾生現身說法的事情。這是第三科、明未來益物,說佛未來還繼續地教化眾生的。這裡面分成兩科,第一科、正明非滅唱滅以益未來、第二科、釋須唱滅的意。第一科、正明非滅唱滅以益未來分兩科,第一科、明本實不滅,這是第一科。

「如是我成佛已來甚大久遠」,就像前面說過的,釋迦牟尼佛說我成佛已來甚大久遠,時間太長了,所以佛的壽命是無量阿僧祇劫了,這是過去的。「常住不滅」那麼未來呢?未來是永久存在而不滅度的、一直地要度化眾生的,這是說本實不滅,就是說佛的圓滿報身是現出來應身身的根本,佛的自受用身是常住不滅的。「諸善男子,我本行菩薩道所成壽命今猶未盡」,這底下解釋佛的壽命長的情況;「我本行菩薩道」,我以前、就是在成佛之前,因為果之本,叫作本行菩薩道的時候,行菩薩道度化眾生作了種種的功德,由那樣的功德所成就的壽命「今猶未盡」,到現在那個壽命還沒有窮盡,沒有窮盡、有多少呢?「復倍上數」,能超過了上面說成佛已後那麼久遠的數目,比那個數還要加倍的多。這是本行菩薩的壽命就那麼樣,何況成佛了呢?所以成佛更是無窮無盡的常住不滅了,這是不滅的。

卯二、明方便唱滅

然今非實滅度,而便唱言:『當取滅度。』如來以是方便,教化眾生。

「然今非實滅度,而便唱言當取滅度」。(這是第二科,釋須唱滅的意思,為什麼要唱滅呢?本來是常住不滅,為什麼要唱滅呢?)這個「正明非滅唱滅以益未來」分兩科,第一科「明本實不滅」,第二科「明方便唱滅」,這是方便唱滅的意思。

「然今非實滅度」,可是現在的情形有點特別,佛實在是「然今非實滅度」,佛的圓滿報身並不滅度的、永久存在教化眾生的。「而便唱言」,可是現在對大眾就宣布「當取滅度」、將來要入涅盤。這可見佛在說〈見寶塔品〉的時候佛就宣布要入涅盤,這樣子在《阿含經》上說佛是在入涅盤的前三個月宣布入涅盤的,宣布入涅盤三個月後佛就在娑羅雙樹林入涅盤了,如果把《阿含經》說的話和《法華經》會合起來,那佛說〈見寶塔品〉的時候,這時候是在佛入滅度三個月前說的話。「然今非實滅度而便唱言當取滅度」,佛是常住不滅度但是就宣布要入滅度,當然這是佛的化身,不是佛的圓滿報身,這不同的。「如來以是方便教化眾生」,「當取滅度」佛就宣布入滅度、這是什麼意思呢?「如來以是方便教化眾生」,佛是用此為方便、這是教化眾生的一個方便、教化眾生的一種方法,是這麼回事,並不是佛真實入滅度了;「應以涅盤得度者即現涅盤而度化之」了,是這樣意思,並不是佛還有舍壽的這回事情,不是這樣子。

寅二、釋須唱滅意(分二科)

卯一、不滅有損

所以者何?若佛久住於世,薄德之人,不種善根,貧窮下賤,貪著五欲,入於憶想妄見網中。若見如來常在不滅,便起憍恣而懷厭怠,不能生於難遭之想、恭敬之心。

「所以者何?若佛久住於世,薄德之人不種善根…」這底下是解釋須唱滅的原因,分兩科,第一科不滅有損,若是不唱滅就是有損害、是有傷害的,所以要唱滅。佛唱滅這件事、在佛所教化的眾生這一方面來看那應該有差別的;譬如說是聽《華嚴經》或者聽《阿含經》也可以在內,得無生法忍了他已經入了聖境了這種人,看這後面的文來看,那都不是佛唱滅的對像的。這些人他見到真理以後、他就看見了佛所以為佛的那個中心點也看見了,那中心點是有生滅變化的嗎?沒有那回事情的呀!那麼是佛為誰唱滅的呢?佛對誰來宣布要入涅盤的呢?這裡面就是為懈怠的人、懈怠的眾生,也是信佛但是不肯用功修行的人,對這些人說的。所以「以是方便教化眾生」,以是方便教化這些懈怠的眾生,應該是這麼意思。這底下說不滅就有損。

「所以者何?」為什麼要唱滅呢?「若佛久住於世薄德之人不種善根」,假設佛不唱滅…這樣說、佛的圓滿報身根本也用不著說這句話;說這句話就是佛的應化身、來到凡夫世界大家肉眼所見的佛。這個佛若是久住於世間的話、住在凡聖同居土,「薄德之人不種善根」,德很薄的就是功德很少的這種人,這種人他看佛常在世間他就不種善根、不栽培善根、自己不用功修行。「貧窮下賤」,或者他現在是貧窮下賤、或者說不種善根所以貧窮下賤。「貪著五欲」,若佛久住於世那麼這個人他就不用功修行,他貪著世間上的五欲,貪著世間五欲就是愛煩惱太重了。「入於憶想妄見網中」,這是我見的煩惱、見煩惱重,他這個心在那裡憶想,就是想他有一個我。在「妄見網中」,或者說即心是佛(你是佛常住世間、我也是佛,想到我的心就是佛);或者說我這個煩惱…在大乘佛法上說煩惱本自不生,本來也就沒有生、沒有生也就沒有滅,那又何必修行呢?所以就是入於憶想妄見網中在那裡面虛妄分別。

「若見如來常在不滅便起憍恣」,他看見佛常住在世間也不滅,那麼他就對佛就不恭敬了。「便起憍恣」他就起了憍慢的心了、對佛不恭敬就是憍慢,或者說「我就是佛」、我就有常住真心、真心就是佛;恣就是放逸、就是放逸在五欲裡面活動。「而懷厭怠」,心裏面就厭、佛常在世間的時候就厭惡佛、不高興見佛。我看見《阿含經》上有一段文,就說這個耆婆、耆婆是個醫王,他來到寺院裡面來他不見佛,後來這個事情就傳到佛那裡了,佛就說:他這個人放逸,佛說了這麼一句話。那意思…這也可是人情之常,就是耆婆本來也是佛的大護法,但是他放逸心強了的時候不好意思見佛,就是這麼意思;不好意思見佛,見了佛了心裏面有一點慚愧,其實那也就有一點厭的意思,那麼不願意見佛。「怠」就是懈怠了,就是不能夠常精進地修行就是懈怠,佛常在的時候這薄德之人會有這種情形。有的人就想…反正佛是常在世間,我有什麼問題隨時可以去請問去,我何必自己去努力辛苦修行呢?大概是有這種想法。

「便起憍恣而懷厭怠、不能生於難遭之想」,他不能生出來佛是很難遭難遇的、不是容易遇見佛的,佛是久遠久遠世間上才有佛出世的;就是有佛出世了,若自己特別的業障、還不能見到佛的。他「不能生於難遭之想恭敬之心」,對於佛沒有那種尊重恭敬之心。這樣的人他若是入於憶想妄見網中,又是貪著五欲便起憍恣而懷厭怠,這樣就是對他有傷害了,所以不滅就是有損啊!

卯二、唱滅有益

是故如來以方便說:『比丘當知!諸佛出世,難可值遇。』所以者何?諸薄德人,過無量百千萬億劫,或有見佛,或不見者,以此事故,我作是言:『諸比丘!如來難可得見。』斯眾生等聞如是語,必當生於難遭之想,心懷戀慕,渴仰於佛,便種善根。是故如來雖不實滅,而言滅度。

「是故如來以方便說:比丘當知,諸佛出世難可值遇…」第二段唱滅有益,唱滅的時候是有利益的。所以佛就是這樣子善巧方便地說:比丘當知道,諸佛出現世間是不容易遇到的啊!「所以者何」呢?「諸薄德人,過無量百千萬億劫或有見佛或不見者」,這些善根少的人他要過了這麼長的時間、或者能見佛或者還不能見到佛的。「以此事故我作是言」,因為這件事這是一個事實,以此事故我就這樣說:「諸比丘,如來難可得見」,佛是不容易看見的。「斯眾生等聞如是語必當生於難遭之想」,這些眾生聽見佛這種話了就會生起來難遭難遇的想法。「心懷戀慕」,對佛就會戀慕、就是仰慕佛。「渴仰於佛」,特別尊重佛了,便栽培、「便種善根」。「是故如來雖不實滅而言滅度。」這《涅盤經》上有一句話:「如來視一切猶如羅侯羅,云何舍慈悲永入於涅盤?」有這個話。說佛看一切眾生就像看羅侯羅似的,羅侯羅是佛在家時候的兒子。這等於是一個譬喻了,世間上的父母都是愛自己的兒女的,羅侯羅是佛的兒子,佛也愛兒子,佛說是也愛一切眾生、看一切眾生都是羅侯羅,這就不是凡夫能做到的了。這樣說,佛愛一切眾生就是大悲心,這大悲心看一切眾生苦就要救一切眾生,這救護眾生的心佛是非常勇猛的。佛若入涅盤那就是沒有慈悲心不管眾生苦了,說佛看一切眾生都是像羅侯羅似的,佛能棄捨那個慈悲心永入於涅盤嗎?那有那種事情呢?如果永入於涅盤那就表示佛沒有慈悲心了。這個表示、就是在小乘經裡面說佛入涅盤了、不度眾生了,這是佛的方便的說法,這是以涅盤來度眾生的、並不是佛永入涅盤的,是這樣意思。這樣《涅盤經》的話和這裡的話正好是相合的了。

子二、總結不虛

又,善男子!諸佛如來,法皆如是,為度眾生,皆實不虛。

前面說三世益物,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佛一直是無窮無盡地大悲心去度化眾生的。這底下這一科總結不虛。「又善男子,諸佛如來」不但釋迦佛,十方三世一切佛,他們的法都是這樣子。「為度眾生皆實不虛」,為了利益眾生會現出來各式各樣的情形,那樣現出來的話都是為了利益眾生的,都不是虛妄的、「皆實不虛」,是這樣意思,這是勸信了。

癸二、譬說(分二科)

子一、立譬(分二科)

丑一、良醫治子譬譬上三世益物(分三科)

寅一、遠行譬譬過去益物

譬如良醫,智慧聰達,明練方葯,善治眾病。其人多諸子息——若十、二十乃至百數,以有事緣,遠至余國。

前面是法說,這底下再說一個譬喻。譬喻裡面分兩科,第一科立譬、第二科法合。立譬裡面分兩科,第一科良醫治子譬譬上三世益物、第二科治子實益譬譬上總結不虛。第一科良醫治子譬譬上三世益物分三科,第一科遠行譬譬過去益物,遠行譬、說這醫生走了,這是譬喻佛過去世度化眾生的情形。

「譬如良醫」,譬如有一個很好的醫生,「智慧聰達」他是特別有智慧的。「良醫」這個好的醫生就是譬喻佛,這個醫生是有智慧的,「智慧聰達」聰、在耳叫作聰、在心裏面叫智慧,智慧也是通達、聰也是通達。這是表示什麼呢?表示佛有大智慧叫作智慧聰達,或者說有一切種智的智慧,或者說有世俗智也有第一義諦的智慧。「明練方葯」,這個好醫生是有智慧、究竟什麼智慧呢?「明練方葯」他能夠「明達」很熟悉通達這些藥方,這一切葯各式各樣的葯、通達這些葯;那個智慧能明白很多很多的葯,明白很多很多的葯他能治眾生的病,知道這個病是怎麼個情況、怎麼個原因、用什麼葯能治好,就是有這種智慧。現在是說佛,佛有大智慧,是什麼智慧呢?「明練方葯」就是通達一切佛法、通達第一義諦的真理,「方」就譬喻佛說法的這些語言文字的佛法,「葯」就是語言文字的佛法裡面所表達的一切的法門所說的第一義諦的真理叫作葯,修行也屬於葯。語言文字的佛法算是藥方(像醫生開的那個藥方)、藥方不是葯,但是你依據那個藥方去取葯就能治病了,所以這語言文字的佛法它不就是真理但是你要從這裡才見到真理。所以佛有這個智慧通達一切佛法、通達一切的真理的。「善治眾病」,就是他能夠治療一切眾生的病,這個善治眾病、能治眾生病;這世間的醫生也是能治眾生病,但是可能是本來病很輕,他一治反把它治重了也可能的,也可能很久很久也治不好,也可能是治好了過不多求又犯了,世間的醫生治病就是這個情形。在世界上有其它的宗教也是為人治病也有這個情形,就是他不治還好一點、越治越麻煩使令人多諸罪過,也有這種事情;也有能治多少病,譬如說修這禪定,得了禪定的話能把欲界的煩惱消伏了多少,但是終究是無常的,到了天上還會死、死了以後欲界的煩惱又起來了,所以就算治好了病病還會複發的,都不是好醫生。所以唯有佛「善治眾病」,把病治好了以後永久也不會再有病了,叫作善治眾病,佛能這樣子;阿羅漢和菩薩也能治病可是沒有佛那麼圓滿。所以說這個良醫的智慧聰達、明練方葯、善治眾病,這表示佛能為一切眾生說法治一切眾生的煩惱病,能得大解脫、得大涅盤了。

「其人多諸子息,若十、二十、乃至百數」,這個醫生他有很多的子息,若十或者二十乃至百數這麼多。這表示佛從成佛以來在度化眾生,受過佛的教化、栽培過善根的人(他的善根是由佛栽培的),就是佛的弟子、這叫作子。而受佛的教導是佛的弟子、他努力地修行以後有了道心了他又去教化眾生去,他又有了弟子,這個弟子對佛來說就是息、叫作息,那麼就是多諸子息、很多。很多是多少呢?若十、或者二十乃至百數。那麼這十和二十和百有什麼不同呢?就是在受佛教化的眾生裡面特別的利根人是少數的、總是少數,所以是十;這中根性的人就比較多一點是二十;乃至百數就是下根人,最鈍的人還是占多數,所以叫作百數。若是在事實上來說,說從地湧出的這麼多菩薩久遠久遠已經接受釋迦牟尼佛的教化,他們已經很有成就了,那可以說是上根人,無量劫來教化這麼多有成就的人他們是上根人。這一次釋迦牟尼佛出現世間說《華嚴經》說《阿含經》《方等經》《般若經》又說到《法華經》,在這個四十幾年的教化裡面得成聖道的人那算是中根人。剩下來的,佛宣布要入涅盤了他才著急、他才能用功修行,那就是下根人了,這樣子解釋。「若十、二十、乃至百數」,不管是怎麼去分配這個上中下,總而言之在佛的教化的對像裡面總是有上根的、有中根的、有下根的人有這種情形的。這種情形,剛才說過,上根人和中根人還能接受佛的教化,就是早一天晚一天,但是總是不需要說《涅盤經》、不需要唱滅,他們就能修行成功了,就是下根人有問題,下根人就是懈怠放逸。佛為這種人「以有事緣遠至余國」,佛教化這些人到一個時候他就…這個醫生到一個時候有其它的事情到別的國家去了,不在這個地方住了。這是說佛教化的眾生裡面上根的、中根的都得解脫了,這下根人這時候就是貪著五欲入於憶想妄見網中、便起憍恣而懷厭怠了、不能生於難遭之想、恭敬之心了、這種人,那麼佛就宣布入涅盤了;宣布入涅盤「遠至他國」,到他方世界去教化眾生去了,不在這裡了,這樣意思。「以有事緣」可以有兩個解釋,一個是這裡的眾生的因緣應該以涅盤來度化他,所以佛就非滅現滅了,又他方世界的眾生善根成熟了所以「以有事緣遠至余國」到別的世界去了。

寅二、還來譬譬現在益物(分二科)

卯一、譬感應

諸子於後,飲他毒藥,葯發悶亂,宛轉於地。

前面是遠行譬譬過去益物,這第二科還來譬譬現在益物,第三科復去譬譬未來益物。還來譬譬現在益物分兩科,第一科譬感應、卯一譬感應。還來譬是譬現在益物,第一科譬感應。

「諸子於後飲他毒藥,葯發悶亂」,就是佛到他方世界去了,在這個世界入涅盤了,到別的世界去了,到別的世界以後,在這個世界上接受過佛陀教化的這些人「飲他毒藥」,佛在世的時候這些放逸的人還勉強過得去,佛若是入涅盤以後沒人管了,「諸子於後飲他毒藥」,這些接受佛教化的人當然善根很淺薄了就「飲他毒藥」,那麼道心就退了,因為胡塗吃毒藥,這表示什麼呢?就表示這種人在三界裡面攀緣這色聲香味觸法就是起了愛煩惱又起了見煩惱,這愛煩惱一動起來的時候又熏習了愛煩惱的種子,使令原來的愛煩惱種子就加強起來了,見煩惱也是一樣,總而言之貪著五欲入於憶想妄見網中的時候,這愛煩惱、見煩惱都加強了,這在譬喻上說就是自己在吃毒藥,煩惱就是毒啊!貪煩惱、瞋煩惱、愚痴的煩惱都是毒,自己把自己的煩惱逐漸地加強起來,這叫作「飲他毒藥」。這個「他毒藥」,他對自說的,佛法稱之為自;你若修學四念處、三十七道品,這就是大良藥、能治病的良藥而不是毒藥了。「葯發悶亂」,這毒藥一發作了的時候這個人就是悶亂了,就是胡塗了。這表示什麼呢?表示煩惱一來了那個人的心意識就顛倒迷惑了,不知道什麼是佛法這個事都不知道了都忘記了、信心就不存在了。「宛轉於地」,就是葯發悶亂的時候就在地上打滾的意思、宛轉於地。這表示什麼呢?表示愛煩惱、見煩惱重的人,佛法對他來說已經不發生效力了,他就在生死里流轉叫作「宛轉於地」,在三界裡面流轉生死叫宛轉於地。我們修行人如果你作夢夢見卧在地上、這個夢不好,這個夢就不是好夢,和你說、是宛轉於地。

卯二、譬施化(分二科)

辰一、譬現形

是時其父還來歸家,諸子飲毒,或失本心、或不失者,遙見其父,皆大歡喜,拜跪問訊:『善安隱歸。我等愚痴,誤服毒藥,願見救療,更賜壽命。』

「是時其父還來歸家…」前面說是感應,就是眾生以前接受過佛陀教化的人現在在生死里流轉很苦啊!這就動了佛的大悲心了,所以有感應。這底下第二科是譬現形。卯二、譬施化,施化分兩科,第一科是譬現形。譬現形就是現身,佛來了是先現身而後說法的、譬現形。

「是時其父還來歸家」,這個時候醫生又回來了、從他國又回來回到這個地方來。,「其父還來歸家」正好譬前面那個「為是人說我少出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譬喻那個意思。「諸子飲毒或失本心或不失者」,這就是譬喻前面那個貪著三界失先所種的善根了。「諸子飲毒或失本心或不失者」,佛又重來到人間示現成佛了,以前接受過佛教化的諸子他們都在愛煩惱、見煩惱裡面活動、這叫作「飲毒」。「或失本心或不失者」,這種飲毒的這個佛弟子,這時候有兩種情形,一個是失掉了本心、一個是不失掉的。「或失本心」就是愛煩惱、見煩惱重,原來相信佛法的這種信心都失掉了、沒有了,是這樣意思;「或不失者」,就是還有一類的佛弟子,這時候對於佛法的善根還沒失掉,這就是善根栽培的強一點、或者是煩惱輕一點或者是怎麼樣。

「遙見其父皆大歡喜」,佛來到人間成佛了,這些失心、不失心的佛弟子看見佛來了皆大歡喜、「拜跪問訊,善安隱歸」都是這樣子。但這個地方遙見其父「遙」這個字有點意思,本來大家見面了,表面上或者說有近有遠,但這個地方不是那樣意思。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我們凡夫見到佛的時候(凡夫肉眼見佛的時候)只是看見一個表面,看見佛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微妙的音聲在說法、就這樣子;至於佛之所以為佛的那個無漏的那種戒定慧不思議境界看不見,看不見所以叫作遙,遙見其父皆大歡喜。我們凡夫就是愛煩惱、見煩惱中間障礙、有這種作隔礙,所以和佛的清凈無為的境界有一段距離,所以叫遙見其父。雖然是遙,但是也看見佛了心裡也歡喜,也「拜跪」還能向佛「問訊」,說佛「善安隱歸」哎呀!我們這個世界是黑暗的,佛來了對我們太好了、放大光明,對我們來說是非常地吉祥了,佛回來了能安隱我們,是善安隱歸。「我等愚痴誤服毒藥」,我們都是胡塗人「誤服毒藥」,在這裡面起貪瞋痴的煩惱造業受苦都是「誤服毒藥」。「願見救療更賜壽命」,希望佛能救護我們為我們說法能給我們慧命、法身慧命,這在法上就是這麼說。

辰二、譬說法(分三科)

巳一、譬佛受請轉頓漸法輪

父見子等苦惱如是,依諸經方,求好藥草,色香美味皆悉具足,搗篩和合予子令服,

「父見子等苦惱如是,依諸經方求好藥草…」這底下是辰二、譬說法,前面是譬現形就是佛出現世間了,然後眾生看見佛了還有這麼一點誠意的,這在一切經上、小乘經、大乘經都有這種介紹的。這第二段說佛受請說法轉頓漸的法輪、說大小乘佛法。

「父見子等苦惱如是」,就是佛…這個醫生看見他的兒子誤服毒藥很苦惱,就是佛看見眾生為煩惱所苦造業、造了很多罪業受了很多苦惱的果報。「依諸經方求好藥草」,這個醫生根據經上的藥方求這好的藥草,有「色香美味皆悉具足,搗篩和合予子令服」。「依諸經方求好藥草」,這經方就是無量無邊的修多羅這些佛法,「求好藥草」就是這裡面這一切的修行法門叫作好藥草,「好」就是這裡面都是能夠使令我們斷惑證真得大解脫的所以叫作好,這一切法門裡面可以斷惑證真有這種能力所以叫作好藥草。「色香美味皆悉具足」,這一切法門不管是小乘法門、大乘的法門裡面都是有戒、有定、有慧的。有戒所以叫作色,這色就是很明顯的顯現出來的境界叫作色;戒能防止身口上面的過失,也是很明顯的事情,所以用色來譬喻。這香就譬喻禪定,戒定真香現在譬喻定叫作香,定能離欲所以就是能遠離臭穢所以叫無香。美味、這味道也很好,這是表示無漏的智慧,就是你能夠持戒而又能習定,因為有戒定的修習你再能修四念處、就能發出來無漏的智慧見到真理的美味,這個味是智慧所見的真理叫作味,那麼就是斷惑證真了,就是得無生法忍了;所以這「色香美味」是譬喻戒定慧的。或者說色是譬喻法身、香是譬喻解脫、美味譬喻般若,法身德、解脫德、般若德,這個法身其實就是真理,你有智慧見到真理就得大解脫了,這樣子在所有的大小乘法門都是具足的,「皆悉具足」不管那一個法門都是具足這個戒定慧的,具足法身、般若、解脫的。

「搗篩和合予子令服」,這是製藥的方法又搗又篩又和合。現在譬喻什麼呢?譬喻修行空三昧叫作搗,觀察我空、觀察法空、用捶楮在鐵裡頭搗;這就是我們在用功修行的時候你聞思修的智慧觀察我空法空,那就是搗的意思。篩譬喻無相三昧,修學這無相三昧的時候就叫作篩。修學無作三昧的時候叫作和合。修學我空法空這叫作空三昧;無相三昧就是觀察色受想行識的相不可得,眼耳鼻舌身意的相、一切法相皆不可得,就是無相的涅盤的境界了,所以叫作無相三昧;這無作三昧也翻個無願,這無願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他對於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三界這有漏的流轉生死的境界有厭離心,不願意在這裡流轉生死了,所以叫作無願;那麼無作這個「作」是什麼呢?作是興起的意思,不興起這種願去流轉生死了,有這個厭離心,這是三三昧。你修學戒定慧,事實上在裡面修行的時候,也就是這三三昧的成就的意思。「與子令服」,這些法門給他的兒子給這些學習的人令他修行。「令服」在法上說就是修行的意思,就是依諸經方、依這文字的佛法去學習無量無邊的法門,法門裡面的內容就是戒定慧、就是空、無相、無願三三昧、就是這些事情。

巳二、譬勸誡

而作是言:『此大良藥,色香美味皆悉具足,汝等可服,速除苦惱,無復眾患。』

「而作是言:此大良藥色香美味皆悉具足…」這是第二科譬勸誡、這是巳二、譬勸誡,勸導眾生能夠這樣用功修行,誡有個告誡、有個命令的味道,你一定要這樣做。「而作是言:此大良藥色香美味」都是具足的,「汝等可服」可以服這副葯,就是勸我們修行了。「速除苦惱無復眾患」,修行的原因就是趕快要破出去我們內心裏面的苦惱,身體上的苦惱和內心裏面的苦惱都是苦惱,但是心裏面的苦惱是根本,趕快地破除去生老病死、貪瞋痴這煩惱的苦惱,破除去以後就沒有一切的眾患了。心苦惱是根本,身苦惱還是支末,心的苦惱若除掉了,一切的苦惱都除掉了。這「速除苦惱」這話的意思就是趕快地要修行的意思,晚了就不一定了。小乘佛法、大乘佛法都是一樣,都有這種勸誡的意思的。

巳三、譬得益

其諸子中不失心者,見此良藥、色香俱好,即便服之,病盡除愈。

「其諸子中不失心者,見此良藥色香俱好即便服之…」這是巳三、譬得益。這第三科,說法一共分三科,現在第三科譬得益。「其諸子中」,那個醫生的兒子裡面有不失心的,就是佛弟子中善根強一點,他對佛法的善根還沒失掉。「見此良藥色香俱好」,看見佛說的這麼多法門色香美味都好,他「即便服之」、他就是信受奉行了、用功修行了。「病盡除愈」於是乎愛煩惱、見煩惱,這些老病死這一切都破除去了、都好了,這就是成功了的。就是聽佛說《華嚴經》《阿含經》《方等經》《般若經》乃至現在說《法華經》,這些不失心的人都有成就了。

寅三、復去譬譬未來益物(分四科)

卯一、超譬不滅有損

余失心者,見其父來,雖亦歡喜問訊,求索治病,然予其葯而不肯服。所以者何?毒氣深入,失本心故,於此好色香葯而謂不美。

「余失心者,見其父來雖亦歡喜問訊求索治病,然予其葯而不肯服」,這是第三科、復去譬(這個醫生又走了)譬未來益物,分四科,第一超譬不滅有損。其餘的失掉了本心的人,看見他父親來了雖然也「歡喜問訊求索治病,然予其葯而不肯服」,為他說法他不肯修行。「所以者何?」因為什麼他不肯服呢?「毒氣深入失本心故」,就是愛煩惱和見煩惱太強了,深入到阿賴耶識裡面特別地有力量,特彆強了就把以前栽培的微弱的善根就停在那裡、就遮住了,所以這種善根不發生作用。「於此好色香葯而謂不美」,這煩惱重了的人、對於佛說的這麼多好的法門他就說不好,這法說得不好,這意思就表示不能持戒也不能修定,因而也不能修四念處發無漏慧了,就不能得道了,「於此好色香葯而謂不美」、不好,那麼就不能修行了。這是超譬不滅有損這一科完了。

卯二、譬方便唱滅

父作是念:『此子可愍,為毒所中,心皆顛倒。雖見我喜,求索救療;如是好葯而不肯服。我今當設方便,令服此葯。』即作是言:『汝等當知!我今衰老,死時已至,是好良藥,今留在此,汝可取服,勿憂不瘥。』作是教已,復至他國,遣使還告:『汝父已死。』

現在第二科譬方便唱滅。「父作是念:此子可愍,為毒所中,心皆顛倒」,這是譬方便唱滅。他父親就這樣想了:這個兒子很可哀愍,為毒所中,心都顛倒了。怎麼叫顛倒呢?「雖見我喜求索救療、如是好葯而不肯服」,這就是顛倒嘛,有病還不肯吃藥就是顛倒。說是自己愛煩惱、見煩惱很重,聽佛說法的時候不肯修行、不肯持戒、修定、習慧,那麼怎麼辦呢?「我今當設方便」我現在應該想個辦法,「令服此葯。即作是言:汝等當知我今衰老,死時已至」,佛就是想出這個辦法,我現在老了死的時候到了,就是在三個月前宣布我要入涅盤了,這樣意思。「是好良藥今留在此汝可取服」,但是這麼好的佛法現在留在這裡,你們可以去學習、可以修行。「勿憂不瘥」,所有的憂惱病痛都可以治療的、所有的病痛都能夠去掉、所有的煩惱都能治療的。「作是教已復至他國」,這樣子遺教、這樣教導了以後又到他方世界去度化眾生去了,就是非滅現滅,就入涅盤了。「遣使還告:汝父已死」,到了他國以後派了一個使者回來,說你父親死了。那麼這遣使這個使者是誰呢?這可以說像佛說《大般涅盤經》的時候,大聲普告,佛出來很大的聲音普告一切眾生佛就入涅盤了,會有這樣意思。或者說是佛入涅盤以後這個舍利,看見舍利了就知道佛入涅盤了。或者說是我們讀佛法的經論知道佛入涅盤了。可是智者大師的意思,佛滅度以後以宣揚佛法的人是佛的使者,這些人宣揚佛法的時候告訴一切眾生佛入涅盤了,現在經典還在、我們如果依照著它去修行可以「勿憂不瘥」,那這些人叫作使者。「遣使還告:汝父已死」,佛已經入涅盤了。

卯三、譬唱滅有益

是時諸子聞父背喪,心大憂惱而作是念:『若父在者,慈愍我等,能見救護,今者舍我遠喪他國。』自惟孤露,無復恃怙,常懷悲感,心遂醒悟,乃知此葯色香美味,即取服之,毒病皆愈。

「是時諸子聞父背喪心大憂惱…」這是第三科譬唱滅有益、有利益的。「是時諸子」聽說父親離開他們已經死掉了,就是佛入涅盤了,「心大憂惱而作是念:若父在者慈愍我等」,若是我的父親在能慈愍我等、能見救護;若佛在世間能夠慈愍我們、能夠救護我們。「今者舍我,遠喪他國」,現在佛棄捨我們,到他方世界去度眾生去了。「自惟孤露,無復恃怙」,自己想一想沒人照顧我們,像我們在房子裡面住是很安隱的,在佛的慈悲的照顯之下也是特別安樂的,現在佛走了沒人照顧我們感覺到很孤獨,就像顯露在外邊風吹雨淋的、毒蛇惡獸,這可是苦惱了。「無復恃怙」沒有杖勢了。「常懷悲感」心裏面感覺到佛不在了非常地悲慟。「心遂醒悟」這時候忽然間醒悟了,「乃知此葯色味香美」才知道佛法是良藥,「即取服之,毒病皆愈」就好了。這是應以涅盤而得度的佛示現涅盤而得度,這樣的人是得到佛法的利益了,但是也有人涅盤了以後還是不覺悟。

卯四、追譬本實不滅

其父聞子悉已得瘥,尋便來歸,咸使見之。

「其父聞子悉已得瘥,尋便來歸咸使見之」,其父聽說他兒子能夠如法的修行能得聖道了,「尋便來歸」找一個機會就回來了,「咸使見之」都使令他們看見。那麼這是什麼呢?就是用功修行的人,他們也可能在禪定裡面就看見佛了,就像天台智者大師讀《法華經》就看見靈鷲山釋迦牟尼佛還在那裡說《法華經》,智者大師有這種境界。這就是「尋便來歸咸使見之」的意思。

丑二、治子實益譬譬上總結不虛

諸善男子!於意云何?頗有人能說此良醫虛妄罪不?不也,世尊!

這是第二個治子實益譬譬上總結不虛。佛招呼「諸善男子」、「於意云何?頗有人」可能有人能說這個良醫、他沒有死他就說他死,你說這個人他說謊話騙人嗎?「不也,世尊」不能這麼說,這是一個度眾生的善巧方便。

第83講A--1994年6月10日

子二、法合

佛言:我亦如是,成佛已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為眾生故,以方便力、言當滅度,亦無有能如法說我虛妄過者。

這一品一共就是兩大科,一個是開近顯遠(第一科),第二科就是三世益物、過去現在未來利益眾生。這三世益物裡面分兩科,一個是法說、一個是譬說。譬說裡面分兩科,第一科是立譬、現在第二科就是法合。

「佛言:我亦如是」釋迦牟尼佛把這一段的譬喻說完了,就說:那個醫生那樣子,我也是這樣子。「成佛已來」久遠劫前成佛到現在,已經是「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這麼久了,過去在這麼長的時間內去度化眾生的。「為眾生故以方便力言當滅度」,為了度化那懈怠眾生,所以用這樣善巧方便的方法,就對那個懈怠的眾生說是要滅度、要入涅盤、要捨身了。事實上佛是常住不滅的,好像是說謊話似的,但是這件事「亦無有能如法說我虛妄」的過失的,不能那麼說,因為這意思是度化眾生使令他不要懈怠放逸,他能知道沒有佛的時候是那麼樣的苦惱,所以趕快地精進用功。

辛二、偈頌(分二科)

壬一、頌正顯遠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自我得佛來,所經諸劫數,無量百千萬,億載阿僧祇,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前面是長行,這底下是偈頌,偈頌分兩科,第一科是頌正顯遠、第二科就頌三世益物。頌正顯遠就是「自我得佛來」自從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來,「所經諸劫數」經過的劫的數目,是「無量百千萬億載阿僧祇」那麼多了。

前面的長行有個執近之情,這地方不說了,沒有頌。

壬二、頌三世益物(分二科)

癸一、頌法說(分二科)

子一、頌正明三世益物(分三科)

丑一、頌過去(分三科)

寅一、超頌過去益物所宜

常說法教化,無數億眾生,令入於佛道。爾來無量劫,為度眾生故,方便現涅盤,

前面頌法說就是這麼簡單一個頌,沒有說那麼多。頌法說分兩科,第一科正明三世益物、第二科總結不虛。頌正明三世益物分三科,丑一是頌過去、第二科頌現在、第三科頌未來。頌過去分三科,第一科超頌過去益物所宜,就是這一科。

「常說法教化、無數億眾生」,在這麼久遠的時間之內、常是為眾生說法的教化無數億眾生。「令入於佛道」使令他們開示悟入佛之知見,這是眾生得到佛說法的利益了。「爾來無量劫,為度眾生故,方便現涅盤」,現涅盤是非滅現滅,非滅現滅一定有非生現生了,說法是生人的利益、非生現生是現身的利益;現身說法利益眾生,其中就是要現涅盤,那就是應化身在凡夫的世界他一定是舍應歸真所以是方便現涅盤了。

寅二、追頌過去益物處

而實不滅度,常住此說法。

這兩句是追頌過去的益物處,在什麼地方利益眾生呢?而實在來說佛是不滅度的,永久在此娑婆世界靈鷲山這個地方為眾生說法的。這樣的說話,因為佛是在靈鷲山說《法華經》,靈鷲山是娑婆世界的一個地點。說是娑婆世界這個話,這是凡聖同居土的一個名稱,而如來的圓滿報身當然是無量無邊的世界,那個圓滿報身他是在佛的常寂光凈土、實報莊嚴土或者方便有餘土在那裡住,在那的境界要超過娑婆世界的廣大的。但是說「常住此說法」常在靈鷲山這話這樣說,對娑婆世界的眾生這歡喜心是特別地有因緣了。「而實不滅度、常住此說法。」

寅三、頌拂過去跡疑

我常住於此,以諸神通力,令顛倒眾生,雖近而不見。

這是第三科頌拂過去的跡疑。久遠已經成佛了,但是中間又說到儒童菩薩在燃燈佛授記的事情,又好像不是久遠成佛,所以這裡面有點疑問。在這裡就解釋,去掉這個疑問、除滅這個疑問。

「我常住於此」就是佛的這種境界常住在這裡,但是眾生怎麼不看見呢?「以諸神通力,令顛倒眾生、雖近而不見」,佛是用不可思議的神通力,使令那個顛倒迷惑的眾生、雖然就在佛邊他不能看見。這儒童菩薩就是佛所示現的,你看見了儒童菩薩你不知道他就是釋迦牟尼佛,「雖近而不見」,那是佛示現的跡。

佛的圓滿報身或者他受用身或勝應身的境界、當然這凡夫顛倒的肉眼是不能看見的,就是佛不需要神通的加持這顛倒迷惑的眾生也是看不見。但是佛已經現身來到人間、現儒童菩薩或現其它的身相的時候這個眾生肉眼是能見到的,肉眼是能看見這個人;但是因為顛倒迷惑加上佛的神通力你不知道他就是釋迦佛,這是不知道的。所以這裡面一方面是佛的神通力、一方面是眾生的顛倒迷惑所障礙。

丑二、頌現在(分二科)

寅一、頌感應

眾見我滅度,廣供養舍利,咸皆懷戀慕,而生渴仰心。眾生既信伏,質直意柔軟,一心欲見佛,不自惜身命。

「眾見我滅度、廣供養舍利,咸皆懷戀慕…」前面是頌過去世利益眾生的情形,這底下頌現在。分兩科,第一科頌感應。「眾見我滅度、廣供養舍利」,前面長行的文是說樂於小法、德薄垢重,這裡和那說的不一樣。「眾見我滅度」眾生看世界上沒有佛在世間、佛不在了。「廣供養舍利」供養佛的舍利供養得很多、很誠懇。「咸皆懷戀慕而生渴仰心」,對於佛、很想念佛,就像渴了要喝水似的,對於佛非常地尊敬愛慕。這也是感求於佛、對於佛有所感、有所求,這也是佛出世的一個原因了。「眾生既信伏、質直意柔軟,一心欲見佛」,這時候眾生既然是能發心供養舍利那就是他是信佛,他對於佛那麼樣高深的道行道德有信心、有恭敬心(伏也是恭敬的意思),而且還是「質直意柔軟」的。「質直」就是沒有憍慢心、沒有諂曲心,就是很真誠的,他的心意也非常地柔軟,不像煩惱那麼剛強,就是有慈悲心的意思。「一心欲見佛」,他能夠專心的就想要能見到佛。「不自惜身命」,到了什麼程度呢?不惜身命地想要見佛,這是對於佛有這樣的誠懇心希望見佛以致到不惜身命。所以呢「時我及眾僧、俱出靈鷲山,我時語眾生、常在此不滅」,這底下佛就現身說法了。前面說「樂於小法、德薄垢重」,而這裡面看出來這個人對於佛的誠懇還是很強的,是有一點不一樣。但是智者大師說,若在佛的境界來看這還是「樂於小法、德薄垢重」的意思,因為這種「眾生既見佛,廣供養舍利」這些「一心欲見佛,不自惜身命」還是有所得心、有所得的這種境界,雖然是向於佛,但是在佛的大自在般若波羅蜜的境界說還是小境界了。

寅二、頌施化

時我及眾僧,俱出靈鷲山,我時語眾生:『常在此不滅,以方便力故,現有滅不滅。』

「時我及眾僧、俱出靈鷲山」,但是眾生的誠懇、當然也是因為他有可度化的因緣的,所以這底下第二科頌施化。這個時候「我及眾僧俱出靈鷲山」,就是都來到人間現身說法了。「我時語眾生、常在此不滅,以方便力故、現有滅不滅」。「時我及眾僧、俱出靈鷲山」是現形,「我時語眾生…」是說法。「常在此不滅」,為眾生說法的時候就說到佛的圓滿報身是無量壽的,常在這個常寂光凈土、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在那裡存在而不滅度的。「以方便力故、現有滅不滅」,這就是指懈怠眾生,佛就是要用滅度的方法來度化他,但是真實上佛也沒有滅度的。

丑三、頌未來(分二科)

寅一、先頌方便唱滅兼頌須唱滅意

余國有眾生,恭敬信樂者,我復於彼中,為說無上法。汝等不聞此,但謂我滅度。我見諸眾生,沒在於苦惱,故不為現身,令其生渴仰,因其心戀慕,乃出為說法。

「余國有眾生、恭敬信樂者,我復於彼中、為說無上法…」這底下是頌未來。未來分兩科,先頌方便唱滅兼頌須唱滅意。「余國有眾生」,但是佛來到凡聖同居土度化眾生,所度化的眾生圓滿了,佛又是舍應歸真了,所以到別的世界去度眾生了,別的世界有的眾生他們也是善根成熟了,能夠恭敬於佛、信樂於佛,「我復於彼中、為說」這個最殊勝的佛法,小乘法也好、大乘法也好都是無上的殊勝的佛法。「汝等不聞此、但謂我滅度」,你們不知道我在別的世界度化眾生了,你沒聽說這件事就說我滅度不度眾生了。

「我見諸眾生、沒在於苦惱,故不為現身、令其生渴仰」,這底下頌需唱滅的本意。我看見一切眾生沉沒在生死的三苦、八苦、無量苦的苦惱裡面受苦,他這個罪業障著他,「故不為現身」所以就不為他現身說法。不現身什麼意思呢?令他生渴仰心,意思是在這裡。「因其心戀慕、乃出為說法」,因為他心戀慕了這時候才來到世間說法,如果不滅度、常在世間那個懈怠眾生就厭惡佛了,所以要入涅盤。這是第一科。

寅二、頌本實不滅兼廣釋不見得見之由

神通力如是,於阿僧祇劫,常在靈鷲山,及余諸住處。眾生見劫盡,大火所燒時,我此土安隱,天人常充滿。園林諸堂閣,種種寶莊嚴,寶樹多華果,眾生所遊樂。諸天擊天鼓,常作眾伎樂,雨曼陀羅華,散佛及大眾。我凈土不毀,而眾見燒盡,憂怖諸苦惱,如是悉充滿。是諸罪眾生,以惡業因緣,過阿僧祇劫,不聞三寶名。諸有修功德,柔和質直者,則皆見我身,在此而說法。或時為此眾,說佛壽無量,久乃見佛者,為說佛難值。

現在第二科、頌本實不滅兼廣釋不見得見之由。「神通力如是、於阿僧祇劫,常在靈鷲山、及余諸住處…」,這是頌本實不滅。「神通力如是」,佛的不可思議的神通力是這樣子,能在阿僧祇劫那麼久遠的時間內常在靈鷲山這裡,「及余諸住處」,這「常在靈鷲山」就表示在娑婆世界,「及余諸住處」就是他方無量無邊的世界裡面,在這麼廣大的境界裡面住,在這裡還是度眾生的,那就是度這些法性身的眾生,不是分段生死的眾生了。

「眾生見劫盡、大火所燒時,我此土安隱、天人常充滿。園林諸堂閣、種種寶莊嚴」,這「於阿僧祇劫,常在靈鷲山、及余諸住處」那是佛的常寂光凈土、實報莊嚴土、方便土的世界,那是常住不壞的。但是在眾生的凡夫世界來看,看見劫盡的時候,就是住劫是二十個小劫,在我們娑婆世界是這樣,這二十小劫過去了就是壞劫的時候,壞劫的時候這大火就來了,就是有七個太陽世界就起火了就在燃燒。「大火所燒時」,這個世界就被破壞了。「我此土安隱」,可是我所居住的,就是佛所居住的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凈土還是安隱的,沒有大火沒有這件事,還是這樣的。這表示什麼呢?也可以說是同在一處,我們這凡聖同居土也就是在佛的常寂光凈土、實報莊嚴土、方便有餘土這個地方,但是佛的世界是很安隱的,沒有火的這件事,但是眾生就不得了就很苦惱。佛的安隱的世界是什麼樣子呢?佛的安隱世界「天人常充滿」,天人就指菩薩,佛的世界十地菩薩就叫作天,三十心(十住、十行、十迴向)叫作人,這都是法身菩薩。阿羅漢入無餘涅盤以後,他在人間沒有入涅盤的時候假使沒能回小向大,他入無餘涅盤以後也還是到了方便有餘土,到了方便有餘土又見了釋迦牟尼佛了(當然他可能是入在滅盡定裡面),但是出定以後見到佛以後佛為他說《法華經》他又回小向大所以也是菩薩。菩薩分四十個位置,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四十個位置、這十地菩薩就是最高的,接近了無上菩提了,那個三十心的菩薩和佛的境界還距離得很遠的。所以用天和人來形容他們的不同。「天人常充滿」,就在佛的世界那個無漏的清凈的世界裡面還有很多很多的菩薩在裡面。「園林諸堂閣」,那個佛的世界也有園還有林、還有很多的堂、還有很多的閣的,這些園林堂閣是「種種寶莊嚴」的,這個寶樹也有很多的花果的,有這些事情。這是簡略的說出來佛的世界、那個無漏的世界也有這個事情,那個殊勝的色聲香味觸的境界了。「眾生所遊樂」,那個世界裡面也有天人的眾生在那個世界裡面游、在裡面也有很多的樂這些事情。當然那些事情到八地菩薩的時候,(在《華嚴經》說十地菩薩到第八地的時候)到第七地就是沒有出入定了,可也有種種的事情,(出定不出定是內心的事情)那個身體的境界也是不可思議的。「眾生所遊樂」就是在形容「園林堂閣種種寶莊嚴,寶樹多花果」,那個眾生在裡面遊樂,沒到八地菩薩當然他有出入定,也有這些遊樂的事情。「諸天擊天鼓、常作眾伎樂,雨曼陀羅花、散佛及大眾」,前面說這是園林堂閣這些色(色聲香味觸的色),這底下還有擊天鼓,諸天還擊天鼓。「常作眾伎樂」,還有很多的音樂,還「雨曼陀羅花、散佛及大眾」供養大眾,也有這些事情。

「我凈土不毀、而眾見燒盡」,這前面說凈土的勝妙的五塵的境界還是很安隱的,眾生的世界已經大火在燃燒把世界都破壞了,但是佛的安隱的世界還是這樣的安隱、我凈土還是沒有毀壞的事情的。「而眾見燒盡」但是在凡夫的世界、看見他的世界是被燒壞了、燒沒有了。「憂怖諸苦惱」,裡面眾生有憂愁恐怖、有很多的苦惱。「如是悉充滿」,就這憂怖苦惱充滿了這個世界。這個話是這樣說,這劫盡的時候大火起來燃燒這個世界,這個世界當那個時候是沒有眾生的。這火燒初禪,就是把四天下須彌山乃至六欲天一直到色界天的初禪天都被火燒壞了,但是二禪以上沒有燒。要到水災,(七次火燒以後到第八次就是水了)這水就是淹到二禪,水也能破壞,這個世界都破壞了。七次水災以後才有一迴風災,風也能破壞這個世界,能破壞到三禪天,三禪天也被風吹壞了。現在是水和風沒有提,只說這個火。水火風這個災難破壞世界的時候,那個世界裡面是沒有眾生的,但世界成就了以後就有眾生了。在火燒初禪燒四天下、這個世界在燒的時候,二禪天的眾生,初到二禪天的人就看見初禪以下這個大火的燃燒很厲害,就有一點恐怖,但是以前已經久住在二禪天的那些人就告訴初來的人說、不要緊那個火燒不到這裡,所以這裡面也有憂怖苦惱,也可以這樣說。但是這憂怖苦惱可以說是在住劫的時候,住劫的時候這個世界上有眾生的,有眾生、眾生有很多的苦惱,有水災、有風災、有火災,憂怖諸苦惱如是悉充滿。

「是諸罪眾生、以惡業因緣,過阿僧祇劫、不聞三寶名」,這些憂怖諸苦惱實在是自己的罪業所造成的,這些罪障的眾生以惡業的因緣、他造了很多的十惡業、五逆十惡造了這種罪,這些惡業的因緣使令他過了阿僧祇劫也不能聞到佛法僧三寶的這種有功德的名稱也聽不到的。這是那樣,沒有佛法僧在世間的時候當然是不聞三寶名,有佛法僧在世間他還是不能聞三寶名、就是以惡業因緣故阿僧祇劫不聞三寶名。這不聞三寶名其中有一樣事情,我們通常說惑業苦這是一種障、煩惱障、業障、報障,但是有煩惱障、業障、報障的人也有的人能聞三寶名的、還是能聞的。什麼樣的情形會有問題?就是法障,在三障之外還一個法的障,這個法的障礙就是你毀謗過三寶、破壞過佛法,或者別人去建立佛法、弘揚佛法、別人去學習佛法你障礙、你作障礙,使令那個人不能夠去見佛聞法、不能夠用功修行,你破壞過,你作過障道因緣的話,那就是「以惡業因緣過阿僧祇劫不聞三寶名」,就是有這個問題,在〈譬喻品〉裡面說過了。

「諸有修功德、柔和質直者,則皆見我身…」前面就說是不見佛的一個原因,這底下說見佛,怎麼有人能見佛呢?「諸有修功德、柔和質直者,則皆見我身、在此而說法」,說是那個有障的人過阿僧祇劫不聞三寶名,那麼什麼樣的人才能夠見到佛法僧、見到佛呢?「諸有修功德」,他們栽培過善根、做過功德的人,或者自己發心或者有好朋友的引導,做過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的功德,功德應該說是在佛法裡面的功德,如果是屬於社會上一般的善法,與佛法無關的,那還不是見佛的因緣的。所以這「諸有修功德、柔和質直者」,那麼這修功德、柔和、質直,這三種善法也可以配合那衣、室、座,修功德就是如來室、就是有慈悲心,做功德的時候是用慈悲心做的功德,就是純是利益對方的這種動機,不是做生易。柔和質直者,柔和就是忍辱衣,就是在這個世界上你想要做功德還不是容易的,所以要柔和,就是所有這些非禮的事情你能夠容忍就叫柔和。質直者就是說這個如來座,觀一切法空、無我無我所的這種智慧叫作質直,有這樣智慧的。那麼這樣說有慈悲心做的功德,還能夠有柔和的忍辱衣,還能有觀一切法空的智慧。「則皆見我身」,這樣的人就能看見我,就看見釋迦牟尼佛的身相了。「在此而說法」,在那個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在那裡說法。這樣說這個功德柔和質直,這是三界的愛煩惱、見煩惱都清除了,舍掉了這個分段的身體了這樣的人,這樣的人如果是他舍掉了就是入無餘涅盤了、當然生到佛世界見佛了,如果這種人沒有舍掉這個身體而他是相信大乘佛法的,那他也能見到佛、這種人。當然阿羅漢的天眼還是不能見到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這看不見的,他要入無餘涅盤以後生到佛世界才可以;但是若相信大乘佛法的人、有這功德柔和質直的人那是能見到,那他是能見到。如果有佛住在世間,當然那不要說,就是沒有佛住在世間的話,那麼有這麼高程度的人,他或者是入定他就可能會見到,能到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去的,就是能有這種境界。好像智者大師在《法華玄義》上說,如果你有衣、室、座的功德,就算是沒有入聖位但是作夢有的時候能有不思議境界。前面〈安樂行品〉的後邊那一段文夢見自己成佛了,或者夢中看見佛說法,你看那種境界就是不可思議。當然那是到了…〈安樂行品〉那個程度應該是圓五品以上的境界,圓五品以上的境界那就是很高了,能修一心三觀、能伏一切煩惱,那不可思議境界。那麼這裡也應該有這樣的意思。

「或時為此眾、說佛壽無量,久乃見佛者、為說佛難值」,這個人如果已經往生到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或者是沒有往生,但是這個人是一個大乘佛法的心情的人,那麼佛就是「或時為此眾、說佛壽無量」,那麼就是在人間的佛法這種……像佛在《法華經》裡面宣布佛的壽命是無量壽的,沒有入滅度這件事的,那就是「或時為此眾說佛壽無量」。若在人間的佛教裡面沒能聽聞這樣的佛法,那他往生到方便有餘土以後也是「或時為此眾說佛壽無量」。「久乃見佛者說佛難值」,但是有的懈怠眾生他的業障太重了,不容易見到佛,要很久很要才能見到佛的,那佛就為他說佛是入滅度了,你是不容易遇見的,那就是這樣說法就不一樣了。

子二、頌總結不虛

我智力如是,慧光照無量,壽命無數劫,久修業所得。汝等有智者,勿於此生疑,當斷令永盡,佛語實不虛。

「我智力如是、慧光照無量,壽命無數劫、久修業所得…」這是第二科總結不虛。「我智力如是」,就是佛的大智慧的力量是這樣的,這威猛大勢之力、師子奮迅之力、神通自在之力。(Tape72A)「慧光照無量,壽命無數劫」,佛的智力如是,如是是什麼呢?「慧光照無量」,佛的清凈無分別智慧的光明或者後得智的光明能夠普照無量無邊的境界的,這個意思從空間來說能照無量無邊的世界,若說壽命無數劫就是豎著說了。如果說「慧光照無量」就是佛的清凈無分別的智慧,他的那種光明是無量無邊地延續下去了,那就是佛的圓滿報身(最主要就是佛的智慧),佛的智慧是常住不滅的,那麼也可以說是慧光照無量,那就叫作「壽命無數劫」。在佛本身無量無邊的功德都是常住不滅的,所以叫作壽命無數劫,也可以這樣說。「慧光照無量,壽命無數劫、久修業所得」,佛的無量無邊的功德以智慧為首,佛的無量功德是常住不滅的,所以壽命無數劫,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事情常住不滅呢?是「久修業所得」,就是在成佛之前三大阿僧祇劫長期所修行的那個無漏無分別的功德所造成的,還是個因緣所生法。這因緣所生法當然應該說都是無常的、但是它能相續,就說是我們凡夫的眾生說壽命一百年或者幾千年、幾萬年,總是到時候要死,但死了沒有斷,還是相續下去、還有業力繼續得到生命的。佛菩薩就是法性生身他沒有這樣的死,他那個業力也使令他的身體一直地會相續下去。我們凡夫有一個問題,就是造的這種業力是用煩惱、有所得的分別心造的業力,那所得的果報它就不是太強盛,加上得了果報以後這貪瞋痴各式各樣煩惱的活動使令這體力的消耗也是很厲害,所以一定要死亡、一定要死掉。若是佛菩薩得無生法忍以後,他用大悲心和般若的智慧,用這樣清凈的心所作的功德,那所得的果報完全是不同了。得了那種果報以後他逐漸地逐漸地由初地、二地乃至十地乃至無上菩提佛的時候,他那個心是自在清凈沒有煩惱,說個白話或說個土話來說、不辛苦,他做什麼事情都不辛苦,他心裏面不需要那麼的勞累,所以他體力的消耗也不同、和我們人也不一樣。不要說諸佛的法性生身,就是諸天、天上的人,色界天上的人他就壽命長,當然是定力也有關係、但是也是他那個業力也有關係。所以我們凡夫壽命不可能是太理想,就是苦惱境界了。佛菩薩那個壽命無數劫、慧光照無量,久修業所得,當然是長壽是無量壽,但是也是很自在的。就像昨天說到天親菩薩他的意思,佛的自受用身(他受用身不說),佛那自受用身他還是要吃飯的(用凡夫的話來說就是吃飯,佛本身就是禪悅為食),還要用這樣的因緣來支持他的,他才可以延續下去。所以一方面有清凈無分別的功德、無漏無為的業力的支持,又加上佛的禪定的力量,所以佛的壽命無數劫可以常住不滅的、「久修業所得」。

這樣說…其實《法華經》在我們漢文的佛教是一直地大家都歡喜受持讀頌的、這個《法華經》。但是和我們…我們平常就是歡喜說…好像什麼都是本具的、都是常住真心,就是本來是這樣子,好像不需要因緣就會常住,我們從來學習佛法一直是提倡這一點,但是我們在《法華經》上看,「慧光照無量、壽命無數劫,久修業所得」,它這麼說。就是我剛才說了一遍、再重複一遍。我們常是歡喜讀《法華經》常常讀這一句話「久修業所得」的,但是講起來佛法的時候不這麼講,還都是本來是常住的、老是這麼講。可是這樣講法,「久修業所得」這種講法…和我們說只要你斷了煩惱,常住真心顯現出來就是佛、就是不是修成的;而這句話「慧光照無量是,久修業所得」、壽命無數劫是久修業所得不同,是不一樣的。不一樣,究竟是怎麼回事情呢?我的看法就是…一方面這《般若經》、也就是《大智度論》,其實《大智度論》在我們中國佛教是很有名的一本書,只要是到佛學院住過,或者沒在佛學院住過你能常讀經論的也會知道這個名字;但是可以明白地說這部書不興盛,大家不是太學習、不是那麼多的人學習,所以就是只好念佛念阿彌陀佛求生凈土,那也是好也是對的。可是這原因或者說就是我們佛教裡面的人「共爭不急之事」、那個地方特別地用心注意,而在佛法的理論上有些地方完全是不一樣的,好像視而不見。

「汝等有智者、勿於此生疑,當斷令永盡、佛語實不虛。如醫善方便、為治狂子故,實在而言死」。「汝等有智者…」這底下是說結實不虛。汝等有智慧的人對於這件事(佛是無量壽的、久修業所得),你們不要生疑惑,「當斷令永盡」若有疑惑的話你要把它斷掉了、讓它永久地也不要再有這種疑惑。「佛語實不虛」,佛說的話都是真實的沒有虛妄,佛壽是無量壽、但是也為眾生示現涅盤,這都是利益眾生的事情,佛沒有欺騙眾生的心情的。

癸二、頌譬說(分二科)

子一、頌立譬

如醫善方便,為治狂子故,實在而言死,無能說虛妄。

「如醫善方便、為治狂子故,實在而言死…」,前面是頌法說,這底下頌譬說,先頌立譬。「如醫善方便、為治狂子故」,像醫生他善巧方便地想出個方便的辦法來對付他那個狂子,那個懈怠的那個人、他不吃藥,他有病給他葯他還不吃、他說這個葯不好。為了對治這個狂子故「實在而言死」,說是走了、死了。「無能說虛妄」,這件事、實在沒有死他就說死了,但是你不能說他是虛妄、不能這麼說。這是頌立譬,就是簡單這麼一說。

子二、頌法合

我亦為世父,救諸苦患者,為凡夫顛倒,實在而言滅。以常見我故,而生憍恣心,放逸著五欲,墮於惡道中。我常知眾生,行道不行道,隨所應可度,為說種種法。每自作是意,以何令眾生,得入無上道,速成就佛身。

「我亦為世父、救諸苦患者…」,那個醫生有很多兒子,他是那兒子的父親,有那種情形。佛也是一切世間眾生的父、慈悲父,佛視一切眾生都是羅侯羅,所以是父。「救諸苦患者」,世界上的眾生在苦惱裡面生活有很多很多的災難,那麼這個父親怎麼能夠不救護呢?不可能去入涅盤永久也不管了、不可能的。「為凡夫顛倒、實在而言滅」,就是這顛倒的凡夫這不容易度化,所以就向他說「我要死了,我要入涅盤、要走了」,就是對這顛倒的眾生這麼說話。「以常見我故、而生憍恣心」,佛是常住不滅的,為什麼要說涅盤呢?「以常見我故、而生憍恣心,放逸著五欲、墮於惡道中」、有這種過失,所以不滅度、不入涅盤就有這種過失。

「我常知眾生、行道不行道,隨所應可度、為說種種法」,「我常知眾生」,佛不是不知道,佛知道眾生:你是用功修行、你是不用功修行,佛都知道的。「隨所應可度、為說種種法」,就是前面那個不失心的雖然也是貪著五欲入於憶想妄見網中,但是過去世栽培的善根還能發生作用、能夠修行、那叫行道者;還有雖然栽培善根、煩惱很重,栽培地也沒有力量善根薄弱,那就是失心者,那他就是不行道。這樣子、佛所度化的眾生大概地分類就是失心者和不失心者,或者說一個行道者一個不行道者,「隨所應可度」隨其所適合的去度化他,眾生有精進、有懈怠,所以佛度化的方法也就不一樣了,隨其所應去度化他去才可以。「為說種種法」,就為他說各式各樣的佛法,就是不一樣了。總而言之是「每自作是意,以何令眾生得入無上道、速成就佛身」的,總而言之佛是大悲心是無窮無盡的、常常地這樣想:怎麼樣才能使令眾生得入無上道、得入無上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道,能夠「速成就佛身」,能很快地得佛的法性身、得佛的法身、圓滿報身、應化身,能成佛,就是能夠離苦,不然在苦患里生活真是太可哀愍了。

〈壽量品〉正開近顯遠這一科說完了。這本門正宗分一共是分三科的,第一科就是正開近顯遠說完了,這以下有總授法身記和總伸領解這兩科了,那就是在《妙法蓮華經》〈分別功德品〉裡面來說這兩科。

我講一個背誦經典的故事。這個故事這是在南北朝的時代,這個法師是四川人、叫法建(佛法的法、建立【糾正】的建,法建法師),他能夠誦一千卷的經典,可能超過一千卷就是說一千卷,他能誦這麼多的經典,能背下來、不是照本念,能背下來。這件事又有什麼奇特呢?就是要有事情的時候才現出來、沒有事情的時候不感覺怎麼地。他平常也很閑暇,有的時候好像各處走走,同人充殼子這些事情也都有,但是過了幾天他就不出來了也不吃飯,就是在房子裡面關上門幾天不出來就是誦經,這個人就是這麼生活、這位法師。但是這時候在四川發生一件事,這就是世界上凡夫的境界,這個北魏、那時候北魏的皇帝派尉遲逈這位大將軍去伐四川,當地守護的軍隊打敗仗了就投降了,這個尉遲逈就領著軍隊就佔領這個地區,佔領了以後…我看那個意思尉遲逈這個人是信佛的、這個大將軍,但是他把當地很多的出家人都放在牢獄裡面就把他圈起來,他就是疑惑這些出家人幫助當地的軍隊抵抗他們,有這種事情,他把他們放在一個房子里圈起來就派軍隊把守著。但是這一天夜間軍隊向他報告,說是看這些出家人在裡面有些古怪,說什麼事情呢?在裡面就放出光明來,一道一道的光明往外放,不知道什麼事情。喔!那麼他就來了,這個尉遲逈就來了,他來了當然也看到在放光,然後就把門開開就進去了點上燈,一看很多的出家人都在睡覺嘛!只有一個法師(就是法建法師)他沒睡覺,他就是坐在那裡誦經。因為尉遲逈這個人、他因為一來的時候…必是從窗戶是怎麼地,就看見裡面在放光就看見這件事了,所以打開門點上燈就問這個法師說:你在幹什麼?這個法師說:我在誦經。誦經的時候,他一面誦經這個口就一面放光,有這個事情。那麼說:你誦什麼經?說:我在誦《華嚴經》最後的十卷。說是:你能誦多少經呢?說:我的目的要誦全藏,所有的經我都要誦,但是我懈怠,我到今天才誦一千卷。就這樣說。說:那你就誦、我聽聽。那麼大家擺上桌子,這些出家人都坐在那裡每一個人都拿一本經,你背什麼經就是別的法師拿著經,這個將軍也拿著經本子就聽他誦。那麼他就在那裡誦、誦、誦,誦了七天七夜就這樣誦,誦了七天七夜已經是超過一千卷了,《高僧傳》只是這麼說誦了七天七夜已經誦了一千卷了,還不停下來還要繼續誦,但這位將軍說不可以,我有國家的事情,我現在不能在這裡、要走了,他就對這位大德非常地恭敬禮拜,然後就把所有的出家人都釋放了、都回到廟上去了,就是有這麼一件事。

這誦經的時候,夜間你看他誦…(白天那地方沒有說),從他口裡放出光明來,有這種事情。這可見這件事…我們平常有的時候也看見有人說,經只是個文句,文句也並不就是第一義諦,那麼你誦它沒有什麼意思,也有人這麼講。但是我們在《高僧傳》上看這些誦經的人都不可思議,有不可思議功德。還有一個不可思議的誦經的故事,我今天不講,留著以後再講。


推薦閱讀:

敦煌遺書中的《妙法蓮華經》及有關文獻(一)
1723 34.P0651 妙法蓮華經玄贊 (20卷)〖唐 窺基撰〗3
《妙法蓮華經》是諸經之王,根據何在?
妙法蓮華經大意(第五十二集)
妙法蓮華經玄義釋簽卷第四

TAG:妙法蓮華經 |